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1/12/wKhkGWb9TVaAbKdgAAMJlbmgz64800.jpg)
![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1/12/wKhkGWb9TVaAbKdgAAMJlbmgz648002.jpg)
![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1/12/wKhkGWb9TVaAbKdgAAMJlbmgz648003.jpg)
![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1/12/wKhkGWb9TVaAbKdgAAMJlbmgz648004.jpg)
![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1/12/wKhkGWb9TVaAbKdgAAMJlbmgz6480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分學校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含解析)西安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美育,即審美教育,又被稱為美感教育,也因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為區(qū)別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的一種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美育范疇認識的科學性和定位的準確性,不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開展的邏輯起點,更關涉到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美育目標、體系建設等美育實施環(huán)節(jié)的依據和宗旨。
蔡元培提出:“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源于知識的灌輸,而在于感情的陶養(yǎng)。這種陶養(yǎng)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為核心,以生動形象陶冶人的性靈,怡情養(yǎng)性,使人具備把握客觀世界的美的能力,進而形塑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格。審美是人類感性認識的豐富與升華,是一種脫離低級趣味的心理活動,當你感到“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的觸動,或是生發(fā)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慨嘆,它就已經悄無聲息地進入你的心靈,浸潤著你的人格。意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創(chuàng)造出來的審美世界,更是人心靈活潑潑的一種狀態(tài),是從世俗雜務中超脫出來的“思與境偕”“神與境會"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說,審美能力其實是一種與情感密切相關的內在德性。
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就其本質而言,美育更加強調感通性與情感性。人處于世界之中,與他人、與萬物交相往來,除了需要正確認識客觀條件,理性把握對象的屬性與特征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與同感情懷。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語言、文化和歷史的隔閡,或者群體、種族、國別的差異,達到更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國人常說“將心比心”,有一些東西并不是眼可見、耳可聽,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時人與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說的就是這種美感狀態(tài)。人們日常通過美育陶養(yǎng)心性,保持內心的活潑,避免麻木不仁,這是人與外界溝通達成理解的關鍵。
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具象性與實踐性。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通過具體可感、鮮明生動的形象打動人、浸潤人,所謂“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中國自古強調美育,也正因為此。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詩、禮、樂這些教化手段是中國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对娙佟分卸嘞x魚鳥獸草木之名,其意象與情趣對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機、生意多有興發(fā)之功;禮則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說法,人們依禮行事,通過儀式化的實踐培育人內心的神圣性與敬畏感;樂則和順人情,樂教足以調協(xié)情志,涵養(yǎng)人心。中國古代因此十分重視通過詩禮樂的感性陶育,培育出溫柔敦厚的君子之風。而在新時代,我們具備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載體,這些也都是我們開展美育的重要手段。
就其目標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和諧性與整體性。在柏拉圖看來,美本身需要有整體的協(xié)調性。朱光潛也認為中國古代禮樂教化中,樂的精神在和諧,禮的精神在秩序,內心和諧而生活有秩序,這才是應該追求的境界。美育具體實踐中的藝術教育也同樣如此,不論是繪畫、舞蹈、音樂還是書法,任何一種形式都強調要素之間的整體和諧,這些形式的美育活動強化了人們的協(xié)調性和綜合性素質的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一個綜合而整全的人??梢姡烙恢皇撬囆g教育,它的目的也遠不只是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而是以美育人,陶養(yǎng)心性,健全人格。
(摘編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
材料二:
首先,我們應繼續(xù)開展對“美是什么"這一本體問題的追問?!懊朗鞘裁础边@一問題的追問自柏拉圖以來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變遷,美的本體的探索始終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互聯(lián)網技術雖然也是通過視覺、聽覺的沖擊使受眾獲得感官審美享受,從而觸發(fā)情感,達到美育效果。但由于技術或傳播模式的限制,互聯(lián)網技術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觸感與全身心的浸潤的真實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種虛擬模式,而缺少心靈自由的愉悅,即深層審美經驗。盡管這一淺層審美經驗也可以使人的感官產生快感,但無益于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但這一技術形式的變化也實實在在帶來了新的生活樣式與文化樣式,這一新的生活樣式與文化樣式,將成為互聯(lián)網美育的新內容。
其次,我們應建立對“美的標準"的重構探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亦楊認為從國際視野來看,我國目前的審美或美育至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美本身不夠簡潔,太繁復,裝飾性太強,有點兒土豪;二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從這兩個現(xiàn)實問題來看,美育尤其是互聯(lián)網美育最大的癥結仍是要重構“美的標準”。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將美好寧謐的自然風光與勤勞樸實的農耕生活融為一體,將四季幻化的自然風光、人民數(shù)千年來利用自然積淀而來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發(fā)揮影像技術優(yōu)勢,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樣本版圖,喚起人們對于田園生活的集體記憶,傳遞出特立獨行的青年對“美”的當下探索。
(摘編自李駿《美育應先“立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美育固然是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但它在體系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同。
B.蔡元培先生認為美育能陶養(yǎng)人的感情,能促進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而知識的灌輸對于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重要。
C.對中國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境的把握和理解屬于審美教育的內容,它能豐富與升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
D.美育的開展在互聯(lián)網時代面臨新的挑戰(zhàn),主要問題在于互聯(lián)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無法提供直接的審美體驗。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想高質量地開展、推進美育研究與美育工作,就應該首先對美學教育的范疇進行科學的認識與準確的定位。
B.美育的開展需要特定的形式和載體,詩、禮、樂等教化手段是中國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當下依然有存在價值。
C.因為中國與西方的學者在美育目標的認識上有相同之處,這就使得中西方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風格上趨于一致。
D.對于“美的標準”,我們還存在認識偏差,如過于追求繁復和注重表象,這需要在今后的美育中進行修正改變。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符合美育的感通性與情感性特征的一項是()
A.詩人李白面對著敬亭山,獨坐許久,他凝望著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著自己,為此,他寫下了名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B.明代文學家楊慎認為《江南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原本應是“十里鶯啼綠映紅”,理由是:千里鶯啼誰能聽見?千里紅綠誰能看見呢?
