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檢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6/13/wKhkGWcEopmAWBDNAAHM4K01wLo364.jpg)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檢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6/13/wKhkGWcEopmAWBDNAAHM4K01wLo3642.jpg)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檢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6/13/wKhkGWcEopmAWBDNAAHM4K01wLo3643.jpg)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檢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6/13/wKhkGWcEopmAWBDNAAHM4K01wLo3644.jpg)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檢測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6/13/wKhkGWcEopmAWBDNAAHM4K01wLo36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第六單元檢測
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J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圖中的人物的科技成就是()
A.發(fā)明了蒸汽機B.培育釉型雜交水稻
C.培育占城稻D.發(fā)明火車機車
2.2020年全球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
類戰(zhàn)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fā)展和技術創(chuàng)新。因發(fā)現能夠有效抗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
科學家是()
A.鐘南山B.屠呦呦C.李蘭娟D.李四光
3.天向一號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fā)射以來,備受人們關注。1970年中國航天人實現“敢上九天攬月”夢
想,體現航天成就的是()
A.沈陽飛機制造廠建成投產B.武漢鋼鐵基地建成
C.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D.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
4.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的是()
A.袁隆平B.錢學森C.屠呦呦D.鄧稼先
5.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科技成就
中,不是在這一期間取得的是()
A.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B.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
C.首次培育成功釉型雜交水稻D.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6.“中國的經驗第一條就是自力更生為主。我們很多東西是靠自己搞出來的……這樣,就可以振奮起整個
國家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在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印證了這一觀點的科技成就是()
A.首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B.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C.成功培育釉型雜交水稻D.成功掌握載人航天技術
7.改革開放后,我國增加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法定節(jié)假日,總天數從少到多,出現了小長假。這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
A.我國法制體系健全B.我國脫貧任務完成
C.我國邁入了小康社會D.我國政府注重民生,人民休閑需求增加
8.“五十年代看陽光,七十年代看墻上(鐘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手機”,這段話反
映的現象主要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時間觀念的增強C.通訊手段的進步D.消費觀念的
變化
9.1987年11月12日,美國快餐業(yè)巨頭肯德基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正式開業(yè),這也是第一
家進入中國的外國快餐店。這主要得益于()
A.中國實行改革開放B.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
C.中美關系的正?;疍.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0.“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是外國青年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fā)明”。外國人紛紛表示:“出
門不用帶錢包,就帶手機”?!巴赓u、快遞都非??臁薄案哞F很棒”。這些現象反映出()
①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②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③人們生活方式逐漸變化④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20世紀80年代以前,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等傳統(tǒng)的“四大件”是城鄉(xiāng)的最高追求;80年
代以后,彩電、洗衣機、錄音機等新的“四大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今,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
為新的消費熱點。這些現象說明()
A.我國的高新科技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B.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C.人們的消費水平達到世界發(fā)達國家水平
D.追求高消費成為人們的主要消費觀念
