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魯科版_第1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魯科版_第2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魯科版_第3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魯科版_第4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章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學案魯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2-第1節(jié)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考試評價解讀1.相識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依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可以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理解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zhì)與化合物等的概念;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2.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物理變更與化學變更的區(qū)分與聯(lián)系。相識元素在物質(zhì)中可以具有不同價態(tài),相識同類物質(zhì)具有相像的性質(zhì),確定條件下各類物質(zhì)可以相互轉(zhuǎn)化。3.相識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膠體的區(qū)分。核心素養(yǎng)達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相識物質(zhì)的多樣性,能夠?qū)ξ镔|(zhì)進行分類;能夠運用物質(zhì)分類的方法理解物質(zhì)的性質(zhì)。變更觀念與平衡思想理解物理變更和化學變更的區(qū)分,明確化學變更的探討范圍和遵循的規(guī)律??茖W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運用試驗理解膠體的丁達爾現(xiàn)象、聚沉等性質(zhì),駕馭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guān)系[以練帶憶]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純凈物只由一種元素組成,而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B.純凈物只由一種原子組成,而混合物由多種原子組成C.只由一種分子組成的物質(zhì)確定為純凈物,組成混合物的物質(zhì)可能只有一種元素D.只由一種元素的陽離子與另一種元素的陰離子組成的物質(zhì)確定為純凈物C解析:純凈物、混合物的分類標準為是否只含有一種分子(物質(zhì)),而不是一種原子、元素。含有一種原子或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剛石和石墨混合屬于混合物,該混合物就只含碳原子,只有碳元素。2.下列物質(zhì)中確定屬于純凈物的一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爆鳴氣③鋁熱劑④一般玻璃⑤水玻璃⑥漂白粉⑦二甲苯⑧TNT⑨溴苯⑩C5H12?含氧40%的氧化鎂?花生油?福爾馬林?密封保存的NO2氣體A.①⑧⑨? B.②③④⑥C.⑦⑩??? D.①④⑧⑨??A解析:①冰水混合物的成分為水,為純凈物;②爆鳴氣是氫氣和氧氣的混合物;③鋁熱劑是鋁和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④一般玻璃是硅酸鈉、硅酸鈣、二氧化硅的混合物;⑤水玻璃是硅酸鈉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⑥漂白粉是氯化鈣、次氯酸鈣的混合物;⑦二甲苯不確定是純凈物,可能是鄰二甲苯、對二甲苯、間二甲苯的混合物;⑧TNT是2,4,6-三硝基甲苯的俗稱,屬于純凈物;⑨溴苯是純凈物;⑩C5H12不確定表示純凈物,可能是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的混合物;?氧化鎂中氧的含量為40%,故含氧40%的氧化鎂是純凈物;?花生油有多種成分,是混合物;?福爾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密封保存的NO2氣體,存在2NO2N2O4平衡體系,為混合物。綜上所述,①⑧⑨?確定屬于純凈物。[練后梳理]1.物質(zhì)的組成(1)構(gòu)成微粒(2)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guān)系元素組成eq\b\lc\{\rc\(\a\vs4\al\co1(單質(zhì):僅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3)元素在物質(zhì)中的存在形態(tài)①游離態(tài):元素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的狀態(tài)。②化合態(tài):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狀態(tài)。2.同素異形體(1)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性質(zhì)不同的幾種單質(zhì)叫作該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的形成有兩種方式:①原子個數(shù)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2)同素異形體之間的性質(zhì)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物理性質(zhì)上,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zhuǎn)化屬于化學變更。(1)若某物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的單質(zhì)混合而成的,如O2、O3組成的混合氣體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組成的石墨則是純凈物。(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異構(gòu)體,最簡式相同的化合物不確定是同一物質(zhì)。如C4H10的結(jié)構(gòu)有正丁烷和異丁烷,二者組成混合物;C2H2與C6H6最簡式相同,但前者為乙炔,后者可能為苯。(3)看起來書寫形式不同的物質(zhì),可能是同一物質(zhì),須要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角度理解書寫方式的不同,物質(zhì)分類與物質(zhì)性質(zhì)[以練帶憶]1.古“絲綢之路”我國商人運出的貨物有①絲綢;②茶葉;③白糖;④瓷器;⑤紙張;⑥植物油;⑦明礬;⑧金銀銅器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④⑦⑧都屬于鹽類B.①③⑤⑥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C.