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籍校勘_第1頁
第九章 古籍??盻第2頁
第九章 古籍??盻第3頁
第九章 古籍校勘_第4頁
第九章 古籍??盻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九章古籍校勘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玫诙?jié)??钡膶ο蟮谌?jié)校勘的方法一、校勘的概念

??币辉~的演進

“?!薄翱薄倍加锌己藢彾ǖ暮x。校:《廣雅》:校,度也。《漢書?食貨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世萬,貫朽而不可校。顏(師古)注:“謂計數(shù)也”,計數(shù),即“核對”、“考核”之意《漢書?張安世傳》:“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p>

勘:校,核對?!队衿罚骸皬?fù)定也”,即再一次核準(zhǔn)、審定。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焙嫌米畛醪⒉粚V副容^審定書籍的異文,往往指審核記載、評定其是否與事實或制度相符。如:南朝宋沈約《上言宜??弊V籍》:“宜選史傳博士諳究流品者為左民郎、左民尚書,專供???。”唐《封氏聞見記·定謚》:“太常博士掌謚,執(zhí)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錄行狀,尚書省考功???,下太常博士擬議訖,申省,省司議定,然后奏聞?!?/p>

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锰扑螘r期,也指對古籍文字的正誤真?zhèn)蔚谋容^審定,至宋代已用得非常多。宋歐陽修《書春秋繁露后》:“予在館中??比簳娪邪耸嗥?,然多錯亂重復(fù)。又有民間應(yīng)募獻書者獻三十余篇,其間數(shù)篇在八十篇外,乃知董生之流散不全矣。方俟??倍璧米镆土??!钡角宕@個詞的使用仍然相當(dāng)含混,例如《四庫全書》纂修、繕寫過程中的一些詔旨中,既包含訂正古書傳寫過程中的文字訛誤、篇章錯亂,也包含多違礙文字的審查刪改、誤寫廟諱的糾正,以及新寫本的校對。自乾嘉以來,在學(xué)術(shù)發(fā)展中,“??薄弊鳛楣盼墨I學(xué)一個單獨門類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校勘”術(shù)語化的完成,大約在近代。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钡默F(xiàn)代意義??钡母拍顝V義的校勘(textualcriticism)是指用同一部書的確鑿材料,通過比較核對,從而訂正該書由于傳抄、翻刻所出現(xiàn)的字句篇章錯誤的有關(guān)工作。狹義的??笔侵腹偶男??,在日本、韓國被稱為“漢籍校勘學(xué)”,即把一種古籍的不同版本和其他相關(guān)資料收集起來,比較它們文字語句的異同,審定其中的正誤,確定正確的或者是接近于原作的版本、內(nèi)容。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眯?焙喪肥加谡几福骸秶Z?魯語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于周太師,以《那》為首。韋昭:“宋之禮樂雖散亡,猶有此詩之本,考父恐其舛謬,故就大師校之也?!笔加诳鬃樱憾斡癫谩督?jīng)義雜記序》“校書何放乎?放自孔子?!?/p>

司馬遷: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jì)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古者詩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子夏: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過河”,子夏曰:“非也,是已亥也。夫‘已’與‘三’相近,‘亥’與‘豕’相近。”至?xí)x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兩漢魏晉:??蓖耆栏接诘浼畟髯?/p>

劉向、劉歆父子校書鄭玄校書: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冊裁繁誣,刊改漏失。

班固、傅毅校書蔡邕“熹平石經(jīng)”

汲冢書的整理

武帝咸寧五年(279)冬十月,“汲郡(今河南汲郡)人不凖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文十余萬言,藏于祕府。”

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媚媳背逄茣r期:裴松之《三國志注》裴駰《史記集解》劉孝標(biāo)《世說新語注》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書證》《勉學(xué)》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顏師古《五經(jīng)正義》,《漢書注》司馬貞、張守節(jié)《史記》李善《文選注》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宋代鄭樵《書辨訛》張淳《儀禮識誤》朱熹《孝經(jīng)考異》毛居正《六經(jīng)正誤》岳珂《九經(jīng)三傳沿革例》

