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道義》參考課件2_第1頁
《鐵肩擔道義》參考課件2_第2頁
《鐵肩擔道義》參考課件2_第3頁
《鐵肩擔道義》參考課件2_第4頁
《鐵肩擔道義》參考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肩擔道義

朱志敏李大釗(1889———1927),北京大學著名教授,“五四運動”的領導者;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黨名的議定者;

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

李大釗著名詩句兼人生寫照:“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p>

青少年時期的李大釗同志趙紉蘭——李大釗同志的夫人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農歷十月初六)誕生于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

李大釗同志從小失去父母,靠垂老的祖父撫養(yǎng)成人。他7歲入私塾讀書,經過9年嚴格的私塾教育,被稱為“奇才”。16歲時考入永平府中學堂讀書。

李大釗同志的青少年時代,正是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當時的中國,瀕臨著被帝國主義瓜分的危機,國家存亡、民族存亡的問題,擺在了每個中國人的面前。

任北大圖書館主任時的李大釗憂國憂民的李大釗同志“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yè)”。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比較廣泛地接觸了“新學”,深刻了解了復雜的社會問題。1913年冬,李大釗同志得到友人資助,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他在這里更多地接觸了歐洲的社會主義思想,開始研究關于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作。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1914年2月李大釗同志在東京留影擔任《晨鐘報》總編輯時的李大釗出了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同志積極參加了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向國內寄發(fā)《警告全國父老書》,激勵全國人民開展反日愛國運動。1916年春,李大釗同志回國。他寫的著名論文《青春》,發(fā)表在《新青年》上。這是“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義的一篇宣言書。它號召中國青年“沖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換回民族之青春”,對激勵廣大中國青年的革命進取心起了很好的作用。

寬闊的額頭很干凈,濃黑的雙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臉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滿是皺褶的灰布棉袍下,掛著又黑又粗的鐵鏈……

站在絞刑架下,這位蜚聲中外的北大教授、著名的中國共產黨人,又進行了最后一次的講演:“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便絞死了共產主義……”

最后,奉系軍閥采用從歐州進口的刑具,:

1927年4月28日,這位著名的共產黨人臨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張照片。

李大釗就義的絞架這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絞殺革命烈士李大釗的絞刑架。以最殘忍的“三絞處決”法,對李大釗進行了整整40分鐘的絞殺。中國共產黨黨名的議定者,就這樣,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中,第一個慷慨就義。李大釗故居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烈士陵園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漢白玉雕像正音正字:滯留Zhì儼然Yǎn謁見Yè冒天下之大不韙Wěi接洽Qià

儼然:十分像;整齊。標榜:吹噓夸耀?;磉_:性格開朗。整體感知:

閱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李大釗的。是從三個方面來介紹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講述的是李大釗被捕前國內大的局勢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9—2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講述了李大釗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歷程。

第三部分(27自然段到結尾),對李大釗的精神進行總體的評價。問題探究:

1、本文使用了李大釗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當時的一些新聞報道等。請找出這些資料,說說從中可以看出李大釗是怎樣的一個人?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資料:

(1)引用了李大釗在1920年寫的《自然與人生》中對于生死問題的論述:“死與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沒有多大區(qū)別。”(教材11頁)

(2)引用了《犧牲》中的段落:“人生的目的,……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教材11頁—12頁)

(3)引用了《獄中自述》中的段落:“釗自束發(fā)受書,……則釗感且不盡矣!”(教材12頁)

(4)引用了《北京檔案史料》中的《李大釗獄中供詞》:“他在兩份供詞(其中一份長達五千余字)中,……第三國際共產黨與黃色工團問題等等。”(教材12頁)

(5)引用了當時的報紙報道“據當時的報紙報道,……請將李大釗交法庭依法審訊。”“據《順天時報》報道,……何為激勵士心。”“此外……漢口《民國日報》記者證實此要人就是蔣介石?!保ń滩?3頁------14頁)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李大釗是個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會聲望的人。

2、李大釗是怎樣思考生死問題的?他的慷慨赴死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

課文里提到李大釗思考生死問題的文字有很長一部分:(即教材的第13段……第18段)“在他看來,一個人的生命不過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實在和宇宙無限的青春的一部分?!嗉茨歉锩摹⑦M步的大我生命放射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華?!保ɡ首x這部分文字,體會傳主的對生死的看法。)

從這些文字里,我們看到李大釗對于生死處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體現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贏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說,李大釗“在獄二十余日,絕不提家事”,“當他在審訊處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自己的妻子、女兒時,只靜靜地看了看她們,沒有對她們說一句話”。從李大釗對親人的這些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李大釗在死亡面前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的氣概,來自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來自他對人生的透徹認識。雖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見到自己的妻子女兒時,李大釗沒有說一句話,但是他的內心對親人是飽含真情的。傳記里提到他“靜靜的看了看她們”,在鎮(zhèn)定與沉默中含有關懷與保護之意。他相信他的親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業(yè),他的這種鎮(zhèn)定與沉著,其實是寓濃情于平淡之中的。

4、本文是一篇評傳,作者不僅敘述了傳主從容就義的始末,還對傳主的思想進行了評議。請找出文章中作者評議性的文字,談談這些文字的作用。

課文里評議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18、19這六個較為集中的自然段。(朗讀這些段落,體會它們的作用)

這些評議性的文字評價公允,既是對事實的闡釋,同時也是作者自我態(tài)度的呈現。這些文字對理解傳主的性格、思想,對認識傳主的精神價值具有重要的點睛作用。

5、本文是抓住傳主的哪些方面進行敘寫的?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哪些高風亮節(jié)?

文章主要是通過李大釗同志最后時期的言論和行動的講述,來充分表現出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

(1)他在白色恐怖極為嚴重的情況下,臨危不懼,堅守戰(zhàn)斗崗位;(2)他身陷囹圄,仍關心著黨的事業(yè)和同志們的安全,把個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3)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法庭上和絞架下,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