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協作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單雄信(隋末農民起義軍將領)的形象多變?!杜f唐書》記載:“單雄信者……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痹谒未?,《資治通鑒》完全否定了單雄信,而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里又把單雄信尊為神靈,民眾為他立廟。這說明A.正史比文學作品更接近歷史真相B.人物形象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模糊C.記述者的立場往往影響歷史評價D.儒學地位的變化混淆了評價標準2.有學者認為,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梢宰鳛樵撚^點最有力的證據的是A.歷史記載,19世紀末沿海各州縣,大多用洋布,用土布者漸少B.18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求,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封限制?!盋.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指土布)原遍于縣市,自西洋以風火永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盌.20世紀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則農田少,耕夫織婦棄其本業(yè)而趨工場,必然之勢也?!?.1075年,北宋政府把對酒務原有的“買撲”法(承包商繳保證金于官,取得征稅之權)替代為“實時授狀”法(在政府指定期限內,將愿出的價錢寫于狀內,封口上交,政府售與出價高者)。這一變化A.體現了商品經濟繁榮 B.表明政府嚴格掌握商業(yè)征稅權C.弱化了重農抑商思想 D.有助于減輕政府負擔4.清帝雍正朱批諭旨說:“山右(今山西)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所悉知,習俗殊可笑?!边@反映出當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經躍居首位 B.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已被拋棄C.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得到實施 D.傳統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5.明正德年間《姑蘇志》記載,該府市鎮(zhèn)達73個之多,以蘇州府吳江縣盛澤鎮(zhèn)為例,東南至新杭市里,東至王江徑鎮(zhèn)6里,北至平望鎮(zhèn)15里,西至震澤鎮(zhèn)30里,南至南潯鎮(zhèn)50里。這表明當時A.工商業(yè)市鎮(zhèn)已開始興起 B.江南地區(qū)商品經濟繁榮C.長途販運貿易比較發(fā)達 D.已形成發(fā)達的交通網絡6.聯合國大廈有一副大型彩色壁畫,其主題是“黃金法則”:“你不想人家那樣對待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我國外交政策最能體現該法則的是A.“一邊倒”政策B.不結盟政策C.多邊外交政策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表格內容為大國領導人對某一歷史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一反應,該事件是丘吉爾好了!我們總算贏了。斯大林真是好極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賴。羅斯福將盡全力把強加給國家頭上的恥辱還給對方。上帝保佑美利堅!A.九一八事變 B.原子彈轟炸廣島C.珍珠港事件 D.《三國同盟條約》簽訂8.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曾上書光緒帝:“今則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辮發(fā)與機器不相容也?!薄爸袊鴮捯驴`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贝硕尾牧峡涤袨橐磉_的思想是()A.進行政治變革,建立君主立憲制B.進行經濟變革,大力發(fā)展機器生產,以提高生產力C.進行社會風俗的變革,以使中國與世界文明相融合D.要求政府下令進行“斷發(fā)易服”9.閱讀下列國際組織的機構示意圖,其中“?”處應填上A.聯合國 B.布雷頓森林體系 C.雅爾塔體制 D.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0.鴉片戰(zhàn)爭后,以魏源為代表的敏銳的思想家們一面批判為“天朝”依舊作論證的宋學和對國計民生無用的漢學,一面揭起了新學風的旗幟,他們用新奇的目光審視外域世界,寫成了一部部介紹外域史地、風土人情的著作,如蕭令裕的《記英吉利》、林則徐的《四洲志》等。這種現象()A.反映國人學習西方的迫切要求 B.直接引發(fā)了中國近代化運動C.沖擊了中國傳統思想觀念 D.揭露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11.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以下能夠反映春秋時期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的農具是A. B.C. D.12.1921---1922年,蘇俄逐漸出臺農民要上交的實物稅,種類有18種,包括糧食、飼料、油料作物種子、馬鈴薯、干草、奶產品、肉類、雞蛋、家禽、蜂蜜、羊毛、亞麻及大麻纖維、皮革原料、皮貨、小動物、煙草和蔬菜等。這一政策()A.反映出蘇俄生活必需品豐富 B.易增加蘇俄稅收的社會成本C.說明蘇俄經濟部門比較健全 D.符合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13.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慶祝十月革命的閱兵式發(fā)表講話:“讓我們偉大的祖先……的名字,在這次戰(zhàn)爭中鼓舞著你們!讓偉大列寧的旗幟指引著你們向勝利前進!”受閱部隊直接開赴前線作戰(zhàn),此次戰(zhàn)役發(fā)生于如圖中的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14.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1992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1993年《哥本哈根協議》的簽訂表明,歐洲共同體將發(fā)展成為一個擁有共同的貨幣、外交和安全政策與防務的歐洲聯盟。歐盟的建立有利于構建A.