趙抃《新校前漢書》余靖《漢書刊誤》三十卷吳仁杰《兩漢刊誤補遺》洪興祖《楚辭考異》黃伯思《校定楚辭》《校定杜工部集》

王應(yīng)麟的《困學(xué)紀(jì)聞》

洪邁的《容齋隨筆》

周必大《文苑英華辨證》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妹鞔?/p>

宋濂《諸子辨》(一名《龍門子》)

梅鷟《尚書譜》《尚書考異》楊慎在《丹鉛錄》陳耀文《正楊》吳師道《戰(zhàn)國策補注》毛晉《汲古閣??虝俊?/p>

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清代乾隆、嘉慶考據(jù)學(xué)家承漢代經(jīng)學(xué)家考據(jù)訓(xùn)詁方法,以古字古音明古訓(xùn),明古訓(xùn)然后明經(jīng)。此風(fēng)自清初顧炎武開其端,中經(jīng)閻若璩、胡渭等人的推闡,至惠棟、戴震、錢大昕而張大其說,到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遂臻于極盛。重音韻、文字、訓(xùn)詁之學(xué),擴及史籍、諸子的校勘、輯失、辨?zhèn)危粢饨鹗?,地理、天文、歷法、數(shù)學(xué)、典章制度的考究。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清代顧炎武《日知錄》盧文弨??薄侗Ы?jīng)堂叢書》《儀禮注疏詳?!返阮檹V圻《思適齋集》章學(xué)誠《校讎通義》孫星衍《岱南閣叢書》《平津館叢書》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乾嘉史學(xué)三家乾嘉學(xué)派,以考據(jù)為

主要治學(xué)方式的學(xué)術(shù)流派。與著重于理氣心性抽象議論的“宋學(xué)”不同,稱“漢學(xué)”、“樸學(xué)”或“考據(jù)學(xué)”。乾嘉學(xué)派的奠基人為顧炎武、黃宗羲、方以智、閻若璩等。惠棟吳派,推崇漢代經(jīng)說,遵循漢代經(jīng)學(xué)研究,重視名物訓(xùn)詁、典章制度的傳統(tǒng)。凡屬漢學(xué),一概予以采納而加以疏通解說。王鳴盛、趙翼、錢大昕三人為代表。戴震皖派,重視三禮中名物制度的考證,從音韻、小學(xué)入手,通過文字、音韻來判斷和了解古書的內(nèi)容和涵義,即以語言文字學(xué)為治經(jīng)的途徑。以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為代表。

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猛貘Q盛(1722—1797)字鳳喈,江蘇嘉定人。官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光祿寺卿。

41歲辭官,居蘇州三十年,從事著述。以漢學(xué)考證方法治史,為“吳派”考據(jù)學(xué)大師。撰《十七史商榷》百卷。史家所記典制,有得有失,讀史者不必橫生意見,馳騁議論,以明法戒也。但當(dāng)考其典制之實,俾數(shù)千百年建置沿革了如指掌,而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擇焉可矣。其事跡則有美有惡,讀史者亦不必強立文法,擅加與奪,以為褒貶也。但當(dāng)考其事跡之實,俾年經(jīng)事緯,部居州次,記載之異同,見聞之離合,一一條析無疑,而若者可褒,若者可貶,聽之天下之公論焉可矣?!妒呤飞倘丁ば颉?/p>

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十七史商榷》王鳴盛把主要精力用于校注古籍、考證史事:“古書傳抄鏤刻,脫誤既多,又每為無學(xué)識者改壞,一開卷輒嘆千古少能讀書人。”

