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225題)_第1頁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225題)_第2頁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225題)_第3頁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225題)_第4頁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225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5(共9套)(共225題)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1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主張,建設學習化社會的關鍵在于A、改革正規(guī)教育B、發(fā)展成人教育C、實施終身教育D、推行回歸教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學習化社會的內涵及其特征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學習化社會,它所描繪的是這樣一幅藍圖:任何人、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只要有學習的意愿,都可以自主地學習。學習化社會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從縱向來說,學習應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即終身學習;二是從橫向來說,學習應為全民所有,即全民學習?!秾W會生存》中指出:“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特別強調兩個基本觀念: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由于在校學習已不能再構成一個明確的‘整體’……如果學習包括一個人的整個一生(既指它的時間長度,也指它的各個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會(既包括它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它的社會的和經(jīng)濟的資源),那么我們除了對‘教育體系’進行必要的檢修以外,還要繼續(xù)前進,達到一個學習化社會的境界。”因此,正確答案為C。2、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是()A、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順序性B、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C、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個別差異性D、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分化與互補的協(xié)調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主張“發(fā)現(xiàn)并不限于那種尋求尚未知曉事物的行為,正確地說,發(fā)現(xiàn)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的人物是A、布魯納B、皮亞杰C、贊科夫D、達維多夫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理論深化階段的布魯納的思想。題目引用的話闡述的是發(fā)現(xiàn)法。發(fā)現(xiàn)法的提出者是布魯納。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4、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A、鉆研教材B、了解學生C、考慮教法D、備課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八部分“教學”之第八條“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旨在考查考生對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上課前,教師必須備好課,編制出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寫好課題(單元)計劃與課時計劃。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考慮教法都是備課需要做的工作。因此,正確答案為D。5、博士從一種朝廷備顧問之官轉化為一種以教授為主要職能的學官的歷史時期是A、漢興太學之后B、興鴻都門學后C、興郡國學后D、興宮邸學后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漢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三項建議后,先后采取了“專立五經(jīng)博士、開設太學、察舉制完全建立”的舉措?!盀椴┦抗僭O置弟子五十人”,從此,博士從一種朝廷備顧問之官轉化為一種以教授為主要職能的學官。太學正式設立,博士弟子即是太學生。太學的設立,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設立。因此,答案為A。6、赫爾巴特所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為: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和()。A、教師中心B、學校中心C、學生中心D、活動中心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下面為了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統(tǒng)一起來而提出的教學原則是()A、啟發(fā)性原則B、直觀性原則C、高速度原則D、高難度原則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孟子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A、大儒B、鴻儒C、兼士D、雅儒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下列選項不屬于董仲舒的教學方法的是A、強勉努力B、專心致志C、精思要旨D、必仁且智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董仲舒在教學方法上沒有系統(tǒng)的論述。他強調學習者應該盡主觀努力,才能學有成就。在教學方法上,董仲舒主張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強勉努力、專心致志、精思要旨?!氨厝是抑恰笔嵌偈嬖诘赖滦摒B(yǎng)方面的原則與方法的主張。因此,答案為D。10、近代第一所國人自辦的正規(guī)女子學校是A、經(jīng)正女學B、寧波女塾C、文紀女塾D、明德女校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經(jīng)正女學,又稱“中國女學堂”。1897年,梁啟超等人倡議在上海設立女學堂,以樹中國女子教育的先聲。經(jīng)正女學教師和管理人員皆聘中外女士擔任,課程分中西兩大類,中文課程授中國傳統(tǒng)女性讀物如《女孝經(jīng)》《女論語》《女誡》《內則衍義》,還教授女紅、繪畫、醫(yī)學等。西學課程有英文、算術、地理、體操等。經(jīng)正女學創(chuàng)辦僅一年多,即于1990年停辦,但作為近代第一所國人自辦的正規(guī)女子學校,起到了開風氣之先的作用。因此,答案為A。11、1959年,美國科學院召開了改進中小學自然科學教育的會議,從而掀起20世紀60年代以加強基礎學科教學、編寫新教材、注重學科概念與體系為核心的課程改革運動,這場運動所體現(xiàn)的教育思潮是()。A、改造主義教育B、要素主義教育C、結構主義教育D、永恒主義教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中世紀大學在與教會、城市當局以及市民等的斗爭中獲得了許多特權。中世紀大學的特權不包括A、居住權B、司法自治權C、頒發(fā)教學許可證的特權D、財務自治權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fā)展。中世紀大學的特權主要包括:(1)居住權。即大學的師生們可以在大學所在地平安而不受傷害地居住。(2)司法自治權。大學的成員不受城市普通司法體系的管轄。(3)罷教權和遷徙權。如果大學師生和城市當局或教會發(fā)生矛盾,或者教學活動受到了干擾,可以舉行罷教;如果問題得不到滿意的解決,大學可以遷校。(4)頒發(fā)教學許可證特權。1292年,教皇頒布的訓令規(guī)定,巴黎城內任何學生通過學習,考試合格后,都可以獲得在他們系科擔任教學工作的許可證,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學權利而無需考試和檢查。(5)免稅、免役權。大學師生具有免稅和免服兵役的權利。因此,答案為D。13、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本土興辦的第一所比較正式的學校是()。A、英華學院B、馬禮遜學堂C、英華神學院D、宏藝書塾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馬卡連柯是蘇聯(lián)早期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其教育理論不包括A、集體教育理論B、紀律教育理論C、勞動教育理論D、發(fā)展教學論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馬卡連柯是蘇聯(lián)早期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馬卡連柯的代表作有《教育詩篇》、《塔上旗》。其教育理論有:集體教育理論、紀律教育理論和勞動教育理論。因此,答案為D。15、以下關于早期教會學校的說法,正確的是()A、教會學校的聯(lián)合組織最早名叫中華教育會B、早期教會學校是西方殖民擴張的產物,帶有強烈的殖民性C、早期教會學校是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載體D、早期教會學校從一開始就不開設與中國文化有關的課程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以下哪一個不是維新派興辦的學堂?()A、經(jīng)正女學B、萬木草堂C、時務學堂D、陜北公學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一份調查問卷中,放在問卷前面的問題一般是()。A、被試的基本資料B、能引起必趣的問題C、牽涉?zhèn)€人問題的問題D、簡單的問題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調查問卷的設計。問題是問卷的主體部分,問題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著問卷質量的高低。問題從形式上看,可分為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兩類;從內容上看,可分為有關行為的問題、有關態(tài)度的問題和有關個人背景資料的問題等。一般基本資料應該在最開始詢問。因此,本題選A。18、()論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認為只有通過新教育培養(yǎng)全新的完人,民族才能振興。因此,其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全新的完人。A、費希特B、康德C、福祿培爾D、巴西多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國民政府時期——抗戰(zhàn)時期——抗戰(zhàn)勝利,中等教育的發(fā)展狀況是()A、穩(wěn)定發(fā)展——維持——衰敗B、起步——發(fā)展——頂點C、穩(wěn)步發(fā)展——挫敗——頂點D、起步——受挫——停滯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形成人的三種因素中,均要服從于()A、天性B、習慣C、理性D、非理性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以理性為基礎。