C.清風吹動了旗幡,引發(fā)了兩位僧人的爭論,一位說是風動,一位說是幡動,六祖慧能看到,走上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D.因“安史之亂”,長安陷落,詩人杜甫被禁于長安,晚上望月思家,遂作《月夜》,詩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p>
4.請結合材料內容,給“美育"下一個簡要定義。
5.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編自兩篇不同的文章,但卻組成了一個有機的論述整體。請簡要分析說明兩則材料組合的內在關聯(lián)。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油坊(節(jié)選)
沈從文
油坊在一個坡上,坡是泥土坡,像饅頭,名字叫圓坳。同圓坳對立成為本村東西兩險隘的是大坳。大坳也不過一土坡而已。大坳上有古時碉樓,用四方石頭筑成,碉樓上生草生樹,表明這世界用不著軍事烽火己多年了。這時正三月,是油坊打油當忙的時候。山桃花已紅滿了村落,打桃花油時候已到,工人換班打油,還是忙,油坊日夜不停工,熱鬧極了。
①初到油坊才會覺得這是一個怪地方!單是那圓頂?shù)奈?,從屋頂透進的光,就使陌生人見了驚訝。這團光幫我們認識了油坊的內部一切,增加了它的神奇。
先從四圍看,可以看到成千成萬的油枯。油枯這東西,像餅子,像大錢,架空堆碼高到油坊頂,繞屋全都是。其次是那屋正中一件東西:一個用石頭在地面砌成的圓碳池,直徑至少是三丈,占了全屋四分之一空間,三條黃牛繞大圈子打轉,拖著那個薄薄的青砷石碾盤,碾盤是兩個,一大一小,碾池里面是曬干了的桐子,桐子在碾池里,經碾盤來回的碾,便在一種軋軋聲音下碎裂了。
但是,若我們一離遠,就不能看到那如山堆的桐子仁,也看不到那形勢奇怪的房子了,也不知那里是空洞死靜的還是一切全有生氣的。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聽那打油人唱歌,聽那跟隨歌聲起落仿佛為歌聲作拍的洪壯的聲音。
這些打油人,成天守著那一段懸空的長木,執(zhí)行著類乎劊子手的職務,手干搖動著,腳步轉換著,腰兒勾著扶了那油槌走來走去,他們可不知那一天所作的事,出了油出了汗以外還出了什么。每天到了換班時節(jié),就回家。人一離開了打油槌,歌也便離開口邊了。一天的疲勞,使他覺得非喝一杯極濃的高粱酒不可,他于是乎就走快一點。到了家,把腳一洗,把酒一喝,或者在灶邊編編草鞋,或者到別家打一點小牌。有家庭的就同妻女坐到院壩小木板凳上談談天,到了八點聽到巖上起了更就睡。睡,是一直到第二天五更才作興醒的。醒來了,天還不大亮,就又到上工時候了。
一個打油匠生活,不過如此如此罷了。
天黑了,在高空中打團的鷹之類也漸漸的歸林了,各處人家的炊煙已由白色變成紫色了,什么地方有婦人尖銳聲音拖著悠長的調子喊著阿牛阿狗的孩子小名回家吃飯了,這時圓坳的油坊停工了,從油坊中走出了一個人。這個人,行步匆匆像逃難,原來后面還有一個小子在追趕。這被追趕的人踉踉蹌蹌的滑著跑著,在極其熟習的下坡路上走著,那追趕他的小子趕不上,就在后面喊他。
“四伯,四伯,慢走一點,你不同我爹喝一杯,他老人家要生氣了?!?/p>
他回轉頭望那追趕他的人黑的輪廓,隨走隨大聲的說:“不,道謝了。明天來。五明,告訴你爹,我明天來。"
“那不成,今天燉得有狗肉!”
“你多吃一塊好了。五明小子你可以多吃一塊,再不然幫我留一點明早我來吃。"
“那他要生氣!”
“不會的。②告你爹,我有點小事,要到西村張裁縫家去。"
說著這樣話的這個四伯,人已走下圓坳了,再回頭望聲音所來處的五明,所望到的是輪廓模糊的一團,天是真黑了。
他不管五明同五明爹,放棄了狗肉同高粱酒,一定要急于回家,是因為念著家中的女兒。這中年漢子,惟一的女兒阿黑,正有病發(fā)燒,躺在床不能起未,等他回家安慰的。他的家,去油坊上半里路,已屬于另外一個村莊了,所以走到家時已經是五筒絲煙的時候了??斓搅思遥郊抑袇s不見燈光,這漢子心就有點緊。老老遠,他就大聲喊女兒的名字。
他心想,或者女兒連起床點燈的氣力也沒有了。不聽到么,這漢子就更加心急。假若是,一進門,所看到的是一個死人,那這漢子也不必活了。他急劇的又憂愁的走到了自己家門前,用手去開那柵欄門關在院中的小豬,見有人來,以為是喂料的阿黑來了,就群集到那邊來。
他暫時就不開門,因為聽到屋的左邊有人走動的聲音。
“阿黑,阿黑,是你嗎?”
“爹,不是我。"
故意說不是她的阿黑,卻跑過來到她爹的身邊了,手上拿的是一些仿佛竹管子一樣的東西。③爹見了阿黑是又歡喜又有點埋怨的。
“怎么燈也不點,我喊你又不應?”
“飯己早煮好了。燈我忘記了。我沒聽見你喊我,我到后面園里去了。"
做父親的用手摸過額角以后,阿黑把門一開,先就跑進屋里去了,不久這小瓦屋中有了燈光。
又不久,在一盞小小的清油燈下,這中年父親同女兒坐在一張小方桌邊吃晚飯了。
吃著飯,望到女兒臉還發(fā)紅,病顯然沒好,父親把飯吃過一碗也不再添。阿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知道父親發(fā)癡的理由,就說:“一點兒病已全好了,這時人并不吃虧?!?/p>
“我要你規(guī)規(guī)矩矩睡睡,又不聽我說。"
“我睡了半天,因為到夜了天氣真好,天上有霞,所以起來看,就便到后園去砍竹子,砍來好讓五明做簫?!?/p>
“我擔心你不好,所以才趕忙回來。不然今天五明留我吃狗肉,我哪里就來。"
“爹你想吃狗肉我們明天自己燉一腿?!?/p>
“你哪里會燉狗肉?"
“怎么不會?我可以問五明去。弄狗肉吃就是臟一點,費事一點。爹你買來拿到油坊去,要燒火人幫烙好刮好,我必定會辦到好吃。”
“等你病好了再說吧。"
④“我好了,實在好了?!?/p>
“發(fā)燒要不得!"
“發(fā)燒吃一點狗肉,以火攻火,會好得快一點?!?/p>
乖巧的阿黑,并不想狗肉吃,但見到父親對于狗肉的傾心,所以說自己來燉。但不久,不必親自動手,五明從油坊送了一大碗狗肉來了。被他爹說了一陣,怪他不把四伯留下,五明退思補過,所以趕忙送了一大青花海碗紅燜狗肉來。雖說是來送狗肉,其實還是為另外一樣東西,比四伯對狗肉似乎還感到可愛。五明為什么送狗肉一定要親自來,如同做大事一樣,不管天晴落雨,不管早夜,這理由只有阿黑心中明白。
五明看到阿黑把碗中狗肉倒到土缽中去,看到阿黑洗碗,看到阿黑……到后是把碗交到五明手上,另外塞了一把干栗子在五明手中,五明這小子才笑。
(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寫初到油坊的獨特體驗,“怪"指油坊旁大坳上生草生樹的古時碉樓,以及從早到晚不停工的打油場面讓人感覺神奇。
B.②句四伯說要去西村張裁縫家,實際上是找了個借口推脫五明爹的邀請,要急著回家看生病的女兒,并非真的不愿赴約。
C.③句寫出了四伯看見女兒后復雜心理,女兒的病似乎有所好轉,明明聽到父親叫喊卻故作不理,這讓父親既歡喜又埋怨。
D.④句中的“實在好了”語氣篤定,是阿黑為了逃避父親的責備而找的借口,與后文父親的“要不得"都表達了強烈的感情。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圍繞“油坊”展開情節(jié),從油坊的外部環(huán)境及內部構造寫到打油匠的生活,進而聚焦到主人公四伯身上,描繪了一幅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B.本文以細膩真實的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寫四伯歸家途中不見燈光的心急和憂愁,刻畫出一個不茍言笑的中年父親,暗示了后文他對女兒的埋怨。
C.作者善于用詩畫般的場景描寫烘托氛圍,天黑之后鷹鳥歸林,炊煙散去,婦人喚子歸家等場面就使用了這種筆法,烘托了安寧祥和的鄉(xiāng)村生活。
D.阿黑與《邊城》中的翠翠有相似之處,阿黑的“爹,不是我"與翠翠的“不是翠翠”,這些語言都展現(xiàn)出了她們嬌憨可愛的少女形象。
8.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用“如此"概括了打油匠的生活,含有哪些意味?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9.沈從文善于在文章中表現(xiàn)人與人之間至真至善的“人情美”,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虢之會,諸侯之大夫尋盟未退。季武子①伐莒取鄆,莒人告于會,楚告于晉曰:“尋盟未退,而魯伐莒,瀆齊盟,請我其使。"楚人將以叔孫穆子為戮。晉樂王鮒求貨于穆子,曰:“吾為于請于楚”。穆子不予。梁其脛②謂穆子曰:“有貨,以衛(wèi)身也。出貨而可以免,子何愛焉?"穆子曰:“非女所知也。承君命以會大事,而國有罪,我以貨私免,是我會吾私也。茍如是則又可以出貨而成私欲乎雖可以免吾其若諸侯之事何?夫必將或循之,曰:‘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瘎t我求安身而為諸侯法矣。君子是以患作。作而不衷,將或道之,是昭其不衷也。余非愛貨,惡不衷也。且罪非我之由,為我何害?然鮒也賄,弗與,不已。”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曰:“帶其褊③矣。"趙孟聞之,曰:“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謀主三者,義也。有是四者,又可戮乎?”乃請諸楚曰:“魯雖有罪,其執(zhí)事不辟難,畏威而敬命矣。子若免之,以勸左右可也。若子之群吏處不辟污,出不逃難,其何患之有?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難而不守,所由來也。能是二者,又何患焉?不請其能,其誰從之?魯叔孫可謂能矣,請免之以靖能者。"楚人許之,乃免叔孫。
穆子歸,武子勞之,日中不出。其入曰:“可以出矣?!蹦伦釉唬骸拔岵浑y為戮,養(yǎng)吾棟也。夫棟折而椽崩,吾懼壓焉。故曰雖死于外,而庇宗于內,可也。今既免大恥,而不忍小忿,可以為能乎?"乃出見之。
(節(jié)選自《左傳》)
材料二:
故君子可以有勢④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人可以有勢榮,而不可以有又榮。有勢辱無害為堯,有勢榮無害為桀。義榮勢榮,唯君子然后兼有之;義辱勢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榮辱之分也。圣王以為法,士大夫以為道,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萬世不能易也。
(節(jié)選自《荀子》)
