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_第1頁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_第2頁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_第3頁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_第4頁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一)

1.土方工程

1.1場地積水場地范疇內局部積水

緣故分析:(1)場地平坦填土未分層回填壓(夯)實,土的密實度專門差,

遇水產生不平均下沉。(2)場地周圍未做排水溝,或場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

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測量錯誤,使場地標高不一。

防治措施:場地內的填土認真分層回填碾壓(夯)實,使密實度不低于設計

要求,幸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場地排水坡和排水溝。做好測量復核,幸免

顯現(xiàn)標高誤差。

1.2填方邊坡塌方填方邊坡塌陷或滑塌

緣故分析:(1)邊坡坡度偏陡。(2)邊坡基底的草皮、污泥松土未清理潔凈;

與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階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納污泥質土等不符合要求

的土料。(3)邊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層回填壓(夯)實。(4)邊坡坡角未做好排

水設施,由于水的滲入,土內聚力降低,或坡角被沖刷而導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邊坡坡度應按照填方高度、土的種類和工程重要性

按設計規(guī)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階梯形接槎;選用符合要求的土料,

按填土壓實標準進行分層、回填碾壓或夯實;在邊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溝,

幸免在阻礙邊坡穩(wěn)固的范疇內積水。

L3填土顯現(xiàn)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體發(fā)生跳動,形成軟塑狀態(tài)而體積并

沒有壓縮。

緣故分析:在含水量專門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質粘土等原狀土上

進行回填,或采納這種土作土料回填,當對其進行夯實或碾壓,表面易形

成一層硬殼,使土內水份不易滲透和散發(fā),因而使土形成軟塑狀態(tài)的橡皮

土。

防治措施:夯實填土時,適當操縱填土的含水量;幸免在含水量過大的原狀

土上進行回填。填方區(qū)如有地表水時,應當設排水溝排水,如有地下水應

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平均摻入土中降低

含水量,或將橡皮土翻松、涼干、風干至最優(yōu)含水量范疇,再夯(壓)實。

1.4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要求回填土經碾壓或夯實后,達不到設計要求的

密實度。

緣故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納了碎塊草皮、有機質含量大于8%的

土、污泥質土或雜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過大或過小,因而到不到最

優(yōu)含水率的密實度要求。(3)填土厚度過大或壓實遍數(shù)不夠。(4)碾壓或夯

實機具能量不夠,阻礙深度較小,使密實度達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選擇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選用的壓實機械性能;通過實驗

確定含水量操縱范疇內每層鋪土厚度、壓實遍數(shù)、機械行駛速度;嚴格進

行水平分層回填、壓(夯)實;加大現(xiàn)場檢驗,使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處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換土或摻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壓實

加固;土料含水量過大,可采取翻松、涼曬、風干或摻入干土重新壓、夯

實;含水量過小或碾壓機具能量過小,可采取增加壓實遍數(shù)或使用大功率

壓實機械碾壓等措施。

1.5挖方邊坡塌方在挖方過程中或挖方后,邊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積塌陷或

滑塌。緣故分析:(1)基坑(槽)開挖較深,放坡不夠。(2)在有地表水、

地下水作用的土層開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阻礙,

土體濕化,內聚力降低,失去穩(wěn)固性而引起塌方。(3)坡頂堆載過大或受外

力震動阻礙,使坡體內剪切應力增大,土體失去穩(wěn)固而導致塌方。(4)土質

松軟,開挖次序、方法不當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按照不同土層土質情形采取用適當?shù)耐诜狡露?;做好地面排水?/p>

施,基坑開挖范疇內有地下水時,采取降水措施,將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

m;坡頂上棄土、堆載,使遠離挖方土邊緣3?5mm;土方開挖應自上而

下分段分層依次進行;并隨時作成一定坡勢,以利泄水;幸免先挖坡腳,

造成坡體失穩(wěn);相鄰基坑(槽)開挖,應遵循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的施

工順序。

處理方法:可將坡腳塌方清除,作臨時性支護(如堆裝土草袋、設支撐護

墻等)措施。

1.6邊坡超挖邊坡面界面不平,顯現(xiàn)較大凹陷。

緣故分析(1)采取機械開挖,操作操縱不嚴,局部多挖。(2)邊坡上存在松

軟土層,受外界因素阻礙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凸不平。(3)測量放線錯誤。

防治措施:機械開挖,預留0.3m厚采納人工修坡;加大測量復測,進行嚴

格定位。

處理方法: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補或漿砌塊石填補,與原土坡接觸

部位應做成臺階接槎,防止滑動;超挖范疇較大,應適當改動坡頂線。

1.7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載力降低。

緣故分析(1)開挖基坑(槽)未設排水溝或擋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將水位降至基底開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連續(xù)降水,或停電阻礙。

防治措施:開挖基坑(槽)周圍應當設排水溝或擋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

應當設排水溝和集水井,用泵連續(xù)排走或自流入較低洼處排走,使水位降

低至開挖棉以下0.5?1.0m。

處理方法:已被水浸泡擾動的土,可按照情形采取排水、涼曬后夯實,或

拋填碎石、小塊石夯實,換土(三七灰土)夯實,或挖去污泥加深基礎等

措施。

1.8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顯現(xiàn)沉陷,造成散

水坡空鼓下沉。

緣故分析(1)基坑槽中的積水污泥雜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礎兩側用松土回

填,未經分層夯實。(2)基層寬度較窄,采納手夯夯填,未達到要求的密實

度。(3)回填土料中干土塊較多,受水浸泡產生沉陷,或采納含水量大的粘

性土、污泥質土、碎塊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實度不符合要求。(4)回填土采

納水沉法沉實,密實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回填前,將槽中積水排凈;污泥、松土、雜物清理潔凈;回填土

按要求采取嚴格分層填、夯實;操縱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徑大于5cm的土塊,

及較多的干土塊;嚴禁用水沉法回填土。

處理方法:若散水坡面層差不多裂縫破壞,應視情形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

局部處理可用錘、鑿將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實,

再重做面層。

1.9房心回填土沉陷室內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層空鼓、開

裂或塌陷。

緣故分析(1)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機雜質和大塊。(2)填土未按規(guī)定厚度分層

回填夯實,或底部松填,僅表面夯實,密實度不夠。(3)房心處局部有脆弱

土層或地坑、墳坑、積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時未處理或未發(fā)覺,使用時

超重造成局部塌陷。

防治措施:適當選用回填土料,認真操縱含水量在最優(yōu)范疇內;嚴格按規(guī)定

分層回填夯實;對房心原自然脆弱土層進行處理;有機雜質清理潔凈,地

坑、墳坑、積水坑等進行認真處理。

治理方法:同“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2.砌體:

2.1軸線位移基礎軸線與上部墻體軸線錯位。

緣故分析:磚砌體(1)基礎收分(退臺)尺寸未把握準確,收分不均因而造成

軸線位移。(2)操縱樁埋設不夠,采取間隔吊中,顯現(xiàn)偏差。(3)放線錯誤,

軸線偏差大,邊線與中線搞錯。

防治措施:認真復核收分尺寸,在基礎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線重新核對,

并以新定出的軸線為準,砌筑基礎直墻部分;縱、橫墻及隔墻基礎砌筑應

當設置龍門板及中心樁,在橫墻基礎拉中心線時,應符合相鄰軸線距離,

以檢查中心樁是否顯現(xiàn)位移情形,如有位移應及時處理,認真放線,經常

復核。

2.2基礎標高偏差基礎標高不在同一水平面,顯現(xiàn)高低不一現(xiàn)象。

緣故分析⑴磚基礎墊層(灰土、混凝土)標高偏差較大,阻礙基礎砌筑時

的標高準確。(2)基礎大放腳皮數(shù)桿未能貼近大放腳,找標高時易顯現(xiàn)偏差。

(3)砌基礎未找平放線,造成各部分標高不一。(4)基礎采納大面積鋪灰砌

筑方法,鋪灰面過長,因停歇過長,擠漿困難,使灰縫過厚而顯現(xiàn)超高現(xiàn)

