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專項訓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_第1頁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專項訓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_第2頁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專項訓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_第3頁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專項訓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_第4頁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專項訓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練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1.[2024.天津和平區(qū)高三一模]據史書記載,九品中正制下,選擇中正的權力在中央,政府選擇中正非

常慎重,多數中正都符合“賢有識鑒”的標準;中正必須認真負責,不負責者都要受到彈劾。這表明九品

中正制()

A.強化了中正官的道德意識

B.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安撫了世家大族的不滿情緒

D.導致了士族掌控了吏治選拔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九品中正制下,選擇中正的權力在中央,政府選擇中正非常慎重”“中正必須認真

負責,不負責者都要受到彈劾”可知,在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下,中央對中正官的選拔有著嚴格的要求,

并進行監(jiān)督,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央政府對中正官的監(jiān)督,非強化道

德意識,排除A項;九品中正制維護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并非意在安撫世家大族的不滿情緒,排除C項;

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工具,D項錯在因果關系顛倒,排除。故選B項。

2.[2024.徐州市高三一模]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正式頒行,中正評議包括“品”“狀”“簿閥”三項。

西晉時,“簿閥”(祖、父兩代的本朝官爵)成為定品的主要依據。經過魏晉兩代九品中正制的運行,在漢魏、

魏晉政權更迭中立有功勛的家族居于高品,原本在東漢時同質性的世家大族出現了分化。這表明九品中正

制()

A.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

B.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

C.適應了魏晉政局變動的需要

D.確保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加強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魏晉兩代九品中正制運行后,原本在東漢時地位一致的世家大族地位出現了分化,可

知魏晉根據對朝廷做出的貢獻大小,劃定世家大族門第的等級高低,適應了朝代更迭、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C

項正確;材料側重強調九品中正制實行導致的世家大族分化,沒有體現“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

排除A項;封建政權選拔人才的范圍始終限定在世家大族里,無法擴大統(tǒng)治基礎,排除B項;本題主旨為

“九品中正制”,“中央對地方控制”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4?遼寧卷]唐代宗大歷初年,國子司業(yè)歸崇敬上疏提出,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

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yè)廢”“傳受義絕”。其所強

調的是()

A.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

B.復興儒學的緊迫性

C.進士科考試內容的合理性

D.官學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

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材料“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

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yè)廢''傳受義絕'”并結合所學可知,所謂帖文,又稱帖經,

主要考經文的記憶,及第是指科舉考試考中。明經科考試,側重考查識記背默的內容,這不利于對學問的

深入研究和思考,機械默寫使得學問逐漸走向僵化,故材料所述強調的是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A項

正確;明經科考試內容依然屬于儒家思想的范疇,并非復興儒學,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在闡述明

經科考試的弊端,并沒有提到進士科考試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官學教育和民間教育的內容,排

除D項。故選A項。

4.[2024.梅州市高三二模]晚唐詩人李頻在《長安感懷》中說“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將詩人的

壓力表露無遺;王建《送薛蔓應舉》中寫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則生動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

會現實。據此可知,科舉制()

A.有助于打破社會階層壁壘

B.踐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養(yǎng)

D.緩和了統(tǒng)治階級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與“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并結合所學可知,科舉

制允許士人通過考試獲得功名和官職,不依賴于家族背景或財富。這確實有助于打破社會階層的壁壘,A

項正確;雖然科舉制有助于社會流動,但它并沒有完全實現四民(士、農、工、商)的平等,排除B項;科舉

制確實注重士子的文化才能,因為它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的。然而,材料中的詩句更多強調的是科舉成

功后的社會影響,而不是培養(yǎng)過程,排除C項;“科舉促進社會流動”緩和了統(tǒng)治階級與下層士人的矛盾,

不是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4.南昌市高三一模]723年,唐玄宗將政事堂改名為“中書門下”,并設置吏、樞機、兵、戶、

刑禮五房作為其具體的行政機構,這實際上就是將尚書省管轄的六部遷移到了政事堂。這一調整()

A.推動了相權再次集中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C.造成了官員冗余現象

D.導致了六部職能喪失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唐玄宗調整尚書省的做法,將“尚書省管轄的六部遷移到了政事堂”,中書門下的

