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楚雄州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楚雄州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高考全部內(nèi)容。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的春秋戰(zhàn)國,儒墨同顯,一致百慮,對立互補,相反相成。墨子先學儒,后覺察儒學缺點,自創(chuàng)墨學,非儒反儒,補充改造儒學,提出兼愛等人文學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學有“當而不可易"(正確而不能改變)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學派。
孟子推崇墨子兼愛的人格精神魅力?!睹献印けM心上》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子提倡全人類兼愛交利,即使從頭到腳,被磨成粉末,只要對天下有利,都甘愿付出,這種損己利人、大公無私的精神,突顯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貴品格。孟子對墨子精神的贊揚,影響深遠。
西晉魯勝《墨辯注序》說:“孟子非墨子,其辯言正辭則與墨同。"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維表達方式,承自墨子,酷似墨子,辯論模仿墨子慣用的歸謬反駁法。《孟子·告子上》說:“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p>
“不知類"是墨子應用歸謬反駁法的標志詞、慣用語,曾被墨子用來說服魯班與楚王,止楚攻宋,孟子出色地加以傳承發(fā)揚?!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氛f:“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歸謬辯辭,比喻生動,膾炙人口,眾所周知,是世人普遍效法的思維表達范例。
儒墨之學,各有所長,舍短取長,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國良方,是司馬遷和班固等史學思想家對儒墨學關系的標準定性,是今日認知判斷儒墨關系的正確指引。
秦漢學界,儒墨對舉,孔墨并提;漢后至清,墨學衰竭。
作為墨子“兼愛"理想深刻理論基礎的全人類共同人性論,“兼愛”理想,在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是無法實現(xiàn)的超越性的善良愿望和理論假設。
儒家“愛有差等”,適應宗法等級制要求,隨血緣親疏遠近,施愛厚薄不同,其人性論的理論基礎和靈魂,是“親親尊尊”的“血統(tǒng)論”,是“中世紀”漫長宗法等級制社會的主流統(tǒng)治思想。墨子堅決反對儒家“親親尊尊"的“血統(tǒng)論”,主張“可學而能"的共同人性論,是科學的認知理論,認為知識由后天學習得來?!渡匈t下》說:“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學能者也?!敝粦{血統(tǒng)高貴治理國家,不通過學習獲得智能,“此譬猶喑者而使為行人,聾者而使為樂師”,就像叫啞巴當外交官,聾人當樂隊指揮,必然越治越亂。
孟子辟墨,攻擊墨學“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氨?即驅(qū)除、屏除、排除。宋陸游《雜興·孟子辟楊墨》詩說:“孟子辟楊墨,吾道方粲然?!薄胺ツ井敺ジ钞敼浴?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鮮亮發(fā)光。
孟子攻擊墨子,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被視為對墨子的政治結論和人格定性定位,絕無一絲可能翻案平反的條件。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漫漫長夜之中,儒學界把孟子辟墨奉為金科玉律、真理標準,是典型“以權威為據(jù)”和“以眾取證"的謬誤,是充斥心理相關型和論據(jù)空缺型的詭辯。
在當今不同文明互補互鑒的全新時代,辨識墨子兼愛學說的精義,吸取孟子不當辟墨的歷史教訓,探尋墨學中絕的動因,推進儒墨學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歷史賦予當代學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學界應攜起手來,努力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儒學研究和墨學研究交流合作,開辟儒墨學兼容創(chuàng)新的新局面。
(摘編自孫中原《儒與墨:一個常新的話題》)
材料二:
儒家“仁愛”主張“愛有差等”,即根據(jù)親疏貴賤而施予不同的愛。從維護“君臣父子”的綱常出發(fā),儒家主張在施行愛的過程中以自己為起點,逐漸擴大至他人,即“立愛自親始"。
墨家“兼愛”是圍繞“兼相愛,交相利"這一基本論點展開的?!秴问洗呵铩氛f:“墨翟貴兼?!薄凹?的本義是一只手拿著兩顆稻谷,引申為同時顧及事物的幾個方面。在《墨經(jīng)》中,“兼”表示“整體"全部”的意思。因此,“兼愛"主要強調(diào)的是“兼愛天下之人”。在墨子看來,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無論出身是高貴還是低賤,只要是人,都是被愛的對象,這個愛的對象的范圍應該是“天下之人”,也就是整個人類,也即“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無有私也”。墨家“兼愛"認同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等級差別,卻又要求別人不分差別地彼此相愛,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泥潭之中。與“兼相愛”緊密相連的是墨家的“交相利"的實利主義道德原則。在墨家看來,愛就是利,利即為愛。沒有實際的“利”,就無從談“愛"。
