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安徽省淮北、宿州市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我國某一歷史時期的部分行政區(qū)域圖,這一時期管理A區(qū)域的機構是:A.中書省B.宣政院C.樞密院D.行中書省2.如圖為美國發(fā)行的《抗戰(zhàn)建國》郵票。這說明A.三民主義與林肯思想一致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C.美國支持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 D.國民政府堅持三民主義3.武王滅商以后,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此外,還封紂子武庚祿父。從材料看,西周分封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A.開發(fā)國家邊遠地區(qū)擴大統治區(qū)域B.安撫舊貴族為了鞏固西周的統治C.勾連舊貴族與周天子的血緣關系D.構成對殷人的合圍之勢提高王權4.“將糾正不平等和現存的非正義,并且使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有可能消除”。為此,發(fā)展中國家組成“七十七國集團”主要是解決A.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能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B.世界經濟體系內南北發(fā)展不平衡問題C.國際貿易過程中秩序的管理仲裁問題 D.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公共衛(wèi)生體系問題5.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并存的經濟成分有①自然經濟②民族資本主義經濟③洋務經濟④外國資本主義經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民國時期,無錫一男聘結一女,已擇日迎娶。女方寄信告之男方,說這門婚事是家兄一人之意,本人死不順從。男方知曉真相,退還庚帖。這件事被喻為“女權發(fā)達之噶矢婚嫁文明之濫觴”。對此理解比較全面的是A.社會觀念,碰撞轉型 B.民主自由,深入人心C.婦女解放,潮流涌動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7.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時,被一個公民請求代寫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問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為什么,我甚至還不認識這個人;但是到處都稱呼他為‘公正之士’,我實在聽煩了?!边@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A.充分體現了公民的意志B.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C.實際上不起任何作用D.是審判民主敵人的最佳方式8.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討論會,會議形成了價格雙軌制等成果。這是中青年工作者“第一次集體發(fā)聲”,被稱作“莫干山會議”。此后,雙軌制成為時代名詞。這次會議A.拉開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序幕 B.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C.制定出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政策 D.響應了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方針9.《漢書·藝文志》記述了部分稷下(戰(zhàn)國時期的稷下學宮)先生的著作目錄。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學者薈萃稷下,往往是率領弟子門徒一并來的。稷下先生與各派著名學者在學宮傳道、授業(yè)、解惑。這主要表明()A.國家大分裂容易出現“百家爭鳴” B.稷下學宮造就“百家爭鳴”的局面C.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規(guī)模大 D.諸子百家的活動具有鮮明的政治性10.啟蒙運動時期某思想家在其著作中寫道:“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據有兩個人食糧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貧困伴隨著農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長?!痹撝髯钣锌赡苁茿.《波斯人信札》 B.《論法的精神》C.《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D.《純粹理性批判》1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初期,美國對蘇聯的基本態(tài)度如下表所示據此可以推知,當時的美國A.積極推動美蘇冷戰(zhàn)格局的擴展 B.準備對蘇實施強硬的遏制政策C.試圖借助于戰(zhàn)爭手段遏制蘇聯 D.對蘇外交政策發(fā)生了重大轉折12.據統計,1972—1995年世界生產增長了7倍,而同期國際金融市場膨脹了43倍。1998年全球外匯市場日成交量達到1.5萬億美元,年成交量達400萬一500萬億美元。股票市場更是一路飆升,僅在1998年下半年就上漲了近7萬億美元,超過同期發(fā)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5萬億美元)。這體現出A.全球經濟結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B.世界經濟政治新秩序逐漸建立C.各國調整經濟體制勢在必行 D.世界經濟的風險性增加13.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道:“吾見夫青年其年齡,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循斯現象,于人身則必死,于社會則必亡。”據此可知,他A.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 B.指出中國急需開展體育教育C.認為中國國民身體素質普遍低下 D.鼓勵青年學習西方先進科技14.如圖是1954年的宣傳畫。該作品A.反映了國民經濟正在迅速恢復 B.描繪了人民投身建設的熱情C.說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全面展開 D.表明女性在建設中貢獻突出15.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勢力沿長江航線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最遠可達A.江西省B.湖北省C.陜西省D.四川省16.1923年,“劃定了聯盟工業(yè)企業(yè)和共和國工業(yè)企業(yè),前者主要是重工業(yè)大型企業(yè)'直接由全蘇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管理;一些重要的輕工業(yè)和食品工業(yè)企業(yè)'由各加盟共和國最高經濟委員會管理;其余的工業(yè)企業(yè)則由地方國民經濟委員會管理?!庇纱苏f明新經濟政策A.探索農業(yè)與輕工業(yè)的協調發(fā)展 B.注重區(qū)分工業(yè)企業(yè)的不同類型C.為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做準備 D.探索輕重工業(yè)企業(yè)的管理模式17.1945年,毛澤東提出戰(zhàn)后新中國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這表明A.中華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戰(zhàn)的任務B.第二次國共合作已走向徹底破裂C.中國共產黨主導了戰(zhàn)后新政權的建設D.中共對新中國建設進行了多方位設計18.下圖為《遷出歐洲的移民,1850-1940年》,對此圖的解讀,正確的有①美國是歐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③交通方式的進步推動了歐洲向外移民④人才外流導致西歐喪失世界中心地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9.德意志在平均勞動時間方面,由1872年每周72小時下降到1914年每周57小時,勞動生產率持續(xù)上升。產業(yè)工人實際工資在1871年至1913年之間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壽命由1871年的37歲上升到1910年的47歲。這可以說明A.君主立憲政體利于德國社會的進步B.德國軍國主義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C.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yè)化國家D.工業(yè)化奠定了德國民主改革的基礎20.五四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受到打擊和批判。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成了主流社會思潮,并將傳統文化的復興推向高潮。上述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日趨理性B.繼承傳統文化的訴求C.政府企圖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21.唐太宗在詔令中明確規(guī)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莊子》等書列為科舉考試的項目;甚至唐朝好幾個皇帝把道士請到皇宮里煉丹。這些舉措A.沖擊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B.使道教成為唐正統思想C.使道教勢力超過了佛教 D.使儒學被統治者所摒棄22.梭倫執(zhí)政時期,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對攜眷移民給予公民權;雅典公民必須幫助其兒子學會一門手藝,否則將來就不能要求兒子贍養(yǎng)自己。