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4中考物理實驗探究真題精準練專題14運動和力含解析_第1頁
備戰(zhàn)2024中考物理實驗探究真題精準練專題14運動和力含解析_第2頁
備戰(zhàn)2024中考物理實驗探究真題精準練專題14運動和力含解析_第3頁
備戰(zhàn)2024中考物理實驗探究真題精準練專題14運動和力含解析_第4頁
備戰(zhàn)2024中考物理實驗探究真題精準練專題14運動和力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14運動和力近年中考試驗探究真題——專題精準練習50題:1.(2024·西藏中考真題)在“探討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試驗中,試驗裝置如圖所示。(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物體在長木板上做_________運動,由_________的學問可知,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等,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變更木塊上砝碼的數(shù)量,測出滑動摩擦力;在長木板上鋪上棉布,重復以上試驗,將全部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第5次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N,如圖(戊)所示;示試驗次數(shù)砝碼的個數(shù)接觸面材質(zhì)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N10木塊-長木板0.321木塊-長木板0.432木塊-長木板0.540木塊-棉布0.651木塊-棉布62木塊-棉布1.0(2)由甲和丁,乙和戊,丙和己三組數(shù)據(jù)得出試驗結(jié)論:接觸面所受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由甲、乙、丙組數(shù)據(jù)得出試驗結(jié)論:____________;(3)有同學設計了另一種試驗方案如圖所示,請說一說這個方案的好處:____________。(說出一條即可)【答案】勻速直線二力平衡0.8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無需勻速拉動木板【詳解】(1)[1][2]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物體在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二力平衡的學問可知,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等,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3]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其示數(shù)為0.8N。(2)[4]甲、乙、丙知,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故可得出結(jié)論: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5]由圖知,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木塊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更,是靜止的,故這個方案的好處是:無需勻速拉動木板。2.(2024·遼寧盤錦市·中考真題)汽車急剎車時車輪常常處于抱死(車輪不轉(zhuǎn))狀態(tài),物理小組猜想可能是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大小不同,因而對汽車運動的影響不同,于是做了如下模擬試驗。試驗一:比較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大小(1)為測量滾動摩擦的大小,將小車置于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小車做______運動。讀數(shù)時發(fā)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很小,無法精確讀數(shù)。(2)于是將毛巾鋪在長木板上,重復(1)中的操作,如圖甲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N。(3)為測量滑動摩擦的大小,將車輪______(填“卡住”或“拆下”),在毛巾表面重復(1)中的操作,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0.8N。(4)試驗表明:同一表面上,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大。試驗二:探究水平面上摩擦阻力對車運動的影響(1)如圖乙所示,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視察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的距離。請在圖乙中畫出小車在木板上運動時,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圖(以O為作用點,不計空氣阻力)。______(2)通過試驗一還發(fā)覺,小車運動時接觸面越粗糙,滾動摩擦越大。于是將毛巾鋪在______(填“斜面”、“木板”或“斜面和木板”)表面,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視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3)試驗發(fā)覺,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的距離較小,這表明小車運動時所受摩擦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______(填“快”或“慢”)。綜合兩個試驗可知,急剎車時抱死車輪是用滑動代替滾動增大摩擦來減小剎車距離。【答案】勻速直線0.6卡住木板快【詳解】試驗一:比較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大小(1)[1]試驗中,將小車置于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2)[2]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1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0.6N。(3)[3]為測量滑動摩擦的大小,將車輪卡住,車輪在木板上滑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0.8N。試驗二:探究水平面上摩擦阻力對車運動的影響(1)[4]小車在木板上運動時,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水平向左,如圖所示:(2)[5]將毛巾鋪在木板表面,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視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3)[6]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表面越粗糙,阻力就越大,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近,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減小得越快。3.(2024·遼寧鞍山市·中考真題)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試驗中,試驗裝置如圖所示。選取三個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在不同的接觸面上,其中甲、乙兩圖的接觸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圖的接觸面是棉布。(1)試驗中應當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接觸面上做______運動,依據(jù)______學問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假如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應選擇______兩圖進行試驗,比較兩圖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3)某同學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guān)。于是他將甲圖中木塊切去一半(如圖丁所示),重復甲圖的試驗操作。他比較圖甲和圖丁的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你認為他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改進方法是______?!敬鸢浮縿蛩僦本€二力平衡乙丙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沒有限制壓力相同見解析【詳解】(1)[1][2]應當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接觸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依據(jù)二力平衡學問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3][4]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須要限制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圖乙丙符合題意;可以看出丙中接觸面比較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較大,摩擦力較大,可以得到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5][6]要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的關(guān)系,需使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變更接觸面積的大小,而將木塊切去一半,則在接觸面積變更的同時,壓力也發(fā)生了變更,所以得出錯誤結(jié)論。可以將切下的木塊疊放在被拉木塊上面,重復甲的操作過程,比較它和甲的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4.(2024·廣西百色市·中考真題)某次探究試驗中,小明依次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上滑下,再視察和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試驗情景如圖所示。(1)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起先滑行時的速度大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2)分析小車運動狀況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__(選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假如水平面光滑,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作用,它將在水平面上______;說明物體的運動______(選填“須要”或“不須要”)力來維持;(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探討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肯定律。該定律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試驗干脆驗證?!敬鸢浮肯嗟嚷鰟蛩僦本€運動不須要不能【詳解】(1)[1]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起先滑行時的速度大小,每次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2)[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3][4]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即小車不受力,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會變更,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3)[5]牛頓第肯定律是在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推理得出的,不是用試驗干脆得出的。5.