儒家“仁愛”與墨家“兼愛"都是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愛,所愛的對象是相同的。儒家堅信在一個秩序和諧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仁愛;而墨家則認為在一個秩序和諧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兼愛,其實這兩種理想的人際關系皆為人與人之間的普遍之愛,是人類之愛,愛的對象是整個人類。儒家有“泛愛眾”“仁者愛人”,墨家有“兼愛天下”。儒家施行“仁愛"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譬也,可謂仁之方也”,這種方法就是由己及人?!熬又谖?,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里的“仁”和“親"是兩個概念?!叭省笔菍τH人之外的他人的喜愛?!坝H"則是對親人或相熟的人的親愛。
儒家“仁愛”和墨家“兼愛"都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都表達了人與人之間“愛”的關系。我們要在充分理解它們兩者產(chǎn)生的那個時代的具體含義的基礎上,結合當今時代的特征,用辯證的、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它們,分析、鑒別、取舍、改造,使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在當今散發(fā)出更大的魅力和光芒。
(摘編自高潔《儒家“仁愛"與墨家“兼愛”的比較》)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漢之前墨家與儒家兩大流派對舉并提,而漢朝之后至清朝,墨學逐漸衰竭,這跟孟子的“辟墨"有一定的關系。
B.“兼愛”是一種美好的理想,是人類的共同人性論,這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是無法達到的,也與宗法等級制不符。
C.材料一認為,我們應該吸取孟子為了本派學說而全盤否定墨學歷史教訓,儒墨學說研究者應當平等地交流與合作。
D.“立愛自親始"是儒家的主張,是說在施行愛的時候,以自己為起點,再擴大到他人,根據(jù)關系的親疏貴賤而不同。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本來是學儒學的,因認為儒學有缺點而自創(chuàng)墨學,補充改造儒學,提出兼愛等人文學的重要原理,可見,在當時墨學比儒學更先進。
B.利用儒墨之學的優(yōu)勢,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掌握真理和治理國家,古代史學家的見解,對我們今天研究諸子百家各學派關系仍有指導價值。
C.“伐木當伐根,攻敵當攻堅”,是說辦事要先抓主要矛盾,孟子非墨辟墨,攻擊墨學“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孔孟之道才能夠鮮亮發(fā)光。
D.墨學從與儒學并舉到逐漸衰竭,墨子從與孔子并提到漸去漸遠,原因很多,其自身學說有些地方自相矛盾、有些觀點不合時宜是重要因素。
3.下列選項,沒有運用歸謬反駁法的一項是()
A.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p>
B.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钦\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p>
C.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蚋嬷唬骸笆欠蔷又馈?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D.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埽稳纾?其人弗能應也。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所使用的論證方法。
5.儒墨關于“愛”的主張有哪些異同點?請根據(jù)兩則材料簡要說明。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人生的樂趣
林語堂
我們只有知道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樂趣,才會真正了解這個國家,正如我們只有知道一個人怎樣利用閑暇時光,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人一樣。只有當一個人歇下他手頭不得不干的事情,開始做他所喜歡做的事情時,他的個性才會顯露出來。只有當社會與公務的壓力消失,金錢、名譽和野心的刺激離去,精神可以隨心所欲地游蕩之時,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內(nèi)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中國人在閑暇時是最聰明最理智的。他們有著如此之多的閑暇和悠閑的樂趣,這有關他們生活的一章,就是為愿意接近他們并與之共同生活的讀者而作的。這里,中國人才是真正的自己,并且發(fā)揮得最好,因為只有在生活上他們才會顯示出自己最佳的性格——親切、友好與溫和。
既然有了足夠的閑暇,中國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們食蟹、品茗、唱戲、放風箏、猜謎、看斗雞、澆花、下棋、養(yǎng)鳥、猜拳、看手相、腌蘿卜、喂鴿子、登山、看賽舟……
