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練習07 《杞人憂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16/wKhkGWcI7pKARutwAAGpCrhkw7A390.jpg)
![真題練習07 《杞人憂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16/wKhkGWcI7pKARutwAAGpCrhkw7A3902.jpg)
![真題練習07 《杞人憂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16/wKhkGWcI7pKARutwAAGpCrhkw7A3903.jpg)
![真題練習07 《杞人憂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16/wKhkGWcI7pKARutwAAGpCrhkw7A3904.jpg)
![真題練習07 《杞人憂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A/16/wKhkGWcI7pKARutwAAGpCrhkw7A39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7杞人憂天一、課內(nèi)閱讀(一)(2022秋·河北石家莊·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困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1)身亡所寄
亡:(2)若屈伸呼吸
若:(3)奈何憂崩墜乎
奈何:(4)其人舍然大喜
舍: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標三處)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譯文:4.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你認同哪種理解?請說明理由。(二)(2022秋·陜西渭南·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杞人憂天《列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身亡所寄()
(2)因往曉之()(3)積塊耳()
(4)其人舍然大喜()6.請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限兩處)天積氣耳亡處亡氣。7.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2)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8.“杞人憂天”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的哪一類人?(三)(2022秋·湖北武漢·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亡:沒有B.因往曉之曉:開導C.不當墜耶當:當然D.其人舍然大喜舍:消除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A.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B.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C.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D.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11.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杞國人因過于擔憂而荒廢了寢食。B.文中杞國人和朋友擔憂著同一個問題。C.文中杞國人提的問題都被朋友解答了。D.文中杞國人在朋友幫助下掃除了疑慮。12.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二、對比閱讀(四)(2022秋·遼寧大連·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絿腥藨n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疽摇可蛲妥淤捎讶胧?,聞唱書者言:“楊文廣①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滨救徽b嘆不已。友曳之歸。日夜念不置,曰:“文廣圍困至此,何由得解?”從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勸之游于郊外,以紓③其意。又忽見道上有負竹入市者,則又念曰:“竹末甚銳,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歸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咀⑨尅竣贄钗膹V:北宋名將。②悒悒(yì):悶悶不樂。③紓:解除。1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廢寢食者
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B.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C.聞唱書者言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穿井得一人》)D.友曳之歸
一屠晚歸(《狼》)1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楊文廣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15.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其人曰:“奈地壞何?”(2)家人勸之游于郊外,以紓其意。16.閱讀【甲】【乙】兩文,填空。【甲】【乙】兩文主要采用描寫來刻畫人物,表達了對如同杞人和沈屯子一樣,的人的批判與諷刺。(五)(2022秋·山東菏澤·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饺藨n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乙】楊布打狗楊朱之弟曰布,衣素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①素:白色的。②緇(zī):黑色。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身亡所寄
亡:
(2)因往曉之
曉:(3)衣素衣而出
衣:
(4)子無撲矣
撲:18.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終日在天中行止 B.其人舍然大喜C.衣素衣而出 D.日月星宿,不當墜耶?19.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20.杞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擔心天崩地陷,自己無處可居的想法呢?21.你覺得《楊布打狗》這則故事意在批評什么?(六)(2022秋·山東煙臺·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饺藨n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疽摇坑奕耸雏}昔有愚人,適①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②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庇奕耸雏}不已,味?、?,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注】①適:到……去。②緣:因為。③味?。何队X敗壞。2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⑴其人舍然大喜
舍:⑵乃益鹽
益:⑶愚人食鹽不已已:2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乃益鹽
屠乃奔倚其下(《狼》)B.遂自念曰
