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導言課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導言課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導言課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導言課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導言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導言歷史給你一次歷史重生的機會!錯過,無?。?!不要三天熱度,堅持動腦,效果很好!!!一輪復習后常常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1.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到位

基礎知識薄弱是歷史學科最難解決的老問題,主要表現(xiàn)是歷史概念不清,基本結論不明、基本常識缺失、史實識記不準。如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時期的內涵,雇傭關系和資本主義萌芽、海禁的內涵等等。由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到位,遇到題目不能夠進行準確判斷,最終導致丟分。強化重點概念、易錯概念。2.時空觀念不強學生時空觀念混亂是普遍的。這與既與教材體例有一定關系,也與歷史知識容量太大有關,還與學生學習歷史方法不當有關。如學生搞不清楚法國大革命與巴黎公社的先后順序、新經濟政策與農業(yè)集體化政策的先后順序、合作化運動與人民公社化運動先后順序;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革命時期、北伐戰(zhàn)爭時期、十年對峙時期……等認識混亂。整合歷史知識,梳理歷史線索一輪復習后常常存在的若干問題3.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較差

(1)文字閱讀能力較差,尤其是涉及到中國古代史文言文部分的相關內容,因不理解材料含義,導致判斷失誤或無處著筆作答。

(2)信息解讀能力差,不能夠準確的捕捉有效信息,從而導致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或回答問題不完整。

(3)讀圖能力差,不能夠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不能準確把握圖的主旨或意圖。

強化能力訓練、學法指導。一輪復習后常常存在的若干問題

受長期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對教材盲目迷信,遇到變式試題或開放試題,缺乏獨立思維、理性判斷。長期應試教學,學生眼界狹窄,缺乏歷史洞察力和分析問題的敏銳力。4.教材至上,思維單一拓展知識邊界、思維空間一輪復習后常常存在的若干問題分析問題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基礎知識掌握薄弱

信息解讀能力較差審題能力比較薄弱高考答題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察內容、考察要求和考查載體等方面,回答“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從高考層面對“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給出了回答。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構成

“一核”:考查目的。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為什么考”)?!八膶印保嚎疾閮热?,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考什么”)?!八囊怼保嚎疾橐?,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xiàn),(“怎么考”)?!耙缓恕保嚎疾槟康?。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為什么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全方位、系統(tǒng)化地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明確“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傲⒌聵淙恕痹跉v史學科的體現(xiàn)

聚焦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yǎng)。

正確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確認識中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探索;認識思想解放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2020全國卷Ⅱ?24)據(jù)史書記載,角抵(摔跤)“蓋雜技樂也,巴俞(渝)戲、魚龍蔓延(百戲節(jié)目)之屬也”。秦二世曾在宮中欣賞。漢武帝在長安舉行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角抵表演,長安百姓“三百里內皆觀”,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歡迎來長安的西域人。據(jù)此可知,當時角抵A.促進了川劇藝術的發(fā)展

B.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C.推動了絲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間的勞作技能“一核”:文化自信(熱點話題)“四層”:歷史解釋?!八囊怼保壕C合性。1.立德樹人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yǎng)、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樹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引導學生開拓視野,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提高歷史思維能力,探求真相,崇尚美好,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2.服務選才選拔符合國家和高等教育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一是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生;二是具有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學生;三是具有求真務實、學以致用的優(yōu)秀品格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3.引導教學引導中學歷史教學落實黨和國家對歷史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歷史考試的功能定位

高考評價體系確立“核心價值、學科素養(yǎng)、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為考查內容,歷史科考試內容改革依此設計,同時根據(jù)《歷史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遵循學生的認知實際和考試評價規(guī)律,科學構建歷史科考試的“四層”考查內容。1.核心價值歷史科考試的核心價值應在高考評價體系倡導的核心價值下,引導學生培養(yǎng)人文精神、理性思維和探究意識,引導學生培養(yǎng)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開拓視野和提高思辨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歷史科考試應該聚焦于能夠使學生表現(xiàn)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情境,體現(xiàn)高考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引領作用。2.學科素養(yǎng)

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學科素養(yǎng),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時,能夠在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下,合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與方法,有效地整合學科相關知識,運用學科相關能力,高水平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稓v史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5個方面。歷史科考查內容(1)唯物史觀

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2)時空觀念

是在特定的時間聯(lián)系和空間聯(lián)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3)史料實證

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鑒別和辨析,去偽存真,提煉有效信息并進行整合與歸納,從而提出歷史認識和重現(xiàn)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方法與能力(4)歷史解釋

是指以史料為依據(jù),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tài)度、能力與方法。

(5)家國情懷

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人文追求,體現(xiàn)了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唯物史觀唯物史觀將社會發(fā)展的諸因素條分為: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社會基本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私有制、階級、國家、領袖、人民群眾等等,為人們在史學研究中歸類歷史現(xiàn)象與史料,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提供了思維依據(jù)。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4.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只能通過社會主義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3.關鍵能力根據(jù)高考評價體系的整體框架,結合《歷史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歷史考試提出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3項關鍵能力。(1)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