象。

防治措施:加大對基層標高的操縱,砌筑前對基層標高復核一遍,局部低

凹處,用豆石混凝土墊平;基礎皮數(shù)桿采納小斷面方木或鋼筋制作,盡可

能夾在基礎中心位置,以便檢查;采納在基礎外側立皮樹桿、檢查標高時,

應配以水準尺核對水平標高;砌筑寬大基礎大方腳,采取雙面掛線保持橫

向水平;砌筑采納小面鋪灰,隨鋪隨砌,認真操縱灰縫厚度。

2.3防潮層失效防潮層開裂不密實,不能阻止地下水沿基礎向上滲透,造

成墻體潮濕粉刷脫落,墻皮酥松剝落。

緣故分析(1)采納砌筑剩余砂漿作防潮層使用,抗?jié)B性能降低。(2)防潮層基

面上,未清理潔凈,未澆水潮濕或澆水不夠,阻礙與基面的粘結。(3)表面

抹壓不實,養(yǎng)護不行,使防潮層早期脫水,強度、密實性達不到要求,或

者顯現(xiàn)裂縫。(4)冬期施工,防潮層受凍、失效。

防治措施:防潮層應用1:2.5水泥砂漿鋪砌2cm厚,不得用砌磚剩余砂漿或

水泥代替;鋪設前,基面應掃清、潮濕;鋪抹應用木抹子揉平,待開始收干

時,抹壓2?3遍,抹壓時可刷一遍水泥漿,進一步堵塞毛細管通路,要

求一次抹完不留施工縫,或留在門口位置,并澆水養(yǎng)護不少于3天;冬期

施工應適當護蓋防凍,不得摻加抗凍劑。

2.4磚砌體組砌紛亂混水墻面組砌方法紛亂,顯現(xiàn)直縫和“二層皮”,磚柱

顯現(xiàn)包心砌法,里外皮磚層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縫,降低砌體強度和

整體性;清水墻顯現(xiàn)豎縫寬窄不勻,阻礙美觀。

緣故分析:(1)操作人員砌混水墻忽視組砌形式,致使顯現(xiàn)多層磚的直縫和

“二層皮”現(xiàn)象。(2)砌豉柱需用大量七分磚,打磚較費工時,操作人員為

省事常不打七分頭豉,用包心砌法。(3)在同一單位工程,采納幾個磚廠的

磚,致使磚的規(guī)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積偏差,而常變動組砌形式。

防治措施:切磚墻應注意組砌形式,砌體中磚縫搭接不得少于1/4磚長;

內外皮磚層,每隔五層磚應有一層丁磚拉結(五順一?。?,使用半磚頭應分

散切于混水墻中;砌磚柱堅持打七分頭磚,嚴禁采納包心砌法;砌磚柱灰

縫砂漿應飽滿,每砌完一層應進行一次豎縫刮漿塞縫工作,以提升砌體強

度;同一單位工程中,盡量使用同一磚廠的磚。

2.5游丁走大面積清水墻常顯現(xiàn)丁磚豎縫歪斜,寬窄不勻,丁不壓中,

上下豎縫錯位、搬家等現(xiàn)象。

緣故分析(1)磚的長寬尺寸誤差較大,如磚的長為正偏差,寬為負偏差,磚

一順一丁時,豎^寬度不易把握,誤差逐層積存,易產生游丁走縫。(2)

砌墻擺磚時,未考慮窗口位置對磚豎縫的阻礙,當砌至窗臺處分窗口尺寸

時,窗的邊線不在豎縫位置,使窗間墻的豎縫搬家上下錯位。(3)采納里腳

手架砌磚時,看外墻縫不方便,易產生誤差,顯現(xiàn)游丁走縫。

防治措施:砌清水墻前應進行統(tǒng)一擺豉,確定組砌方法和調整豎縫寬度;

擺磚時應將窗口位置引出,使磚的豎縫盡量與窗口邊線相齊;砌筑時,應

強調使丁磚的中線與下層條磚的中線重合(即丁壓中);每砌幾層磚中,

宜沿墻角1m處,用線錘吊一次豎縫的垂直度;沿墻面每隔一定距離,用

線錘引測,在豎縫處彈墨線,每砌一步架或一層墻后,將墨線向上引伸,

以操縱游丁走縫的顯現(xiàn)。

2.6水平縫不直,墻面凹凸不平清水墻同一條平縫寬度不一致,個不磚層

冒線砌筑;水平縫下垂;墻體中部凹凸不平。

緣故分析(1)磚規(guī)格偏差較大,兩個條面大小不等,砌筑時隨意跟線,易使

灰縫寬度不一致;個不磚大條面偏大較多,不易將灰縫砂漿壓薄,而顯現(xiàn)