區(qū)域統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歐洲協作的世界D.歐俄均衡的世界15.《丘吉爾: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對某次戰(zhàn)役有如下描述:“7月1日晨7時整,英、法軍隊從戰(zhàn)壕中一躍而起,頭戴鋼盔和防毒面具,配合各種最新式兵器,以及炸彈、迫擊炮、輕重機槍,在所有炮火支援下,撲向45公里戰(zhàn)線上的敵人?!彼枋龅倪@次戰(zhàn)役發(fā)生于下圖A.① B.② C.③ D.④16.1940年,中國共產黨北方局推行農業(yè)統一累進稅制,結果是地主與富農階級的負擔比較過去征“救國公糧”政策時提高了,地主最高增加2.9%,富農最高增加3.20%。其他各階層的負擔降低了,中農一般維持過去狀態(tài),貧農降低0.8%,雇農降低2.7%。統一累進稅制的實施A.推動了土地革命的順利開展 B.壯大了反抗國民黨政府的力量C.鞏固了國民革命的社會基礎 D.適應了民族戰(zhàn)爭新形勢的需要17.18世紀的法國令人向往,產生了一批偉大的思想家,大大發(fā)展了起源于英國的啟蒙運動。他們苦苦思索個人權利從何而來,國家權力從何而來,如何處理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等核心問題。下列項中,與這些“核心問題"的思考對應正確的是A.自由平等--社會契約--理性王國 B.人民主權--自由平等--以民為本C.天賦人權--開明專制--分權制衡 D.天賦人權--社會契約--分權制衡18.1956年2月,《人民日報》接連發(fā)表《不要輕易改變原有的生產和經營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從經濟上逐步改組公私合營企業(yè)》等社論。這些社論旨在A.肯定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果B.強調平穩(wěn)推進工商業(yè)改造C.重申“一五”計劃的意義D.宣傳國民經濟恢復的成就19.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得狂潮,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該政策A.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 B.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C.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 D.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0.公元前516年,齊國上空出現了彗星,按當時的說法,彗星出現是災禍的象征。齊景公準備舉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災禍。大臣晏嬰認為,如果國君有好的德政,還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國君像夏桀、商紂那樣暴虐,違命亂德,那么即使祈禱又有什么用處?這反映出當時A.君權神授觀念受到徹底批判B.形成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C.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D.出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21.按照中國傳統的經營思想經營中的銀錢賬目被視為商業(yè)機密,不被他人所窺識,但上海輪船招商局在經營中不僅將賬目造冊刊印,任憑有股權之人隨時到局查閱,而且還在每年結賬后于《申報》等媒體上公布賬略。上海輪船招商局經營思想的變化主要是因為A.受到西方經營模式的影響B(tài).人們對洋務企業(yè)缺乏信任C.鼓勵民族資本發(fā)展的需要D.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加快22.20世紀90年代以來,更多發(fā)展中國家和前計劃經濟國家開始擁抱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并從中分享貿易、跨國投資和技術外溢的收益。目前構成全球貿易總額84%的164個WTO締約成員國中,超過半數是在1995年1月1日確定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之后加入的。這表明A.全球化擴大了多邊治理體系范圍B.世界格局變化沖擊了舊的經濟秩序C.世界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差距縮小D.世界經濟格局和權重發(fā)生顯著變化23.宋代詩人陸游的《示兒》中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釋為“祭祀”,這一傳統源于中國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禮樂制D.郡縣制24.1929年,美國政府成立了一個擁有38億美元的“復興金融公司”,借貸給銀行、工業(yè)、鐵路企業(yè)和農場主。同時政府用5億美元收購農產品,以提高農產品市場價格。用于公共工程開支高達7億美元。這說明當時政府旨在A.緩解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 B.對經濟進行有限的干預C.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D.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fā)展25.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思想界,除了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外,外國傳教士、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無政府主義者都在積極宣傳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其中包括馬克思主義。這種現象的出現表明A.中國亟需改造社會的良方 B.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的國情C.社會主義已經成為時代主流 D.中共接受了馬克思主義26.《大博弈: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zhàn)》一書認為,北約關注阿富汗戰(zhàn)爭打擊所謂的“恐怖主義”,但北約不是為阿富汗這樣的國家而設計的;并進而認定“我們面對一個新世界,用的卻是并非為這個世界而設的體制?!鄙鲜鲇^點旨在反思A.兩極格局B.國際恐怖主義C.國際政治舊秩序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7.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不可能用到的(技術)是A.