權力擴大,尚書省的權力減小,表明相權再次集中,A項正確;材料只是削弱了尚書省的職權,并非完善

三省六部制度,排除B項;唐玄宗的做法,并未出現官員冗余現象,排除C項;從材料看,六部的職能只

是調整到政事堂,并未喪失,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4?聊城市高三一模]有學者評價唐朝的政治制度時說:“(三省六部制)步驟精密……惟是事權分

立,往往發(fā)生流弊,尤以中書門下兩省,或論難往來,各逞意氣。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

是謂政事堂,此實唐代宰相制度之一進步也?!睋丝芍绿玫脑O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強了君主專制

C.取代了中書門下的權力

D.促進了決策程序規(guī)范化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是謂政事堂,此實唐代宰相制度之一進步

也”和所學可知,政事堂的出現,使三省長官共同辦公,有效的防止三省之間相互扯皮的現象,進而提高

行政效率,A項正確;材料與加強君主專制無關,排除B項;政事堂的設置是在三省體制的基礎上,非取

代了中書門下的權力,排除C項;三省六部制下,已經促進了決策程序規(guī)范化,非政事堂的設置,排除D

項。故選A項。

7.[2024?婁底市高三一模]錢穆指出,唐制,中書舍人擬稿,亦由諸舍人各自擬撰,是謂“五花判事”。

然后再由中書令或中書侍郎就此許多初稿中選定一稿,或加補充修潤,成為正式詔書,然后再呈送皇帝畫

一“敕”字。這說明,中書?。ǎ?/p>

A.內部已形成了制約機制

B.具備了輔助決策的職能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

D.保證了中樞決策的科學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從材料可知,詔書由中書省諸舍人各自擬撰,然

后由中書令或中書侍郎選定或加補充修潤,成為正式詔書,從草稿中選優(yōu),中書令具有一定的決定權,最

后由皇帝畫敕完成,中書省具備輔助決策的職能,B項正確;雖然有“五花判事”,多人各自擬稿,但最

后選定者是中書令或中書侍郎,不能體現制約,也不是一種明確的機構體制,排除A項;中書省是皇帝決

策的輔助機構,不是限制皇權,排除C項;雖然多個中書舍人參與“判事”,但也不能保證所有決策的科

學性,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4?麗水市高三一模]中唐以前賦役的主要形式是“租庸調”,其中的“庸”是每丁每年須為國家

服勞役二十日,遇閏月則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絹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調,加三十日者租、

調全免。據此可知,“庸”的實行()

A.有利于保證農民生產時間

B.極大減輕了農民的賦役負擔

C.解除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D.遭到了地主階級的激烈反對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庸’是每丁每年須為國家服勞役二十日,遇閏月則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

日可折絹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調,加三十日者租、調全免”可知,因故不能服役則可用絹折合代替,這

樣可使農民從勞役中解放出來,為農民的生產活動保證了時間,A項正確;材料強調當農民因故不能服役

時,可將役折合為絹,這并沒有減輕農民的賦役負擔,排除B項;“庸”的實行有利于減輕對農民的人身

控制,“解除”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以絹代役并沒有損害地主階級的利益,故不會遭到地主的激烈反

對,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4.蕪湖市高三二模]租庸調是均田制時期的賦稅制度,它以身丁為本,是一種以丁口為納稅對象

的制度;兩稅法以資產為本,將土地及其他資產作為納稅對象。這種變化反映出()

A.政府對農民人身控制放松

B.國家財政收入趨于穩(wěn)定

C.百姓的賦稅負擔更加沉重

D.租佃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可得出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由以人丁為主到以土地為主,說明政府對農民人身控制放松,

A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國賦稅制度征稅依據的變化,材料不涉及國家財政收入的信息,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古代賦稅制度下征稅依據的變化,這種變化不能看出百姓賦稅負擔的變化情況,排除C

項;材料信息涉及賦稅制度,不涉及租佃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

10.[2024.廣東卷]兩稅法以田地、雜稅等資產評定戶等,但對雜稅種類及其價值沒有明確規(guī)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