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_第1頁
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_第2頁
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_第3頁
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_第4頁
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實驗安全操作指南TOC\o"1-2"\h\u30526第1章實驗室安全規(guī)則與基本要求 4314211.1實驗室安全意識與個人責任 4265421.1.1安全意識 4152951.1.2個人責任 4110881.2實驗室行為規(guī)范 492181.2.1進入實驗室 49351.2.2實驗操作 4265531.2.3離開實驗室 4209771.3基本防護措施 4127221.3.1個人防護 4210241.3.2實驗室環(huán)境防護 584321.3.3試劑管理 55796第2章實驗室危險品管理 5306722.1危險品的分類與標識 549612.2危險品的儲存與運輸 5127012.3危險品的使用與廢棄處理 614733第3章防火與防爆 665293.1火源控制與消防設施 6295143.1.1火源管理 656793.1.2消防設施 613313.2易燃易爆物質的安全操作 7142723.2.1儲存管理 7197703.2.2使用管理 7167943.3火災爆炸的應急處理 7208683.3.1火災爆炸的報警 7308033.3.2緊急疏散 7264153.3.3初起火災撲救 7317303.3.4應急救援 7143623.3.5調查與處理 730974第4章電氣安全 8266704.1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838964.1.1使用電氣設備前的檢查 8239964.1.2電氣設備的正確使用 87584.1.3電氣設備的維護與保養(yǎng) 835574.2臨時用電與接地保護 8139404.2.1臨時用電申請與審批 8299924.2.2臨時用電的安全措施 847604.2.3接地保護 9259994.3電氣的預防與應急處理 97714.3.1電氣的預防 9243354.3.2電氣的應急處理 91883第5章實驗室通風與排氣 930965.1通風系統(tǒng)的分類與要求 9113155.1.1自然通風 929145.1.2機械通風 941005.2排風設備的正確使用 10147215.2.1排風柜 10320135.2.2排風扇 10327165.3有害氣體的凈化與處理 10100095.3.1吸附法 1070475.3.2化學反應法 10216185.3.3生物法 10101125.3.4燃燒法 10132075.3.5冷凝法 1017279第6章實驗室個人防護 10274986.1頭部與面部防護 11205326.1.1頭部防護 1186796.1.2面部防護 11111416.2呼吸道防護 11219446.2.1防塵口罩 11308296.2.2防毒面具 1123196.3皮膚與肢體防護 1158456.3.1手部防護 11288506.3.2肢體防護 11212466.3.3鞋部防護 1112326第7章化學品的安全操作 12208577.1劑量控制與操作規(guī)范 12133917.1.1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劑量要求進行操作,避免過量或不足。 1291637.1.2使用化學品前,務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其性質、用途、劑量及操作方法。 1220587.1.3劑量控制工具應精確可靠,如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等,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1249017.1.4在操作過程中,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如佩戴防護手套、護目鏡等,以防化學品對人體造成傷害。 1267867.1.5遵循實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避免化學品泄漏、揮發(fā)、濺出等意外情況。 12229957.2有毒化學品的安全操作 12279897.2.1有毒化學品應明確標識,分類存放,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223997.2.2操作有毒化學品時,應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口罩、手套等。 1242947.2.3遵循實驗室通風良好、低毒排放的原則,保證有毒化學品不會對人體和環(huán)境造成危害。 1226707.2.4在使用有毒化學品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避免直接接觸、吸入或攝入。 12180607.2.5一旦發(fā)生有毒化學品泄漏、濺出等意外情況,應立即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12196827.3腐蝕性化學品的安全操作 12102347.3.1腐蝕性化學品應存放于防腐蝕容器內,避免與皮膚、眼睛等直接接觸。 