【注】①季武子:魯國正卿,季文子的兒子。②梁其脛:叔孫穆子的家臣。③褊:狹小。④勢:情勢。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位置的標號涂黑。
茍如A是B則又可C以出貨而成D私欲乎E雖可以F免G吾H其若諸侯之事I何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循,文中譯為“順著,沿著”,與《登泰山記》中“余始循以入"的“循”詞義相同。
B.裳,古人的下衣,是裙的一種,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衣裳"詞義有所不同。
C.執(zhí)事,此處指叔孫穆子,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敢以煩執(zhí)事”的“執(zhí)事"有所不同。
D.患,指“憂慮”,與《伶官傳序》中“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中的“患”詞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國的季武子違背盟約,攻伐莒國,還占領了鄆城,針對這種行為,楚國主張殺掉魯國的盟使叔孫穆子來回應莒國的控告。
B.穆子認為君子會堅持正道,不會做出只求一己茍安的不義之事,所以他拒絕賄賂樂王鮒而使自己免于困境的提議。
C.針對樂王鮒的索求,穆子撕下一片布帛讓使者交給樂王鮒,但又因為布帛太窄不能滿足樂王鮒的要求而感到憂心。
D.趙孟認為穆子是一個賢能人,赦免穆子可以用來安定楚國國內那些和穆子一樣賢能的人,楚人最終聽從了趙孟的建議。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貨,以衛(wèi)身也。出貨而可以免,子何愛焉?
(2)吾不難為戮,養(yǎng)吾棟也。夫棟折而椽崩,吾懼壓焉。
14.依據荀子的榮辱觀,穆子可算是當之無愧的“君子”,請結合材料列舉事實。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海棕行
杜甫
左綿公館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云。
龍鱗犀甲相錯落,蒼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眾木亂紛紛,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②不可得,時有西域胡僧識。
[注]①左綿:即綿州。綿州,涪水所經,涪居其右,綿居其左,故日左綿。瀆:水邊。②北辰:本指北極星,代指帝都。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點題,描寫遠眺所見:在綿州公館之畔、清江之濱,一株海棕高聳入云。
B.三四句運用比喻和擬人,具體地描寫海棕的樹皮、樹干以及樹皮的顏色和紋理。
C.五六句運用反襯手法,以“亂紛紛”的“眾木"來襯托海棕出類拔萃,不同凡響。
D.全詩脈絡分明,章法謹嚴:前半描寫海棕,由遠及近;后半因樹興感,渾然天成。
16.這首詩表達了怎樣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中“_____,__”兩句,以行路為喻,強調學習中不斷積累的重要性。
(2)李白《蜀道難》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全詩的主調,前后出現(xiàn)三次,其中第二次后面的“”和第三次后面的“_”,都從人畏懼蜀道的情態(tài)側面表現(xiàn)了蜀道之難。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兩句,寫出了赤壁之下江水洶涌澎湃的氣勢。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四季分明的華北平原,是我國小麥的主產區(qū)。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決定了這里生長的小麥的好品質,這也讓吃面食成了很多山東人的習慣。
①蒸饅頭、做饅頭、吃饅頭,②在很多人的眼里,③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④我的家鄉(xiāng)山東膠東一帶,⑤饅頭以“大"著稱。⑥在那里,一斤一個的饅頭很平常,⑦十幾斤一個都算不上很大。⑧最大的有幾十斤,白白胖胖的,⑨需要制作特制的大蒸籠和大鍋蓋才能蒸熟。⑩平時吃的時候,需要先把大饅頭切成片。
其實,山東饅頭也并非全都碩大無比。有些地方愛做花餑餑,各種造型,小巧精致,栩栩如生。這樣的花餑餑不僅受當?shù)厝讼矚g,也吸引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采購。如今,當?shù)刈龌G餑的隊伍不斷壯大,過去的小作坊發(fā)展成了大工廠。特別是臨近春節(jié)時,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鄉(xiāng)下各村鎮(zhèn)都忙得熱火朝天,制售饅頭成了富有特色的富民產業(yè)。
山東的傳統(tǒng)特色饅頭蘊含齊魯風物之美,揉入淳樸民風民俗,凝聚齊魯兒女的勤勞智慧,它體現(xiàn)著中華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18.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很有表現(xiàn)力,試分析其表現(xiàn)力的具體體現(xiàn)。
20.文中畫橫線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成及表達效果。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夏天天熱吃一些冰涼的東西可以消暑,真的嗎?實際上專家提醒,冰水解不了身體的渴。因為冰水會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熱能,喝冰水只會產生短暫的口齒涼快之感,①。夏天若要補充水分,應喝溫涼水。
綠豆湯具有清火、降暑等功效,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夏天每天喝綠豆湯是多多益善,因此過量飲用綠豆湯。但專家指出,綠豆湯和米飯一樣屬糖類,如果過量食用的話會導致發(fā)胖。②,一定要記住飯量要減少1/4。
暑天運動后,有的人喜歡大量飲水,③,二是覺得快速大量飲水才能盡快補充身體需要,使體液平衡。實際上人運動后馬上大量飲水,雖然痛快,但必會使胃腸道部分血管急劇收縮,使人感到胃部沉重悶脹,妨礙膈肌的活動,影響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運動后飲水應適量。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2.請分別用一個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5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許多花選擇在春天開放,然而,也有些花會選擇在其它季節(jié)開放:夏天、秋天甚至是嚴冬……許多花選擇在花園中開放,然而,也有些花會選擇在其它地點開放:墻角、絕壁、甚至是泥塘……花如此,人亦然。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啟發(fā)?請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西安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檢測
語文試題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美育,即審美教育,又被稱為美感教育,也因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為區(qū)別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的一種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美育范疇認識的科學性和定位的準確性,不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開展的邏輯起點,更關涉到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美育目標、體系建設等美育實施環(huán)節(jié)的依據和宗旨。
蔡元培提出:“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源于知識的灌輸,而在于感情的陶養(yǎng)。這種陶養(yǎng)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為核心,以生動形象陶冶人的性靈,怡情養(yǎng)性,使人具備把握客觀世界的美的能力,進而形塑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格。審美是人類感性認識的豐富與升華,是一種脫離低級趣味的心理活動,當你感到“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的觸動,或是生發(fā)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慨嘆,它就已經悄無聲息地進入你的心靈,浸潤著你的人格。意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創(chuàng)造出來的審美世界,更是人心靈活潑潑的一種狀態(tài),是從世俗雜務中超脫出來的“思與境偕"神與境會”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說,審美能力其實是一種與情感密切相關的內在德性。
