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_第1頁
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_第2頁
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_第3頁
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_第4頁
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8章球菌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1.掌握葡萄球菌屬的種類、形態(tài)與染色、培養(yǎng)特性、致病物質及所致疾??;2.熟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鑒定標準3.掌握鏈球菌種類、形態(tài)與染色、培養(yǎng)特性、致病物質、所致疾病、抗“O”試驗4.掌握肺炎鏈球菌的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5.熟悉鏈球菌的分類、甲型鏈球菌與肺炎鏈球菌的鑒別要點6.掌握奈瑟菌屬的種類、形態(tài)與染色、培養(yǎng)特性、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7.熟悉腦膜炎奈瑟菌的標本采取及特異性防治原則。重點:葡萄球菌、鏈球菌的主要生物學特性、致病物質及所致疾?。荒紊鷮偎录膊?;eq\o\ad(授課提綱,)第8章化膿性細菌一、葡萄球菌屬1.生物學性狀葡萄狀排列、G+、SPA2.致病物質:(1)一酶二溶素三毒素;(2)血漿凝固酶與化膿病灶特點的關系;3.所致疾?。呵忠u性疾病和毒性性疾病4.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鑒別要點5.強調葡萄球菌在醫(yī)源性感染和耐藥性方面的重要性二、鏈球菌屬(一)鏈球菌1.生物學特性:鏈狀排列、G+、營養(yǎng)要求高,培養(yǎng)特點、分類2.致病性致病特點:膿汁稀薄,易擴散,易繼發(fā)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致病物質:鏈球菌溶血素、致熱外毒素、透明質酸酶、SD、SK所致疾?。夯撔?、毒素性、變態(tài)反應檢查:抗“O”試驗的原理、應用(二)肺炎鏈球菌1.形態(tài):雙球狀、G+、有莢膜,與甲型鏈球菌的區(qū)別2.致病性--主要致病物質:莢膜;所致疾?。捍笕~性肺炎三、奈瑟菌屬(一)腦膜炎奈瑟菌1.生物學性狀:雙球狀、腎形、G-;巧克力色平板培養(yǎng)2.致病性、主要致病物質:內毒素;引起流行性腦膜炎(二)淋病奈瑟菌1.形態(tài)、染色和培養(yǎng)等同腦膜炎奈瑟菌相似、2.性傳播和產道感染總結時間分配45‘30‘10‘5‘eq\o\ad(備注,)萄球菌有哪些致病物質?引起的主要疾病有哪些?2.A群溶血性鏈球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能引起哪些疾?。科咸亚蚓玩溓蚓虏∮泻萎愅c?4.抗“O”試驗的臨床意義是什么?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9章腸道桿菌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1.了解腸桿菌科的共同特性2.掌握大腸桿菌的致病性;五組致人類腹瀉大腸桿菌及致病物質3.掌握志賀菌的致病物質及致病性、4.掌握沙門菌的抗原構造與分類、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5.熟悉衛(wèi)生細菌學檢查、志賀菌有鑒別意義的生化特性、沙門菌抗原構造與血清學分類、傳染方式與常見疾病、防治原則。重點:大腸桿菌的致病性;培養(yǎng)特性;五組致人類腹瀉大腸桿菌及致病物質。沙門菌的微生物學檢查取材;肥達反應的原理、意義及結果分析eq\o\ad(授課提綱,)復習第9章腸道桿菌腸道桿菌的概念、腸道桿菌的共同特征一、埃希菌屬(一)生物學性狀:周身鞭毛,致病菌株有菌毛;在SS平板菌落粉紅色(分解乳糖)(二)致病性1、正常菌群條件致?。耗c道外化膿感染2、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致病作用:腸道內感染,腹瀉3、ETEC、EPEC、EIEC、EHEC、EAEC(三)微生物學檢查:衛(wèi)生學指標二、志賀菌屬1、特征:無鞭毛,不能運動;發(fā)酵葡萄糖產酸不產氣2、致病性:侵襲力、內毒素、外毒素3、微生物學檢查三、沙門菌屬1、生物學特性:有周鞭毛,在SS平板菌落無色(不分解乳糖)2、致病物質:侵襲力、內毒素、腸毒素3、所致疾?。簜?、副傷寒;食物中毒;敗血癥4、微生物學檢查血清學診斷:肥達試驗——定義,原理,結果分析和意義帶菌者的檢測:Vi抗原總結時間分配5251515255eq\o\ad(備注,)傷寒病人在不同的病期中,各取何種檢材作微生物學檢查2、何謂肥達反應?根據其結果說明臨床意義?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10章弧菌第11章螺桿菌和彎曲菌第12章厭氧性細菌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熟悉霍亂弧菌兩種生物型主要生物學特性、霍亂腸毒素的作用機制及所致疾病熟悉副溶血性弧菌、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了解厭氧菌的種類和分類掌握破傷風梭菌主要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和防治原則。