①②⑤⑥都屬于蛋白質(zhì)D.①②③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屬于有機物D解析:瓷器含有硅酸鹽、SiO2等,屬于混合物,金銀銅器的主要成分為金屬單質(zhì)或合金,均不屬于鹽類,A錯誤;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屬于糖類,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均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錯誤;茶葉、紙張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糖類,植物油屬于酯類,C錯誤;絲綢、茶葉、白糖、紙張、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中的蛋白質(zhì)、糖類和油脂等,D正確。2.下列物質(zhì)按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的分類中,正確的是()選項強電解質(zhì)弱電解質(zhì)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ACa(OH)2酒精N2O5Na2OBCaSO4HIOMn2O7CaOCNaHCO3氨水SO2Al2O3DHClHFCO2Na2O2B解析:A項,酒精不是電解質(zhì),錯誤;B項,CaSO4是鹽,是強電解質(zhì),HIO是弱酸,為弱電解質(zhì),Mn2O7為酸性氧化物,而CaO是堿性氧化物,正確;C項,氨水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zhì),Al2O3既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也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是兩性氧化物,錯誤;D項,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錯誤。3.下列我國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質(zhì)的應用中,發(fā)生的不是化學變更的是()A.甲醇低溫制氫氣用于新能源汽車B.氘、氚用作“人造太陽”核聚變?nèi)剂螩.偏二甲肼用作放射“天宮二號”的火箭燃料D.開采可燃冰,將其作為能源運用B解析:A項,甲醇低溫生成氫氣及氫氣用作燃料發(fā)生的都是化學變更;B項,氘、氚用作核聚變?nèi)剂喜皇腔瘜W變更;C項,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發(fā)生的是化學變更;D項,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發(fā)生的是化學變更。[練后梳理]1.簡潔分類方法(1)交叉分類法:對物質(zhì)依據(jù)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2)樹狀分類法:對同類物質(zhì)依據(jù)某種屬性進行再分類。如:(3)氧化物的分類2.物理變更和化學變更物理變更化學變更三餾蒸餾、分餾干餾四色焰色試驗顯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顏色反應五解潮解分解、裂解、水解、電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氧化、氫化、水化、風化、鈍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鹵化、油脂硬化(1)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關(guān)系①酸性氧化物不確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不確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②堿性氧化物確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確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Na2O2、Fe3O4都不是堿性氧化物。(2)汽化和液化為物理變更,但煤的氣化和煤的液化屬于化學變更。(3)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更,核反應(輕核聚變、重核裂變)不屬于化學變更。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以練帶憶]1.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Fe(OH)3膠體區(qū)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微粒的直徑在10-9~10-7mB.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C.三種分散系的顏色都相同,且均能與鹽酸反應,具有吸附性D.三種分散系均屬于混合物C解析:A項,膠體區(qū)分于溶液或濁液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微粒的直徑在10-9~10-7m,正確;B項,膠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溶液和濁液不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正確;C項,只有膠體具有吸附性,F(xiàn)eCl3溶液和Fe(OH)3濁液沒有吸附性,F(xiàn)eCl3溶液為棕黃色,而Fe(OH)3膠體和Fe(OH)3濁液都為紅褐色,錯誤;D項,溶液、膠體、濁液均屬于混合物,正確。2.關(guān)于膠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外觀上無法區(qū)分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B.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在10-9~10-7m,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C.Fe(OH)3膠體電泳的試驗中,陰極旁邊顏色加深,陽極旁邊顏色變淺,證明Fe(OH)3膠體帶正電D.將碳酸鈣經(jīng)過特別加工制成納米碳酸鈣,化學性質(zhì)沒有明顯變更D解析:FeCl3溶液呈黃色,F(xiàn)e(OH)3膠體呈紅褐色,從外觀上可以區(qū)分二者,A錯誤;膠體是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介于10-9~10-7m的分散系,納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納米材料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B錯誤;Fe(OH)3膠體電泳的試驗中,陰極旁邊顏色加深,陽極旁邊顏色變淺,證明Fe(OH)3膠體中膠粒帶正電,膠體本身呈電中性,C錯誤;顆粒大小變更,但組成微粒沒有變更,故化學性質(zhì)沒有明顯變更,D正確。3.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zhì)無關(guān)的是()A.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直流電除去排放氣體中的大量煙塵,削減對空氣的污染B.