冒線砌筑。(2)墻長度較大時,拉線不緊,掛線產生下垂,跟線砌筑后,灰

縫易顯現(xiàn)下垂現(xiàn)象。(3)當?shù)谝徊郊軌w顯現(xiàn)垂直偏差進行調整后,砌第二

步架交接處易顯現(xiàn)凹凸不平。(4)操作不當,鋪灰厚薄不勻,豉不跟線,擺

不專不平。(5)經常用托線板檢查墻面平坦度。

防治措施:磚規(guī)格偏差大,應注意跟線砌筑,隨時調整灰縫,使寬度大小

一致,砌磚宜采取小面跟線;掛線長度超長(15?20m)時,應加腰線,腰

線磚探出墻面3?4cm,將掛線搭在磚面上,由角端穿看掛線的平直度,

用腰線磚的灰縫厚度調平;當?shù)谝徊郊軌w顯現(xiàn)垂直偏差,第二步架調整

時,應逐步收縮,使表面不顯現(xiàn)太大凹凸不平;灰漿要鋪平,擺磚要跟線,

每塊磚要擺的橫平豎直;瓦工應帶托線板,吊線錘,經常檢查表面平坦度,

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

2.7墻體留置陰槎,接槎不嚴砌筑時隨意留槎,且多留置陰槎,接槎部位

用磚渣填砌,使墻體截面嚴峻削弱,陰槎部位接槎砂漿不嚴,灰縫不順直。

緣故分析(1)操作者對留槎重視不夠,圖方便隨意留直槎,且多數(shù)留陰槎。

⑵施工組織不當,導致留槎過多;由于重視不夠,留直槎時,漏放拉結條

或拉結條長度不夠,間距過大,拉結條部位的砂漿不飽滿。(3)后砌12cm

厚隔墻留置的陽槎(馬牙槎)不正不直,接槎時,由于咬槎深度較大,使

接槎磚上部灰縫不宜塞嚴。(4)退槎留置方法不統(tǒng)一,留置大退槎工作量大,

退槎灰縫平直度難以操縱,使接槎部位不順線。

防治措施:砌墻時,對施工留槎應作統(tǒng)一規(guī)劃;外墻大角盡量做到同步砌

筑不留槎,或在一步架留槎處,二步架改為同步砌筑,以加大墻角的整體

性;縱橫墻交接處,有條件時,盡量安排同步砌筑;留退槎確有困難時,

應留引出墻面12cm的直槎,并按規(guī)定設拉結條,使咬槎磚縫由縱橫墻交

接處,移之內墻部位,增強墻體的整體性;后砌12cm隔墻,宜采取在墻面

上留禪或槎的做法,接槎時,應在樺或槎洞口內先填塞砂漿,頂皮磚的上

部灰縫,用大鏟

或瓦刀將砂漿塞嚴,以穩(wěn)固隔墻,減少留槎洞口對墻體截面的削弱。

2.8立柱、門窗、洞口、陽臺、上下左右不成線磚砌立柱、門窗洞口和陽臺

邊線,上下左右不在一條直線上,顯現(xiàn)歪斜,錯邊等情形。

緣故分析(1)砌筑前沒有彈線,軸線偏差。(2)多層建筑彈線時,沒有固定在

一端軸線上量尺。(3)平面不彈線,砌墻不吊線,標高操縱不嚴。

防治措施:層層彈出墻體中心線和砌筑邊線,砌筑大角時校準垂直線;皮

數(shù)桿上應標明樓地面、門窗洞口及圈梁標高;每層彈線,應從同一端軸線

上量尺,排除偏差;立柱、門窗洞口、陽臺逐層分中定位,彈好砌筑邊線;

安裝時先測好標高,上下吊角吊邊;砌筑時做到左右拉通線,上下掛線錘。

2.9千磚上墻,砌體粘結不良磚未澆水潮濕,采取干磚砌筑,磚與砂漿顯

現(xiàn)粘結不牢現(xiàn)象,降低砌體強度。

緣故分析(1)班組澆濕磚制度不健全。(2)水源不足。(3)腳手架上的余磚未

淋水,接磚時未澆濕磚。(4)濕磚磨手。(5)制度不嚴。

防治措施:建立專人在磚籠上澆水的制度;躲開供水高峰,盡量利用早、

中、晚時刻在磚籠上澆水濕磚,或建蓄水池,貯水澆磚;腳手架上備水桶

儲水,堅持澆濕已風干的磚;接磚時,瓦工應帶水壺,先澆水濕墻,后鋪

灰漿砌筑;堅持戴指套砌筑;建立“干磚上墻,推倒重砌”的制度。

2.10灰縫厚薄不勻,磚墻挑手(螺絲墻)砌筑灰縫厚薄不一,造成在一個

層高的砌體,同一磚層的標高差一皮磚的厚度,不能交圈,成螺絲形。

緣故分析(1)灰縫無操縱,拉線不直,皮數(shù)桿與實際磚行不一致。(2)未堅持

皮皮掛線砌筑

防治措施:按進場豉的實際尺寸畫皮數(shù)桿,房屋四角、樓梯間或縱橫墻交

接處立皮數(shù)桿;拉線要直,皮數(shù)桿與第一層磚不符時,應用豆石混凝土找

平;按皮數(shù)桿砌好大角,堅持皮皮拉通線,線應繃緊、平直,做到上跟線,

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對平。

2.11砂漿不飽滿磚層水平灰縫飽滿度低于80%;豎縫內無砂漿,有瞎縫。

緣故分析(1)采納M2.5或M2.5以下水泥砂漿砌筑,攪和不勻,和易性差,擠漿

費勁,用大鏟或瓦刀鋪刮砂漿易產生空穴,砂漿層不飽滿.(2)采納大縮口鋪

灰方法,使砌體磚健縮口深度達2?3cm,使砂漿飽滿度降低。

防治措施:砌磚盡可能采納和易性好,摻加塑化劑的混合(微沫)砂漿砌

筑,以提升灰縫砂漿飽滿度;改進砌筑方法,幸免采納推尺鋪灰法或擺磚

砌筑,應推廣括漿法、擠漿法,”三一砌磚法”(即使用大鏟、一塊磚、一

鏟灰、一揉擠的砌筑方法),嚴禁用干磚砌墻。

2.12砂漿強度不穩(wěn)固砂漿強度忽高忽低,或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要求。