21、與“新教育運動”相比,不屬于進步主義教育特征的是()A、更關心普通民眾的教育B、更強調教育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C、更重視學校民主化D、更關注幼兒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實驗室”主要是美國的公立學校,所以相對歐洲的“新教育運動”來說,進步學校更關心普通民眾的教育,更強調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更重視從做中學,更注意學校的民主化問題。而“更關注幼兒”則是“新教育運動”的特色,這從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中可見一斑。22、研究者在研究“達斡爾族文化傳承的課程機制”時運用了訪談的方法。在研究的過程中他曾就同一問題多次找達斡爾族民族教師、民族干部、老人進行訪談,有時一個人面對面地與訪談者交流,有時同時與多位訪談者一同交流。該研究者在訪談中運用的訪談方式中不包括A、一次性訪談B、重復性訪談C、個別訪談D、集體訪談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訪談調查的類型。依據(jù)訪談過程是否有嚴格設計的訪談問卷和訪談提綱、實際訪談過程中是否嚴格地按計劃進行,將訪談分為結構性訪談和非結構性訪談;根據(jù)針對某一問題對同一訪談對象進行訪談的時間和次數(shù),將訪談分為一次性訪談和重復性訪談;根據(jù)訪談者一次訪談對象的多少,將訪談分為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在本題中,研究者運用到了重復性訪談、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23、一般情況下,問卷的回答時間應控制在()A、0~30分鐘B、30~40分鐘C、40~50分鈄D、50~60分鐘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一學生在學校受同學欺負,回到家后,媽媽對他說:“他為什么打你?你告訴老師,讓老師跟他講不可以打架的道理。”爸爸則說:“誰敢打你,下回你也打他!”對于這類家長的表現(xiàn),以下幾種描述最貼切的是()A、養(yǎng)而不教,重養(yǎng)輕教B、寵嚴失度,方法不當C、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D、家長生活作風不良,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在藥物實驗中,對同一動物依次給予4種不同的藥物處理。從第2次到第4次服藥的效果都擺脫不了第一次服藥可能有的長效影響,這一現(xiàn)象最可能證明了()A、測試與處理的交互作用效應B、選擇與實驗處理的交互作用效應C、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多重實驗處理的干擾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教育實驗研究的外在效度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影響教育實驗的外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選項中的四個。其中多重實驗處理干擾指的是當同一被試重復接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實驗處理時,后一實驗處理將受到前一實驗處理的干擾。這里即后3次實驗都受到了第1次實驗的干擾??佳薪逃龑W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2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終身性B、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C、全民性D、普及性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程序是()。A、觀察—反思—計劃—行動B、計劃—行動—觀察—反思C、計劃—反思—觀察—行動D、行動—觀察—反思—計劃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凱米斯認為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加深的發(fā)展過程,每一個螺旋發(fā)展圈都包括四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的環(huán)節(jié),并提出行動研究的模式,即“計劃—行動—觀察—反思”。3、在古德萊德看來,“既受教師所理解的,也受實施環(huán)境及教師組織能力、應變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的課程屬于A、理想的課程B、正式的課程C、操作的課程D、經(jīng)驗課程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課程的定義。古德萊德將課程的定義分為五個層面:(1)理想的課程:課程專家、課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構想的課程,理想的課程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行政部門能否采用;(2)正式課程:由教育行政部門頒布、實施,有正規(guī)的課程標準與時間安排。我們日常交流中談到的課程,往往都是這一層面的。(3)領悟的課程:不同的教師對不同的文件課程會有不同的理解,它受教師的常識、經(jīng)驗、知識觀、學生觀的影響。(4)操作的課程:即實際運作實施的課程。教師理解的課程,并非完全在實施中實現(xiàn),課程實施中會受到實施環(huán)境及教師組織能力、應變能力等限制。(5)經(jīng)驗課程:是學生感受到并使其經(jīng)驗發(fā)生改變的課程。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4、教學理論討論的是A、怎么教B、怎么學C、什么是學習D、什么是知識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是探究人類學習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屬于教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教學理論闡明的是如何有效地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關注的是怎樣促進學習而不是描述“什么是學習”。因此,B、C項體現(xiàn)的是學習論;D項體現(xiàn)的是知識論。因此,本題的答案是A。5、把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科內容整合在一門課程中,加強學科聯(lián)系,但不打破學科界限。這種課程屬于A、活動課程B、核心課程C、相關課程D、融合課程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七部分“課程”之第二條“課程類型”,旨在考查考生對不同課程類型特點的理解與把握程度?;顒诱n程主張以生活化的活動教學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堂講授,以兒童的親身經(jīng)驗代替書本知識,以學生的主動活動代替教師主導,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核心課程指的是對所有學生都必要的且也是必修的學科領域;相關課程是把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知識綜合在一門課程中,但不打破原來的學科界限;融合課程則是打破了學科界限,把有著內在聯(lián)系的不同學科知識合并成一門課程。因此,正確答案為C。6、埃里克森認為,從出生到18歲,人格發(fā)展的階段的數(shù)量是()。A、兩個階段B、三個階段C、五個階段D、六個階段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埃里克森認為從出生到18歲,人格發(fā)展的階段有:信任對懷疑、自主對羞怯、主動感對內疚感、勤奮感對自卑感、角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7、學習需在別人的幫助下,在真實和現(xiàn)實的情境中發(fā)生,這種建構主義的主張屬于()。A、個人建構主義B、認知建構主義C、心理建構主義D、社會建構主義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孟子認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個善端是()A、仁、義、孝、禮B、信、愛、敬、懼C、仁、義、孝、忠D、仁、義、禮、智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寓學習于游戲”的主張者是A、蘇格拉底B、柏拉圖C、普羅泰戈拉D、亞里士多德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柏拉圖是“寓學習于游戲”的最早提倡者。他主張不強迫孩子們學習,主張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在游戲中更好地了解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游戲必須有選擇,孩子參加游戲必須合法律精神。因此,答案是B。10、下列表述不是愛爾維修的主張是A、無神論者B、教育萬能論C、國家創(chuàng)辦世俗教育D、主張推行免費、普及教育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愛爾維修的教育思想。愛爾維修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愛爾維修認為:世界是物質的,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否定天賦觀念和神的啟示。愛爾維修完全否認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認為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僅僅是教育和環(huán)境造成的,進而提出了“教育萬能”的口號,主張從教士手中把學校沒收過來交給國家管理,由國家創(chuàng)辦世俗教育。因此,答案為D。11、以下哪一項不是漢代郡國學的辦學目的?()A、培養(yǎng)地方所需的人才B、向朝廷推薦地方的優(yōu)秀人才C、宣傳地方割據(jù)獨立思想D、對地方人民進行道德教化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鴻都門學的實質是()A、一所文藝大學B、新的辦學形式C、宦官為對抗太學生而設D、專業(yè)學校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鴻都門學是宦官為對抗太學生而設,是政治的產物。13、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教育家是A、盧梭B、裴斯泰洛齊C、夸美紐斯D、杜威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在1800年發(fā)表的《方法》一文中,他首次明確提出“我正在試圖將人類的教學過程心理學化;試圖把教學與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圍環(huán)境以及我與別人的交往都協(xié)調起來”。所謂“教育心理學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學的水平,將教育科學建立在人的心靈活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心理學化就是要求將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論指導置于兒童本性發(fā)展的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使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制適合兒童的心理規(guī)律,即教學內容心理學化,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心理學化等。