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_第1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_第2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_第3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_第4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電子教案

姓名:

時間:

※精心整理※優(yōu)質(zhì)資料※

第一組(單元)第1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學

反思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認識長度單位——毫米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

教學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及能

力培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

養(yǎng)目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

方示處處有數(shù)學。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

重點

學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

難點

尺子、數(shù)學課本、硬幣、鐵釘、橡皮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出示活動1.

1、請同學們觀察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

長,然后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

估計實際測量

數(shù)學書的長

教數(shù)學書的寬

數(shù)學書的厚

2、你是怎么想的?(請口述)

學3、用學具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

4、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教師板出:毫米的認識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15分鐘)

(二)出示活動2.

程1、認識尺度上的1毫米有幾長。

2、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

1毫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毫米。

教三,導學釋疑(10分鐘)教學反思

(三)出示活動3.

1、讓看尺子,數(shù)一數(shù)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在小組

里匯報小結。

學教師板出:1厘米=10毫米

四、檢測交流(5分鐘)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些什么?(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堂清

作業(yè)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

板書1厘米=10毫米

設計

第一組(單元)第2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分米的認識反思

1、通流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

教學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及能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力培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

重點

學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

尺子、課桌、粉筆、黑板、文具盒

教具—

一、引入新課(2分鐘)

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jīng)量出了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你們

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二、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一)出示活動1.

教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比較長的物體的

學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三,導學釋疑(10分鐘)

流(二)出示活動2.

1、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

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1分米。

2、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

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教師板書:1分米=10厘米

教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教學反思

(三)出示活動3.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學(四)出示活動4.

1、量繩子的長度(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五,導學提升(5分鐘)

六,檢測交流(10分鐘)

流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a,,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程(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4、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七、全課小結(3分鐘)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堂清

作業(yè)

分米的認識

板書1分米=10厘米

設計

第一組(單元)第3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千米的一認識反思

1、ik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

教學米。

及能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力培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

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

難點

路標、100米卷尺

教具—

、引入新課(2分鐘)

同學們都到公路邊觀察了路牌,現(xiàn)在請大家說一說

你觀察到什么?

二、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出示活動1.

教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路標,說一說某路口到南寧市外環(huán)線

有多遠?

2、請同學們仔細觀看書第七頁的例三,說一說到葉鎮(zhèn)、靈

學山有多遠?

3、請將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進行比較大小,

流三,導學釋疑(10分鐘)

1、從某路口到南寧外環(huán)線6千米,那么請你說一說從某路

口到那里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

2、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多少米?

3、自己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教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教學反思

1、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2、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

學五,導學提升(5分鐘)

4.(把全班學生分為4個小組進行測量)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

步,看一看100米有多遠。

流2、全班匯報。

六,檢測交流(5分鐘)

1、一個小組量出100米,10個小組一共量出多少個100米

程?是多少千米?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3、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

千米有多遠。

七、全課總結(3分鐘)

同學們今天都學到了些什么?

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堂清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作業(yè)

千米的認識

板書1千米=1000米

設計

第一組(單元)第4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學

反思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1、通流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教學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及能

力培

養(yǎng)目

方示

會進行米與千米的換算

教學

重點

教學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路標、100米卷尺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出示情景圖,提問:今天我們一起去數(shù)學王國旅游好嗎

?(出示小精靈和數(shù)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

來數(shù)學王國游玩!)

三,導學釋疑(10分鐘)

教(一)出示活動1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

: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

學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

為什么?

流(二)出示活動2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

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

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教學反思

米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

、3000米。(先選后說想法)

學五,導學提升(10分鐘)

教師:(出示數(shù)學王國里的數(shù)學景象)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

大樹的高度)

流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

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

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程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shù)學奧宮去玩,數(shù)學奧宮距

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fā),汽車平均

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六、全課總結(5分鐘)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shù)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填空

8千米=()米7000米+8000米=()千米

堂清

6000米=()千米3千米-1000米=()米

作業(yè)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3千米=米

板書5000米=千米

設計

第一組(單元)第5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學

反思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噸的認識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2、學會換算質(zhì)量單位。

及能

力培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養(yǎng)目趣。

方示

教學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重點

教學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zhì)量

難點

教具情景圖、天平秤、胸花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1、猜一猜物體的質(zhì)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

什么,并估測它的質(zhì)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

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15分鐘)

二、探究新知

學(一)教師講故事: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

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

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二)出示活動1

流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流橋嗎?請同

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流橋嗎?為什么教學反思

?

