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2_第1頁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2_第2頁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2_第3頁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2_第4頁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B卷?專項卷)TOC\o"13"\h\z\u一.物質的酸堿性pH 1二.硫酸鹽酸的性質酸的通性 3三.氫氧化鈉的性質變質問題堿的通性 6四.酸堿中和反應 11五.鹽的性質鹽的制取 15六.常見離子(氯離子硫酸根碳酸鈣)的檢驗 21七.酸堿鹽的鑒別 23TOC\o"13"\h\u一.物質的酸堿性pH往50克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溶液中滴加10%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溶液的pH隨加入試劑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能表示a點溶液的是()A. B. C. D.【解答】解:a點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稀鹽酸有剩余,a點溶液中含有氯化鈉、鹽酸、水,微觀上溶液中含有鈉離子、氫離子、氯離子、水分子,觀察選項,能表示a點溶液的是B。故選:B。往一定量某濃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的pH隨滴入Ba(OH)2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甲,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乙所示。(電導率越高表示溶液的離子濃度越高,導電性越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圖甲可知CuSO4溶液顯酸性 B.圖乙中B點和D點電導率相同是因為它們?nèi)芤旱某煞窒嗤?C.圖乙中的C點表示兩種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液體的pH=7 D.圖乙中D點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堿性【解答】解:A、往一定量某濃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一開始溶液的pH小于7,說明CuSO4溶液顯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圖乙中B點和D點電導率相同,不是因為它們?nèi)芤旱某煞窒嗤?,B點時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銅,D點時溶液中溶質中氫氧化鋇,故選項說法錯誤。C、圖乙中的C點溶液的導電性最低,表示兩種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液體的pH=7,故選項說法正確。D、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溶液的pH=7,硫酸銅和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則圖乙中D點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堿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酸、堿、鹽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1)鹽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填字母)。a.氫離子b.水分子c.氫氧根離子(2)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設備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1所示: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請在圖2虛線框內(nèi)將b點溶液中的微粒補畫完整?!窘獯稹拷猓海?)鹽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氫離子。(2)①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②b點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稀鹽酸過量,為氯化鈉和鹽酸的混合溶液,圖2虛線框內(nèi)缺少1個氯離子,即圖中應為。故答案為:(1)a;(2)①HCl+NaOH═NaCl+H2O;②。二.硫酸鹽酸的性質酸的通性在探索稀鹽酸的性質時,向一定量的氧化銅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像也能反映溶液中溶劑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B.m點到n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氯化銅質量逐漸增加 C.p點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含有兩種不同的溶質 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不同【解答】解:A、隨著反應進行,水的質量增大,溶劑質量增大,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鹽酸,由于鹽酸中含有水,溶劑質量繼續(xù)增大,增大幅度變小,該選項正確。B、m點恰好完全反應,m點到n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氯化銅質量不變,該選項不正確。C、p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銅,該選項不正確。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相同,都是氯化銅,是因為隨著蒸發(fā)的進行,氯化銅中的氯化氫揮發(fā)出去,該選項不正確。故選:A。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質,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②和③中產(chǎn)生的氣體種類相同 B.實驗④和⑤中溶液變色現(xiàn)象相同 C.由實驗①的現(xiàn)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 D.實驗③是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解答】解:A、②中稀硫酸和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③中稀硫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氣體不同,該選項不正確。B、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顯黃色,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亞鐵溶液顯淺綠色,溶液顏色不同,該選項不正確。C、溶液變紅色,說明稀硫酸顯酸性,該選項正確。