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學案:第六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化學反應與熱能_第1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學案:第六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化學反應與熱能_第2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學案:第六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化學反應與熱能_第3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學案:第六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化學反應與熱能_第4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學案:第六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化學反應與熱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y\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第一課時化學反應與熱能

學習目標導航

課程目標展示素養(yǎng)目標達成

1知.道化學反應可以

實現(xiàn)化學能與熱能的

轉化,認識吸熱和放熱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理解化學反應中能

反應。

量的變化取決于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相

2.能用化學鍵解釋某

對大??;從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上認識化學

些吸熱反應和放熱反

能量與化學變化的本質。

應。

2.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從反應前后的能

3.認識燃料的燃燒效

量變化推理出判斷反應類型的一般規(guī)律。

率、保護環(huán)境、開發(fā)清

潔燃料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

r任務分項突破

學習任務1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

NO.1自主學習?夯實基礎

一、化學反應與熱能

化石燃料燃燒會釋放大量的熱,除了燃燒,其他化學反應也伴隨著放

熱或吸熱現(xiàn)象。

1.兩條基本規(guī)律

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

能量守恒定律: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量,轉化

的途徑和能量的形式不同,但是體系包含的總能量不變。

2.化學反應一定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

熱量的變化,吸熱或放熱。

3.化學能與熱能的實驗探究

(1)鎂與鹽酸反應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①看到有氣泡產(chǎn)生

上溫度計卜溫度計②用手觸摸反應后的試管,

該反應產(chǎn)生包住,放出

溫熱

-:2mL

塞_2mol,L~C鎂條熱量

田鹽酸孫③用溫度計測得反應后溫

度升高

(2)Ba(0H)2?8H2O晶體與NH.C1晶體反應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①①混合物呈糊狀

20gBa(OH)2?8H2。該反應產(chǎn)生NH3

+108NH4cl②聞到刺激性氣味

和H2O,吸收熱

③用手觸摸杯壁下部,述

M\T量:

②聞到氣味后迅速用涼,用手拿起燒杯,木片與

玻璃片蓋上燒杯燒杯粘在一起

4.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化學上把釋放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放熱反應,把吸收熱量的化學

反應稱為吸熱反應。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①所有燃燒反應

①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②C+C02(以C、H2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③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

③Ba(0H)2?8H2O+NH4CK固態(tài)鍍鹽與堿的反

④活潑金屬跟水或酸的

應)

反應

④NaHCOs與鹽酸的反應

⑤物質的緩慢氧化

微思考1: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熱,該變化是放熱反應嗎?

提示:不是。有熱量放出未必是放熱反應,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必須是

化學變化。

二、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

1.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1)化學反應過程(物質變化)

舊化學鍵原子或新化學鍵

反應物生成物

斷裂原子團形成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

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吸收能量(旦)

I

反應物.化學鍵斷裂》生成物

以口切新化學鍵形成土取磔

!

釋放能量⑥)

EI>E2,反應吸收能量(吸熱反應);

EKE2,反應放出能量(放熱反應)。

2.物質儲存化學能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1)一個化學反應是吸收熱量還是釋放熱量,與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

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有關。

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小土生成物的總能量,

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王生成物的總能量。

(2)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關系示意圖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

生成物的總能近生成物的總能信

微思考2:化學反應過程都伴隨著能量變化,伴隨能量變化的過程都是

化學變化嗎?

提示:不是。某些物質溶于水時也會有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但不屬于化學

變化。例如硝酸鏤溶于水時會吸熱,而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熱。

三、化學反應與能源

1.現(xiàn)階段人類獲取熱能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物質的燃燒,使用最多的

常規(guī)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氣。

2.化石燃料利用過程中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化石燃料儲量有限,短期

內不可再生;二是煤和石油產(chǎn)品燃燒排放的粉塵、SO2、N。、、CO等是

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3.應對措施:節(jié)能減排,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fā)使用新能源,如太陽

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等。

4.一次能源: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能源;二次能源:一次能源轉化獲

取的能源。

NO.2互動探究?提升能力

下面是甲、乙、丙3位同學對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理解:

^?°9———

w「,凡經(jīng)加熱而發(fā)生的化人

°f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化學鍵的斷裂與形]

成是化學反應中能廣'/i&x

.量變化的主耍原因J

________________乙

俄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

V;V與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物

福、[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有關

探究1反應條件與反應類型的關系

問題1:甲同學的說法是否正確?

提示:不正確。不能根據(jù)反應條件判斷是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

探究2根據(jù)反應中斷鍵、成鍵情況計算反應中能量變化

問題2: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與能量的變化有何關系?