遂成枯落(《誡子書》)C.緣有鹽故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D.母出鹽而怪之因往曉之24.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⑴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⑵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26.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队奕耸雏}》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七)(2022秋·重慶·七年級重慶市人和中學校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炯住胯絿腥藨n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節(jié)選自《杞人憂天》)【乙】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奔确?,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俊痹唬骸捌缏分杏钟衅缪?,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選自《楊子之鄰人亡羊》)【注】①楊子:楊朱,戰(zhàn)國時著名的思想家。②黨,親族。③豎:仆人。④奚:何,為什么。2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往曉之
曉:告知,開導。B.亦不能有所中傷
中傷:誣陷或惡意造謠,旨在毀壞人的名譽。C.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之:代詞,代羊。D.多歧路
歧:岔(道),大路分出的(路)。28.下列對通假字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亡同無,沒有)B.既反(反同返,返回)C.終日在天中行止(止同只,停止)D.曉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釋,解除)29.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2)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30.寓言是寄寓著道理的故事,細細咀嚼,總能體會到一定的人生智慧。讀了乙文,你悟到了怎樣的道理?(八)(2022秋·四川瀘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憂天》)(乙)楚人貧居,讀《淮南子》,方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shù)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①?”妻始時恒答言:“見?!苯?jīng)日,乃厭倦不堪,紿②云:“不見。”嘿然③大喜,赍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縣官受辭④,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冻穗[形》)注:①不:同“否”。②紿:dài,哄騙。③嘿然:沉默不語的樣子。④受辭:聽取供詞。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為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B.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C.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D.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32.根據(jù)上下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
亡:無,沒有 B.若屈伸呼吸
若:如果C.遂于樹下仰取葉
遂:于是 D.問其妻曰
其:他的3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故事性強,文氣貫通,人物形象鮮明。B.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人們常用“杞人憂天”來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C.楚國人以葉障目,公然行竊而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螳螂障目的樹葉。D.乙文借楚人諷刺了那些完全相信書本而自己卻不動腦筋、沒有主見的人。3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2)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九)(2022秋·河南南陽·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甲乙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杞人憂天》)【乙】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①,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廳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②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毙馑旖猓跻膽?,由是瘳④平?!ā讹L俗通·怪神》應劭)【注】①大用羸(léi)露: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廳事:官府治事之所。②門下史:漢代州郡長官自己選薦的屬吏。因常居門下,故稱。③夷懌:喜悅。④瘳(chōu):病愈。3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往曉之(明白,知道) B.若屈伸呼吸(你)C.亦不能有所中傷(傷害) D.終日在天中行止(行動、活動)3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37.【甲】【乙】兩則故事中的主人公各有擔憂,他們擔憂的內(nèi)容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38.中國的寓言故事內(nèi)容豐富,源遠流長,結(jié)合我們熟悉的寓言故事,想一想,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點?(十)(2022秋·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饺藨n天《列子》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疽摇抗ぶ畠S獻琴(節(jié)選)劉基工之僑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边€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④焉。匣而理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惫ぶ畠S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敝鹑ィ胗阱蹿ぶ?,不知其所終?!咀⑨尅竣俟ぶ畠S:名字叫做僑的技藝工人。是虛構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質(zhì)疏松,輕而不曲,是制作樂器的好材料。③斫(zhuó):砍削。④吉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3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風起(《<世說新語〉兩則·詠雪》)B.其人舍然大喜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行》)C.工之僑以歸
一屠晚歸(《狼》)D.易之以百金
靜以修身(《誡子書》)4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4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
玉應42.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1)這兩則故事寓言,【甲】文中“杞人憂天”嘲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嘲諷的________________。但是縱觀古今,這兩類人有共同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2)【乙】文中為了讓琴得到世人的認可,工之僑做了什么?請用原文回答。(十一)(2022秋·山東煙臺·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乙)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jīng),鑿以寫龍,屋室雕文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①,施②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③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選自劉向《新序·雜事》)【注】①牖(yǒu):窗戶。②施(yì):延伸。③還(xuán):掉轉(zhuǎn)。43.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1)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2)棄而還走
