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_第1頁
第9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_第2頁
第9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_第3頁
第9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_第4頁
第9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力與運動》真題訓練(解析版)訓練范圍: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9章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2022秋?長寧區(qū)校級期末)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屬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 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D.書所受的重力與地球對書的引力【答案】A?!窘獯稹拷猓篈、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B、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方向豎直向下,書所受的重力也豎直向下,兩個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書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兩個力都作用在書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書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對書的吸引而產生,兩個力不是相互作用,故D錯誤。故答案為:A。2.(2022春?福州期末)疫情期間,智能配送機器人實現(xiàn)了無接觸配送,智能配送機器人在平直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機器人所受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機器人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機器人所受重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機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牽引力和阻力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機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機器人所受重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C、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機器人所受重力和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B。3.(2022春?煙臺期末)如圖所示,大木塊M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木塊m放在大木塊M上,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小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大木塊M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木塊m和大木塊M之間沒有摩擦力 C.大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大木塊M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大木塊M受到的拉力和地面對大木塊M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木塊m受到的重力與木塊M對木塊m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M和m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M和m之間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也沒有運動趨勢,所以m與M之間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C、木塊M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m對M的豎直向下的壓力和地面對M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豎直方向上這三個力平衡,所以木塊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木塊M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對整體分析,整體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整體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大木塊M受到的拉力和地面對大木塊M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C。4.(2022春?儋州校級期末)下列所示的圖中兩個力屬于平衡力的是()A. B. C. D.【答案】D?!窘獯稹拷猓篈.圖中兩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C.圖中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5.(2022秋?沂南縣期末)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以下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B.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一定受到乙物體施加力的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會產生力的作用 D.運動會上,推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飛行,運動狀態(tài)一直保持不變【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一個物體如果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不會改變,故A錯誤;B、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加力的同時,甲物體也一定受到了乙物體給它的力的作用,故B正確;C、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如磁力,故C錯誤;D、運動會上,推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飛行,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大小也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其運動狀態(tài)一直保持改變,故D錯誤。故選:B。6.(2022春?東營區(qū)校級期末)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員們展示了許多精彩的運動瞬間。關于冬奧項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速度滑冰比賽中,高亭宇正在勻速通過彎道,此過程中他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 B.蘇翊鳴在完成單板偏軸轉體1800度時,當他達到最高點,所受的重力為0 C.在雙人滑短節(jié)目托舉環(huán)節(jié)中,男運動員對水平冰面的壓力與冰面對男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冰壺比賽中,冰壺離開手后仍能夠繼續(xù)前進,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答案】C。