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就其本質而言,美育更加強調感通性與情感性。人處于世界之中,與他人、與萬物交相往來,除了需要正確認識客觀條件,理性把握對象的屬性與特征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與同感情懷。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語言、文化和歷史的隔閡,或者群體、種族、國別的差異,達到更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國人常說“將心比心”,有一些東西并不是眼可見、耳可聽,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時人與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說的就是這種美感狀態(tài)。人們日常通過美育陶養(yǎng)心性,保持內心的活潑,避免麻木不仁,這是人與外界溝通達成理解的關鍵。
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具象性與實踐性。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通過具體可感、鮮明生動的形象打動人、浸潤人,所謂“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中國自古強調美育,也正因為此??鬃诱f:“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痹?、禮、樂這些教化手段是中國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詩三百》中多蟲魚鳥獸草木之名,其意象與情趣對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機、生意多有興發(fā)之功;禮則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說法,人們依禮行事,通過儀式化的實踐培育人內心的神圣性與敬畏感;樂則和順人情,樂教足以調協(xié)情志,涵養(yǎng)人心。中國古代因此十分重視通過詩禮樂的感性陶育,培育出溫柔敦厚的君子之風。而在新時代,我們具備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載體,這些也都是我們開展美育的重要手段。
就其目標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和諧性與整體性。在柏拉圖看來,美本身需要有整體的協(xié)調性。朱光潛也認為中國古代禮樂教化中,樂的精神在和諧,禮的精神在秩序,內心和諧而生活有秩序,這才是應該追求的境界。美育具體實踐中的藝術教育也同樣如此,不論是繪畫、舞蹈、音樂還是書法,任何一種形式都強調要素之間的整體和諧,這些形式的美育活動強化了人們的協(xié)調性和綜合性素質的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一個綜合而整全的人。可見,美育不只是藝術教育,它的目的也遠不只是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而是以美育人,陶養(yǎng)心性,健全人格。
(摘編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
材料二:
首先,我們應繼續(xù)開展對“美是什么”這一本體問題的追問?!懊朗鞘裁?這一問題的追問自柏拉圖以來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變遷,美的本體的探索始終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互聯(lián)網技術雖然也是通過視覺、聽覺的沖擊使受眾獲得感官審美享受,從而觸發(fā)情感,達到美育效果。但由于技術或傳播模式的限制,互聯(lián)網技術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觸感與全身心的浸潤的真實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種虛擬模式,而缺少心靈自由的愉悅,即深層審美經驗。盡管這一淺層審美經驗也可以使人的感官產生快感,但無益于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但這一技術形式的變化也實實在在帶來了新的生活樣式與文化樣式,這一新的生活樣式與文化樣式,將成為互聯(lián)網美育的新內容。
其次,我們應建立對“美的標準”的重構探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亦楊認為從國際視野來看,我國目前的審美或美育至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美本身不夠簡潔,太繁復,裝飾性太強,有點兒土豪;二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從這兩個現(xiàn)實問題來看,美育尤其是互聯(lián)網美育最大的癥結仍是要重構“美的標準"。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將美好寧謐的自然風光與勤勞樸實的農耕生活融為一體,將四季幻化的自然風光、人民數(shù)千年來利用自然積淀而來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發(fā)揮影像技術優(yōu)勢,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樣本版圖,喚起人們對于田園生活的集體記憶,傳遞出特立獨行的青年對“美"的當下探索。
(摘編自李駿《美育應先“立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美育固然是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但它在體系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同。
B.蔡元培先生認為美育能陶養(yǎng)人的感情,能促進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而知識的灌輸對于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重要。
C.對中國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境的把握和理解屬于審美教育的內容,它能豐富與升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
D.美育的開展在互聯(lián)網時代面臨新的挑戰(zhàn),主要問題在于互聯(lián)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無法提供直接的審美體驗。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想高質量地開展、推進美育研究與美育工作,就應該首先對美學教育的范疇進行科學的認識與準確的定位。
B.美育的開展需要特定的形式和載體,詩、禮、樂等教化手段是中國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當下依然有存在價值。
C.因為中國與西方的學者在美育目標的認識上有相同之處,這就使得中西方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風格上趨于一致。
D.對于“美的標準”,我們還存在認識偏差,如過于追求繁復和注重表象,這需要在今后的美育中進行修正改變。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符合美育的感通性與情感性特征的一項是()
A.詩人李白面對著敬亭山,獨坐許久,他凝望著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著自己,為此,他寫下了名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B.明代文學家楊慎認為《江南春》中的“千里鶯啼綠映紅"原本應是“十里鶯啼綠映紅”,理由是:千里鶯啼誰能聽見?千里紅綠誰能看見呢?
C.清風吹動了旗幡,引發(fā)了兩位僧人的爭論,一位說是風動,一位說是幡動,六祖慧能看到,走上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D.因“安史之亂”,長安陷落,詩人杜甫被禁于長安,晚上望月思家,遂作《月夜》,詩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4.請結合材料內容,給“美育”下一個簡要定義。
5.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編自兩篇不同的文章,但卻組成了一個有機的論述整體。請簡要分析說明兩則材料組合的內在關聯(lián)。
【答案】1.C2.C3.B
4.美育是一種以情感教育為核心,以生動形象陶冶人的性靈,怡情養(yǎng)性,使人具備把握客觀世界的美的能力,進而形塑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格的,具有感通性與情感性、具象性與實踐性、和諧性與整體性的教育形態(tài)。
5.①材料一分別從美育核心、本質、方式、目標等方面闡述了“美育何以育人"。②在此基礎上,材料二結合互聯(lián)網時代的美育特點以及我國目前審美存在的問題,強調要建立對“美的標準”的重構探索。③兩則材料先后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圍繞“美育"這一核心話題進行了論述。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但它在體系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同”錯誤。材料一原文是“美育范疇認識的科學性和定位的準確性,不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開展的邏輯起點,更關涉到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美育目標、體系建設等美育實施環(huán)節(jié)的依據和宗旨”,由此可知,美育在“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及體系建設”等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同,于文無據。