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是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鹽酸(HCl)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所示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X不可能是H2O B.Y可能是硫酸鋇 C.若W呈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 D.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解答】解:A、鹽酸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X可能是H2O,故選項說法錯誤。B、硫酸鋇難溶于水,不能與酸反應,硫酸鋇和鹽酸不反應,Y不可能是硫酸鋇,故選項說法錯誤。C、若W呈紅色,指示劑不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因為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選項說法錯誤。D、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批判性思維推動科學研究的每一個進步,在學習中我們要貫穿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九上科學教材中有如圖所示材料,有學生提出圖片展示的某個實驗與標題“稀硫酸酸性的實驗”不符,該實驗是(填字母)。請描述C實驗的現(xiàn)象?!窘獯稹拷猓簶祟}“稀硫酸酸性的實驗”不符,該實驗是E,是因為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不能體現(xiàn)稀硫酸的酸性。C中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實驗的現(xiàn)象是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色。故答案為:E;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如圖是稀硫酸與甲、乙、丙、丁、戊五種常見物質反應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甲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 B.乙一定是氧化銅 C.稀硫酸與丙生成的白色沉淀難溶于稀HNO3 D.稀硫酸與丁的反應生成的氣體一定是H2【解答】解:A、稀硫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甲不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乙不一定是氧化銅,也可能是氫氧化銅,故選項說法錯誤。C、稀硫酸與丙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鋇,難溶于稀HNO3,故選項說法正確。D、稀硫酸與丁的反應生成的氣體不一定是H2,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三.氫氧化鈉的性質變質問題堿的通性向硫酸鎂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鈉溶液,溶液的總質量與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Na2SO4 B.B點時溶液的pH=7 C.原溶液中硫酸鎂的質量分數(shù)為7.5% D.A點時錐形瓶內(nèi)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2.4%【解答】解:A、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SO4,故錯誤;B、當?shù)稳霘溲趸c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B點時,氫氧化鈉過量,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質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錯誤;C、設原溶液中硫酸鎂的質量分數(shù)為x,生成的硫酸鈉的質量為y,生成氫氧化鎂的質量為z。2NaOH+MgSO4═Na2SO4+Mg(OH)2↓801201425840g×20%80gxyz80120x=15%80142y=14.2g8058z=5.8g,故錯誤;D、A點時錐形瓶內(nèi)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4.2g80g+40g-5.8g×100%≈故選:D。只含一種雜質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鹽酸,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M中一定含有碳酸鈉 B.圖中ab間(不含a、b兩點)滴入酚酞溶液變紅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氣泡產(chǎn)生 D.c點后溶液中的溶質為2種【解答】解:A、只含一種雜質的硫酸溶液M中一定不含碳酸鈉,因為硫酸與碳酸鈉會反應,二者不能共存,故A不正確;B、圖中ab間(不含a、b兩點)是過量的氫氧化鋇與鹽酸反應的過程,過程中呈堿性,滴入酚酞溶液變紅,故B正確;C、當雜質為氯化鎂時,與氫氧化鋇反應產(chǎn)生氫氧化鎂沉淀,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沒有氣泡產(chǎn)生,故C不正確;D、d點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鋇、被鹽酸溶解的沉淀形成的氯化物鹽、氯化氫等溶質,故D不正確;故選:B。實驗探究是獲取證據(jù)的重要途徑?!皳P帆”學習小組閱讀資料獲知氫氧化鋇〔Ba(OH)2〕與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相似,為了驗證氫氧化鋇的某些化學性質,他們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實驗①驗證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 B.實驗②驗證氫氧化鋇能與酸反應 C.實驗③驗證氫氧化鋇能與某些鹽反應 D.實驗④驗證氫氧化鋇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解答】解:A、實驗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可驗證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實驗②鹽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無明顯現(xiàn)象,不能驗證氫氧化鋇能與酸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C、實驗③,碳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可驗證氫氧化鋇能與某些鹽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D、實驗④,會觀察到產(chǎn)生白色沉淀,可驗證氫氧化鋇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實驗課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整理實驗桌時,發(fā)現(xiàn)有一瓶氫氧化鈉溶液沒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師同意后,依次開展了以下探究,請完成其中的三個空。[提出問題1]該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了呢?