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_第1頁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_第2頁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_第3頁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_第4頁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課件語文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3課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2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車站,詩人食指,當時還是個學生,作為上山下鄉(xiāng)知青隊伍中的一員,在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北京的一剎那,心靈突然受到強烈的觸動,這種觸動包括對故鄉(xiāng)、母親、文明的眷戀,也許還包括對不可知的未來的恐懼。凡是經(jīng)歷過那種場面的人,都會永世不忘。遠離父母、遠離親人、遠離家鄉(xiāng),對剛剛步入人生的十幾歲的青年到底意味著什么?在惶恐、希求與別離的痛苦之中,告別的淚雨與聲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車站的力量。這不是一般的分離,也許就是永別。同學朋友各奔東西,父母兒女遠隔千里,到底何時能相見?到底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文革”的那些歲月里誰也無法預測,也許這就是他們“最后的北京”,只有把諸多情緒融入詩中,成為定格,永遠不會消失在我們心靈的視線中,這就使全詩豐滿而完整。導入新課1、了解詩人食指及其本詩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詩句的含意及其主旨;體會本詩的語言特點。

3、理解詩人獨特地內心感受,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4、善于通過主觀感受表達內心的強烈震動;善于把握特定瞬間的景物感受進行描寫。學習目標4

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詩人,被稱為新詩潮詩歌第一人。小學開始熱愛詩歌,20歲時寫的名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2001年4月28日與已故詩人海子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著有詩集《相信未來》、《食指、黑大春現(xiàn)代抒情詩合集》、《詩探索金庫·食指卷》、《食指的詩》。作者簡介5【劇烈】猛烈。【驟然】突然、忽然?!敬皺簟看案褡印!靖鎰e】離別、分手?!韭暲恕恐冈S多人呼喊的聲音。解釋詞語6本詩寫于

1968

年12月20日,詩中描述的是詩人1968

年12月20日4:08分,告別家鄉(xiāng)北京到山西插隊的情形?!八狞c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詩人個人命運的記號。寫作背景7在那個狂熱而扭曲的時代有一批和大家差不多大的青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知青”。那是一個社會物質貧乏,然而,人民在精神上卻無限狂熱的年代。仿佛所有的人都看到共產(chǎn)主義的實現(xiàn)就在眼前,再加一把勁就能得到,而它的締造者毛主席就在人們心中就如同神明一般。1968年《人民日報》刊發(fā)了毛澤東的一條指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收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苯又诌B續(xù)幾天以大量篇幅報道了全國各地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消息,毛主席以他巨大的影響力改變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和數(shù)千萬城市家庭的命運。幾乎所有的青年在各式各樣的號召下,懷著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拜與忠誠投入到這場運動中。那個時候,滿街都有這樣振奮人心的標語口號,人們每時每刻都沉浸在一種革命理想主義精神的高度興奮中。詩歌是時代的鏡子,這首詩就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面貌:《媽媽放開我吧》放開我,媽媽!/不要為我擔驚受怕。/我們的戰(zhàn)友遍天下,/敵人的長矛算得了啥!/我絕不做繞梁呢喃的乳燕,/終日徘徊在屋檐下;/我要做搏擊長空的海燕,/去迎接暴風雨的沖刷!在追逐理想的沖動中,在城市的動員之后,那些并不比大家大多少的孩子們接到了一張張上山下鄉(xiāng)通知書。時代的熱情感染著他們,他們開始整理行裝。于是知識青年們,以萬、數(shù)十萬計為單位的數(shù)量,先后擠上了一列列北往西去的列車。他們都還沒來得及作一點必要的準備,甚至不知道如何準備,懷著各式各樣的夢想和幻想,帶著共同的青春和熱血,帶著共和國的年齡,這些定格在膠片中的青春面龐懷著最美好的理想踏上了最艱辛的道路,隨著一聲長長氣笛,告別了歡送的鑼鼓、告別了喧鬧的城市、告別了讀書聲,告別了流淚的同學、年邁的父母。而這一去,他們并不知道是否還有明日的相見。在那場運動中,廣闊天地把城市的孩子們分送給一個個貧窮的村莊。直到很多年之后,當一部分的知青發(fā)現(xiàn)十年一夢自己依然兩手空空無房無家、發(fā)現(xiàn)自己本該光明的前程即將永遠留給田地、戰(zhàn)天斗地的熱情在時間的沖刷下還原成最樸素的愿望,回家。1980年這場轟轟烈烈的影響了一代人的運動終于落下大幕,但是,有的知青回來了,而有的卻永遠留在了異鄉(xiāng)的農(nóng)村,成為了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8寫作背景牛棚干校知青下鄉(xiāng)

