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清單27 烴的衍生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1頁
知識清單27 烴的衍生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2頁
知識清單27 烴的衍生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3頁
知識清單27 烴的衍生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4頁
知識清單27 烴的衍生物(學生版)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清單27烴的衍生物知識點01鹵代烴知識點02醇知識點03酚知識點04醛、酮知識點05羧酸知識點06羧酸衍生物知識點01鹵代烴一、鹵代烴的結構及物理性質1.結構特點及分類2.物理性質(1)溶解性:鹵代烴水,可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某些鹵代烴本身是很好的溶劑(2)沸點①同一類鹵代烴的沸點隨碳原子數的增加而;②同一類鹵代烴同分異構體的沸點隨烴基中支鏈的增加而;③同一烴基的不同鹵代烴的沸點隨鹵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增大而。(3)狀態(tài)①常溫下,少數鹵代烴(如CH3Cl)為②常溫下,大多數為(如氯仿、四氯化碳等)。(4)密度:脂肪烴的一氯代物和一氟代物密度水,其他的一般水。二、鹵代烴的結構和性質1.溴乙烷的分子結構2.溴乙烷的物理性質3.化學性質(1)水解反應(取代反應)①反應條件:,②反應:CH3CH2Br+NaOH③原理:鹵素原子的電負性比碳原子,使C-X的電子向鹵素原子偏移,形成一個極性較強的共價鍵Cδ+-Xδ-。在化學反應中,C-X較易,使鹵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2)消去反應①反應條件:,②反應:CH3CH2Br+NaOH③原理:消和所連碳原子的相上的氫原子。④鹵代烴消去反應產物種類的判斷:有幾種β-H就有幾種消去產物⑤鄰二鹵代烴發(fā)生消去反應后可能在有機物中引入碳碳三鍵或兩個碳碳雙鍵。4.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1)實驗步驟及原理實驗步驟實驗原理①取少量鹵代烴于試管中R-X+NaOHROH+NaX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熱④冷卻⑤加入稀硝酸酸化HNO3+NaOH=NaNO3+H2O⑥加入AgNO3溶液AgNO3+NaX=AgX↓+NaNO3(2)實驗流程及結論5.鹵代烴中鹵素原子檢驗的誤區(qū)①鹵代烴分子中雖然含有鹵素原子,但C-X鍵在加熱時,一般不易斷裂。在水溶液中不電離,無X-(鹵素離子)存在,所以向鹵代烴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得不到鹵化銀的沉淀。檢驗鹵代烴的鹵素原子,一般是先將其轉化成鹵素離子,再進行檢驗。②所有的鹵代烴都能夠水解,但不一定都會發(fā)生消去反應③檢驗的步驟可總結為:水解→中和→檢驗。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用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便可檢驗鹵代烴中的氯、溴、碘元素()(2)CH3Cl既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也能發(fā)生消去反應。()(3)C2H5Br屬于電解質,在堿的水溶液中加熱可生成C2H5OH。()(4)由1-溴丙烷水解制1-丙醇和由丙烯與水反應制1-丙醇屬于同一反應類型。()(5)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應進行的比較完全,水解時需加入NaOH。()(6)取溴乙烷水解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可觀察到淡黃色沉淀。()(7)可用水鑒別己烷和溴乙烷。()(8)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生成乙烯。()(9)氟利昂(鹵代烴)可用作制冷劑,釋放到空氣中容易導致臭氧空洞。()(10)C2H5Br屬于電解質,在溴乙烷中加入AgNO3溶液,立即產生淡黃色沉淀。()(11)鹵代烴均屬于強電解質。()(12)CHCl3不屬于鹵代烴。()(13)CH3CH2Cl的沸點比CH3CH3的沸點高。()(14)所有的鹵代烴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15)發(fā)生消去反應可得到兩種烯烴。()(16)溴乙烷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相比,其反應條件不同,所得產物不同,說明溶劑對化學反應有影響。()(17)溴苯既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又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18)將溴乙烷與NaOH醇溶液共熱的氣體產物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即可證明溴乙烷的消去反應產物含有乙烯。()(19)鹵代烴發(fā)生消去反應的產物有2種。()(20)鹵代烴都是密度比水大、難溶于水的油狀液體。()1.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CCH2CH2CH3CH2Br,下列關于該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物質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可轉化為醇類B.該物質能和AgNO3溶液反應產生AgBr沉淀C.該物質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D.