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 第6單元 22《寓言四則》課時2_第1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 第6單元 22《寓言四則》課時2_第2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 第6單元 22《寓言四則》課時2_第3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 第6單元 22《寓言四則》課時2_第4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 第6單元 22《寓言四則》課時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個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的教訓和啟示好比是靈魂?!苯裉煳覀儊砜纯催@兩則中國古代的寓言各講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穿井得一人必備知識02必記字詞03精讀課文05學習目標01

CONTENTS教學目錄初讀課文04課堂小結061.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寓意,培養(yǎng)健全人格,辯證看待問題。學習目標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zhàn)國末年衛(wèi)國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為秦國丞相。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必備知識走近作者《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zhàn)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全書二十六卷,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干,以名、法、儒、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必備知識文學常識古今異義及其家穿井

(古義:挖掘、開鑿。今義:把衣服等物套在

身上)國之道也

(古義:國都。今義:國家)

必記字詞一詞多義聞聞之于宋君

(聽到,這里指“使聽到”)

求聞之若此

(消息)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介詞,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詞,在)于詞類活用聞之于宋君(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更多字詞詳見《教學參考書》請同學們初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做好批注。體會寓言寓意,思考這則寓言主要寫了什么。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畫出認為重要的句子。3.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打水澆田住,停留譯文:宋國有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要到外面打水澆田,常有一人在外面(專做這件事)。初讀課文疏通文意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挖掘、開鑿待,等到譯文: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后,告訴別人說:“我家挖井得到一個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恕!敝溃犝f代詞,指“穿井得一人”的消息譯文: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并傳播這個消息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眹说乐勚谒尉?。使聽到國都講述譯文:國都里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并)向宋國的國君報告這件事。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迸蓱穑卮鹱g文: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此事,丁氏答道:“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在井內挖到了一個人?!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像這樣不如譯文: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什么都沒聽到。消息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道聽途說的人把這句話聽成了什么意思?丁氏的意思是:“我家打井節(jié)省了一個勞動力?!钡缆犕菊f的人把這句話聽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個人?!本x課文分析討論因為宋君不太相信那個姓丁的人能夠“穿井得一人”這件事。宋君是一個不盲目輕信傳言,開明正直的君主。2.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由此看出宋君是一個怎樣的人?3.“穿井得一人”這個故事原來是一場誤會,造成這個誤會的原因是什么?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原因:傳播者沒有調查事實,道聽途說。道理:①說話要防止產生歧義(從丁氏的角度)。②不要輕信流言蜚語,不要傳播未經自己考查的話(從“傳之者”的角度)。③對待傳聞應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調查研究,去偽存真(從宋君的角度)。本文通過寫丁家人打井節(jié)省了一個勞動力引發(fā)流言,最后流言被破除的故事,告訴人們凡事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輕傳,一定要多方查證,弄清真相。課堂小結課文主旨敘事完整,寓意深刻文章不足百字,卻完整地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家無井而出溉汲”,到“穿井得一人”,再到傳言四起,最后澄清事實。結構完整,內容清晰明了。文章最后一句話是對全文的總結,寓意深刻。課堂小結寫作特色穿井得一人起因:丁氏穿井,“得一人”結果:宋君問詢,丁氏釋真相經過:以訛傳訛,聞之于宋君議論:求聞若此,不若無聞流言不可輕信耳風不可亂傳記敘課堂小結板書設計

杞人憂天必備知識02必記字詞03精讀課文05學習目標01

CONTENTS教學目錄初讀課文04課堂小結061.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理解寓意,培養(yǎng)健全人格,辯證看待問題。學習目標列子(約前450年—前375年),名御寇,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鄭國圃田(今河南鄭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必備知識走近作者《列子》《列子》舊題為列御寇著。據(jù)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它是道教經典之一,其學說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凈無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读凶印返膬热荻酁槊耖g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內有很多膾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如《兩小兒辯日》《歧路亡羊》《杞人憂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學遺產。必備知識文學常識通假字身亡所寄

(“亡”同“無”,沒有)其人舍然大喜

(“舍”通“釋”,解除、消除)必記字詞古今異義若屈伸呼吸

(古義:你。今義:如,好像;如果)亦不能有所中傷

(古義:傷害。今義:誣蔑別人使受損害)