12.2019年《辭?!罚ǖ谄甙妫┦珍浟恕?G”“大數據”“無人車”等熱門新詞匯,同時刪除了部分查檢率
較低的條目,如“碎化錢集成電路”“拖拉機隊”等。這客觀上反映了我國()
A.出行方式變革B.傳統(tǒng)觀念更新C.科學技術進步D.民主制度完善
13.口述史是一種新的歷史研究方法,“現代意義上的口述史學,實際上是通過有計劃的訪談和錄音技術,
對某一特定問題獲取第一手口述資料,然后經過篩選、比照、分析和辨?zhèn)?,進行歷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2
它更適合研究與廣大民眾息息相關的歷史?!备鶕陨媳硎?,你認為下面最適合應用口述史研究的一項是
()
A.改善中美關系的重大歷史事件B.改革開放以來衣食住行的變化
C.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D.兩彈一星研究的方方面面
14.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
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從此,伴隨城鎮(zhèn)居民近40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就此謝幕,象征著一個新
時期的來臨。這個來臨的“新時期”是()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B.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
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
15.2020年3月《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規(guī)定: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
學設立勞動必修課程,將勞動素養(yǎng)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開展勞動教育課有利于學生()
A.增強實踐能力,做到知行合一B.提升問題意識,輕視書本知識
C.參與勞動實踐,放棄理論學習D.拓展課外知識,弱化課堂學習
16.從數據看變化:據此回答下題,能直接從下表得出的結論是,改革開放使()
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居民存款余額
1978年343元136元210.6元
2007年13786元4140元172534億元
A.生產效率提高B.綜合國力增強C.人民生活改善D.思想觀念轉變
17.20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盡可能地節(jié)約,服裝一般選擇結實的布料和耐臟的顏色藍、灰、黑。文革時期,
西裝被認為是資產階級而被批判,軍裝是最時髦、最體現革命化的時裝。到了八十、九十年代,人們的生
活不斷改善,喇叭褲、健美褲、牛仔褲、蝙蝠衫、連衣裙興起,人們著裝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對建國后
人們服裝的變化,理解正確的是()
①體現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②反映了思想觀念的變化
③受到了政治局勢的影響
④受到了設計能力的制約
3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從“綠藍灰到五彩繽紛”,從“破爛平房到漂亮樓房”,從“自行車到私家
車進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們衣食住行發(fā)生了變化B.人們不再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
C.人們努力生活的更好D.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順口溜出現在改
革開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②當今百姓愛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農民大棚種野菜,商城專把活魚賣
③雙手筑起兩層樓,高檔家電樣樣有,妻兒外出有私車,吃喝穿戴屬一流
④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個窩窩頭,一天三頓難見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生活方式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與政治、經濟并行發(fā)展的過程中,反映了社會時代的共同
特點。下列我國人民從進入20世紀以來生活方式演變不正確的是()
A.官員著翎頂補服一人們著中山裝、西裝等新式禮服一老百姓著豐富多彩的個性服裝
B.老百姓飲食:食物匱乏、單調一講究營養(yǎng)均衡、健康飲食
C.人們只有在城市看到電影和報紙一通過互聯(lián)網閱讀新聞、發(fā)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從以汽車為交通工具,到乘火車遠行,再到可以經常乘坐飛機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武漢,稱之為“首義之城。紅色之城、建設之城、改革開放之城,……”,在抗擊新冠肺炎
的戰(zhàn)斗中,武漢人民展現出煩強的斗爭精神,更是被誓為“英雄城”。
材料二: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
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1)材料一中的武漢是“建設之城”,寫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武漢取得的建
設成就各一例。
4
(2)武漢最為哪一類城市在哪一年加入了對外開放的行列?
(3)材料二中的“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體現,新中國成立后各行各業(yè)涌現出了很多這樣的精神,
請各寫一例“鐵人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代表。
(4)作為青年學生。我們將如何繼承和弘揚這些中國精神?
22.
材料一:1960年11月,我國成功發(fā)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一號。
材料二: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我國西部羅布泊荒漠上空閃過一道強烈亮光,驚天動地的巨大火
球轉為蘑菇云沖天而起。
材料三?: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自主研制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上述材料講述的是我國“兩彈一星”發(fā)射情況,請回答:“兩彈一星”指的是什么?
(2)為我國在“兩彈一星”研制成功作出重大貢獻,先后被黨和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是哪些
人?在這些杰出人物身上體現出了什么樣的精神?
(3)“兩彈一星”研制成功有何重要意義?