這些規(guī)定A.直接擴大了雅典公民的權力 B.阻礙了雅典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C.導致雅典道德淪喪世風日下 D.體現了工商業(yè)奴隸主的要求23.周王朝時期設置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禮樂機構——春宮。當時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例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梢娫O置春宮最主要目的在于:A.鞏固政權統治 B.加強等級觀念 C.加強禮樂教育 D.普及樂理知識24.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傳片主題詞:“快城市慢生活——閑不住的休閑成都”。下列關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實際的是A.富饒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進取的閑散心理特征B.成都地處內陸,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節(jié)奏很慢C.兩漢時期,成都已經出現了繁華的夜市,生活節(jié)奏較快D.休閑時可以參觀成都境內以水文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25.“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逼渲兴f的“九鼎”之所以被廣泛重視并在夏商周流轉,主要因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憑據 B.國王祭祀的重要禮器C.青銅工藝水平高的標志 D.王朝統治權力的象征26.據記載,王禎的《農書》(1313年)徐光啟的《農政全書》(1628年)鄂爾泰等編的《授時通考》(1742年)等三部農書,后兩部書中所開列的農具清單,幾乎是前一本書的重復。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問題是A.從宋朝到清朝農具的品種沒有增加B.從明朝到清朝農書編寫水平停滯不前C.從元朝到清朝農具的性能沒有變化D.從元到清農業(yè)生產技術幾乎停滯不前27.下列引文,符合王守仁核心思想觀點的是A.“道源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B.“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C.“宇宙之間,一理而已” D.“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28.在雅典,代表國家權力、公民集體的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對于公民個人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力。為了城邦的利益,由民眾投票就可以將一個人流放——而這種流放在很多人看來其嚴厲程度甚至超過死刑。這種現象表明,在當時的雅典A.國家一切權力都屬于城邦居民 B.民主運作程序保證了司法公正C.法制的精神是城邦(國家)至上 D.法律源于民意且不得悖于民意29.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思想家高爾吉亞指出:人的本性自然不是人能選擇的,而合乎自然、無法選擇的就是必然。既然合乎自然的行為正當和無可指責,那么與之相違背的倫理規(guī)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就應當廢棄和變更。這一思想A.否定了法律的作用 B.促進了人文思想的產生C.凸顯了人性的重要 D.阻礙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30.查士丁尼說“為一個民族專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這個國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公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為全人類制定的法,則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樣尊重,叫做萬民法?!毕铝懈黜棇τ诹_馬公民法和萬民法理解正確的有①《十二銅表法》屬于公民法②公民法在公元前3世紀中葉退出歷史舞臺③萬民法誕生后打破了羅馬公民法體系④萬民法促進了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驛站相當于現代的車站,和近代西方工業(yè)革命中出現的火車站一樣,都發(fā)揮了重要的社會職能。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驛站相當于現代的交通服務區(qū)。隋唐時期郵驛事業(yè)發(fā)達,驛站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物品運輸等。宋代實行“驛”“遞”分立,郵件文書傳遞和接待過往官員的職能完全分開。明太祖對官員的轉驛特權有嚴格限制,嚴格規(guī)定接送范圍,不符合條件者不得“拉自乘驛傳船馬”。清代驛站制度完備,管理嚴密,嚴禁馳驛人員騷擾驛站,提高通信效率,擴展內地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郵驛。——摘編自臧嶸《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材料二1830年鐵路工業(yè)開始啟動之后,一批稱得上“蒸汽殿堂”的火車站拔地而起。全世界范圍內興建了上千座火車站。美國的火車站普遍建于城市中心,位于社區(qū)中心的車站擠滿了“退休紳士、各類閑人、高談闊論的演說家和哲學家”。在歐洲,雖然在城市中心修建火車站的計劃遭到反對,但古老的約克鎮(zhèn)也不得不自破城墻迎接“鐵馬”??坡』疖囌疽才c歷史悠久的大教堂毗鄰,即便有的火車站沒能建在中心城區(qū),在它周圍也會很快形成一片嶄新的重要城市區(qū)塊?!幾晕譅柆敔枴都夹g、資本、戰(zhàn)略的200年鐵路史》材料三在中國,一個從根本上改善鐵路服務和國家基礎設施的全新鐵路網計劃蓄勢待發(fā)。為了實現這一愿景,中國開始建設時速超過200公里的全球最大高鐵網絡。在政府頒布的“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中,中國將建設四橫四縱的國家級高速鐵路網絡。——摘編自沃爾瑪爾《技術、資本、戰(zhàn)略的200年鐵路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到明清時期驛站的變化并分析其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與古代郵驛制度相比,指出近代西方火車站在職能上具有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政府致力于構建高鐵網絡的目的。32.東西方的“分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個極為長期的觀點提醒我們考慮怎樣把東亞和西歐之間19世紀的分流放到全球歷史的背景中?!欢?,對19世紀和20世紀,大部分世界史學家告訴我們的歷史是,一個單一的北大西洋核心成為變革的發(fā)動機,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反應”?!掷账固箤W派認為:外圍區(qū)域(北大西洋沿岸以外地區(qū))一旦落后,就會陷入使它們永遠也無法趕上來的不利境地。材料二東亞與歐洲的差距是一種巨大但暫時的分離……如果世界結束于1945年,經濟史的主體就會是,我們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隨著北大西洋的勝利和一個高消費、高能源利用和高勞動生產力的世界的誕生成長。如果我們用總量指標作判斷,1945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重頭戲并不是發(fā)生在西方,或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西方人能夠用一只比較自由的手留下印跡的地方的前西方殖民地,而是發(fā)生在東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qū))。——以上均摘自《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美)彭慕蘭著問題:(1)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材料一19世紀東亞與西歐之間的“分流”指什么?19世紀至20世紀以北大西洋為核心的“變革”指什么?以日本為例說明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怎樣的“反應”?(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兩則材料在關于東西方差異的認識上有哪些不同之處?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33年5月10日午夜,成千上萬名青年學生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手舉火炬走上街頭。在柏林市中心的廣場上,火炬被投入數完本書籍中。這些書中有各國的文、史、哲與自然名著。宣傳部長戈培爾宣稱:“在這火光下,不僅一個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一個新時代?!保?)戈培爾所說的“新時代”其實是怎樣的時代?簡述該時代的特征。(2)與戈培爾宣稱這是一個“新時代”幾乎同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經歷了一場“新時代”,請你評述一下美國的新時代。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陜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及大都”即可判斷出是元朝的行省制,其中中書省直轄的地區(qū)叫腹里,包括現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東以及內蒙的一部分,A選項符合題意;宣政院主要是管轄西藏地區(qū),B選項排除;樞密院掌管的是軍事,C選項排除;行中書省管轄的是除中書省直轄的腹里和西藏地區(qū)外的地方行政制度,D選項排除。2、C【解析】