【解答】解:A、運動員高亭宇勻速通過彎道,則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故A錯誤;B、蘇翊鳴在完成單板偏軸轉體1800時,當他達到最高點,仍然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故B錯誤;C、男運動員對水平冰面的壓力與冰面對男運動員的支持力符合四個條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不同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冰壺比賽中,冰壺離開手后仍能夠繼續(xù)前進,是因為冰壺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D錯誤。故選:C。7.(2022春?綏濱縣期末)八(3)班在學校運動會再創(chuàng)輝煌,關于他們參加的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A.跳遠——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 B.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百米跑——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D.托球走——用乒乓球拍托著乒乓球,乒乓球靜止在球拍上時,受力平衡【答案】D?!窘獯稹拷猓篈、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助跑是為了增大動能,不能增大慣性,故A錯誤;B、引體向上時,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C、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不是力,因而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D、乒乓球靜止時,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8.(2022春?喀什地區(qū)期末)共享電單車為喀什各族群眾提供了低碳環(huán)保的綠色出行方式,有效緩解了群眾開車出行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小明騎行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明1min可騎行的距離為10km B.小明騎車勻速轉彎時,運動狀態(tài)不變 C.騎行中,電單車車輪發(fā)生彈性形變 D.下坡時小明不蹬車,單車繼續(xù)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小明正常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為5m/s,所以1min=60s的騎行距離在s=vt=5m/s×60s=300m=0.3km左右,故A錯誤;B、小明騎車勻速轉彎,運動方向不斷變化,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故B錯誤;C、騎行過程中,車輪對地面有壓力,發(fā)生彈性形變,故C正確;D、小明下坡時不蹬車,共享單車繼續(xù)滑行是因為共享單車本身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9.(2022秋?盤龍區(qū)期末)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斌用水平向右的推力把木箱向前推動,木箱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t1內木箱沒有動,是因為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B.t1~t2內,木箱受到的推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斌推木箱的過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水平向左 D.t1~t2內與t2~t3內相比,木箱在t2~t3內受到摩擦力較大【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0~t1內木箱沒有動,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t1~t2內,木箱的速度變大,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推力與摩擦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小斌推木箱的過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與木箱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故C正確;D、t1~t2內與t2~t3內相比,木箱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C。10.(2022春?淮安區(qū)期末)如圖所示,“風吹樹搖,風停樹靜”的事實說明力是()A.保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維持物體運動不變的原因 C.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D.保持物體靜止不動的原因【答案】C?!窘獯稹拷猓骸帮L吹樹搖”,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沒有風吹的效果,樹就靜止”,說明樹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故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選:C。11.(2020春?新華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輛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車上(小車足夠長),有兩個質量不同的小球m1和m2(m2>m1),隨車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勻速運動,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且車身足夠長,當車子突然停止,這兩個小球將()A.一起向右運動,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B.一起向左運動,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C.一起向右運動,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 D.一起向右運動,并速度越來越小,最終停止運動【答案】C?!窘獯稹拷猓簝汕蛞婚_始同平板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停止時,由于慣性,兩球會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也就是速度和方向都相同,因此,在不考慮阻力的情況下,因此兩個小球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大小不變的相等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C。12.(2022春?廣陵區(qū)期末)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受水平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彈簧,如圖所示,當物塊與彈簧接觸并將彈簧壓至最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接觸彈簧后即做減速運動 B.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 C.當物塊的速度最大時,它受非平衡力 D.當物體速度為零時,將保持靜止【答案】B?!窘獯稹拷猓何矬w與彈簧接觸后,彈簧彈力不斷增大,開始階段彈簧彈力小于推力F,合力向右,物體做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當速度達到最大,它受平衡力,接下來物體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右運動,彈力進一步變大,且大于推力,合力向左,加速度向左,物體做加速運動不斷變大的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時,加速最大,向左運動。故選:B。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4分)13.