23.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歷史是理解未來的一把鑰匙。30多年前,一位外國時裝大師的黑色毛料大衣,在北京街頭引
來無數圍觀;如今,中國紅、中國風,扮靚世界各地的時裝周。30多年前,我國GDP只有3645億元,位居
全世界最不發(fā)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如今,中國經濟總量翻了200多倍,每年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發(fā)達國
家經濟規(guī)模??萍紕?chuàng)新水平加速邁向國際第一方陣,進入三跑并存、領跑并跑日益增多的歷史性新階段。
涌現了一批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是改革開放,讓我國“大踏步趕
上時代”,讓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材料二:伴隨著改革開放40年的腳步,在百姓眼中最盛大隆重最具有傳統(tǒng)意味的春節(jié),也呈現了很多
“升級換代”的欣喜。辦年貨不僅有現買現吃的家門口超市,鼠標輕點間,“世界賣場”近在眼前;智能
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潮流電子產品也成為新年禮物的新寵。去南方避寒、去北方賞雪、去新馬泰
過大年成為人們過春節(jié)的常態(tài)選項。舉家觀影已逐漸成為與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tǒng)習俗并駕齊驅的新年俗,
春節(jié)已經成為中國電影最吸金的超級檔期。
(1)根據材料一,歸納改革開放后取得的成就?
(2)根據材料二,從中國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促成春節(jié)“升級換代”的條件有哪些?
(3)對比兩則材料內容,從改革開放的作用的角度分別概括一個觀點。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5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的農村現在的美麗鄉(xiāng)村
材料二我國居民人均住宅面積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z寸
—8888866666000001
66666666666000000000
——一一111111—3370^70404301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農村人均住房面積
材料三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3678.7億元,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1.7億元;1978年城鎮(zhèn)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2017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2元;197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233.6元,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4元。
材料四1995年,國家在城鎮(zhèn)啟動了“安居工程”,讓中低收入的職工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合適的住房;
為了使城市建設更趨合理化、規(guī)范化,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強城鄉(xiāng)規(guī)劃監(jiān)管;同時中國的住宅建設更
加注重人性、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保護。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國居民住房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依據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居民住房發(fā)生上述變化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請你談談人類未來居住的環(huán)境的發(fā)展趨勢。
6
參考答案
1.B
【詳解】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可知圖中人物是袁隆平。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釉型雜交水稻,這種水稻比
普通水稻增產20%,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B項正確;ACD項不是袁隆
平的成就,排除。故選B項。
2.B
【詳解】
20世紀60年代,為尋找治療瘧疾的新型有效藥物,許多國家組織科研力量展開研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
導科研團隊,從中醫(yī)藥古典文獻中獲得靈感,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經過數百次實驗,終于在70年代
初發(fā)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
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
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B項正確;鐘南山、李蘭娟為對抗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
出重大貢獻,排除AC項;李四光是地理學家,排除D項。故選B項。
3.D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成
為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日本后,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D項正確;沈陽飛機制造廠建成
投產是一五計劃期間(1953——1957年)工業(yè)建設成就,排除A項;武漢鋼鐵基地建成是十年探索時期
(1956——1966年)的工業(yè)成就,排除B項;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是1964年,排除C項。故選D項。
4.C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是屠呦呦。20世紀70年代初,屠呦呦領
導科研團隊發(fā)現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并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我國第一位獲得
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C項正確;袁隆平、錢學森和鄧稼先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排除ABD項。
故選C項。
5.D
【詳解】
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是1965年,文革大革命是1966-1976年,D項符合題意;1967年,中
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1970年;首次培育成功釉型雜交水稻是1973
7
年,都屬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科技成就,排除A、B和C項。故選D項。
6.D
【詳解】
2003年10月,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
天技術的國家,這一事件振奮起整個國家奮發(fā)圖強的精神,D項正確;首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是1970年,
排除A項;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1964年,排除B項;成功培育釉型雜交水稻是1973年,排除C項。