該物質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2.某學生將氯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幾分鐘后,冷卻,滴入AgNO3溶液,最終未得到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A.加熱時間太短B.不應冷卻后再加入AgNO3溶液C.加入AgNO3溶液前未用稀硝酸酸化D.反應后的溶液中不存在Cl-知識點02醇一、醇的概述1.概念:烴分子中上的一個或幾個氫原子被取代的產物。2.飽和一元醇通式:3.分類依據類別舉例按烴基的種類脂肪醇CH3OH、CH2OHCH2OH芳香醇、按羥基的數目CH3CH2OH按烴基的飽和程度CH3CH2CH2OHCH2=CH-CH2OH4.物理性質(1)沸點①直鏈飽和一元醇的沸點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的遞增而②醇分子間存在,所以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和烷烴相比,醇的沸點遠烷烴(2)水溶性①低級脂肪醇水②飽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的遞增而逐漸二、醇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以正丙醇為例)(1)可燃性:(2)KMnO4(H+)①反應:CH3CH2CH2OHCH3CH2COOH②現象:(3)催化氧化:【規(guī)律方法】醇的催化氧化規(guī)律2.消去反應(1)醇的消去反應條件:(2)醇的消去原理①消羥基和形成不飽和鍵②若醇無相鄰碳原子或無時,則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如CH3OH、(CH3)3CCH2OH。(3)正丙醇的消去反應:CH3CH2CH2OH(4)鄰二醇發(fā)生消去反應后可能在有機物中引入碳碳三鍵或兩個碳碳雙鍵CH3---CH33.取代反應(以正丙醇為例)(1)與濃氫鹵酸(HX)反應:(2)成醚反應(分子間脫水):(3)與CH3COOH的酯化反應①反應:②斷鍵原理:酸脫醇脫(4)與Na的置換反應三、實驗室制乙烯1.實驗原理:2.實驗裝置3.實驗步驟(1)在長頸圓底燒瓶中加入乙醇和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3)的混合液,放入幾片碎瓷片。(2)加熱混合液,使液體溫度迅速升至170℃。(3)將生成的氣體分別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中。4.實驗現象(1)試管中有氣泡產生。(2)KMnO4酸性溶液褪色。(3)Br2的CCl4溶液褪色。5.注意事項(1)配制乙醇和濃H2SO4的混合液時應將濃H2SO4緩慢加入盛有無水乙醇的燒杯中,邊加邊攪拌冷卻。(2)加熱混合液時要迅速升溫至170℃,從而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因為在140℃時乙醇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3)實驗時溫度計水銀球應位于反應液中,控制溫度在170℃。(4)收集乙烯應選用排水集氣法,因為乙烯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5)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能將無水酒精碳化、氧化為碳單質、CO、CO2等多種物質,自身被還原成SO2,所以生成的乙烯中可能有CO2、SO2等雜質氣體。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醇類都易溶于水()(2)醇就是羥基和烴基相連的化合物()(3)飽和一元醇的通式為CnH2n+1OH()(4)甲醇和乙醇都有毒,禁止飲用()(5)乙醇與甲醚互為碳鏈異構()(6)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常作消毒劑()(7)向工業(yè)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熱蒸餾,可制得無水乙醇()(8)室溫下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9)CH3OH和都屬于醇類,且二者互為同系物()(10)CH3CH2OH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11)CH3OH、CH3CH2OH、的沸點逐漸升高()(12)所有的醇都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和消去反應()(13)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可用金屬鈉進行檢驗()(14)乙醇的分子間脫水反應和酯化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15)1-丙醇和2-丙醇發(fā)生消去反應的產物相同,發(fā)生催化氧化的產物不同()(16)醇類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17)CH3OH、CH3CH2OH、、都能在銅催化下發(fā)生氧化反應()(18)將與CH3CH2OH在濃H2SO4存在下加熱,最多可生成3種有機產物×(19)醇類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氫鹵酸反應生成鹵代烴()(20)用濃硫酸、乙醇在加熱條件下制備乙烯,應迅速升溫至170℃()(21)反應CH3CH2OHeq\o(→,\s\up7(濃H2SO4),\s\do5(△))CH2=CH2↑+H2O屬于取代反應()1.下列醇類物質中,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又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并生成醛類物質的是()2.有下列幾種醇:A.其中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填編號,下同),能被催化氧化,但生成物不是醛類的是,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B.