掌握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艱難梭菌所致疾病。掌握無芽孢厭氧菌的致病條件、感染特征、微生物學檢查法。重點:霍亂腸毒素的作用機制及所致疾??;破傷風梭菌主要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和防治原則;無芽孢厭氧菌的致病條件、感染特征、微生物學檢查法難點:無芽孢厭氧菌的致病條件、感染特征、微生物學檢查法eq\o\ad(授課提綱,)第10章弧菌一、霍亂弧菌1.生物學性狀:單鞭毛、耐堿不耐酸2.致病性:烈性腸道傳染病,霍亂腸毒素,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喪失3.微生物學檢查分離培養(yǎng):堿性蛋白胨水,TCBS選擇培養(yǎng)基4.防治原則:及時補液,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種二、副溶血性弧菌:嗜鹽、海產品或鹽腌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第11章螺桿菌和彎曲菌幽門螺桿菌:尿素酶、與胃炎、胃潰瘍,胃腺癌等關系密切第12章厭氧性細菌厭氧性細菌的概念、種類:嚴格厭氧的G+、芽胞呈梭狀,抵抗力強一、厭氧芽胞梭菌(一)破傷風梭菌1、生物學性狀:鼓槌狀芽胞2、致病性:厭氧微環(huán)境,破傷風痙攣毒素,骨骼肌出現(xiàn)強烈痙攣3、防治原則:類毒素,抗毒素(二)產氣莢膜梭菌1、生物學性狀:芽胞次極端、“洶涌發(fā)酵”2、致病性:α毒素--氣性壞疽、腸毒素--食物中毒(三)肉毒梭菌1、生物學性狀:網球拍狀芽胞2、致病性:肉毒毒素,肌肉麻痹;食物中毒、嬰兒肉毒中毒(四)艱難梭菌:菌群失調,偽膜性腸炎二、無芽胞厭氧菌(一)致病性:致病條件、感染特征、所致疾?。ǘ┪⑸飳W檢查:標本采取小結時間分配301515255eq\o\ad(備注,)簡述霍亂腸毒素的組成及致病機制?試述破傷風梭菌的感染條件、致病機制和防治原則?3.試述無芽胞厭氧菌的致病條件和感染特征?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14章棒狀桿菌屬第15章分枝桿菌第16章動物源性細菌第17章其他細菌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1.掌握白喉棒狀桿菌形態(tài)染色和培養(yǎng);白喉棒狀桿菌外毒素、類毒素和抗毒素在致病和防治中的作用2.掌握結核分枝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抵抗力、變異性;致病性和免疫性、防治原則3.了解麻風、非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特性及致病性重點:結核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抗酸染色法)、抵抗力、毒力變異與耐藥性變異;致病物質、傳染、免疫與超敏反應的關系;白喉棒狀桿菌外毒素、類毒素和抗毒素在致病和防治中的作用難點:結核菌素試驗的原理eq\o\ad(授課提綱,)第14章棒狀桿菌屬白喉棒狀桿菌(一)生物學性狀:異染顆粒(二)致病性:1、致病物質:白喉毒素2、所致疾?。喊咨倌ぃㄈ┟庖咝裕哄a克實驗(四)微生物學檢查:(五)防治原則——白百破三聯(lián)疫苗第15章分枝桿菌一、結核分枝桿菌(一)生物學性狀形態(tài)與染色——形態(tài)排列特征,抗酸染色培養(yǎng)特性:O2、營養(yǎng)要求、pH、生長速度及現(xiàn)象抵抗力:三敏感,三耐受變異性:毒力變異、耐藥性變異、L-型變異(二)致病性致病物質:菌體成分(脂質、蛋白質、多糖)所致疾?。航Y核病——肺結核(原發(fā)感染、繼發(fā)感染)(三)免疫性與超敏反應1、免疫性:細胞免疫;帶菌免疫。2、結核菌素試驗:原理、方法、結果判斷及應用(四)微生物學檢查(五)防治原則——預防、治療二、麻風分枝桿菌第16章動物源性細菌布魯菌屬、耶爾森菌屬、芽胞桿菌屬第17章其他細菌假單胞菌屬、嗜血桿菌屬、軍團菌屬、鮑特菌屬時間分配45‘45‘eq\o\ad(備注,)病例分析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18章支原體第19章螺旋體第20章立克次體第21章衣原體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掌握鉤端螺旋體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微檢法及防治原則。熟悉梅毒螺旋體的傳染源、傳染方式及所致疾病掌握支原體的概念和生物學特性及與細菌L型的區(qū)別。熟悉立克次體的概念和共同特點。掌握普氏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的傳播媒介和所致疾病、外斐氏反應的原理及應用。掌握衣原體的概念,熟悉衣原體的共同特征。掌握沙眼衣原體的形態(tài)染色與發(fā)育周期、培養(yǎng)特性、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所致的人類疾病及其致病機制。