緣故分析:(1)水泥不合格,受潮或過期,活性降低。(2)砂子內泥土雜物含

量超過規(guī)定。(3)計量不準確或材料不計量。(4)制作、養(yǎng)護砂漿試塊不合標

準,試塊未按實際養(yǎng)護溫度換算強度。

防治措施:進場水泥必須有合格證明才能使用,立窯水泥抽樣檢驗體積安

定性必須合格;砂子應滿足材質要求,如使用含泥量超過規(guī)定的砂,必須

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攪拌時刻,以除去砂子上的泥土;采納重量配合比,

設磅秤,堅持計量;無底試模,必須放在鋪上報紙的干磚上;氣硬性混合

砂漿試塊,應放在不通風的室內(氣溫20±3(,自然濕度)養(yǎng)護;水泥

砂漿試塊,應放在潮濕空氣中(相對濕度大于90%)儲存6晝夜,其余時

刻放在水池內養(yǎng)護;當試塊養(yǎng)護的室溫達不到規(guī)定標準時,應將28天強

度按實際養(yǎng)護溫度換算。

2.13墻面勾縫粗糙、污染清水墻面勾縫深淺不一致,豎縫不實,十字縫搭

接不平,墻筵內殘漿未掃凈,墻面被砂漿嚴峻污染。

緣故分析(1)清水墻面勾縫前未經開縫,刮縫深度不夠或采取大縮口縫砌磚,

使勾縫砂漿不平,深淺不一致;豎縫:擠漿不嚴,勾縫砂漿懸空未與縫;內底

灰接觸,與平縫十字搭接不平,造成開裂、脫落。(2)勾縫前,墻面可澆水

潮濕,使勾縫砂漿早期脫水收縮開裂,或墻縫內浮灰未清理干凈,阻礙勾

縫砂漿與縫內底灰的粘結,日久脫落。(3)腳手眼堵塞不嚴,補縫砂漿不飽

滿,堵孔磚與原墻面磚顏色不一致,留下永久痕跡。(4)加漿勾縫,托板托

住墻面,弄臟而留下印痕或墻面澆水過濕,掃縫時,墻面被砂漿污染。

防治措施:勾縫前,應對墻體缺楞掉角部位,瞎健、刮健深度不夠的灰縫

開鑿,開健深度為1cm左右,健子上下切口應開鑿整齊;勾縫前,澆水沖

刷墻面浮灰和清除灰縫表層不實部分,待磚墻表皮略見風干時,再開始勾

縫;勾縫用1:1.5水泥砂漿,稠度以勾縫僧子挑起不落為宜,勾凹縫深度

為4?5mm,做到切口整齊;勾完縫應掃應先水平縫,后豎縫順縫掃,

并經常抖掉掃帚中的砂漿粉粒,減少對墻面污染;堵塞磚墻腳手眼時,應

清晰洞內殘余砂漿,澆水潮濕,并鋪砂漿,用磚擠齊;勾縫時墻面不應過

濕,天氣干燥,勾縫后應噴水養(yǎng)護;勾縫托板端刨成尖角,以減少對墻面

的接觸和污染;干燥天氣,勾縫后應噴水養(yǎng)護。

2.14溫度裂縫在房屋頂層兩端顯現(xiàn)八字形裂縫,在平屋頂外墻頂部兩端屋

檐下,或頂層、二層圈梁2-3皮磚的灰縫位置顯現(xiàn)水平裂縫;在轉角處縱橫

墻相交處,形成柱橫墻包角裂縫;在較長的多層房屋樓梯間,樓梯休息平

臺與樓梯鄰接部位發(fā)生豎向裂縫。

緣故分析:(1)平屋頂房屋,未設保溫層或保溫層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

磚砌體線膨脹系數(shù)不同(前者比后者約大一倍),在較大溫差作用下,屋面

伸長受到磚砌體約束,而產生較大剪切應力將兩端拉裂而顯現(xiàn)八字形裂

縫。(2)檐口及圈梁下水平裂縫、包角裂縫緣故分析與上述相同。(3)在較長

的多層房屋樓梯間處,樓梯休息平臺與樓板鄰接部位,由于溫度變化引起

變形,在該部位受到約束,而顯現(xiàn)較大拉應力將磚墻豎向拉裂。

防治措施:屋面盡可能設保溫層,減少溫度變化;屋蓋施工盡量做好保溫

層;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塊預制,或留置伸縮縫或在屋面與磚墻間設置滑動

層,以減少屋面伸縮對墻體的阻礙;對較長、平面形狀較為復雜、構造和

剛度不同的房屋,可設置變形縫,或加設圈梁;提升砂漿強度和砌筑質量,

在易裂縫處設置水平鋼筋。

2.15地基沉陷裂縫由于地基不平均沉陷,造成磚墻顯現(xiàn)斜向、水平或垂直

的裂縫,裂縫寬度上大下小,往往是由沉降小的一邊向沉降大的一邊逐步

向上進展。緣故分析⑴在軟土地基上或軟硬地基上,因地基不平均下沉,

使墻體受到較大的剪力,當結構剛度和施工質量差時,便在縱墻的兩端,

多數(shù)在窗口的兩個對角發(fā)生斜向裂健,如在沉降單元上部受到阻力,沉降

單元被頂住,使窗間墻受到較大的水平剪力而在窗口上下位置產生水平裂

縫。(2)低層房屋窗臺下,由于窗間墻承擔較大集中載荷后,地基下沉較大,

窗臺起反梁作用,窗臺墻變形小,因反向變形過大,常在窗臺下產生垂直

裂縫,有時因地基的凍脹作用,亦在窗臺處發(fā)生這類裂縫。(3)當高低建筑

物相鄰時,高者地基沉陷大,低者受其阻礙而產生裂縫,新建的高、重建

筑物與早已建成的低、輕、舊建筑相鄰時,新建建筑物下沉,也常會使舊

建筑物產生斜向裂縫。

防治措施:認真處理好地基,對高低差過大,建筑物過長、平面形狀復雜、

地基處理方法不同、分期建設的建筑物,應按照情形,適當設置沉降縫,

沉降縫應有適當?shù)膶挾?,施工時應先建重單元,后建輕單元;加大上部結

構剛度(如設置地梁、圈梁),注意保證砌筑質量,提高砌體抗剪強度,

加大地基探槽工作,對軟體地基應進行加固處理;對載荷大的窗間墻及寬

大窗口下部應適當設置通長配筋或加設混凝土梁,防止窗臺處產生豎直裂

縫;當兩相鄰建筑物相距過近時,如“阻礙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小于7

cm時,或當“被阻礙建筑物”具有較好剛度,其長高比小于或等于1.5時,

可不考慮相鄰建筑的阻礙;如平均沉降量大于7cm,當“被阻礙建筑物”

的長高比大于2時,應考慮其阻礙,一樣應隔開一定距離(3?15m),或

采取減少“阻礙建筑物”沉降量和增強”被阻礙建筑物”的結構剛度措施

對一樣性裂縫,如不再進展,可用砂漿堵抹即可。

2.16其它裂縫大梁底部的墻體,如窗間墻產生局部豎直裂縫。

緣故分析(1)大梁下面未設梁墊,或梁墊面積不足,墻體局部承擔載荷過大,

應力集中。(2)磚和砂漿強度等級偏低,施工質量差。

防治措施:在大梁集中載荷作用下的窗間墻,應當設梁墊分散載荷;載荷

專門大時,墻體應考慮橫向配筋;對寬度較小的窗間墻,施工中應幸免留

腳手眼。

2.17石砌體根部不實,地基松軟不實,毛石局部嵌入土內。

緣故分析(1)未認真驗槽、檢查基底土質,就進行清理找平和夯實,基底有

脆弱土層、雜物、浮土積水等。(2)砌基礎時,未鋪灰坐漿,立即石頭單擺

浮擱在基土上。(3)底皮石頭過小,未將大面朝下,致使個不尖棱短邊擠入

土中。(4)基礎砌完未及時回填土,地基受雨水浸泡,造成基礎、墻體下沉。

防治措施:堅持做好驗槽工作,土質不合要求,要認真進行處理;砌基礎

前清理底面,并夯實整平;底皮石材應選用塊體較大的石頭,將大面朝下;

頂皮石材應選用塊體較直、長的,上部用水泥砂漿找平;基礎砌完后,應

及時回填土,兩側應同時進行,逐層逐皮夯實,以防灌水,引起基礎墻體

下沉。

2.18下層未壓砌大方腳收臺處所砌石材未壓搭在下皮材上或搭不夠,下皮

石縫外露阻礙傳力性能。

緣故分析:(1)毛石規(guī)格不合要求,尺寸偏小或大小搭配,造成大方角上級

臺階壓砌下級臺階過少。(2)未按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缺乏嚴格檢查。

防治措施:亂毛石基礎第一批石塊,應選用比較方正的,大面朝下,放平

放穩(wěn),第二批石塊與第一皮錯縫砌筑;毛石基礎的頂面寬度應比墻厚大20

0mm;每臺階至少砌二皮毛石,使下臺階上皮的石塊壓入上臺階內應許多

于1/2石長,臺階的高寬比不應小于1:1。

2.19頂縫亂毛石墻體上下各皮石通縫。

緣故分析(1)墻體采納交錯組砌方式,忽視了左右、上下、前后的搭砌,砌

縫未錯開;在墻角處未改變砌法。(2)施工間歇留槎不正確,未按規(guī)定留踏

步形斜槎,而留馬牙形直槎。

防治措施:做好石塊的選擇工作,注意石塊左右、上下、前后的交錯搭砌,

必須將砌縫錯開,禁止重縫;在墻角部位應該為丁順疊砌;施工間歇或流

水作業(yè)需要留槎時,應留斜槎,槎口應不小于其長度或寬度的一半,留槎

高度每次1m左右為宜;垂直通縫應拆除重砌。

2.20里外兩層皮毛石墻體里外皮互不連續(xù),自成一體,承載力和穩(wěn)固性下

降,發(fā)生開裂,有時傾斜,甚至倒塌。

緣故分析91)選用毛石尺寸過小,每皮石塊壓搭過少,未設拉結石,造成橫

截面上、下重縫。(2)砌磚方法不正確,如采納過橋型、填心、雙合面砌法,

以及翻槎面、斧刀面、鏟口面,都易造成墻體里外兩層皮,降低墻體穩(wěn)固

性,導致墻體開裂。

防治措施:要注意大小塊石搭配使用,立縫要小,間隙用小塊石堵塞密實,

防止四碰頭,即平面上四塊石塊形成十字縫;每皮石塊砌筑時要隔一定距

離,丁砌一塊拉結石,且上下皮錯開形成梅花形,當墻厚40cm以上時,

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5cm,長度應大于墻厚的2/3;