(2024·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如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1)試驗過程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A,使它沿水平方向做______運動,可得出木塊A與接觸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辉趫D甲中,若拉力變?yōu)?.8N,則木塊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______N;(2)比較甲、乙兩次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______有關(guān);(3)比較乙、丙兩次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敬鸢浮縿蛩僦本€1.2N粗糙程度正壓力【詳解】(1)[1][2]使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依據(jù)牛頓第肯定律,可知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此時若增大拉力,物體會加速運動,但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不變,仍為1.2N。(2)[3]比較甲、乙兩次試驗,壓力相同,只變更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3)[4]比較乙、丙兩次試驗,粗糙程度相同,只變更了正壓力的大小,故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有關(guān)。6.(2024·遼寧阜新市·中考真題)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試驗中,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次數(shù)123接觸面木板木板毛巾壓力/N1.01.51.0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0.40.60.6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試驗中,小明每次都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______力。(2)比較第1、2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3)比較第______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若在第1次試驗中,木塊以更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0.4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第2次試驗中,砝碼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敬鸢浮克狡胶獯?、3等于0【詳解】(1)[1][2]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需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平衡力。(2)[3]比較第1、2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可得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4]比較第1、3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間的壓力相等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可得在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5]若在第1次試驗中,木塊以更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0.4N。(5)[6]第2次試驗中,砝碼與木塊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砝碼不受摩擦力。7.(2024·遼寧葫蘆島市·中考真題)下面是岳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1)如圖甲所示,將一個木塊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動,依據(jù)______原理可以測出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______。(2)如圖乙所示,在木塊上放一個重物,重復上面的操作,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3)為了操作便利,岳岳對試驗進行了如圖丙所示的改進,將彈簧測力計固定,拉動木塊下的毛巾,木塊相對地面保持靜止,這樣改進后______(填“須要”或“不須要”)勻速拉動毛巾。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壓力相同時,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敬鸢浮縿蛩俣ζ胶?.6壓力大?。▔毫Γ┎豁氁佑|面越粗糙【詳解】(1)[1][2][3]試驗時,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并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依據(jù)二力平衡可知,彈簧測力計計拉力大小與摩擦力大小相等,可以測出木塊在木板上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6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2.6N。(2)[4]在木塊上放一個重物,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變大,比較甲、乙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3)[5]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的摩擦力與測力計拉力為平衡力,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與毛巾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不須要勻速拉動毛巾。[6]比較甲、丙兩圖,壓力相同,丙圖中接觸面比較粗糙,滑動摩擦力較大,所以可以得到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8.(2024·江蘇宿遷市·中考真題)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讓小車從斜面相同高度由靜止滑下,在三個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狀況如圖所示。(1)試驗中讓小車從相同高度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起先運動時的速度大小______,本試驗中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車受到的______。(2)分析圖中運動狀況可知:小車受到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______。(3)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狀況下,若要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可將小車從斜面的______高度由靜止滑下,比較小車在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即可。【答案】相等摩擦力越遠不同相同【詳解】(1)[1]試驗中讓小車從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起先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相同。[2]本試驗中小車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阻礙小車運動,所以本試驗小車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車受到的摩擦力。(2)[3]小車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分析圖中運動狀況可知: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距離最遠,所以分析圖中運動狀況可知:小車受到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遠。(3)[4][5]視察小車在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狀況下,若要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則變更小車在同一斜面上的高度來變更小車的速度,比較小車在相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即可。9.(2024·浙江衢州市·中考真題)小科騎自行車時發(fā)覺,在不同的路面上,停止踩腳踏板,車都能接著運動一段距離。于是小科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車運動的距離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猜想二:車運動的距離可能與車速有關(guān)。為驗證猜想,他用絲綢、棉布、小球、斜面和長木板進行模擬試驗,如圖所示。(1)驗證猜想一,應分別將絲綢、棉布鋪在______(選填“斜面”“長木板”或“斜面和長木板”)上,并完成試驗。(2)請用所給的器材,設計一個驗證猜想二的試驗方案(要求簡要敘述試驗步驟和預期試驗結(jié)果):______。(3)小科試驗結(jié)束后反思,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那么可以通過比較起始速度相同的同一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或______來推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敬鸢浮块L木板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處靜止釋放,測量并記錄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運動距離;假如三次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運動距離不同,說明小球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與速度有關(guān)時間或小球速度變更的快慢【詳解】(1)[1]探究車運動的距離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時,采納的是限制變量法,試驗中須要變更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得出結(jié)論,所以須要把絲綢、棉布鋪在長木板上;(2)[2]探究車運動的距離可能與車速有關(guān)時,須要限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所以試驗步驟為: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處靜止釋放,測量并記錄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運動距離;假如三次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運動距離不同,說明小球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與速度有關(guān);(3)[3]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那么可以通過比較起始速度相同的同一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或運動的時間、小球速度的變更的快慢來推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0.(2024·浙江舟山市·中考真題)著陸傘是讓人或物體從空中平安著陸到地面的一種工具,廣泛用于應急救生、空投物資等。某STEM項目學習小組同學對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產(chǎn)生了愛好,并開展了以下試驗。[試驗器材]①紗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亮膠帶、繩子、天平。[提出問題]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建立假設]假設一: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材料有關(guān);假設二: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面積有關(guān);假設三: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有關(guān)。