(2022秋?通許縣期末)在“天宮課堂”第二課上,王亞平與葉光富說話時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在進行太空拋物實驗時,“冰墩墩”被拋出后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是因為拋出的“冰墩墩”具有慣性?!敬鸢浮空駝樱粦T性。【解答】解:王亞平與葉光富說話時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冰墩墩”被拋出后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是因為拋出的“冰墩墩”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答案為:振動;慣性。14.(2022秋?徐匯區(qū)期末)足球運動員爭搶“頭球”時,用力頂球,球向外飛出,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運動員的頭部有疼痛感,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頂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在飛行過程中足球受力不平衡(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受到重力,足球最終將落回地面?!敬鸢浮窟\動狀態(tài);相互;慣性;不平衡;重?!窘獯稹拷猓河昧斍?,球向外飛出,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運動員的頭部有疼痛感,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被頂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在飛行過程中足球受力不平衡,因為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由于受到重力,足球最終將落回地面。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相互;慣性;不平衡;重。15.(2015春?蘇州校級期末)一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球,如圖所示。當球上升到A點時將改變運動方向向下落,在A點的正下方有一B點,若拋出的小球上升到B點時,所有外力同時全部消失,則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拋出的小球上升到A點時,所有外力同時全部消失,則小球將靜止。【答案】做勻速直線運動;靜止?!窘獯稹拷猓簰伋龅男∏蛏仙紹點時,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所有外力同時全部消失,小球不受力,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上升到最高點A時速度為零,如果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小球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將靜止。故答案為:做勻速直線運動;靜止。16.(2022秋?浦東新區(qū)校級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中,應選用兩個測力計和較輕(選填“輕”或“重”)的木板。當兩個測力計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拉原本靜止的木板時,木板將由靜止變?yōu)檫\動(選填“保持靜止”或“由靜止變?yōu)檫\動”)。待木板靜止時,再讀出并記錄兩個測力計的示數(shù)。隨后,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探究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二力平衡的條件?!敬鸢浮枯p;由靜止變?yōu)檫\動;靜止;需要。【解答】解: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應選用較輕的木板,以減少木板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當兩個測力計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拉原本靜止的木板時,兩個力不是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能平衡,所以木板將由靜止變?yōu)檫\動;待木板靜止時,再讀出并記錄兩個測力計的示數(shù);因為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還需要探究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二力平衡的條件。故答案為:輕;由靜止變?yōu)檫\動;靜止;需要。17.(2022春?易縣期末)在一輛水平向右行駛的汽車車廂里其頂壁上掛著一個小球(空氣阻力不計)。當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做加速(填“加速”、“勻速”、“減速”)運動。此時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汽車受到的阻力。此時小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它們不是(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對平衡力?!敬鸢浮考铀伲淮笥?;兩;不是。【解答】解:(1)汽車勻速平穩(wěn)行駛時,小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與豎直向上的繩子拉力F,繩子處于豎直位置。當汽車加速時,由于慣性,小球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據(jù)球向后偏可知汽車做加速運動。(2)在水平方向上汽車受向前的牽引力,向后的阻力而做加速運動,汽車受力不平衡,合力向前,牽引力大于阻力。(3)忽略空氣阻力,小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沿繩子斜向上的拉力,這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答案為:加速;大于;兩;不是。18.(2022春?碑林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的實驗,通過改變鉤碼個數(shù)來改變力的大??;將卡片扭轉一定角度是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可以將卡片剪為兩半?!敬鸢浮總€數(shù);同一直線上;剪為兩半。【解答】解:(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實驗中,通過調整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時,應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小卡片能否靜止;(3)為了驗證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可以把小卡片一剪為二,變?yōu)閮蓚€卡片,觀察兩個小卡片是否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答案為:個數(shù);同一直線上;剪為兩半。19.(2022春?武威期末)小敏在作文中寫道:“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我騎著自行車行駛在寬闊的大道上,兩邊的樹木不斷地往后退去……學校敞開著大門,兩旁的立柱像舉起的雙臂向我迎來?!痹谶@段話中“太陽升起”的參照物是地面;“立柱向我迎來”的參照物是自行車。小敏。騎自行車上學,當停止用力蹬腳踏時自行車仍能向前運動,這是由于自行車具有慣性的緣故。【答案】地面;自行車;慣性?!窘獯稹拷猓寒斕枏臇|方升起的時候,太陽相對于地面而言,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故參照物是地面;立柱相對于我而言,運動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參照物是自行車或自己;停止用力蹬腳踏時自行車仍能向前運動,因為自行車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前進。故答案為:地面;自行車;慣性。20.(2021秋?