“好著書不如多讀書,欲讀書必先精校書。校之未精而遽讀,恐讀亦多誤矣;讀之不勤而輕著,恐著且多妄矣?!?/p>

“予豈有意于著書者哉,不過出其讀書、校書之所得標(biāo)舉之,以詒后人,初未嘗別出新意,卓然自著為一書也。如所謂橫生意見,馳騁議論,以明法戒,與夫強立文法,擅加予奪褒貶,以筆削之權(quán)自命者,皆予之所不欲效尤者也。然則予蓋以不著為著,且雖著而仍歸于不著者也?!保ā妒呤飞倘丁ば颉罚?/p>

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p>

趙翼《廿二史札記》。又稱《二十二史札記》,三十六卷,補遺一卷,條目六百余,內(nèi)容以研究歷代正史為主,涉及《舊唐書》及《舊五代史》,雖書言二十二史,但實涉及二十四部正史。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共一百卷,所考“廿二史”,即從“二十四史”中除去《舊五代史》和《明史》。另外又將司馬彪《續(xù)漢書》志從《后漢書》中單列出來,因此總目實可見“廿三史”。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么髡鸹张伞4髡稹端?jīng)注》《算經(jīng)十書》《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shù)》《海島算經(jīng)》《五曹算經(jīng)》《夏侯算經(jīng)》《張邱建算經(jīng)》《五經(jīng)算術(shù)》《綴術(shù)》《輯古算經(jīng)》《大戴禮記》和《儀禮》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六書音韻表》王念孫《讀書雜志》《廣雅疏證》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阮元《經(jīng)籍纂詁》《十三經(jīng)??庇洝?/p>

俞樾《群經(jīng)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枚?、校勘的功用訂正訛誤,疏通文義,掃除文字障礙。古諺云“書三寫,魚成魯,虛(帝)成虎”,古籍在傳播過程中德訛誤是難免的,如果不加訂正,就會謬種遺傳,曲解古義。如《聊齋志異》,上海古籍出版社會校會注會評本,卷四《驅(qū)怪》篇末“異史氏曰:‘黃貍黑貍,得竄者雄’,此非空言也。假令翻被狂喊之后隱其所駭懼而公然以怪之遁為己能,天下必將謂徐生真神人不可及?!?/p>

恢復(fù)本文,特別是關(guān)鍵文字,保證論據(jù)可靠。如:宋玉《高唐賦》描寫鳥類的情形,“其鳴喈喈,當(dāng)年遨游”,李善注“一本作子當(dāng)千年萬世遨游”?!爱?dāng)年”乃“尚羊”,即“徜徉”,古書或作“常羊”。羊、年草書形近而誤。洪邁《容齋隨筆四筆》卷三:“曾紘所書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取《山海經(jīng)》參校,則云:‘刑天,獸名也,口中好銜干戚而舞’,乃知‘刑天舞干戚’,故與下文相應(yīng),五字皆訛?!薄肚迨犯濉り愂绖P傳》:“康熙十年,李自成余黨劉一虎等以數(shù)萬人犯巫山,世凱擊卻之。”乾隆詔修《貳臣傳·陳世凱傳》所記略同。似乎李自成余部在康熙十年還在四川湖北有很大的勢力。按《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年九月)載四川總督李國英報劉二虎等進犯巫山。多方比勘,可以證明應(yīng)為康熙二年。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恢復(fù)古籍本來面目?,F(xiàn)行老子版本與楚竹簡本、帛書本有很大差異,所以,應(yīng)該通過??北M可能接近老子本來面目。如用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對勘,知《老子》不分章,現(xiàn)行本分章,且有的內(nèi)容不相銜接,帛書意義比較清楚。杜甫詩:身輕一鳥□,槍擊萬人呼。

《淮南子》故民知書而德衰,知數(shù)而厚衰,知卷契而信衰,知機械而實衰也。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米⑨尅睹献印穬?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盾髯印犯挥刑煜露鵁o怨女?!妒勒f新語》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日:“解?!蔽何湓唬骸扒湮纯裳?,待我思之?!毙腥?,魏武乃曰:“吾已得?!绷钚迍e記所知。修日:“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齏臼,受辛也,于字為辤。所謂絕妙好辭也?!蔽何湟嘤浿?,與修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p>