走:4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其人曰
失其魂魄B.因往曉之
宋之丁氏C.于是天龍聞而下之
博學而篤志D.窺頭于牖
其一犬坐于前4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1)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2)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46.我們經(jīng)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種的人,用“葉公好龍”諷刺的人。(十二)(2022秋·河南·七年級河南省實驗中學??计谀╅喿x下面文段,完成問題。【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節(jié)選自《列子·天瑞》)【乙】沈屯子偕友入市,聞談者言:“楊文廣①圍困柳州城中,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滨劲谌徽b嘆不已。友曳之歸。日夜念不置,曰:“文廣圍困至此,何由得解?”從此悒悒③成疾。家人勸之徘徊郊外,以紓④其意。又忽見道上有負竹入市者,則又念曰:“竹末甚銳,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歸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選自明代劉元卿《賢奕編》)【注】①楊文廣:北宋名將。②蹙cù:局促不安或憂愁不悅。③悒悒yì:悶悶不樂。④紓:解除。47.下列加點詞解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
舍我其誰B.身亡所寄
吾日三省吾身
身體力行C.日月星宿
意與日去
有朝一日D.終日在地上行止
方欲行
衣食住行48.翻譯下列句子。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49.【甲】文結(jié)尾的兩個“喜”有什么不同?50.結(jié)合文段分別說說你對杞人和沈屯子“憂”的理解。
07杞人憂天一、課內(nèi)閱讀(一)(2022秋·河北石家莊·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困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1)身亡所寄
亡:(2)若屈伸呼吸
若:(3)奈何憂崩墜乎
奈何:(4)其人舍然大喜
舍: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標三處)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譯文:4.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你認同哪種理解?請說明理由?!敬鸢浮?.無,沒有你為何,為什么同“釋”,解除,消除2.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3.太陽、月亮、星星,也是氣體中發(fā)光的氣體,就算它們掉下來,也不可能傷害到誰。4.示例一:我認為是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的人。這個故事本來就是如此。我們不應該為沒有根據(jù)的或不必要的擔憂而憂慮,應實事求是地看待事物。示例二:我認為這則寓言傳達了強烈的憂患意識。憂國憂民、居安思危其實都是“杞人憂天”,在今天也十分必要,如果每個人多一點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社會將更加美好。(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自己無處存身。亡,無,沒有;(2)句意為: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若,你;(3)句意為: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奈何,為何,為什么;(4)句意為: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舍,同“釋”,解除,消除。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句意為: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曰”意思是說,其后停頓;“天”“日月星辰”是名詞,做主語。故停頓節(jié)奏為: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3.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時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diào)整。重點詞語:星宿,星辰;亦,也;只使,縱使,即使;中傷,傷害。4.本題考查觀點的表述。開放性試題,可以認同兩種觀點中任意一種,只需做到觀點明確,理由充足,表述合理即可。示例:“杞人憂天”本來確實是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但理解為“憂患意識”也是可以的。其實《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經(jīng)將“杞人憂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對國家大事的擔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寓意。在今天也十分必要,如果每個人多一點社會責任感,多替別人著想的意識,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參考答案】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蹦莻€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二)(2022秋·陜西渭南·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杞人憂天《列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身亡所寄()
(2)因往曉之()(3)積塊耳()
(4)其人舍然大喜()6.請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限兩處)天積氣耳亡處亡氣。7.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2)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8.“杞人憂天”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的哪一類人?【答案】5.(1)無,沒有。(2)告知,開導。(3)聚積的土塊。(4)同“釋”,解除、消除。6.天/積氣耳/亡處亡氣。7.(1)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2)如果天是很厚的氣積聚而成,那么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8.諷刺了生活中那種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為不需要擔心的事情而過分擔憂的人?!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1)句意:自己無處存身。亡,無,沒有;(2)句意:就去開導他。曉,告知,開導;(3)句意:聚集的土塊罷了。積塊,聚積的土塊;(4)句意:那個杞國人消除疑慮放下心來。舍,同“釋”,解除、消除。6.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語法結(jié)構并結(jié)合內(nèi)容理解為劃分依據(jù)。本句意為: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故根據(jù)句意即為:天/積氣耳/亡處亡氣。7.