提示:斷開舊化學鍵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學鍵釋放能量(微觀角度)。

問題3:根據(jù)斷裂或形成化學鍵時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怎樣計算能量變

化?

提示:公式△Q=Q(吸)-Q(放),其中△Q<0,為放熱反應;△Q>0,為吸熱

反應。

探究3根據(jù)反應中能量變化判斷反應類型

問題4:丙同學的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提示:正確。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可判斷化學反

應是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宏觀角度)。

問題5:怎樣根據(jù)總能量大小確定反應類型?

提示:E(反)>E(生)為放熱反應;E(反)<E(生)為吸熱反應。

歸納拓展

1.從化學鍵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來源于舊化學鍵斷裂與新化學鍵形成時

的能量變化。

(1)若反應物中的化學鍵斷開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成鍵時釋放的篦

量,則該反應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反應物分解吸收的總能量-生最

物形成釋放的總能量。

(2)若反應物中的化學鍵斷開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鍵時釋放的能

量,則該反應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生成物形成釋放的總能量-反應

物分解吸收的總能量。

2.從總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類型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比較

能量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

變化成物具有的總能量成物具有的總能量

能量能量

反應物生成物

圖示1二

生成物反應物

C反應就C

[凝練素養(yǎng)]通過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的探究,學會通過微觀變

化解釋宏觀變化,促進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NO.3應用體驗?形成素養(yǎng)

題點一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

1.(2020?北京期末)反應C(石墨)一定條件墨金剛石)是吸熱反應。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單質

B.金剛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轉化

C.石墨比金剛石更穩(wěn)定

D.相同質量的石墨比金剛石的能量高

解析:金剛石、石墨的結構不同,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A正確;

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質,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B正

確;C(石墨)一定條件C(金剛石)是吸熱反應,故相同質量的石墨比金剛

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C正確,D錯誤。

2.(2020?吉林長春期中)放熱反應一定是(C)

A.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放出

的能量多

B.貯存能量

C.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解析: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放

出的能量多,反應為吸熱反應,A錯誤;放熱反應是釋放能量的過程,B

錯誤;放熱反應一定是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正確;

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的反應為吸熱反應,D錯誤。

題點二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及其判斷

3.(2020?廣東河源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壓0(g=』2()(1),該過程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該過程是放熱反應

C.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都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

D.如圖所示,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能量

盤訃\^成物

°反應過程

解析:一切化學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A正確;物質的三態(tài)

變化過程中,雖然存在能量變化,但不存在舊化學鍵的斷裂與新化學

鍵的形成,故不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形式有

多種,除熱能外,還有光能、電能等,C錯誤;由題圖知,該反應過程中

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該反應是放熱反應,D錯誤。

4.(2020?湖南長沙期末)下列反應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D)

A.生石灰與水反應制熟石灰

B.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

C.食物因氧化而變質

D.Ba(OH)2-8H20晶體和NH.C1晶體反應

解析:常見的放熱反應有所有的物質燃燒、所有金屬與酸反應、金屬

與水反應、所有中和反應、絕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鋁熱反應以及食物腐

敗、炸藥爆炸等常見的吸熱反應有絕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個別的化合反

應(如C和COD以及某些復分解反應(如核鹽和強堿)。生石灰與水反

應是常見放熱反應,A錯誤;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是中和反應,是

放熱反應,B錯誤;食物因氧化而變質,屬于放熱反應,C錯

誤;Ba(0H)2?8H20晶體和NH£1晶體混合反應是典型的吸熱反應,D正

確。

?思維建模

關于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易錯點

(1)“三個不一定”:①需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如

碳和氧氣的反應;②放熱反應常溫下不一定容易發(fā)生,如鋁熱反應;③

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如Ba(0H)2?8H20晶體和NH.C1晶體的反

應。

(2)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都是化學變化,如NaOH固體溶于水是放熱過

程,但不是放熱反應;升華、蒸發(fā)等過程是吸熱過程,但不是吸熱反應。

[凝練素養(yǎng)]通過反應類型的判斷,培養(yǎng)學生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學科

素養(yǎng)。

口、課堂小結提升

主構建

化學鍵斷裂和形成

吸熱反應

化學能源

反應利用

放熱反應

3易錯提醒

1.誤認為需要加熱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其實不然,反應吸熱或放熱

主要取決于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當生成物的總能量

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時一,不管反應條件如何,該反應都屬于吸熱反應。

2.誤認為有化學鍵斷裂就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實不然,化學反應既有舊

鍵的斷裂,又有新鍵的形成,如電解質的電離過程只存在舊鍵的斷裂,

而沒有新鍵的形成,屬于物理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瑟L學科素養(yǎng)測評

*

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套實

驗裝置(尾氣處理裝置省略):

