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養(yǎng)殖和治污改土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蚯蚓養(yǎng)殖和糞污處理_第1頁
蚯蚓養(yǎng)殖和治污改土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蚯蚓養(yǎng)殖和糞污處理_第2頁
蚯蚓養(yǎng)殖和治污改土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蚯蚓養(yǎng)殖和糞污處理_第3頁
蚯蚓養(yǎng)殖和治污改土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蚯蚓養(yǎng)殖和糞污處理_第4頁
蚯蚓養(yǎng)殖和治污改土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蚯蚓養(yǎng)殖和糞污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件規(guī)定了蚯蚓養(yǎng)殖與糞污處理的技術要求,規(guī)定了養(yǎng)殖糞污的收集和貯存、蚯蚓養(yǎng)殖基料的準備、糞污處理床的準備、蚯蚓的導入、蚯蚓的飼養(yǎng)管理和蚯蚓的采集、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規(guī)程。本文件適用于蚯蚓養(yǎng)殖與處理糞污,可應用于畜禽養(yǎng)殖場和蚯蚓養(yǎng)殖場,為蚯蚓生物處理養(yǎng)殖糞污提供技術支撐。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H497畜禽養(yǎng)殖業(yè)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GB7959類便無害化衛(wèi)生要求NYT1168-2006畜禽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NY884-2012生物有機肥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蚯蚓堆肥Earthwormcompost將蚯蚓引入到半腐熟廢棄物處理技術中進行的堆肥處理過程。3.2基料Binder將奶牛糞便、秸稈、干草、泥土等混合后準備腐熟發(fā)酵的原材料。3.3奶牛糞污Dairymanure指養(yǎng)殖過程中產生的糞尿,牛場沖洗及擠奶廳沖洗所殘生的污水。3.4腐熟堆肥compost將有機物例如糞便、植物的葉子,和麥秸等堆放在一起,保持濕潤過一段時間就變成有機肥料的過程。3.5無害化處理Harmlesstreatment指將廢物內的生物性或者化學性的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或安全化處理。例如,利用焚燒化處理、化學法將微生物殺滅,促進有毒物質氧化或分解。24養(yǎng)殖糞污的收集和貯存4.1收集4.1.1收集方法將養(yǎng)殖場糞污收集或經固液分離后的固態(tài)部分集中堆放待用。4.1.2運輸采用運輸機械將養(yǎng)殖場糞污從場區(qū)運輸到蚯蚓處理場。4.2貯存4.2.1貯存場所養(yǎng)殖企業(yè)堆糞場。建立符合規(guī)定的堆糞場,堆糞場要求有防雨棚、地面硬化且三面有防溢流墻,堆糞場總容積不得低于土地的最大利用間隔時間所產生糞污的總量,總容積一般不小于30天的排放總量。4.2.2貯存時間內蒙古地區(qū)貯存時間一般為6個月以上。5基料的準備5.1基料的要求基料一般考慮的因素在于有機物質的含量、水分、溫度、碳氮比、PH等。要求基料的溫度達到蚯蚓的最適溫度即25℃左右?;虾吭?0%~80%,碳氮比要求達到30~40之間,PH為6~8。5.2基料的加工調制5.2.1總體要求以畜禽糞便為主要的發(fā)酵原料,因其含水率高、碳氮比低,需要加入30%風化煤、秸稈、菇渣等作為調理劑,再加入一定比例2‰的菌種,混合調節(jié)至合適的含水率(50%~80%左右)和C/N比(30~40堆漚24h后,用混合攪拌機攪拌混勻條垛式堆放發(fā)酵。5.2.2基料原料選擇和配比不同的基料原料和配比都影響最后的發(fā)酵效果,畜禽糞便一般考慮與木屑、稻草、雜草、菇渣等搭配混合發(fā)酵。糞便與不同原料配比以7:3的比例為宜。