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14、下列選項中不是阿拉伯地區(qū)的伊斯蘭政權建立后陸續(xù)出現(xiàn)的各類教育機構的是A、昆它布B、學館C、座堂學校D、圖書館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之前阿拉伯還處于蒙昧時期。伊斯蘭政權建立后,各類教育機構才陸續(xù)出現(xiàn)。(1)昆它布,一種簡陋的初級教育場所,通常是教師在家招收少量學生,教簡單的讀寫。(2)宮廷學校。在倭馬王朝初年,教育還不普及,王子們被送到敘利亞沙漠里去學習純正的阿拉伯語,通曉阿拉伯詩歌,以后才逐漸形成宮廷學校。(3)學館,是學者在家講學的地方。其講授的內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宮廷學校,相當于中等程度的學校,學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經(jīng)成為教育場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當普遍,成為私人講學的重要形式。(4)清真寺。既是教徒禮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總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場所。清真寺鼓勵男童入學,也吸收女童入學。(5)圖書館。由于穆斯林尊重學術,各伊斯蘭國家的圖書館都很發(fā)達。圖書館不僅收集各種圖書,吸收東西方文化,而且培養(yǎng)許多文人學者。因此,圖書館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機構。座堂學校是拜占庭時期教會學校的一種。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15、1918年,美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提出了()的報告,指出美國教育的指導原則是民主觀念的原則,中等教育的目標改組學制,建立一個中等教育與初等教育相銜接的學校系統(tǒng)。它奠定了“六三三學制”和“綜合中學”的地位。A、《教育基本法》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C、《國防教育法》D、《學校教育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下列關于區(qū)分度的表述正確的是A、難度越大,區(qū)分度越大B、選拔型的考試,區(qū)分度大C、鑒定分等的考試,區(qū)分度大D、評價學生是否掌握某一知識的考試,區(qū)分度不高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測量工具的評價指標。區(qū)分度是指測驗項目對所測驗的心理特征的區(qū)分程度或鑒別能力。通常情況下,用于選拔和鑒定分等的測驗,需要有較高的區(qū)分度,即能最大限度地區(qū)分或鑒別出個體在所測量的心理品質上的水平差異。相反,目的主要是為了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規(guī)定的知識、技能的測驗,對區(qū)分度的要求不高。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17、某研究者開展的調查研究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狀況的調查”。他的研究屬于A、現(xiàn)狀調查B、相關調查C、發(fā)展調查D、預測調查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調查研究的類型。按照調查對象的選擇范圍可以將調查分為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按照調查研究的目的,可分為現(xiàn)狀調查、相關調查、發(fā)展調查和預測調查;按照調查手段,可分為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測量調查和調查表法。本題中的研究生的就業(yè)狀況是一個現(xiàn)狀調查。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18、教一學過程的三種過程是()。A、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B、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互動過程C、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思考過程D、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管理過程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西方歷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研究,并建成一門科學的思想家是()A、裴斯泰洛齊B、福祿培爾C、蒙臺梭利D、赫爾巴特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1959年,聯(lián)邦德國進行了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組和統(tǒng)一公立普通學校教育的總綱計劃》,其中沒有涉及的是()A、初等教育B、基礎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蘇聯(lián)衛(wèi)星的升天,是美國()誕生的導火索。A、《莫雷爾法》B、八年研究C、《國防教育法》D、《史密斯一休斯法》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借助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默默進行,只能通過其作用對象的變化判斷其存在的技能是()。A、腦力勞動B、體力勞動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長期量體裁衣的裁縫,能夠做到不用量只用觀察就知道人們衣服尺寸的大小,這是()A、早期經(jīng)驗對能力的影響B(tài)、遺傳的作用C、實踐活動對能力的影響D、主觀能動性對能力的影響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在教育研究諸多變量中,需要觀測的指標是()。A、自變量B、因變量C、控制變量D、無關變量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下列不屬于問卷調查特點的是()A、調查過程的標準化B、調查形式的匿名性C、調查的范圍廣、效率高D、調查具有直接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3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A、《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B、《大教學論》C、《普通教育學》D、《學記》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教育學被正式列入大學課程始于18世紀在哥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的()A、盧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夸美紐斯開創(chuàng)了教育學的獨立探索時期,康德最早把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后來赫爾巴特繼承了康德的教育學講座。要注意這其中的淵源。但赫爾巴特最終使得教育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成為科學大家族中的一員,因此被稱為“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杜威則是在批判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學的基礎上提出了“現(xiàn)代教育”或“實用主義教育學”。3、我國現(xiàn)行學制是()。A、單軌制B、雙軌制C、三軌制D、分支型學制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義務教育的特征不包括A、自主性B、強制性C、公共性D、基礎性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三條“現(xiàn)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對義務教育內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公共性和基礎性。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guī)范。義務教育的公共性也稱義務教育的國民性,是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所謂公共性,是指義務教育是一種社會公共事業(yè),屬于國民教育的范疇?;A性也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特征。所謂基礎性,是指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其目的是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yǎng)“四有”的社會主義人才奠定基礎。因此,正確答案為A。5、下列屬于教學活動的是A、師傅帶徒弟B、某人自學,并通過司法考試C、教師在辦公室模擬授課過程D、某大學生在線看北京大學的在線課程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概述”,旨在考查考生對教學概念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教學是教育目的規(guī)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選項B、C都是學生或教師獨自的活動,選項D有教師和學生,也有教學的中介內容,但是學生只是通過媒體觀看視頻,師生之間沒有互動過程,如果學生在網(wǎng)絡上與教師視頻解答問題和互動交流,則屬于教學活動,是一種網(wǎng)絡教學形式。相較而言,選項A更符合教學活動的特點。因此,正確答案為A。6、下列關于教學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A、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B、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C、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也不存在無教育的教學D、教學過程是學生個體獨立的認識過程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共同雙邊活動,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學過程要受認識論一般規(guī)律所制約,具有一般性,遵循“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的規(guī)律,但教學過程又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過程,學生的認識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學生很難獨立完成。因此,正確答案為D。7、不屬于家庭教育的特點是()A、先導性B、針對性C、感染性D、組織與計劃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組織性與計劃性屬于學校教育的特點。8、“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思想出自A、《論語》B、《墨子》C、《孟子》D、《荀子》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墨子的人性論。墨子提出了“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的比喻。