?命題解密與解題指導

情境解讀:本題以銅與硝酸的反應為背景,創(chuàng)設了真實有意義的測試情境,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推理和判斷。

素養(yǎng)立意:能從不同實驗現(xiàn)象判斷反應是吸熱的還是放熱的,培養(yǎng)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yǎng);從學生熟

悉的鈉及其化合物遷移到同主族的鉀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識素養(yǎng)。

思路點撥:

1.溫度改變會引起壓強的改變進而使液面高度發(fā)生變化。

2.放出熱量可以引起易燃物的燃燒。I

⑴上述三套裝置中,僅通過觀察不能探究出“銅與濃硝酸反應是吸熱

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的是(填“I”“n”或“in”)o

(2)某同學選用裝置I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

甲試管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鋼溶液與稀硫酸,u形管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

⑶為探究固體M溶于水的熱效應,選擇裝置II進行實驗(反應在甲試

管中進行)。

①若M為鈉,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O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產(chǎn)生氣泡,則說明M溶于水(填

“一定是放熱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或“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若M溶于水后立即觀察到燒杯中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M可能

是(填一種物質即可)。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用于探究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02+2H2

_4K0H+302t)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________(填“H”或“HI”)進行實驗。

方法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wǎng)上,向脫脂

棉上滴加幾滴蒸儲水,片刻后,若觀察到脫脂棉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是一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解析:(1)裝置I可通過u形管中紅墨水液面的高低變化判斷銅與濃

硝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裝置II可通過燒杯中是否產(chǎn)生

氣泡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裝置m只是一

個銅與濃硝酸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用水吸收的裝置,僅通過觀察不能

判斷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2)氫氧化鋼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屬于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

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錐形瓶中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導致U形管左

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3)①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放出的熱

量使丁中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導致右邊燒杯中有氣泡產(chǎn)生;冷卻

后丁中溫度降低,壓強減小,燒杯中的導管內會形成一段水柱。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M溶于水放出熱量,但有熱量放

出的過程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燒堿溶于水放出熱量,是物理變化。

③若M溶于水后立即觀察到燒杯中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說明M溶

于水為吸熱過程,溶于水能夠吸收熱量的物質有硝酸錢、氯化鍍等。

(4)①探究超氧化鉀與水反應的熱效應可用裝置II進行實驗。

②脫脂棉的著火點很低,若超氧化鉀與水反應有熱量放出,使體系溫

度升高,則脫脂棉能夠被點燃。

答案:(Dili(2)U形管中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3)①產(chǎn)生氣泡,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燒杯中的導管內形成一段

水柱②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硝酸鏤(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II放熱

課時作業(yè)鞏固

選題表

考查點合格考等級考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1,25,6

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及其判斷3,47,8,9

綜合應用10

合格考題組

1.(2020?湖南常德期末)下列有關燃燒的說法中,錯誤的是(D)

A.燃燒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B.燃燒一定放出熱量

C.燃燒一定伴有發(fā)光現(xiàn)象

D.燃燒一定需要氧氣參加

解析:燃燒是還原劑與氧化劑發(fā)生的劇烈的化學反應,一定是氧化還

原反應,A正確;燃燒是放熱反應,所以一放出熱量,B正確;燃燒是發(fā)

光發(fā)熱的化學反應,所以一定伴有發(fā)光現(xiàn)象,C正確;燃燒需要氧化劑

的參與,但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D錯誤。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且均表現(xiàn)為吸

熱或放熱

B.能量守恒定律說明,必須從外界吸收能量后才表現(xiàn)出放熱反應

C.石墨完全轉化為金剛石時一,要吸收熱量,說明金剛石穩(wěn)定

D.化學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取決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物具

有的總能量

解析: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大多為熱量變化,但不是唯一途徑,還可能

轉化為光能、電能、體積膨脹做功等,A錯誤;放熱反應是反應物的總

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并不一定從外界吸收能量,B錯誤;物質具

有的能量高,性質活潑,不穩(wěn)定,故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C錯誤;化學反

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取決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物具有的總能

量的相對大小,D正確。

3.下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與如圖所示相符的是(D)

A.HCl+Na0H_NaCl+H20

B.Fe+H2SO4_FeSO1+H2f

C.CH1+2O2箜CO2+2H2O

D.Ca(OH)2+2NH.,Cl^CaCl2+2NH31+2H20

解析:題圖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是吸熱反應。酸堿

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A錯誤;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B錯