5.2.3發(fā)酵將干濕分離后的含水量低于70%的固體基料堆成堆寬4~6m,高1.5m左右的堆垛(長度視糞量和場地確定在露天或者鋼筋棚架下發(fā)酵處理。采取強制通風和翻堆機翻堆給物料供氧,料堆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發(fā)酵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產生熱量,使垛堆溫度上升。二次堆肥堆至2m高,堆體寬度和長度視車間情況而定,時間在15~30天。定時在垛堆底部鼓風通氣,必要時用長棒定期在堆體上扎孔透氣。二次堆肥發(fā)酵完成有機物完全降解工作,轉變?yōu)榉€(wěn)定的腐殖質。5.2.4翻堆用翻堆機進行翻動攪拌、曝氣工作,使料堆發(fā)酵;溫度升高至50~65℃后,能有效殺3死原料中的病菌蟲卵,并蒸發(fā)大量水分。前期發(fā)酵的低溫階段要定時翻堆;中期發(fā)酵高溫階段當溫度達到65℃左右時,要及時翻堆,使堆體溫度不至于超過70℃。5.2.5調整PH值由于蚯蚓采食作用,料堆內有機質的含水量、水分、溫度、碳氮比、PH值會發(fā)生變化,所以要定期檢測和進行調整,將PH調整到6~8即可。6處理床的準備6.1蚯蚓生物處理方法6.1.1露天式養(yǎng)殖法可在房前宅后或樹蔭下選擇適當的地方挖坑、砌池,深度一般為50~60cm,先在坑底或池底加一層10cm厚的泥土,投入種蚓,上面鋪蓋基料,使?jié)穸缺3衷?0%~70%,采用這種方式培育,每飼養(yǎng)1平方米泥鰍,需2~3m2坑池生產的蚯蚓。6.1.2盆箱式養(yǎng)殖法可才用箱、筐、盆、罐、桶等多種容器,在良好的養(yǎng)殖條件下,每年可增殖200~500倍,最高可達1000倍。飼養(yǎng)前,先將制備好的基料放入各種容器內,按平方米面積放養(yǎng)赤子愛勝蚓1.5萬~3.0萬條,每10~15天添1次基料,保持60%~70%的濕度。養(yǎng)殖2~3個月,翻箱收獲。6.1.3層架式養(yǎng)殖法多層床架設于室內,床架上設置鋪有餌料的木箱,箱內養(yǎng)殖蚯蚓。為了便于管理,兩行床架之間要設走道。室溫保持在20℃,就可常年生產。6.1.4工業(yè)化養(yǎng)殖法工業(yè)化蚯蚓養(yǎng)殖包括餌料場、養(yǎng)殖車間和養(yǎng)殖床等。餌料場可設置在室外,它用于基料的堆積發(fā)酵或分選粉碎。養(yǎng)殖車間可為塑料大棚,也可為磚木結構。室內溫度控制在5℃~32℃。如有控溫設備,溫度最好保持在18℃~28℃,這樣就可全年連續(xù)生產蚯蚓。根據養(yǎng)殖規(guī)模定車間大小。室內建兩排養(yǎng)殖床,中間留作業(yè)道,寬1.2m。養(yǎng)殖床的床面要稍微傾斜,且有排水孔設于較低的一側墻腳。養(yǎng)殖床四周設水槽,規(guī)格為寬30㎝×深50㎝,既可供排水之用,也可作為防護溝。6.2環(huán)境控制6.2.1溫度蚯蚓屬變溫動物,體溫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適溫范圍為5℃~30℃,最適溫度為15℃~25℃,休眠溫度為0℃~5℃。6.2.2濕度蚯蚓沒有特別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膚進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軀體必須保持濕潤。在奶牛糞污基料中濕度宜在60%~70%。6.2.3光照蚯蚓雖然沒有眼睛,但在全身體表散布著許多光細胞,它們在身體前端(是口前葉)與后端較多。藍光對蚯蚓有刺激,紅光則沒有,紫外光有害。所以養(yǎng)殖場地應避免太陽光直射,宜在室內飼養(yǎng)并點亮一盞紅色日光燈。6.2.4通風4蚯蚓是靠大氣擴散到土壤里的氧氣進行呼吸的。土壤通氣越好,其新陳代謝越旺盛。不僅產卵繭多,而且成熟期縮短。7蚯蚓的導入7.1養(yǎng)殖蚯蚓的品種蚯蚓分為表層種、內層種和深層種3種生態(tài)類型,表層種因其具有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適應性強的特點,最適合用于處理畜禽糞便。其中以赤子愛勝蚓最為常見,選用大平一號蚯蚓為養(yǎng)殖品種。7.2導入方法在導入新的蚯蚓堆肥時,宜在晴朗天氣進行,應從前一次堆肥中提取一部分蚯蚓帶陳堆肥擴展到新的養(yǎng)殖床上,使蚯蚓在接觸新料以前有一個緩和時期。7.3導入密度蚯蚓的生長繁殖狀況和對畜禽糞便的處理效果與蚯蚓的接種密度有密切關系。接種密度太大,會由于食物不足而造成蚯蚓生長繁殖不佳;接種密度太小又會降低畜禽糞便的處理效率。