依據圖片信息“抗戰(zhàn)建國”并結合抗日戰(zhàn)爭知識可知,美國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給予了中國一定的幫助。C正確;材料未涉及二者的思想,不能證明二者的思想是一致的,A排除;1942年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材料未體現,B排除;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堅持的不是三民主義,D排除。故選C。3、B【解析】西周分封這些人是舊貴族,分封舊貴族是安撫他們然后到達鞏固西周的統治的目的,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A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不符合題意,排除;舊貴族與周天子不存在血緣關系,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不是對殷人的合圍而是安撫他們,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4、B【解析】

在二戰(zhàn)后不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中,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存在嚴重差距,即南北問題,從材料中的“并且使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有可能消除”來看,“七十七國集團”主要是解決世界經濟體系內南北發(fā)展不平衡問題,故答案為B項;“七十七國集團”是為了解決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存在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而不是能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或公共衛(wèi)生體系問題,排除A、D項;“七十七國集團”不是解決國際貿易問題的機構,排除C項。5、A【解析】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洋務運動刺激下開始產生,①②③④符合題意,B、C和D排除。故選A。6、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無錫女子對傳統包辦婚姻的不滿以書信告之男方,這反映了民國時期婦女的婚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及女性對傳統的“父母之命”的婚姻已有反抗意識,并且維護自己婚姻自由權利;而男方知曉后便退婚,這些體現了民國時期新舊觀念的碰撞,A項正確,D項排除;題干信息僅涉及婦女婚姻觀念變化,不能說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排除B項;題干不能反映當時出現婦女解放潮流,排除C項。故選A。7、B【解析】