這一比喻實際提出了人性如素絲的觀點,即“人性素絲說”,這一觀點在先秦“人性論”中獨樹一幟,是墨子對中國古代人性論的一個貢獻。總結來說,“人性素絲說”的主張有:第一,人性不是天生的,人性在出生之時如待染的素絲。第二,下什么顏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顏色的絲。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9、主張教育目的是“為完滿生活作準備”、反對英國古典主義教育傳統(tǒng)的教育家是()。A、培根B、洛克C、斯賓塞D、赫胥黎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在歷史上首次提出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的思想家是A、王充B、顏之推C、韓愈D、朱熹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韓愈的教育主張。韓愈的教育主張主要體現(xiàn)在《師說》中?!皫熣撸詡鞯馈⑹跇I(yè)、解惑也”是韓愈在《師說》中提出的主張。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11、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tǒng)的理論描述的著作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A、《教學與發(fā)展》B、《大教學論》C、《普通教育學》D、《大教育論點》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tǒng)的理論描述。12、為了維護儒經(jīng)的權威性和統(tǒng)一性,唐文宗鐫刻于石,史稱()。A、蜀石經(jīng)B、廣政石經(jīng)C、熹平石經(jīng)D、開成石經(jīng)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關于民國出現(xiàn)的教育方針的表述錯誤的是A、民國教育方針包含了德、智、體、美四育因素B、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實行了的資產階級的國民教育宗旨C、民國教育方針完全否定了清末教育宗旨D、民國初年的教育方針是忠君、尊孔、尚公、尚實、尚武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初年的教育方針。1912年9月2日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主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國教育方針。民國教育方針包含了德、智、體、美四育因素,體現(xiàn)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思想。民國教育方針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實行了的資產階級的國民教育宗旨,它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實”“尚武”的教育宗旨。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14、以下幾種教學制度中,不是把學生學業(yè)成績與等級地位相連的是()A、積分法B、三舍法C、蘇湖教學法D、五等黜陟法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生計教育的提出者是A、西德尼.馬蘭B、科南特C、布魯納D、貝內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教育改革中的生計教育。生計教育計劃又稱馬蘭計劃,是1971年由美國教育總署署長西德尼·馬蘭提出的。這是一種人的全部生涯的綜合性教育計劃,從幼兒園到成年,按照生計認知、生計探索、生計定向與生計準備、生計熟練等步驟主義實施,目的是讓所有人都獲得就業(yè)訓練、將學校的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有機結合起來。1974年,國會正式通過了《生計教育法》,當年就有9個州通過了必須進行生計教育的專門法律。因此,答案為A。16、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xiàn)的階段是A、嬰兒階段B、幼兒階段C、小學階段D、青少年階段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埃里克森將人格發(fā)展劃分為8個階段,18歲前有5個階段:第一個階段(0~1歲)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的階段,體驗希望的實現(xiàn)。第二個階段(1~3歲)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階段,體驗意志的實現(xiàn)。第三個階段(3~6歲,即幼兒園階段)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的階段,體現(xiàn)目的的實現(xiàn)。第四個階段(6~12歲,即小學階段)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的階段,體驗能力的實現(xiàn)。第五個階段(12~18歲,即中學階段)是獲得同一感,克服混亂感的階段,體驗忠誠的實現(xiàn)。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17、對歸因理論做出詳細闡述的心理學家是A、班杜拉B、德威克C、阿特金森D、維納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班杜拉在1977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關理論。德威克提出了成就目標理論。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動機理論。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tǒng)探討。18、工讀主義者分為四派,其中胡適代表的是()A、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B、純粹的工讀主義C、工學主義者D、無政府主義者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1919年,由()發(fā)起的進步教育發(fā)展協(xié)會成立。A、帕克B、科布C、利茨D、拉伊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發(fā)展至今,大致經(jīng)歷了()個時期。A、三B、四C、五D、六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1919年,()發(fā)起了進步教育發(fā)展協(xié)會,提出了進步教育的七原則。A、科布B、杜威C、賴斯D、帕克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影響解決問題的問題因素有()A、問題的特點、個體知識、反應定勢和醞釀效應B、問題的特點、認知特點、動機強度和醞釀效應C、問題的刺激特點、功能固著、反應定勢和醞釀效應D、問題的特點、功能固著、反應定勢和醞釀效應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識記性知識。23、下面屬于正確的社會規(guī)范學習的順序的是()。A、遵從、認同、內化B、遵從、內化、認同C、內化、認同、遵從D、內化、遵從、認同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能獨立變化并引起其他變量變化的變量稱為()。A、自變量B、因變量C、控制變量D、無關變量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以下幾項屬于技能的是()A、嬰兒喝母乳B、刷牙C、隨意地眨眼睛D、化妝的指導書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A屬于本能活動,C屬于隨意行為,D是一種程序性知識,不是活動。技能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且是經(jīng)過學習或聯(lián)系才會的,不是本能行為,也不是隨意行為。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4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下列對教育的概念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廣義的教育概念幾乎與生活同義B、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C、把教育與其他現(xiàn)象區(qū)別開來的根本特征是它是一種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人的活動D、依據(jù)教育的正規(guī)化程度,可以將教育分為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二部分“教育及其產生與發(fā)展”之第(一)條“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對教育概念的理解與把握程度。教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廣義的教育。廣義的教育顯然與生活本身并無太大差別。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從教育的內涵上看,把教育看成是一種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教育的質的規(guī)定性,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現(xiàn)象的根本特征。依據(jù)教育的正規(guī)化程度,可以將教育分為正規(guī)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和非正規(guī)教育。因此,正確答案為D。2、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是()A、綜合課程B、隱性課程C、國家課程D、校本課程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8~15歲以前受“小學”教育;15歲以后受“大學”教育。且小學、大學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在朱熹的思想體系中,小學階段的任務是A、教以事B、教以理C、教以禮D、教以學問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朱熹的小學的思想。朱熹總結前人的教育經(jīng)驗和自己的教育實踐,把人受教育的過程大略劃分為兩個階段:8至15歲以前受“小學”教育;15歲以后受“大學”教育。他把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看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兩個階段。他認為小學階段的任務是“教以事”“培養(yǎng)坯璞”;大學是“教以理”。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4、對“教育是什么”這個關乎教育本質的問題,有學者指出“教育為‘觀念形態(tài)的勞動領域之一’,即社會的上層建筑之一?!边@個學者是A、楊賢江B、黃炎培C、晏陽初D、蔡元培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楊賢江的教育本質的觀點。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闡明教育的本質,是楊賢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對中國當代教育理論的一大貢獻。在《新教育大綱》中,他闡述“教育為‘觀念形態(tài)的勞動領域之一’,即社會的上層建筑之一?!币虼耍鸢笧锳。5、西周時期,諸侯所在的大學稱()A、辟雍B、泮宮C、庠D、序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西周時期,諸侯所在的大學稱泮宮。