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的時候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到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漢語語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1)重點詞:若,你;終日,整天;行止,活動;奈何,怎么;憂,擔憂;崩墜,天會塌下來。(2)重點詞:果,如果;積氣,聚集的氣體;當,應當;墜,墜落。8.本題考查對寓言故事主旨的理解。根據(jù)“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和“奈地壞何?”可知,杞國人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自己無處安身,以致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為不必要的事情而憂愁,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徒增了煩惱。所以,“杞人憂天”,是比喻缺乏根據(jù)的不必要的憂慮。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擔心不切實際的問題、胡思亂想的、為不需要擔心的事情而過分擔憂的、患得患失的人。(三)(2022秋·湖北武漢·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亡:沒有B.因往曉之曉:開導C.不當墜耶當:當然D.其人舍然大喜舍:消除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A.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B.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C.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D.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11.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杞國人因過于擔憂而荒廢了寢食。B.文中杞國人和朋友擔憂著同一個問題。C.文中杞國人提的問題都被朋友解答了。D.文中杞國人在朋友幫助下掃除了疑慮。12.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答案】9.C10.D11.B12.你行走跳躍,整天在地上活動,為什么擔憂它會毀壞呢?【解析】9.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C.“不當墜耶”的意思是:不應該墜落下來。當:應當。不是“當然”。故選C。10.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也可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語句“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根據(jù)句意,正確的句讀是: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故選D。11.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B.從文章“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和“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內(nèi)容可知,杞人擔心天地崩墜,朋友擔心的是杞人。故選B。1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譯語句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同時,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在此題中,要注意“若(你)、躇步跐蹈(這四個字都是踩、踏的意思)、奈何(為什么)、憂(擔憂)”的意思,必須翻譯出來。二、對比閱讀(四)(2022秋·遼寧大連·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乙】沈屯子偕友入市,聞唱書者言:“楊文廣①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滨救徽b嘆不已。友曳之歸。日夜念不置,曰:“文廣圍困至此,何由得解?”從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勸之游于郊外,以紓③其意。又忽見道上有負竹入市者,則又念曰:“竹末甚銳,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歸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咀⑨尅竣贄钗膹V:北宋名將。②悒悒(yì):悶悶不樂。③紓:解除。1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廢寢食者
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B.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C.聞唱書者言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穿井得一人》)D.友曳之歸
一屠晚歸(《狼》)1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楊文廣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15.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其人曰:“奈地壞何?”(2)家人勸之游于郊外,以紓其意。16.閱讀【甲】【乙】兩文,填空。【甲】【乙】兩文主要采用描寫來刻畫人物,表達了對如同杞人和沈屯子一樣,的人的批判與諷刺。【答案】13.D14.楊文廣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15.(1)那個人又說:“地塌陷下去怎么辦?”(2)家里人勸他到郊外游玩,來解除心中的憂煩。16.語言為不必要的事情而擔憂的“多憂者”(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解析】1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注意根據(jù)語境確定詞義。A.動詞,吃飯/名詞,食物;B.人稱代詞,你/動詞,像;C.動詞,聽到/名詞,消息;D.都是動詞,回去;故選D。14.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jù)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jié)構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句。句意:楊文廣被困在柳州城,城內(nèi)缺少糧食,城外的援兵被阻擋?!皸钗膹V困于柳州城”是狀語后置句,正確的語序是“楊文廣于柳州城困”,在其后斷開,“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則是分別從內(nèi)外兩方面說明楊文廣的困境,中間應斷開一處,故斷句為:楊文廣困于柳州城/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15.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到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1)其人:那個人;何:怎么辦?(2)之:代詞,他;于:到;以:來;紓:解除。16.本題考查人物描寫方法和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第一問:甲文通過兩人的對話,刻畫出一個“杞人”的形象,他頭頂藍天,卻擔心藍天會崩塌下來,腳踏大地,卻成天害怕大地會陷落下去,以致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他還擔心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惶惶不可終日。乙文中沈屯子有兩個憂慮,通過他的自言自語可知,一個是擔憂被圍困在城中的楊廣,二是擔憂竹子尖刺到行人。據(jù)此可知:語言描寫;第二問:文章通過杞人憂天曉之者勸解的故事,諷刺了那些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結(jié)合乙文“歸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可知,也是諷刺為不必要的事情擔心的人。據(jù)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緟⒖即鸢浮俊疽摇可蛲妥优c朋友一塊來到集市上,聽說書人說到:“楊文廣圍困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糧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擋?!彼r緊皺眉頭,站在一旁唏噓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著:“文廣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脫呢?”竟因此憂愁的生了一場大病。家里人勸他到外面走走,散散心。途中正好看見有人扛著一捆竹竿去集市上賣,他心中暗想:“竹竿梢頭非常銳利,街上行人這么多,一定會有人被戳著剮著的,這該如何是好?”回到家后,他更憂郁了。世界上多憂慮的人像這樣的吧。(五)(2022秋·山東菏澤·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疽摇織畈即蚬窏钪熘茉徊迹滤丌僖露?。天雨,解素衣,衣緇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①素:白色的。②緇(zī):黑色。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身亡所寄