[收集證據(jù)]如圖,將沙包掛在著陸傘上,并使它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試驗時,同學們發(fā)覺試驗器材中缺少一種測量工具_____,完善試驗器材后接著試驗,獲得以下數(shù)據(jù)。組別傘面材料傘面面積(cm2)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g)著陸時間(s)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1紗布12001008.68.58.78.62棉布12001009.39.59.49.4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得出結(jié)論]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發(fā)覺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_____有關(guān)。[思索探討]進一步分析發(fā)覺,針對建立的假設,所收集的證據(jù)并不完整,請你在答題卷的表格中將試驗方案補充完整。_____【答案】秒表傘面材料、傘面面積組別傘面材料傘面面積(cm2)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g)著陸時間(s)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1紗布12001008.68.58.78.62棉布12001009.39.59.49.4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5紗布1200130【詳解】[1]試驗中須要測量著陸傘著陸所用的時間,故須要用到秒表。[2]依據(jù)3和4的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傘的總質(zhì)量、材料相同時,傘面面積越大,所用的時間越長,即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面積有關(guān);依據(jù)和2的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傘的總質(zhì)量、傘面面積相同時,傘的材料不同,所用的時間不同,即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的材料有關(guān);即: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材料、傘面面積有關(guān)。[3]試驗中須要探究著陸傘下降的速度與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須要限制傘的材料和傘面面積相同,變更質(zhì)量的大小,所以須要添加的數(shù)據(jù)為組別5,如下表所示:組別傘面材料傘面面積(cm2)傘和重物的總質(zhì)量(g)著陸時間(s)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1紗布12001008.68.58.78.62棉布12001009.39.59.49.43防水布120013010.710.810.910.84防水布150013013.113.413.413.35紗布120013011.(2024·浙江湖州市·中考真題)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更,運動狀態(tài)的變更包括運動速度的變更和運動方向的變更。某科學愛好小組為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變更的快慢(單位時間內(nèi)運動速度的變更量)與物體受力大小的關(guān)系,在創(chuàng)新試驗室做了如下的試驗: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個導軌。導軌上的小車用細繩跨過定滑輪(摩擦不計)與重物相連,小車上固定一個寬為d=1厘米的擋光片。在導軌上A、B兩個位置各固定一個光電門。光電門如圖乙所示。光電門內(nèi)有一束光從N射向M、M處裝有光傳感器,當有物體經(jīng)過NM之間把光攔住時,傳感器能記錄光被攔住的時間t,這樣就可求得擋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A以和vB。兩個光電門協(xié)作運用還能測出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試驗步驟:①保持重物P質(zhì)量不變,讓小車從OA間隨意點釋放,分別測出擋光片經(jīng)過A、B兩位置的擋光時間tA和tB,以及擋光片從A運動到B的時間tAB,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變更量(用a1表示),即a1=重復試驗。a1近似相等。②增大重物質(zhì)量且保持不變,讓小車從OA間隨意點釋放,依據(jù)①的操作,計算出單位時間運動速度的變更量(用a2表示)。重復試驗。a2近似相等,且a2>a1。(1)在試驗①時,某次擋光片經(jīng)過A位置的擋光時間tA為0.025秒,則擋光片穿過光束的速度vA為______;(2)該試驗中為什么用重物P來供應拉力?______;(3)由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4)上述結(jié)論可以說明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現(xiàn)象______。A.制動力(阻力)越大,汽車越簡單停下來B.質(zhì)量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C.速度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答案】0.4m/s使物體受到的拉力恒定不變在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的狀況下,拉力越大,小車的速度變更的越快A【詳解】(1)物體運動的速度為:(2)重物P通過定滑輪拉動物體,由于重物P的重力不變,則對物體的拉力不變,物體受到的拉力是恒定的。(3)依據(jù)試驗步驟①②可知,a2>a1,這表明在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的狀況下,增大重物P的重力,對小車的拉力會變大,小車的速度的增加量越大;故結(jié)論為:在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的狀況下,拉力越大,小車的速度變更的越快。(4)A.制動力(阻力)越大,則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變更的越快,即速度減小的快,汽車越簡單停下來,故A正確;B.質(zhì)量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是因為質(zhì)量大,慣性大,其運動狀態(tài)不簡單變更,故B錯誤;C.在阻力肯定的狀況下,汽車的速度越大,汽車越難停下來,故C錯誤。故選A。12.(2024·貴州畢節(jié)市·中考真題)如圖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試驗。(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在水平面勻速直線運動時,依據(jù)_____可得到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2)其他條件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以不同的速度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_____(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3)在物體A上再放個砝碼重復上面的試驗,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敬鸢浮慷ζ胶鉄o關(guān)增大【詳解】(1)[1]試驗時應當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依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知,這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2)[2]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A以不同的速度勻速運動,此時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速度變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3)[3]在物體A上再放個砝碼重復上面的試驗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變大,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變大。13.(2024·黑龍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題)如圖是探討牛頓第肯定律的試驗。請回答:(1)三次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起先滑下,是為了使它在平面上起先運動的速度______;(2)試驗為了讓小車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納的做法是______;(3)試驗結(jié)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速度減小得越______;(4)依據(jù)試驗結(jié)論,可推理得出:運動的小車假如所受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______運動;(5)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緣由,而是變更物體______的緣由;(6)牛頓第肯定律是建立在______(填序號)。A.日常生活閱歷的基礎(chǔ)上B.科學家猜想的基礎(chǔ)上C.干脆試驗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D.試驗和科學推理相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答案】相同變更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小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D【詳解】(1)[1]采納限制變量法開展試驗,在三次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起先滑下,是為了使它在平面上起先運動的速度相同。(2)[2]如圖所示,試驗為了讓小車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納的做法是變更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3)[3][4]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度有關(guān),試驗結(jié)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4)[5]依據(jù)試驗結(jié)論,依據(jù)牛頓第肯定律可推理得出:運動的小車假如所受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5)[6]由試驗可知,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緣由,而是變更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緣由。(6)[7]牛頓第肯定律是在試驗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出來的科學理論,而不是干脆通過日常生活閱歷或試驗得出的,更不是科學家猜想出來的,故D符合題意。14.(2024·黑龍江大慶市·中考真題)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和壓力關(guān)系”的試驗中,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試驗裝置(各接觸面均粗糙,物塊B足夠長)。增加物塊C的質(zhì)量,使A、B發(fā)生相對滑動,然后保持物塊C的質(zhì)量不變,兩彈簧秤示數(shù)穩(wěn)定后,讀數(shù)分別為和。(1)A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等于__(選填“”或“”)。(2)為了達到試驗目的,物塊B__(選填“肯定”或“不肯定”)做勻速直線運動。(3)假如接著增加C的質(zhì)量,則AB間的滑動摩擦力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敬鸢浮坎豢隙ú蛔儭驹斀狻?1)[1]圖中,A相對桌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測力計的拉力與B施加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等于。(2)[2]A相對桌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測力計示數(shù)與B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故為了達到試驗目的,物塊B不肯定做勻速直線運動。