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專項練習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專項練習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專項練習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專項練習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專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練習

班級一考號姓名總分一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

“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眨骸拔慈袅跻蝻L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題目:本文中的兩個比喻哪個更好?為什么?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囊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砌,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

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

者?!?/p>

題目L結(jié)合全文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題目2:最后用舟子的話作結(jié),有何意義?如何理解“癡”字的含義?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題目:體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寫景句的妙處。

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知識點

一、常見問法

1.從修辭手法的角度(或自選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2.畫線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3.畫線句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4.畫線句有什么含義(或言外之意)?

5.本文在語言的形式上有什么特點?試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句簡要說明。

6.請簡要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7.本文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8?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解題技巧

初中教材所編選的文言文,大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在語言方面都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值得品味和鑒

賞。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的具體要求有:品味精美語句含蓄豐富的深層含意和抒情色彩,品味語言運用的修

辭方法及其修辭效果,品味語言的表達技巧及其表達效果,品味重點句子在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等。

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主要著眼于一個“懂”字,即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達作用,并能體會

語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評述。

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賞析塑造人物的手法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寫(通過描寫主人公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表現(xiàn)其性格的方法)、

側(cè)面描寫(通過描寫他人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表現(xiàn)主人公性格的方法)、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對

比襯托。

2.品析修辭方法

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一樣,常常運用比喻、擬人、對偶、排比、夸張、反向、設(shè)問等修辭方法,要能辨析文言語句

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品味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辨析文言語句的修辭方法,既要扣住該修辭的基本作用,又應結(jié)合

語境來品析其作用。

3.品析表達方式

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議論、描寫、抒情,其中議論句、抒情句常起畫龍點晴、揭示主旨的作用,描寫句常

具有生動形象、優(yōu)美動人的效果,應注意重點品析。如《陋室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運用了議論的表達

方式,點明了全文的主旨。

4.品析表現(xiàn)手法

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jié)合、首尾照應、畫龍點睛、敘議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

烘托、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等。

5.品析語言特點

品味語言的方法有:從修辭的角度品析,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品析、抓住語言的形式(句式、音韻、節(jié)奏

等)。

6.品析煉字煉句

古人作文講究煉字煉句,閱讀古文,要注意品析作者煉字煉句的技巧和作用,要特別抓住那些精警傳神的詞語

和言簡意豐的句子予以品析。

鑒賞文言文語言的表達技巧,務必要遵循“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表達技巧總是為表現(xiàn)作品的思想內(nèi)

容服務的,因此,分析表達技巧的表達作用或效果定要緊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不能脫離具體的語

境泛泛而談。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

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題目:“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

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

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題目1:簡要賞析文章第二段的寫法。

題目2:本文在描繪景色時,手法多樣。請你任選一種手法,結(jié)合本文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賞析。

(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

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謂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

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蜃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狹背。凡

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

也。

(節(jié)選自袁宏道《滿井游記》)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

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土女,下迨部屋②,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

③。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爨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輻電

霍④,無得而狀。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置⑥,競以歌喉相斗,雅俗既

陳,妍姥⑦自別。未兒,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⑧,寂然

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⑨;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拍而歌,竹肉相發(fā)⑩,清聲亮徹,聽者魂銷。

(節(jié)選自袁宏道《虎丘記》)

【注釋】①虎丘:山名,位于蘇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勝古跡。②下迨(ddi)薛(p6u)

屋:下至小戶人家。③交衢間:指路邊。④雷輻(gOn)電霍:雷鳴電閃。⑤布席:安設(shè)筵席。⑥分曹部置:

分批安排。曹,成對。⑦妍姥(chi):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屬(zh0)而和(屋)者,才三

四輩:隨著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發(fā):簫管聲伴著歌唱聲。竹肉,管樂器和歌喉。

題目:文段理解。

(1)甲文寫一景,以景觀為主,重點描繪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等優(yōu)美景色;乙文繪秋景,以人文景

觀為主,重點描述了的熱鬧場面。

(2)甲、乙兩文都采用了點面結(jié)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點,極富層次感。請以乙文為例具體說明(可

借用原文語句回答)。

(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

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日: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畟骱??銜觴賦詩,以樂

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題目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兩句的言外之意?

題目2: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謫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

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

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

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題目1:第5段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題目2:作者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滕子京的勸勉,結(jié)尾發(fā)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嘆。

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九)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

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題目:本文在描繪景色時,手法多樣。請你任選一種手法,結(jié)合本文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賞析。

(十)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

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

亭??鬃釉疲汉温??

題目:賞析下列句子。

⑴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⑵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⑶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⑷孔子云:何陋之有?

