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測評含解析粵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測評含解析粵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測評含解析粵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測評含解析粵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測評含解析粵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第一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課后篇鞏固提升合格考達標練1.在探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試驗中,算出小車經(jīng)過各計數(shù)點的瞬時速度如下:計數(shù)點序號123456計數(shù)點對應的時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過計數(shù)點時的速度/(cm·s-1)44.062.081.0100.0110.0168.0為了計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依據(jù)隨意兩計數(shù)點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B.依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畫出v-t圖像,量出其傾角α,由tanα求出加速度C.依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畫出v-t圖像,由圖像上相距較遠的兩點所對應的速度、時間,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各加速度,求出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解析方法A的偶然誤差較大;方法D求出的加速度事實上也僅由始、末兩個速度確定,偶然誤差也較大;只有利用試驗數(shù)據(jù)畫出對應的v-t圖像才可充分利用所測量的數(shù)據(jù),減小偶然誤差.由于在物理圖像中,兩坐標軸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等的,依據(jù)同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畫出傾角不同的很多圖線,所以方法B是錯誤的;正確方法是依據(jù)圖像找出相距較遠的兩時刻所對應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故選項C正確.答案C2.某學習小組在“用氣墊導軌和數(shù)字計時器測速度”的試驗中采納了如圖所示的試驗裝置.(1)已知遮光條的寬度為Δd.試驗時,將氣墊導軌接通氣泵,通過調平螺絲調整氣墊導軌使其與水平面有肯定的傾斜角度.輕推滑塊使其在氣墊導軌上自左向右做勻加速運動,遮光條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1,通過其次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2,則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表達式為(用字母表示).

(2)已知遮光條從起先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起先遮住其次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則滑塊的加速度表達式為(用字母表示).

(3)為減小試驗誤差,可實行的方法是.

A.增大遮光條寬度ΔdB.減小遮光條寬度ΔdC.增大兩光電門間距D.減小兩光電門間距解析(1)由于遮光條很窄,通過光電門的時間也很短,其平均速度可認為等于瞬時速度,即v1=.(2)a=.(3)減小遮光條寬度,可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時速度;增加兩光電門間距,可減小偶然誤差.答案(1)(2)(3)BC3.(2024廣東佛山質檢)如圖所示是采納每秒閃光10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的小球沿斜面勻加速滾下的頻閃照片,照片中直尺的最小刻度為1cm,起先兩次小球的影像A、B不清楚,此后C、D、E、F位置圖中已標出.試由此確定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解析vD=m/s=1.50m/svE=m/s=1.85m/s;則加速度大小a==3.5m/s2.答案3.5m/s24.現(xiàn)用頻閃照相方法來探討物塊的變速運動.在一小物塊沿斜面對下運動的過程中,用頻閃相機拍攝的不同時刻物塊的位置如圖所示.拍攝時頻閃頻率是10Hz,通過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讀取的5個連續(xù)影像間的距離依次為s1、s2、s3、s4,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已知斜面頂端的高度為h,斜面的長度為s,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9.80m/s2.單位:cms1s2s3s4hs10.7615.0519.3423.6548.0080.00依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塊的加速度a=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T==0.1s,兩點速度v21=,v34=,加速度為a==4.30m/s2.答案4.305.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試驗中,一條記錄小車運動狀況的紙帶如圖甲所示,在其上取A、B、C、D、E5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所用溝通電源的頻率為50Hz.(1)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vB=m/s,vC=m/s,vD=m/s.(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在如圖乙所示的坐標系中作出小車運動的v-t圖像(從打出A點時起先計時).(3)依據(jù)(2)所作圖像能確定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嗎?說明理由.解析(1)用平均速度代替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打B、C、D點時小車的速度,可得vB=m/s=1.38m/svC=m/s=2.64m/svD=m/s=3.90m/s.(2)依據(jù)(1)中求出的速度在坐標系中描點連線,可得v-t圖像如圖所示.(3)能.由圖像知a=不改變,故能判定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答案(1)1.382.643.90(2)見解析圖(3)能,理由見解析等級考提升練6.如圖所示是采納每秒閃光10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頻閃照片.照片中每兩個相鄰小球影像的時間間隔是T=0.1s,這樣便記錄了小球運動的時間,而小球運動的位移可以用刻度尺測出.(1)求出A、B、C、D各點的速度vA、vB、vC、vD.(2)在下面的坐標中,作出小球運動的v-t圖像,并求出小球運動的加速度.解析(1)求各點的瞬時速度可轉化為求各段的平均速度.vA==0.08m/s,vB==0.12m/s,vC==0.16m/s,vD==0.20m/s.(2)作出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小球運動的加速度約為a=0.4m/s2.答案(1)0.08m/s0.12m/s0.16m/s0.20m/s(2)v-t圖像見解析0.4m/s27.現(xiàn)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討滑塊的運動,圖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長木板與桌面的接觸點,1和2是固定在長木板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數(shù)字計時器沒有畫出,長木板頂端P點懸有一鉛錘,試驗時,讓滑塊從長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1.0×10-2s、t2=4.0×10-3s.用精度為0.05mm的游標卡尺測量滑塊的寬度為d=1.010cm.(1)滑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v1=m/s,滑塊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v2=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由此測得的瞬時速度v1和v2只是—個近似值,它們實質上是滑塊通過光電門1和2時的,要使瞬時速度的測量值更接近于真實值,可將的寬度減小一些.

(3)為了計算出滑塊的加速度,除了測量d、t1和t2之外,還須要測量.用這些物理量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解析(1)v1==1.0m/s,v2==2.5m/s.(2)v1、v2實質上是滑塊通過光電門1和2的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