虹口區(qū)校級期末)假設雨滴下落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雨滴與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為比例常數(shù)。已知雨滴在下落過程中最終都做勻速運動,則雨滴從靜止開始下落到做勻速運動的過程中,其所受合力大小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果有兩個雨滴的半徑之比為1:9,則這兩個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為1:3。【答案】變??;1:3?!窘獯稹拷猓焊鶕?jù)題意可知,雨滴從靜止開始下落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空氣的阻力的作用,合力為:F=G﹣f;雨滴向下做加速運動,雨滴受到的阻力f變大,重力不變,所以受到的合力變小;兩個雨滴的半徑之比為:1:9;由題意可知,每個雨滴最終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雨滴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即f阻=G=mg=ρVg=πr3ρg﹣﹣﹣﹣﹣﹣①根據(jù)題意有:f阻=kr2v2﹣﹣﹣﹣﹣﹣﹣﹣②聯(lián)立①②可得:v=,則這兩個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1:3。故答案為:變??;1:3。21.(2021秋?寶山區(qū)期末)一只羽毛球重0.05牛,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大小恒為0.02牛。該羽毛球豎直向上運動時,所受合力大小為0.07牛,方向豎直向下。該羽毛球豎直向下運動時所受合力的大小小于它豎直向上運動時所受合力的大?。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敬鸢浮?.07;豎直向下;小于?!窘獯稹拷猓海?)羽毛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0.05N,阻力f=0.02N;羽毛球上升時,阻力豎直向下,與重力方向相同,則羽毛球受到的合力F合=G+f=0.05+0.02N=0.07N,方向:豎直向下;(2)該羽毛球豎直向下運動時,阻力豎直向上,與重力方向相反,則F合′=G﹣f=0.05N﹣0.02N=0.03N;比較可知,該羽毛球豎直向下運動時所受合力的大小小于它豎直向上運動時所受合力的大小。故答案為:0.07;豎直向下;小于。22.(2022春?工業(yè)園區(qū)校級期中)如圖為擲出的實心球的運動軌跡,實心球離開手后還能夠繼續(xù)在空中飛行(不計空氣阻力),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經過最高點時,實心球只受到重力,實心球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非平衡狀態(tài))?!敬鸢浮繎T性;重;非平衡狀態(tài)?!窘獯稹拷猓簩嵭那螂x開手后還能夠繼續(xù)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實心球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計空氣阻力,實心球經過最高點時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所以實心球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故答案為:慣性;重;非平衡狀態(tài)。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52分)23.(2022秋?棲霞市期末)如圖甲所示,這是某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該同學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并通過怎樣的調整來改變拉力大?。扛淖冦^碼的數(shù)量。(2)當小卡片平衡時,該同學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否平衡?可得出怎樣的結論?不能,兩個平衡的力要在同一直線上。(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下一步應該怎樣操作?用剪刀剪開卡片。(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圖甲的的實驗裝置優(yōu)于圖乙,請分析說明。避免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5)在某次實驗時,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在相同的高度,如圖丙所示,你認為該裝置能否進行實驗?可以進行實驗?!敬鸢浮浚?)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2)不能;兩個平衡的力要在同一直線上;(3)用剪刀剪開卡片;(4)避免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5)可以進行實驗?!窘獯稹拷猓海?)通過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該同學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因為兩個平衡的力要在同一直線上。(3)為了驗證兩個力是否在同一個物體,可以用剪刀從卡片中間剪開。(4)圖甲的的實驗裝置優(yōu)于圖乙,因為避免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5)兩邊的定滑輪不在同一高度,但在一條直線上,可以進行實驗。故答案為:(1)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2)不能;兩個平衡的力要在同一直線上;(3)用剪刀剪開卡片;(4)避免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5)可以進行實驗。24.(2022秋?豐城市校級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較圖中小車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離,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遠。(4)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敬鸢浮浚?)重;支持;(2)同一;(3)?。贿h;(4)不需要;運動狀態(tài)。【解答】解:(1)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為一對平衡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3)由上圖可知,木板表面粗糙程度最小,小車滑行得最遠;比較圖中小車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離,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遠。(4)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故答案為:(1)重;支持;(2)同一;(3)??;遠;(4)不需要;運動狀態(tài)。25.(2022?南京模擬)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他在水平臺面上分別鋪上材料不同的物體,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上的相同高度由靜止滑下。(1)由圖甲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論: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球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此說明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2)圖甲中三次實驗中小球速度的減小量相同(“相同”或“不同”),小球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3)伽利略設想了一個如圖乙所示的理想實驗,其步驟如下:A.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B.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會達到原來的高度;C.兩個斜面對接,讓靜止的小球從一個斜面滾下,滾上另一個斜面;D.