(十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

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題目1.下列選項不是對偶句的一項是()0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C.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題目2.”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兩句臉炙人口,請作一點兒賞析。

題目3.結(jié)合下面的材料,體會作者在文章結(jié)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言外之意。

子欲居九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

(《論語?子罕》)(十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囊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

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

者?!?/p>

題目:簡析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

附:參考答案和解析

(一)

【答案】示例一:“撒鹽空中”一喻更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跟“撒鹽空中”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

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chǔ)。

示例二:“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寫出了雪花輕盈的姿態(tài),有美感,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

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

【解析】本題屬于賞析句子的題型,主要分析比喻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需要運用“文體判定法”“語言分

析法”解題。先要表達觀點,肯定哪個比喻句好。然后結(jié)合本體、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和喻體的表達效果分析,鹽

與雪的顏色接近,屬于形似,但雪花是可以飛舞的,鹽卻做不到,屬于神似不夠;而柳絮雖然顏色不接近,但是

輕盈飛舞的姿態(tài)卻和雪花相似,并且有美感,容易激發(fā)讀者想象力,而且柳絮是春天的事物,以溫暖的春天的事

物比喻冬天的雪花,反差大,也體現(xiàn)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給人一種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又迎合屋內(nèi)的氣氛,

十分精妙。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種觀點作答,能夠自圓其說即可。

(二)

1.

【答案】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有聲。

【解析】文章第一段以記敘開頭,接著描寫西湖雪景;第二段先敘事一一湖心亭奇遇,最后議論。寫景、敘事

中飽含著作者的情感。

2.

【答案】畫龍點睛,深化意境。說明對此迷人雪景“癡”迷的人不是只有作者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cè)面烘

托。

從船夫口中道出的“癡”字,看似隨意,實則意味深長。從本文來看,作者的“癡”表現(xiàn)在:癡行,“獨往

湖心亭看雪”“強飲三大白”,表現(xiàn)出特立獨行、率性而為的一面;癡景,欣賞大雪無垠的世界,映射出對高潔

人格的追求;癡情,“崇禎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記述,透露出無限的悵惘和淡淡的哀愁。

(三)

【答案】示例一:用“積水空明”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苻交

橫”來比喻月光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示例二: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光比作積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存,生動形象地

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麗淡雅。

示例三:“蓋”是“原來是”的意思,一個“蓋”字使文意陡然一變,讓讀者驚悟,作者初寫庭下積水、水

中藻行,都是為了寫竹柏投影,是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瀾。

示例四:繪景以虛寫實。全句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

明”,可以推見月色之明,“水中藻、苻交橫”,可以推見月色之清了。作者以虛寫實,創(chuàng)造出一個空明澄澈、

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解析1可以從修辭、用詞、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

(四)

【答案】言外之意:自從南朝謝靈運以來,只有自己才會欣賞這種奇境,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寄情山

水、歸隱林泉的志趣。這句話感嘆世人追逐功名,無暇欣賞奇山麗水,從而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清高。

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謝靈運的仰慕之情,又抒發(fā)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

意之感。

(五)

1.

【答案】示例一: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八钥~碧,千丈見底”是正面描寫,“游魚細石,直視無

礙”是側(cè)面描寫,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示例二:動靜結(jié)合?!八钥~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顯示了江水的靜態(tài)美;“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顯示了江水氣勢磅礴的動態(tài)美。

示例三: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八钥~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用夸張手法突出水的清澈、

深邃;“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夸張、比喻、對偶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流之湍急。

2.

【答案】示例一:“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采用了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

突出了水清的特點。

示例二:“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既

寫出了江水的靜態(tài)美,又寫出了江水的動態(tài)美,動靜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水清和水勢迅猛的特點。

示例三:“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

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作者從視覺上寫出了山的形貌,從聽覺上寫出了群峰中的各種聲響,突出了山的生命活

力。

示例四:作者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不僅實寫了眼前之景,還觸景生情,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一一“鶯飛戾天者,

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一虛寫,表達了厭棄塵俗、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

(六)

【答案】(1)春(初春之、早春之)自然游人聚飲斗歌(意對即可。若只扣住“聚飲”或“賽歌”一個元

素不得分)

(2)答案示例:①面:“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秉c:

“而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p>

②面:“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秉c:“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無得而

狀?!?/p>

③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秉c一:“分曹部置,……才三四輩?!秉c二:“一

簫、一寸管,一人緩拍而歌,……聽者魂銷?!保ù鸪銎渲幸环N點面結(jié)合的方式即可)

【參考譯文】【甲】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東直門,來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夾在堤

的兩岸,肥沃的土地稍微有些濕潤,一眼望去四周空曠遼闊,(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