采納鋪漿法砌筑,每塊石頭上下應疊靠,前后石塊有搭接,接砌縫要錯開,

排石應穩(wěn)固,幸免平面十字縫。

2.21墻面凹凸不平墻體表面里出外進凹凸不平。

緣故分析(1)砌墻時未掛線;砌亂毛石時未精心選擇,使平坦大面擺放在正

面。(2)澆石砌體上部組合柱或圈梁時,將石砌體擠出,造成墻面不平。

防治措施:砌墻時認真跟線,并把較方、大的一面朝外,球形、橢圓形、

粽子形或扁形石塊不能使用,澆灌混凝土組合柱或圈梁時必須加好支撐,

要堅持分層澆灌制度,幸免振搗過度。

2.22砌體粘結不牢砌體中石塊與砂漿粘結不良,存在瞎^和砂漿不實等情

形。緣故分析(1)砌體灰縫過大,砂漿收縮后與石塊脫離。(2)石材砌筑前未

灑水,造成砂漿失水過早。(3)砌筑方法不當,采納鋪石灌漿法,造成砂漿

不飽滿。(4)一次砌筑高度過高,造成灰縫變形,石縫錯動。

防治措施: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施工,操縱灰縫厚度;砌石前視氣候情形適當

灑水潮濕;砌筑方法應先采納坐漿法砌筑,過大縫隙用碎石填充,砂漿填

塞密實;毛石砌體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分段砌筑時,留槎高度不超

過一步架,且應砌成踏步槎。

2.23勾縫砂漿脫落勾縫砂漿與砌體結合不良,開裂脫落。

緣故分析(1)勾縫砂漿所用砂子含泥量過大,粘結強度降低。(2)砌體灰縫過

寬,采取一次勾縫成活做法,砂漿因自重過大,引起滑墜開裂。(3)砌筑過

程中未及時刮縫,停歇時刻過長,灰縫內有積灰,勾縫前未清掃潔凈和潮

濕。(4)勾縫刷漿水泥含量過大,養(yǎng)護不及時,發(fā)生干裂脫落。

防治措施:勾縫砂漿應采納含泥量小于5%的中砂配制,配合比為1:1.5(水

泥:砂漿);勾縫砂漿的流淌性應操縱在4?5cm;凸縫層分兩次勾成,平縫應順

石縫進行,縫與石面抹平;勾縫前應檢查,如有孔洞應填漿或加塞適當石塊修

補,并先灑水濕縫,刮縫深度宜不小于2cm,勾^后早期應灑水養(yǎng)護,以防干

裂、脫落。

3.混凝土

3.1蜂窩混凝土結構局部顯現(xiàn)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類似

蜂窩的間隙。

緣故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

成砂漿少、石子多。(2)混凝土攪拌時刻不夠,未拌合平均,和易性差,振

搗不密實。(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

離析。(4)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刻不夠。(5)

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6)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

度過小。(7)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連續(xù)澆灌上層混凝土。

防治措施:認真設計、嚴格操縱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計量準確,混

凝土拌合平均,坍落度合適;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應當設串筒或溜槽;

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

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形防止漏漿,基礎、柱、墻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1?

5h,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幸免顯現(xiàn)“爛頸項”。小蜂窩:洗刷潔凈后,

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薄弱松散顆粒,

刷洗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認真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

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筑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

漿處理。

3.2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顯現(xiàn)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

無鋼筋外露現(xiàn)象。

緣故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潔凈,拆模時混

凝土表面被粘壞。(2)模板未澆水潮濕或潮濕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

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顯現(xiàn)麻面。(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4)

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

面。(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潔凈,不得粘有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

模板應澆水充分潮濕,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

應選用長效的,涂刷平均,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平均振搗密實,至排

除氣泡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

水充分潮濕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3.3孔洞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間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專門

大,鋼筋局部或全部露。

緣故分析(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

未振搗就連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2)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

峻跑漿,又未進行振搗。(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

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內掉入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

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措施: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納細石子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

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預留孔洞,應兩側同時下料,側

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塊,工具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

應及時清除潔凈。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脆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

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充分潮濕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

灌、搗實。

3.4露筋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緣故分析(1)澆筑混凝土時,鋼筋愛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

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

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

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4)混凝土愛護層太小或愛護層處混凝土

漏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⑸木模板未澆水潮濕,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

筋。

防治措施:澆灌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愛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大檢查;

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

易性;澆筑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

應充分潮濕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

可采納刀片或振搗棒進行振搗;操作時,幸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

等及時調直修正;愛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把握脫模時刻,防止過

早拆模,碰壞棱角。表面露筋:刷洗凈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

砂漿,將充滿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較深: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洗

刷潔凈后,用比原先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3.5縫隙、夾層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緣故分析(1)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

或未除去脆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潮濕就澆筑混凝土。(2)施工^處鋸屑、泥土、

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潔凈。(3)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

槽,造成混凝土離析。(4)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處混凝土未專

門好振搗。

防治措施:認真按施工驗收規(guī)范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接縫處鋸

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應清理潔凈并洗凈;混凝土澆灌高度大于2m應當設串

筒或溜槽;接縫處澆灌前應先洗5?10cm厚原配和比無石子砂漿,或10?

15c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并加大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

實。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潔凈后,用1:2或1:2.

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縫隙夾層較深時,應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夾雜

物,用壓力水沖洗潔凈后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

漿處理。

3.6缺棱掉角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guī)則,棱角有缺陷。

緣故分析(1)木模板未充分澆水潮濕或潮濕不夠;混凝土澆筑后養(yǎng)護不行,

造成脫水,強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棱角被粘掉。

⑵低溫施工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

或愛護不行,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離劑,或涂刷不勻。

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潮濕,混凝土澆筑后應認真澆水

養(yǎng)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1.2MPa以上強度,拆模時注

意愛護棱角,幸免用力過猛過急;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

成品陽角用草袋等愛護好,以免碰損。缺棱掉角,可將該處松散顆粒鑿除,

沖洗充分潮濕后,視破舊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或支

模用比原先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yǎng)護。

3.7表面不平坦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緣故分析(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僅用鐵鍬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壓光,造成

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松動、

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時發(fā)生不平均下沉。(3)混凝土未達到一

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顯現(xiàn)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操作,澆筑混凝土后,應按照水平操縱標志或

彈線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后澆水養(yǎng)護;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

穩(wěn)固性,應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撐面積,并防止浸水,確保不發(fā)

生下沉;在澆灌混凝土時,加大檢查;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上,方可

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3.8強度不夠,均質性差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于設計要求強

度等級。

緣故分析(1)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行,間隙大,

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

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

拌時刻不夠,拌合不勻。(4)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5)混凝土

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養(yǎng)護治理不善,或養(yǎng)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

養(yǎng)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防治措施: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應符合

要求;嚴格操縱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應按順序拌制,保

證攪拌時刻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期施工用一般水泥配制混凝

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不

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guī)范要求認真制作混凝土試塊,并加大對試塊的治理

和養(yǎng)護。當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舊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

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應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