重點:支原體的生物學特性;與細菌L型的區(qū)別;肺炎支原體的致病性;梅毒螺旋體的傳染源、傳染方式及所致疾??;立克次體、衣原體的致病性eq\o\ad(授課提綱,)第18章支原體1.生物學特性:與細菌L型的區(qū)別2.常見的致病性支原體肺炎支原體:原發(fā)性非典型性肺炎脲原體:非淋菌性尿道炎第19章螺旋體1.鉤端螺旋體:主要生物學性狀、傳染源、傳播途徑、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標本采取)2.梅毒螺旋體:致病物質–很強的侵襲力所致疾病梅毒傳播途徑:人是梅毒的唯一傳染源免疫性:感染性免疫第20章立克次體1.概述:立克次體的概念、共同特點與分類2.普氏立克次體:主要生物學性狀、外斐反應原理及應用、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防治原則3.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所致疾病及傳播方式媒介4.恙蟲熱立克次體:所致疾病及傳播方式媒介5.貝納柯克斯體、漢塞巴通體:致病性第21章衣原體概述:衣原體的概念、共同特征。主要致病性衣原體(1)沙眼衣原體: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2)肺炎衣原體:致病性;(3)鸚鵡熱衣原體:致病性;小結時間分配25’2020205eq\o\ad(備注,)簡述梅毒螺旋體的致病性與免疫性特點?比較支原體與細菌L型的主要區(qū)別?3.簡述外斐氏反應的原理和意義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22章病毒的基本性狀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教學要求:1)掌握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復制周期。2)熟悉病毒的概念、病毒增殖的細胞效應、病毒的異常增殖、病毒的遺傳學。3)了解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了解病毒的分類。教學重點:病毒的概念、結構和化學組成以及病毒的增殖周期和異常增殖、真菌的形態(tài)結構教學難點:病毒的增殖周期和異常增殖eq\o\ad(授課提綱,)第22章病毒的基本性狀第一節(jié)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大小與形態(tài)病毒的結構1、病毒核心:(1)化學成分:主要為核酸,DNA或RNA,6種類型的核酸(2)功能:構成病毒的基因組,是決定病毒遺傳、變異、復制的物質基礎。2、病毒衣殼:(1)化學成分:蛋白質;(2)結構特征:基本單位—殼粒,排列形式——螺旋對稱、20面體立體對稱、復合對稱;(3)功能:保護、介導感染、抗原性3、病毒包膜:(1)化學成分: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糖類;(2)脂質雙分子層和糖蛋白刺突;(3)功能:保護、介導感染、抗原性第二節(jié)病毒的增殖1.病毒的增殖周期: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成熟與釋放2.病毒的異常增殖和干擾現(xiàn)象異常增殖:頓挫感染、缺陷病毒干擾現(xiàn)象:概念、產生機制、意義第三節(jié)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一、物理因素:溫度、射線、干燥、酸堿度二、化學因素:脂溶劑、醛類、氧化劑、抗生素和中草藥第四節(jié)病毒遺傳學(自學)第五節(jié)病毒的分類小結、布置作業(yè)時間分配35‘5‘45‘eq\o\ad(備注,)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提問2名學生,問題見備注,5分鐘。提問:微生物按其結構差異可分為哪三種類型?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點?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微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23章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第24章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教學要求:1)掌握病毒的傳播方式、病毒的感染類型;2)熟悉病毒的致病機制、抗病毒免疫;3)了解特殊的抗病毒免疫。