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4/34/wKhkGWcM6MKAP04nAAKPDY0dxcU845.jpg)
![《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4/34/wKhkGWcM6MKAP04nAAKPDY0dxcU8452.jpg)
![《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4/34/wKhkGWcM6MKAP04nAAKPDY0dxcU8453.jpg)
![《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4/34/wKhkGWcM6MKAP04nAAKPDY0dxcU8454.jpg)
![《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4/34/wKhkGWcM6MKAP04nAAKPDY0dxcU84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白詩二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中職語文外研版基礎模塊上冊學校-學年學期教學教案
科目:《語文》授課班級:
任課教師:___教案使用時間:第周第課時
課題:李白詩二首課時安排:2課時
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解詩歌意象,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2.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欣賞詩人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自主賞析、合作探究,并繪制思維導圖,理解詩歌內容及主旨,初步學會詩歌賞析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意象,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初步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詩歌的深層含義。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學會詩歌賞析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解決辦法:_________通過介紹作者及社會背景,通過分析意象和意境來領悟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根據(jù)文本分析講解藝術特色。
教師教法:引導法學生學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具、學具準備:PPT課件、復印資料(附1)
教學程序設計:導入—整體感知—分析內容---學習欣賞方法---學以致用--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備課時間:年月日專業(yè)部簽字:年月日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
聽簫曲《妝臺秋思》導入《憶秦娥》播放簫曲《妝臺秋思》。提問:這首曲子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聽后有什么感受?聆聽思考引入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2、誦讀3、初步了解詩歌內容老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聽,正音。老師出示生字簫聲咽(yè)灞(bà)陵陵闕(què)學生齊讀,個別朗讀,糾正讀音。問題1、李白有“詩仙"的美名,而這首《憶秦娥》是李白的一首詞。請結合注釋,解析題目。【明確】:“憶秦娥”,詞牌名,亦稱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相傳此詞牌為李白首創(chuàng),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故名“憶秦娥”。唐時曲調有《憶漢月》、《憶先皇》、《憶江南》。題目雖是《憶秦娥》,內容實為“秦娥憶”,實寫“秦娥”之“憶"。問題2、同學們在小學、初中都學習過很多李白的詩歌,你們都學過哪些李白的詩歌?并請談談你了解的李白,說說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久鞔_】: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二十四歲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經(jīng)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他以經(jīng)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關于該詞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年代,歷來眾說紛紜。根據(jù)生平經(jīng)歷、時代特征、作品風格等,多數(shù)人認為《憶秦娥》是以天寶安史之亂為背景,反映唐代由盛而衰的傷時之作。問題3、這首詞描寫了一位秦地女子的形象。請借助注釋梳理大意?!久鞔_】:簫聲嗚咽,秦娥夢醒只見秦樓上的殘月。望著這秦樓上空的殘月啊,卻憶起年年春天滿眼的柳色,和在灞陵上那傷心的離別。樂游園又到清秋時節(jié),而咸陽古道上的那人,依然音訊斷絕。音訊斷絕啊,在西風落日之下,只見那蒼茫蕭瑟的漢家陵闕。正音學習生字齊讀,個別朗誦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來回答,老師補充。學生小組比賽背誦李白的詩歌。根據(jù)自己的知識來回答問題,老師補充。學生快速閱讀,思考、回答基礎知識的學習欣賞古詩詞步驟一:讀詩詞欣賞古詩詞步驟二:題解欣賞古詩詞步驟三:讀作者,知人論世。___整體感知本詞
三、分析詞的具體內容
(一)本詞的意象與意境(二)朗讀(三)分析藝術特色1、品讀“咽”字
2、修辭手法:反復讀一首(詩)詞,我們要關注詩人是通過什么樣的意象(形象、景物、事物)給我們營造了什么意境,表達他怎樣的情感。問題: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借助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印發(fā)課堂討論表1)學生小組發(fā)言后教師小結:詞的上闋寫女子秦娥月夜被簫聲擾醒之后想到的與情人的別離;下闋寫春去秋來,她站在咸陽古道旁盼情人歸來,但音訊斷絕,只看到幾百年前的漢家帝王的陵墓靜臥在蕭瑟的西風和殘照夕陽之中。此詞由個人悲歡寫到歷史興亡,反映了天寶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內部危機重重的盛唐之衰。時代背景:唐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寶年間,已經(jīng)失去了開元年間的進取心,沉迷聲色、朝政腐敗、任用奸臣,結果導致軍閥擁兵自重。安祿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乘中原地區(qū)兵力空虛,發(fā)動了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起于755年(唐玄宗天寶14年),結束于763年(唐代宗寶應元年),前后八年之久,是唐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二人先后發(fā)動叛亂,使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理解課文后,進行朗讀【問題1】: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為什么用一個“咽"字來形容簫聲?