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孟子》:“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趙岐注:“如此賢不肖相覺,何能分寸?”《孟子》:“圣人與我同類者”,趙注:“圣人亦人也,其相覺者,以心知耳?!薄独m(xù)漢書》“至元和二年,太初失,天愈遠,日月宿度相覺浸多,”

《晉書·.傅玄傳》“古以步百為畝,今以二百四十步為畝,所覺過倍。”注釋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蘇軾《前赤壁賦》: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文天祥《念奴嬌·騷中別友人》: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存。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降,枉用相存?!迸嗽馈豆褘D賦》“其妻又吾姨也”

“孤女貌焉始孩”,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孟子》“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老子》“如嬰兒之未孩”。第一節(jié)校勘的概念和功用標(biāo)點

呂叔湘:標(biāo)點大體上相當(dāng)于從前人說的句讀。句讀這件事,古人是很重視的。唐人李濟翁在《資暇集》里說:“學(xué)識何如觀點書?!鼻迦祟櫷ち衷凇度罩洝防镎f:“句讀之不通,而欲從事于九丘之書,真可謂千載笑端矣?!?/p>

永熙年中,青州從事、檢校尚書、兵部郎中王宗仁者,羈游河北?!端焉窈笥洝?/p>

近代朱崖李太尉、張讀侍郎小說,咸有判冥之說?!侗眽衄嵮浴?/p>

徐謂黃門日:“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法已?!薄独蠈W(xué)庵筆記》第一節(jié)??钡母拍詈凸τ靡弧⑿?钡膶ο笮?钡膶ο笾饕枪偶貏e是存在不同版本的古籍,針對古籍可能存在的訛誤進行辯證,以完成??钡膽?yīng)有的功能。??钡牡谝粋€對象是篇籍,即對整個書籍的結(jié)構(gòu)、篇目等進行???,特別是對那些已經(jīng)散佚、破損的圖書進行???,以揭示古籍的本來面目。??钡牡诙€目標(biāo)是出現(xiàn)異文或是難通難解的字句,有爭議的作者,可探討的順序等等。第二節(jié)??钡膶ο蠖?、校勘面對的具體問題1.訛,指文字有錯誤,通過???,找到正確的文本,糾正存在的錯誤。這是在??敝凶畛R姷膯栴}。《顏氏家訓(xùn)》:一才學(xué)重臣,新得《史記音》。而頗紕繆,誤反“顓頊”字,頊當(dāng)許祿反,錯作許緣反,遂謂朝士言:“從來謬音‘專旭’,當(dāng)音‘專翾’耳.”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先生言:《水經(jīng)注》‘水流松果之山’,鐘伯敬本‘山’訛作‘上’,遂連圈之,以為妙景,其可笑如此。‘松果之山’見《山海經(jīng)》”《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抄本,“笑殺徐如半面妝”如當(dāng)作妃。第二節(jié)校勘的對象

2.脫,指脫漏。古籍中的脫漏是很常見的,嚴(yán)重的會造成文義不通、關(guān)鍵問題不明等問題。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發(fā),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馀家,立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第二節(jié)??钡膶ο蟮诙?jié)校勘的對象3.衍,指衍生多出來的字句,誤導(dǎo)讀者。很多人都懷疑莊子《逍遙游》有兩段是銜生出來的。有時也容易把評注混入本文中。第二節(jié)??钡膶ο蟮诙?jié)校勘的對象第二節(jié)??钡膶ο?.倒,指行文顛倒。第二節(jié)??钡膶ο?.錯亂,指文字順序錯亂,文義難通。第二節(jié)??钡膶ο?.改,指在沒有可靠證據(jù)的情況下,擅自改變原文。

如: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南宋黃公度《知稼翁集》卷上:《春日懷王慶長》:“敵騎潛沙磧,關(guān)河息戰(zhàn)場?!焙?/p>