6、科舉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學經(jīng)過規(guī)定的學業(yè)考試合格,選送到尚書省應試的,稱為()A、鄉(xiāng)貢B、舉人C、進士D、生徒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既保留傳統(tǒng)大學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發(fā)掘大學的潛力,以適應新的社會需求的法案是A、魏瑪憲法B、改組和統(tǒng)一普通公立學校的總綱計劃C、高等學校總綱法D、漢堡協(xié)定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1976年,聯(lián)邦德國頒布《高等學??偩V法》,這是聯(lián)邦德國戰(zhàn)后第一部權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其中規(guī)定:正規(guī)高等學校修業(yè)年限為四年,無特殊情況不得延遲畢業(yè);對大學的任務、入學許可、學校內容人員的構成、學校組織和管理、校長的任期、學歷的認定等作了規(guī)定?!犊偩V法》的精神實質是,既保留傳統(tǒng)大學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發(fā)掘大學的潛力,以適應新的社會需求。1985年11月對《高等學??偩V法》進行了修訂,仍堅持高等學校多層次、多樣化辦學原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8、從制度上首次確立我國學校職業(yè)教育體系的學制是()A、新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學制D、壬戌學制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我國歷史上頒布實施的第一個學制即癸卯學制就規(guī)定了職業(yè)教育。9、在科爾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藥》這個故事研究道德認知發(fā)展時,如果一個兒童認為海因茨應該偷藥,因為這樣妻子得救,他們將來還會重聚,那么該兒童的道德認知發(fā)展處于A、好孩子定向階段B、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C、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D、社會契約定向階段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題中兒童判斷海因茨是否應該偷藥考慮的是海因茨的行為對他有無好處,這符合前習俗水平第二階段——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的特點。因此,答案為B。10、小何準備進行問卷調查,其指導語是“尊敬的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參與這項研究,此調查旨在了解老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只為研究之用,無好壞之分,請您務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作答。”指導教師看后讓小何完善指導語,小何須完善的是A、問候語B、說明問卷的性質、目的C、回答問題的方式D、結束語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問卷的構成有標題與指導語、問題、結束語。其中問卷的標題是對問卷內容高度概括的反映。通過標題,被調查者就可以了解問卷內容的范圍。問卷的指導語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①稱謂與問候語。②說明問卷的性質、目的。③回答問題的方式。告訴被調查者如何作答,通常以一兩道題作示范。小何編訂的問卷的指導語部分缺少“回答問題的方式”的介紹。因此,答案為C。11、杜威1897年的(),是其教育理論形成的重要標志。A、《我的教育信條》B、《學校與社會》C、《民主主義與教育》D、《經(jīng)驗與教育》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以下哪一項不是中世紀教育的特點?()A、宗教化B、神學化C、發(fā)展緩慢D、各學科已具有獨立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以下幾項哪一個不是新托馬斯主義的觀點?()A、教育應以宗教為基礎B、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實施宗教教育是學校課程的核心D、教育權應由國家掌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學》。A、赫爾巴特B、維果斯基C、桑代克D、卡普切列夫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為了暫時記住朋友的電話號碼以便撥號,最適宜的記憶策略是()。A、編碼與組織策略B、精細加工策略C、復述策略D、元認知策略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古時候對“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會“從輕發(fā)落”,這種“從輕發(fā)落”是()A、消退B、懲罰C、強化D、分化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關于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的關系的正確陳述是()。A、認知策略比學習策略所包容的范圍更廣B、在認知領域里,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是同一概念C、學習策略的改進是認知策略改進的原因D、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在條件反射建立后,若條件刺激重復出現(xiàn)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條件反應會()A、獲得B、消退C、消失D、同化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提出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理論的心理學家是()A、瑟斯頓B、吉爾福特C、加德納D、卡特爾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等人,根據(jù)智力的不同功能,將智力劃分為兩種: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21、描述記錄的種類不包括()。A、日記描述法B、事件取樣法C、軼事記錄法D、連續(xù)記錄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課題論證是對選定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A、總結B、評價C、實施D、展望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撰寫研究報告時,對文字的要求是()。A、文字要準確、鮮明、生動B、客觀反映現(xiàn)實,切忌浮華夸張C、要講究文采,不能生硬D、以上都是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為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益,避免重復勞動,最重要的工作是()A、選題B、寫出論證報告C、文獻檢索D、制定課題計劃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關于教育觀察法,表述正確的是()A、觀察法要求遵循客觀性原則,所以不需要觀察者的自覺性B、為了不影響被觀察者,觀察者不應該有明確的目的C、非參與式觀察的運用總是有嚴密的結構的D、相對來說,觀察法的研究樣本比較小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5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根據(jù)經(jīng)驗科學的標準,科學教育學的研究任務是A、描述教育現(xiàn)象,揭示教育規(guī)律B、揭示教育規(guī)律,確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規(guī)律,規(guī)范教育行為D、研究教育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一部分“教育學概述”之第(三)條“教育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旨在考查考生對教育學產生與發(fā)展基本常識的掌握程度??茖W教育學的研究任務就是要描述教育現(xiàn)象,揭示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外部諸事物之間的本質性聯(lián)系以及教育發(fā)展變化的必然規(guī)律。因此,正確答案為A。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中“悱”是指()。A、口欲言而未能之貌B、心求通而未得之意C、開其意D、達其辭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朱熹《論語集注》說:“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方面,主張社會本位論的教育家是()。A、盧梭B、裴斯泰洛齊C、福祿培爾D、孔德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教育目的主要理論的掌握情況。考生復習中要能熟練掌握不同教育目的理論的代表人物。4、不屬于教育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的是()A、“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B、“科教興國戰(zhàn)略”C、“突出戰(zhàn)略”D、“戰(zhàn)略上要重視”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識記性知識,D項不存在。5、CIPP模式是由塔弗爾比姆等學者提出的。下列選項不屬于CIPP評價模式的是A、背景評價B、輸入評價C、過程評價D、成本效益評價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課程評價模式。課程評價的模式有目標評價模式、目標游離評價模式、外觀評價模式、差距評價模式、CIPP評價模式、自然探究模式六種。CIPP評價模式是有斯塔佛爾比徹等學者提出的。CIPP模式是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因此,本題的答案是D。6、《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映了教學的A、鞏固性原則B、直觀性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量力性原則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旨在考查考生對不同教學原則的理解和把握情況。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jù)需要迅速地再現(xiàn)出來,以利于知識和技能的運用;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及過程的清晰表象;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量力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是學生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記》:“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币馑际墙處煂θ耸┙蹋褪菃l(fā)誘導:即對學生誘導而不牽拉;勸勉而不強制;指導學習的門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因此,正確答案為C。