[實驗探究1]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振蕩。氫氧化鈉溶液一定變質了。[提出問題2]該氫氧化鈉溶液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呢?[猜想與假設]猜想1: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猜想2: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實驗探究2]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2)取步驟(1)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實驗結論]該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猜想2正確。[思考與討論]有同學認為,探究1已經(jīng)證明了碳酸鈉的存在,所以實驗探究2中的實驗步驟(1)是多余,只要如實驗步驟(2),樣品溶于水后,直接滴入酚酞即可的。該同學的看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窘獯稹拷猓篬實驗探究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振蕩,產(chǎn)生氣泡,是因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實驗過程如下所示: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振蕩。產(chǎn)生氣泡氫氧化鈉溶液一定變質了。[實驗探究2](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產(chǎn)生白色沉淀,是因為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鈣;(2)取步驟(1)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是因為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實驗過程如下所示: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2)取步驟(1)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氫氧化鈉。[思考與討論]該同學的看法不正確,這是因為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如果不除去碳酸鈉,加入酚酞試液變紅色,不能確定溶液中有毒含有氫氧化鈉。故填:不正確,因為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小濱利用圖示裝置和藥品驗證可溶性堿的性質。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彈簧夾處于關閉狀態(tài)。(資料:碳酸銅遇水會出現(xiàn)藍色沉淀物)。(1)驗證可溶性堿能與酸反應。打開活塞a,向錐形瓶中逐滴滴入稀鹽酸。Ba(OH)2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2)驗證可溶性堿能與CO2反應。完成(1)后,打開活塞b,向錐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關閉活塞b。然后(填實驗操作)觀察到現(xiàn)象可證明NaOH與CO2發(fā)生反應。(3)驗證可溶性堿能與鹽溶液反應。完成(2)后,裝置乙中錐形瓶內(nèi)的溶液呈紅色,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能否驗證NaOH溶液與CuSO4溶液反應,判斷并說明理由。【解答】解:(1)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氫氧化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2)乙裝置內(nèi)的二氧化碳與加入的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造成裝置內(nèi)的壓強減小,打開彈簧夾,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裝置甲的液體進入裝置乙,甲裝置溶液中的氯化鋇與裝置乙溶液中的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3)完成(2)后,裝置乙中錐形瓶內(nèi)的溶液呈紅色,水溶液顯堿性,因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乙裝置內(nèi)中的碳酸鈉也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碳酸銅沉淀和硫酸鈉,所以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能驗證NaOH溶液與CuSO4溶液反應。故答案為:(1)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2)打開彈簧夾;裝置甲中的液體進入裝置乙,且乙裝置內(nèi)產(chǎn)生白色沉淀;(3)不能,因為碳酸鈉也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碳酸銅沉淀。四.酸堿中和反應通過監(jiān)測溶液pH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可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如圖甲所示為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為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A.d點所示溶液,其中的陽離子只有Na+ B.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鹽酸的體積為40mL C.f點對應溶液的pH為7 D.c點和g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固體成分不相同【解答】解:A、d點時溶液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說明稀鹽酸過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HCl、NaCl,此時溶液中陽離子是鈉離子與氫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甲圖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溶液的pH=7,消耗稀鹽酸的體積為20mL,故選項說法錯誤。C、e→f的過程中,溶液的溫度升高,說明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至f點時溫度最高,說明此時恰好完全反應,對應溶液的pH為7,故選項說法正確。D、c點時溶液的pH等于7,所得溶液為氯化鈉溶液;g點是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xù)滴加稀鹽酸,所得溶液為氯化鈉和鹽酸的混合溶液,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則c點和g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固體成分相同,均為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向100克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4%氫氧化鈉溶液,同時測定溶液的有關數(shù)據(jù).