根據材料中投票人在不認識當事人的情況下,僅憑個人感覺,讓人代為投票的現象,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不是真正的民主和理性的判決,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雅典民主的局限,而不是充分的民主,A項錯誤;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對維護民主政治起了一定作用,C項錯誤;材料中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具有主觀性和隨意性,不是審判民主敵人的最佳方式,D項錯誤。8、B【解析】

依據材料“1984年9月3日至10日”“會議形成了價格雙軌制等成果”并結合改革開放的知識可知,價格雙軌制使得中國形成了國家統一定價和市場調節(jié)價并存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經濟體制改革的發(fā)展。B正確;十一屆三中全會打開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序幕,A排除;材料表明這次會形成了價格雙軌制,不能證明制定國企改革所有的政策,C排除;科教興國戰(zhàn)略在1995年才提出,時間不符,D排除。故選B。9、B【解析】

據材料“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學者薈萃稷下”“稷下先生與各派著名學者在學宮傳道、授業(yè)、解惑”可知,稷下學宮是“百家爭鳴”的重要基地,造就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故B項正確;國家大分裂與“百家爭鳴”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故A項錯誤;材料內容沒有體現“百家爭鳴”的規(guī)模是否大的問題,故C項錯誤;諸子百家的活動側重于學術,材料內容沒有強調諸子百家是否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的問題,故D項錯誤。10、C【解析】

一個人據有兩個人食糧的條件和欲望,破壞平等觀念,導致奴役、貧困等現象滋生,與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討論的問題一致,C項正確;描繪法國社會狀況和思想的《波斯人信札》、奠定資產階級國家學說的《論法的精神》和考察、思考理性的哲學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均沒有專門探討“奴役和貧困”問題,ABD三項錯誤。11、B【解析】

杜魯門認為應該對蘇聯采取強硬政策,凱南認為蘇聯在極力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都說明美國準備對蘇聯實施強硬的遏制政策,故選B項;此時冷戰(zhàn)格局尚未確立,談不上擴展,排除A項;美蘇之間實行的是冷戰(zhàn),始終沒有出現直接的戰(zhàn)爭,排除C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美國的政策調整,沒有體現對蘇外交政策,排除D項。故選B。12、D【解析】

金融市場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世界的生產增長,過度膨脹的金融市場加大了世界經濟的風險性,故選D;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經濟風險性的增加,沒有體現全球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性,排除A;BC與題意主旨無關,無法體現,排除。故選D。13、A【解析】

據材料“而老年其身體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其腦神經者十之九焉”可知,陳獨秀認為,青年生理年齡雖處于“青年期”,但是思想卻極其的陳腐朽敗,據此他強調思想解放以身體改造為基礎,故A選項正確;陳獨秀強調的是青年人的思想腐朽,而不是身體素質,故B、C選項錯誤;陳獨秀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故D選項錯誤。14、B【解析】