7、下列選項不屬于《兒童權利公約》規(guī)定的兒童權利保護原則的是A、兒童利益最佳原則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C、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D、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兒童權利公約》提出的兒童權利保護原則,具體有: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8、“太學”這一官辦教育機構是在()出現(xiàn)的。A、唐代B、漢代C、秦代D、周代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一個學生因上課遲到而被教師拒之教室外,教師的這一做法侵犯了學生的()A、受教育權B、名譽權C、隱私權D、申訴權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與其他國家相比,這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比較完善,包括了宮廷學校、僧侶學校、職官學校和文士學校。這個國家是A、巴比倫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臘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埃及的教育。與其他國家的教育相比,古埃及的教育比較發(fā)達,教育制度也比較完善,出現(xiàn)了宮廷學校、僧侶學校、職官學校和文士學校。在教育內容上,各類型學校側重點不同,如僧侶學校重視科學教育;職官學校重視普通文化教育和專門職業(yè)教育;文士學校重視書寫、計算、律令、數(shù)學、天文、地理等。在教學方法上,古埃及的教育業(yè)重視灌輸和體罰。因此,答案為C。11、“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币韵聨孜唤逃以诮逃饔梅矫娴挠^點與此不符的是()A、孟子B、孔子C、顏之推D、董仲舒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孟子講“人皆可以為堯舜”。12、下列關于新教育發(fā)展時期的說法錯誤的是A、新教育聯(lián)誼會的建立B、《新時代教育》雜志的創(chuàng)辦C、教育理論從兒童中心轉向社會中心D、代表人物是羅素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教育運動的形成和發(fā)展。1914—1944年是新教育運動的發(fā)展時期。1914年,一批蒙臺梭利學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國舉行會議,共同討論新教育的理論。此后,他們每年開一次年會,并提出建立一個國際新教育團體的要求。1921年,來自40個國家的100多人在法國加萊舉行了主題為“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表現(xiàn)”的討論會。這個會議標志著新教育聯(lián)誼會正式成立。新教育聯(lián)誼會的宗旨是進一步促進世界各國新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國際化,它為新教育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從而加快了世界各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教育理論從兒童中心向社會中心的轉變。代表人物為蒙臺梭利、德可樂利、愛倫·凱、梅伊曼、拉伊等。因此,答案為D。13、在教學中提倡“五指活動”的教育家是()。A、梁漱溟B、黃炎培C、晏陽初D、陳鶴琴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以下幾個書院中,哪一個不是以講授為主要功能的?()A、白鹿洞書院B、東林書院C、應天府書院D、麗正書院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在學習時傾向于將所學內容與其他相關內容進行聯(lián)系的認知風格是A、場獨立型認知方式B、深層加工認知方式C、沉思型認知方式D、整體型加工認知方式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根據(jù)學習者對信息加工時的深度可將認知風格分為深層加工和表層加工。深層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學的內容,將所學內容與更大的概念框架聯(lián)結起來,以獲取內容的深層意義。表層加工指記憶學習內容的表面信息,不將他們與更大的概念框架聯(lián)系起來。因此,答案為B。16、斯巴達教育要把氏族貴族子弟訓練成為()。A、紳士B、武士C、公民D、騎士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壬寅—癸卯學制”是在什么時期頒布的?()A、1912—1913年B、1902—1903年C、1922—1927年D、1898—1899年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布魯納提出的發(fā)現(xiàn)學習不具有的優(yōu)點是A、激發(fā)內部學習動機B、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C、促進學習遷移D、節(jié)省教學時間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發(fā)現(xiàn)學習具有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智慧潛力發(fā)展、發(fā)展發(fā)現(xiàn)學習能力、促進學習遷移等優(yōu)點,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不適合低智力水平的學生,不符合學生學習的特點。19、蒙臺梭利是20世紀()杰出的幼兒教育家A、德國B、美國C、瑞士D、意大利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識記性知識。20、拜占庭的初等教育一直保持了()時期的傳統(tǒng)A、古典B、古風C、希臘化D、羅馬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教育心理學并不研究()。A、教學目標的設置B、教學內容的結構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之間的關系C、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組織方法D、課程內容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下列關于學術論文的結論與討論的說法錯誤的是A、結論就是摘要的重復B、結論是圍繞正文所做的結語C、結論是對研究成果進行更高層次的精確概括D、討論往往用于自然科學的學術論文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術論文中結論的構成。結論是圍繞正文所做的結語,是對研究成果進行的更高層次的精確概括。結論的措辭要嚴謹,邏輯要嚴密。討論往往用于自然科學的學術論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23、一般用智商(IQ)表示智力,智商等于()。A、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B、實際年齡與智力年齡之比C、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D、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測定值與真實值之間的不精確性,被稱為()A、信度B、效度C、誤差D、錯誤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對原始資料進行歸檔時,遵循的順序是()。A、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B、按一定的種類C、按人們完成某一任務所用的方法D、以上都是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6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如下現(xiàn)象屬于教育范疇的是()。A、爸爸針對小明懦弱的個性設法訓練小明如何以牙還牙報復欺侮者B、媽媽指導小明在與他人沖突中如何保護自己C、老師嚴格管理以保護小明等弱小學生不再受欺負D、小明在與同學的多次沖突中逐漸學會了如何與人和睦相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教育內涵的把握程度。從廣義的教育出發(fā),凡是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增強人的體質的活動,不論是有組織的或是無組織的,系統(tǒng)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選項A看似是父親對小明進行的“教育”,但是這種“教育”不是正向的,不具有正面的發(fā)展人的價值,不能引導人向善的方面發(fā)展;選項C是教師的班級管理活動,是一種管理;D是小明的自學;選項B則符合教育的定義,是媽媽教育小明向善的方面發(fā)展。因此。本題選B。2、有關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的說法,正確的是()A、教育目的包含了教育方針B、教育方針是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基本內容C、教育方針是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D、教育目的是實施教育方針的途徑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課的類型一般分為兩大類,即()。A、講授課和練習課B、講授課和復習課C、單一課和綜合課D、講授課和實驗課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這條原則是A、因材施教原則B、啟發(fā)性原則C、鞏固性原則D、量力性原則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旨在考查考生對不同教學原則的理解和把握情況。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fā)展;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jù)需要迅速再現(xiàn)出來,以利于知識和技能的運用;量力性原則主要指教學的內容、分量和進度是學生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本題的做法反映的是量力性原則。因此,正確答案為D。5、強調知識的內在邏輯和系統(tǒng)性,主張分科教學的是:()。A、經(jīng)驗主義課程論B、學科中心課程論C、存在主義課程論D、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論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jīng)常、最基本的途徑是()。A、團隊活動B、思想品德課C、文化課學習D、課外活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下列主張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是()A、溫故而知新B、各因其材C、開而弗達D、上施下效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我國教育法規(guī)的“母法”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A、B、D三項都是教育法規(guī)的某一具體范圍的法律規(guī)定,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才是所有教育法規(guī)的“母法”。9、下列選項中,以尺牘、辭賦、字畫為教學和研究內容的學校是A、稷下學宮B、太學C、鴻都門學D、國子學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東漢的鴻都門學。鴻都門學是東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時設立的,因校址在洛陽鴻都門而取此名。鴻都門學是一種研究文學藝術的專門學校,以尺牘、辭賦、字畫為教學和研究內容。