3、小組匯報,全班訂正。

4、比較噸和千克的大小。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教師板書:1噸=1000千克

三,導學釋疑(10分鐘)

1、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3、說說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四,檢測交流(5分鐘)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堂清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

作業(yè)

四題。

噸的認識

板書(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zhì)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設計

第二組(單元)第1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學

反思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一)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

教學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及能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力培

養(yǎng)目

方示

教學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

重點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難點

教具小黑板、掛圖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口算:

9+6=5+5=6+8=

8+6+1=8+2+1=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教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

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xù)進位加。板書課題:

連續(xù)進位加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10分鐘)

(―)出示活動1

流1、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

方法。(教師在旁邊指導)

2、請將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上臺演示。

三,導學釋疑(10分鐘)教學反思

1、請在小組內(nèi)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

的豎式怎么寫?

2、從哪一位加起呢?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shù)怎樣寫呢

?

3、小棒應該怎樣擺?

4、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

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四,檢測交流(10分鐘)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1、課本16頁做一做1、2

2、練習四1、2、3

堂清

作業(yè)

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

板書

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原來的1。

設計

第二組(單元)第2節(jié)(課)教案

3比軻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二)反思

教學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及2、在掌握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shù)

力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養(yǎng)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

教學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原上來的1。

重點

教學準確計算3位數(shù)加3位數(shù)

難點

教具小黑板、掛圖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1、列豎式計算

59+7785+68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

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教599+800900+101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

的?

二、自主學習,組內(nèi)存疑(10分鐘)

(一)出示活動1

流1、仔細觀察掛圖,說一說圖中有些什么動物,各種動物有

多少種?

2、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

程多少種嗎?(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和方法。)

3、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教學反思

?

三,導學釋疑(10分鐘)

1、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

?為什么?

2、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

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教(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3、在豎式計算中應該注意什么?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學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你在表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數(shù)量關系?

2、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

題。

五,導學提升(5分鐘)

通流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xù)進位加法,而

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shù),其實

程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下去查找有關資料

O

3、課本18頁做一做

堂清

4、練習五1、2、5

作業(yè)

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二)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

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lo

板書

設計

第二組(單元)第3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萬以內(nèi)數(shù)連續(xù)退位減法反思

1、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

重點

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

難點

美麗的云南掛圖、小黑板

教具

、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豎式計算。(學生板演)

54-21=79-37=65-24=

計算后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自主學習,組內(nèi)存疑(10分鐘)

(-)創(chuàng)設情境

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

教方,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看課本,這就是我

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做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fā)。

學三,導學釋疑(10分鐘)

1、我們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們走了多少千米?2、我們

距離下一站麗江還有多遠?書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理到

流麗江的距離,應該怎么辦呢?

3、你從書上觀察到了什么線索?

4、請你們觀察22頁的圖與23頁的圖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

程地方?

5、請嘗試用線段圖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

6、請你估算一下大理到麗江有多遠?你覺得小女孩的方法教學反思

好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學生獨立完成豎式填空,指明學生到黑板演示)

7、連續(xù)退位減法中你覺得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1、請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小組

討論后推選出一個代表,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說給

教大家聽。

2、改了數(shù)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五,導學提升(5分鐘)

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

借。

1、課本23頁做一做

堂清

2、課本25也練習六1、5

作業(yè)

1

萬以內(nèi)數(shù)連續(xù)退位減法?千木

昆明大理Wtt

0千米364千米517千米*

板書

設計

第二組(單元)第4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一課題加法的驗德一反思

1、通流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

通流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

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會進行加法的驗算

重點

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難點

教具掛圖或課件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流東西嗎?

二、自主學習,組內(nèi)存疑(10分鐘)

1、我們來看掛圖1,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

看到了什么?

2、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該用

什么法計算?全班動手計算。

教勃

三,導學釋疑(5分鐘)

1、觀察小精靈說什么?