以每次所加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橫坐標的下列函數(shù)圖象的形式正確的是()A. B. C. D.【解答】解: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HCl+NaOH=NaCl+H2O,則可知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比值:36.5:40,故可知:A、鹽酸呈酸性,pH小于7,氫氧化鈉呈堿性,pH大于7,向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pH由小于7逐漸到大于7,觀察選項,故A圖錯誤;B、由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HCl+NaOH=NaCl+H2O,可知,50克4%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時,混合溶液的質量為150,故HCl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不為1.83%,故B圖錯誤;C、向100克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氫氧化鈉溶液時,二者完全反應,此時的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質量為200克,故質量分數(shù)為5.85%錯誤,故C錯誤;D、向100克3.65%的鹽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氫氧化鈉溶液時,二者完全反應,此時的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為2.93%,而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其質量分數(shù)變小,故D正確。故選:D。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A.滴入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淀 B.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無色 C.加入氧化銅粉末,溶液變藍色 D.測得溶液中Na+與Cl﹣的個數(shù)比為1:1【解答】解:A、滴入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即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故選項錯誤。B、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無色,不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是稀鹽酸過量,故選項錯誤。C、加入氧化銅粉末,溶液變藍色,氧化銅難溶于水,是因為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說明溶液中含有鹽酸,故選項錯誤。D、氯化鈉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1,測得溶液中Na+與Cl﹣的個數(shù)比為1:1,說明溶液顯中性,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D。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進行探究,測量結果如圖乙和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儀器A盛放的是NaOH溶液 B.圖乙中a→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 C.圖丙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12 D.圖丙中從f→g溫度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吸熱反應【解答】解:A、由圖像可知,pH開始時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圖甲中儀器A盛放的是鹽酸,故選項說法錯誤。B、圖乙中a→d,可以分為a→c、c→d兩個過程,a→c,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c→d是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xù)滴加稀鹽酸,NaCl的質量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C、e→f的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至f點,溫度最高,說明放出的熱量最多,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顯中性,溶液的pH=7,圖丙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12,故選項說法正確。D、至f點,溫度最高,說明放出的熱量最多,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圖丙中從f→g溫度變化趨勢,是因為溫度逐漸恢復至常溫,且恰好完全反應后滴加的稀鹽酸中含有水,起著降溫的作用,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常溫下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測得水的質量、氯化鈉的質量隨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表示的物質為氯化鈉 B.加入b克NaOH溶液時,恰好完全反應 C.加入c克NaOH溶液時,所得溶液中的陰離子為Cl﹣ D.NaOH溶液由a克遞增到b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解答】解:A、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水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由于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質量仍在增加;乙表示的物質為氯化鈉,故選項說法正確。B、加入b克NaOH溶液時,氯化鈉的質量不再發(fā)生改變,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C、加入c克NaOH溶液時,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所得溶液是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陰離子為Cl﹣、OH﹣,故選項說法錯誤。D、NaOH溶液由a克遞增到b克,稀鹽酸的質量逐漸減少,至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五.鹽的性質鹽的制取圖1表示向一定量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橫坐標表示加入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實驗中得到的沉淀或氣體的質量;圖2表示一定體積的氣體X和不同體積的氧氣反應(若反應生成水,水為液態(tài)),橫坐標表示通入的氧氣體積;縱坐標表示反應后氣體的總體積(反應前、后的溫度與壓強相同.