鴻都門學打破了漢代儒學獨尊的傳統(tǒng),以詩、賦、書畫為教育內容,是教育的一次變革;同時作為一種儒學之外的專門學校,太學之外的一種新的辦學形式,為后代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經(jīng)驗;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文學藝術專門學校。因此,本題的答案為C。10、孟子的“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的思想反映的是A、“四心”思想B、“人倫”思想C、“大丈夫”思想D、“深造自得”教學思想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孟子的“人倫”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明人倫”,這五種道德規(guī)范,后世稱為“五倫”?!拔鍌悺痹诜饨ㄉ鐣侵匾膫惱砀拍?。孟子重孝悌,尤其重孝,主張君主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因為孟子把政治關系建立在血緣、宗法關系的基礎之上,所以,孟子認為“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11、只要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達成學習目標,依據(jù)這種思想建構的教學模式是()A、程序教學模式B、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C、掌握學習教學模式D、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掌握學習(MasteryLearning)的教學模式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魯姆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立的。“掌握學習”又稱“為掌握而學習”“完全習得的學習”,它是一種旨在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體系,以“人人都能學習”的信念為基礎,強調教學目標的達成,并輔之以額外學習時間。12、在公元前8世紀以后出現(xiàn)于古印度的婆羅門學校中,教師被稱為()。A、拉比B、古儒C、書吏D、校父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古印度學校的教育情況?!袄取笔仟q太人中一個特別的階層,是老師也是智者的象征;“書吏”是在古巴比倫寺廟中供職的人;“校父”是對古巴比倫“泥板書舍”中負責人的稱呼;“古儒”對是古印度的婆羅門學校教師的稱呼。因此,本題選B。13、在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中,從“聘請積學而熱心的教員著手”體現(xiàn)的是A、改變學生的觀念B、整頓教師隊伍C、發(fā)展研究所,廣積圖書D、砥礪德行,培養(yǎng)正當興趣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實踐。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的實踐措施具有有:(1)改變學生的觀念;(2)整頓教師隊伍;(3)發(fā)展研究所,廣積圖書,引導師生的研究興趣i(4)砥礪德行,培養(yǎng)政黨興趣。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14、被稱為“六三三學制”的是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成學制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改革舊學制的先聲可以追溯到1915年,這一年,直隸省教育會發(fā)起了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并召開了第一屆年會,湖南省教育會上提出了改革學制系統(tǒng)案,“當時會議因此案事體重大,未曾開議,特分函各省征集意見,后雖未見實行,但新學制之改革,實為此案為嚆矢”。此后,第五屆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向教育部首次提出了“改革女學制案”,浙江省又提出改革師范教育案,并議決第六屆大會應“革新學制作為提案之一”。1920年,舒新城、夏丐尊等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打破年級分組,施行“選課制”與“能力分組制”。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專門召開了學制會議,會議對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所提出的學制系統(tǒng)改革案稍作修改,同年10月濟南召開的教育會聯(lián)合會第八屆年會征詢意見,最終,于11月1日以大總統(tǒng)令公布了《學制系統(tǒng)改革案》。這就是1922年的“新學制”,或稱“壬戌學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國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稱“六三三學制”。因此,答案為D。15、“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A、教學的三種方法B、判斷言談的三條標準C、道德教育的三個層次的要求D、一種數(shù)學方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確定并刊布了《中小學課程標準綱要》,這一時間是A、1903年B、1912年C、1922年D、1923年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壬戌學制的課程標準。在壬戌學制頒行后,1923年6月,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確定并頒布了《中小學課程標準綱要》。雖非政府頒布,但基于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的地位,全國各地均依此施行。從此,我國的教育進入到了“課程標準”的時代。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17、啟蒙運動后,法國中等教育發(fā)生了革新,這些學校不包括A、中心學校B、國立中學C、市立中學D、圣樂會學校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近代教育狀況。法國舊學校中包括耶穌會學校、圣樂會學校;在啟蒙運動后期,法國成立了一批中心學校,并隨后發(fā)展成為國立中學和市立中學,是中等教育的主要機構。因此,答案為D。18、鴻儒的最高培養(yǎng)目標是誰首先提出的?()A、荀子B、王充C、范仲淹D、韓愈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終身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潮,產生于A、20世紀50年代中期B、20世紀60年代中期C、20世紀60年代末期D、20世紀70年代初期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終身教育思潮。終身教育最早出現(xiàn)在1956年的法國議會的立法文件上。1965年,保羅.朗格朗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國際成人教育促進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做了題為“終身教育”的總結報告。這次會議被認為是“終身教育”走向世界的開始。1972年,國家教育安防展委員會主席富爾主持撰寫了《學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因此,答案為A。20、“壬寅—癸卯學制”是在什么時期頒布的?()A、1912—1913年B、1902—1903年C、1922—1927年D、1898—1899年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培養(yǎng)“新民”是()的教育目的。A、康有為B、梁啟超C、嚴復D、黃宗羲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關于城市學校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在領導權上最初獨立自主,后來轉交政府B、在內容上強調世俗知識的學習C、培養(yǎng)目標上是適應對職業(yè)人才的需要D、使用拉丁語教學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使用本民族語言教學。23、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發(fā)展至今,大致經(jīng)歷了()個時期。A、三B、四C、五D、六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盧梭認為,人的善良天性中先天存在的兩種感情是()A、博愛心、進取心B、憐憫心、功利心C、好奇心、進取心D、自愛心、憐憫心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是指個體在思維活動中依賴于過去成功運用過的策略的傾向。A、原型啟發(fā)B、功能固著C、思維定勢D、醞釀效應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單項選擇題)高頻考點模擬試卷第7套一、單選題(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人文主義教育與中世紀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是()。A、古典主義B、人本主義C、貴族性D、世俗性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不論從教育目的還是從課程設置等方面看,人文主義教育洋溢著濃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關注今生而非來世,這是人文主義教育與中世紀教會教育的根本區(qū)別。2、關于人口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不正確的是A、人口數(shù)量影響教育規(guī)模B、人口結構影響教育結構C、人口質量影響教育結構D、人口數(shù)量影響教育質量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同上題解析。因此,正確答案為C。3、根據(jù)皮業(yè)杰的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依據(jù)外在的規(guī)則作出的,他們的道德標準只取決于是否服從這些成人給予的外在規(guī)則,道德判斷只注意外在的行為結果,而不關注內在的動機,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處于()A、前道德階段B、他律階段C、自律階段D、前習俗道德水平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道德認識發(fā)展理論這一知識點??忌鷱土曋幸苁炀氄莆掌喗艿牡赖抡J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4、下列不重視人文學科的是A、經(jīng)驗主義課程論B、要素主義課程論C、永恒主義課程論D、存在主義課程論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出自《大綱》第七部分“課程”之第一條“課程與課程理論”,旨在考查考生對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的把握程度。要素主義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的一種教育思潮,也稱傳統(tǒng)主義或保守主義,強調在民族生活、文化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變的、青年人必須學習的文化與知識要素,同時也堅決主張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原則、方法等仍應是現(xiàn)代化教育必須保留并發(fā)揚的要素。