將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攪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光通過長時間保存的Na2SiO3溶液時出現(xiàn)光亮的“通路”D.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B解析:煙塵是氣溶膠,其中的膠粒帶電,在直流電作用下可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使煙塵沉降而除去,A正確;將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攪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濁液,不是膠體,B錯誤;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現(xiàn)象,長時間保存的Na2SiO3溶液出現(xiàn)丁達爾效應,說明長時間保存的Na2SiO3溶液中SiOeq\o\al(2-,3)發(fā)生水解生成了H2SiO3膠體,C正確;血液是膠體,F(xiàn)eCl3是電解質(zhì),電解質(zhì)溶液可以使膠體聚沉,D正確。[練后梳理]1.分散系(1)組成(2)分類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的本質(zhì):分散質(zhì)微粒直徑大小。可用如下方式表示:2.膠體(1)本質(zhì)特征:分散質(zhì)微粒的直徑為1~100_nm。(2)制備Fe(OH)3膠體的試驗①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②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eq\o(=,\s\up10(△))Fe(OH)3(膠體)+3HCl。(3)膠體的分類膠體eq\b\lc\{\rc\(\a\vs4\al\co1(\a\al(依據(jù)分散劑,的狀態(tài)分類)\b\lc\{\rc\(\a\vs4\al\co1(氣溶膠:煙、云、霧,液溶膠:豆?jié){、稀牛奶、墨水,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瑪瑙)),\a\al(依據(jù)膠體微粒,的組成分類)\b\lc\{\rc\(\a\vs4\al\co1(微粒膠體:FeOH3膠體、AgI膠體,分子膠體:淀粉膠體))))(4)性質(zhì)與應用考點化學與傳統(tǒng)文化[抓本質(zhì)·悟考法](2024·全國卷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聞名詩句,下列關(guān)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zhì)的說法錯誤的是()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B.蠶絲屬于自然高分子材料C.“蠟炬成灰”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反應D.古代的蠟是高級脂肪酸酯,屬于高分子聚合物【解題關(guān)鍵點】(1)細致研讀,挖掘信息。明確春蠶的“絲”是什么?蠟燭的“淚”是什么?(2)分析考點,回來課本。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蠶絲屬于自然高分子材料,A、B正確;“蠟炬成灰”過程屬于燃燒,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疽族e失分點】(1)誤認為高級脂肪酸酯屬于高分子聚合物。(2)糾結(jié)于古代蠟的成分,其實解題的重點與此無關(guān)。[自主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解析: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蠶絲屬于自然高分子材料,A、B正確;“蠟炬成灰”過程屬于燃燒,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正確;高級脂肪酸酯不屬于高分子聚合物,D錯誤。[多角度·突破練]?角度1傳統(tǒng)文化與物質(zhì)成分1.(2024·海南高考)我國古代典籍中有“石膽……淺碧色,燒之變白色者真”的記載,其中石膽是指()A.CuSO4·5H2OB.FeSO4·7H2OC.ZnSO4·7H2OD.KAl(SO4)2·12H2OA解析:石膽呈“淺碧色”“燒之變白色”,即灼燒變成白色。CuSO4·5H2O受熱脫水生成無色CuSO4,固體變成白色,A項正確;FeSO4·7H2O灼燒時,F(xiàn)e2+被空氣中O2氧化生成Fe3+,固體變成紅棕色,B項錯誤;ZnSO4·7H2O、KAl(SO4)2·12H2O在灼燒時無顏色變更,C、D項錯誤。2.(2024·武漢模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學學問。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A.“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其中的“火樹銀花”涉及焰色試驗B.古劍沈盧“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劑鋼是鐵的合金C.“燒鐵器淬于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該過程中反應的類型為置換反應D.《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礬現(xiàn)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更于烈火”,其中的礬指的是金屬硫化物D解析:焰色試驗是定性分析某些金屬元素的特征性質(zhì)的操作,不同的金屬元素的火焰顏色不同,“火樹銀花”中的焰火實質(zhì)上是金屬元素的火焰顏色的體現(xiàn),A正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劑鋼為鐵的合金,B正確;Fe與CuSO4發(fā)生置換反應,C正確;D項,礬是各種金屬(如銅、鐵、鋅)的硫酸鹽,不是金屬硫化物,D錯誤。?角度2傳統(tǒng)文化與試驗操作3.《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聚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蔽闹猩婕暗牟僮鞣椒ㄊ?)A.蒸餾 B.升華C.干餾 D.萃取B解析:“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之意是將原料置于火上灼燒,砒霜變?yōu)闅怏w,然后冷凝,涉及的操作是升華。4.(2024·錦州模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己亥雜詩》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隱藏著自然界碳、氮的循環(huán)B.《周禮》中“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灰”的主要成分為CaCO3C.《本草綱目》中“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這種方法是蒸餾D.