B.“而知識的灌輸對于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重要"錯誤。原文是“蔡元培提出:‘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源于知識的灌輸,而在于感情的陶養(yǎng)。這種陶養(yǎng)就在于美育?!辈淘嘞壬皇钦f“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養(yǎng)成,并不源于知識的灌輸”,不源于”強調“知識的灌輸"并非人格養(yǎng)成的源頭,“不源于”不等于說“不重要"。
D.“美育的開展……無法提供直接的審美體驗”錯誤。依據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的表述,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是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的沖擊使受眾獲得感官審美享受的,而視覺、聽覺的沖擊,是能提供直接的審美體驗的。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C.“這就使得中西方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風格上趨于一致"錯誤。依據材料一第五自然的表述,就美育的目標而言,柏拉圖和朱光潛的認識有相同之處,可以得出“中國與西方的學者在美育目標的認識上有相同之處”的判斷。但中西方學者在美育目標的認識上有相同之處,無法得出“使得中西方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風格上趨于一致"的推斷,具體到創(chuàng)作實踐上,中西方藝術家的風格是否一致,文中沒有提及。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B.“明代文學家楊慎認為《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原本應是‘十里鶯啼綠映紅’,理由是:千里鶯啼誰能聽見?千里紅綠誰能看見呢”錯誤。楊慎對“千里鶯啼綠映紅"中的理解不符合題干所說美育的通感性與情感性,杜牧寫“千里”并非一定就是眼前之景,它是有想象的成分在里面的,“千里"雖然看不見,但在詩人的審美世界里,眼前的江南春色可通過想象得到合理的延伸,“有一些東西并不是眼可見、耳可聽,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而楊慎是用實證的方法理解,即楊慎是“理性把握對象的屬性與特征"。
A.體現(xiàn)的是美育的通感性與情感性特征中的“人與物的相感”;
C.體現(xiàn)的是美育的情感性,“心動”,反映的是人與物發(fā)生作用、關系時,人的內心判斷與情感理解;
D.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彼此的心意相通”。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重要概念的能力。
下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揭示出來。表達時一般用“種差+屬概念=被定義概念(種概念)"的形式。
本題的答題區(qū)域主要集中在材料一。
根據“美育,即審美教育,又被稱為美感教育,也因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為區(qū)別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的一種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可知美育是一種教育形態(tài)。
根據“美育是以情感教育為核心,以生動形象陶冶人性靈,怡情養(yǎng)性,使人具備把握客觀世界的關的能力,進而形塑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格"可知美育的核心。
根據“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具象性與實踐性。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就其本質而言,美育更加強調感通性與情感性”可知美育的方式。
根據“就其目標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和諧性與整體性"可知美育的本質。
根據以上內容,按照內在邏輯,將其寫成“美育是……的教育形態(tài)”形式即可。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內容能力。
首先,從內容上看:
材料一主要有5個自然段,我們知道每段的主要內容主要集中在開頭或者結尾處。
根據首句“美育,即審美教育,又被稱為美感教育,也因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為區(qū)別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的一種獨特的教育形態(tài)。"可知第一自然段介紹美學的概念屬性。根據第二句“美育是以情感教育為核心,以生動形象陶冶人的性靈,怡情養(yǎng)性,使人具備把握客觀世界的關的能力,進而形塑一個高尚純潔的人格。”可知第二自然段介紹的是美育的核心。根據首句“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就其本質而言,美育更加強調感通性與情感性。"可知第三段介紹的是美育的本質。根據首句“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具象性與實踐性?!笨芍谒亩谓榻B的是美學的方式。根據首句“就其目標而言,美育更加強調和諧性與整體性。"可知第五段介紹的是美育的目標。
所以材料一分別從美育的核心、本質、方式、目標等方面闡述了“美育何以育人”。
材料二三個自然段,主要從兩方面來談美育,一是對美育的繼續(xù)追問,引出對互聯(lián)網時代的美育特點的介紹以及我國目前審美存在的問題。二是建立對“美的標準"的重構探索。
材料二是以材料一位基礎的,是對材料一的繼續(xù)追問與深化。
從結構上看:
兩則材料在邏輯上是先后的關系,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圍繞“美育”這一核心話題進行了論述的。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油坊(節(jié)選)
沈從文
油坊在一個坡上,坡是泥土坡,像饅頭,名字叫圓坳。同圓坳對立成為本村東西兩險隘的是大坳。大坳也不過一土坡而已。大坳上有古時碉樓,用四方石頭筑成,碉樓上生草生樹,表明這世界用不著軍事烽火己多年了。這時正三月,是油坊打油當忙的時候。山桃花已紅滿了村落,打桃花油時候已到,工人換班打油,還是忙,油坊日夜不停工,熱鬧極了。
①初到油坊才會覺得這是一個怪地方!單是那圓頂?shù)奈?,從屋頂透進的光,就使陌生人見了驚訝。這團光幫我們認識了油坊的內部一切,增加了它的神奇。
先從四圍看,可以看到成千成萬的油枯。油枯這東西,像餅子,像大錢,架空堆碼高到油坊頂,繞屋全都是。其次是那屋正中一件東西:一個用石頭在地面砌成的圓碳池,直徑至少是三丈,占了全屋四分之一空間,三條黃牛繞大圈子打轉,拖著那個薄薄的青砷石碾盤,碾盤是兩個,一大一小,碾池里面是曬干了的桐子,桐子在碾池里,經碾盤來回的碾,便在一種軋軋聲音下碎裂了。
但是,若我們一離遠,就不能看到那如山堆的桐子仁,也看不到那形勢奇怪的房子了,也不知那里是空洞死靜的還是一切全有生氣的。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聽那打油人唱歌,聽那跟隨歌聲起落仿佛為歌聲作拍的洪壯的聲音。
這些打油人,成天守著那一段懸空的長木,執(zhí)行著類乎劊子手的職務,手干搖動著,腳步轉換著,腰兒勾著扶了那油槌走來走去,他們可不知那一天所作的事,出了油出了汗以外還出了什么。每天到了換班時節(jié),就回家。人一離開了打油槌,歌也便離開口邊了。一天的疲勞,使他覺得非喝一杯極濃的高粱酒不可,他于是乎就走快一點。到了家,把腳一洗,把酒一喝,或者在灶邊編編草鞋,或者到別家打一點小牌。有家庭的就同妻女坐到院壩小木板凳上談談天,到了八點聽到巖上起了更就睡。睡,是一直到第二天五更才作興醒的。醒來了,天還不大亮,就又到上工時候了。
一個打油匠生活,不過如此如此罷了。
天黑了,在高空中打團的鷹之類也漸漸的歸林了,各處人家的炊煙已由白色變成紫色了,什么地方有婦人尖銳聲音拖著悠長的調子喊著阿牛阿狗的孩子小名回家吃飯了,這時圓坳的油坊停工了,從油坊中走出了一個人。這個人,行步匆匆像逃難,原來后面還有一個小子在追趕。這被追趕的人踉踉蹌蹌的滑著跑著,在極其熟習的下坡路上走著,那追趕他的小子趕不上,就在后面喊他。
“四伯,四伯,慢走一點,你不同我爹喝一杯,他老人家要生氣了。"
他回轉頭望那追趕他的人黑的輪廓,隨走隨大聲的說:“不,道謝了。明天來。五明,告訴你爹,我明天來?!?/p>
“那不成,今天燉得有狗肉!"
“你多吃一塊好了。五明小子你可以多吃一塊,再不然幫我留一點明早我來吃?!?/p>
“那他要生氣!"
“不會的。②告你爹,我有點小事,要到西村張裁縫家去?!?/p>
說著這樣話的這個四伯,人已走下圓坳了,再回頭望聲音所來處的五明,所望到的是輪廓模糊的一團,天是真黑了。
他不管五明同五明爹,放棄了狗肉同高粱酒,一定要急于回家,是因為念著家中的女兒。這中年漢子,惟一的女兒阿黑,正有病發(fā)燒,躺在床不能起未,等他回家安慰的。他的家,去油坊上半里路,已屬于另外一個村莊了,所以走到家時已經是五筒絲煙的時候了??斓搅思遥郊抑袇s不見燈光,這漢子心就有點緊。老老遠,他就大聲喊女兒的名字。
他心想,或者女兒連起床點燈的氣力也沒有了。不聽到么,這漢子就更加心急。假若是,一進門,所看到的是一個死人,那這漢子也不必活了。他急劇的又憂愁的走到了自己家門前,用手去開那柵欄門關在院中的小豬,見有人來,以為是喂料的阿黑來了,就群集到那邊來。
他暫時就不開門,因為聽到屋的左邊有人走動的聲音。
“阿黑,阿黑,是你嗎?"
“爹,不是我。”
故意說不是她的阿黑,卻跑過來到她爹的身邊了,手上拿的是一些仿佛竹管子一樣的東西。③爹見了阿黑是又歡喜又有點埋怨的。
“怎么燈也不點,我喊你又不應?"