《秋興三首之一》:“朔野玄黃多戰(zhàn)骨,江湖風(fēng)雨一蓑衣?!焙斍ぁ逗妄弻嵵勅秩藬∶恕罚骸罢埨t未快終軍志,置火須燃董卓臍?!碧?/p>

系單于頸第二節(jié)??钡膶ο竽纤卧犁妗稐H史》卷一“藝祖禁讖書”:“唐李淳風(fēng)作《推背圖》,五季之亂,王侯崛起,人有倖心,故其學(xué)益熾,開口張弓之讖,吳越至以遍名其子,而不知兆昭武基命之烈也。宋興受命之符,尤為著明。藝祖即位,始詔禁讖書,懼其惑名智以繁刑辟。然圖傳已百年,民間多有藏本,不復(fù)可收拾,有司患之。一日,趙韓王以開封具獄奏,因言犯者至眾,不可勝誅。上曰:‘不必多禁,正當(dāng)混之耳’,乃命取舊本,自己驗之外,皆紊其次而雜書之,凡為百本,使與存者并行。于是傳者懵其先后,莫知其孰偽;間有存者,不復(fù)驗,亦棄弗藏矣?!?/p>

第二節(jié)校勘的對象一、??睖?zhǔn)備(一)主觀條件校書首先要能夠讀懂古書,要懂得古代的音韻、文字、訓(xùn)詁、文法,要具備古代文化知識,要了解古代歷史、典章制度。例如四庫本《南夷書》:永樂四年緬甸宣慰使那羅塔劫殺夢養(yǎng)宣慰使刁查及思欒發(fā)而據(jù)其地。(二)廣求異本《舊唐書·方伎傳》載:“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yè)末出家,博涉經(jīng)論。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貞觀初,隨商人往游西域。”

第三節(jié)??钡姆椒ǜ翟鱿妗缎J冯S筆序》:“竊惟史籍浩繁,號為難治,近代鴻儒,無如王氏《商榷》、錢氏《考異》、趙氏《札記》。三君皆當(dāng)代碩儒,竭畢生之力以成此書。其考辨精深,正因翔實,足為讀史之津寄。然于疑誤奪失之處,或取證本書,或旁稽他籍,咸能推斷以識其乖違,終難奮筆以顯為刊正。則以未獲多見舊本,無所取證也。第舊本難致,自昔已然。錢氏曉征,博極群書,然觀其《舊唐書考異》,言關(guān)內(nèi)道地理,于今本多所疑,似于聞人詮本未全寓目。明刻如此,遑論宋元?!钡谌?jié)校勘的方法《舊唐書·地理志》載關(guān)內(nèi)道鳳翔府:“改雍州為鳳翔縣?!卞X大昕《考異》謂“州”字衍。因為上文明確指出:鳳翔府,隋扶風(fēng)郡,武德元年改為岐州,領(lǐng)雍陳倉、郿、虢、岐山、鳳泉等六縣,又割雍等三縣置圍川縣〉”知雍為縣無疑。當(dāng)時另有雍州,在今西安。其實明嘉靖聞人詮本作“雍縣”,但是錢未見,則不敢用。第三節(jié)??钡姆椒ㄒ弧⑿?睖?zhǔn)備(一)主觀條件校書首先要能夠讀懂古書,要懂得古代音韻、文字、訓(xùn)詁、文法,要具備古代文化知識,要了解古代歷史、典章制度?!肚f子·山木》:“莊子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子殺雁而烹之?!保ā秴问洗呵铩罚骸傲钬Q子為殺雁而饗之。”)《韓非子·十過》:“禹作為祭器,黑染其外而朱畫其內(nèi)。”(《說苑》、《太平御覽》作“柒”)《南夷書》:“永樂四年緬甸宣慰使那羅塔劫殺夢養(yǎng)宣慰使刁查及思欒發(fā)而據(jù)其地?!薄稇?zhàn)國策·秦三》:“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zhí)?。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钡谌?jié)校勘的方法(二)廣求異本??北仨氂幸罁?jù),而且最好不是孤證。因此,廣求不同版本進行對比??笔潜WC??辟|(zhì)量的關(guān)鍵?!杜f唐書·方伎傳》載:“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yè)末出家,博涉經(jīng)論。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貞觀初,隨商人往游西域。”王國維?!端?jīng)注》,其掌握版本有宋殘本、永樂大典本、明抄本、明朱謀瑋《水經(jīng)注箋》、孫潛夫?!端?jīng)注》、聚珍本戴校《水經(jīng)注》等。陳奇猷作《韓非子集釋》用宋本、明本等十三個版本以及所能收集到的所有類書,其校本為古今第一。第三節(jié)??钡姆椒ǎㄈV求相關(guān)資料