宣傳畫中的人物象征著群眾代表,群眾表態(tài)“我們?yōu)閰⒓訃夜I(yè)化建設而自豪”,這說明我國人民建設工業(yè)化國家的熱情高漲,B正確;我國國民經濟恢復在1952年底就已經完成,A排除;C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人物是群眾的代表,并非單指女性,D排除。故選B。15、D【解析】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被迫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帝國主義勢力沿長江航線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最遠可達四川省,故D正確;江西省、湖北省都不符合“最遠”,排除AB;陜西省屬于黃河流域,不符合“長江航線”,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勢力沿長江航線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最遠”,聯系所學《馬關條約》的內容分析解答。16、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蘇聯對重工業(yè)大型企業(yè)、輕工業(yè)和食品工業(yè)企業(yè)、其余的工業(yè)企業(yè)進行管理職責的劃分,反映了蘇聯對經濟建設模式新的探索,故D項正確;題干未涉及農業(yè),排除A項;題干強調分類管理,而非區(qū)分工業(yè)類型,排除B項;題干現象未體現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排除C項。故選D。17、D【解析】

依據材料“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新中國建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的進行設計,D正確;材料不涉及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A項錯誤;國共第二次合作沒有破裂,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B項錯誤;C項中的主導不符合史實,排除。18、D【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是最大的移民流入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大量人口外流得益于交通方式的革新,同時移民本身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外傳,D正確;移民會導致人才外流,但人才外流不是西歐喪失世界中心地位的根源,其根源是戰(zhàn)爭導致其經濟地位不斷下降,且在1940年之前,歐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④錯誤,排除A、B、C。19、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德意志帝國1871年憲法頒布后,德國確立君主立憲制,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德國逐漸成為工業(yè)化國家,故選A項,排除D項。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明顯的軍國主義特征,但軍國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經濟軍事化,并不能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排除B項;材料并未把德國工業(yè)與美國工業(yè)作對比,排除C項。故選A。20、D【解析】

對傳統文化應當辯證看待,材料信息沒有反映,不能說明日趨理性,排除A;20世紀30年代面對日益緊張的國際形勢,為建設國家、增強抵抗外敵入侵的信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成為當時的主流社會思潮。故選B;材料沒有反映政府主導這一趨勢,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排除D。21、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唐朝統治者大力推崇道教,使儒學的統治地位受到沖擊,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唐朝時期正統思想仍是儒學;C選項錯誤,唐朝實行三教并行,不分先后的政策,依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這些措施使道教勢力超過了佛教;D選項錯誤,唐朝統治者并未摒棄儒學。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22、D【解析】

梭倫改革時期,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并給予公民權,讓兒子學會一門手藝,這些措施有利于促進雅典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體現了工商業(yè)奴隸主發(fā)展經濟的需要,故選D;材料沒有體現擴大公民權力,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阻礙農業(yè)發(fā)展,B錯誤;C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23、A【解析】

依據“禮樂機構”“音樂”等可知材料論述的是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此制度是配合分封制實行,主要目的是用一系列等級規(guī)范制度來鞏固政權統治,故A正確;BCD均不是禮樂制度制定的目的,排除。故選A。24、D【解析】試題分析:A項錯誤,成都慢生活并非成都人民不思進??;B項錯誤,說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明顯錯誤;C項錯誤,夜市在宋代出現,并非在漢代;D項正確。故選D??键c:成都的商品經濟等點評:成都地處四川盆地,土地肥腴,再加上都江堰的灌溉作用,自古就是天府之國。成都的生活節(jié)奏相對較慢,形成了獨特的文化,休閑時可以領略成都的以水文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盡情享受都市慢生活。25、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材料中“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的信息反映了九鼎隨著夏商周政權更迭,在夏商周流轉,說明了九鼎代表王朝統治權力的象征,故D項正確;ABC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西周的分封制與宗法制·等級制度(九鼎)26、D【解析】

“從宋朝到清朝農具的品種沒有增加”,這種說法過于絕對,本身就是錯誤的,該項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題目材料主要反映了從元到清農業(yè)生產技術幾乎停滯不前,并沒有材料印證“從明朝到清朝農書編寫水平停滯不前”,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B錯誤;題目材料主要反映了從元到清農業(yè)生產技術幾乎停滯不前,沒有提及“從元朝到清朝農具的性能沒有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根據材料“王禎的《農書》……后兩部書中所開列的農具清單,幾乎是前一本書的重復”,說明這段材料反映了從元到清農業(yè)生產技術幾乎停滯不前,該選項符合題意,故D正確。【點睛】中國科技16C以后滯后的原因:①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限制