這是因為中國人總是那么親切、和藹、活潑、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會玩兒。這也是自然的,因為情趣來自傳統(tǒng)。人們被教會欣賞美的事物,不是通過書本,而是通過社會實例,通過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會里的生活。工業(yè)時代,人們的精神無論如何是丑陋的,而某些中國人的精神——他們把自己的社會傳統(tǒng)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拋棄掉,而瘋狂地去追求西方的東西,可自己又不具備西方的傳統(tǒng),他們的精神更為丑陋。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園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國式園林,卻為一個猶太人所擁有。所有的中國人都醉心于什么網(wǎng)球場、幾何狀的花床、整齊的柵欄、修剪成圓形或圓錐形的樹木,以及按英語字母模樣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國,但上海卻是現(xiàn)代中國往何處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們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澀的味道,就像中國人用豬油做的西式奶油糕點那樣。它刺激了我們的神經(jīng),就像中國的樂隊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進,基督的士兵們"一樣。傳統(tǒng)和趣味需要時間來互相適應。
古代的中國人是有他們自己的情趣的。我們可以從漂亮的古書裝幀、精美的信箋、古老的瓷器、偉大的繪畫和一切未受現(xiàn)代影響的古玩中看到這些情趣的痕跡。人們在撫玩著漂亮的舊書、欣賞著文人的信箋時,不可能看不到古代的中國人對優(yōu)雅、和諧和悅目色彩的鑒賞力。僅在二三十年之前,男人尚穿著鴨蛋青的長袍,女人穿紫紅色的衣裳,那時的雙縐也是真正的雙縐,上好的紅色印泥尚有市場。而現(xiàn)在整個絲綢工業(yè)都在最近宣告倒閉,因為人造絲是如此便宜,如此便于洗滌,三十二元錢一盎司的紅色印泥也沒有了市場,因為它已被橡皮圖章的紫色印油取代。
古代的親切和藹在中國人的小品文中得到了極好的反映。小品文是中國人精神的產(chǎn)品,閑暇生活的樂趣是其永恒的主題。小品文的題材包括品茗的藝術、圖章的刻制及其工藝和石質(zhì)的欣賞、盆花的栽培,還有如何照料蘭花、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拜謁古代美人的墳墓、月下賦詩,以及在高山上欣賞暴風雨——其風格總是那么悠閑、親切而文雅,其誠摯謙遜猶如與密友在爐邊交談,其形散神聚猶如隱士的衣著,其筆鋒犀利而筆調(diào)柔和,猶如陳年老酒。文章通篇都洋溢著這樣一個人的精神:他對宇宙萬物和自己都十分滿意;他財產(chǎn)不多,情感卻不少;他有自己的情趣,富有生活的經(jīng)驗和世俗的智慧,卻又非常幼稚;他有滿腔激情,而表面上又對外部世界無動于衷;他有一種憤世嫉俗般的滿足,一種明智的無為;他熱愛簡樸而舒適的物質(zhì)生活。
在中國,人們對一切藝術的藝術,即生活的藝術,懂得很多。一個較為年輕的文明國家可能會致力于進步;然而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度,自然在人生的歷程上見多識廣,它所感興趣的只是如何過好生活。就中國而言,由于有了中國的人文主義精神,把人當作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類幸福當作一切知識的終結,于是,強調(diào)生活的藝術就是更為自然的事情了。但即使沒有人文主義,一個古老的文明也一定會有一個不同的價值尺度,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樂趣”,這就是那些感官上的東西,比如飲食、房屋、花園、友誼。這就是生活的本質(zhì),這就是為什么像巴黎和維也納這樣古老的城市有良好的廚師、上等的酒和美妙的音樂。人類的智慧發(fā)展到某個階段之后便感到無路可走了,于是便不愿意再去研究什么問題,而是像奧瑪開陽那樣沉湎于世俗生活的樂趣之中了。于是,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它不知道怎樣像中國人那樣吃,如何像他們那樣享受生活,那么,在我們眼里,這個民族一定是粗野的,不文明的。
(有刪改)
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人對閑暇時光的利用方式往往能體現(xiàn)他的個性,因為閑暇時人往往能真實地展現(xiàn)自己的精神世界。
B.中國人傳統(tǒng)的情趣,體現(xiàn)了他們對美的欣賞,這種欣賞能力是在有高尚情趣的社會中熏染出來的。
C.中國傳統(tǒng)的物品逐漸被價格低廉的工業(yè)商品替代,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必然,人們也都樂于接受。
D.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度,它歷經(jīng)發(fā)展,最終會強調(diào)生活的藝術,包括注重飲食等持久的生活樂趣。
7.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不厭其煩地一一羅列出中國人閑暇時所做的事,看似繁復,實則是以鋪陳展示中國人的生活樂趣之豐富。
B.作者用“豬油做的西式奶油糕點"作比,諷刺了當時國人盲目追求西方審美文化的現(xiàn)象,形象巧妙又辛辣。
C.本文語言質(zhì)樸自然,平淡親切,筆力溫和又有感染力,既表達了文化浸潤下中國的文化魅力,又有警示意義。
D.文章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趣味進行詳細闡釋,意在反襯工業(yè)社會的丑陋并直觀地表達出對工業(yè)時代的批判。
8.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內(nèi)涵。
9.在任何時代,文化自信都應該被提振。時值校園文化節(jié),需要你寫一篇關于文化自信的開幕詞,請結合本文,列出幾條提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奸財貨賈得用于市,則商人不少矣。聚斂倍農(nóng)而致尊過耕戰(zhàn)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商賈之民多矣。