一詞多義其其人曰

(代詞,那,那個)

奈何憂其壞

(代詞,它,指地)

日月星宿

(名詞,太陽)終日在地上行止

(名詞,一天)日請同學們初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做好批注。體會寓言寓意,思考這則寓言主要寫了什么。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畫出認為重要的句子。3.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

,廢寢食者。擔心,憂慮崩塌陷落同“無”,沒有所寄托的地方。這里指容身的地方停止,中止1譯文: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便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初讀課文疏通文意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于是,就告知,開導聚積的氣體你彎曲與伸展行動,活動為何,為什么2譯文:另外又有一個為這個杞國人所擔心的(事)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聚積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氣體。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在天中活動,為什么擔心天會崩塌墜落下來呢?”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泛指星辰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嗎”或“呢”3譯文:那人說:“天如果真是聚積的氣體,日月星辰,不會墜落下來嗎?”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4傷害縱使,即使譯文: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聚積的氣體中有光的東西,即使墜落下來,也不會造成傷害?!逼淙嗽?“奈地壞何?”奈……何:把……怎么樣5譯文:那人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四方聚積的土塊這四個字都是踩、踏的意思6譯文: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聚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方,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踩踏著它,整日都在地上行走,為什么擔心地會陷下去呢?”消除疑慮的樣子。舍,同“釋”,解除、消除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7譯文:那人聽了消除了疑慮,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心了,也很高興。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交代故事的起因——杞人擔憂天塌地陷,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曉之者耐心地向杞人解釋了天不會塌、地不會陷的原因。交代故事的結局,杞人的擔心沒有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很高興。第一部分(1):初讀課文劃分層次1.杞人“憂”什么?“憂”到什么程度?后來他的情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情緒的變化與什么有關?“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皯n”的程度:廢寢忘食。情緒變化:憂慮到舍然、大喜。情緒的變化與“曉之者”有關。精讀課文分析討論2.“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先解釋天不過是聚積的氣體罷了,無處沒有空氣,不會塌;再解釋日月星辰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最后解釋地不過是聚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不會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曉之者”的解釋?“曉之者”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勸導的做法,還是值得學習的。4.作者借“杞人憂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寓意:本文借“杞人憂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庸人自擾,為毫無根據(jù)的事情瞎擔心。成語意思:本意指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心。5.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你同意哪一種理解呢?“杞人憂天”本來確實是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但理解為“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也是可以的。其實《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經將“杞人憂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對國家大事的關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边@正是以杞人自喻,抒發(fā)為國事操心而受到排擠的苦悶。文天祥《赴闕》:“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在南宋危亡關頭,他借“精衛(wèi)填海”這個傳說和“杞人憂天”這則寓言表達了自己力挽狂瀾的決心與抱負。《杞人憂天》通過寫杞人擔心天地崩墜,身無所寄,以至寢安難安,以及有個人對他進行開導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為沒有必要或毫無根據(jù)的事情擔憂。課堂小結課文主旨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鮮明這則寓言短小精悍,字數(shù)不多,卻完整地敘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而且描繪了兩個人物:憂心忡忡、無法釋懷的杞人和熱心解憂、悉心勸解的曉之者。文章精當?shù)恼Z言描寫以及“舍然大喜”的神態(tài)描寫,將人物刻畫得生動可感。課堂小結寫作特色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謝謝大家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老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老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準,諸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fā)脾氣等。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岸紫律碜雍蛯W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介新課標的全名叫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件包括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不僅有語文數(shù)學等主要科目,連勞動、道德這些,也有非常詳細的課程標準。現(xiàn)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2011年制定的,離現(xiàn)在已經十多年了;而課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經二十多年沒更新過了,很多內容,確實需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更新。所以這次新標準的實施,首先是對老課標的一次升級完善。另外,在雙減的大背景下頒布,也能體現(xiàn)出,國家對未來教育改革方向的規(guī)劃。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是啥?課程方案是對某一學科課程的總體設計,或者說,是對教學過程的計劃安排。簡單說,每個年級上什么課,每周上幾節(jié),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