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廣東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廣東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廣東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廣東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

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23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請將選擇題答案寫在答題卷內(nèi)或者學校提供的機讀卡上。每題選出答案后,學校考生

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

案。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

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

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材料一:

中和之美是處于優(yōu)美與壯美兩極之間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其意蘊剛柔兼?zhèn)洌楦辛Χ冗m

中,雜多或?qū)α⒌膶徝酪蛩睾椭C統(tǒng)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主體德性精神的強調(diào),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重

視,都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對高尚人格的極力推崇,對藝術生命的高度重視,對藝道合一的

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種重德尚情、崇藝重生、強調(diào)和諧的普遍的和諧觀,具有

強烈的人文關懷性質(zhì)和素樸的辯證精神。作為一種思想原則、方法論原則和普遍和諧的人文

精神,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它仍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極

為寶貴的啟示。尤其在21世紀,人類面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

間的沖突,和諧原則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從當今世界人的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失衡來看,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對我們的啟示是,

重視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視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現(xiàn)實人生價值

取向的目標。從當今世界人的內(nèi)心生活的失衡來看,傳統(tǒng)的審美和諧觀也可以啟示我們,在

現(xiàn)實的入世精神與歡快、和諧、悅樂的心理狀態(tài)之間保持和諧統(tǒng)一,在審美世界和功利世界

之間保持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從當今世界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來看,人與萬物是同類、同體,是平等

的,更應該建立一種和諧關系。從當今世界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來看,中國古代審美和諧

觀也有助于西方當代文化矯正自己邏格斯中心主義【注】的弊端,同時也有助于中國人走出

單純的西學東漸的心理慣性,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給以現(xiàn)代的解讀,從而使世界文

化可以分享我們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為古典主義的思想體系,作為美學觀畢竟有偏狹的一

面。它過于單調(diào)、平淡,過多地將人的情感束縛于理性之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

怒的情感節(jié)制,使得古典藝術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銳的對抗沖突。就此而言,它

實際上又是處在精神重壓之下的知識分子的一種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作為一種人格理想、

社會理想,它過于強調(diào)安命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易導致民族性格保守的一面。因而

它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充滿矛盾、充滿沖突的新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審美觀。

西方早在18世紀就已經(jīng)拋棄了古典主義的以和諧美為特征的美學觀而接受了以崇高為特征

的美學觀。而我們卻步履維艱,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締造新的審美觀,而且這種建構至今

仍沒有完成。因此,必須否定古代和諧的狹隘性和強制性,必須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zhuǎn)換,

使古代和諧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xiàn)代性。

(摘編自王祖龍《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蘊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材料二:

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xiàn)代意義,就要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的特點與趨勢,祛除其中所含的

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把它的基點移置于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之上。“中和”的

社會應該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只有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中和”才具有現(xiàn)代意義。

由此出發(fā),中庸之德就應該表現(xiàn)為個體對完美人格的追求??鬃訉拥虏诺囊螅?/p>

以看作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中和之美應該有利于這種人格的實現(xiàn)。它首先要有利于個體

的獨立。它曾經(jīng)的政治性,能從反面提醒人們警惕藝術的同化作用;而''和而不同”的思想

應該被引申,成為處理獨立個體與社會整體關系的基本原則。其次,它要有利于個體的多重

身份、多種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自覺統(tǒng)一于“我在中國古代,中和之美隱含集權的

動機;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的角色與才能被工業(yè)生產(chǎn)定制,消費與娛樂被商業(yè)利益引導,個

體不論受到多好的教育、有多豐富的物質(zhì)與精神享受,他的自覺與自主卻沒有被喚起。物質(zhì)

的高度發(fā)達并沒有帶來人們所期望的自由,相反,高速運轉(zhuǎn)的生產(chǎn)節(jié)奏、利潤至上的消費誘

惑,導致了人的碎片化和自我的迷失。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的中和之美,則應該引起現(xiàn)

