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1頁
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2頁
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3頁
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4頁
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試卷及答案指導(2025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A、漢武帝B、漢文帝C、漢景帝D、漢哀帝2、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三國時期的開始?A、赤壁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后的夷陵之戰(zhàn)D、曹操統(tǒng)一北方3、題干:以下哪位人物被稱為“千古一帝”?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趙匡胤4、題干:以下哪項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記》中的內(nèi)容?A.《項羽本紀》B.《論語》C.《孟子》D.《詩經(jīng)》5、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鴉片戰(zhàn)爭B.辛亥革命C.戊戌變法D.戊戌政變6、題干: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三民主義”?A.康有為B.梁啟超C.孫中山D.蔡元培7、下列關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B、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為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C、秦朝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秦始皇修建了長城,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增強了國防8、下列關于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描述,正確的是:A、黃巾起義是由張角領導的,其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B、黃巾起義是張角為了推翻漢朝統(tǒng)治而發(fā)動的C、黃巾起義失敗后,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D、黃巾起義后,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9、在明朝時期,哪位航海家領導了七次下西洋的壯舉,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A.鄭和B.戚繼光C.張居正D.朱棣10、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哪一項措施對后世影響深遠,奠定了中央集權制的基礎?A.統(tǒng)一度量衡B.焚書坑儒C.修筑長城D.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11、以下哪個朝代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之一?A.唐朝B.宋朝C.唐朝與宋朝D.唐朝與宋朝之外的其他朝代12、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書圣”?A.王羲之B.王獻之C.王維D.杜甫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在明朝時期,中國經(jīng)歷了一段重要的歷史變革。1405年至1433年間,鄭和率領的船隊進行了七次遠航,這被稱為“鄭和下西洋”。這些航行不僅展示了當時中國的航海技術和國力,也促進了與亞洲及非洲沿海國家的文化交流與貿(mào)易往來。鄭和的船隊規(guī)模龐大,船只數(shù)量眾多,其中最大的寶船長達四百四十尺(約137米),寬一百八十尺(約56.4米)。據(jù)史料記載,隨行人員包括了水手、士兵、工匠以及翻譯等,總人數(shù)可達數(shù)萬之眾。通過這幾次航行,明朝擴大了對外交往,并帶回了大量珍稀物品,如長頸鹿、斑馬等異域動物,還有寶石、香料等奢侈品。同時,鄭和還帶回了海外各國的信息,增進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然而,盡管鄭和下西洋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后明朝逐漸采取了海禁政策,限制民間私自出海經(jīng)商活動,直到清朝初期才有所放寬。這一轉(zhuǎn)變背后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及其對外交關系的看法。問題與答案:1、鄭和下西洋共進行了幾次?請簡述其主要意義。2、根據(jù)材料描述,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船只被稱為什么?它的尺寸大約是多少?3、明朝為何從開放轉(zhuǎn)向?qū)嵤┖=??這對當時的社會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第二題材料一:以下為《史記》中關于秦朝的記載:“秦王政,始皇帝也。秦孝公既用商鞅,國以富強。秦王政既并諸侯,天下一統(tǒng),乃更名帝號,稱始皇帝。始皇帝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故更號曰皇帝。于是,始皇帝立二十等爵,以賞功臣;置郡縣,廢分封,以治天下;焚書坑儒,禁私學,以絕私議?!辈牧隙阂韵聻椤顿Y治通鑒》中關于漢朝的記載:“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秦王子嬰降。高祖遂即皇帝位,國號漢。漢高祖初定天下,與民休息,減輕賦稅,與民同樂。后,漢武帝繼位,采納主父偃、董仲舒之議,實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封子弟為列侯,以鞏固中央集權?!辈牧先阂韵聻椤度龂尽分嘘P于魏國的記載:“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漢末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魏文帝在位期間,采納賈詡之議,實行屯田制,使國家富強。魏文帝亦重視文化教育,選拔賢能,使國家政治清明?!闭埜鶕?jù)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秦朝的主要政治措施有哪些?2、漢朝初期和漢武帝時期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中央集權?3、魏文帝在位期間,為使國家富強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三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古代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對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歷史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商品貿(mào)易,更是思想、宗教、藝術和技術傳播的重要途徑。漢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這條連接東亞與地中海世界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上的貿(mào)易不僅限于絲綢,還包括瓷器、茶葉、香料等東方特產(chǎn),以及來自西方的寶石、玻璃制品等。此外,佛教等宗教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并逐漸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傳佛教。到了唐朝,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長安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學者、藝術家前來交流學習。