4)掌握標本的采集與送檢原則、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5)熟悉病毒感染的免疫預防、抗病毒治療;6)了解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教學重點:病毒感染的來源、傳播途經和感染的類型;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標本的采集與送檢原則;教學難點:病毒感染的致病機制eq\o\ad(授課提綱,)復習舊課,設疑導入新課:5分鐘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第一節(jié)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傳染源、傳播方式與傳播途徑(一)病毒感染的來源:病人、隱性感染者、慢性感染者(二)傳播方式: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三)感染途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血液、人畜共患病、性接觸途徑二、病毒在體內的播散與排泄三、病毒感染的類型:(一)病毒感染的細胞病變類型;(二)病毒感染的臨床類型:隱性感染;顯性感染(局部、全身)四、病毒的致病機制(一)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細胞的變化。殺細胞性效應;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包涵體的形成;整合感染與細胞轉化;細胞凋亡(二)病毒感染免疫病理作用: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病理作用第二節(jié)抗病毒的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干擾素—概念、種類、抗病毒作用機制和特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中和抗體、細胞免疫CTL和CD4+Th1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和防治原則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標本的采集原則、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第二節(jié)病毒感染的免疫預防:人工自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時間分配40405eq\o\ad(備注,)作業(yè):簡述病毒致病的機理?預習:第25章呼吸道感染病毒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25章呼吸道病毒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教學要求: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抗原變異和流行的關系。掌握SARS冠狀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及防治原則。熟悉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生物學特性和微生物學檢查。掌握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與特異性預防。熟悉冠狀病毒、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的致病性。重點: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抗原變異和流行的關系;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與特異性預防難點:抗原變異和流行的關系eq\o\ad(授課提綱,)復習:病毒的基本性狀、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第25章呼吸道病毒第一節(jié)流行性感冒病毒一、生物學性狀(一)形態(tài)結構:核心—(-)ssRNA分節(jié)段;包膜—刺突(HA、NA)(二)分型與變異,變異與流行的關系;二、致病性與免疫性三、微生物學檢查法四、防治原則第二節(jié)副粘病毒:重點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一、麻疹病毒: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二、腮腺炎病毒: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第三節(jié)風疹病毒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第四節(jié)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一、冠狀病毒:簡介二、SARS冠狀病毒:重點流行病學史三、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防治原則第五節(jié)其他呼吸道病毒腺病毒:致病性與免疫性;鼻病毒小結時間分配35’25255eq\o\ad(備注,)1.甲型流感病毒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2.簡述SARS冠狀病毒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則?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26章腸道病毒與急性胃腸炎病毒第27章肝炎病毒(一)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教學要求:熟悉腸道病毒的概念和人類腸道病毒的種類。