(3)[3]假如接著增加C的質(zhì)量,則增大了對B的拉力大小,則能變更B的運動狀態(tài),A對B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AB間的滑動摩擦力不變。15.(2024·吉林長春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探討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試驗裝置。(1)甲、乙、丙三次試驗分別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做______運動;(2)圖甲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請畫出圖甲中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示意圖______;(3)比較甲、乙兩次試驗,可以探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4)北方城市常常在下大雪后將煤渣撒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來增大摩擦,這是應用______兩次試驗得出的結(jié)論?!敬鸢浮縿蛩僦本€1.8壓力大小甲丙【詳解】(1)[1]該試驗中,需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測力計拉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而由彈簧測力的示數(shù)可以知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2]圖甲中,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其示數(shù)為1.8N。[3]圖甲中木塊向右水平運動,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1.8N(3)[4]甲、乙試驗中物體和木板的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但物體和木板間的壓力大小不相等,故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4)[5]在下大雪后將煤渣撒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來增大摩擦,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甲丙試驗正好說明白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16.(2024·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中考真題)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試驗。讓同一小車滑到接觸面分別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視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1)為了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實時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______滑下,這種探討問題的方法是______(選填“轉(zhuǎn)換法”、“模型法”或“限制變量法“)。(2)伽利略對類似的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想:假如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______。說明物體的運動______(填“須要”或“不須要”)力來維持。(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探討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肯定律。該定律______。A.能用試驗干脆驗證B.不能用試驗干脆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閱歷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答案】同一高度限制變量法做勻速直線運動不須要C【詳解】(1)[1][2]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限制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這種探討問題的方法是限制變量法。(2)[3][4]伽利略對類似的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想:假如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3)[5]ABC.牛頓第肯定律,是在大量閱歷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7.(2024·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題)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體A。(1)如圖甲所示,用輕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勻速地拉物體A,測力計的示數(shù)放大后如圖乙,可讀得為______N,物體所受地面給它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若我們只有一個量程為2.5N的輕彈簧測力計,則可把方案改為如圖丙所示。物體A用輕繩與一輕滑輪相連,輕滑輪上還圍著另一根輕繩,該輕繩一端B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C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勻速地拉著物體A運動(不計滑輪的摩擦)。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輕繩D對物體A的拉力大小的______(填“一半”或“一倍”或“兩倍”);(3)圖丙中,若物體A向左勻速運動的距離為1m,則此過程中輕繩D對物體A的拉力做的功為______J。結(jié)合所學的動滑輪的有關(guān)學問,可知彈簧測力計對繩的端點C做的功與輕繩D拉物體A做的功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敬鸢浮?.6相等一半4.6相等【詳解】(1)[1]如圖甲所示,用輕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勻速地拉物體A,測力計的示數(shù)放大后如圖乙,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則其示數(shù)為4.6N。[2]依據(jù)二力平衡條件,物體所受地面給它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等。(2)[3]物體A用輕繩與一輕滑輪相連,輕滑輪上還圍著另一根輕繩,該輕繩一端B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C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勻速地拉著物體A運動(不計滑輪的摩擦);滑輪組的n=2,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輕繩D對物體A的拉力大小的一半。(3)[4]圖丙中,若物體A向左勻速運動的距離為1m,則此過程中輕繩D對物體A的拉力做的功為[5]結(jié)合所學的動滑輪的有關(guān)學問,可知彈簧測力計對繩的端點C做的功為即與輕繩D拉物體A做的功相等。18.(2024·海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試驗情景?(1)讓小車三次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沿斜面從靜止起先運動,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____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運動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_,運動的時間越長,運動的距離越遠;(3)進一步推理,假如水平面足夠光滑,小車不受阻力,它將____運動下去?【答案】速度小勻速直線(或不停地)【詳解】(1)[1]該試驗用到了限制變量法,限制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2]小車與接觸面間壓力肯定,毛巾、棉布、木板粗糙程度變小,則阻力變小,運動的時間越長,運動的距離越遠。(3)[3]依據(jù)牛頓第肯定律,假如水平面足夠光滑,小車不受阻力,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9.(2024·江蘇無錫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試驗中。(1)需將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以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______相同。(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終所停的位置分別如圖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______;我們可以通過小車所受阻力減小時其運動路程變更的趨勢,推理出阻力減小到零時,運動的小車將______?!敬鸢浮克俣仍竭h勻速直線運動【詳解】[1]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是為了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車通過的距離不同,由試驗知:接觸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3]假如運動的小車不受力時,依據(jù)牛頓第肯定律可知,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會變更,則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20.(2024·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如圖,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請你完成下列試驗步驟:(1)試驗中應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______拉動木塊在長木板上運動(選填“勻速”或“加速”);(2)由甲和乙試驗可知,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______;(3)由______和丙試驗可知,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敬鸢浮縿蛩俅蠹住驹斀狻?1)[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木塊依次在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和毛巾表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2]由圖甲和乙可知,壓力相同,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因此試驗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可得結(jié)論: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3]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應限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由圖示可知,圖甲與圖丙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壓力不同,因此圖甲、丙所示試驗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的關(guān)系。21.(2024·四川遂寧市·中考真題)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話動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情想: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間接觸面積大小有關(guān)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他們選擇的器材有長方體木塊,彈簧測力計,兩個相同砝碼、木板、毛巾等,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面做______運動,使摩擦力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等,收集的試驗數(shù)據(jù)如下:①分析表中______組試驗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猜想B。