代人對這種情況的警惕與反抗,引導人以明確的自覺,按照自我的理性選擇與追求,把可能

實現(xiàn)的才能品質(zhì)、社會關系、情緒感情“和”入渾融的“我”之中。這應該是審美與社會共

同的發(fā)展趨勢。再次,從藝術形式上,中和之美對多媒體藝術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中和之美

是在詩樂舞一體的歷史背景中提出的,而多媒體又讓藝術在更高的技術和審美層次上實現(xiàn)文、

圖、樂、舞的完美結合;中和之美看重整體審美效果的原則可以運用到多媒體藝術多種媒介、

技術、形式的駕馭之中,使文、圖、樂、舞融合為一個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藝術作品整體。當

然,這種感染力的動機應該以一個豐富統(tǒng)一的主體為中心,否則現(xiàn)代技術與經(jīng)典原則的結合,

會被一些權力集團用來實現(xiàn)他們的各種政治經(jīng)濟目的。

一旦從以上三個方面擺脫了外在的目的,轉(zhuǎn)而把人的獨立、人的個體性、人在現(xiàn)實與感

情、肉體與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審美本位。因為審美就是人

在與藝術形式的渾然一體中意識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的過程。

(摘編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還原與現(xiàn)代轉(zhuǎn)化》)

【注】邏格斯中心主義:西方形而上學的一個別稱?!斑壐袼埂背鲎怨畔ED語,它有內(nèi)

在規(guī)律與本質(zhì)的意義,也有外在對規(guī)律與本質(zhì)的言語表達的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和之美呈現(xiàn)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秉持獨到的普遍的和諧觀,具有強烈的人

文關懷性質(zhì)和素樸的辯證精神。

B.中和之美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仍然是最佳的文

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C.傳統(tǒng)中和之美的強制性和狹隘性,主要體現(xiàn)在過于強調(diào)用理性束縛情感,過于強調(diào)

安命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

D.中和之美在個體獨立、個體自覺與自主、多媒體藝術等方面回歸到審美本位,將會

有利于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能幫助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從現(xiàn)代角度進行解讀,

從而使民族智慧更加國際化。

B.作為古典主義思想體系的中和之美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因此我們所

處的新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審美觀。

C.現(xiàn)代社會中,中和之美祛除了其中所含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能使

人們更關注個體的需要和發(fā)展。

D.中和之美遵循整體審美效果的原則,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藝術的最佳感染力,從而

來實現(xiàn)人們各種政治經(jīng)濟目的。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中和之美”的一項是(3分)()

A.園林藝術經(jīng)常會使用到雕花鏤空的門或窗,讓窗門對面的風景若隱若現(xiàn),頗有意趣。

B.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有情人雖然雙雙殉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雙宿雙

飛。

C.《唐宮夜宴》融入國寶、國風和國潮等元素,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國人帶來視覺盛宴。

D.羅丹雕塑《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勞動者,他不但在思考,而且沉浸在極度的苦惱之

中。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4分)

5.怎樣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和之美”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11(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黑了。多年來,我每次坐火車路過天津,總要站在走道的窗

前仔細地往外望著,尋找我童年的蹤跡。

忽然發(fā)現(xiàn)在我身后站著一個軍人,正同我一起望著車窗外的一條長街。

“這條街的變化不大么。”那位軍人跟我說,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們的部隊在這兒

住過一陣子。我頓時同他親熱起來,告訴他當年我就住在這附近。我問他還記得部隊開拔的

那一天正下雪嗎?①他大聲地嚷著:“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記憶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在

風雪中佇立的身影……

②一個帶著硝煙烈火的黎明,巷戰(zhàn)中激烈的槍聲漸漸地稀疏了,解放軍終于把我們從地

窖里解放了出來。當我們從陰暗的地窖里爬出來的時候,迎來的是一個真正的黎明。

就在這天中午,解放軍來我們院里號房子。我們高高興興地把一間有土炕的房子讓給了

他們。從此便有一個班的戰(zhàn)士同我們生活在一起。他們住的那屋子總是擠滿了人,人們什么

都想打聽,老大娘還一個個地問人家老家有幾口人,雙親可結實,甚至問人家定親了沒有。

問得戰(zhàn)士們真不好意思。

那時我們的野戰(zhàn)軍剛剛進入大城市,戰(zhàn)士們領來糧食要自己燒飯,他們?nèi)ソ柙豪锢婊ㄉ?/p>

家的鍋灶。就在這時,不知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制止了那男人:

“老鄉(xiāng),有話好好說,不許打人?!蓖旱泥従诱f:“解放軍來了,不興打人,家務事也不能

打人。”梨花嫂抹了抹眼淚,默默地把刷鍋的炊帚遞給了那位戰(zhàn)士。

梨花嫂十幾歲就從鄉(xiāng)下嫁到這院子里來,現(xiàn)在也不過二十歲出頭。她長得眉清目秀,每

逢過端陽節(jié)的時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給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娛蚣就像是活的??墒?/p>

這樣一個好媳婦,卻常常受到不務正業(yè)的丈夫的打罵。人們常常可以透過她家的破窗戶紙,

聽到那男人正在罵著:“我是用錢把你買來的!”

戰(zhàn)士們有時在院子里開會,那時開會前興拉歌子,院里的嬸子、大娘們也都愛出來聽歌

子。遇到這種時候,梨花嫂也總是遠遠地站在自己屋門口,扶著門框凝神地聽著。梨花嫂就

是靈,有時她在院里燒火做飯,一個人便輕輕地哼了起來,唱的正是從戰(zhàn)士那兒聽來的。我

可從沒聽到過梨花嫂唱歌,也從沒見過她這樣高興過。③灶里的火光映紅了她的臉,我發(fā)現(xiàn)

這時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戰(zhàn)士們講話了。有一次她搶著給戰(zhàn)士們洗軍衣;還有一次,正是那

個來借鍋灶的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病倒在炕上,她不聲不響地做了一碗雞蛋掛面送到戰(zhàn)士手上。

每天晚上,在戰(zhàn)士們的屋里都坐滿了聽故事的人。我現(xiàn)在想來還挺奇怪,他們不過是才

入伍一兩年的農(nóng)民,為什么講起紅軍長征呀,毛澤東、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豪。

人們都聽得心里熱乎乎的,眼睛里閃爍著光彩。有一次那位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講到,部隊每解

放一處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門外聽著。

戰(zhàn)士們常常去執(zhí)行緊急任務,有一天戰(zhàn)士們都低頭不語,那位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再也沒有

回來,問起來,才知道他觸雷犧牲了。我萬萬沒有想到,全院里最傷心的卻是梨花嫂。她躲

在屋里哭了一場。第二天,她還按照家鄉(xiāng)的風俗,疊了幾張紙錢,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為死了

的那位大哥燒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個真正的好人,一

個真正的親人。

快要過舊歷年了,院里的人們也都盤算著如何同戰(zhàn)士們一起過個“解放年”。可是,有

一天夜里,當我正在濃睡的時候,隱隱約約地聽到戰(zhàn)士們低聲喚著:“大伯、大娘,借您的

面盆放在門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錢放在窗臺上了……”遠處傳來了車馬聲,響

起了軍號聲……當我清醒過來,立即披衣而起的時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經(jīng)找不見戰(zhàn)

士的蹤影了。滿天雪花彌漫,今年的第一場大雪降臨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隊為了怕打擾老百姓而星夜出

發(fā)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處是軍馬和炮車,還有列隊而行的長長的隊伍,我跟隨著

隊伍朝前奔跑著。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長街盡頭的鐵路橋下,在那斜坡上站立著一個身影,

啊,那穿著褪了色的藍花棉襖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嗎?她滿身落滿了雪花,呆呆地望著遠去

的隊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驚動她。隊伍正在迎著風雪向南挺進著,向南,向南。誰

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風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離開了家鄉(xiāng)投奔了革命學校,在外邊我很快就聽到梨花嫂失蹤的消息。

夜深了,火車早已過了天津,正奔馳在遼闊的大平原上。我望著對面正平靜地發(fā)出鼾聲

的那位軍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問問他,當年他們在風雪中離開這座城市時,可曾看到一

個在風雪中追趕他們的年輕媳婦。

列車轟隆隆地朝南行進著……我緊閉了雙眼,好像在列車的后面正有一個年輕的媳婦在

追趕著列車。她在奔跑著,向南,向南,一直向南……當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時候,眼前又

飄起漫天風雪。那紛紛揚揚的雪片,忽而又變成一瓣瓣美麗的梨花。我只感到臉上有點輕柔

的濕潤,還聞到一種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樣潔白的梨花呀!