亡:
(2)因往曉之
曉:(3)衣素衣而出
衣:
(4)子無撲矣
撲:18.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終日在天中行止 B.其人舍然大喜C.衣素衣而出 D.日月星宿,不當墜耶?19.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20.杞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擔心天崩地陷,自己無處可居的想法呢?21.你覺得《楊布打狗》這則故事意在批評什么?【答案】17.(1)無,沒有(2)告知、開導(3)穿(4)打、敲18.B19.(1)又有個人看他這樣憂愁,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2)假如你的狗先前去的時候是白的,而回來時卻是黑的,你難道不奇怪嗎?(意思相近,句子連貫即可。)20.缺乏起碼的常識和經(jīng)驗,忽視了祖祖輩輩的生活經(jīng)驗,為一件從未發(fā)生的事而操心。21.批評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zhì),結(jié)果往往出錯。(意思對即可)【解析】17.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1)句意為:自己無處存身。亡:無,沒有;(2)句意為:于是去開導他。曉:告知、開導;(3)句意為:他穿著件白色的衣服出門去了。衣:穿;(4)句意為:你不要打狗了。撲:打、敲。18.本題考查通假字。B.其人舍然大喜?!吧帷保搬尅?,解除,消除。故選B。19.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落實,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點字詞的翻譯。重點詞語有:因:于是,就;憂:擔憂(動詞)、憂愁(名詞);曉:告知,開導;向:先前,從前;使:假使;豈:難道。20.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杞人擔心天崩地陷,在他人的開導下,便“舍然大喜”可見,他擔憂“天地崩墜”是因為缺乏起碼的常識和經(jīng)驗,對事物的認識不夠,了解不夠,并忽視了祖祖輩輩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為一件從未發(fā)生的事而操心。缺乏起碼的常識和經(jīng)驗,忽視了祖祖輩輩的生活經(jīng)驗,為一件從未發(fā)生的事而操心。21.本題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楊布穿著白衣服出門,穿著黑衣服回家,他家的狗便不認得他,朝他狂吠,楊布非常生氣,準備打狗,這時,楊朱以“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制止他。人尚如此,更何況夠呢?本題可圍繞“人要懂得換位思考”“表象與本質(zhì)”的角度闡述。示例:這則寓言批評那些不懂得換位思考,一旦遇到事情,就怪罪他人的人。或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zhì)?!緟⒖即鸢浮俊疽摇織钪斓牡艿芙袟畈迹┲咨囊路鲩T去了。天下起了雨,楊布便脫下白衣,穿著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沒認出來是楊布,就迎上前沖他叫。楊布十分生氣,準備打狗。這時楊朱說:“你不要打狗,如果換做是你,你也會是像它這樣做的。假如剛才你的狗離開前是白色的而回來變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六)(2022秋·山東煙臺·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饺藨n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疽摇坑奕耸雏}昔有愚人,適①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②有鹽故?!北∧褐良遥敢丫呤?。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③,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注】①適:到……去。②緣:因為。③味?。何队X敗壞。2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⑴其人舍然大喜
舍:⑵乃益鹽
益:⑶愚人食鹽不已已:2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乃益鹽
屠乃奔倚其下(《狼》)B.遂自念曰
遂成枯落(《誡子書》)C.緣有鹽故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D.母出鹽而怪之因往曉之24.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⑴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⑵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26.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愚人食鹽》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答案】22.⑴同“釋”,接觸、消除。⑵增加⑶停止。23.C24.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25.⑴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擔憂而擔憂,就去開導他。⑵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26.那些不必要的擔憂?!队奕耸雏}》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極端。(意對即可)【解析】2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山Y(jié)合句意推斷詞義。(1)句意:那個杞國人消除了心事非常高興。舍:同“釋”,接觸、消除;(2)句意:于是增加了鹽。益:增加;(3)句意:愚人不停地吃鹽。已:停止。23.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與意義。A.都是副詞,于是,就;B.都是副詞,于是,就;C.名詞,原因/形容詞,原來;D.都是代詞,指代“他”。故選C。2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結(jié)合“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分析,“天下之事皆然”中“天下之事”是主語,“皆”是謂語,“然”是賓語,句子成分完整,不可中斷,故在“然”后斷句;“過則非唯無益”中“過”是謂語,“非唯無益”是賓語,故在“益”后斷句;“反害之”是補語;再結(jié)合句意“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可斷句為: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25.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翻譯時應當注意做到字字落實,尤其是重點實詞的翻譯;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語、賓語需要補全;最后要注意語句的通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句中注意重點字詞“憂(擔憂),彼(這個杞國人),因(就),曉(開導)”要理解正確;(2)句中注意重點字詞“吾(我),知(知道),咸(全)”要理解正確。