是故亂國之俗: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其言談者,為設詐稱,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jié)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積于私門,盡貨賂,而用重人之謁,退汗馬之勞。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nóng)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yǎng)耿介之士,則海內(nèi)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選自《韓非子·五蠹》,有刪改)
材料二:
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狈虮静徽吣┍匾?,始不盛者終必衰。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被腹龆曁臁9苤僭唬骸八^天者,非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河間獻王曰:“管子稱:‘倉庫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蚬日?,國家所以昌熾,禮義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渡袝肺甯?,以富為始,子貢問政,孔子曰:‘富之?!雀唬私讨?,此治國之本也?!?/p>
晉文公見咎季,其廟傅于西墻,公曰:“孰處而西?"對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對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墻壞而不筑?!惫唬骸昂尾恢??"對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惫龆嬷?,仆頓首于軫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國曰:“毋淫宮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時,無奪農(nóng)功?!?/p>
(選自《說苑·建本》,有刪改)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則稱先王之道A以籍仁義B盛容服而飾C辯說D以疑E當世之F法G而貳H人主之心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與“位卑則足羞”(《師說》)兩句中的“卑"意思相同。
B.“以成其私”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私”意思不同。
C.“聚弗靡之財"與“則弗能攻”(《兼愛》)兩句中的“弗"意思不同。
D.“西益而宅”與“單于益驕"(《蘇武傳》)兩句中的“益”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家混亂風氣的形成跟五種像蛀蟲一樣的人有關,不除掉這些人,國家就危險了。
B.人們想要行為正當就需要本性正,如果一開始就不夠強盛,那么,最后肯定會失敗。
C.晉文公聽到咎季家的墻壞了不修的事,深受啟發(fā),下令不準濫修宮室,要保障農(nóng)事。
D.管仲認為君王應把百姓當作天,百姓親附,國家就安寧;百姓背棄,國家就要滅亡。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聚斂倍農(nóng)而致尊過耕戰(zhàn)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商賈之民多矣。
(2)夫谷者,國家所以昌熾,禮義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
14.兩則材料中,給君王的建議有何相同之處?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簡要說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踏莎行·春水鴨頭
納蘭性德
春水鴨頭,春山鸚嘴,煙絲無力風斜倚。百花時節(jié)好逢迎,可憐人掩屏山睡。
密語移燈,閑情枕臂。從教醞釀孤眠味。春鴻不解諱相思,映窗書破人人字。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描繪了百花開放的初春季節(jié),正該相會時,“可憐人"卻掩起屏風,孤眠不起。
B.上闋描繪宜人春景,下闋前兩句繼續(xù)實寫,描繪戀人在燈下說著綿綿情話的溫馨畫面。
C.結尾兩句借鴻雁映照窗上的影子不成“人”字,委婉地表達了“可憐人"的相思情懷。
D.這首詞通過屏山孤眠的凄苦等,將一個相思苦戀的閨中思婦的形象刻畫得十分動人。
16.結合全詞,請簡要賞析“春水鴨頭,春山鸚嘴,煙絲無力風斜倚”。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陸游《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稱贊之情。
(2)蘇軾《石鐘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點明作者寫這篇游記的目的是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錯誤說法。
(3)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寫居住地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來自四面八方的熱血青年,打著背包奔赴這片連一杯淡水、一捧黃土也要到幾十公里外去取的鹽湖邊扎下帳篷。最原始的鐵勺、鐵耙、鐵鉆、鐵鍬,都是他們使用的工具。他們穿上水靴蹚入鹽池挖鹽,土法上馬生產(chǎn)出第一批鉀肥,填補了中國沒有鉀肥生產(chǎn)的空白。