文化大革命911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動;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一聲雄偉的汽笛長鳴。

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只風箏,風箏的線繩就在媽媽手中。線繩繃得太緊了,就要扯斷了,我不得不把頭探出車廂的窗欞。直到這時,直到這時候,我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朗讀詩歌--一陣陣告別的聲浪,就要卷走車站;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jīng)緩緩地移動。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然后對她大聲地叫喊: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終于抓住了什么東西,管他是誰的手,不能松,因為這是我的北京,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1968年12月20日zhòulíng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12

1.第1-2節(jié):開門見山,寫離別

時的情景。

2.第3-

5節(jié):表達詩人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依依不舍和離開時撕心裂肺的感受。

3.第6-7節(jié):直抒自己對北京的依戀之情。

段落層次13詩歌的內容1、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告別北京2、火車開動離京迷惘失落3、幻覺疊合眷戀母愛4、告別親人回歸現(xiàn)實5、物我顛倒漂泊無依6、7、依戀北京惶惑無助14詩人的情感思路迷惘、恐懼(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震驚、絕望(我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全詩把詩人對故鄉(xiāng)家人的留戀,對自己現(xiàn)狀和未來的惶惑和無助表現(xiàn)得深刻徹底。15火車即將離開車站,許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將遠去的親人告別,在詩人看來,是告別的聲浪如同要卷走車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這兩句本應是火車緩緩地移動,但詩人用一種物我顛倒的錯覺——“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jīng)緩緩地移動?!眰鬟_出心聲:腳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鄉(xiāng)拋棄,此后將到異地漂泊謀生。寫出詩人的失落傷感。

1.“北京在我的腳下,

已經(jīng)緩緩地移動。”這里有什么含義?

研讀理解161.“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詩人當時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研讀理解17一方面是因為火車啟動時的抖動使作者產(chǎn)生了錯覺;另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在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北京的一剎那,作者的心靈突然受到了強烈的觸動。

2.“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薄拔摇钡男臑槭裁磿绱颂弁矗?/p>

研讀理解18詩人化用了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詩人由離別的“痛”聯(lián)想到母親和為自己縫扣子的針線,并將二者疊合在一起,讓詩人感覺的是眼前的“離別”,但是詩人更愿意相信這疼痛是母親的針線“穿透了心胸”,因為如果是那樣,“我”和母親就會因為這針線和這疼痛而血肉相連了。這兩句詩表現(xiàn)的正是文學中源遠流長的對母親的眷戀。

3.“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

然后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詩人把“媽媽”和“北京”疊合在一起寫,有何深意?

研讀理解19這樣寫的目的是既表達對母親的依戀,也表達了對家鄉(xiāng)北京的艱以割舍的感情。同時更深刻地傳達出內心對黨、對國家、對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黨和國家關注知青的命運,不要忘記知青,不要拋棄知青。在這里“媽媽”和“北京”已不是表層意義了,而是代指黨和政府了。4、“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義?

研讀理解20反復呼喊表達絕望與不舍

這是最后的訣別,透射濃烈的悲壯色彩。北京是故鄉(xiāng),是文明的家園茫然而絕望地抓住同樣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這樣的迷惑不安,絕望與痛楚怎能不牽動讀者的心呢?動亂時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狀況不能不說透射著濃烈的悲壯色彩。這是一種“歇斯底里的絕望。”。“最后”即最后一面的意思,離開后,知青們不能確定何時回到故鄉(xiāng),因而稱之為“最后的北京”,特別是對那些在那次離別后失去親屬的或者再不能回到北京的知青來說,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那確實是“最后的北京”。這句詩寫出了詩人對北京戀戀不舍的心理感受。主題思想

本詩通過描寫了詩人告別北京時的悲涼場面,把遠離父母、家鄉(xiāng)的惜別之情,對未來命運的憂慮和恐慌,都匯聚到“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這一瞬間,見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通過對火車開動這一特定場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依戀之情。21詞語運用:語言樸實,親切自然。如“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風箏的線繩就在母親的手中”淳樸的語句中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達:文章通過對火車開動這一特定場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依戀之情。

表達方式:詩人通過對火車在四點零八分開動這一歷史瞬間的放大,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通過對個人遭際的速寫式的記錄,見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寫作借鑒:詩人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來表達對故土的留戀。如“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jīng)緩緩地移動。”“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這樣能增強詩歌的感染力,這是同學們需學習借鑒的。

寫作特點22延伸閱讀相信未來食指當蜘蛛網(wǎng)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zhí)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zhí)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zhàn)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