與濃硫酸共熱發(fā)生消去反應只生成一種烯烴的是,能生成三種烯烴的是,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是。C.已知丁基(—C4H9)有4種結構,則戊醇中有種醇可以被氧化為醛類。知識點03酚一、酚的組成、結構、物理性質和用途1.酚的概念:芳香烴分子中上的氫原子被取代后的有機物。2.苯酚的分子結構3.苯酚的物理性質(1)苯酚俗稱,是有特殊氣味的色晶體,熔點為43℃。(2)常溫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溫度高于65℃時,能與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3)苯酚,其濃溶液對皮膚有強烈的性。若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清洗。4.苯酚的應用和危害二、苯酚的化學性質1.苯酚的弱酸性(1)弱酸性:(2)弱酸強弱:H2CO3>OH>HCO3-①石蕊試液:②Na2CO3溶液:③NaHCO3溶液:④向ONa溶液中通入CO2,無論CO2過量與否,產物均是。(3)NaOH溶液①反應:②應用:除試管內壁的苯酚(4)金屬鈉:2.苯酚與溴水的取代反應(1)條件:常溫下,與反應(2)現象:產生沉淀(3)反應(4)原理:鹵素原子取代羥基位的氫(5)應用:定性檢驗酚的在、定量測定樣品中酚的含量3.氧化反應(1)強還原性:常溫下苯酚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顯色。(2)可燃性:(3)KMnO4(H+):4.顯色反應(1)反應:6C6H5OH+Fe3+[Fe(OC6H5)6]3-+6H+(2)現象:溶液變成(3)應用:用于苯酚和FeCl3的互相定性檢驗,也可用于酚類的檢驗5.苯酚與甲醛的縮聚反應(1)反應(2)應用:可制造(3)原理:醛脫,酚脫羥基位的氫6.加成反應(1)加成物質:在催化劑作用下和加成(2)加成反應:三、有機物中“基團”的相互影響1.苯酚中苯環(huán)和酚羥基的相互影響(1)苯環(huán)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①弱酸性②顯色反應(2)側鏈(羥基)對苯環(huán)的影響使酚羥基鄰對位被活化,導致苯環(huán)上易發(fā)生多取代反應①鹵代,如苯酚與濃溴水反應②硝化,如苯酚與濃硝酸反應:+3HNO3+3H2O2.有機分子內原子或原子團的相互影響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含羥基(—OH)官能團的有機物都屬于醇類。()(2)苯酚和苯甲醇都含有羥基,組成上相差一個“CH2”,但不是同系物。()(3)如果不慎將苯酚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熱水沖洗。()(4)試管內壁附著有苯酚,可用NaOH溶液清洗后水洗。()(5)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采用先加足量的溴水再過濾的方法。()(6)苯酚鈉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和Na2CO3。()(7)苯酚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試液顯紅色。()(8)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說明酚羥基的活潑性大于水中羥基的活潑性。()(9)含有相同的官能團,二者化學性質相似()(10)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離子方程式為()1.能說明苯酚酸性很弱的實驗是()A.常溫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應C.苯酚遇FeCl3溶液呈紫色D.苯酚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2.含苯酚的工業(yè)廢水處理的流程圖如下:①上述流程里,設備Ⅰ中進行的是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實驗室里這一步操作可以用進行(填寫儀器名稱)。②由設備Ⅱ進入設備Ⅲ的物質A是,由設備Ⅲ進入設備Ⅳ的物質B是。③在設備Ⅲ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④在設備Ⅳ中,物質B的水溶液和CaO反應后,產物是NaOH和,通過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可以使產物相互分離。⑤圖中能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C6H6、CaO、、。知識點04醛、酮一、乙醛、醛類1.乙醛的組成(1)官能團:,符號為(2)分子“四式”分子式結構簡式結構式電子式C2H4OCH3CHO(3)物理性質①顏色:無色②氣味:有刺激性氣味③狀態(tài):液體④溶解性:能跟水、乙醇等互溶2.醛類(1)概念:由烴基(或氫原子)與醛基構成的化合物。(2)飽和一元醛的通式為(n≥1)或(n≥0)(3)常見的醛甲醛苯甲醛結構簡式俗稱顏色無色無色氣味強烈刺激性氣味苦杏仁氣味狀態(tài)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二、醛的化學性質1.醛的加成反應(1)原理(2)加成的物質:H2、HX、HCN、NH3、氨的衍生物、醇類等(3)乙醛的加成反應2.還原反應:CH3CHO+H2CH3CH2OH3.氧化反應4.醛的氧化反應(1)可燃性:(2)催化氧化:(3)強氧化劑①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②能使溴水(4)銀鏡反應①現象:產生②反應:(5)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①現象:產生②反應:三、檢驗醛基的實驗1.