2、小組討論合作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3、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1、做一做:教科書第27、28頁。

2、數(shù)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

程病。

—教學反思

259

+170()

329

五,導學提升(5分鐘)

教1、通流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回家調(diào)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計算并驗算

483+274254+530139+682

堂清

725+538345+234258+465

作業(yè)

加法的驗算

135+48=183(元)

135

板書+48

183

設計

第二組(單元)第5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減法的驗算反思

1、通流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

通流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

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會進行加法的驗算

重點

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難點

教具掛圖或課件

確定目標,自主學習(10分鐘)

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diào)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

,是怎樣付錢的。誰愿意說一說。

二、自主學習,組內(nèi)存疑(10分鐘)

(―")出示活動1

1、(掛圖)昨天小明媽媽拿200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

動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請列式并計算

2、小明說什么?請口述;小精靈說什么?請口述。

三,導學釋疑(5分鐘)

學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2、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上臺演示,方法不能相

同)

流3、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教—教學反思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1、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

2、比一比,看誰聰明。

學用0,1,2,……9這十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3、啄木鳥捉害蟲(電腦顯示)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O

流634663

-182+282

552845

404239

-186571

318800

五,導學提升(5分鐘)

1、通流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六,檢測交流(5分鐘)

實踐活動:回家把昨天你調(diào)查到的情況,用驗算的方法

告訴爸爸、媽媽。

計算并驗算

345-114483-177

堂清

作業(yè)

679-538321-197

減法的驗算

200-183=17(元)

板書200

-183_______

設計17

第三組(單元)第1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四邊形的認識反思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jù)四

教學

及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能力

培養(yǎng)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

目標

交流的學習精神。

教學找出四邊形的特點。

重點

教學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難點

掛圖、課件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運動?

(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出爐主題圖)

教2、觀察掛圖,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3、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圖形。(小組匯報、交流)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一一板書課題。

流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出示自學導學1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就把它剪下來。

2、剪完后小組討論匯報,并說說理由。

3、你發(fā)現(xiàn)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教學反思

(二)出示自學導學2

1、把你剪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匯報,并說理由)

三、檢測交流。(5分鐘)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課堂小結。(5分鐘)

學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

據(jù)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堂清

課本35頁練例1

作業(yè)

四邊形的認識

四條直的邊

板書

四邊形特點<

設計

有四個角

第三組(單元)第2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認識平行四邊形反思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教學

及2、通過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diào)活

能力

培養(yǎng)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目標

教學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重點

教學讓學生動手畫、剪平行四邊形

難點

掛圖、剪刀、卡紙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l^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形,指給同桌看。

2、出示帶有平行四邊形的實物圖片。

教提問:它們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接

著問。)

提問:它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它們叫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板書課題

一一四邊形的認識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出示自學導學1

1、拿出三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

(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2、拿出教師給他們準備的四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一教學反思

個平行四邊形形,然后拉一拉。(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二)出示自學導學2

1、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

看。

學(每小組一塊釘子板,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2、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動手操作,然后匯

流報、展示)

3、你會剪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

示并說說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過上面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圖

形?(小組討論)

三、檢測交流(10分鐘)

1、課外練習:完成練習九第5題。

堂清

完成練習九第1—3題。

作業(yè)

認識平行四邊形

板書

設計7\二,

第三組(單元)第3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周長反思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教學

及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能力

培養(yǎng)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目標

教學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重點

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難點

掛圖、剪刀、卡紙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活動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軟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長度嗎

⑵誰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教⑶你的腰一圈的長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長在哪。

2.活動二

⑴出示以各種實物:鐘面、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

流⑵你能指出這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

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教學反思

⑵這些圖形的周長指的指哪里?

⑶學生獨立完成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出示自學導學1

1、通過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

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

學2、打開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3、圖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出示自學導學2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

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

2.小組匯報: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

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三、導學釋疑(5分鐘)

四、合作探究,自主解疑(5分鐘)

五、檢測交流,課堂小結(5分鐘)

思考題:

堂清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

作業(yè)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圍上鐵皮,鐵皮的長度是不是這個長方形鏡

框的周長?

周長

板書

設計7\二,

第三組(單元)第4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反思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

教學

及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能力

培養(yǎng)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目標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

重點

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難點

掛圖、尺子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什么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教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一)出示自學導學1

1.觀察兩張卡片,如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判

斷是正確的?

3.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樣

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4、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什

么辦法可以知道?

5、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教學反思

道什么?

(二)出示自學導學2

1、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正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

準。

學三、檢測交流(5分鐘)

1、一塊長方形的臺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

流繡上花邊?;ㄟ呴L多少分米?

2、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

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分米?

程四、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

五、發(fā)展思維訓練(5分鐘)

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

為什么?

堂清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

作業(yè)多少米?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

8+8+8+8=32厘米8X4=321厘米

設計

第三組(單元)第5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估H反思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掌

教學

及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

能力

培養(yǎng)力。

目標

教學能較準確地估計出物品的長度

重點

教學掌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

難點

掛圖、尺子、粉筆、剪刀、彩條紙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L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著畫出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再和

教同桌比一比看誰畫得最準確

4.說說自己估計得怎么樣,有什么感想?