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為水平面,小球會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①在上述的設想步驟中,合理的順序CABD。(填編號)②通過對這個實驗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結論是C。A.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將發(fā)生改變C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小球,其運動狀態(tài)的維持并不需要外力【答案】(1)慢;(2)相同;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3)①CABD;②C。【解答】解:(1)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小球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由圖甲實驗現(xiàn)象可知,小球在木板表面上通過的距離最長,即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球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2)讓同一小球從同一斜面上的相同高度由靜止滑下,小球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最終小球速度變?yōu)?,故小球從圖甲中三次實驗中小球速度的減小量相同;小球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阻力的作用;(3)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小球不能達到原來的高度,但是斜面越光滑,小球就越接近原來的高度,所以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如果再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故正確的順序為CABD;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以可靠的實驗事實為基礎,通過推理得到小球在不受摩擦力作用時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結論,即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小球,其運動狀態(tài)的維持并不需要外力,故選C。故答案為:(1)慢;(2)相同;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3)①CABD;②C。26.(2021春?翼城縣期末)如圖是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個挑戰(zhàn)視頻——“沖拳斷筷”。網(wǎng)上雖有人評論這是后期剪輯或者事先對筷子動了手腳等,但這一挑戰(zhàn)是真實發(fā)生的,這是我國武術博大精深的表現(xiàn)。有專業(yè)人士分析能夠成功需要做到兩點:一是出拳速度一定要快,一拳出去突然停下來,在停下來的瞬間筷子就被折斷了。二是握住筷子細的一頭的最下端。請你利用所學的慣性知識解釋“沖拳斷筷”的原因。【解答】答:“沖拳斷筷”時,手和筷子都在向前快速運動,當手臂伸直時,手突然停止運動,筷子的上部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筷子就從手握住的位置折斷。27.(2021春?富陽區(qū)期末)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裝有月壤的收集容器返回地球,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版隙鹞逄枴碧綔y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如圖),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進入月球軌道后,載有上升器的著陸器會擇機著陸月面,按計劃開展自動采樣工作。(1)著陸前,著陸器會環(huán)繞月球運動進行拍照獲取信息,請你判斷著陸器在繞月運動過程中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并說明理由受到力的作用;因為著陸器繞月運動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2)著陸器采用噴氣式減速著陸。著陸過程中,著陸器應該朝著(選填“朝著”或“背向”)月面噴氣。(3)著陸后,著陸器采用表鉆結合的方式,既鏟挖了月面表層土壤,又深孔鉆取了月面至2米深處的“月壤柱”,月壤柱(選填“表面土壤”或“月壤柱”)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答案】(1)受到力的作用;因為著陸器繞月運動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2)朝著;(3)月壤柱。【解答】解:(1)著陸器在繞月運動過程中,其方向不斷改變,屬非平衡狀態(tài),因此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2)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在著陸過程中,著陸器應該朝著月面噴氣,利用反作用力來減速;(3)要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應取月球上不同層面的月壤,不能只取表面土壤,因此,“月壤柱”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故答案為:(1)受到力的作用;因為著陸器繞月運動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2)朝著;(3)月壤柱。28.(2021秋?寶山區(qū)期末)李玲同學手拿一個質量為0.2千克的甜橙,把它豎直向上拋出,此時甜橙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已知空氣阻力方向總是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大小都是0.4牛。分別求出甜橙在上升和下落兩個過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及方向。【解答】解:甜橙受到的重力:G=mg=0.2kg×9.8N/kg=1.96N;甜橙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受到的阻力f=0.4N,方向豎直向下,則甜橙受到的合力:F=G+f=1.96N+0.4N=2.36N,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即豎直向下。甜橙在下降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受到的阻力f=0.4N,方向豎直向上,則甜橙受到的合力:F′=G﹣f=1.96N﹣0.4N=1.56N,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即豎直向下。答:甜橙在上升過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為2.36N,方向豎直向下;甜橙在下落過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為1.56N,方向豎直向下。29.(2022春?雙峰縣期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廣州賽特智能生產的一種智能送藥機器人,空載時質量約為50kg.在疫情期間由機器人配送物資可以頂替四個人的工作,減少感染,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這個型號的機器人一次最多可以配送200kg物品,速度最快可達到2m/s,充一次電最長可以行駛5h,則:(1)機器人充一次電最遠可以行駛多遠的距離?(2)這輛機器人滿載物品時重是多少牛?(3)若機器人滿載行駛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2倍,則機器人水平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是多少牛?【解答】解:(1)由v=可得,配送機器人行駛的距離為:s=vt=2m/s×5×3600s=3.6×104m;(2)機器人滿載物品時重力為:G=(m機器人+m物)g=(50kg+200kg)×10N/kg=2500N;(3)機器人滿載行駛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0.02G=0.02×2500N=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