故選D項。
7.D
【詳解】
根據題干信息“改革開放后,我國增加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法定節(jié)假日,并出現了小長假,法定節(jié)假日總天數從少到
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因為增加法定節(jié)假日總數可以讓民眾更好的休息,進而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拉
動消費,因此國家比較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注重民生,以及人民休閑需求增加。D項正確;我國法制體系健全,
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我國脫貧任務完成,與題干內容沒有聯(lián)系,排除B項;我國邁入了小康社會,
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8.A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們“由看陽光到看鐘表看手表到看手機”,這說明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改革開
放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也逐漸得到提高,A項正確;題干材料中的內容表現了人們從50
年代到90年代掌握時間的手段的變化,無法反映人們時間觀念的增強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也無法反映通訊
手段的進步,排除BCD項。故選A項。
9.A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
食、住、行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材料表明肯德基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國快餐店,這主
要得益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A項正確;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成就,與題干信息無關,排
除B項;中美關系的正常化是中國外交成就,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C項;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
2001年,排除D項。故選A項。
10.A
【詳解】
根據題干信息“外國青年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fā)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這些現象反映出中國經濟快
8
速發(fā)展;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方式逐漸變化。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④中國已成為世
界第一大經濟體,不符合史實,排除BCD項。故選A項。
11.B
【詳解】
材料中“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可知,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主要是改革開放以
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導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B項正確;材料論述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
科技進步導致,排除A項;當時的人們的消費水平并沒有達到世界發(fā)達國家水平,排除C項;材料不是說
明人們追求高消費的觀念,排除D項。故選B項。
12.C
【詳解】
根據材料“2019年《辭?!罚ǖ谄甙妫┦珍浟恕?G”“大數據”“無人車”等熱門新詞匯,同時刪除了部分查檢率
較低的條目,如“碎化錢集成電路”“拖拉機隊”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題干材料客觀上反映了我國科
學技術進步,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出現了許多新的詞語,同時一些詞語逐漸被淘。C項正確;材料
中的熱門新詞匯不僅僅只體現“出行方式變革”,排除A項;材料中的熱門新詞匯不僅僅只體現“傳統(tǒng)觀念更
新“,排除B項;材料與“民主制度完善“關聯(lián)不大,排除D項。故選C項。
13.B
【詳解】
根據材料“現代意義上的口述史學,實際上是通過有計劃的訪談和錄音技術,對某一特定問題獲取第一手口
述資料,然后經過篩選、比照、分析和辨?zhèn)?,進行歷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它更適合研究與廣大民眾息
息相關的歷史”,可知,改革開放以來衣食住行的變化最適合應用口述史研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
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在不斷進步,B項正確;口述史的歷史研究方法更適合研究與廣大民
眾息息相關的歷史,“改善中美關系的重大歷史事件”、“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和“兩彈一星研究
的方方面面”均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
14.D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來實行糧票、油票供應,主要是因為人民公社時代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生產力
水平低下,發(fā)行票據是為了抑制物價上漲,而后來取消糧票、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主要是因為
改革開放后,生產力獲得巨大發(fā)展,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
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
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象征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的來臨。D項符合題意;向社會
9
主義過渡時期指的是1953-1956年,排除A;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國開始了獨立探索社
會主義的道路,至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排除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
期與題干“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就此謝幕”不符,排除C;故選D。
15.A
【詳解】
根據材料“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必修課程,將勞動素養(yǎng)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結合所學
知識可知,勞動教育課有利于增強實踐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故A正確;BCD項說法錯誤,故排除BCD
項。故選A。
16.C
【詳解】
根據圖表可知,1978年到2007年城鎮(zhèn)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出現了巨大的增長,居民存款余額數量增多,
圖表體現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取得突飛猛進的增長,人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故C項正確。ABD和圖表主旨無關,排除,故選C。
