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單元考點陸地和海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單元考點陸地和海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單元考點陸地和海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單元考點陸地和海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頁
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單元考點陸地和海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陸地和海洋一.海陸分布1.大洲和大洋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陸地(21%)(1)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記憶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面積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跨經(jīng)度最廣)、歐洲、大洋洲(面積最?。?)四大洋:(面積由大到小記憶口訣:“太大印北,四洋貫穿”)太平洋(面積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積最?。┚毩暎禾畛鰣D中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2、重要的大州分界線:大洲州界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輸河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輸河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歐洲和非洲直布羅陀海峽二.海陸的變遷1、海陸變遷的主要緣由: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建立圍海大壩等)。2、大陸漂移假說: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會用大陸漂移說說明地理現(xiàn)象(如科學家在南極大陸發(fā)覺了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3、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2)全球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版塊,板塊在不斷的運動。(3)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4.熟記六大板塊名稱及相對位置: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太平洋板塊(幾乎全是海洋的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帶5、能夠運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說明現(xiàn)象。例如:(1)珠穆朗瑪峰上升的緣由: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不斷地相互碰撞,使其不斷上升(2)日本多地震的緣由:日本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即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比較活躍,所以多火山地震。(3)紅海不斷擴張的緣由:紅海處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兩板塊不斷發(fā)生張裂運動,所以紅海在不斷擴張??疾槭澜绱笾藓痛笱蟮姆植夹问剑?.東、西半球多數(shù)考題給出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在圖上標出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名稱。有的考題還同時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界線學問。2.南、北半球南、北半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是這部分考題的難點之一,推斷起來難度較大,關鍵是首先確定南、北極點,然后讀圖從以下兩方面進一步推斷。(1)以海洋為中心的是北極點(北半球),北冰洋位于北極點四周,北冰洋被大陸環(huán)繞。(2)以陸地為中心的是南極點(南半球),南極洲位于南極點四周,南極洲被大洋包圍。方法提煉:學畫世界輪廓圖,駕馭大洲和大洋的分布通過畫簡潔的幾何圖形,來表示出各大洲的形態(tài),從而在頭腦中建立一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間分布圖。詳細畫法:(1)從圖中A點動身,沿著圖中箭頭,按序號依次,從①箭頭到eq\o\ac(○,12)箭頭。這樣,其中五個大洲的詳細輪廓一筆畫出。然后填充上大洋洲和最南的南極洲(如圖a)。(2)在做好的輪廓圖上填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如圖b)。(3)畫出赤道,南、北回來線,南、北極圈,0°經(jīng)線和180°經(jīng)線等,大致確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圖b)。例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兩岸的四塊陸地。讀圖完成1~2題。某大洋是指()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解析】解:讀圖可知,20°W經(jīng)線穿過該大洋,且被赤道穿過,該大洋是大西洋。圖中①為北美洲,②為歐洲,③為南美洲,④為非洲。

故選:D。例2.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幾乎全部的地圖在繪制時都須要對真實的地表做肯定扭曲。如圖“戴馬克松地圖”,能有效地限制繪制時產生的扭曲。結合如圖完成5~6題。5.關于圖中大洲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面積最大的洲 B.⑤位于西半球 C.④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D.⑥位于⑤的南側6.以人工運輸河為界的大洲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⑥3.【解析】讀圖可知,20°W經(jīng)線穿過該大洋,且被赤道穿過,該大洋是大西洋。圖中①為北美洲,②為歐洲,③為南美洲,④為非洲。故選:D。4.【解答】①是面積最大的洲,故A正確;⑤位于東半球,故B錯誤;④是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故C錯誤;⑥位于⑤的東南側,故D錯誤。故選:A。例3.圖4為“世界東西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和數(shù)碼所表示的大洲與大洋的名稱。B洲,C洲,③洋,④洋。(2)南回來線穿過個大洲。D、E大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3)從地理位置看,中國位于北半球A大洲的岸?!窘獯稹孔x圖分析可知:(1)依據(jù)位置,圖中字母和數(shù)碼所表示的大洲與大洋的名稱為:A為亞洲,B為歐洲,C為非洲,D為北美洲,E為南美洲;①為太平洋,②為大西洋,③為印度洋,④為北冰洋。(2)從圖中可以看出,南回來線穿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3個大洲。D北美洲、E南美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巴拿馬運輸河。(3)從地理位置看,中國位于北半球、A亞洲的東岸。故答案為:(1)歐;非;印度;北冰;(2)3;巴拿馬運輸河;(3)東。用板塊構造學說說明有關的地理現(xiàn)象考查板塊運動的相關學問,一般有兩種形式:1.結合某區(qū)域發(fā)生的火山、地震等地理現(xiàn)象,對板塊運動進行考查。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一是環(huán)太平洋地帶,二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環(huán)太平洋地帶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地中?!柴R拉雅地帶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交界處。2.結合一些山脈和海洋的形成和改變,對板塊運動進行考查。(1)紅海在不斷擴大是因為它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兩大板塊在不斷張裂,地殼斷裂下陷。(2)地中海——幾千萬年后將會消逝。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碰撞擠壓,地中海在不斷縮小。(3)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由于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宏偉的山脈。(4)科迪勒拉山系是地球上最長的山系,由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方法提煉:看圖思索法解決實際問題板塊構造學說抽象,難于理解,學習過程中應多看圖、多思索、多想象,在駕馭基礎學問的同時,多聯(lián)系實際,說明一些地理現(xiàn)象。如視察六大板塊示意圖,分析板塊運動方向,理解板塊的碰撞、擠壓與張裂所引發(fā)的現(xiàn)象;學會用板塊構造學說說明火山、地震的分布狀況。例4.2024年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疆發(fā)生6.7級地震。如圖為臺灣島略圖。讀圖,臺灣島多地震是由于地處()A.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B.板塊交界處,地殼穩(wěn)定 C.板塊內部,地殼活躍 D.板塊,地殼穩(wěn)定【解析】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疆,主體是臺灣島;臺灣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例5.讀圖,完成4﹣5題。4.依據(jù)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推斷,下列地區(qū)會逐步消逝的是()A.大西洋 B.阿爾卑斯山脈 C.地中海 D.紅海5.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至今它還在不斷上升的緣由是()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B.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亞歐板塊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D.非洲板塊不斷擠壓印度洋板塊4.【解析】從圖中依據(jù)圖中板塊運動方向可推斷,紅海位于板塊張裂處,會擴張;地中海位于板塊碰撞處,會縮小,逐步消逝;阿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