在課程設置上強調應以文化要素而不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課程設置首先要考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強調以學科為中心和學習的系統(tǒng)性,主張恢復各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嚴格按照邏輯系統(tǒng)編寫教材。永恒主義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出現(xiàn)的教育思潮,永恒主義從根本上否認世界是變化的說法,他們認為,變化只是表面現(xiàn)象,而控制世界的根本原則是永恒的、不變的,這就是他們自稱為永恒主義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永恒的學科就是歷代偉大哲學家、思想家的偉大著作,尤其是古代偉大人物的著作。存在主義課程論認為,課程最終要由學生的需要決定,人文學科應該成為課程的重點,因為人文科學比其他學科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現(xiàn)了人的本性及人與世界的關系,更能洞察和發(fā)展人存在的意義??梢姡刂髁x課程論、永恒主義課程論和存在主義課程論都是重視人文學科的。經(jīng)驗主義課程論是不重視人文學科的,經(jīng)驗主義課程論主張學校課程應以學生的興趣或生活為基礎,它過分注重經(jīng)驗,強調心理邏輯,重視實用性,以至于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學科自身的邏輯性、學術性照顧不夠,具有濃重的實用主義和自然主義色彩。因此,正確答案為A。5、鴻都門學的主要教學和研究內容中沒有()。A、尺牘B、字畫C、經(jīng)學D、辭賦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鴻都門學的了解和識記情況。鴻都門學以尺牘、字畫、辭賦為主要教學和研究內容,而經(jīng)學不屬于其教學內容。因此,本題選C。6、詁經(jīng)精舍所屬的性質是()。A、以講求理學為主B、以學習制藝為主C、以博習經(jīng)史辭章為主D、以學習“經(jīng)世致用”之學為主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詁經(jīng)精舍的理解情況。詁經(jīng)精舍和學海堂既進行教學活動,又從事學術研究。詁經(jīng)精舍和學海堂刊刻了許多書籍,這些書籍,既是學術研究成果,又是重要的教學參考書,反過來又推動和促進了書院教學和研究活動的開展。詁經(jīng)精舍和學海堂繼承和發(fā)揚了書院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培養(yǎng)和造就了眾多人才,對清朝學術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本題選C。7、運用先進典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德育的()A、引導法B、榜樣法C、談話法D、討論法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白鹿洞書院揭示》是()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關于“新學制”的說法錯誤的是A、縮短了中學年限,改6年為4年B、在中學階段實行選課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學生有較大發(fā)展余地,適應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需要C、六三三學制中的各教育階段,基本上依據(jù)我國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劃分,這在中國近代學制發(fā)展史上是第一次D、幼兒園納入初等教育階段,使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得以銜接,確立了幼兒教育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1922年新學制,很有特點:第一,根據(jù)學齡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劃分教育階段。“六三三學制”中各教育階段,基本上依據(jù)我國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劃分的,這在中國近代學制發(fā)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階段趨于合理,更加務實。它縮短了小學年限,改7年為6年,小學分為兩級,初級小學4年為義務教育階段,高級小學2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園也納入初等教育階段,使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得以銜接,確立了幼兒教育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階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學制中的精粹。(1)延長了中學年限,改4年為6年,提高了中學教育的程度,克服了舊學制中中學只有4年而造成基礎知識淺的缺點,改善了中學與大學的銜接關系。(2)中學分成初、高中兩級,不僅增加了地方辦學的伸縮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學生選擇的余地。(3)在中學開始施行選課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學生有較大發(fā)展余地,適應不同學生發(fā)展水平學生的需要。(4)新學制增強了職業(yè)教育,兼顧了升學與就業(yè)。(5)在師范教育方面,種類得以增多,程度相應提高,而且設置靈活。(6)在高等教育階段,縮短了高等教育的年限,取消了大學預科,使大學不再擔任普通教育的任務,有利于大學進行專業(yè)教育和科學研究。此外,還有附則兩條,一是注重天才教育;二是注意特種教育。因此,答案為A。10、毛澤東從邊區(qū)教育實際出發(fā),提出“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規(guī)的小學、中學,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規(guī)的村學、讀報組和識字組。不但要有新式學校,而且要利用舊的村塾加以改造?!边@句話體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中的A、“文化工作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B、“干部教育第一,國民教育第二”的政策C、“實行生產勞動”的教育政策D、“民辦公助”的政策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1937年5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我們的正確的政治方針和堅固的團結,是為著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個目的。”后來他又強調:“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擴大和鞏固?!?944年10月,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文教大會上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報告,指出:“解放區(qū)的文化已經(jīng)有了進步的方面,但還留有落后的方面;解放區(qū)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還有不少封建文化的殘余。……不得不有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毛澤東從邊區(qū)教育實際出發(fā),提出“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規(guī)的小學、中學,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規(guī)的村學、讀報組和識字組。不但要有新式學校,而且要利用舊的村塾加以改造”。文化教育工作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即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產生的。因此,答案為A。11、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包含兩種心理機制,分別是()和()。A、低級心理機能高級心理機制B、前運算機制后運算機制C、具體運算機制抽象運算機制D、初級心理機制高級心理機制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維果茨基從種系和個體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發(fā)展實質,提出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來說明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歷史發(fā)生問題。維果茨基區(qū)分了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動物進化結果的低級心理機能,這是個體早期以直接方式與外界相互作用時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覺加工和自動化過程;另一種則是作為歷史發(fā)展結果的高級心理機能,即以符號系統(tǒng)為中介的心理機能,如記憶的精細加工。正是高級心理機能使得人類心理在本質上區(qū)別于動物。在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中,這兩種機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級心理機能的實質是以心理工具為中介,受到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制約。因此,人的心理與動物比較不僅是量上的增加,而且首先是結構的變化,形成新質的意識系統(tǒng)。因此,本題選A。12、從“教"“養(yǎng)”“取”“任”四個方面來綜合考察人才的系統(tǒng)理論是由誰提出的?()A、韓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根據(jù)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觀點,某教師學習如何根據(jù)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派學習理論為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屬于A、連鎖學習B、言語聯(lián)想學習C、規(guī)則學習D、問題解決的學習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問題解決的學習亦稱高級規(guī)則的學習,旨在在各種條件下應用規(guī)則或規(guī)則的組合去解決問題。教師學習如何根據(jù)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派學習理論為學生制定學習方案,即靈活運用多種規(guī)則解決問題,因此,答案為D。14、康有為設想的學制系統(tǒng)不包括()A、慈幼院B、通儒院C、人本院D、大學院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論的心理學家是A、斯皮爾曼B、瑟斯頓C、卡特爾D、加德納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英國心理學家瑟斯頓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論,認為智力由七種因素構成。因此本題選B。16、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四種美德是()A、智慧、勇敢、博學、公正B、勇敢、節(jié)制、正義、公平C、智慧、勇敢、節(jié)制、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