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海上航線的興起,絲綢之路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它留給后世的文化遺產(chǎn)卻是無法估量的。1、請概述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并列舉至少兩種通過絲綢之路傳播的商品或文化元素。2、簡述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及其對絲綢之路開辟的作用。3、說明唐朝時期絲綢之路的特點及其對長安城市地位的影響。第四題閱讀材料:《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全書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余年的歷史。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力求客觀公正地記錄歷史。(以下是大題)1、根據(jù)材料,請簡要概括《史記》的作者及其宗旨。2、結合材料,說明《史記》在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3、根據(jù)材料,請分析司馬遷撰寫《史記》時秉持的歷史觀。2025年山東省青島市歷史中考復習試卷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A、漢武帝B、漢文帝C、漢景帝D、漢哀帝答案:B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的統(tǒng)治,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定,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因此,選項B正確。2、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三國時期的開始?A、赤壁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后的夷陵之戰(zhàn)D、曹操統(tǒng)一北方答案:A解析: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國時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孫權和劉備聯(lián)軍在這場戰(zhàn)役中擊敗了曹操,從而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選項A正確。3、題干:以下哪位人物被稱為“千古一帝”?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趙匡胤答案:A解析: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建立了秦朝,統(tǒng)一了中國,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統(tǒng)一,因此被譽為“千古一帝”。B選項漢武帝、C選項唐太宗和D選項趙匡胤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但并非“千古一帝”的稱號。4、題干:以下哪項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記》中的內(nèi)容?A.《項羽本紀》B.《論語》C.《孟子》D.《詩經(jīng)》答案:A解析:《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俄椨鸨炯o》是《史記》中的紀傳體篇章之一,記載了項羽的一生。而B選項《論語》、C選項《孟子》和D選項《詩經(jīng)》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獻,但它們并不屬于《史記》。5、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鴉片戰(zhàn)爭B.辛亥革命C.戊戌變法D.戊戌政變答案:A解析: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場戰(zhàn)爭導致了中國近代的民主革命。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加深,從而催生了各種救國救民的運動。因此,正確答案是A。6、題干: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三民主義”?A.康有為B.梁啟超C.孫中山D.蔡元培答案:C解析:孫中山是近代中國的偉大革命家,他提出了“三民主義”思想,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這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因此,正確答案是C。7、下列關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B、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為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C、秦朝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秦始皇修建了長城,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增強了國防答案:D解析:D選項中提到的長城是在秦朝之后由多個朝代陸續(xù)修建和加固的,秦始皇時期雖然開始修建了部分長城,但并非秦始皇親自修建,也不是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長城的修建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但這個工作是在秦朝之后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完成的。其他選項A、B、C都是關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正確描述。8、下列關于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描述,正確的是:A、黃巾起義是由張角領導的,其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B、黃巾起義是張角為了推翻漢朝統(tǒng)治而發(fā)動的C、黃巾起義失敗后,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D、黃巾起義后,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答案:A解析:A選項正確,黃巾起義是由太平道領袖張角領導的,起義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旨在推翻漢朝的統(tǒng)治。B選項錯誤,黃巾起義雖然是對漢朝統(tǒng)治的反抗,但并非張角為了推翻漢朝統(tǒng)治而發(fā)動的。C選項錯誤,曹操統(tǒng)一北方是在黃巾起義之后的事情,而黃巾起義的失敗并沒有直接導致曹操統(tǒng)一北方。D選項錯誤,劉備建立蜀漢政權是在三國時期,而非黃巾起義之后。9、在明朝時期,哪位航海家領導了七次下西洋的壯舉,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A.鄭和B.戚繼光C.張居正D.朱棣答案:A.鄭和解析:鄭和是中國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受明成祖朱棣之命,從1405年至1433年間,先后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訪問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這一系列航行被稱為“鄭和下西洋”,它不僅增進了中國與海外國家的文化交流,還加強了貿(mào)易往來,并且展示了當時中國的海上力量。10、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哪一項措施對后世影響深遠,奠定了中央集權制的基礎?A.統(tǒng)一度量衡B.焚書坑儒C.修筑長城D.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答案:D.