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圖1中Oa段表示實驗中沉淀質量的變化情況②圖1中c點表示上述混合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③由圖2可知,反應前X的體積為2L④由圖2可知,x可能是C0或CH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答】解:圖一:根據(jù)圖一可知一開始沒有產(chǎn)生沉淀原因是加入的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則Oa段是氣體質量的變化,當把鹽酸消耗完了,才開始與氯化鈣反應,開始生成沉淀,則bc段即是沉淀質量的變化,達到c點沉淀量最大,氯化鈣已完全反應,故①錯誤②正確。圖二:由圖二可知反應開始氣體的體積是2L即是X的體積,反應一段時間后氣體的體積不會變化即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不變,反應完全后氣體的體積隨著氧氣的加入不斷變大,由于2CO+O2點燃ˉ2CO2的反應中氣體的一氧化碳分子個數(shù)是2變成2個分子,CH4+2O2點燃ˉCO2+2H2O反應前甲烷分子的個數(shù)是1反應后氣體的二氧化碳分子個數(shù)是1,兩種情況都會使氣體的體積均無變化。但如果是一氧化碳則氧氣體積是一升時二升一氧化碳完全消耗,再加入氧氣體積即會上升,與圖象不符,故不正確,而甲烷則是在消耗氧氣到4升時才完全反應完,再加入氧氣,則混合后氣體的體積才有可能上升,圖象與過程符合故③正確故選:B。向50g氯化鈣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氣體或沉淀的質量與加入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已知氯化鈣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反應至F點時,混合溶液的pH始終變大 C.混合溶液中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7.3% D.反應至E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和CaCl2【解答】解:A、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選項說法正確;B、逐漸加入Na2CO3溶液時,OE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酸性逐漸減弱,pH變大,反應完全后溶液呈中性,pH=7,PF為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溶液仍呈中性,pH=7,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由圖中信息可知,OE有氣體生成,生成二氧化碳2.2g,設原混合溶液中鹽酸的質量為x。Na2CO3+2HCl═2NaCl+H2O+CO2↑7344x2.2g7344=x2.2g混合溶液中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3.65g50g×100%=D、反應至E點時,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和CaCl2,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向一定質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應過程中加入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或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o﹣a段發(fā)生了一個反應 B.c點沉淀的成分為一種 C.m=2.33 D.取d點對應的溶液,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說明加入的鹽酸已過量【解答】解: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會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得硫酸鋇沉淀,所以A、o﹣a段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兩個反應,故A錯誤;B、c點時,沉淀質量沒有減少到最小,所以此時沉淀是碳酸鋇和硫酸鋇的混合物,故B錯誤;C、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鋇沉淀質量為xBaCO3﹣﹣﹣CO2,19744x0.88g197xx=3.94g所以m=6.27g﹣3.94g=2.33g,故C正確;D、取d點對應的溶液,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的氯化鋇會引入氯離子所以不能說明鹽酸過量,故D錯誤。故選:C。如圖1所示,小瑾將反應后試管中的物質全部倒入燒杯時,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白色沉淀明顯增多。為了探究燒杯內(nèi)物質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nèi)沉淀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的質量變化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1所示,燒杯內(nèi)的白色沉淀是(寫化學式)。(2)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點,燒杯內(nèi)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離子為(寫離子符號)。B點,燒杯內(nèi)的沉淀由種物質組成。(4)檢驗D點溶液中含有氯離子的方法?!窘獯稹拷猓海?)圖1所示,燒杯內(nèi)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鋇和硫酸鈉、碳酸鈉反應生成的硫酸鋇、碳酸鋇。故填:BaSO4、BaCO3。(2)BC段,碳酸鋇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NO3═Ba(NO3)2+H2O+CO2↑。故填:BaCO3+2HNO3═Ba(NO3)2+H2O+CO2↑。(3)A﹣B過程中,沉淀質量增大,是因為稀硝酸和碳酸鋇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A點,燒杯內(nèi)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物質是氯化鈉和硫酸鈉,存在離子為Na+、Cl﹣、SO42﹣;B點,燒杯內(nèi)的沉淀由2種物質組成,即碳酸鋇和硫酸鋇。故填:Na+、Cl﹣、SO42﹣;2。(4)檢驗D點溶液中含有氯離子的方法: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于一只潔凈的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于一只潔凈的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市場上常見的蘇打水有蘇打氣泡水和無汽蘇打水兩種。它們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具有以下性質。性質一:2NaHCO3△ˉNa2CO3+H2O+CO2↑(NaHCO3在50性質二:NaHCO3+HCl═NaCl+H2O+CO2↑(1)蘇打氣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蓋一打開就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所以叫氣泡水。無汽蘇打水則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認為他喝入體內(nèi)也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氫鈉的性質(選填“—”或“二”),理由是。