《天工開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B解析:A項,自然界中的動植物遺體之所以沒有積累如山,是因為細菌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腐爛、分解,轉(zhuǎn)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zhì)又是植物制造有機物的原料的原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蘊含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zhì)循環(huán),故A正確;B項,煤餅燒蠣房成灰是煤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使碳酸鈣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留下CaO,所以該“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故B錯誤;C項,“蒸令氣上”,則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點差異分別,則該法為蒸餾,故C正確;D項,KNO3研碎時因受壓易發(fā)生爆炸,則“相激火生”是指爆炸,故D正確。5.(2024·石家莊模擬)下列關(guān)于文獻記載的說法正確的是()A.《天工開物》中“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養(yǎng)”,文中“絲、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B.《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該提取過程屬于化學變更C.《抱樸子》中“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描述的是升華和凝華過程D.《淮南萬畢術(shù)》中“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該過程涉及鐵與銅鹽的反應D解析: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麻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纖維,故A錯誤;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更,故B錯誤;升華屬于物理變更,丹砂(HgS)燒之成水銀,即HgS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水銀,此過程為化學變更,不屬于升華,故C錯誤;鐵與銅鹽反應生成銅和亞鐵鹽,故D正確。?角度3傳統(tǒng)文化與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制取6.(2024·全國卷Ⅱ)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信州鉛山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B.膽礬可作為濕法冶銅的原料C.“熬之則成膽礬”是濃縮結(jié)晶過程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是發(fā)生了置換反應A解析:A項,膽礬是硫酸銅晶體,其化學式為CuSO4·5H2O,錯誤;B項,濕法冶銅中的一步反應是鐵與CuSO4發(fā)生置換反應,故膽礬可作為濕法冶銅的原料,正確;C項,將CuSO4溶液蒸發(fā)濃縮,再冷卻結(jié)晶可得膽礬,正確;D項,鐵與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置換出來的銅附在鐵釜上,正確。7.(2024·大慶模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史書記載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學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本草綱目》記載“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其中“堿”指的是K2CO3B.《易經(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現(xiàn)象C.《本草經(jīng)集注》記載“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試驗鑒別“硝石”D.《物理小識》記載:青礬(綠礬)廠氣熏人,衣服當之易爛,載木不盛,“氣”凝即得“礬油”,青礬廠氣是硫的氧化物B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碳酸鉀水解所得溶液顯堿性,可洗衣服,“取堿浣衣”其中的堿是K2CO3,故A正確;湖泊池沼中腐爛的植物能產(chǎn)生甲烷,則“澤中有火……上火下澤”,其描述的是甲烷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現(xiàn)象,故B錯誤;灼燒時鉀元素的火焰顏色為紫色,硝石是硝酸鉀,灼燒會產(chǎn)生紫色火焰,故C正確;綠礬(硫酸亞鐵晶體)分解產(chǎn)生SO2、SO3等,故D正確。(1)審題:對于生疏度較高的信息要做到逐字逐句閱讀,挖掘關(guān)鍵字,解除干擾信息,找出有效信息。(2)聯(lián)題:在讀題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題目中的問題或選項分析本題考查的學問板塊,聯(lián)系中學化學學問體系,找出要提取的信息。(3)析題:找到須要的信息后,需進行分析。分析時要從大腦信息庫中快速提取所需的學問,并使思維從新情境回來課本、回來平常的學習中來。1.下列物質(zhì)與類別不對應的是()ABCD小蘇打食用油淀粉84消毒液鹽高分子化合物糖類混合物B解析:小蘇打是NaHCO3的俗稱,屬于鹽,A項正確;食用油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項錯誤;淀粉是多糖中的一種,屬于糖類,C項正確;由氯氣和NaOH溶液反應來制備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NaCl和NaClO,屬于混合物,D項正確。2.(2024·衡水模擬)關(guān)于下列詩句或諺語,說法不正確的是()A.“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的空中樓閣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與膠體學問有關(guān)B.“水乳交融,火上澆油”前者包含物理變更,而后者包含化學變更C.“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包含化學變更D.“落湯螃蟹著紅袍”確定發(fā)生了化學變更C解析:空氣中含有塵埃、液滴時可形成膠體,空中樓閣常在海上、沙漠出現(xiàn)與膠體有關(guān),故A正確;水乳交融體現(xiàn)的是物質(zhì)溶解性,屬于物理變更,火上澆油體現(xiàn)的是物質(zhì)的燃燒反應,屬于化學變更,故B正確;水滴石穿蘊含著碳酸鈣與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屬于化學變更,繩鋸木斷體現(xiàn)的是物質(zhì)間的摩擦,屬于物理變更,故C錯誤;“落湯螃蟹著紅袍”體現(xiàn)了在加熱條件下蛋白質(zhì)發(fā)生了變性,生成了新的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更,故D正確。3.(命題情境:化學與高科技材料)(2024·太原模擬)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親密相關(guān),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種新型的有機高分子材料B.5G芯片巴龍5000的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