“飯己早煮好了。燈我忘記了。我沒聽見你喊我,我到后面園里去了。”
做父親的用手摸過額角以后,阿黑把門一開,先就跑進屋里去了,不久這小瓦屋中有了燈光。
又不久,在一盞小小的清油燈下,這中年父親同女兒坐在一張小方桌邊吃晚飯了。
吃著飯,望到女兒臉還發(fā)紅,病顯然沒好,父親把飯吃過一碗也不再添。阿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知道父親發(fā)癡的理由,就說:“一點兒病已全好了,這時人并不吃虧。"
“我要你規(guī)規(guī)矩矩睡睡,又不聽我說。”
“我睡了半天,因為到夜了天氣真好,天上有霞,所以起來看,就便到后園去砍竹子,砍來好讓五明做簫。"
“我擔心你不好,所以才趕忙回來。不然今天五明留我吃狗肉,我哪里就來?!?/p>
“爹你想吃狗肉我們明天自己燉一腿。"
“你哪里會燉狗肉?”
“怎么不會?我可以問五明去。弄狗肉吃就是臟一點,費事一點。爹你買來拿到油坊去,要燒火人幫烙好刮好,我必定會辦到好吃。"
“等你病好了再說吧?!?/p>
④“我好了,實在好了。"
“發(fā)燒要不得!”
“發(fā)燒吃一點狗肉,以火攻火,會好得快一點。"
乖巧的阿黑,并不想狗肉吃,但見到父親對于狗肉的傾心,所以說自己來燉。但不久,不必親自動手,五明從油坊送了一大碗狗肉來了。被他爹說了一陣,怪他不把四伯留下,五明退思補過,所以趕忙送了一大青花海碗紅燜狗肉來。雖說是來送狗肉,其實還是為另外一樣東西,比四伯對狗肉似乎還感到可愛。五明為什么送狗肉一定要親自來,如同做大事一樣,不管天晴落雨,不管早夜,這理由只有阿黑心中明白。
五明看到阿黑把碗中狗肉倒到土缽中去,看到阿黑洗碗,看到阿黑……到后是把碗交到五明手上,另外塞了一把干栗子在五明手中,五明這小子才笑。
(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寫初到油坊的獨特體驗,“怪”指油坊旁大坳上生草生樹的古時碉樓,以及從早到晚不停工的打油場面讓人感覺神奇。
B.②句四伯說要去西村張裁縫家,實際上是找了個借口推脫五明爹的邀請,要急著回家看生病的女兒,并非真的不愿赴約。
C.③句寫出了四伯看見女兒后的復雜心理,女兒的病似乎有所好轉,明明聽到父親叫喊卻故作不理,這讓父親既歡喜又埋怨。
D.④句中的“實在好了"語氣篤定,是阿黑為了逃避父親的責備而找的借口,與后文父親的“要不得”都表達了強烈的感情。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圍繞“油坊"展開情節(jié),從油坊的外部環(huán)境及內部構造寫到打油匠的生活,進而聚焦到主人公四伯身上,描繪了一幅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B.本文以細膩真實的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寫四伯歸家途中不見燈光的心急和憂愁,刻畫出一個不茍言笑的中年父親,暗示了后文他對女兒的埋怨。
C.作者善于用詩畫般的場景描寫烘托氛圍,天黑之后鷹鳥歸林,炊煙散去,婦人喚子歸家等場面就使用了這種筆法,烘托了安寧祥和的鄉(xiāng)村生活。
D.阿黑與《邊城》中的翠翠有相似之處,阿黑的“爹,不是我”與翠翠的“不是翠翠”,這些語言都展現(xiàn)出了她們嬌憨可愛的少女形象。
8.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用“如此”概括了打油匠的生活,含有哪些意味?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9.沈從文善于在文章中表現(xiàn)人與人之間至真至善的“人情美”,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6.B7.B
8.①“如此”是對打油匠一整天簡單而又規(guī)律的生活的概括,強調了他們一天勞作的單調重復與疲勞艱辛;②結束了勞作,打油匠回家后的生活是平靜、安穩(wěn)、愜意而放松的。
9.①家人的相互扶持與愛:四伯與惟一的女兒阿黑相依為命,因急于照顧生病的女兒下了工就趕回家而錯過了狗肉宴,乖巧的阿黑決心自己燉狗肉給父親吃;②朋友間相互牽掛的關切之情:五明爹備了好酒好肉盛情邀請四伯前去,責備自己兒子沒能留下好友,不久后五明親自送來一大碗狗肉;③男女間純真爛漫的愛情:五明與阿黑是兩個懵懂羞澀的鄉(xiāng)下青年,他們的朦朧愛情充滿含蓄美。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怪’指油坊旁大坳上生草生樹的古時碉樓,以及從早到晚不停工的打油場面讓人感覺神奇"錯。原文“初到油坊才會覺得這是一個怪地方!單是那圓頂?shù)奈?,從屋頂透進的光,就使陌生人見了驚訝。這團光幫我們認識了油坊的內部一切,增加了它的神奇”,由此看出油坊的“怪"體現(xiàn)在“圓頂?shù)奈荨薄皬奈蓓斖高M的光"內部一切”;
C.“明明聽到父親叫喊卻故作不理"錯誤。原文寫阿黑解釋說“飯己早煮好了。燈我忘記了。我沒聽見你喊我,我到后面園里去了”,由此看出并非故作不理。
D.“為了逃避父親的責備而找的借口"錯誤。原文寫阿黑說“弄狗肉吃就是臟一點,費事一點。爹你買來拿到油坊去,要燒火人幫烙好刮好,我必定會辦到好吃”“實在好了”,是為了說明自己的病好了,要給父親燉狗肉吃,并不是為逃避責任找借口。
故選B。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刻畫出一個不茍言笑的中年父親”錯?!安黄堁孕?于文無據。原文主要寫父親的心理狀態(tài),如“他不管五明同五明爹,放棄了狗肉同高粱酒,一定要急于回家,是因為念著家中的女兒。這中年漢子,惟一的女兒阿黑,正有病發(fā)燒,躺在床不能起未,等他回家安慰的”,并未寫他的表情不茍言笑。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重要詞語的能力。
①原文“這些打油人,成天守著那一段懸空的長木,執(zhí)行著類乎劊子手的職務,手干搖動著,腳步轉換著,腰兒勾著扶了那油槌走來走去,他們可不知那一天所作的事,出了油出了汗以外還出了什么”,由此看出,“如此”是對打油匠一整天簡單而又規(guī)律的生活的概括,強調了他們一天勞作的單調重復與疲勞艱辛;
②原文“到了家,把腳一洗,把酒一喝,或者在灶邊編編草鞋,或者到別家打一點小牌。有家庭的就同妻女坐到院壩小木板凳上談談天,到了八點聽到巖上起了更就睡。睡,是一直到第二天五更才作興醒的”,由此看出,結束了勞作,打油匠回家后的生活是平靜、安穩(wěn)、愜意而放松的。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