校書要對相關(guān)資料進行廣泛調(diào)研,互相參證。例如,?!稘h書》要用《史記》,?!逗鬂h書》可用《三國志》,校《晉書》可用《三國志》等。校史書可以用政書,用歷法,用詩賦,反之亦然。另外,校書可以廣泛使用類書。

《舊唐書.王昌齡傳》:“進士登第,補秘書省校書郎;又以博學(xué)宏詞登科,再遷氾水縣尉。”《新唐書.王昌齡傳》:“第進士,補秘書郎,又中宏詞,遷氾水尉?!睋?jù)《職官志》:秘書?。骸懊貢扇耍瑥牧飞稀?;“校書郎十人,正九品上?!钡谌?jié)??钡姆椒ǎㄋ模┚兴V畷?/p>

熟讀精研所校之書才可能發(fā)現(xiàn)其他版本書籍與本書的異同。比如本書的自相矛盾,前后重復(fù)等等,有些為作者失誤,有些則是誤刊誤改所致。

《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鄱陽王蕭寶寅)“壽陽多其義,故皆受慰唁;唯不見夏侯一族,以夏侯詳從梁王故也。”

《三國志.張翼傳》裴注引《續(xù)漢書》曰:綱字文紀(jì),少以三公子經(jīng)明行修舉孝廉,不就司徒辟,以高第為侍御史。(中華書局點校本第1074頁)第三節(jié)??钡姆椒ǘ⑿?狈椒ǎㄒ唬┮圆恍PV?/p>

顧廣圻,字千里,號澗薲。喜校書,皆有依據(jù),絕不鑿空。其持論,謂凡天下書皆當(dāng)以不校校之。取邢子才“日思誤書更是一適”語,自號思適居士。??虝小墩f文苑》《唐律義疏》《國語》《戰(zhàn)國策》《文選》《資治通鑒》《宋景德官本儀禮疏》等。

他說:“書必以不校校之,毋改易其本來,不校之謂也,能知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校之之謂也?!?/p>

“不校之誤使人思,誤于校者使人不能思,去誤于校者而存不校之誤,于是日思之,遂以與夫天下后世樂思者共思之,此不校校之者取于子才也?!?/p>

“不?!?,指不改動底本,“校之”指附校記辨各本之是非。第三節(jié)??钡姆椒ǎǘ┧佬;钚H~德輝《藏書十約》所謂“死?!?、“活校”?!敖裨囇云浞ǎ涸凰佬#换钚?。死校者,據(jù)此本以較彼本,一行幾字,鉤乙如其書,一點一畫照錄而不改;雖有誤字,必存原文。顧千里廣圻、黃蕘圃所刻之書是也?;钚U撸匀簳?,改其誤字,補其闕文。又或錯舉他刻,擇善而從,版歸一式。盧抱經(jīng)文弨,孫淵如星衍所刻之書是也。第三節(jié)??钡姆椒ǎㄈ┬?彼姆愒?880-1971),歷史學(xué)家﹑教育家。字援庵。廣東新會人。自幼好學(xué)﹐無師承。在宗教史﹑元史﹑考據(jù)學(xué)﹑??睂W(xué)等方面﹐著作等身﹐成績卓著﹐受到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推重。曾任國立北京大學(xué)﹑北平師范大學(xué)﹑輔仁大學(xué)的教授﹑導(dǎo)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xué)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范大學(xué)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dān)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49年后﹐任中國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委員。第三節(jié)校勘的方法