蒸汽機船 B.飛機 C.原子能 D.互聯網28.20世紀30年代,在江西和廣東邊界地區(qū)的市鎮(zhèn)上,可以買到英美煙草公司的哈德門牌卷煙。1934年,一名中國記者寫道:“許多村民不知道孫中山,但幾乎沒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煙的”。這反映當時A.辛亥革命對農村的影響有限 B.底層農民是外國煙草的消費主力C.英美加強對中國的煙草傾銷 D.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日趨緊密29.《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币韵滤捻椫信c“家天下”有關的是:A.大同之世B.傳賢不傳子C.禪讓制D.世襲制30.如圖為明代中期工商業(yè)城鎮(zhèn)分布圖A.促成了傳統經濟結構的劇變 B.推動了區(qū)域貿易的迅速發(fā)展C.標志著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D.導致了閉關鎖國政策的廢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于謙,字廷益,號節(jié)庵,浙江錢塘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中進士,被任命為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又調至四川、貴州等地。常微服私訪,問民疾苦。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親征漢王朱高煦,于謙從征有功。次年,巡按江西,由于廉潔奉公,平反冤獄,嚴懲貪污,聲譽卓著。宣德五年(1430年),于謙以兵部右侍郎身份兼都御史,巡撫山西、河南。時“三楊”在內閣,都很看重于謙。于謙在山西、河南任巡撫19年,政績卓然。他豁免農民欠租,減輕商旅稅率,設置各州縣的“平準倉”、“惠民藥局”,調節(jié)糧價,賑濟貧苦,廣修道路。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入京任兵部左侍郎,后在“土木之變”中臨危不亂,擔負起扭轉局勢的重任,最終穩(wěn)定了朝局,成功抵御了瓦剌大軍,維護了明朝統治——摘編自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于謙的歷史功績。(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于謙取得功績的原因。32.“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精神財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們將“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維,活躍于當時思想界中的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關于民本思想的論述。……明末清初,思想家們積極評議時政,對傳統的民本思想進行了理論的升華,使其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睹癖九c民主的比較》材料二近代以來,魏源將以黃宗羲為代表的明末清初思潮作為引入西學的橋梁,梁啟超等曾經將《明夷待訪錄》等書多次偷偷翻印,以此作為宣傳民主的材料。梁啟超高呼《明夷待訪錄》比《民約論》還要早數十年,康有為、譚嗣同等也都對《明夷待訪錄》等民本思想代表作極為推崇。不但維新派對黃宗羲的民本思想極為推崇,資產階級革命派也將之看作是提倡民主革命的先驅。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相對較小的孫中山也曾評價“惟有黃梨洲先生,空傳忠孝,卓縈能文章,高瞻遠識,超越千古”?!幾栽蚀合病督袊裰鬟M程中對民本傳統的再詮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先秦時期儒家提出了哪些關于“民本”思想主張?并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對傳統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華”的表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推崇黃宗羲思想的原因。33.愛國主義是個歷史范疇,它的具體內容和特點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近代中國是一個外侵內腐、多災多難的屈辱時代,也是愛國主義思想噴涌激發(fā)、大放異彩的光輝時代。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外國侵略者對中國發(fā)動過5次大的侵略戰(zhàn)爭,雖然每次都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但每次都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勇敢抗暴精神,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過。這樣的格局決定了中國要戰(zhàn)勝自己的對手,不但要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勇敢拼搏,而且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在鴉片戰(zhàn)爭中,林則徐的愛國思想還是與忠君聯系在一起的。隨著民權觀念的傳播,從19世紀七八十年代王韜、鄭觀應等發(fā)出通下情、開議院的議論開始,到戊戌時期發(fā)展成聲勢浩大的要求“伸民權”的變法運動,從1900年孫中山惠州起義,一直到1911年武昌起義,中國資產階級在挽救民族命運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英雄行為,并不比歐洲資產階級遜色?!幾躁愋衤础吨袊飞系膼蹏髁x》材料二——摘編自劉世英《10位功勛人物的奇跡背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愛國主義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后愛國主義的表現及其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從材料反映的不同時期的史書中單雄信的形象發(fā)生很大變化來看,說明記敘者不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存在差異,也就是記敘者的立場往往影響歷史評價,C選項符合題意?!杜f唐書》和《資治通鑒》均為正史,但是對單雄信的評價不同,A選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評價與時間推移無關,B選項排除。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D選項排除。2、C【解析】