①原文“他不管五明同五明爹,放棄了狗肉同高粱酒,一定要急于回家,是因為念著家中的女兒。這中年漢子,惟一的女兒阿黑,正有病發(fā)燒,躺在床不能起未,等他回家安慰的”“他心想,或者女兒連起床點燈的氣力也沒有了。不聽到么,這漢子就更加心急。假若是,一進門,所看到的是一個死人,那這漢子也不必活了。他急劇的又憂愁的走到了自己家門前"‘我擔心你不好,所以才趕忙回來。不然今天五明留我吃狗肉,我哪里就來?!阆氤怨啡馕覀兠魈熳约簾跻煌??!隳睦飼豕啡??’‘怎么不會?我可以問五明去。弄狗肉吃就是臟一點,費事一點。爹你買來拿到油坊去,要燒火人幫烙好刮好,我必定會辦到好吃。’‘等你病好了再說吧?!液昧?,實在好了?!l(fā)燒要不得!”‘發(fā)燒吃一點狗肉,以火攻火,會好得快一點。’"乖巧的阿黑,并不想狗肉吃,但見到父親對于狗肉的傾心,所以說自己來燉”。
由此看出,家人的相互扶持與愛:四伯與惟一的女兒阿黑相依為命,因急于照顧生病的女兒下了工就趕回家而錯過了狗肉宴,乖巧的阿黑決心自己燉狗肉給父親吃;
②原文“四伯,四伯,慢走一點,你不同我爹喝一杯,他老人家要生氣了"但不久,不必親自動手,五明從油坊送了一大碗狗肉來了。被他爹說了一陣,怪他不把四伯留下,五明退思補過,所以趕忙送了一大青花海碗紅燜狗肉來”。
由此看出,朋友間相互牽掛的關切之情:五明爹備了好酒好肉盛情邀請四伯前去,責備自己兒子沒能留下好友,不久后五明親自送來一大碗狗肉;
③原文“我睡了半天,因為到夜了天氣真好,天上有霞,所以起來看,就便到后園去砍竹子,砍來好讓五明做簫"雖說是來送狗肉,其實還是為另外一樣東西,比四伯對狗肉似乎還感到可愛。五明為什么送狗肉一定要親自來,如同做大事一樣,不管天晴落雨,不管早夜,這理由只有阿黑心中明白”“五明看到阿黑把碗中狗肉倒到土缽中去,看到阿黑洗碗,看到阿黑……到后是把碗交到五明手上,另外塞了一把干栗子在五明手中,五明這小子才笑"。
由此看出,男女間純真爛漫的愛情:五明與阿黑是兩個懵懂羞澀的鄉(xiāng)下青年,他們的朦朧愛情充滿含蓄美。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虢之會,諸侯之大夫尋盟未退。季武子①伐莒取鄆,莒人告于會,楚告于晉曰:“尋盟未退,而魯伐莒,瀆齊盟,請我其使?!背藢⒁允鍖O穆子為戮。晉樂王鮒求貨于穆子,曰:“吾為于請于楚"。穆子不予。梁其脛②謂穆子曰:“有貨,以衛(wèi)身也。出貨而可以免,子何愛焉?”穆子曰:“非女所知也。承君命以會大事,而國有罪,我以貨私免,是我會吾私也。茍如是則又可以出貨而成私欲乎雖可以免吾其若諸侯之事何?夫必將或循之,曰:‘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則我求安身而為諸侯法矣。君子是以患作。作而不衷,將或道之,是昭其不衷也。余非愛貨,惡不衷也。且罪非我之由,為我何害?然鮒也賄,弗與,不已。"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曰:“帶其褊③矣?!壁w孟聞之,曰:“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謀主三者,義也。有是四者,又可戮乎?"乃請諸楚曰:“魯雖有罪,其執(zhí)事不辟難,畏威而敬命矣。子若免之,以勸左右可也。若子之群吏處不辟污,出不逃難,其何患之有?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難而不守,所由來也。能是二者,又何患焉?不請其能,其誰從之?魯叔孫可謂能矣,請免之以靖能者?!背嗽S之,乃免叔孫。
穆子歸,武子勞之,日中不出。其入曰:“可以出矣。"穆子曰:“吾不難為戮,養(yǎng)吾棟也。夫棟折而椽崩,吾懼壓焉。故曰雖死于外,而庇宗于內,可也。今既免大恥,而不忍小忿,可以為能乎?”乃出見之。
(節(jié)選自《左傳》)
材料二:
故君子可以有勢④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人可以有勢榮,而不可以有又榮。有勢辱無害為堯,有勢榮無害為桀。義榮勢榮,唯君子然后兼有之;義辱勢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榮辱之分也。圣王以為法,士大夫以為道,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萬世不能易也。
(節(jié)選自《荀子》)
【注】①季武子:魯國正卿,季文子的兒子。②梁其脛:叔孫穆子的家臣。③褊:狹小。④勢:情勢。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位置的標號涂黑。
茍如A是B則又可C以出貨而成D私欲乎E雖可以F免G吾H其若諸侯之事I何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循,文中譯為“順著,沿著”,與《登泰山記》中“余始循以入”的“循"詞義相同。
B.裳,古人的下衣,是裙的一種,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衣裳”詞義有所不同。
C.執(zhí)事,此處指叔孫穆子,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敢以煩執(zhí)事"的“執(zhí)事”有所不同。
D.患,指“憂慮”,與《伶官傳序》中“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中的“患"詞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國的季武子違背盟約,攻伐莒國,還占領了鄆城,針對這種行為,楚國主張殺掉魯國的盟使叔孫穆子來回應莒國的控告。
B.穆子認為君子會堅持正道,不會做出只求一己茍安的不義之事,所以他拒絕賄賂樂王鮒而使自己免于困境的提議。
C.針對樂王鮒的索求,穆子撕下一片布帛讓使者交給樂王鮒,但又因為布帛太窄不能滿足樂王鮒的要求而感到憂心。
D.趙孟認為穆子是一個賢能的人,赦免穆子可以用來安定楚國國內那些和穆子一樣賢能的人,楚人最終聽從了趙孟的建議。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貨,以衛(wèi)身也。出貨而可以免,子何愛焉?
(2)吾不難為戮,養(yǎng)吾棟也。夫棟折而椽崩,吾懼壓焉。
14.依據荀子的榮辱觀,穆子可算是當之無愧的“君子”,請結合材料列舉事實。
【答案】10.BEG11.A12.C
13.(1)擁有財貨,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拿出財貨就可以免去一死,你為什么吝惜呢?
(2)我沒把被殺當作難事,是為了保住魯國的棟梁。棟梁塌了,椽子也就崩毀了,我怕被壓著。
14.①面對可能被殺的困窘情形,穆子選擇堅持大義,不用財物來使自己免禍。②得到季武子犒勞后,穆子不計個人小怨,出門見季武子。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我這樣做了,就可以拿財貨成就自己的私欲嗎?我雖然可以被免死,但今后還怎么再從事諸侯國之間的外交呢?