1980年6月(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以“每次”“總要”“仔細地”突出我對天津不同尋常的情愫,巧設懸念,

自然引出下文三十年前的天津往事。

B.從“默默地”遞炊帚、“遠遠地”聽歌子,到“敢”講話、“搶”洗軍衣,梨花嫂對

解放軍戰(zhàn)士的情感態(tài)度逐漸產(chǎn)生變化。

C.百姓擠滿戰(zhàn)士住的屋子,“什么都想打聽“,老大娘甚至問起戰(zhàn)士們的家庭婚姻狀況,

主要是對解放軍的到來感到很新奇。

D.作者選取借鍋灶、拉歌子、講故事、還東西等尋?,嵤?,表現(xiàn)了解放軍既有嚴明的

紀律,又能和群眾打成一片的良好風貌。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中軍人“大聲地嚷著”這一細節(jié),傳達出他回憶起天津往事時的激動心情;

而“雪”巧妙勾連起現(xiàn)實與回憶,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煙烈火”“激烈的槍聲”透露出勝利來之不易,“陰暗的地窖”“真正的

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簡義豐,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蘊豐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越發(fā)美麗;也指她

被戰(zhàn)士們的熱情感染,開始對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復強調(diào)“第一次”“真正的”,是因為那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曾挺身制止了

男人打梨花嫂,給了她悲苦人生僅有的溫暖。

8.重要物象常能增強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請分析作品最后一段中“梨花”的作用。

(4分)

9.作品反映了在時代變革與社會轉(zhuǎn)折時期,人們向往美好、追求進步的精神,請簡要

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穎異,十三歲能為文,十七時作《函關賦》,已傳人口。

游學于陳,學官蘇轍愛之。因得從軾游,軾亦深知之,稱其文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之聲。

弱冠第進士,入為太學錄,范純?nèi)室责^閣薦,累擢起居舍人。初,來在潁,聞蘇軾訃,為舉

哀行服,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安置于黃。五年,得自便,居陳州。耒儀觀甚偉,有

雄才,筆力絕健,于騷詞尤長,時二蘇及黃庭堅,晁補之輩相繼沒,耒獨存,士人就學者眾,

分日載酒肴飲食之。誨人作文以理為主,嘗著論云:“自《六經(jīng)》以下,至于諸子百氏騷人

辯士論述,大抵皆將以為寓理之具也。故學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

世未嘗有也。夫決水于江、河、淮、海也,順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沖砥柱,絕呂

梁,放于江湖而納之海,其舒為淪漣,鼓為波濤,激之為風飆,怒之為雷霆,蛟龍魚鱉,噴

薄出沒,是水之奇變也。江、河、淮、海之水,理達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溝瀆而求

水之奇,此無見于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為奇反覆咀嚼卒亦無有,文之陋也?!睂W者以為至言。

作詩晚歲益累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

(選自《宋史□張耒傳》有刪改)

材料二:

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交

結豪杰。其學長于討論尋繹前世之跡,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馳

騁。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

郊廟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之者。嗟乎!退之之

于唐,蓋不試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而其學又能獨出于道

德滅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則愈之文章雖欲不如是,蓋不可得也。

(選自《張耒集》,有刪改)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須加標點的標號寫在答題卡上。(3

分)

此無見A于理B而欲以言語C句讀D為奇E反覆F咀嚼G卒亦H無有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賦,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體裁,講究文采、韻律,其特點是“鋪采搐文,體物