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采取相應加固或補強措施。

3.9塑性收縮裂縫裂縫在新澆結構、構件表面顯現(xiàn),形狀不規(guī)則,類似干

燥的泥漿面,裂縫較淺,多為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大

多在混凝土初凝后,當外界風速大、氣溫高、空氣濕度專門低的情形下顯

現(xiàn)。

緣故分析:(1)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不行,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風吹日曬,表

面游離水分蒸發(fā)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現(xiàn)在混凝土強度專門低,

還不能抗擊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開裂。(2)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或水泥

用量過多;或使用過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過大。(3)模板、墊層過于

干燥,吸水大。(4)澆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流淌的傾向,

亦會顯現(xiàn)這類裂縫。

防治措施:配制混凝土時,嚴格操縱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

石子,減小間隙率和砂率;混凝土要振固密實,以減少收縮量;澆灌混凝

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及時覆蓋,認真養(yǎng)護;

在高溫、干燥及刮風天氣,應及早噴水養(yǎng)護,或設擋風設施。當表面發(fā)覺

細微裂縫時,應及時抹壓一次,再護蓋養(yǎng)護;或重新振搗方法來排除;如

硬化可向裂縫撒上水泥加水潮濕、嵌實,再覆蓋養(yǎng)護。

3.10沉降收縮裂健裂縫多沿結構上表面鋼筋通長方向或箍筋上斷續(xù)顯現(xiàn),

或在埋設件的鄰近周圍顯現(xiàn),裂縫成棱形,寬度不等,深度不一,一樣到

鋼筋上表面為止。多在混凝土澆筑后發(fā)生,混凝土結硬后即停止。

緣故分析:混凝土澆灌振搗后,粗骨料沉降,擠出水分、空氣,表面出現(xiàn)泌

水,而形成豎向體積縮小沉降,這種沉降受到鋼筋、預埋件、模板或大的

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礙或約束,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

降量相差過大,而造成裂縫。

防治措施:加大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操縱,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要

過大,振搗要充分,但幸免過度;關于截面相差較大的混凝土構筑物,可

先澆灌較深部位,靜停2?3小時,待沉降穩(wěn)固后,再與上部薄截面混凝

土同時澆灌,以免沉降過大導致裂適當增加混凝土的愛護層厚度。治

理方法同“塑性收縮裂縫”。

3.11凝縮裂縫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碎小的六角形花紋狀裂縫,裂縫專門淺,常

在初凝期間顯現(xiàn)。

緣故分析(1)混凝土表面過度的抹平壓光,使水泥和細集料過多地浮到表面,

形成含水量專門大的砂漿層,它比下層混凝土有更大的干縮性能,水分蒸

發(fā)后,產生凝縮而顯現(xiàn)裂縫。(2)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面壓光,也常產生

這類裂縫。

防治措施:混凝土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幸免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

泥面刮抹,如表面粗糙、含水量大,可撒較稠水泥砂漿或干水泥砂再壓光。

裂縫不阻礙強度,一樣可不處理,對有美觀要求的,可在表面加抹薄層水

泥砂漿處理。

3.12干縮裂縫裂縫在表面顯現(xiàn),寬度較細,其走向縱橫交錯,無規(guī)律性,

裂縫不均,梁、板類構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體結構多發(fā)生在結構截面處;

地下大體積混凝土在平面較為多見,但側面也常顯現(xiàn),預制構件多產生在

箍筋位置。

緣故分析:(1)混凝土成型后,養(yǎng)護不當,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散失快,

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專門小,收縮小,表面收縮劇變受到內部混

凝土的約束,顯現(xiàn)拉應力而引起開裂;或者平臥薄型構件水分蒸發(fā)過快,

體積收縮受到地基墊層或臺座的約束,而顯現(xiàn)干縮裂縫(2)混凝土構件長期

露天堆放,時干時濕,表面濕度發(fā)生劇烈變化。(3)采納含泥量大的粉砂配

制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4)混凝土通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

量較大的砂漿層,收縮量加大。(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在露天長久堆放而

不張拉等。

防治措施:操縱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過大;嚴格操縱砂石

含量,幸免使用過量粉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并注意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

以提升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加強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并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

刻;長期露天堆放的預制構件,可覆蓋草簾、草袋,幸免爆曬,并定期適

當灑水,保持潮濕;薄壁構件應在陰涼地點堆放并覆蓋,幸免發(fā)生過大濕

度變化,其余參見“塑性裂縫”的預防措施。表面干縮裂縫,可將裂縫加

以清洗,干燥后涂刷兩遍環(huán)氧膠泥或加貼環(huán)氧玻璃布進行表面封閉;深進

的或貫穿的,就用環(huán)氧灌縫或在表面加刷環(huán)氧膠泥封閉。

3.13溫度裂縫溫度裂縫有表面的、深進的和貫穿的。表面溫度裂縫走向無

一定規(guī)律性,梁板式或長度尺寸較大的結構,裂縫多平行于短邊,大面積

結構裂縫??v橫交錯。深進的和貫穿的溫度裂一樣與短邊方向平行或

接近于平行,裂縫沿全長分段顯現(xiàn),中間較密。裂縫寬度大小不一,一樣

在0.5mm以下,沿全長無大變化。表面裂縫多發(fā)生地在施工期間,深進的

或貫穿的裂縫多發(fā)生在澆灌完2?3個月或更長時刻??p寬受溫度變化阻

礙較明顯,冬季較寬,夏季較細。

緣故分析:(1)表面溫度裂縫,多由于溫差較大引起,如冬期施工過早拆除

模板、保溫層,或受到寒潮突擊,導致混凝土表面急劇的溫度變化而產生

較大的降溫收縮,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使表面

顯現(xiàn)裂縫。(2)深進和貫穿的溫度裂縫,多由于結構溫差較大,受到外界約

束引起,如大體積混凝

土基礎、墻體澆筑在堅硬地基或厚大混凝土墊層上,如混凝土澆灌時溫度

較高,當混凝土冷卻收縮,受到地基、混凝土墊層或其它外部結構的約束,

將使混凝土內部顯現(xiàn)專門大拉應力,產生降溫收縮裂縫。裂縫為較深的,

有時是貫穿性的,常破壞結構整體性。(3)基礎長期不回填,受風吹日曬或

寒潮突擊作用;框架結構的梁、墻板、基礎等,由于與剛度較大的柱、基

礎連接,或預制構件澆筑在臺座伸縮縫處,因溫度收縮變形受到約束,降

溫時也常顯現(xiàn)深進的或貫穿的溫度裂縫。(4)采納蒸汽養(yǎng)護的預制構件,混

凝土降溫制度操縱不嚴,降溫過速,或養(yǎng)生窯坑急速揭蓋,使混凝土表面

劇烈降溫,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約束,常導致構件表面或肋部顯現(xiàn)裂<o

防治措施:預防表面溫度裂縫,可操縱構件內外不顯現(xiàn)過大溫差;澆灌混

凝土后,應及時用草簾或草袋覆蓋,并灑水養(yǎng)護;在冬期混凝土表面應采

取保溫措施,只是早拆除模板或保溫層;對薄壁構件,適當延長拆模時刻,

使之緩慢降溫;拆模時,塊體中部和表面溫差不宜大于25(,以防急劇冷

卻造成表面裂縫;地下結構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時回填。預防深進和貫穿溫

度裂縫,應盡量選用礦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摻適

量粉煤灰、減水劑,以節(jié)約水泥,減少水化熱量;選用良好級配的集料,

操縱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大振搗,提升混凝土密

實性和抗拉強度;躲開炎熱天氣澆筑大體積混凝土,必須時,可采納冰水

攪制混凝土,或對集料進行噴水預冷卻,以降低澆灌溫度,分層澆灌混凝

土,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大體積基礎,采取分塊分層間隔澆筑(間隔時

刻為5?7天)分塊厚度1.0?1.5m,以利水化熱散發(fā)和減少約束作用;或每

隔20?30m留一條0.5?1.0m寬間斷縫,4()天后再填筑,以減少溫度收縮應

力;加大灑水養(yǎng)護,夏季應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刻,冬季適當延緩保溫順脫模