26.本題考查故事的寓意?!惰饺藨n天》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種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jù)地憂慮和擔心。故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結(jié)合《愚人食鹽》“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可知,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據(jù)此可知,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過與不及都不合度,食鹽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所以,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據(jù)此作答。【參考答案】【乙】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這位客人一起吃飯。這位客人嫌棄(這些菜都)淡了一點,都沒有味道。主人已經(jīng)聽到了(他的話),于是加入了鹽。愚笨的人嘗了之后,特別好吃,就自言自語道:“菜這么好吃,是因為放了鹽?!秉S昏時回到家,母親已備好了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取出鹽,對此感到有點奇怪,只看到自己兒子唯獨吃鹽不吃飯菜。母親問:“怎么可以這樣呢?”他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鹽,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七)(2022秋·重慶·七年級重慶市人和中學校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炯住胯絿腥藨n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哉咴唬骸暗胤e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節(jié)選自《杞人憂天》)【乙】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選自《楊子之鄰人亡羊》)【注】①楊子:楊朱,戰(zhàn)國時著名的思想家。②黨,親族。③豎:仆人。④奚:何,為什么。2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往曉之
曉:告知,開導。B.亦不能有所中傷
中傷:誣陷或惡意造謠,旨在毀壞人的名譽。C.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之:代詞,代羊。D.多歧路
歧:岔(道),大路分出的(路)。28.下列對通假字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亡同無,沒有)B.既反(反同返,返回)C.終日在天中行止(止同只,停止)D.曉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釋,解除)29.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2)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30.寓言是寄寓著道理的故事,細細咀嚼,總能體會到一定的人生智慧。讀了乙文,你悟到了怎樣的道理?【答案】27.B28.C29.(1)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2)哈哈,掉了一只羊罷了,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找尋呢?30.事物是復雜多變的,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不至于誤入歧途);做事或做學問不專一,就會一無所獲,不僅學習上要緊緊抓住根本的東西,一致的本質(zhì)的東西,觀察和處理一切事物都應該這樣。(意思相近也可)【解析】27.B.句意為:也不會傷害什么。中傷,傷害。故選B。28.C.句意: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行止,行動,活動。并無通假。故選C。29.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憂,擔心。崩,崩塌。墜,墜落。亡,無,沒有。廢,舍棄,停止。(2)嘻,語氣詞。亡,丟失。何,為什么。眾,多。30.考查賞析寓言的寓意。在乙文的故事中,楊子的鄰居的羊逃跑了,已經(jīng)有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還覺得人不夠,又來請求楊子的童仆幫助去追,結(jié)果還是沒有追到。為什么呢?因為岔路太多,岔路中間又有岔路,不知道該從哪條岔路去追,所以這么多人去追,還是追不到。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事物往往都是復雜多變的,就如同許多的歧路。只有明確了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不至像文中的眾人一樣,找不到丟失的羊。人心也會有很多雜念,這些雜念就如同歧路,往往會把人誘導向錯誤的方向??陀^事物錯綜復雜,干什么事情,都必須專一,不能三心二意,見異思遷。如果毫無主見,見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會像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誡的那樣,到頭來是會一無所獲,甚至會有喪失本性,喪失生命的危險的?!緟⒖甲g文】乙:楊子的鄰人走失了一只羊。那人央請了許多親戚朋友一道去尋找(丟失的羊),又請楊子的家僮也一同去追捕。楊子說:“唉!走失了一只羊,何必要這么多人去尋找呢?”鄰人說:“因為岔路太多了!”楊子的家僮回來后,楊子問:“找到羊了嗎?”鄰居說:“丟掉了!”楊子問:“怎么會讓羊走失呢?”鄰居說:“每條岔路的中間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要往哪條路走,所以只好回來了?!保ò耍?022秋·四川瀘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憂天》)(乙)楚人貧居,讀《淮南子》,方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shù)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①?”妻始時恒答言:“見?!苯?jīng)日,乃厭倦不堪,紿②云:“不見?!焙偃虎鄞笙玻迦~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h官受辭④,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楚人隱形》)注:①不:同“否”。②紿:dài,哄騙。③嘿然:沉默不語的樣子。④受辭:聽取供詞。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為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B.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C.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D.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32.根據(jù)上下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亡所寄
亡:無,沒有 B.若屈伸呼吸
若:如果C.遂于樹下仰取葉
遂:于是 D.問其妻曰