(河上的)冰面開始融化,水波開始閃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層層疊疊,(河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

地好像鏡子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空下融化的積雪洗過,美好得好像剛擦過一樣,

鮮艷光亮,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才剛剛梳過髻寰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

苗破土而出,高約一寸左右。游賞的人雖然還不是很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

的,也經(jīng)常能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

面上吸水的魚,都悠閑自在,鳥的羽毛和魚的鰭之間都透出喜悅的氣息。(現(xiàn)在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未嘗沒有

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卻)沒有覺察它啊。

【乙】虎丘離蘇州城約七八里路,那山上沒有高峻的山峰與幽深的峽谷,只不過因為靠近蘇州城的緣故,奏

著音樂的游船,沒有一天不到那兒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開花季節(jié)的早晨,下雪天的黃昏,游人來來往往,紛繁

錯雜得像織布一樣,而以中秋最為繁盛熱鬧。

每到這一天,全城閉戶,攜手并肩而來。無論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還是平民百姓,沒有誰不是打扮得漂漂

亮亮的,重重疊疊地鋪設(shè)席氈,將酒肴擺在大路中間,從千人石一直到山門,如梳齒魚鱗般密集相連。檀板聚積如

小山,樽望似云霞般傾瀉,遠遠望去,猶如成群的大雁棲落在平坦的沙灘,彩霞鋪滿江面,電閃雷鳴,無法具體描

繪它的形狀。剛開始陳設(shè)席位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如團聚在一起的蚊子,沒法分辨識認。等到分隊安排,

爭相以歌喉比高低;雅樂和俗樂各各陳獻后,美和丑自然區(qū)別開了。不多時,搖頭頓腳按節(jié)拍而歌的,只不過幾十

個人而己。一會兒,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潔白的絹綢,所有粗俗的歌樂,不再發(fā)出聲響,跟隨著唱和

的,只有三四個人。一支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著歌板唱著,管樂伴著歌喉,聲音清脆噴亮,使聽眾陶醉不已。

(七)

1.

【答案】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yè)、民風淳樸,這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作者希望人類社會返璞歸真,

過上先民那樣與世無爭、怡然自樂的生活,希望統(tǒng)治階級減輕人民疾苦,給人民以安寧、團結(jié)。從一個側(cè)面反映

也五柳先生對黑暗現(xiàn)實厭惡的態(tài)度。

2.

【答案】議論。作用是畫龍點睛,概括人物本質(zhì)特征,揭示全文主旨(引用名言贊頌五柳先生,通過議論揭示

文章的中心)。

【參考譯文】不知道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

“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領(lǐng)會要旨不在一字一

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當對書中意旨有領(lǐng)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記了吃飯。(他)生性喜愛喝酒,但因為家境貧

困就不能經(jīng)常得到。親戚朋友知道他有這種嗜好,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喝酒時總是開懷暢飲,希望一定喝

醉。醉后就回家去,一點也不留戀,說走就走。住處只有堵墻壁,空空蕩蕩,不能遮蔽風雨和烈日;穿著粗布短衣,

還打滿了補丁,缺吃少喝,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先生卻安然自得。(他)常常寫文章自我娛樂,

稍微透露自己的志趣。(他)忘記了世俗得失,準備用這種超然物外的態(tài)度度過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因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因為富貴而匆忙追求?!边@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

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他是上古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上古

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八)

1.

【答案】表達方式:議論。作用:①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nèi)涵;②表達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

抱負;③勉勵友人;④點明中心。

2.

【答案】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滕子京的勸勉之情,希望他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

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九)

【答案】示例一:借景抒情。借三峽四季美景,抒發(fā)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示例二:動靜結(jié)合。從全文看,文章開篇寫三峽七百里的山勢屬于靜態(tài)描寫,寫夏水暴漲屬于動態(tài)描寫。從

局部來看,“素湍”“回清”是動態(tài)描寫,“綠潭”“倒影”是靜態(tài)描寫。

示例三: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第一段“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

日”正面描寫山的連綿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cè)面烘托山的高峻、連綿,江面之狹窄。

(十)

【答案】(1)示例一:用對偶手法寫居室環(huán)境,渲染了居室恬靜的氣氛,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寧靜。

示例二: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描寫居室清幽寧靜的環(huán)境,渲染了居室恬靜的氣氛。

示例三:“上”“入”二字生動傳神,化靜為動,使景物有生氣,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景物的喜愛之情。

示例四:對仗工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韻律美。

(2)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xiàn)了作者擺脫喧囂生活、繁雜公務的欣喜和對世俗生活的厭棄以及恬淡閑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