②分析2、3、4或8、9、10組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③綜合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只與______有關(guān)【答案】勻速直線1、6(或2、7,5、8)無關(guān)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詳解】[1]依據(jù)牛頓第肯定律及二力平衡,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使摩擦力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等。[2]為驗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應限制壓力、接觸面積一樣,即可分析1、6(或2、7,5、8)組試驗數(shù)據(jù)。[3]分析2、3、4或8、9、10組試驗數(shù)據(jù),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度相同,接觸面積不同,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guān)。[4]綜合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22.(2024·湖北武漢市·中考真題)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試驗中,某同學所用器材如圖甲所示其中長木板B的表面比A的表面更粗糙,物塊各表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它的長、寬和高分別是10cm、8cm和6cm。將物塊放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再把砝碼放在物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物塊,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試驗記錄如下表:試驗次數(shù)物塊放置狀況接觸面壓力狀況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1平放A一物塊100g的砝碼放在物塊上2平放B一物塊100g的砝碼放在物塊上2.23平放B一物塊200g的砝碼放在物塊上2.44側(cè)放B-物塊100g的砝碼放在物塊上(1)第1次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示數(shù)是_____________N;(2)由1、2兩次試驗可知:壓力相同時,物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越粗糙,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______(填“越小”或“越大”);由2、3兩次試驗可知:增加物塊上砝碼的質(zhì)量,從而增大______(填“砝碼對物塊”“砝碼對長木板”或“物塊對長木板”)的壓力,這樣就可以探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的關(guān)系;(3)第4次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___________N。【答案】1.8越大物塊對長木板2.2【詳解】(1)[1]由圖乙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1.8N。(2)[2]由1、2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知,當壓力相同時,物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越粗糙,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3]由2、3兩次試驗可知:增加物塊上砝碼的質(zhì)量,從而增大物塊對長木板的壓力。(3)[4]由2、4兩次試驗可知,物塊對長木板的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木塊兩受到摩擦力相同,故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2.2N。23.(2024·湖北荊州市·中考真題)在學習牛頓第肯定律時,老師給出了如圖所示裝置。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視察小車滑行的距離;去掉木板上的毛巾。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視察小車滑行的距離。(1)由試驗可以看出,小車受到的______越大,小車滑行的距離越短,說明力是______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緣由;(2)由上述試驗現(xiàn)象可聯(lián)想到∶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試驗中,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此因素可由下圖中的______兩圖進行探究。試驗時,要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3)上述試驗中,主要運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敬鸢浮孔枇ψ兏佑|面粗糙程度甲丙二力平衡試驗推理法【詳解】(1)[1][2]有試驗可知接觸面越光滑小車移動的距離越遠,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移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更的緣由。(2)[3][4]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由上一試驗現(xiàn)象可聯(lián)想到∶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試驗中,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此因素可由圖中的甲、丙兩圖進行探究。[5]要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3)[6]在探究力與運動關(guān)系試驗中主要方法是試驗推理法。24.(2024·四川瀘州市·中考真題)小聰將一根橡皮筋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彈簧測力計拉其右端來“探究兩個分力與合力的關(guān)系”。(1)試驗中運用的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其分度值為______N;(2)小聰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一起沿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拉到A點,此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3.0N、F2=4.0N;小聰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筋也拉到A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7.0N,如圖乙所示。F的作用效果與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為F1和F2的合力,這種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是______(選填“限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小聰在試驗中突發(fā)奇想,將兩彈簧測力計相互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拉到B點,登記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3=3.0N、F4=4.0N;然后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筋也拉到B點,如圖丙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______N。依據(jù)你對合力與分力的理解,推斷F'______(選填“是”或“不是”)F3、F4的合力?!敬鸢浮?.2等效替代法5(或5.0)是【詳解】(1)[1]彈簧測力計的刻度一大格是2N,一大格有十小格,所以分度值是0.2N。(2)[2]F的作用效果與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用F代替F1、F2,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3)[3]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指針指在4~6N中間,所以示數(shù)是5N。[4]F'的作用效果與F3、F4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是F3、F4的合力。25.(2024·陜西中考真題)為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和器材進行試驗?(1)將木塊平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__方向拉動,使其做______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2)在木塊上加放砝碼,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在長木板上鋪上棉布或毛巾,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______的關(guān)系;(3)試驗中,大家發(fā)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很難穩(wěn)定,于是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來進行試驗?水平傳送帶的速度可以調(diào)整,定滑輪摩擦忽視不計;①啟動傳送帶,當彈資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木塊相對于地面______,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沿水平向______;②某次試驗中,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變更傳送帶的速度大小,大家發(fā)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變更,說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傳送帶的速度大小______?!敬鸢浮克剑ɑ蛩较蛴遥﹦蛩僦本€壓力大小(或壓力)粗糙程度靜止左無關(guān)【詳解】(1)[1][2]只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3]采納限制變量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肯定時,在木塊上加放砝碼,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4]采納限制變量法在壓力肯定時,在長木板上鋪上棉布或毛巾,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3)[5][6]啟動傳送帶,當彈資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木塊相對于地面靜止,這時木塊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與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7]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傳送帶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26.(2024·遼寧遼陽市·中考真題)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試驗中,小平完成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試驗。測量滑動摩擦力時,小平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甲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假如水平拉動木塊向右做加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比較甲、乙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3)比較甲、丙兩次試驗數(shù)據(jù),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的結(jié)論,推斷依據(jù)是______;(4)小平得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后,還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受到壓強的關(guān)系,他選擇了一個長、寬、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塊,設計了兩種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填“A”或“B”)。