時刻,緩慢降溫,拆模時內外溫差操縱不大于20C;在巖石及厚混凝土墊

層上,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可澆一度瀝青膠或鋪二層瀝青,油氈作隔離

層,預制構件與臺座或臺模間應涂刷隔離劑,以防粘結,長線臺座生產構

件及時放松預應力筋,以減少約束作用;蒸汽養(yǎng)護構件時,操縱升溫速度

不大于5^/11,降溫不大于。C/h,并緩慢揭蓋,及時脫模,幸免引起過大的

溫差應力。表面溫度裂縫可采納涂兩遍環(huán)氧膠泥,或加貼環(huán)氧玻璃布進行

表面封閉;對有防滲要求的結構,健寬大于0.1mm的深進或貫穿性裂健,

可按照裂縫可灌程度,采納灌水泥漿或環(huán)氧甲凝或丙凝漿液方法進行修補,

或灌漿與表面封閉同時采納,寬度小于0.1mm的裂縫,一樣會自行愈合,

可不處理或只進行表面處理。

3.14碳化收縮裂縫在結構的表面顯現(xiàn),成花紋狀,無規(guī)律性,裂縫一樣較

淺,深1?5mm,有的至鋼筋愛護層全深,裂縫寬0.05?1.0mm,多發(fā)生在

混凝土澆筑完后數(shù)月或更長時刻。

緣故分析?1)混凝土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

酸鈣,引起表面體積收縮,受到結構內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約束而導致表面

發(fā)生龜裂。在空氣相對溫度低(30%?50%)的干燥環(huán)境中最為明顯。(2)

在密閉不通風的地點,使用火爐加熱保溫,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常會使混

凝土表面加快碳化,產生這類裂縫。

防治措施:幸免過度振搗混凝土,不使表面形成砂漿層,同時加大養(yǎng)護,

提升表面強度;幸免在不通風的地點采納火爐加熱保溫。治理方法與“干

縮裂縫”同

3.15化學反應裂縫在梁、柱結構表面顯現(xiàn)與鋼筋平行的縱向裂縫;板或構

件在板底面沿鋼筋位置顯現(xiàn)裂縫;有的在混凝土表面顯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崩襲,