靜夜簫聲與樓前殘月構成了怎樣的意境?【明確】:“咽”字既形容簫聲的低沉,也暗指女子的心在嗚咽。一個“咽"字體現(xiàn)了感彩,把秦娥無形無聲的思想感情,附著到簫聲上,變得更具體更形象了。在生活中實現(xiàn)不了的愿望,總想在夢里如愿以償。詞中的女主人公秦娥夢到什麼?我們從嗚咽如泣的簫聲里,從她夢醒后的思想活動中,可以得到啟示。她在夢里,與久久思念的情人相逢了,然而“夢斷”了!醒來不見夢中人,只有那夜空中悠悠飄蕩的簫聲,那默默灑向樓頂?shù)脑鹿?,襯托著環(huán)境,襯托著她的精神凄涼冷落。靜夜簫聲和樓前殘月構成了一幅靜謐、清冷、孤寂的意境?!締栴}2】:詞中作者兩次巧用反復的修辭手法,達到了極佳的敘事抒情效果,兩個“秦樓月"與兩個“音塵絕”內含各不相同,請分別說明?!久鞔_】:第一個“秦樓月"非常巧妙,筆觸由寫(簫)聲轉而繪(月)色,寫出了女主人公夢醒后的環(huán)境,抓住這一月色大做文章,把“秦樓月”重疊一句,這雖然是詞牌格律的要求,但在結構上卻使詞意轉折,憶起了往事,起到開拓境界的作用。所以,前一個“秦樓月”,是指(秦娥在夢中被簫聲驚醒)的環(huán)境特色;后一個“秦樓月”,借指秦娥與愛人在此地共同度過的難忘的戀情與往事。前一個“音塵絕”,指送別時目送著車輛,一直到行走的聲音和揚起的塵土都消失;后一個“音塵絕”,這么長時間以來,一直沒有愛人的消息。(音塵,常指消息)學生分組討論,小組合作探究并展示聆聽,做筆記學生朗讀學生思考后回答欣賞古詩詞步驟四:引導學生通過意象的分析來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解決本課重點多讀,為背誦做準備欣賞古詩詞步驟五:欣賞藝術特色(表現(xiàn)手法、表達技巧、修辭手法)
四、學習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小結欣賞古詩詞的方法問題:根據(jù)我們對這首詞的學習過程,請你說一說欣賞古詩詞的步驟和方法。【明確】:詩詞鑒賞是一項復雜的思維過程,本無固定的格式順序,一般可以按照;讀詩——讀題——讀作者(知人論世)——讀意象、意境、情感—-讀藝術特色這五大步驟來進行學習。我們在這首詞的學習中,其實就是按這個步驟來進行的。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展示引導學生關注學習方法
五、思維導圖(《憶秦娥》)
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畫出學習《憶秦娥》的思維導圖(簡單圖例附后,導圖沒有固定格式和要求,學生可以圖畫和文字結合,自由發(fā)揮)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展示發(fā)言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方式總結學習內容
六、學以致用——賞析《春夜洛城聞笛》
用學到的古詩詞鑒賞五步驟賞析《春夜洛城聞笛》讀詩讀題讀作者讀意象——意境——情感讀藝術特色教師播放笛曲《折楊柳》并范讀學生齊讀學生自主朗讀提問1:從題目能讀出什么信息?【明確】:時間——春夜(易產(chǎn)生愁思的時間)地點——洛城(唐代繁華都城,并非作者家鄉(xiāng),易產(chǎn)生愁思的地點)人物——作者(此時客居他鄉(xiāng),是易產(chǎn)生愁思的人物)事件——聞笛(易產(chǎn)生愁思的行為)這是李白遠游求仕時期的作品。是一首羈旅懷鄉(xiāng)詩,是公元735年(開元23年)李白寄居洛陽時所作。此時作者離開西蜀已經(jīng)整整十年了。提問2:詩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明確】:表達主旨的句子是“何人不起故園情?"詩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提問3:觸發(fā)作者這種情感的句子是哪句?為什么?【明確】:觸發(fā)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是第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折柳是全詩的關鍵,折柳中,柳為留的諧音,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是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思鄉(xiāng)是從聽到“折柳"笛聲引起的。提問4:有人說本詩中的“暗”字用得妙,妙在哪?【明確】:照應題目中的“夜”,笛聲斷斷續(xù)續(xù),隱隱約約;寫出了“聞”時的精神狀態(tài),聽到笛聲,卻不知道何人所吹,從何而來;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經(jīng)意間打動了許許多多的人。提問5:第二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明確】:“滿洛城"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思考,用五步鑒賞法小組合作探究授人以漁學以致用
七、思維導圖(《春夜洛城聞笛》)
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畫出學習《春夜洛城聞笛》的思維導圖(簡單圖例附后,導圖沒有固定格式和要求,學生可以圖畫和文字結合,自由發(fā)揮)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展示發(fā)言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方式總結學習內容
八、課堂小結
提問:在這一課的學習中,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回顧,小結課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
九、作業(yè)布置
背誦《憶秦娥》、《春夜洛城聞笛》并完成本課練習冊的練習
附課堂討論表1(學生用)
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井作業(y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央空調報價合同范本
- 入職前培訓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上門遛狗合同范本
- 公司英文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裝配式集成建筑還建房買賣合同范本
- 關于鋼材合伙合同范本
- 修田間路合同范本
- 培養(yǎng)專家型校長的關鍵舉措
- 包餐合同范例
-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測試題文本版(附答案)
- 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第7章-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
- 藥劑科基本藥物處方用藥狀況點評工作表
- 拆遷征收代理服務投標方案
- 完形療法概述
- 說課的技巧和方法專題講座
- SL631-637-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 監(jiān)理質量管理講義監(jiān)理工作的基本知識
- 煙花爆竹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758題)
-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天天練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