銀鏡反應實驗(1)配制銀氨溶液①過程: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邊滴邊振蕩,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為止②反應: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2)銀鏡反應①反應: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②加熱方式: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③反應環(huán)境:銀氨溶液自身顯④反應液配制:銀氨溶液隨用隨配,不可久置⑤儀器洗滌:銀鏡可用浸泡洗滌除去⑥應用:用于制鏡、保溫瓶膽、醛基的檢驗與測定2.醛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1)配制新制的Cu(OH)2懸濁液①過程:向2mLNaOH溶液中滴幾滴CuSO4溶液(堿要過量)②反應:CuSO4+2NaOHCu(OH)2↓+Na2SO4(2)氧化反應①反應: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②加熱方式:反應液必須直接③反應環(huán)境:銀氨溶液自身顯④反應液配制:配制懸濁液時,必須過量;新制Cu(OH)2懸濁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⑤儀器洗滌:Cu2O可用浸泡洗滌除去⑥應用:用于醛基的檢驗與測定四、甲醛的特殊性1.結構的特殊性(1)空間結構:甲醛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雜化,四個原子共平面(2)官能團:含有兩個醛基2.氧化反應特殊性(1)甲醛與銀氨溶液反應(2)甲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的反應3.常用的定量關系(1)銀鏡反應①普通醛:R-CHO~[Ag(NH3)2]OH~Ag②甲醛:HCHO~[Ag(NH3)2]OH~Ag(2)與新制Cu(OH)2懸濁液的反應①普通醛:R-CHO~Cu(OH)2~Cu2O②甲醛:HCHO~Cu(OH)2~Cu2O五、酮1.酮的結構2.丙酮的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易揮發(fā)液體,與水以任意比互溶3.丙酮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①能夠燃燒②被銀氨溶液、新制Cu(OH)2懸濁液氧化(2)還原反應:CH3--CH3+H2(3)加成反應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丙酮難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機溶劑()(2)水與丙酮能完全互溶的原因是兩種分子間能形成氫鍵()(3)環(huán)已酮()的一氯代物有3種(不包含立體異構)()(4)環(huán)己酮()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5)酮類物質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被銀氨溶液氧化,所以只能發(fā)生還原反應,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6)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7)醛類既能被氧化為羧酸,又能被還原為醇。()(8)凡是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都是醛。()(9)完全燃燒等物質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O2的質量相等。()(10)1molHCHO與足量銀氨溶液在加熱的條件下充分反應,可析出2molAg。()(11)甲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12)醛基的結構簡式可以寫成—CHO,也可以寫成—COH。 ()(13)醛類既能被氧化為羧酸,又能被還原為醇。 ()(1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或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物質一定是醛類物質。 ()(15)乙醛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退色。 ()(16)欲檢驗CH2CHCHO分子中的官能團,應先檢驗“”后檢驗“—CHO”。 ()1.茉莉醛具有濃郁的茉莉花香,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茉莉醛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能被氫氣還原B.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C.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D.不能與氫溴酸發(fā)生加成反應2.一定量的某飽和一元醛發(fā)生銀鏡反應,析出銀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燒時,生成的水為5.4g。則該醛可能是()A丙醛 B.乙醛C.丁醛 D.甲醛知識點05羧酸一、羧酸的組成和結構1.羧酸(1)概念:由烴基(或氫原子)和羧基相連構成的有機化合物。(2)飽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或2.羧酸的分類依據類別舉例烴基種類脂肪酸乙酸:CH3COOH芳香酸苯甲酸:COOH羧基數目一元羧酸甲酸:HCOOH二元羧酸乙二酸:HOOC-COOH多元羧酸檸檬酸:烴基是否飽和飽和羧酸丙酸:CH3CH2COOH不飽和羧酸丙烯酸:CH2CHCOOH3.物理性質(1)狀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無水乙酸又稱為冰醋酸。(2)水溶性:C≤4與水互溶(氫鍵),C>4隨碳鏈增長溶解度迅速減小。(3)熔沸點:羧基數目相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沸點越高;羧酸的沸點比相應醇的沸點高。