如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塊塊分割整齊的湖田一個比一個大,一艘艘現(xiàn)代化采鹽船正在抽吸湖里的鹵水。廠房里生產(chǎn)大量鉀肥,A,不用問,現(xiàn)代化的設備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勞動,人力大大節(jié)省了……察爾汗鹽湖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序幕已經(jīng)拉開。
走上“萬丈鹽橋”,公路就像一座橋懸浮在鹵水上面。寬闊光滑的路面,與周圍自然結成的鹽蓋連成一體。腳下沒有奔騰的流水,而是注滿涌動鹵水的鹽蓋。踩在上面,平穩(wěn)踏實,感覺與城市里的柏油馬路沒有兩樣。有趣的是鹽橋維修的方法別具一格,一旦路面出現(xiàn)坑坑洼洼,只要從附近的鹽蓋上鏟一點鹽粒,再去路邊挖的鹽水坑里舀一勺濃濃的鹵水澆上去,鹽粒融化后凝固,B。
漫步鹽湖間,一個個鹽體結晶宛如春天盛開的花朵。千姿百態(tài)的珍珠鹽、玻璃鹽、珊瑚鹽、水晶鹽、雪花鹽,這兒一簇,那兒一叢,叢叢簇簇恣意綻放在鹽湖中,直奔我的眼底。這些夢幻般的鹽花呈現(xiàn)出的鬼斧神工,雖然不可能人工復制,但那些被時光刻錄的留存,仍舊埋藏在深深的鹽湖中,我心里涌起一種莫名的激動。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19.請簡要賞析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
20.文中的畫橫線句子如果改成“打著背包奔赴這片鹽湖邊扎下帳篷”,與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達效果更好,請簡要分析。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樹蝸牛是波利尼西亞諸島的本土物種,其身長不到2.5厘米,但它們對當?shù)厣鷳B(tài)的作用是巨大的:樹蝸牛既能限制對植物有害的真菌生長,又能讓植物殘體(如落葉)中的養(yǎng)分迅速回到土壤。因此,它們是維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運行的重要一員。
可惜,這些樹蝸牛在島上死亡殆盡了。原因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喜歡吃蝸牛的法國人將大蝸牛帶到了波利尼西亞諸島。誰料到,本應該老老實實待在廚房的大蝸牛陸續(xù)逃亡,并在當?shù)卮笏练敝?。大蝸牛以約500多種植物為食物,缺乏天敵的它們在島上大肆啃食植物,嚴重破敗了島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了抑制大蝸牛,法國人又將大蝸牛的天敵——狼蝸牛引入受大蝸牛禍害的島嶼。不過,狼蝸牛不僅捕食美味的大蝸牛,島上一些本地小蝸牛也成了狼蝸牛的食物,其中就包括對島上生態(tài)系統(tǒng)有重要意義的樹蝸牛。在狼蝸牛的橫掃之下,本地樹蝸牛幾乎滅絕。
在樹蝸牛消失后,不僅森林嚴重退化,而且農(nóng)業(yè)用地的肥力下降,當?shù)剞r(nóng)民不得不擴大對土地的開墾,以滿足生存之需。然而,結果又導致森林進一步被農(nóng)田蠶食。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22.請用疑問句分別給第一段和第二段添加一個小標題,均不超過15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楊志軍在獲獎感言中說:“一個人的歷史是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一個人的精神是時代精神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情懷是民族情懷的一部分。寫作者的精神維度決定了其作品的優(yōu)劣高低,對登高望遠的熱愛時刻伴隨著我們對隕落與滑坡的警惕。寫作者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永遠的攀登者?!?/p>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帶來怎樣的啟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fā)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楚雄州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簡要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1~5題答案】
【答案】1.C2.A
3.B4.①舉例論證。文中列舉孟子在《孟子·盡心上》上評論墨子的例子,論證孟子推崇墨子兼愛的人格精神魅力。
②引用論證。文中引用宋陸游《雜興·孟子辟楊墨》的語句論證孟子辟墨是為了孔孟之道鮮亮發(fā)光。
③對比論證。文中將儒家“愛有差等"與墨家的“可學而能”進行對比。
5.異:儒家主張仁愛,“愛有差等”,由己及人,根據(jù)親疏貴賤而施予不同的愛;墨家提倡全人類兼愛交利,“兼相愛,交相利”“兼愛天下"。
同:儒家“仁愛”和墨家“兼愛"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思想,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普遍之愛;愛的對象是整個人類。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6~9題答案】
【答案】6.C7.D
8.①在新文化的沖擊下,許多中國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摒棄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情趣。
②國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更加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重新培養(yǎng)他們的樂趣。