;.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樣物體的長度,看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流(一)出示自學導學1

1【、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2、你有辦法知道它的長和寬嗎?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

生獨立完成。

3、全班匯報: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

(二)出示自學導學2教學反思

1、在四人小組里活動:拿出彩帶估計一下,用彩帶數(shù)學書

圍一圈至少要多長?剪一段試一試。并討論:怎樣才能估計

得更準確?

2、全班匯報:你估計得怎樣?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能

估計得更準確嗎?

三、檢測交流,課堂小結(10分鐘)

學下面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先估計,再量一量,算一算

堂清46頁做一做第二題

作業(yè)

板書

估計

設計

第四組(單元)第1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

1、使學生知道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教學

及2、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出發(fā)的實際背景。

能力

培養(yǎng)

目標

知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

重點

教學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出發(fā)的實際背景

難點

掛圖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背誦乘法口訣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出示1、P49的主題圖)

教(-)出示自學導學1

1、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1]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

[2]你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nèi)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nèi)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組代表匯報。

(二)出示自學導學2

1、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教學大樓前

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教學反思

一面國旗。

2、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3、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jù)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

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學(三)出示自學導學3

1、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里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流2、除了以上這些數(shù)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

題,并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可根據(jù)全班的總人數(shù),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三、檢測交流(5分鐘)

四、課堂小結(5分鐘)

說一說自己這節(jié)課學會什么。

堂清51頁做一做

作業(yè)

板書

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

設計

第四組(單元)第2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一課題有余數(shù)的謁法【二)反思

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

教學

能力

培養(yǎng)

目標

教學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

重點

教學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

掛圖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在()里最大能填幾?

5X()<16()X6<25

4X()<2313>3X()

教47>()X6()X8<26

2、計算:

8+4=45+5=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一)出示自學導學1

1、仔細觀察50頁掛圖,列式后并用豎式計算問題。

2、根據(jù)小精靈提示,體會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出示自學導學2

1、仔細觀察50頁掛圖。

2、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盆,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教學反思

盆?

3、對比橫式與豎式,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4、對比橫式與豎式,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商和余數(shù)的實際含義。

教5

商和余數(shù)的不同單位名稱。

(三)出示自學導學3

學1、教材P51。“做一做”

2、試一試自己的能力。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7+6=33+8=

通過以上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程三、檢測交流(5分鐘)

四、課堂小結(5分鐘)

1、從這節(jié)課中你們又學會了那些本領?

2、在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3、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堂清53頁練習十二2、3

作業(yè)

板書有余數(shù)的除法(二)

23+5=4(組)。。。。。。3(盆)

設計

第四組(單元)第3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新授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三)反思

通過改變被除數(shù)的數(shù)量,使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

及使學生初步感受有余數(shù)除法之間的關系。

能力

培養(yǎng)

目標

教學理解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之間的關系

重點

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

難點

練習卡片每人一份。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二、自學指導,組內(nèi)存疑(20分鐘)

(一)出示自學導學1

1、現(xiàn)在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可以擺幾組?

教列式解答

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

如果是17盆呢?如果是18盆呢?

如果是24盆呢?如果是25盆呢?

(二)出示自學導學2

1、觀察以上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余數(shù)<除數(shù))

2、從整體上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被除數(shù)增加,除數(shù)不變,商不變,余數(shù)隨著被除數(shù)增加而

增加。)教學反思

(三)出示自學導學3

(練習卡每人一份)

1、先觀察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再填方格

A、154-5=3B、304-6=5

164-5=3........1314-6=5.........1

174-5=3.......2324-6=5........2

184-5=3.......333+6=5........3

194-5=3.......434+6=5.........4

流204-5=4354-6=5........5

2、從A組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從B組題目你發(fā)下了什

么規(guī)律?

3、從A、B組題目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是

什么?

4、無論被除數(shù)、除數(shù)怎樣變化,他們的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怎么

樣?

三、檢測交流,課堂小結(10分鐘)

1、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斷對錯)[2]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堂清

作業(yè)2、教本P53第4題,用豎式計算。(注意書寫格式)

板書有余數(shù)的除法(三)

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

設計

第四組(單元)第4節(jié)(課)教案

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節(jié)課型教學

教學方法參與式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四)反思

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

教學

及際問題,加深對除法應用題的認識。

能力

培養(yǎng)

目標

教學理解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之間的關系

重點

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

難點

7枝鉛筆、口算卡片若干張、信封8個、學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具

一、確定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

1、口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