12127547.3.2操作腐蝕性化學品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 12211467.3.3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防止腐蝕性氣體對呼吸道造成傷害。 12179897.3.4遵循實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避免腐蝕性化學品與其他化學品混合,產生危險反應。 12303207.3.5若腐蝕性化學品不慎接觸皮膚或眼睛,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尋求醫(yī)療救治。同時及時清理泄漏的腐蝕性化學品,防止對環(huán)境和設備造成損害。 1323772第8章實驗室玻璃器皿與器材安全 13152298.1玻璃器皿的正確使用與維護 13178808.1.1正確使用 13246418.1.2維護與保養(yǎng) 1382068.2器械操作注意事項 13167048.2.1通用注意事項 13211998.2.2特殊器械注意事項 13148198.3破損器皿的處理方法 1432724第9章實驗室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 1443939.1報告與報警 14301149.1.1發(fā)生時,應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 14309739.1.2按照實驗室規(guī)定的報警程序,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報告類型、發(fā)生地點、危害程度及已采取的措施。 14117879.1.3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了解原因,為后續(xù)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1474759.2緊急救援措施 144359.2.1保證現(xiàn)場安全 14264899.2.2救援人員安全防護 14165799.2.3緊急疏散 1419829.2.4現(xiàn)場救護 1487549.3常見的應急處理方法 1432919.3.1化學品泄漏 14179889.3.2火災 15305989.3.3爆炸 15118379.3.4中毒 15168509.3.5電擊 15231209.3.6機械傷害 1526578第10章實驗室環(huán)境保護與廢棄物的處理 15212410.1實驗室廢棄物的分類與收集 15871710.1.1化學廢棄物 15836010.1.2生物廢棄物 161867010.1.3放射性廢棄物 16327710.1.4固體廢棄物 162056010.2廢棄物的臨時儲存與處理 161864210.2.1臨時儲存 16124210.2.2處理 162151510.3環(huán)保法規(guī)與實驗室廢棄物管理要求 17第1章實驗室安全規(guī)則與基本要求1.1實驗室安全意識與個人責任1.1.1安全意識在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時,安全意識。實驗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潛在風險,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保證實驗安全。1.1.2個人責任實驗人員應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遵守實驗室安全規(guī)定,正確使用實驗設備和實驗用品,發(fā)覺安全隱患及時報告,保證實驗過程安全可控。1.2實驗室行為規(guī)范1.2.1進入實驗室進入實驗室前,應了解實驗室的基本情況,熟悉實驗室內設備、儀器和試劑的存放位置,了解實驗室安全設施及應急處理程序。1.2.2實驗操作進行實驗操作時,應遵循以下規(guī)范:(1)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實驗服、防護眼鏡、手套等;(2)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不得擅自改變實驗方案;(3)注意實驗操作細節(jié),避免操作失誤;(4)實驗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實驗臺,保證隨時監(jiān)控實驗進展;(5)實驗結束后,及時清理實驗現(xiàn)場,將實驗器材歸位,保證實驗室整潔有序。1.2.3離開實驗室離開實驗室時,應關閉電源、水源和氣源,保證實驗室門窗關閉,防止安全發(fā)生。1.3基本防護措施1.3.1個人防護(1)實驗服:穿著合適的實驗服,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化學試劑;(2)防護眼鏡:佩戴防護眼鏡,防止化學試劑濺入眼睛;(3)手套:根據(jù)實驗需要,選擇合適的手套,保護手部免受化學試劑傷害;(4)口罩:在可能產生有害氣體或粉塵的實驗過程中,佩戴防塵口罩或防毒面具。1.3.2實驗室環(huán)境防護(1)通風:保持實驗室良好通風,降低有害氣體濃度;(2)消防設施:熟悉實驗室消防設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保證緊急情況下能迅速采取應對措施;(3)應急處理:了解實驗室應急預案,掌握應急處理程序,保證發(fā)生時能迅速應對。