裂縫成塊狀或大網格圖案狀,中心突起,向四周擴散,在澆筑完半年或更

長時刻發(fā)生;有的混凝土表面顯現(xiàn)大小不等的圓形或類似圓形崩裂剝落,

類似“出豆子”,內有白黃色顆粒,多在澆筑后兩個月顯現(xiàn)。

緣故分析:(1)混凝土內摻有氯化物外加劑,或以海砂作集料,或用海水拌

制混凝土,使鋼筋產生電化學腐蝕,鐵銹膨脹而把混凝土脹裂(即通常所

謂“鋼筋銹蝕膨脹裂縫”)。有的愛護層過薄,碳化深度超過愛護層,在水

作用下,亦使鋼筋銹蝕膨脹,造成這類裂縫。(2)混凝土中鋁酸三鈣受硫酸

鹽或鎂鹽的腐蝕,產生難溶而又體積增大的反應物,使混凝土體積膨脹而

顯現(xiàn)裂縫(即通常所謂“水泥桿菌腐蝕裂縫”)。(3)混凝土集料中含有蛋白

石、硅質巖或鎂質巖等活性氧化硅與高堿水泥中的堿反應生成堿硅酸凝

膠,吸水后體積膨脹,而使混凝土崩裂(即通常所謂“堿骨料反應裂縫”)。

(4)水泥含游離氧化鈣過多(多呈小顆粒),在混凝土硬化后,連續(xù)水化,

發(fā)生固相體積增大,產生體積膨脹,而使混凝土顯現(xiàn)“小豆子”似的崩裂,

多發(fā)生在土法生產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工程上。

防治措施:嚴格操縱冬季施工混凝土中摻加氯化物用量,使其在承諾范疇

內,并摻加適量阻銹劑(亞硝酸鈉);采納海砂作集料,氯化物含量應操縱

在砂重的0.1%以內;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幸免用海水拌制混凝土;適當增

厚愛護層或對鋼筋涂防腐涂料;對混凝土加密封外罩;混凝土采納級配良

好的石子,使用低水灰比,加大振搗,以降低滲透率,有效阻止電腐蝕。

采納含鋁酸三鈣少的水泥,或摻加火山灰摻料以減輕硫酸鹽或鎂鹽對水泥

的作用,或對混凝土進行防腐,以阻止對混凝土的腐蝕;幸免采納含硫酸

鹽或鎂鹽的水拌制混凝土,或采用低堿性水泥和摻入火山灰的水泥配制混

凝土,降低堿性物質和活性硅的比例,以操縱化學反應的產生。加大水泥

的檢驗,防止使用含游離氧化鈣多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或經處理后使用。

鋼筋銹蝕裂縫,應把主筋周圍含鹽混凝土清除,鐵銹用噴砂法清除、然后

用噴漿或加圍套方法修補,其他參見“干縮裂縫”。

3.16沉陷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縫,其走向與沉陷情形而變化,有的在

上部,有的在下部,一樣與地面垂直,或是30。?45。角方向進展,較大

的不平均沉陷裂往往上下左右有一定差距,因載荷大小而異,且與不

平均沉降值成比例,裂縫寬度受溫度變化阻礙較小。

緣故分析:(1)結構、構件下面地基軟硬不均,或局部存在脆弱土未經夯實

和必要的加固處理,混凝土澆筑后,地基局部產生不平均沉降而引起裂縫。

(2)現(xiàn)場平臥產生的預制構件(如屋架、薄腹梁等),底模部分在回填土上,

由于養(yǎng)護時

浸水局部下沉,而構件側向剛度差,在弦、腹桿件或梁的側面常產生裂縫。

(3)模板剛度不足,或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底部支撐在松軟土上泡水;混凝

土未達到一定強度,過早拆模,也常導致不平均沉降裂縫顯現(xiàn)。(4)結構各

部荷載懸殊,未作必要的加大處理,混凝土澆筑后,因地基受力不平均,

產生不平均下沉,造成結構應力集中而導致顯現(xiàn)裂縫。

防治措施:對脆弱土、填土地基應進行必要的夯(壓)實和加固處理,幸

免直截了當在脆弱土或填土上平臥制作較薄預制構件,或經壓、夯實處理

后作預制場地;模板應支撐牢固,保證有足夠強度和剛度,并使地基受力

平均;拆模時刻應按規(guī)定執(zhí)行,幸免過早拆模,構件制作場地周圍應做好

排水設施,并注意防止水管漏水或養(yǎng)護水浸泡地基;各部載荷懸殊的結構,

適當增設構造鋼筋加大,以幸免不平均下沉造成應力集中。沉降裂縫應按

照裂縫嚴峻程度,進行適當?shù)募庸烫幚?,如設鋼筋混凝土圍套、加鋼套箍

等。

3.17凍脹裂縫結構構件表面沿主筋、箍筋方向顯現(xiàn)寬窄不一的裂縫,深度

一樣到主筋。后張法預應力構件,沿預應力筋孔道方向顯現(xiàn)縱向裂

緣故分析?1)冬期施工混凝土結構,構件未保溫,混凝土早期遭受凍結,將

表層混凝土凍脹,解凍后,鋼筋部位變形仍不能復原,而顯現(xiàn)裂縫、剝落。

⑵冬期進行預應力孔道灌漿,未采取保溫措施,或保溫不善,孔道內灰漿

含游離水分較多,受凍后體積膨脹,沿預應力筋方向孔道薄弱部位脹裂。

防治措施:結構、構件冬期施工時,配制混凝土應采納一般水泥、低水灰

比,并摻入適量早強、抗凍劑,以提升早期強度,對混凝土進行蓄熱保溫

或加熱養(yǎng)護,直至達到設計強度40%;避免在冬期進行預應力構件孔道灌

漿,應在灰漿中摻加早強型防凍減水劑或摻加氣劑,防止水泥沉淀產生游

離水;灌漿后進行加熱養(yǎng)護,直至達到規(guī)定強度。對一樣裂縫可用環(huán)氧膠

泥封閉;對較寬較深裂縫,用環(huán)氧砂漿補縫或再加貼環(huán)氧玻璃布處理;對

較嚴峻裂縫,應將剝落疏松部分鑿去,加焊鋼絲網后,重新灌注一層細石

混凝土,并加大養(yǎng)護。

3.18張拉裂縫預應力大型屋面板、墻板槽形板常在上表面或橫肋縱肋端頭

顯現(xiàn)裂縫;預應力吊車梁、桁架等則多在端頭顯現(xiàn)裂縫。板面裂縫多為橫

向,在板角部位呈45。角;端橫肋靠近縱肋部位的裂縫,差不多平行于肋

高;縱肋端頭裂健呈斜向,此外,預應力吊車梁、桁架等構件的端頭錨固

區(qū),常顯現(xiàn)沿預應力方向的縱向裂健,并斷續(xù)延伸一定長度范疇,矩形梁

有時貫穿全梁;桁架端頭有時顯現(xiàn)垂直裂縫,其中拱形桁架上弦往往產生

橫向裂縫;吊車梁屋面板在使用時期,在支座鄰近顯現(xiàn)由下而上的豎向裂

縫。

緣故分析:(1)預應力板類構件板面裂縫,要緊是預應力筋放張后,由于筋

的剛度差,產生反拱受拉,加上板面與縱筋收縮不一致,而在板面產生橫

向裂縫。(2)板面四角斜裂縫是由于端肋對縱筋壓縮變形的牽制作用,使板

面產生空間撓曲,在四角區(qū)顯現(xiàn)對角拉應力而引起裂縫。(3)預應力大型屋

面板端頭裂縫是由于放張后,肋端頭受到壓縮變形,而胎模阻止其變形(俗

稱卡模),造成板角受拉,橫肋其端部受剪,因而將橫肋與縱肋交接處拉裂。

另外,在縱肋端頭部位,預應力鋼筋產生之剪應力和放松引起之拉應力均

為最大,從而因主拉應力較大引起斜向裂縫。(4)預應力吊車梁、桁架、托

架等端頭錨固區(qū),沿預應力方向的縱向水平或垂直裂縫,要緊是構件端部

接點尺寸不夠和未配制足夠的橫向鋼筋網片或鋼箍,當張拉時,由于垂直

預應力筋方向的“劈裂拉應力”而引起裂縫顯現(xiàn)。此外,混凝土振搗不密

實,張拉時混凝土強度偏低,以及張拉力超過規(guī)定等,都會顯現(xiàn)這類裂縫。

(5)拱形屋架上弦裂縫,要緊是因下陷預應力鋼筋拉應力過大,屋架向上拱

起較多,使上弦受拉而在頂部產生裂縫。

防治措施:嚴格操縱混凝土配合比加大混凝土振搗,保證混凝土密實性和

強度;預應力筋張拉和放松時,混凝土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操作時,操

縱應力準確,并應緩慢放松預應力鋼筋;卡具端部加彈性墊層(木或橡皮),

或減緩卡具端頭角度,并選用有效隔離劑,以防止和減少卡?,F(xiàn)象;板面

適當施加預應力,使縱肋預應力鋼筋引起的反拱減少,提升板面抗拉度;

在吊車梁、桁架、托架等構件的端部接點處,增配箍筋、螺旋筋或鋼筋網

片,并保證外圍混凝土有足夠的厚度;或減少張拉力或增大梁端截面的寬

度。輕微的張拉裂縫,在結構受荷后會逐步閉和,差不多上不阻礙承載力,

可不處理或采取涂刷環(huán)氧膠泥、粘貼環(huán)氧玻璃布等方法進行封閉處理;嚴

峻的裂縫,將明顯降低結構剛度,應按照具體情形,采取預應力加固或鋼

筋混凝土圍套、鋼套箍加固等方法處理。

3.19其他施工裂縫結構、構件制作、起模、運輸、拼裝、堆放、吊裝過程

中,由于各種緣故而產生縱向的、橫向的、斜向的、豎向的、水平的、表

面的、深進的或貫穿的各種裂縫,專門是細長薄壁結構構件更容易顯現(xiàn)。

裂縫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隨產生的緣故而異,裂縫寬度、深度和長度不

一,無一定規(guī)律性。

緣故分析:(1)用木模澆制的結構或構件,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未澆水濕透,

或隔離劑失效,模板與混凝土粘結,模板大量吸水膨脹,常沿通常方向將

柱、梁邊角拉裂。(2)結構或構件成型或拆模時,受到劇烈振動或大量施工

載荷作用;起模只撬一角,或用猛烈振動的方法脫模;胎模剛度不夠,起

吊脫模時受扭;構件過早拆模,混凝土強度不夠,常導致顯現(xiàn)沿鋼筋的縱

向或橫向裂縫。構件翻身脫模時,因受振動過大,或地面砂子攤鋪不平,

也常使混凝土開裂。(3)后張預應力構件或多孔板成孔時,如抽芯過早芯管

彎曲,托管支架不平穩(wěn),抽管速度過快,轉動方向不一致,不平均,常使

混凝土塌陷或顯現(xiàn)裂縫,抽芯過晚,芯管與混凝土粘結,混凝土容易被拉

裂。(4)構件運輸、堆放時,支承墊木位置不當,上下顛木不在一條直線上

或是懸排過長;運輸時構件受到劇烈的顛簸、沖擊;或急轉彎產生扭轉;

拼裝時,屋架傾斜,支撐不牢。下沉或傾倒都可能使構件發(fā)生裂縫。

⑸構件起吊時,由于混凝土底模粘接,吊點位置不當,起模時構件受力不

勻或受扭;吊裝時,桁架等側向剛度差的構件,側向未采取臨時加固措施,

安裝時下放速度太快或突然剎住,使動量轉變成沖擊載荷;構件放反,常

使構件顯現(xiàn)縱向、橫向或斜向裂縫。

防治措施: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模板澆水潮濕;結構構件成型或拆模,防

止受到劇烈沖擊振動,脫模應使構件受力平均;翻轉模板產生構件,應在

平坦、堅實的鋪砂地面上進行翻轉,脫模就平穩(wěn),幸免振動;預留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