自然經濟解體的最大表現就是耕織分離,傳統紡織業(yè)衰敗。洋布的涌入使“女工幾停其半”,直接打擊家庭手工業(yè),促使“男耕女織”緊密結合的自然經濟逐漸瓦解,C符合題意;A雖然反映了用洋布多,用土布少,體現了自然經濟的逐步瓦解,但是與C相比,C項更準確,排除;B反映廈門雖對西方棉織品有較大需求,但受到限制,體現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抵制作用,排除;D說的是農婦等開始從事建筑業(yè),但沒有表明是因為外國商品輸入,排除。故選C。3、D【解析】

“實時授狀”法關注的是出價高者,這有利于政府增加財政收入,因此D正確;材料主旨是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而對專賣制度承買方式的改變,不能直接體現商品經濟繁榮,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專賣權,而非征稅權力,排除B;C與題無關,排除。4、D【解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結構中,從多到少依次為從事商業(yè)、農業(yè)、參軍和讀書,雍正帝認為這樣的社會風氣很可笑,反映了統治者對商業(yè)的歧視,AC兩項錯誤;當時仍然有人希望學而優(yōu)則仕,B項錯誤;因為追求財富,當時在山西從事商業(yè)的人居首位,D項正確。5、B【解析】

材料只是提到明代存在工商業(yè)市鎮(zhèn),但無法體現“開始興起”,排除A;材料中系列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涌現,反映了江南地區(qū)商品經濟繁榮,故選B;材料反映的短途貿易而非長途販運,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區(qū)域交通網絡,排除D。6、D【解析】

題干中“黃金法則”主要是指只有相互之間的尊重,才能實現雙贏?!耙贿叺埂本褪侵袊谕饨簧蠄远ǖ卣驹谏鐣髁x陣營一邊,和資本主義陣營相對,與“黃金法則”無關,故A項錯誤。不結盟政策主張非集團、不結盟的原則,主張廣大亞非拉國家團結起來,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與“黃金法則”無關,故B項錯誤。多邊外交是相對于雙邊外交而言,指的是三個以上國家在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中的互動,與“黃金法則”無關,故C錯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它強調相互之間以平等的姿態(tài)進行和平外交,符合題干中的“黃金法則”,故D正確。7、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刺激了美國對日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強,故上述三國領導人有如上評述,故C符合題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美英忙于應對經濟危機,蘇聯忙于國內經濟建設,并不真正關心日本侵華行為,故A不符合題意;1945年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此時日本窮途末路,斯大林該評論的是美國行為,故B不符合題意;1940年9月,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確立了三國軸心同盟,此時蘇德互不侵犯,美國尚處于中立狀態(tài),反法西斯國際形勢堪憂,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康有為希望通過社會習俗的變革,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革來實現政治的變革,并融入世界,故C正確?!驹斀狻?、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zhàn)后的金融體系,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個機構,這兩個機構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共同構成了戰(zhàn)后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故B正確;聯合國、雅爾塔體制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錯誤。10、C【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了解西方,通過著書立作介紹西方,開辟了“睜眼看世界”的新天地,這種開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開放意識的覺醒,對傳統思想觀念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不能反映國人學習西方的迫切要求;B選項中“直接”的表述錯誤,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與材料信息不符;D選項錯誤,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1、C【解析】