1.3.3試劑管理(1)了解試劑性質:在使用化學試劑前,了解其物理化學性質,防止因試劑性質不熟悉導致的意外;(2)合理存放:化學試劑應按照其性質和類別存放,避免交叉污染;(3)標識清晰:試劑瓶標簽應清晰,標識明確,便于識別;(4)安全操作:使用化學試劑時,遵循安全操作規(guī)程,防止發(fā)生意外。第2章實驗室危險品管理2.1危險品的分類與標識實驗室危險品根據(jù)其物理、化學性質及危害程度,分為以下幾類: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腐蝕品和放射性物品。各類危險品應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進行標識,標識應清晰、明確,便于識別。2.2危險品的儲存與運輸(1)儲存危險品應儲存在專用倉庫內,倉庫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不同類別的危險品應分區(qū)、分類儲存,嚴禁混放。倉庫應具備以下設施:1)防火、防爆、通風、防曬、防潮、防泄漏等措施;2)溫度、濕度控制器;3)安全警示標志;4)消防設施和防護用品。(2)運輸危險品運輸應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shù)囊?guī)定。運輸過程中,應保證包裝完好、標識清晰,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防止泄漏、燃燒、爆炸等發(fā)生。2.3危險品的使用與廢棄處理(1)使用1)實驗室工作人員在使用危險品前,應充分了解其性質、危害和防護措施;2)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必要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3)操作過程中,應避免直接接觸危險品,防止發(fā)生意外;4)實驗室內禁止存放過量危險品,嚴格按照需用數(shù)量領取。(2)廢棄處理1)危險品廢棄應遵循“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原則;2)廢棄危險品應交由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進行處理,嚴禁私自處理;3)廢棄危險品包裝應保持完好,標識清晰,防止在運輸和處理過程中發(fā)生泄漏、燃燒、爆炸等;4)實驗室應建立廢棄危險品管理制度,定期檢查,保證廢棄處理符合國家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第3章防火與防爆3.1火源控制與消防設施3.1.1火源管理在化學實驗中,應嚴格控制火源,避免引發(fā)火災?;鹪垂芾碇饕ㄒ韵路矫妫好骰穑簩嶒炇覂葢M量避免使用明火,如需使用,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如放置在防火屏風內,遠離易燃易爆物質。電熱設備:使用電熱設備時,應保證設備完好,避免過載,并遵循相關規(guī)定操作。其他潛在火源:應消除實驗室內的一切潛在火源,如嚴禁在實驗室內吸煙、使用打火機等。3.1.2消防設施實驗室應配置以下消防設施,并保證其正常使用:滅火器:根據(jù)實驗室火災類型,選擇合適的滅火器,如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消防栓:實驗室應設置消防栓,并定期檢查其使用狀態(tài)。煙感報警器:安裝煙感報警器,及時發(fā)覺火災,降低火災損失。安全出口:設置明顯標識的安全出口,保證在緊急情況下人員能迅速撤離。3.2易燃易爆物質的安全操作3.2.1儲存管理易燃易爆物質應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儲存管理:分類儲存:根據(jù)物質的性質和類別,分類儲存,避免相互接觸引發(fā)意外。密封保存:保證易燃易爆物質的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標識清楚:儲存容器應有明顯標識,標明物質的名稱、性質、儲存條件等。3.2.2使用管理使用易燃易爆物質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嚴格操作規(guī)程:按照實驗規(guī)程操作,避免過量使用或不當操作。避免火源:使用易燃易爆物質時,遠離火源、高溫設備等。防止靜電:避免靜電引發(fā)火災,可采取接地、使用防靜電工具等措施。3.3火災爆炸的應急處理3.3.1火災爆炸的報警一旦發(fā)生火災爆炸,應立即啟動報警程序,通知實驗室負責人及相關部門。3.3.2緊急疏散根據(jù)安全出口指示,迅速撤離實驗室,保證自身安全。3.3.3初起火災撲救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使用滅火器、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3.3.4應急救援在火災爆炸中,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進行現(xiàn)場急救,并撥打急救電話。3.3.5調查與處理火災爆炸發(fā)生后,應迅速展開調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類似的再次發(fā)生。同時對責任人進行處理,嚴肅實驗室安全紀律。