陳垣《元典章校補釋例》一書﹐又名《??睂W(xué)釋例》之《校法四例》元西域人華化考八卷元典章校補八卷元典章校補釋例六卷史諱舉例八卷舊五代史輯本發(fā)覆三卷吳漁山先生年譜二卷釋氏疑年錄十二卷清初僧諍記三卷第三節(jié)??钡姆椒?.對校法用底本與副本進行校對。如果異本不多,則可以死校。如異本較多,則最好先理清版本源流,以免做無用功。如張元濟校《史記》用南宋黃善夫本與清武英殿本對校,其余清劉喜海藏百衲宋本、明毛氏汲古閣刻本、劉承干影刻宋本等作為參校本?!赌印罚骸傲畛鲚m人(入)隨,省其可行不行?!薄稘h書》:“夫厚賞(當(dāng))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舊唐書·李白傳》: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明聞人佺本)第三節(jié)校勘的方法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師,均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均待詔翰林。白2.本校法

以本書自身進行推?;プC。要求熟悉本書體例、章法、書寫風(fēng)格等,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荀子》:“屈伸當(dāng)作‘誳信’,誳荀書皆然,俗妄改之?!?/p>

《離騷》:“乃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參考本文:雖九死其猶未悔,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荀子·成相》:“上能尊主愛下民”,而《不茍》《臣道》“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因而應(yīng)為“下愛民”。第三節(jié)校勘的方法3.他校法以本書有所采用的原書校本書,以引用本書之書校對,以同時并載之書校對。張元濟《校史隨筆·舊唐書》,《傳》第一百四十六《李白傳》。查《舊唐書》該傳為《土蕃傳》,李白傳應(yīng)為一百四十下,則六為下之誤。《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其有名而忘其書者,十蓋五六”。查《新唐書·藝文志》“忘”為“亡”。第三節(jié)??钡姆椒?.理校法精密推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陳垣:“遇無古本可據(jù),或數(shù)本互異,而無所適從之時,則須用此法。此法須通識為之,否則鹵莽滅裂,以不誤為誤,而糾紛逾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險者亦此法?!碧K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郩、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第三節(jié)??钡姆椒ā蹲x書雜志》:“滿盛之國,不可以仕任;滿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驕倨傲暴之人,不可與交。”王念孫按:任即仕之誤。交當(dāng)為友。馬王堆出土帛書:“不士于盛盈之國,不嫁子于盛盈之家,不友□□□之人?!薄蹲x書雜志》:“夫以賤匹貴,國之害也;置大立少,亂之本也?!蓖跄顚O按:“大”應(yīng)作“子”。第三節(jié)校勘的方法三、??背晒奶幚恚ㄒ唬┬8姆绞秸珍浀妆?,注記正誤(底本式)《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fēng)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高注:士達,朱襄氏之臣。〇畢沅曰:“來”,舊本作“采”,訛,今從《御覽》五百七十六改正。〇孫蜀丞先生曰:《書抄》一百九,《御覽》五百七十六引“五弦”下并有“之”字,疑今本脫。第四節(jié)校勘成果的處理2.審慎改正(定本式)(1)注存異文式第四節(jié)??背晒奶幚恚?)并見異文式《馮燕傳》:時相國賈公耽在滑,能燕材(原作林,據(jù)《廣記》改),留屬中軍。他日出行里中,見戶旁婦人,翳袖(原作神,據(jù)《廣記》改)而望者,色甚冶,使人熟其意,遂室之。其夫,滑將張嬰者也。嬰聞其故,累毆妻,妻黨皆望嬰,會從其類飲。燕伺得間,復(fù)偃寢中,拒寢戶。嬰還,妻開戶納嬰,以裾蔽燕。嬰卑蹐步就蔽,轉(zhuǎn)匿戶扇后,而巾墮枕下,與佩刀近。嬰醉且暝。燕指巾令妻取,妻即刀授燕。燕熟視,斷其妻頸遂巾而去(原本無“而去”二字,據(jù)《廣記》補)——汪辟疆校錄。(3)札記式如王念孫《讀書雜志》俞樾《諸子平議》等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趙翼《廿二史札記》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等。第四節(jié)??背晒奶幚恚ǘ┏鲂T瓌t1.凡有改動,必出校記改動未必得到公認,如果不出校記,學(xué)者難以使用。如《韓非子·有度》:“數(shù)至能人之門,不壹至主之廷;百慮私家之便,不壹圖主之國?!鳖檹V圻:能人,態(tài)人。王先慎:能人,私人。津田鳳卿:當(dāng)權(quán)之人。陳奇猷:有權(quán)的奸人。都有一定依據(jù)。第四節(jié)校勘成果的處理2.凡有異文,盡行錄存無論何種善本都有出錯的可能,或原本不錯,但在翻刻中出錯,或原本有錯,而校訂本另從他本校改,不可盲目信從。中華書局校點本《魏書·世祖紀(jì)》:“(世祖)兼甚嚴(yán)斷,明于刑賞,功者賞不遺賊,罪者刑不避親?!卑亳谋尽⒈O(jiān)本、汲本、局本(金陵、淮南、浙江、江蘇、湖北)同,唯殿本作“賞不遺賤”,??闭卟患永聿恰6侗笔贰の罕炯o(jì)》作“賞不遺賤”,殿本不誤。第四節(jié)??背晒奶幚?.若遇疑誤,擇錄備考《戰(zhàn)國策·趙策四》:“太后盛氣而揖之”,吳師道補注曰:“《史》云‘胥之,入徐趨而坐’。胥字當(dāng)是。”王念孫《讀書雜志》指出:胥猶須也?!队[》引此策曰:“盛氣而胥之”。第四節(jié)??背晒奶幚恚ㄈ┬S浶S浀膶懽?/p>