春秋時期,出現了鐵制農具,故C符合題意;原始社會后期,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商周時期使用青銅農具,如青銅耒,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21—1922年蘇俄征收的實物稅種類繁多,稅制過于復雜,容易增加稅收的社會成本,因此B選項正確;此前長時間的戰(zhàn)爭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行使蘇俄物資極端匱乏,A選項錯誤;這些稅種僅涉及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方面,不能說明蘇俄經濟部門比較健全,C選項錯誤;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存在商品貨幣關系,D選項錯誤。故選B。13、B【解析】

依據材料“1941年11月7日”“讓我們偉大的祖先……讓偉大列寧的旗幟指引著你們向勝利前進”并結合二戰(zhàn)的過程可知,這場戰(zhàn)役指的是莫斯科戰(zhàn)役。②處是莫斯科,B正確;①處是列寧格勒,A錯誤;③處是斯大林格勒,C錯誤;④處是羅斯托夫,D錯誤。故選B。14、B【解析】歐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現,這符合B選項表述的“多元并存”。1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6年7月在圖中④處開始的索姆河戰(zhàn)役中,英、法軍隊使用了最新式兵器,付出了最多兵力,是一戰(zhàn)時期最慘烈的一役,D項正確;①處凡爾登,②處馬恩河,③處瓦茲河都不是一戰(zhàn)中使用到各種最新式兵器的戰(zhàn)役,ABC三項錯誤。16、D【解析】

據材料“中國共產黨北方局推行農業(yè)統一累進稅制,結果是地主與富農階級的負擔比較過去征‘救國公糧’政策時提高了,地主最高增加2.9%,富農最高增加3.20%。其他各階層的負擔降低了,中農一般維持過去狀態(tài),貧農降低0.8%,雇農降低2.7%?!辈⒔Y合所學可知,統一累進稅貫徹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原則,照顧到各階級各階層人民的利益,貧雇農少征,保證了他們的基本生活條件;同時又規(guī)定了累進最高率,第十二等后不管納稅人的財產、收入折合的富力有多高,也不再追加增收稅,對富者有利,保障了他們的財產所有權,目的是調動地主、富農一致抗日,適應了抗日戰(zhàn)爭新形勢的需要,D正確;土地革命是1927—1937年,與材料不符,A錯誤;據所學可知,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故B說法錯誤;國民革命是1924年---1927年,C與材料不符。17、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天賦人權思索的是個人權利從何而來,社會契約思索的是國家權力從何而來,分權制衡思索的是如何處理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故D正確;自由平等、人民主權和個人權利從何而來無關,故AB錯誤;開明專制和國家權力從何而來無關,故C錯誤。18、B【解析】

從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組公私合營企業(yè)”可以看出,社論討論的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從“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論認為工商業(yè)改造應當穩(wěn)步推進。故答案為B項。當時社會主義改造尚未結束,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一五”計劃,排除C項;1952年底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已經完成,排除D項。19、B【解析】