第4章電氣安全4.1電氣設備的使用與維護4.1.1使用電氣設備前的檢查在使用電氣設備之前,必須進行以下檢查:(1)設備是否完好,無破損、漏電等現(xiàn)象;(2)電源線、插頭、插座等是否完好,無裸露電線;(3)設備外殼是否可靠接地;(4)設備是否具備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漏電保護、過載保護等。4.1.2電氣設備的正確使用(1)按照設備說明書進行操作,不得擅自改變設備設置;(2)使用電氣設備時,避免在潮濕、易燃易爆等危險環(huán)境下作業(yè);(3)嚴禁在電氣設備運行過程中進行維修、清潔等操作;(4)使用過程中發(fā)覺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啟動。4.1.3電氣設備的維護與保養(yǎng)(1)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清潔、潤滑、緊固等維護工作;(2)定期檢查電氣線路、絕緣、接地等情況,保證設備安全運行;(3)對于長時間不使用的電氣設備,應定期進行試運行,防止設備老化損壞;(4)發(fā)覺設備故障,應及時請專業(yè)人員進行維修,嚴禁擅自拆卸、改裝。4.2臨時用電與接地保護4.2.1臨時用電申請與審批(1)臨時用電需提前向實驗室管理部門申請,經(jīng)審批后方可進行;(2)臨時用電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用途使用,不得隨意更改;(3)臨時用電結束后,應及時拆除臨時用電設施,恢復原狀。4.2.2臨時用電的安全措施(1)臨時用電線路應采用絕緣良好的電纜,不得私拉亂接;(2)臨時用電線路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避免被他人誤傷;(3)臨時用電設備應具備可靠的接地保護,保證人身安全。4.2.3接地保護(1)實驗室內的電氣設備應按照規(guī)定進行接地;(2)接地線應連接可靠,不得虛接、脫落;(3)定期對接地系統(tǒng)進行檢查,保證接地電阻符合要求。4.3電氣的預防與應急處理4.3.1電氣的預防(1)提高電氣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電氣知識和操作技能;(2)遵守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電氣安全管理制度;(3)定期開展電氣安全培訓,提高實驗室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4.3.2電氣的應急處理(1)發(fā)覺電氣火災、觸電等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并進行現(xiàn)場急救;(2)電氣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避免使用水基滅火器;(3)觸電發(fā)生后,應立即進行現(xiàn)場急救,必要時撥打急救電話;(4)及時向實驗室管理部門報告情況,配合調查處理。第5章實驗室通風與排氣5.1通風系統(tǒng)的分類與要求實驗室通風系統(tǒng)是保障實驗人員安全、防止有害氣體擴散的關鍵設施。根據(jù)通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5.1.1自然通風自然通風依賴于自然氣流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要求如下:(1)實驗室窗戶應可開啟,且開窗面積符合相關規(guī)定;(2)實驗室布局應考慮空氣流通,避免死角;(3)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應增設通風井或通風塔。5.1.2機械通風機械通風通過風機、風管等設備實現(xiàn)室內外空氣交換。要求如下:(1)通風設備應根據(jù)實驗室規(guī)模、用途及有害氣體排放量進行選型;(2)通風管道應合理布局,保證通風效果;(3)風機應具備足夠的風壓和風量,以滿足實驗室通風需求;(4)通風設備應定期檢查、維護,保證運行正常。5.2排風設備的正確使用5.2.1排風柜(1)操作時應保證排風柜門關閉,避免有害氣體泄漏;(2)排風柜內部風速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以保證有害氣體被及時排出;(3)定期檢查排風柜密封功能,如有損壞,應及時維修或更換;(4)排風柜內不得堆放雜物,以免影響通風效果。5.2.2排風扇(1)安裝排風扇時應保證其位置合適,便于排除有害氣體;(2)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排風扇葉片、電機等部件,保證運行正常;(3)排風扇風速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以保證通風效果。5.3有害氣體的凈化與處理實驗室產生的有害氣體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凈化與處理,防止對環(huán)境和實驗人員造成危害。5.3.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硅膠等吸附劑對有害氣體進行吸附,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有害氣體。