寫志”,側重于抒情。

B.古代任職授官很有講究,用詞不同,意義不同。擢,擢升的意思,表示的是升官,

相同意思的還有“右遷、進”等詞。

C.行服,是指穿孝服居喪。古代以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喪服和服喪的時間,比如小功

服是五個月的喪服。

D.鼎俎,鼎是古代烹煮東西用的器物,俎是可盛放祭品的一種器物?!岸蕖币辉~在

文中是指祭祀用的禮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耒才思敏捷,少年成名。游學于陳時得到學官蘇轍的厚愛,并因此結識蘇軾,蘇

軾也賞識他,稱贊其辭恣灑脫、淡雅情真。

B.張耒論述為文,取譬生動。他以水流河道通達大海比喻寫文章要有所側重,一氣貫

通著述成文,文章的起伏變化應順勢而為。

C.張耒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司馬遷和韓愈因觸犯君主而遭遇災禍,平生志向郁結于

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

D.張耒通過評價前人,表明寫文章的主張。通過對司馬遷、韓愈等人的評價,表達了

自己的文學觀點。語言整散結合,鋪陳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說理氣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

(2)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

14.張耒對寫文章有什么主張?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15?16題。

牧牛圖

田錫

干戈擾擾遍中州,挽票車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畫里,短蓑長笛一川秋。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牧牛圖》是一首題畫詩。畫里送軍糧的牛車,就像流水一樣,寫出牛車之多,突出

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

B.《牧牛圖》中詩人所描繪的“承平”社會。場景指的是,一幅在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

放牧的美好畫面。

C.《病牛》首句寫牛為主人耕田千畝,收獲千箱,兩個“千”顯出牛的辛勞,突出牛的

功績,雖無病字,卻有病因。

D.李綱對杜甫極為推崇,”但得眾生皆得飽”,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

士俱歡顏”的情感很相似。

16、兩首詩均以牛人詩,主要手法與主旨卻不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歸有光《項脊軒志》中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月影圖:農(nóng)歷十五的夜晚,明月照在半

墻之上,",",可愛極了。

(2)陶淵明以“雞犬相聞”描寫桃花源農(nóng)村的情景,與《歸園田居》(其一)中

“,”兩句所寫的情景非常相似。

(3)小剛這次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心情很低落。李老師鼓勵他,要相信自己,將來會

好的,古詩云:",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如今的中國人難以想象: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只身參會的劉長春饑腸轆轆,空有一

腔壯志的他,因饑餓導致體力不支中途鏤羽!

四年后的柏林奧運會,悲楚再現(xiàn):中國運動員“顆粒無收”!更為悲楚的是,途經(jīng)新加

坡時,還被當?shù)貓罂靡环傍喌奥嫛表б庑呷瑁?/p>

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世

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裔粉,刷新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這只是一個開始,一代代后輩接力奔跑在“劉長春們”遙望的前路上:我們'‘跑”出了

金腔探第二.位,跑二盅工糟爰.絕倫.的.抵京黑運會漉二接上至世矚旦的依直太國.:二二:

我們還“盲”出了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跑”"出了世工最完翼訪工業(yè)體系,“盲”而亍最繁華

的都市、最美麗的鄉(xiāng)村、最龐大的陸路交通網(wǎng)、最密集的港口機場群...

永不止息的“奔跑”,改寫了一部不忍卒讀的苦難史,也鑄就了一部輝煌壯麗的奮斗史

——每行每頁,都浸透著拼搏的血汗;每字每句,都迸發(fā)著理想的光焰。

18.下列句子中的雙引號與文中第二段畫橫線句子中的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

A.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B.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C.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D.“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19.文中第三段畫橫線的句子是個病句,下列選項修改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

世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童粉,提升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B.之所以“難以想象”,是因為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

的驚世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前粉,改變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C.之所以“難以想象”,是因為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

的驚世一槍,使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童粉,刷新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認知。

D.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

世一槍,使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商粉,改變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認知。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

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這是一趟不斷往返的旅程:春天鳥兒們離開越冬地,向夏季繁殖地進發(fā);―①_,然后