《韓非子·主道》:“臣閉其主則主失位。”陳奇猷:“‘則主失位’,迂評本、凌本作‘則主失明’。案:閉,即上文‘不謹(jǐn)其閉’之閉,謂不謹(jǐn)閉其權(quán)柄,臣下將得之,則閉指權(quán)柄言。此文謂臣得權(quán)柄而閉其主于外,則能篡奪主位,故曰主失位。此閉與蔽義不同,迂評本、凌本誤以閉為蔽,遂改位為明,非是?!钡谒墓?jié)校勘成果的處理2.??睌⒗蛐?庇浶?惫偶跁盎驎笞珜憽靶?睌⒗被颉靶?庇洝保瑢τ谛?彼玫陌姹荆ㄖ餍1竞蛥⑿1荆┘捌渌涃Y料等做出說明。首先,要介紹本書流傳歷史和版本源流系統(tǒng),羅列??币罁?jù),從而揭示新校本的學(xué)術(shù)價值,資料的豐富性、重要性。其次,要說明本書出校的原則。第三,要說明校改的原則和具體方式。如是注記異文還是并存異文,有無改動等。第四,其他。第四節(jié)校勘成果的處理《詩人玉屑》??庇泜鞅驹娙擞裥季銥槎?。錢塘丁氏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之明武林謝氏刻本、鐵琴銅劍樓藏書目,皕宋樓藏書志著錄之明刻本,北京圖書館之明嘉靖六年刻本,清四庫全書本及道光古松堂重刻宋本皆然。北京圖書館另有日本寬永十六年刻本,經(jīng)王國維先生以宋本校過者,則獨有二十一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