A.木塊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塊上加不同質(zhì)量的砝碼,拉動木塊,比較兩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B.把木塊分別平放、側(cè)放在木板上,拉動木塊,比較兩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答案】1.2不變壓力不能沒有限制壓力肯定(或甲、丙的壓力不同)B【詳解】(1)[1][2]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2N,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1.2N,假如水平拉動木塊向右做加速運動,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不變。(2)[3]比較甲、乙兩次試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不同,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3)[4][5]甲、丙兩次試驗,壓力不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不能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的結(jié)論。(4)[6]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受到壓強的關(guān)系,限制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變更壓強的大小。A.木塊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塊上加不同質(zhì)量的砝碼,壓力變更了,不符合題意;B.把木塊分別平放、側(cè)放在木板上,壓力不變,變更受力面積,壓強變更,符合題意。故選B。27.(2024·山東濰坊市·中考真題)某同學通過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試驗器材:粗糖程度不同的長木板甲和乙、滑塊(質(zhì)量已知)、破碼、測力計。試驗步驟:①將滑塊放在水平長木板甲上進行試驗,通過變更滑塊上砝碼的個數(shù)變更滑塊的壓力;記錄多組滑動摩擦力F及壓力FN的大?。蛔鞒瞿Σ亮隨壓力FN變更的圖象,如圖象中甲所示;②換用木板乙重復上述試驗,作出摩擦力F隨壓力FN變更的圖象,如圖象中乙所示。(1)如下圖所示,______(選填“A”或“B”)操作更便于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由圖象可知:①在接觸面肯定的狀況下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______比;②長木板______(選填“甲”或“乙”)的接觸面更粗糙?!敬鸢浮緼正甲【詳解】(1)[1]由圖知,用A方案,無需勻速拉動木板,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滑塊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木板對對木塊的摩擦力。用B方案,需勻速拉動滑塊,再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勻速拉動。故選A。(2)①[2]由圖象可知:在接觸面肯定的狀況下,當壓力增大時,滑動摩擦力增大,故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②[3]由圖像可知,當壓力肯定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故在壓力肯定時,甲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則甲的接觸面更粗糙。28.(2024·甘肅金昌市·中考真題)小宇要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籅.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物體運動的速度。接下來小宇通過如圖所示的試驗操作開展探究。(1)進行甲、乙、丙圖試驗時,彈簧測力計必需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______運動;(2)要驗證猜想B,需依據(jù)______兩個圖(選填“甲”、“乙”、“丙”)進行對比試驗;(3)比較甲、乙圖的試驗,得到的試驗結(jié)論是______;(4)在本次試驗中運用的探討方法是轉(zhuǎn)換法和______;(5)小穎發(fā)覺小宇上述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不穩(wěn)定,于是改進了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改進后長木板______(選填“肯定”或“不肯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敬鸢浮縿蛩僦本€運動甲、丙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狀況下,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限制變量法不肯定【詳解】(1)[1]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需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2]驗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保持壓力不變,變更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選擇甲丙兩圖。(3)[3]比較甲、乙試驗,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圖中壓力較大,滑動摩擦力較大,可以得到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狀況下,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4]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物體間的壓力有關(guān),試驗采納限制變量法。(5)[5]木塊與彈簧測力計固定不動,拉動木板運動,不須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便于試驗操作,由于測力計靜止便于讀數(shù),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由于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示數(shù)穩(wěn)定。29.(2024·江蘇連云港市·中考真題)學習過摩擦力以后,小明同學想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之間的關(guān)系,為了提高試驗的精準度,小明選用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該裝置通過驅(qū)動裝置帶動傳送帶運動,木塊保持不動,其中力傳感器可以代替彈簧測力計精確顯示拉力的大小。驅(qū)動裝置的電路如圖乙所示。(1)在試驗過程中,要增大傳送帶運動的速度,可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實現(xiàn);(2)在試驗過程中讓同一木塊在同一傳送帶上進行試驗是為了______;(3)圖丙是不同速度下滑動摩擦力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視察該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理由是______?!敬鸢浮孔笙拗茐毫徒佑|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無關(guān)當速度變更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詳解】(1)[1]由圖乙可知,要增大傳送帶運動的速度,須要增大電動機的速度,可以增大電路中的電流,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由I=可知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大,所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2)[2]讓同一木塊在同一傳送帶上進行試驗,這樣可以限制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3][4]由圖丙可知,當速度變更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無關(guān)。30.(2024·四川成都市·)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試驗中:(1)依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對力的大小進行測量。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_________;A.力可以變更彈簧的形態(tài)B.力可以變更彈簧的運動方向C.力可以變更彈簧的運動快慢(2)在進行圖所示的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_____方向放置,然后進行調(diào)零;(3)利用上圖所示的試驗,可以測量出木塊與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條件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_________運動;(4)小武同學猜想:用兩個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相同的力,示數(shù)可能不同。以下設計中,能驗證該猜想的是__________。A.測量一根頭發(fā)能承受的拉力B.測量同一個木塊受到的重力C.測量讓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D.測量拉動同一個木塊的拉力【答案】A水平勻速直線B【詳解】(1)[1]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是利用力可以變更彈簧的長度,即變更彈簧的形態(tài)。故選A。(2)[2]試驗時,須要水平拉動木塊,所以在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進行調(diào)零。(3)[3]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摩擦力大小和拉力大小相同,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則可以得出摩擦力大小。(4)[4]用兩個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相同的力,則要限制力大小不變。A.測量一根頭發(fā)能承受的拉力,頭發(fā)斷時,力會突變,不好讀數(shù),不能驗證;B.測量同一個木塊受到的重力,木塊重力不變,方向豎直向下,能驗證;C.測量讓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人的感覺不精確,不能驗證;D.測量拉動同一個木塊的拉力,人拉動速度不同,會導致拉力示數(shù)不同,不能驗證,故選B。31.(2024·江蘇泰州市·中考真題)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試驗中:(1)小明調(diào)試試驗裝置時,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如圖甲所示,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行行的是_______;A.小車仍從斜面A處滑下,換一個更長的木板B.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C.斜面傾角不變,小車從斜面上A處以下位置滑下D.減小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2)調(diào)試勝利后,小明每次均將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讓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運動,最終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路程越________。進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為零,小車將保持________(填運動狀態(tài));(3)在上述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更量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更量;(4)上述試驗結(jié)論是小明在分析試驗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科學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試驗結(jié)論的過程與該試驗相同的是________。