4.幾種常見的羧酸甲酸苯甲酸乙二酸俗名結構簡式色、態(tài)、味無色有腐蝕性液體、氣味無色、易升華無色透明溶解性溶于水、有機溶劑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溶于水、乙醇用途工業(yè)還原劑、合成醫(yī)藥、農藥和染料等的原料食品防腐劑,合成香料、藥物化學分析還原劑,化工原料二、羧酸的化學性質1.從結構角度認識羧酸的性質由于受氧原子電負性較大等因素的影響,當乙酸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羧基結構中的兩個部位容易斷裂:(1)O-H鍵斷裂時,解離出H+,使羧酸表現出;(2)C-O鍵斷裂時,-OH可以被其他基團,生成酯、酰胺等羧酸衍生物。2.弱酸性(1)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①與指示劑反應:使石蕊試劑變紅色②與氫前面的金屬反應,如乙酸與Na的反應:③與鹽溶液反應,如乙酸與Na2CO3反應:④與堿反應,如乙酸與NH3·H2O的反應:⑤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如乙酸與CaO的反應:(2)甲酸、苯甲酸、乙二酸的酸性比較甲酸苯甲酸乙二酸實驗操作①取0.01mol·L-1上述酸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②取0.01mol·L-1上述酸溶液,測pH現象①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pH大于2結論甲酸、苯甲酸和乙二酸具有(3)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較實驗裝置實驗現象A中:。C中:實驗結論結合現象,根據強酸制弱酸的規(guī)律可知:酸性:3.氧化反應(1)可燃性:(2)KMnO4(H+):3.酯化反應(1)乙酸和乙醇的反應:CH3COOH+CH3CH2OH(2)酯化反應機理①同位素示蹤法:CH3COOH+H18OCH2CH3②實質:酸脫,醇脫。三、酯化反應的特點及類型1.酯化反應的特點(1)所有的酯化反應,條件均為濃硫酸、加熱。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書寫方程式時用“”。(2)利用自身酯化或相互酯化生成環(huán)酯的結構特點以確定有機物中羥基位置。(3)在形成環(huán)酯時,酯基(--O-)中只有一個O參與成環(huán)。(4)酸與醇發(fā)生反應時,產物不一定生成酯。若是羧酸或者無機含氧酸與醇反應,產物是酯;若是無氧酸如氫鹵酸與醇反應則生成鹵代烴。2.酯化反應的類型(1)一元羧酸和一元醇的酯化反應R-COOH+R'-CH2OH(2)一元羧酸與二元醇的酯化反應(3)二元酸與二元醇的酯化反應①反應生成普通酯+②反應生成環(huán)酯++2H2O③反應生成聚酯n+n+2nH2O(4)無機含氧酸的酯化反應+3HO-NO2+3H2O(5)高級脂肪酸與甘油的酯化反應+3C17H35COOH+3H2O四、含羥基物質性質的比較比較項目含羥基的物質醇水酚羧酸羥基上氫原子活潑性在水溶液中電離程度極難電離難電離微弱電離部分電離酸、堿性中性中性很弱的酸性弱酸性與Na反應反應放出H2反應放出H2反應放出H2反應放出H2與NaOH反應不反應不反應反應反應與Na2CO3反應不反應不反應反應反應與NaHCO3反應不反應不反應不反應反應放出CO2能否由酯水解生成能不能能能結論羥基的活潑性:羧酸>酚>水>醇【提醒】羥基與酸性強弱的關系(1)醇、酚、羧酸的結構中均有-OH,可分別稱之為“醇羥基”“酚羥基”和“羧羥基”。由于這些-OH相連的基團不同,-OH受相連基團的影響就不同。故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性也就不同,表現在性質上也相差較大,一般來說,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性“羧羥基”>“酚羥基”>“醇羥基”。(2)羧酸都是弱酸,不同的羧酸酸性不同,但低級羧酸都比碳酸的酸性強。幾種簡單的羧酸的酸性關系為甲酸>苯甲酸>乙酸>丙酸。乙酸與H2SO3、H2CO3、HF等幾種弱酸的酸性關系為H2SO3>HF>CH3COOH>H2CO3。(3)低級羧酸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醇、酚、高級脂肪酸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乙酸酸性較弱,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所以它可以與碳酸鹽溶液反應,生成CO2氣體()(3)乙酸能與鈉反應放出H2且比乙醇與鈉的反應劇烈()(4)乙酸與乙醇的反應是中和反應()(5)乙醇能發(fā)生氧化反應,而乙酸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6)乙酸在常溫下能發(fā)生酯化反應()(7)酸與醇在強酸的存在下加熱,可得到酯()(8)乙酸和甲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甲酸乙酯()(9)羧酸在常溫下都能發(fā)生酯化反應()(10)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的有機物應含有羧基()1.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下列有關化合物X、Y的說法正確的是()A.1molX最多能與2molNaOH反應B.Y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可得到XC.X、Y均不能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D.室溫下X、Y分別與足量Br2加成的產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數目相等2.水楊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水楊酸制冬青油的反應是取代反應B.阿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