9.①中國人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他們閑暇時親近自然,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愉悅精神,表達情誼。
②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藝術優(yōu)雅古樸。古書裝幀、信箋、瓷器、繪畫等,優(yōu)雅和諧,賞心悅目。
③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充滿人文主義精神。人們注重精神的愉悅,強調(diào)生活的藝術,把人當成中心,把人類幸福當作終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14題答案】
【答案】10.BDG
11.D12.C
13.(1)(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過農(nóng)民的收入,而在社會上受到的尊重又超過從事耕戰(zhàn)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減少,而經(jīng)營工商業(yè)的人就增多。
(2)谷物,國家是靠它繁榮昌盛的,禮義是靠它實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
14.①相同點:以農(nóng)為本,重視農(nóng)事。②材料一中希望君王能保證從事農(nóng)耕的人多于經(jīng)商之人,否則會本末倒置,導致社會風氣不好,體現(xiàn)了以農(nóng)為本、重視農(nóng)事。③材料二中管子勸諫君王,國家糧食增加則國家富裕,國富則兵力可以強大;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很難治理,體現(xiàn)了以農(nóng)為本、重視農(nóng)事。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16題答案】
【答案】15.B16.①這幾句運用了比喻手法。春天的河水,漣漣碧綠,翠如鴨頭一般顏色。春山火紅,如紅色的鸚鵡嘴。柳絮如煙如絲,在春風中歪歪斜斜,嬌弱無力。
②這幾句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反襯出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愁悶。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題答案】
【答案】①.《出師》一表真名世②.千載誰堪伯仲間③.蓋嘆酈元之簡④.而笑李渤之陋也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見群鷗日日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18~20題答案】
【答案】18.A工人卻沒有看到幾個B路面很快平整如初
19.①“這兒一簇,那兒一叢”既表明了鹽體結晶的分布廣,又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增強了文章的氣勢。②運用擬人,用“恣意"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鹽體結晶任意、不受拘束的特點,增強了鹽體結晶自然形成各種形態(tài)的表達力度。③用“直奔”一詞形象寫出鹽體結晶形態(tài)多、顏色鮮艷,亮人眼球,從而引起“我"的注意與驚嘆。
20.①原文用數(shù)量詞“一杯”“一捧"與“幾十公里”形成對比,有力地表現(xiàn)了熱血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理科技在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現(xiàn)代藝術與設計趨勢創(chuàng)新與變革
- 現(xiàn)代營銷中的用戶體驗設計
- 環(huán)境科學與未來綠色發(fā)展的結合策略
- 國慶節(jié)紅色電影活動方案
- Unit7《Lesson 26 I Love My Famil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京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與區(qū)域的發(fā)展 章末分層突破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3
- Unit 7 Happy Birthday!(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屆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1課 開辟新時代的“宣言”說課稿2 北師大版001
- 《18 初始機器人》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一年級下冊
- 醫(yī)院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質(zhì)保管理制度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外科學-第三章-水、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課件
- 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課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裝訂(全)課件
- 城市旅行珠海景色介紹珠海旅游攻略PPT圖文課件
- 小學 三年級 科學《觀測風》教學設計
- JJF1664-2017溫度顯示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第二講共振理論、有機酸堿理論
- 高考英語聽力必備場景詞匯精選(必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