“如是"是動賓結構,賓語后B處斷開;
“乎”句末語氣助詞,其后E處斷開;
“吾"是下句的主語,不是“免”的賓語,應在“吾"前G處斷開。
故選BEG。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錯誤。效法;循著,沿著。句意:一定會有別人仿效我的行為。/我起初沿著中間的山谷進山。
B.正確。
C.正確。指叔孫穆子;主管官員,代指您。句意:叔孫穆子不躲避災禍。/怎敢用這件事麻煩您。
D.正確。憂慮;災禍。句意:有憂慮什么?/災禍常常是從微小的事情積累起來的。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但又因為布帛太窄不能滿足樂王鮒的要求而感到憂心”錯誤,無中生有。由原文“裂裳帛而與之,曰:‘帶其褊矣’"可知,這只是穆子的外交辭令。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貨”,財貨;“以”,用來;“愛”,吝惜。
(2)“難”,把……當作難事;“為”,被;“壓”,被壓。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承君命以會大事,而國有罪,我以貨私免,是我會吾私也……我不是吝惜財貨,而是厭惡行事不正啊”可知,面對可能被殺的困窘情形,穆子選擇堅持大義,不用財物來使自己免禍。
②由原文“穆子歸,武子勞之,日中不出……穆子曰:‘……今既免大恥,而不忍小忿,可以為能乎?’乃出見之"可知,得到季武子犒勞后,穆子不計個人小怨,出門見季武子。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在虢地召開的盟會上,各諸侯國的大夫們謀求弭兵休戰(zhàn)的盟約還未結束,魯國的季武子就攻伐莒國,占領了鄆城。莒國向與會各諸侯國控告,楚國對晉國說:“謀求休戰(zhàn)的盟會還沒有結束,魯國就進攻莒國,輕視盟約,請求誅殺魯國的使者。”楚國將要誅殺叔孫穆子。晉國的樂王鮒向叔孫穆子索取賄賂,說:“我替你向楚國說情。"叔孫穆子拒絕了。他的家臣梁其脛說:“擁有財貨,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拿出財貨就可以免去一死,你為什么吝惜呢?”叔孫穆子說:“這個道理不是你所能懂的。我奉國君的命令來參加盟會,現(xiàn)在國家有罪,我卻用財貨私自免死,這就說明我來會盟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如果我這樣做了,就可以拿財貨成就自己的私欲嗎?我雖然可以被免死,但今后還怎么再從事諸侯國之間的外交呢?一定會有別人仿效我的行為,并說‘某個諸侯國的卿就曾這樣做過’。那么我雖求得一身之安,卻為諸侯樹立了一個行賄免死的榜樣了。所以君子都會擔憂自己的行為處事,行事不正,將會導致別人也來仿效,這就更加暴露出他的行事不正了。我不是吝惜財貨,而是厭惡行事不正啊。況且罪過不是由我引起,我即便是被殺又有何害?然而樂王鮒是喜歡財物,不給他,沒有完。"召見使者,撕下一片裙子上的帛交給他,說:“身上的布帶恐怕太窄了?!壁w孟聽到了,說:“面臨災禍而不忘國家,這是忠心;想到危難不放棄職守,這是誠信;為國家打算而不惜去死,這是堅定;能為主上考慮這三點,這是道義。有了這四點,難道可以誅殺嗎?"就向楚國請求說:“魯國雖然有罪過,叔孫穆子不躲避災禍,畏懼貴國的威嚴而恭敬地從命了。您如果赦免他,來勉勵您的身邊人,這是可以的。如果您的官吏們在國內不躲避困難,在國外不逃避禍難,您還有什么憂慮的?憂慮之所以產生,就是有困難不能治理,禍難來了而不頂住,就是這樣來的。能做到這兩點,有憂慮什么?不安定賢能的人,有誰去跟從他?魯國的叔孫可以說是賢能的人,請求赦免他,用來安定賢能的人。”楚國人于是赦免了叔孫穆子。
叔孫穆子回魯國后,季武子前去慰勞,叔孫穆子到中午也不肯出門見他。家臣勸告進來說:“可以出門了。"叔孫穆子說:“我沒把被殺當作難事,是為了保住魯國的棟梁。棟梁塌了,椽子也就崩毀了,我怕被壓著。所以說即使死在國外,但能庇護國內的宗室,也是值得的?,F(xiàn)在已經免掉了國家滅亡的大恥,卻不能忍受個人的小忿,這可以稱為有能力嗎?”于是穆子出門會見了季武子。
材料二:
君子可以有勢辱而不可以有義辱,小人可以有勢榮而不可能有義榮。有勢辱并不妨礙成為堯,有勢榮并不妨礙會成為桀。義榮、勢榮,只有君子才能兼有,義辱、勢辱,只有小人才能兼有。這就是榮辱的分別了。圣王以之為法則,士大夫以之為正道,官吏以之為操守,百姓以之為習俗,這是萬世都不能改變的。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海棕行
杜甫
左綿公館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云。
龍鱗犀甲相錯落,蒼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眾木亂紛紛,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②不可得,時有西域胡僧識。
[注]①左綿:即綿州。綿州,涪水所經,涪居其右,綿居其左,故日左綿。瀆:水邊。②北辰:本指北極星,代指帝都。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點題,描寫遠眺所見:在綿州公館之畔、清江之濱,一株海棕高聳入云。
B.三四句運用比喻和擬人,具體地描寫海棕的樹皮、樹干以及樹皮的顏色和紋理。
C.五六句運用反襯手法,以“亂紛紛"的“眾木”來襯托海棕出類拔萃,不同凡響。
D.全詩脈絡分明,章法謹嚴:前半描寫海棕,由遠及近;后半因樹興感,渾然天成。
16.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15.B16.①表達了詩人對高聳入云、紋理奇特、卓爾不群的海棕喜愛與贊美之情;
②托物言志,借海棕不能移栽帝都,委婉地表達了不為朝廷所用的抑郁與憤懣;
③借海棕雖不能移栽帝都卻時有西域胡僧識得,表達了雖懷才不遇卻常有人賞識的自負與欣慰。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項,“三四句運用比喻和擬人"錯。三四句是從近處看海棕,龍鱗粗、犀甲細,但都堅硬,海棕樹樹皮就像龍鱗犀甲一般一片片、一層層而又錯落有致,這句說的是樹皮的形狀、質感及紋理。中。前句中的“錯落”指出海棕的樹皮、樹干的特點。“龍鱗"犀甲”比喻海棕的樹皮、樹干。后句中的“蒼棱"白皮”描寫海棕樹皮的青白色的顏色特點。其中“文"是“紋理”的意思,“抱"是“環(huán)繞”的意思?!笆?具體地描寫海棕的樹皮的紋理奇特。而選項把后句中的“抱”錯解為“懷抱、抱著"的意思,所以錯誤理解為擬人手法。所以,該聯(lián)只用了比喻,沒有運用擬人修辭手法。
故選B。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內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的前句“左綿公館清江濆”說海棕生長的地點、環(huán)境,后句中“高入云"描寫了綿州公館之畔、清江之濱的一株海棕插入云霄的高聳的姿態(tài),突出了海棕外形高大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高聳入云的海棕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頷聯(lián)寫海棕的樹皮、樹干以及樹皮的顏色和紋理的特點?!褒堶[”“犀甲"比喻海棕的樹皮、樹干,“錯落”指出海棕的樹皮、樹干的特點?!吧n棱"白皮”描寫海棕樹皮的青白色的顏色特點,“文"是“紋理”的意思,“十抱文"具體地描寫海棕的樹皮的紋理奇特。
頸聯(lián)以“亂紛紛”的“眾木"來反襯出海棕出類拔萃。本詩托物言志,詩人借海棕的不同凡響表明自己卓爾不群的品質。
尾聯(lián),前句說海棕不能移栽帝都,委婉地表達了朝廷不重用自己的抑郁與憤懣之情。后句的意思是西域胡僧識得海棕,表達了雖懷才不遇卻常有人賞識的自負與欣慰。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中“_____,__”兩句,以行路為喻,強調學習中不斷積累的重要性。
(2)李白《蜀道難》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全詩的主調,前后出現(xiàn)三次,其中第二次后面的“”和第三次后面的“_”,都從人畏懼蜀道的情態(tài)側面表現(xiàn)了蜀道之難。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兩句,寫出了赤壁之下江水洶涌澎湃的氣勢。
【答案】①.故不積跬步②.無以至千里③.使人聽此凋朱顏④.側身西望長咨嗟⑤.驚濤拍岸⑥.卷起千堆雪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題需要注意的字形有:“跬"至”“咨嗟”,記憶時要結合詩句的含義。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四季分明的華北平原,是我國小麥的主產區(qū)。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決定了這里生長的小麥的好品質,這也讓吃面食成了很多山東人的習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教案北師大版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科學下冊第3章人的降第1節(jié)降作業(yè)設計新版浙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yè)8世界主要農業(yè)地域類型和農業(yè)生產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含解析中圖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5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一單元基本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第一課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同步優(yōu)化含解析部編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6空間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含解析新人教A版選修2-1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號與去分母》(去括號)聽評課記錄2
- 《眼視光學》醫(yī)學書籍
- 保育員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 電視臺廣告部實習總結
- 《物流市場營銷環(huán)境》課件
- 泰山英文簡介
- 公司組織知識清單范例
- 2023年部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之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和電報體風格
- 網咖成本預算明細表
- 2023年上半年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上岸筆試歷年難、易錯點考題附帶參考答案與詳解
- 標志設計 課件
- 金屬常見的腐蝕形態(tài)及防護措施-課件
- (完整版)客戶拜訪方案
- 老年病科工作手冊
- 醫(yī)務科運用PDCA循環(huán)提高門診醫(yī)生準時出診率PDCA成果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