5.3.2化學反應法通過化學反應將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物質,適用于處理特定有害氣體。5.3.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對有害氣體進行分解、轉化,適用于處理有機廢氣。5.3.4燃燒法將有害氣體在高溫下燃燒,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害氣體。5.3.5冷凝法通過冷凝使有害氣體中的有害成分凝結成液態(tài),便于收集和處理。實驗室通風與排氣設施的設置和使用是保障實驗安全、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措施。各實驗室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配置通風設備,保證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得到有效控制和處理。第6章實驗室個人防護6.1頭部與面部防護6.1.1頭部防護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佩戴合適的實驗帽以保護頭部免受化學藥品、高溫物體及碰撞等傷害。實驗帽應具備防化學品功能,且材質不易燃燒。6.1.2面部防護面部防護主要包括眼鏡和面罩。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防止化學藥品、高溫物體、碎片等對眼睛造成傷害。在操作具有飛濺危險的實驗時,應使用面罩進行全面防護。6.2呼吸道防護6.2.1防塵口罩在處理粉塵、粉末狀化學藥品時,應佩戴防塵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物質。6.2.2防毒面具在操作有毒氣體、蒸汽、煙霧等有害物質的實驗時,應選擇合適的防毒面具。防毒面具需具備過濾功能,能有效防護有機蒸氣、無機氣體、酸性氣體、堿性氣體等。6.3皮膚與肢體防護6.3.1手部防護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手部是最容易接觸到化學藥品的部位。應佩戴合適的實驗手套,如:丁腈手套、氯丁橡膠手套、PVC手套等,以防止化學藥品對手部皮膚的腐蝕和污染。6.3.2肢體防護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穿著長袖實驗服,避免皮膚直接暴露在化學藥品中。同時實驗服材質應具備防化學品功能,不易燃燒。6.3.3鞋部防護實驗室應穿著具備防滑、防化學品功能的實驗鞋,以防止在實驗過程中因地面濕滑、化學藥品濺落等原因導致摔倒和腳部受傷。注意:在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時,應保證其符合相關標準,并根據(jù)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類型和規(guī)格。同時定期檢查防護裝備的完好性,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保證個人安全。第7章化學品的安全操作7.1劑量控制與操作規(guī)范7.1.1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劑量要求進行操作,避免過量或不足。7.1.2使用化學品前,務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其性質、用途、劑量及操作方法。7.1.3劑量控制工具應精確可靠,如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等,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7.1.4在操作過程中,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如佩戴防護手套、護目鏡等,以防化學品對人體造成傷害。7.1.5遵循實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避免化學品泄漏、揮發(fā)、濺出等意外情況。7.2有毒化學品的安全操作7.2.1有毒化學品應明確標識,分類存放,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7.2.2操作有毒化學品時,應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口罩、手套等。7.2.3遵循實驗室通風良好、低毒排放的原則,保證有毒化學品不會對人體和環(huán)境造成危害。7.2.4在使用有毒化學品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避免直接接觸、吸入或攝入。7.2.5一旦發(fā)生有毒化學品泄漏、濺出等意外情況,應立即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實驗室負責人。7.3腐蝕性化學品的安全操作7.3.1腐蝕性化學品應存放于防腐蝕容器內,避免與皮膚、眼睛等直接接觸。7.3.2操作腐蝕性化學品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7.3.3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防止腐蝕性氣體對呼吸道造成傷害。