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解析: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廢除了周朝遺留下來的分封制度,轉(zhuǎn)而推行郡縣制。通過這種方式,地方官員不再世襲,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這大大強化了中央政權的力量,減少了地方割據(jù)的可能性。這項政治體制上的創(chuàng)新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長遠的影響,成為后來歷朝歷代采用的基本行政制度之一。11、以下哪個朝代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之一?A.唐朝B.宋朝C.唐朝與宋朝D.唐朝與宋朝之外的其他朝代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和宋朝的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因此,答案是宋朝。12、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書圣”?A.王羲之B.王獻之C.王維D.杜甫答案:A解析: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因此被譽為“書圣”。選項A是正確答案。選項B的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雖然也是著名的書法家,但并非“書圣”。選項C和D分別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與“書圣”無關。二、非選擇題(本部分有4大題,每大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材料:在明朝時期,中國經(jīng)歷了一段重要的歷史變革。1405年至1433年間,鄭和率領的船隊進行了七次遠航,這被稱為“鄭和下西洋”。這些航行不僅展示了當時中國的航海技術和國力,也促進了與亞洲及非洲沿海國家的文化交流與貿(mào)易往來。鄭和的船隊規(guī)模龐大,船只數(shù)量眾多,其中最大的寶船長達四百四十尺(約137米),寬一百八十尺(約56.4米)。據(jù)史料記載,隨行人員包括了水手、士兵、工匠以及翻譯等,總人數(shù)可達數(shù)萬之眾。通過這幾次航行,明朝擴大了對外交往,并帶回了大量珍稀物品,如長頸鹿、斑馬等異域動物,還有寶石、香料等奢侈品。同時,鄭和還帶回了海外各國的信息,增進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然而,盡管鄭和下西洋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后明朝逐漸采取了海禁政策,限制民間私自出海經(jīng)商活動,直到清朝初期才有所放寬。這一轉(zhuǎn)變背后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及其對外交關系的看法。問題與答案:1、鄭和下西洋共進行了幾次?請簡述其主要意義。答案:鄭和下西洋共進行了七次。它不僅展現(xiàn)了明朝強大的海上力量和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中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商品交易,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許多未知的知識和珍貴資源。2、根據(jù)材料描述,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船只被稱為什么?它的尺寸大約是多少?答案: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船只被稱為寶船。據(jù)記載,最大型的寶船長度約為137米,寬度約為56.4米。3、明朝為何從開放轉(zhuǎn)向?qū)嵤┖=撸窟@對當時的社會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明朝由開放轉(zhuǎn)而實行海禁的原因較為復雜,其中包括擔心外來勢力威脅國家安全、控制走私貿(mào)易以維護官方利益等因素。該政策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海盜襲擊的風險并穩(wěn)定了沿海地區(qū)的秩序;但是長期來看,卻阻礙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正常交流與發(fā)展機會,限制了海洋探索與國際貿(mào)易的發(fā)展空間。第二題材料一:以下為《史記》中關于秦朝的記載:“秦王政,始皇帝也。秦孝公既用商鞅,國以富強。秦王政既并諸侯,天下一統(tǒng),乃更名帝號,稱始皇帝。始皇帝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故更號曰皇帝。于是,始皇帝立二十等爵,以賞功臣;置郡縣,廢分封,以治天下;焚書坑儒,禁私學,以絕私議?!辈牧隙阂韵聻椤顿Y治通鑒》中關于漢朝的記載:“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秦王子嬰降。高祖遂即皇帝位,國號漢。漢高祖初定天下,與民休息,減輕賦稅,與民同樂。后,漢武帝繼位,采納主父偃、董仲舒之議,實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封子弟為列侯,以鞏固中央集權?!辈牧先阂韵聻椤度龂尽分嘘P于魏國的記載:“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漢末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魏文帝在位期間,采納賈詡之議,實行屯田制,使國家富強。魏文帝亦重視文化教育,選拔賢能,使國家政治清明?!闭埜鶕?jù)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秦朝的主要政治措施有哪些?2、漢朝初期和漢武帝時期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中央集權?3、魏文帝在位期間,為使國家富強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秦朝的主要政治措施有:實行郡縣制,廢分封,立二十等爵,焚書坑儒,禁私學。2、漢朝初期:與民休息,減輕賦稅,與民同樂;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封子弟為列侯。3、魏文帝在位期間,為使國家富強采取的措施有:實行屯田制,選拔賢能,重視文化教育。第三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古代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對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歷史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商品貿(mào)易,更是思想、宗教、藝術和技術傳播的重要途徑。漢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這條連接東亞與地中海世界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上的貿(mào)易不僅限于絲綢,還包括瓷器、茶葉、香料等東方特產(chǎn),以及來自西方的寶石、玻璃制品等。此外,佛教等宗教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并逐漸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傳佛教。到了唐朝,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長安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學者、藝術家前來交流學習。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海上航線的興起,絲綢之路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它留給后世的文化遺產(chǎn)卻是無法估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