要求學生能夠對信息進行理解與辨識、概括與提煉、組織與運用。(2)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事物,運用歷史思維和科學的方法分析和闡述歷史事物。(3)歷史探究能力

要求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論證問題,最終得出歷史結論。4.必備知識必備知識主要強調兩點:一是重“更新”,體現(xiàn)本領域的新研究、新認識、新成果;二是重“變”,減少對靜態(tài)知識的直接考查,將考查重點放在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可遷移知識上。歷史科考查內容高考評價體系確立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為考查要求。對歷史科考試而言:

1.基礎性

考查學生對主干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文明成果、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發(fā)展線索,考查基礎的學科方法、能力、素養(yǎng)。因此,要求學生對基礎部分內容的掌握必須扎實牢靠。

2.綜合性

體現(xiàn)在歷史知識體系的內部聯(lián)系,強調歷史各分支內容的相互交叉與滲透,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夠綜合運用歷史學科的知識、理論和方法,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思考歷史事物,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應用性

體現(xiàn)在運用歷史學科的知識和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運用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現(xiàn)實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借鑒;從現(xiàn)實出發(fā),回溯歷史,探究歷史,形成對現(xiàn)實問題的正確認識,提高改造現(xiàn)實世界的能力。

4.創(chuàng)新性

體現(xiàn)在對史料進行新的解釋和新的運用,對歷史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新的發(fā)掘;對已有的歷史觀點、方法與歷史結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得出新結論;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利用歷史學知識和方法回應現(xiàn)實問題。歷史科考查要求試題情境是指呈現(xiàn)問題的模式和背景環(huán)境,包括與題目內容相關的文化、環(huán)境、活動等,是實現(xiàn)學科考查目的和考查要求的載體。情境化試題有利于考查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的知識掌握程度,更能精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科試題情境按照素材又可以分為4類:

1.學習情境

指在歷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包括史料、圖表、歷史敘述等問題。

2.生活情境

指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與歷史有關的問題,包括長輩的回憶、影視劇、名勝古跡中的問題等。

3.社會情境指對社會問題的歷史考察,包括社會風俗的來源、國際爭端中的歷史背景問題等。

4.學術情境指歷史學術研究中的問題,包括歷史學家對某一歷史問題有多種看法等。歷史科考查載體高考復習進度安排一輪復習:2022.4.15—2023.3.16二輪復習:2023.3.20—2023.4.26三輪復習:2023.5.1—2023.6.6通史復習專題復習熱點復習本學期:2022.4.15—2022.7.10《中外歷史綱要》上課本:5本復習基本環(huán)節(jié)自主復習教師講解整理總結限時訓練自主復習全冊目錄,明確各單元主要內容及單元間關系。單元目錄,明確各課主要內容及各課間關系。單元導言,本單元主要內容及學習目標。每課內容,包括導言、正文、學習聚焦、思考點、學思之窗、歷史縱橫、史料閱讀、圖片、地圖、探究與拓展等。特別要掌握正文部分每個框題內容及各框題之間關系。1.閱讀課本2.使用學案自主復習課程標準,明確學習目標要求。時空定位,畫出時間線,填寫主要歷史事件及概念,增強時空觀念?;靖拍睿恳桓拍畹臅r間、空間、背景、內容、性質、影響等等?;窘Y論,大致對應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及家國情懷等學科素養(yǎng),是學習本單元內容后應該具有的基本認識。階段特征,本單元所講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fā)展特點,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要求熟練掌握。單元知識體系自主復習2.使用學案3.《三維設計》(1)編排結構(2)單元欄目(3)主旨線索: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經典考法自主復習教師講解(1)依照課本編排,按照時序,梳理單元知識。(2)明晰概念,概括階段特征,形成基本認識,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3)通過典型例題,講解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整理總結(1)自習時間,整理總結復習內容,構建知識體系。(保存好所有學案,知識體系以附頁粘貼或專有筆記。)筆記本(2)整理錯題。(保存好所有試卷試題,錯題整理以附頁粘貼或專有筆記。)錯題集限時訓練選用歷年高考試題及各地模擬試題,限時訓練。

(2017年全國Ⅰ卷)24.周滅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封周公長子伯禽于魯,都奄(今山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薊(今北京)。分封

A.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文化認同

B.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力

C.實現(xiàn)了王室對地方的直接控制

D.確立了貴族世襲特權(2011新課標全國卷)董仲舒認為孔子著《春秋》目的在于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tǒng)”,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lián)系起來。西周時代對于秦漢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D.實現(xiàn)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2020·全國Ⅲ卷高考·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紀下半葉,周公東征勝利后,在廣闊的征服地域內分封其親屬子弟,拓殖建“城”,“國人”居于城內,“野人”居于城外,他們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國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時期的“國”指天子諸侯之都城,其建設有一套理想化的標準模式。都城必置宗廟,立社稷,建高墻,是國家的象征,秦以后兩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繼承了這種規(guī)劃傳統(tǒng)。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對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影響。(7分)【答案】影響:開發(fā)了邊遠地區(qū),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奠定了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基礎,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禮樂制度促進了儒家學說和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為中國長時期政治結構的穩(wě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