7.3.4遵循實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避免腐蝕性化學品與其他化學品混合,產生危險反應。7.3.5若腐蝕性化學品不慎接觸皮膚或眼睛,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尋求醫(yī)療救治。同時及時清理泄漏的腐蝕性化學品,防止對環(huán)境和設備造成損害。第8章實驗室玻璃器皿與器材安全8.1玻璃器皿的正確使用與維護8.1.1正確使用在使用玻璃器皿之前,應先進行外觀檢查,保證無裂紋、缺口等缺陷。根據(jù)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玻璃器皿。使用時應輕拿輕放,避免劇烈碰撞。(1)加熱操作:加熱玻璃器皿時,應均勻受熱,避免局部過熱。預先進行預熱,以防炸裂。加熱過程中,用試管夾或鐵夾固定,切勿用手直接拿取。(2)冷卻操作:加熱后的玻璃器皿應緩慢冷卻,避免快速冷卻導致炸裂。(3)清洗操作:使用后的玻璃器皿應及時清洗,避免殘留物干燥后難以去除。8.1.2維護與保養(yǎng)(1)定期檢查玻璃器皿,發(fā)覺破損、老化等現(xiàn)象,及時更換。(2)正確清洗和存放玻璃器皿,避免因清洗不當或存放不當導致的損壞。(3)避免使用尖銳物品敲擊玻璃器皿,以防產生裂紋。8.2器械操作注意事項8.2.1通用注意事項(1)了解器械的功能、用途和操作方法,保證正確使用。(2)操作前檢查器械是否完好,保證無損壞、松動等異常情況。(3)根據(jù)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器械。(4)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保證安全。8.2.2特殊器械注意事項(1)切割器械:使用切割器械時,應注意力度適中,避免過猛導致刀片斷裂或損壞。(2)壓力容器:嚴格遵守壓力容器的使用規(guī)程,保證安全閥、壓力表等附件完好。(3)電器設備:使用電器設備時,保證接地良好,避免觸電風險。8.3破損器皿的處理方法(1)發(fā)覺破損器皿,立即停止使用,防止造成傷害。(2)將破損器皿放入專用容器內,避免碎片散落。(3)及時清理破損器皿碎片,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4)對于特殊破損器皿,如含有有害物質的器皿,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保證安全環(huán)保。第9章實驗室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9.1報告與報警9.1.1發(fā)生時,應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9.1.2按照實驗室規(guī)定的報警程序,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報告類型、發(fā)生地點、危害程度及已采取的措施。9.1.3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了解原因,為后續(xù)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9.2緊急救援措施9.2.1保證現(xiàn)場安全(1)立即切斷區(qū)域的電源、氣源、水源,防止擴大。(2)根據(jù)類型,采取相應措施,如隔離、封閉、通風等,降低危害。9.2.2救援人員安全防護(1)救援人員在進入現(xiàn)場前,必須穿戴適當?shù)膫€人防護裝備。(2)根據(jù)類型,選擇合適的呼吸器、防護服、手套等防護用品。9.2.3緊急疏散(1)若可能導致人員傷亡,應立即啟動緊急疏散程序。(2)沿規(guī)定路線迅速、有序地撤離現(xiàn)場,保證人員安全。9.2.4現(xiàn)場救護(1)對受傷人員進行現(xiàn)場救護,必要時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2)盡快將傷員送往醫(yī)療機構救治。9.3常見的應急處理方法9.3.1化學品泄漏(1)立即查明泄漏源,采取措施封堵泄漏。(2)使用吸附、覆蓋、收容等方法控制泄漏范圍。(3)如有必要,通知專業(yè)人員進行處理。9.3.2火災(1)立即啟動滅火器進行初期滅火。(2)若火勢無法控制,立即報警,并組織人員撤離。(3)按照火災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如切斷電源、關閉氣源等。9.3.3爆炸(1)立即報警,并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2)迅速撤離現(xiàn)場,保持冷靜,避免慌亂。(3)如有可能,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爆炸。9.3.4中毒(1)立即查明中毒原因,停止接觸有毒物質。(2)對中毒人員進行現(xiàn)場救護,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3)盡快將中毒人員送往醫(yī)療機構救治。9.3.5電擊(1)立即切斷電源,防止擴大。(2)對受傷人員進行現(xiàn)場救護,必要時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3)盡快將傷員送往醫(yī)療機構救治。9.3.6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