其:他的3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故事性強,文氣貫通,人物形象鮮明。B.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人們常用“杞人憂天”來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C.楚國人以葉障目,公然行竊而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螳螂障目的樹葉。D.乙文借楚人諷刺了那些完全相信書本而自己卻不動腦筋、沒有主見的人。3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2)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敬鸢浮?1.C32.B33.C34.(它們)縱使墜落,也不會有所傷害。(2)縣官當堂審問(聽取供詞),楚人自己訴說了事件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縣官大笑起來,釋放了他,沒有治罪。【解析】31.考查斷句。根據(jù)句子結(jié)構、虛詞及句意斷句?!绑搿睘橹髡Z,“執(zhí)葉伺蟬”做謂語,“螳螂執(zhí)葉伺蟬”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在“伺蟬”后斷開停頓;“以摘之”是楚人的做法,故應該在“摘之”后斷開停頓;“葉落樹下”的主語是“葉”,“樹下先有落葉”主語是“樹下”,這是兩個句子,故在“葉落樹下”后斷開停頓;“不能復分別”的主語是“楚人”,故在“不能復分別”前斷開停頓。再根據(jù)這幾句話的意思:螳螂攀著樹葉偵候蟬的時候,他便來摘了這片樹葉。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jīng)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故正確停頓為: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故選C。32.考查文言詞語解釋。根據(jù)句意,推知詞義。B.句意: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若:你。故選B。33.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C.根據(jù)文句“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憑借樹葉隱蔽自己)”可知,螳螂是用樹葉遮蔽的自己的身體,而不是身體消失看不到。根據(jù)文句“赍葉入市,對面取人物((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可知是楚人錯誤地理解了《淮南子》里話的意思,認為用樹葉遮住自己就可以隱形了。故可知“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螳螂障目的樹葉”的表述錯誤。故選C。34.考查翻譯文言句子。注意關鍵詞語的解釋及句式的理解。(1)重點詞語:只使,即使。墜:墜落。中傷:傷害。(2)重點詞語:受辭,聽取供詞。本末: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而:表順承。治:治罪。【參考答案】【乙】有個過著貧窮生活的楚國人,讀《淮南子》,看到書中寫有“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憑借樹葉隱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樹下仰面摘取樹葉。(當他看見)螳螂攀著樹葉偵候蟬的時候,他便來摘了這片樹葉。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jīng)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楚人便掃集收取樹下的好幾斗樹葉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問自己的妻子說:“你看得見我嗎?”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說:“看得見”,經(jīng)過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厭煩疲倦得無法忍受,只得哄騙他說:“看不見?!背税底愿吲d,(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綁起來送進了縣衙門。縣官當堂審問,楚人自己訴說了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縣官大笑起來,釋放了他,沒有治罪。(九)(2022秋·河南南陽·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甲乙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絿腥藨n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杞人憂天》)【乙】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①,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廳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②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③,由是瘳④平。——(《風俗通·怪神》應劭)【注】①大用羸(léi)露: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廳事:官府治事之所。②門下史:漢代州郡長官自己選薦的屬吏。因常居門下,故稱。③夷懌:喜悅。④瘳(chōu):病愈。3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往曉之(明白,知道) B.若屈伸呼吸(你)C.亦不能有所中傷(傷害) D.終日在天中行止(行動、活動)3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37.【甲】【乙】兩則故事中的主人公各有擔憂,他們擔憂的內(nèi)容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38.中國的寓言故事內(nèi)容豐富,源遠流長,結(jié)合我們熟悉的寓言故事,想一想,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點?【答案】35.A36.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37.甲文中杞人擔憂將來有一天會天塌地陷,乙文中杜宣擔憂的是一條蛇被自己喝到了肚子里。38.①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jié)構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②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③故事性強,多虛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④常用手法:比喻、夸張、象征、擬人等⑤“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任意兩條即可)【解析】3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A.句意:就去開導他。曉:開導、告知;故選A。36.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積塊,聚積的土塊;耳,罷了、而已;四虛,四方;亡,無、沒有。37.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甲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可知,杞人“憂天地崩墜”,即擔憂天會塌地會陷;根據(jù)乙文“云畏此蛇,蛇入腹中”可知,杜宣擔憂的是一條蛇被自己喝到了肚子里。38.本題考查寓言故事的特點。甲文主要寫了杞人擔心天塌地陷,在“曉之者”的開導下,杞人消除了顧慮,啟發(fā)我們不要為缺乏根據(jù)的事,不必要的憂慮而擔憂;乙文主要寫杜宣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而迅速衰瘦下去,在應郴解釋后而釋然。啟發(fā)我們不要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兩則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精練,但是富有啟發(fā)性(教育意義),引人深思。寓言的類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畫出某類人的特點和思想;另一種是用擬人的手法,把人類以外的動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種人的特點。據(jù)此可知,寓言多運用各種手法,如比喻、夸張、擬人等。“寓言”中的“寓”有“寄寓、寄托”之意,即將作者的所思所想寄托在故事中,讓人從中有所啟發(fā)。寓言的主人公:主人公多虛構,一切皆可入文,可以是人、物,如:狐假虎威等?!緟⒖甲g文】【乙】我的祖父郴是汲縣縣令,他在夏至日請主簿杜宣喝酒。當時北邊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弩,映照在酒杯里,形狀就像蛇一樣。杜宣看了又害怕又嫌惡,但又不敢不喝(我祖父請的酒)。當天,就胸腹作痛,影響飲食,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用了各種方法醫(yī)治都沒有痊愈。后來,應郴因事路過杜宣家,便前去探望,問他發(fā)生了什么,(杜宣說)我害怕這條蛇,蛇被我喝進肚子里了。