②政治上:封建專制統治不斷強化

③文化上:科舉制度、思想專制

④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

⑤科技缺陷:中國古代科技過分強調實用性,未能向近代理論科學轉變27、D【解析】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們的心外,它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說的,故D符合題意;“道源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的觀點,意思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原則是由天決定的,天是永恒不變的,因此封建統治秩序是不變的,故A不符合題意;“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意思是存在于天地間有形象的是萬物,這句話是南宋思想家葉適說的,故B不符合題意;“宇宙之間,一理而已”意思是理是世界的本原,這句話是南宋思想家朱熹說的,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28、C【解析】

在城邦利益面前,雅典城邦忽視個體利益,代表國家權力、公民集體的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忽視個體利益以及流放的懲處措施,都體現了法制的精神是城邦(國家)至上,選項C正確;城邦權力屬于公民,排除A;材料未體現出民主運作的程序,排除B;法律維系城邦利益,因此選項D排除。29、C【解析】

材料中高爾吉亞認為人的本性是必然的,倫理規(guī)則、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等要適應人性的需要,從而凸顯了人性的重要,故選C項;材料只是說“與之相違背的倫理規(guī)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就應當廢棄和變更”,并沒有否定法律的作用,故A項錯誤;材料本身屬于人文思想的范疇,無法起到“促進了人文思想的產生”的作用,故B項錯誤;題干思想體現了人文精神,對民主政治有促進作用,故D項錯誤。故選C。30、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屬于公民法,①正確;萬民法適應了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自由人,促進了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④正確;①④正確,故選C;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共和國時期仍然使用公民法,②錯誤,排除BD;萬民法誕生后,擴大羅馬法的適用范圍,并非打破了羅馬公民法體系,③錯誤,排除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變化:①由不完備到完備;②由驛遞不分到驛遞分立;③由管理龐雜到嚴格管理,并形成制度。作用:促進了古代交通運輸事業(yè)的發(fā)展;有利于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信息傳遞;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促進民族融合。(2)職能特點:①成為經濟、文化交流的中樞;②成為交通樞紐;③服務于普通民眾。原因: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②工業(yè)革命的推動;③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發(fā)展。(3)改善鐵路基礎設施,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密切東中西部經濟聯系,促進西部經濟開發(fā)?!窘馕觥?/p>

(1)變化:根據材料“隋唐時期郵驛事業(yè)發(fā)達”“清代驛站制度完備”可知,驛站發(fā)展由不完備到完備;根據材料“驛站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物品運輸等。宋代實行“驛”“遞”分立”可知,驛站發(fā)展由驛遞不分到驛遞分立;根據材料“清代驛站制度完備,管理嚴密”可知,與隋唐驛站相比,驛站管理呈現了由龐雜到嚴格管理,并形成制度。作用:根據材料“中國古代的驛站相當于現代的交通服務區(qū)”可知,驛站促進了古代交通運輸事業(yè)的發(fā)展;根據材料“驛站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物品運輸等”可知,驛站有利于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信息傳遞;根據材料“嚴禁馳驛人員騷擾驛站,提高通信效率,擴展內地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郵驛”可知,驛站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促進民族融合。(2)職能特點:根據材料“美國的火車站普遍建于城市中心,位于社區(qū)中心的車站擠滿了‘退休紳士、各類閑人、高談闊論的演說家和哲學家’”可知,火車站成為經濟、文化交流的中樞;②成為交通樞紐;③服務于普通民眾。原因:根據材料“1830年鐵路工業(yè)開始啟動之后,一批稱得上‘蒸汽殿堂’的火車站拔地而起”可知,火車站的出現得益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的推動;從政治角度看,火車站的職能體現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發(fā)展的影響。(3)目的:根據材料“從根本上改善鐵路服務和國家基礎設施的全新鐵路網計劃蓄勢待發(fā)”可知,高鐵網絡的目的是改善鐵路基礎設施,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根據材料“中國將建設四橫四縱的國家級高速鐵路網絡”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高鐵網絡密切東中西部經濟聯系,促進西部經濟開發(fā)。32、(1)“東西間的分流”指東、西方在社會發(fā)展中出現巨大的差異?!耙员贝笪餮鬄楹诵牡淖兏铩敝福罕贝笪餮蟮貐^(qū)的西歐和美國率先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