(2)小明查閱了相關資料想自制蘇打水,于是購買了一袋小蘇打,包裝袋上標注的碳酸氫鈉含量是99%。真的有這么高嗎?小明取了10克小蘇打樣品放入裝置,逐次加入稀硫酸進行實驗,得到相關數(shù)據(jù)。請通過計算幫助小明判斷包裝袋上的標注是否準確。(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號反應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質量/克01010101010C裝置中溶液總質量/克100.0101.1102.2103.3104.4105.0(3)如果去掉裝置B,測量結果將會(選填“偏大”或“偏小”)?!窘獯稹拷猓海?)因為人體內(nèi)不能達到50℃的溫度,所以他喝入無汽蘇打水體內(nèi)也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熱分解,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為中有鹽酸,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無汽蘇打水體內(nèi)也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2)由題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5.0g﹣100.0g=5.0g設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16888x5.0g16888x≈9.55g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9.55g10g×100%=95.5%≠答:包裝袋上的標注不準確;(3)根據(jù)圖中的實驗過程。A裝置硫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B裝置干燥二氧化碳氣體,C裝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裝置中溶液增加量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如果去掉裝置B,則水蒸氣也進入C裝置,導致二氧化碳的質量增大,計算所得的碳酸氫鈉的質量增大,測量結果將會偏大。故答案為:(1)二;人體內(nèi)不能達到50℃的溫度或人體內(nèi)有鹽酸;(2)包裝袋上的標注不準確;(3)偏大。六.常見離子(氯離子硫酸根碳酸鈣)的檢驗農(nóng)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學習小組開展了配制“無土營養(yǎng)液”的項目化學習。(1)甲、乙兩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如下,請根據(jù)下列量表給兩組打分,得分較高的是組。甲:KCl、K2CO3、CaCl2,乙:KNO3、Ca(NO3)2、KCl序號評價標準分值1營養(yǎng)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種可加1分(同種只加1分)3分2組內(nèi)物質均能共存,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發(fā)生一個扣1分2分(2)現(xiàn)有一種無色營養(yǎng)液,可能由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鉀,可以加入進行檢驗?!窘獯稹拷猓海?)甲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為:KCl,K2CO3、Ca(H2PO4)2,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且K2CO3和Ca(H2PO4)2能反應,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為:KNO3、Ca(NO3)2、KCl,含有鉀、氮兩種元素,且組內(nèi)物質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則得分較高的是乙組。(2)現(xiàn)有一種無色營養(yǎng)液,可能由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稀鹽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鉀和氯化鉀均不與稀鹽酸反應,則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鉀,可以先加入稀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故答案為:(1)乙;(2)HCl。農(nóng)作物的生長需要N、P、K元素,某學習小組開展了配制“無土營養(yǎng)液”的項目化學習。(1)甲、乙兩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如下,根據(jù)下列量表給兩組打分,得分較高的是組。甲:KCl、K2CO3、Ca(H2PO4)2;乙:KNO3、Ca(NO3)2、KCl。序號評價標準分值1營養(yǎng)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種可加1分3分2組內(nèi)物質均能共存,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發(fā)生一個扣1分2分(2)現(xiàn)有一種無色營養(yǎng)液,可能由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硫酸鉀,可以加入進行檢驗?!窘獯稹拷猓海?)甲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為:KCl,K2CO3、Ca(H2PO4)2,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且K2CO3和Ca(H2PO4)2能反應,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組配制的無土營養(yǎng)液主要成分為:KNO3、Ca(NO3)2、KCl,含有鉀、氮兩種元素,且組內(nèi)物質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則得分較高的是乙組。(2)現(xiàn)有一種無色營養(yǎng)液,可能由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稀鹽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鉀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則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硫酸鉀,可以先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氯化鋇進行檢驗。故答案為:(1)乙;(2)稀鹽酸、氯化鋇。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圖1所示),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nèi),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結果雞蛋吐了出來。他加入的試劑P是(填序號)。下列給出的四種物質中可以用來檢驗SO42-的溶液是①硫酸鈉溶液②氯化鈣溶液③鹽酸溶液④硝酸鋇溶液【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加入的試劑P是稀鹽酸,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