掌握脊髓灰質炎病毒致病性,免疫性和特異性預防熟悉柯薩奇病毒,??刹《镜闹虏⌒允煜ぽ啝畈《镜闹虏⌒浴A私馄渌鼉热?。掌握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重點:脊髓灰質炎病毒致病性,免疫性和特異性預防;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eq\o\ad(授課提綱,)結合第25章呼吸道病毒學習的內容,病例分析(習題集P37)第26章消化道感染病毒一、概述腸道病毒的概念:腸道病毒的種類: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刹《尽⑿履c道病毒腸道病毒的共同特征二、脊髓灰質炎病毒: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防治原則;柯薩奇病毒三、柯薩奇病毒、??刹《镜闹虏⌒运?、輪狀病毒: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五、其他病毒:腸道腺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第27章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概述一、甲型肝炎病毒(HAV)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防治原則小結時間分配10’3510305eq\o\ad(備注,)1.簡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2.簡述甲型肝炎病毒的傳染源及傳播途徑?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第27章肝炎病毒(二)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1.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基因結構;抗原組成;抗抵力;致病性(傳染源與傳播途經,致病機理)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乙肝抗原抗體系統(tǒng)檢測在臨床上的意義);防治原則。2.熟悉HCV、HDV和HEV的致病性。重點:乙肝抗原抗體系統(tǒng)檢測在臨床上的意義難點: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基因結構;抗原組成;eq\o\ad(授課提綱,)第27章肝炎病毒第二節(jié)乙型肝炎病毒(HBV)一、生物學性狀1、形態(tài)特征: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管形顆粒2、基因構成:雙鏈環(huán)狀DNA,四個開放讀碼框架3、抗原抗體系統(tǒng):HbsAg與Hbs-Ab、HbcAg與Hbc-Ab、HBeAg與Heb-Ab4、抵抗力:強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傳染源:患者;HBV攜帶者2、傳播途經:水平傳播(血液血制品、性接觸);垂直傳播3、致病機理:免疫病理損傷機制(1)細胞免疫病理損傷導致不同的臨床類型(2)體液免疫病理損傷導致肝臟和肝外組織損傷(3)自身免疫引起肝損傷(4)病毒變異導致免疫逃避或腫瘤發(fā)生三、微生物學檢查法乙肝抗原抗體系統(tǒng)檢測在臨床上的意義防治原則1、人工自動免疫:疫苗(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2、人工被動免疫:HBIg第三節(jié)其他肝炎病毒HCV、HDV、HEV: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時間分配35’2525eq\o\ad(備注,)1.簡述HBV血清學主要抗原抗體標志物,并列表說明其在疾病診斷中的意義?湖州師院醫(yī)學院教案(首頁)課程病原生物學任課教師蔣培余教學單元反轉錄病毒第29章人類皰疹病毒第30章黃病毒和出血熱病毒授課班級101021/22/26授課時數(shù)2h授課時間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要求及難點重點要求:1.熟悉HCV、HDV和HEV的致病性。2.掌握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3.熟悉腦炎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標本采取、血清學診斷。4.掌握HIV的致病性與免疫性、防治原則5.熟悉漢坦病毒的致病性。6.掌握HSV-1與HSV-2的致病性和免疫性重點: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HSV-1與HSV-2的致病性和免疫性難點:致病性皰疹病毒的潛伏感染、HIV的致病性與免疫性eq\o\ad(授課提綱,)第28章反轉錄病毒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一)生物學性狀:HIV

二拷貝單正鏈RNA,有逆轉錄酶核衣殼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