第二年再重復這段旅程。

候鳥出發(fā)前儲存的脂肪消耗得很快,無法為鳥兒提供長途飛行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因此,

鳥兒在遷徙途中需要及時得到食物補充。高質(zhì)量的中途停留棲息地對于成功遷徙至關重要。

我們?nèi)祟惖某鞘芯G地、公園濕地,就是鳥類遷徙途中必不可少的補給點。―②需要

歇腳的候鳥就無處可去,很可能導致它們無力飛完“馬拉松”,嚴重影響整個物種的存續(xù)。

除了食物補給,—③在遷徙這件事上,并不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出發(fā)得越早

越好,如果鳥兒因為人造光線導致誤判遷徙時機,過早抵達繁殖地,那么它們抵達“馬拉松

終點”時食物還不夠充裕,…而且天氣不夠暖和,/馬拉松終點”還沒有準備好迎接它們的到

來。在消耗了大量能量,燃燒脂肪甚至燃燒肌肉,好不容易抵達“終點”之后,候鳥如果沒

法在幾個小時內(nèi)找到食物補充能量,那基本上就會餓死。

21.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一個長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

變原意。(4分)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有時候,美麗的瞬間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甚至可以讓你終生難忘。一個個的瞬間

構成了人的一生。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3分)B【解析】B.“中和之美……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錯

誤。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說“和諧原則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這

里用較大范圍的“中和之美”的概念替換了較小范圍的“和諧原則”的概念。

2.(3分)B【解析】A.“使民族智慧更加國際化”錯誤,材料一第三段原文是說“使

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們的民族智慧”。C.“能使人們更關注個體的需要和發(fā)展”錯誤,材料

二第一段原文是說“把它的基點移置于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之上”。D.“多媒體藝術的最佳感

染力”錯誤,材料二第二段文中說的是“使文、圖、樂、舞融合為一個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藝

術作品整體”;且因果關系不成立,原文是說“這種感染力的動機應該以一個豐富統(tǒng)一的主

體為中心,否則現(xiàn)代技術與經(jīng)典原則的結合,會被一些權力集團用來實現(xiàn)他們的各種政治經(jīng)

濟目的

3(3分)D【解析】A.園林藝術使用雕花鏤空的門或窗,讓窗門對面的風景若隱若現(xiàn),

似見非見,展現(xiàn)出虛虛實實的景致,這體現(xiàn)了含蓄的“中和之美”。B.“有情人雖然雙雙殉

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雙宿雙飛”,這是通過悲喜交加的手法和大團圓的結局,來使人

們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體現(xiàn)了“中和之美C.《唐宮夜宴》是將“國寶、國風

和國潮等元素”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合起來,也體現(xiàn)了“中和之美”。D.《思想者》體現(xiàn)的是

典型的西方審美觀,并沒有表現(xiàn)具有和諧審美觀的中和之美。

4.①主題一致。兩則材料都聚焦于中和之美,主題相同。②內(nèi)容互補。材料一偏重論

證中和之美的利弊及對當今的現(xiàn)代意義,材料二偏重論證中和之美的價值和現(xiàn)代轉(zhuǎn)化問題,

兩者可以互相佐證。(每點2分,共4分)

5.①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zhuǎn)換,使之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xiàn)代性。②要從

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xiàn)代意義。③要擺脫外在的目的,讓中和之

美回歸審美本位。(每點2分,共6分)

6.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主要是對解放軍的到來感到很新奇”錯,百姓關心戰(zhàn)士,詢問家庭婚姻,更多出于

對戰(zhàn)士的敬佩、關心、喜愛,是軍民魚水情的體現(xiàn),而非主要出于“新奇”。故選C。

7.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D.“是因為那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給了她悲苦人生僅有的溫

暖”錯,同院的鄰居也幫助梨花嫂,并非僅有的溫暖。之所以視為“一個真正的好人,一個

真正的親人”,不僅因為戰(zhàn)士們護佑了她,更是告訴她另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勇敢解放