據材料“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1899年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內容是列強在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B正確;義和團運動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而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是因為當列強瓜分中國時,美國忙于美西戰(zhàn)爭,無暇東顧,A錯誤;《辛丑條約》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C錯誤;“門戶開放”政策使列強對中國侵略加深,不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錯誤。20、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晏嬰認為國君如果德政比祈禱更重要,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選項D正確;君權神授觀念是董仲舒提倡的,選項A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春秋時期尚未形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選項B排除;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選項C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點睛】解題關鍵在于把握晏嬰言論中對鬼神的態(tài)度,其強調人的作用,以此思路解答即可。21、A【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上海輪船招商局是近代股份公司,而股份公司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組織生產和經營的重要方式,所以上海輪船招商局實行賬務公開也是受到了西方經營模式的影響,故A項正確。查賬是近代股份公司中股民的權利,材料未體現股民對企業(yè)的不信任,B項錯誤。上海輪船招商局是洋務企業(yè),其主要目的是解決軍事工業(yè)的資金問題,而不是鼓勵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項錯誤。近代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的確較快,但在材料中媒體只是作為一種宣傳工具,而不是強調其傳播的速度,D項錯誤。22、A【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讀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前計劃經濟國家擁抱經濟全球化,這表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找到了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特定的位置,積極融入多邊治理體系,這擴大了多邊治理體系范圍,故選A項;材料信息未體現舊的經濟秩序受到沖擊,故排除B項;經濟全球化雖然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但由于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日益擴大,故排除C項;D項中的“權重發(fā)生顯著變化”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23、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緣關系為紐帶維持統治秩序的政治制度;題干“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家祭”明顯與血緣有關。故答案為B項。A項,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一種政治制度,排除;C項,禮樂制涉及的是等級制度,不合題意,排除;D項,郡縣制是秦朝時期在全國推行的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军c睛】推斷(理)型選擇題解答時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guī)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guī)律并掌握運用。24、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采取措施對經濟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聯系所學可知,這是在經濟危機沖擊的背景下,通過這些措施刺激經濟的復蘇和發(fā)展,故答案為D項;材料反映的是針對經濟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不是緩解社會矛盾,排除A項;B項反映的是政府的做法,而不是目的,排除;政府的目的只是應對危機,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25、A【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思想界宣傳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各種思潮,表明當時民族危機空前加深,中國社會和中國人迫切尋求改造社會的良方,A項正確;19世紀末20世紀初無產階級尚未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改造尚未開始,無法說明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國情,B項錯誤;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主流是資本主義,五四運動以后,社會主義成為中國新思想的主流,C項錯誤;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當時還沒有共產黨,D項錯誤。26、C【解析】

由材料“我們面對一個新世界,用的卻是并非為這個世界而設的體制”可知,作者認為北約是國際政治舊秩序下的產物,已經不能適應世界發(fā)展的新形勢,故選C。阿富汗戰(zhàn)爭發(fā)生于21世紀,兩極格局已經瓦解,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義產生的原因,其主體在對北約的論述分析,故B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約為例說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zhàn),北約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點,排除D。27、D【解析】

互聯網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在二戰(zhàn)之后才出現的,故D項符合題意;ABC項都是一二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在二戰(zhàn)中都有可能出現,排除ABC項。28、D【解析】

據材料“買到英美煙草公司的哈德門牌卷煙”“許多村民不知道孫中山,但幾乎沒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煙的”可知,在較偏遠農村地區(qū)都知道英美的香煙,本質上反映了中國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日趨緊密,故D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影響,故A選項錯誤;材料反映了中國逐漸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無法得出底層農民是外國煙草的消費主力的結論,故B選項錯誤;英美加強對中國的煙草傾銷是材料表象,不是本質,故C選項錯誤。29、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啟繼承了禹的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夏朝以“家天下”的形式持續(xù)了四百年的統治。世襲制以血緣關系作為職位傳承的紐帶,家族統治是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所以此項與“家天下”有關。材料反映了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繼承其職位,做了夏王,世襲制開始,故D正確;大同之世就是在天下為公的條件下,選賢舉能使得社會不用管理就能安定,大同是公天下,禪讓制是此時期最主要的政治形式,職位傳承上,以“賢”為重,不符題意,故A錯誤;部落聯盟時期,原始民主選舉制度的反映,其意思是職位傳給賢能之人,而不是傳給兒子,不符題意,故B錯誤;部落聯盟時期,原始民主選舉制度,具體表現在堯讓位于賢能的舜,舜讓位于治水有功的禹,明顯與“家天下”無關,故C錯誤。30、B【解析】

圖片信息體現的是“明代中期工商業(yè)城鎮(zhèn)”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東南沿海地區(qū),區(qū)域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同,有利于區(qū)域貿易的迅速發(fā)展,B正確;傳統經濟結構是自然經濟,直到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瓦解,A錯誤;南宋經濟重心南移,C錯誤;清朝繼續(xù)實行閉關鎖國政策,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從征平叛;整肅地方吏治;重視民生,維護社會穩(wěn)定:穩(wěn)定朝局,鞏固統治。(2)進士出身,學識較高;廉潔奉公,心懷百姓;身逢時勢,勇于擔當:內閣看重;有軍事才干。【解析】

(1)歷史功績:依據材料中“于謙從征有功”、“平反冤獄,嚴懲貪污,聲譽卓著”、“豁免農民欠租,減輕商旅稅率……賑濟貧苦,廣修道路”、“最終穩(wěn)定了朝局……維護了明朝統治”等信息結合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