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四周的磁場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答案】B長勻速直線運動等于C【詳解】(1)[1]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說明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動能較大,速度較大,通過的路程比較大,所以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可以換一個更長的木板;或者將小車從高度較低處滑下,或者可以減小斜面的傾角,從而減小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動能,減小小車在水平面的速度,減小小車通過的路程;故不行行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故選B。(2)[2][3]由圖示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運動的路程越遠;進一步推理可知,當阻力為零時(即小車不受摩擦力),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3)[4]由題意可知,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所以小車到達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的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而且小車最終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都會停下來;所以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更量等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更量。(4)[5]上述試驗結(jié)論是小明在分析試驗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科學推理得出的。所用的方法是志向是試驗法;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的方法是限制變量法,故A不符合題意;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四周的磁場用的方法是轉(zhuǎn)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用的方法是志向試驗法,故C符合題意;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用的方法是限制變量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2.(2024·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題)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試驗中,試驗裝置如圖所示。(1)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_____;但小明在試驗時發(fā)覺,若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舊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緣由是________;(2)現(xiàn)保持F1與F2相等,將木塊換成小車,然后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________,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二力平衡時的兩個力肯定________;(3)假如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A.10NB.5NC.0N【答案】大小相等木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力轉(zhuǎn)動回來在同始終線上B【詳解】(1)[1]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則木塊左右兩邊所受的拉力的大小相等,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能說明一對平衡力的大小相等。[2]小明在試驗時,放入左右盤的砝碼并不等重,但木塊仍能保持靜止,是因為木塊與桌面之間有摩擦,所以木塊所受的左右兩個拉力大小不等,但由于摩擦力的影響,還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2)[3][4]將木塊換成小車后,小車與桌面的摩擦力較小,小車所受的兩個拉力大小雖然相等,但兩個拉力的方向不在同始終線上,于是兩個拉力讓小車轉(zhuǎn)回原位,所以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大小要相等,方向也須要在同始終線上。(3)[5]把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后,在左右盤中放入5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所受的拉力為5N,所以其示數(shù)為5N,故B選項正確。33.(2024·新疆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小麗在“探討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試驗中,用質(zhì)量相等、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兩個物塊A、B放在水平木板上進行試驗:(1)用A做試驗,水平向左拉動木板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木板對物塊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N。再用A、B疊放在一起做試驗(A在下、B在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較大,說明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____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將B放在水平木板上進行試驗,再與用A做的試驗進行對比,目的是為了探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__________(填“面積大小”或“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用A、B分別做試驗時,地面對水平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敬鸢浮?.4壓力粗糙程度相等【詳解】(1)[1]用A做試驗,水平向左拉動木板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每大格表示1N,每小格表示0.2N,指針位置在1N刻度線以下其次小格,故則木板對物塊的摩擦力大小為1.4N。[2]再用A、B疊放在一起做試驗(A在下、B在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較大,說明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3]將B放在水平木板上進行試驗,再與用A做的試驗進行對比,兩物體質(zhì)量相同,即對接觸面的壓力相同,故目的是為了探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4]用A、B分別做試驗時,水平木板對地面的壓力不變,與地面的接觸面不變,故地面對水平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34.(2024·遼寧朝陽市·中考真題)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試驗中,小明選取了如下試驗器材:長木板、木塊、砝碼、棉布、毛巾、彈簧測力計.(1)在此試驗中,運用的探討方法是_____.(2)起先拉木塊時,水平拉力漸漸增大,但木塊仍舊靜止,木塊所受的摩擦力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勻速直線拉動木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為_____N.(4)在木塊上放上一個砝碼,然后勻速直線拉動木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通過甲、乙兩次試驗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____.(5)依據(jù)所供應的試驗器材還可探究下列哪個試驗_____A.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B.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答案】限制變量法變大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A【詳解】(1)[1]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是否有關(guān),應限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積大小相同,只變更壓力大小,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限制壓力大小相同,變更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即應用了限制變量法;(2)[2]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等于拉力,所以,當拉力漸漸增大時,摩擦力也增大;(3)[3]由圖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5N,示數(shù)為2N;(4)[4]在木塊上放上一個砝碼,壓力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增大,摩擦力也增大,所以可以得出:然后勻速直線拉動木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通過甲、乙兩次試驗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5)[5]試驗中供應的器材有長木板、棉布、毛巾三種不同接觸面材料,所以,還可以完成“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的探究,故A符合題意.35.(2024·遼寧葫蘆島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試驗中:(1)同一小車每次從同一斜面的_____由靜止滑下,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2)分析試驗現(xiàn)象可知,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的減小是因為受到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過對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假如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將做_____.(3)試驗后分析得出:假如讓同一個小車在三種表面上運動的距離相等,_____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_____表面上的小車從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答案】同一高度非平衡力勻速直線運動木板毛巾【詳解】(1)[1]該試驗要比較的是小車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離,這樣就要求我們限制變量:初速度,而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起先滑下,可以保證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2)[2]由題知,試驗中通過變更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變更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的減小,說明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更,所以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3]從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出結(jié)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假如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4]假如讓同一個小車在三種表面上運動的距離相等,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依據(jù)W=fs知,在距離相同時,小車在摩擦力最小的水平面上運動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少,三種表面中木板最光滑,所以木板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5]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時,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多,毛巾表面上的小車從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36.