自己,擺脫舊生活。故選D。

8.①潔白、輕柔、淡雅、美麗的梨花,象征著溫婉美麗、淳樸善良、追求美好生活的

梨花嫂,讓人物塑造更加形象;②象征著軍民之間純潔美好的“魚水情”,讓主旨表達更加

雋永;③梨花即雪花,既點題,又前后照應,自然交織現(xiàn)實與回憶,讓文章結構更加謹嚴;

④梨花與雪花、梨花嫂和諧交融,讓作品意境更加富有詩意。

9.①解放軍戰(zhàn)士原本是農(nóng)民,在加入革命隊伍后迅速成長進步,對于革命深入理解,

倍感自豪;②在戰(zhàn)士關愛百姓、平等相待的真摯言行和不畏犧牲、斗志昂揚的革命精神

影響下,梨花嫂思想進步,離家出走,勇敢追求新生活;③在戰(zhàn)士的影響下,“我”追求進

步,離開家鄉(xiāng),走上了革命道路。

10.BEG【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為:這是對于理并沒有見解,

而要把言語句讀作為奇突,(縱使你)反復推敲,終究也不會有效果?!坝诶怼笔恰耙姟钡暮?/p>

置狀語,二者不能斷開,故在狀語后B處斷開;“以……為……”意為"把……當作……”,

屬于固定結構,故在其后E處斷開;“反覆咀嚼”是狀中結構,相對獨立,單獨成句,故在

其后G處斷開。故選BEGo

11.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項,“側重于抒

情”錯誤,“賦”側重于寫景敘事。故選A。

1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項,“司馬遷和韓愈……平生志向

郁結于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錯誤。由原文可知,司馬遷文風特點是“疏蕩明白,

簡樸而馳騁”,遭遇是“負氣敢言,以蹈于禍”“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韓愈文風特點是“如

先王之衣冠,郊廟之鼎俎”,遭遇是“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選項把

二人的遭遇和文風特點混為一談。故選C。

13.(1)如果知道(懂得)寫文章卻不致力于追求理,僅僅追求文章的精巧,這是前人

所不曾有過的。(4分)

(2)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結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常有感懷激憤卻不能宣泄

的情感。(4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務”,致力于,追求;“工”,精巧;“未嘗”,未曾,不曾。

(2)“惟”,只是;“余章末句”,字里行間,只言片語;“感激”,感懷激憤。每個得分

點1分,句意工分。

14.①主張寫文章以明理為主,遵循文以載理、文以載道的原則。

②反對過度追求文章的精巧。

③反對過度追求言語句讀的新奇。

④追求簡樸平淡、疏蕩直白的風格。

(每點1分,共3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由原文“誨人作文以理為

主”“自《六經(jīng)》以下,至于諸子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抵皆將以為寓理之具也”“學文之端,

急于明理”可知,張耒主張寫文章以明理為主,遵循文以載理、文以載道的原則。由原文“如

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可知,張耒反對過度追求文章的精巧。由原文“此

無見于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為奇,反覆咀嚼,卒亦無有,文之陋也”可知,張耒反對過度追

求言語句讀的新奇。由原文“作詩晚歲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故其文章

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可知,張耒追求簡樸平淡、疏蕩直白的風格。

【譯文】

材料一: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年時聰穎奇異,十三歲便能寫作文章,十七歲作《函關

賦》,已為眾人傳誦。張耒在陳州游學,學官蘇轍很喜歡他。因而能夠結識蘇軾并跟從蘇軾

游學,蘇軾也非常賞識張耒,稱其文章恣意灑脫、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嘆之聲。張耒二十歲

考中進士,后入朝為太學錄,范純?nèi)蕬{借館閣的身份推薦他,多次升遷后任起居舍人。起初,

張耒在潁州時,聽聞蘇軾的死訊,為他舉哀穿喪服,諫官以此上告,于是被貶為房州別駕,

安置在黃州。五年,得以自由行動,住在陳州。張耒儀表俊偉,有出眾的才能,筆力剛健,

尤其擅長詩詞。當時蘇轍、蘇軾、黃庭堅、晁補之等人相繼去世,只有張耒還活著,因此,

向他求學的士人很多,分日準備酒菜來請他吃喝。張耒教人寫文章強調(diào)以理為主,曾著文說:

“從《六經(jīng)》以下,到諸子百家及詩人辯士的論述來看,大概都遵循著文以載理、文以載道

的原則。因此學作文章的要點(端由),要緊的是明了事理。如果知道(懂得)寫文章卻不

致力于追求理,僅僅追求文章的精巧,這是前人所不曾有過的。水從長江、黃河、淮河、太

湖流下來,順道而行,浩浩蕩蕩,日夜不停,沖蕩砥柱,越過高山,到達江湖,歸于大海,

水流舒緩為漣漪,鼓動為波濤,激蕩為風飆,發(fā)怒為雷霆,蛟龍魚鱉,翻騰出沒,這是水的

神奇變化。江、河、淮、海的水,是道理通達的文章,不求奇而奇就達到了。激蕩溝渠來謀

求水之奇突,這是對于理并沒有見解,而要把言語句讀作為奇突,(縱使你)反復推敲,終

究也不會有效果,這也是作文的一大陋習。”學者認為這是至理名言。張耒晚年作詩更是追

求平淡,喜歡仿效白居易詩體,而在樂府方面主要仿效張籍。

材料二:

自從夏商周三代以來,我最喜歡讀司馬遷、韓愈的文章。司馬遷雄奇豪邁、慷慨激昂,

從他年輕時,就周游天下,交結豪杰。他的學識在探討議論尋找梳理前代蹤跡上最有優(yōu)勢,

他憑借著一股不平之氣,敢于仗義執(zhí)言,以至于招致禍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蕩明白,簡

潔樸素而肆意馳騁。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結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常有感懷激憤卻

不能宣泄的情感。韓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廟堂的祭祀禮器,達到豪放飄逸、超群高卓

的境地,無法收攬,于是他極盡言語的巧妙,有不足也有過頭。唉,韓愈在唐朝,大概是很

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權臣,面對大義便忘了自己的患難,剛正堅毅而又忠誠

務實,因而他的學問能夠在道德破壞之后獨樹一幟,繼承孔孟的遺風而自立其說,故而韓愈

的文章即使想要不成為這樣的風格,大概也不能了。

15.A【解析】A項,錯在“畫里送軍糧的牛車”。詩題為《牧牛圖》,第三句有“如畫里”,

因此牛車送軍糧是現(xiàn)實里的情況,“短蓑長笛一川秋”才是畫里的情景。

16、①《牧牛圖》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現(xiàn)實的戰(zhàn)亂“干戈擾擾遍中州”,與畫里的

和平“短蓑長笛一川秋”,形成強烈對比,表達了對戰(zhàn)亂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3分。答

比喻“似水流”,得2分。答借景抒情,不得分)②《病?!分饕\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

手法,看似句句寫牛,實則句句寫入,詩人以牛自況(或運用托物言志、象征),抒發(fā)了憂國憂

民、甘于奉獻的情懷。(3分。答反問或夸張,得2分。答借景抒情,不得分)

(評分參考:每點3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17、(1)桂影斑駁風移影動

(2)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3)示例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示例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示例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示例四: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示例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評分參考:每空1分,有錯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B【試題分析】文中雙引號表示特殊含義。A項表示強調(diào);B項表示特殊含義;C項

表示引用;D項表示特定稱謂。因此本題選B項。

19.C【試題分析】“之所以……是因為"為固定搭配;“那顆恥辱的“鴨蛋中途變換

主語,要在前面加上“使”;“刷新……印象”搭配不當,可改為“刷新……認知”。因此本

題選C項。

20.①運用幾個“‘跑’出了”的句式,語義上層層遞進,從金牌榜第一位到北京奧運會

的隆重舉辦,到發(fā)展成體育大國,再到取得其他偉大成就,突出了中國人通過接續(xù)奮斗在體

育運動和其他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②句式整齊,增強了語勢,表達了對中國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