通過數據變化可知,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引起了人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17.C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建國后人們服裝從結實的布料和耐臟的顏色藍、灰、黑到文革時期革命化的時裝,再到改
革開放后服飾的多樣化、個性化的變化可知,服飾變化的原因和當時的經濟狀況、社會思想觀念及政治局
勢有關,①②③正確,故C項正確。設計能力的制約不是建國后人們服裝的變化的原因,故排除含有④的
ABD,故選C。
18.D
【詳解】
依據題干信息“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從“綠藍灰到五彩繽紛”,從“破爛平房到漂亮樓房”,從“自
行車到私家車進平常百姓家”可知,此內容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故D符合題意;人們衣食住行發(fā)生了變化、人們努力生活的更好是題干體現的現象,故AC不合題意;
題干沒有涉及人們不再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故B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
19.A
【詳解】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飯以后是1978年以后,”①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和“④早晚喝
菜粥,中午吃個米糠窩窩頭,一天三頓難見油”描述的是改革開放以前的窮苦日子,不符合意義“②當今
10
百姓愛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農民大棚種野菜,商城專把活魚賣”和“③白手打起兩層樓,高檔家電樣
樣全,妻兒外出有私車,吃喝穿戴屬一流”描述的是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②③符合
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20.C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翎頂補服被中山裝、西裝等新式禮服,改革開放后,出現了豐富多彩的
個性服裝。故A反映的我國人民從進入20世紀以來生活方式演變正確,不符合題意;改革開放前,老百姓
的食物匱乏、單調。改革開放后,老百姓的食物講究營養(yǎng)均衡、健康飲食。故B反映的我國人民從進入20
世紀以來生活方式演變正確,不符合題意;人們只有在城市看到電影和報紙的現象出現在19世紀,題文是
“我國人民從進入20世紀以來”。故C反映的我國人民從進入20世紀以來生活方式演變不正確。故C符
合題意;上海居民的出行工具從以汽車為交通工具,到乘火車遠行,再到可以經常乘坐飛機。這符合我國
人民從進入20世紀以來生活方式演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1.
(1)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武漢鋼鐵基地建成。
(2)沿江城市1992年
(3)王進喜楊利偉或翟志剛
(4)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樂觀向上,勇往直前;要熱愛祖國,作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年等。
【分析】
(1)
依據所學可知,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年),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
的交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工業(yè)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武漢鋼鐵基地建
成,因此材料一中的武漢是“建設之城”。
(2)
依據所學可知,武漢作為沿江城市在1992年加入了對外開放的行列。
(3)
材料二中的“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體現,新中國成立后各行各業(yè)涌現出了很多這樣的精神。如
“鐵人精神”的代表王進喜;“航天精神”的代表楊利偉或翟志剛。
(4)
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這些中國精神,就要不怕困難、
堅持不懈;樂觀向上,勇往直前;要熱愛祖國,作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年等。
11
22.
(1)兩彈:近程導彈原子彈,一星:人造地球衛(wèi)星
(2)錢學森鄧稼先;“兩彈一星”精神即“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
于攀登”的精神?!皟蓮椧恍恰本瘢菒蹏髁x、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體現,是中國
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3)“兩彈一星”鑄就了共和國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國國防安全體系的基石。新中國成立后,西方敵對勢
力對我實施全面的封鎖和打壓,多次對我實施核威脅?!皟蓮椧恍恰睘槲覈鴳?zhàn)略核力量的建立和發(fā)展提供
了有力的武器裝備保障,促進了我國戰(zhàn)略威懾體系的形成。
【詳解】
(1)依據材料“I960年11月,我國成功發(fā)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導彈”和“1964年10月16日15時整,我
國西部羅布泊荒漠上空閃過一道強烈亮光,驚天動地的巨大火球轉為蘑菇云沖天而起”以及“1970年4月,
我國第一顆自主研制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彈是近程導彈原子彈;一
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我國在“兩彈一星''研制成功作出重大貢獻,先后被黨和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
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3 Weather A let's learn(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001
- 2025寫場地租賃合同范文
- 2025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合同履約銀行保證書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二年級下冊
- 2023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第3課 美國內戰(zhàn)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泵車租賃合同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2.1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的興起說課稿1 人民版必修2
- 蔬菜物資發(fā)放方案
- 養(yǎng)生館前臺合同范例
- 代理經營店鋪合同范例
- 九年級短跑2 公開課教學設計
- 平衡計分卡-化戰(zhàn)略為行動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期末家長會PPT模板
- 礦山安全培訓課件-地下礦山開采安全技術
- 【課件】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課件高二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2023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及答案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 《腰椎間盤突出》課件
- simotion輪切解決方案與應用手冊
- 柴油發(fā)電機運行檢查記錄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