(2024·四川內(nèi)江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試驗裝置圖.(1)試驗時運用小車而不運用木塊,是因為小車與桌面間的_____更小,從而減小對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2)在試驗起先時,由于馬虎只在左盤中放入砝碼,小車馬上向左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左盤中砝碼的重力勢能將__,動能將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當兩個盤中分別放上兩個相同的砝碼后,小車靜止在桌面上,這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___.【答案】摩擦力變小變大相等【詳解】第一空.試驗時運用小車而不運用木塊,將滑動摩擦力變?yōu)闈L動摩擦力,大大減小了摩擦,減小了摩擦對試驗的影響;其次空.小車向左運動過程中,左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將變?。坏谌眨来a的速度增大,動能將變大;第四空.當兩個盤中分別放上兩個相同的砝碼后,由于砝碼的重力相同,這兩個力產(chǎn)生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小車就能保持靜止,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相等.37.(2024·貴州銅仁市·中考真題)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試驗方案.(1)通過試驗比較,小明發(fā)覺采納方案乙,試驗效果更好,緣由是_____________.(2)該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保持兩盤中砝碼質(zhì)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放手后視察到小車轉(zhuǎn)動,最終復原到靜止狀態(tài).這個試驗現(xiàn)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_________,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條件的試驗后,又利用該裝置進行探究,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后,小車由靜止向右運動,此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變更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減小摩擦力對試驗的影響變更力的方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狀態(tài)【詳解】第一空.方案乙試驗效果更好,緣由是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減小了摩擦力對試驗的影響;其次空.該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能變更作用力的方向;第三空.保持兩盤砝碼質(zhì)量相等,即保證兩邊的拉力相等,把木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此時兩側(cè)的拉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視察到木塊發(fā)生轉(zhuǎn)動,木塊重新復原到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時,兩側(cè)的拉力又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這個試驗現(xiàn)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第四空.剪斷小車左邊的細線后,小車受力不再平衡,小車由靜止向右運動,說明力可以變更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38.(2024·福建中考真題)如圖是“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試驗裝置示意圖.(1)圖甲中,將木板固定水平拉動木塊,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大小相等;圖乙中,水平拉動木板,待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大小相等.(選填“肯定”或“不肯定")(2)圖丙中,水平拉動木板,待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4.0N,測力計B的示數(shù)為2.5N,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_____N.若增大拉力,當A的示數(shù)為4.8N時,B的示數(shù)為_______N.【答案】不肯定肯定2.52.5【詳解】(1)圖甲中,將木板固定水平拉動木塊,木塊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只有當木塊勻速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才能相等,故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不肯定大小相等;如圖,水平拉動木板,待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肯定相等;(2)圖丙中,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肯定相等,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5N;增大拉力,當A的示數(shù)為4.8N時,木塊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滑動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有關(guān),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沒變更,故拉力仍是2.5N,即B的示數(shù)仍為2.5N.39.(2024·遼寧本溪市·中考真題)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中,試驗過程如圖所示。(1)在試驗中應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體A,依據(jù)_____原理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比較甲、丙兩次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_____相同時,接觸面越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3)在甲、乙兩次勻速直線拉動物體的過程中,假如速度相同,甲、乙兩次的拉力功率P甲_____(填“>”、“=”或“<”)P乙,乙圖中物體B_____(填“受”或“不受”)摩擦力。(4)將試驗進行了如圖丁所示的改進: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對于地面對左運動,物體A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則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_____N,方向_____(填“向左”或向右”),此過程中木板_____(填“必需”或“不必”)勻速運動。【答案】二力平衡壓力粗糙<不受0.8向左不必【詳解】(1)[1]在試驗中應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體A,依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2)[2][3]比較甲、丙兩次試驗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4]在甲、乙兩次勻速直線拉動物體的過程中,因乙中壓力大,故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拉力也大,依據(jù)P=Fv可知,假如速度相同,甲、乙兩次的拉力功率P甲<P乙;[5]乙圖中物體B相對于A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物體B不受摩擦力;(4)[6][7]將試驗進行了如圖丁所示的改進: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對于地面對左運動,物體A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A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測力計對A的拉力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則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0.8N,方向向左;[8]此過程中物體A相對于地面始終靜止,對木板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板不必勻速運動。40.(2024·四川雅安市·中考真題)針對“滑動摩擦力大小是與壓力有關(guān),還是與重力有關(guān)?”這一問題,某物理愛好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了探究,試驗步驟和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試驗步驟臺式測力計示數(shù)F/N金屬盒重力G/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①把金屬盒放在質(zhì)量不計的白紙上,在拉動白紙的過程中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4.84.81.9②將質(zhì)量不計的氫氣球系在金屬盒上,重復步驟①的試驗3.24.81.2③氫氣球仍系在金屬盒上,往金屬盒加入適量的沙子,使臺式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8N,再重復步驟步驟①的試驗4.86.41.9(1)此試驗是依據(jù)二力平衡原理______(選填“間接地”或“干脆地”)測出摩擦力大?。?2)試驗步驟②運用氫氣球是為了變更__(選填“金屬盒對紙的壓力”或“金屬盒的重力”);(3)依據(jù)試驗步驟②、③的數(shù)據(jù)___(選填“能”或“不能”)說明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guān);(4)要分析摩擦力大小與重力大小是否有關(guān),應選擇___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5)與干脆用彈簧測力計拉動金屬盒測量摩擦力相比,拉動白紙進行試驗有很多優(yōu)點,以下說法中不是其優(yōu)點的是___(選填字母序號)。A.不須要勻速拉動白紙B.測力計位置和示數(shù)較穩(wěn)定C.拉動白紙時所用拉力較小,能省力【答案】間接地金屬盒對紙的壓力不能①③C【詳解】[1]在試驗中拉動白紙運動時,金屬盒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依據(jù)二力平衡條件,金屬盒受到的摩擦力與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測力計示數(shù)與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此試驗是依據(jù)二力平衡原理間接地測出摩擦力大小;[2]試驗步驟②運用氫氣球,由于氫氣球向上拉金屬盒,所以金屬盒對白紙的壓力變小,但其本身的重力不變;[3]試驗步驟②、③的數(shù)據(jù),物體的重力和壓力都不相同,沒有限制重力不變,依據(jù)試驗步驟②、③的數(shù)據(jù)不能說明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guān);[4]要分析摩擦力大小與重力大小是否有關(guān),要限制壓力大小相同,故應選擇①③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5]A.金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