應郴回來后想了很久,回頭看見墻上懸掛的弩,才明白杜宣生病的原因。于是應郴派門下的小吏用車拉著杜宣,又在同一個地方設宴招待杜宣,酒杯中仍然有蛇的影子,應郴對杜宣說:“這只是墻上掛著的弩的影子,沒有別的怪異之處?!倍判屓涣耍∫柴R上就好了,后來他官至尚書,掌管過四個郡,聲名遠播。(十)(2022秋·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胯饺藨n天《列子》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乙】工之僑獻琴(節(jié)選)劉基工之僑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边€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④焉。匣而理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敝鹑ィ胗阱蹿ぶ?,不知其所終?!咀⑨尅竣俟ぶ畠S:名字叫做僑的技藝工人。是虛構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質(zhì)疏松,輕而不曲,是制作樂器的好材料。③斫(zhuó):砍削。④吉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3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風起(《<世說新語〉兩則·詠雪》)B.其人舍然大喜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行》)C.工之僑以歸
一屠晚歸(《狼》)D.易之以百金
靜以修身(《誡子書》)4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4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
玉應42.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1)這兩則故事寓言,【甲】文中“杞人憂天”嘲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嘲諷的________________。但是縱觀古今,這兩類人有共同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2)【乙】文中為了讓琴得到世人的認可,工之僑做了什么?請用原文回答。【答案】39.C40.A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自己的身體無處可藏,因而睡不看覺,吃不下飯。B沒有什么不是這樣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1.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42.(1)對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會發(fā)生的事?lián)牡娜?;那些并不看重真才實學,只重視虛名的人;對事物認識不足(不全面)(2)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解析】39.考查一詞多義。A.代詞,你\動詞,及,比得上;B.動詞,放開,釋放\動詞,舍棄;C.都是動詞,回去;D.介詞,用\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故選C。40.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亡,同“無”,沒有;寄,寄托;廢寢食,吃不下飯,睡不首覺。(2)莫,沒有;然,這樣;圖,計劃;與,一同。41.考查斷句。句意: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分析句意可知,“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是先后發(fā)生的三個動作?!敖鹇暥駪敝小肮闹焙蟀l(fā)出的聲音。故斷句為: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42.(1)考查分析文本主旨。甲文中,天本來就不會崩塌,地也不會陷落,但杞人卻因此而“廢寢食”,非得有人開導他以后才“舍然”,由此可知,本文主要嘲諷了那些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或根本就不會發(fā)生的事而擔心的人。乙文中,因為不古老,樂官就退還不收。工之僑將琴做舊以后再獻上去,就成了“希世之珍”,其實琴還是那張琴,只是外表多了一些古老的裝飾。所以本文嘲諷了那些不看重真才實學,只重視外表和虛名的人。甲文中的杞人對天地認識不全面,所以才會憂慮。乙文中的樂官對琴認真不全面,所以才會對同一張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所以這兩類人的共同點是對事物認識不全面。(2)考查篩選信息。根據(jù)“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直接提煉可得?!緟⒖即鸢浮俊疽摇抗ぶ畠S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nèi)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不古老?!北惆亚偻诉€回來。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 惫ぶ畠S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于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十一)(2022秋·山東煙臺·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乙)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jīng),鑿以寫龍,屋室雕文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①,施②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③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選自劉向《新序·雜事》)【注】①牖(yǒu):窗戶。②施(yì):延伸。③還(xuán):掉轉(zhuǎn)。43.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1)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裝備在種植業(yè)中的技術優(yōu)勢
- 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中的人才培養(yǎng)與團隊建設
- 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的對接與互鑒
- 14《母雞》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
- 24 《古人談讀書》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6 傳統(tǒng)游戲我會玩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同步說課稿(統(tǒng)編版)
- 14 圓明園的毀滅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5 樹和喜鵲(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 17《爬天都峰》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1 In the Restaurant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課件(26張)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提高金剛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歷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基于護士主導的MDT肺康復管理模式改善肺部術后患者照護結(jié)局
- 產(chǎn)業(yè)園區(qū)招商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表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專項復習:軸對稱(易錯必刷40題)解析版
- 盾構標準化施工手冊
- 天然氣脫硫完整版本
- 中歐班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