誤;物質的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C錯誤;筱鹽與堿的反應屬于吸熱

反應,D正確。

4.(2020?青海西寧期末)如圖是H2(g)+Cb(g)——2HCl(g)反應過程中

的能量變化圖。

(1)由圖可知,1mol上(曲和1molCk(g)的總能量(填

或"=")2molHCl(g)的能量。

⑵該反應是(填“吸”或“放”)熱反應,從化學鍵的角度進

行解釋:o

解析:由題圖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應是放熱反應,從化學鍵

的角度進行解釋:斷裂1molH—H和1molCl—Cl吸收的總能量小

于形成2molH—Cl放出的總能量。

答案:(1)>⑵放斷裂1molH—H和1molCl—Cl吸收的總能量

小于形成2molH—Cl放出的總能量

等級考題組

5.科學家已獲得了氣態(tài)N,分子,其結構為正四面體形(如圖所示)。已

知斷裂1molN-N吸收193kJ能量,斷裂1molN三N吸收946kJ

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代表N

A.N,屬于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NKg)—4N(g)的過程中釋放1002kJ能量

C.1molC轉化為Nz時要吸收734kJ能量

D.N,和N互為同素異形體,此轉化為岫屬于化學變化

解析:N屬于一種新型的單質,A錯誤;N/g)_4N(g)的過程中吸收的

能量為6X193kj=l158kJ,B錯誤;1mol刊轉化為《時的能量變化

為6X193kJ-2X946kJ=-734kJ,即放出734kJ能量,C錯誤;N”和

凡均為氮元素形成的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此轉化為岫屬于化學變

化,D正確。

6.(2020?北京期末)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利用太

陽光在催化劑表面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其主要過程如圖所示。

aa—QOQ。-8GOOD-888°氫原子

因反Iyynm。氧原子

已知:幾種物質中化學鍵的鍵能如表所示。

H20中。2中此中上。2中H2O2中

化學鍵

H—00_0H—H0—00—H

鍵能

463496436138463

(kj/mol)

若反應過程中分解了2moi水,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總反應為2H2。型2H2f+02t

B.過程I吸收了926kJ能量

C.過程H放出了574kJ能量

D.過程m屬于放熱反應

解析:用太陽光在催化劑表面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則總反應為2H2。三

2H2f+。2t,A正確;斷裂化學鍵吸收能量,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過程I

吸收了463kJX2=926kJ能量,B正確;形成化學鍵釋放能量,則過程

II放出了436kj+138kj=574kJ能量,C正確;過程HI為1molH202

變?yōu)?molO2和1molH2,斷開1molH2O2中2molH—0和

1mol0—0,形成1molO2中0=0和1mol山中H—H,吸收的能量為

463kJX2+138kj=l064kJ,放出的能量為496kJ+436kj=932kJ,

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該過程為吸熱反應,D錯誤。

7.下列實驗現(xiàn)象或圖像信息不能充分說明相應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

應的是(D)

選項反應裝置圖或圖像實驗現(xiàn)象或圖像信息

工一稀捻酸

A溫度計的水銀柱不斷上升

q,氫氧化

昌鈉溶液

工物

B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

生成的

反應過程

Y

i

C反應開始后,甲處液面低于乙處液面

V和々時

令或酸

D反應開始后,針筒活塞向右移動

解析: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可觀察到溫度計的

水銀柱不斷上升,故A不符合題意;從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反應物總

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反應開始后,

甲處液面低于乙處液面,說明裝置內壓強增大,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

升高,壓強增大,故C不符合題意;硫酸和鋅反應生成氫氣,也可導致

反應開始后,針筒活塞向右移動,不能說明反應一定放熱,故D符合

題意。

8.(2020?甘肅定西月考)下列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填字母,下同);屬于吸熱反應的是o

A.鋅粒與稀H2soi反應制取H2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C.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D.氫氧化鉀和硫酸中和

E.Ba(0H)2?8H2O晶體與NH.C1晶體反應

F.氫氣還原氧化銅

G.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分解

H.鋼鐵制品生銹的反應

解析:一般而言,化合反應、金屬和酸的反應、燃燒、酸堿中和反應、

鐵生銹等緩慢氧化反應、鋁熱反應等都是放熱反應;分解反應、還原

反應、Ba(OH)2?8H與NH4cl反應等都是吸熱反應,據(jù)此分析判斷。

A.鋅粒與稀H2soi反應制取乩為放熱反應;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為放熱

反應;C.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為吸熱反應;D.氫氧化

鉀和硫酸中和為放熱反應;E.Ba(0H)2?8H2。與NH.C1反應為吸熱反

應;F.氫氣還原氧化銅為吸熱反應;G.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分解為放

熱反應;H.鋼鐵制品生銹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屬于放熱反應的有

ABDGH,屬于吸熱反應的有CEFo

答案:ABDGHCEF

9.如圖所示,把試管放入盛25℃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中開始放

入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