利用蚯蚓處理牛糞和泥污的混合物每千克接種16~32株,而在處理牛糞菇渣混合物時,每千克接種23~48條蚯蚓為宜?;蛘唑球就度朊芏纫?~2kg/m2或2000~5000條/㎡為宜。8蚯蚓的飼養(yǎng)管理8.1試投喂把處理好的料,取少量置于蚯蚓飼育床上,經1~2天后,如有大量蚯蚓進入料中棲息、取食,且無異常反應,則說明基料合適,可大量正式投喂。8.2投喂采用上添法和側喂法,上添法就是把基料蓋鋪在原有已被蚯蚓吃完的基料上,每10—15天進行一次;側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基料再把新基料添在一邊,下次添加另一邊。8.3投料的方法8.3.1總體要求成蚓每月投料兩次,除蚓糞、取蚓繭或倒翻飼育床3~4次,每次給料厚度為15~20cm,始終保持基料新鮮透氣,創(chuàng)造蚯蚓最佳生態(tài)環(huán)境。8.3.2混合投喂法基料與土壤混合,在農田和園林養(yǎng)蚯蚓時使用。8.3.3溝投法基料與土壤混合,在作物和苗木間開溝投料,然后蓋土。8.3.4分層法將基料和土壤分層鋪料,常作為蚯蚓養(yǎng)殖的基料。8.3.5料團穴投法將基料加工成球形團塊,埋在蚯蚓所棲息的土壤內或飼養(yǎng)床上,這為觀察和分離蚯蚓提供了方便。58.3.6上投法將新鮮基料鋪放于原基料的表面;大面積養(yǎng)殖常用此法。8.3.7下投法將新鮮基料鋪放于原基料的下面;適于新設的飼育床。8.3.9側投法新基料放于舊基料的側面;利于誘出成蚓,達到分離的目的。8.4防止蚯蚓逃逸在飼養(yǎng)蚯蚓的過程中,如果溫度、濕度適宜,密度適中,基料充足,空氣通暢,沒有有害氣體和物質,沒有強光刺激,沒有噪聲或電磁波干擾,沒有過多的水分,它們是不會離開棲居地逃走的。反之,在基料不足或環(huán)境不適宜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逃逸現象。在利用盆、箱或坑池養(yǎng)殖時,有極少數蚯蚓爬出容器或坑池的情況,屬正?,F象。1)規(guī)范管理,滿足蚯蚓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和給以充足的基料。2)控制蚯蚓養(yǎng)殖的密度。3)在蚯蚓養(yǎng)殖容器的表面設置細紗網或在養(yǎng)殖場、房的四周設置高0.5m的細紗網欄,防止少數蚯蚓逃散。同時,設細紗網還有阻止某些天敵入侵的作用。8.5天敵防范通過在養(yǎng)殖床周圍挖設水溝;用貓捕鼠;用白蟲靈噴殺螞蟻、蟑螂、螻蛄等方法防范捕食性天敵。同時要消滅寄生性天敵,捕殺壁虱宜在下午3時以后,氣溫在20℃以上,螨類集中在表面時進行。9蚯蚓的采集、加工和利用9.1成蚓采集9.1.1采收原則成蚓采收的時間與蚯蚓的生長發(fā)育關系密切,蚓性成熟后生長緩慢,基料利用率低,若以獲取蚓體為目的,應即時采收,若以獲取下一代為目的,則應繼續(xù)飼養(yǎng)一段時間,但也不宜過長。以在幼蚓孵出前采收為宜。9.1.2誘集法在養(yǎng)殖點周圍設點堆放新鮮基料進行誘集,在誘集的新鮮基料中,如能摻入少量炒熟的餅肥,則誘集效果更佳。9.1.3翻箱采收法先將箱筐在強光下照射片刻,因蚓避光而鉆至箱筐底部,然后將箱筐翻扣至另一空箱內,蚓便暴露于外,可及時采收。9.1.4篩選采收法在箱底部,疊放兩層孔徑大小不同的篩子,上層篩孔徑大,可通過成蚓,下層篩孔徑小,可通過幼蚓,而不能通過成蚓,將其放置強日光燈下,即可將幼蚓、成蚓、蚓糞(包含卵繭)大致分離。9.1.5機械分離法6利用分離裝置采集,其傾斜的網篩孔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分離時被震碎的蚓糞、卵繭、幼蚓逐部落入篩下的收集裝置內。9.1.6網筐誘集法用孔徑為2mm~4mm的篩網做成誘集筐,筐內裝入蚯蚓喜食的基料,如香蕉皮、西瓜皮、浸有啤酒的合成樹脂、海綿等,將誘集筐埋入基料床內,一段時間取出即可誘集大量蚯蚓。9.1.7弱光出穴采收法夜間在紅光下采收。9.2蚓糞采收9.2.1原則蚓糞的采收結合成蚓采收時進行,可獲得蚓糞產品也便于添加新基料和糞中卵繭的孵化。9.2.2刮皮除芯法此方法可與上投基料方法相結合。9.2.3上刮下驅法此方法可與下投基料方法相結合進行。9.2.4側誘除中法此法可與側投基料的方法相結合。9.3成蚓產品處理9.3.1速凍貯藏蚯蚓采收后放入桶內,用流水沖洗過夜,清除腹腔蚓糞和體表粘液;然后放入容器內,加水,入冰庫速凍,結冰后移入0℃以下庫房,長期保存。9.3.2陽光曬干將蚯蚓采收后放在室內塑料薄膜上攤開過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