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書寫的熠熠生輝-《收獲》“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分析_第1頁
身體書寫的熠熠生輝-《收獲》“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分析_第2頁
身體書寫的熠熠生輝-《收獲》“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身體書寫的熠熠生輝——《收獲》“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分析摘要:本文試從身體書寫角度入手來分析《收獲》2024年第4、第5期“青年作家小說專輯”的作品,并結(jié)合福柯的身體理論來分析身體書寫在短篇小說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文化研究身體書寫福柯現(xiàn)代性

2024年《收獲》第4、第5期推出了“青年作家小說專輯”,共收錄二十一篇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說,從青年作家的年齡分布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是20世紀80年代生人。同期,《小說選刊》也陸續(xù)推出“80后十大新銳(上、下)”。可見,80后毅然扛起了青年作家這面旗幟,隨著他們寫作風格的逐漸融合、完善和形成,這一代人定會成為當作的中流砥柱。雜志所收錄作品的作者都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核心力量,作品中都透露著獨特的風格。如果我們以當下最精髓的文化視角來析賞的話,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代仍然有相通之處。身體的書寫在這兩期青年作家的作品中俯首即拾;同時,身體書寫是文化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這不得不引起文學評論家的關注。

讓·波德里亞在其著作《象征交換與死亡》中寫道:“身體或符號的尸體。身體的全部當代史就是它的分界史,標記和符號的網(wǎng)絡覆蓋身體、分割身體,把身體組織成交換/符號的結(jié)構(gòu)材料,性欲被當作決定性體制?!雹偕眢w、美麗、色情作為消費品,不僅有價值、交換價值,還有符號價值。在消費社會中,身體不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物質(zhì)形態(tài),而是變成了某種社會要素和交換符號;它不是宗教中的需要救贖的“肉身”,也不是生產(chǎn)中的“勞動力”,更不是與生理學相關的欲望和性,身體的一切具體價值和實用價值,向著唯一的功用性“交換價值”蛻變?!八ㄟ^符號的抽象,將完整的身體觀念、享樂觀念和欲望,轉(zhuǎn)換成功用主義的工業(yè)美學?!雹凇妒斋@》所收集的作品普遍具有這樣的特征。

《無人之境》中的中年作家楚源事業(yè)、家庭的一帆風順,讓他的生活失去了活力。直到碰見了年齡和他女兒差不多大的柴柴,他平淡的生活、困乏的精神才像是被一根小火苗點燃了。身體書寫在文本中共出現(xiàn)三次。每一次身體書寫似乎都是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做愛場景來體現(xiàn)的,但是在此過程中楚源一直是處于被柴柴指引著進行的沒有威脅的“老虎”,而柴柴才是那只“白虎”。文本中身體書寫都帶有男性對于女性身體的審視,所有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似乎帶有男權社會的影子,身體依然被權力所規(guī)訓著。正如文章結(jié)尾所言:“這個世界只有他跟這只虎的存在,仿佛進入了無人之境”,可以說他們曾經(jīng)愛過,但現(xiàn)實對于物質(zhì)化、經(jīng)濟化的社會來說,這段感情只能是無疾而終。這里身體具有的符號價值似乎都是對于主人公楚源步人中年精神衰老的一種反襯,文本中很少流露出的悲涼質(zhì)感,卻讓讀者讀完之后反思許多。

然而,在鄭小驢《可悲的第一人稱》中,主人公小婁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萬千北漂青年之一,面對諸多壓力,他開始逃離世俗,躲進了拉丁的叢林中。文本共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他在原始森林中的生活,另一條則是他的回憶(感情生活)。首次有關身體的描寫是他在舉頭仰望夜空中的星星,回憶他同李蕾分手那天發(fā)生的。做愛在這里仿佛不蘊含任何感情,似乎同擁抱一般再平常不過,是身體最正常不過的接觸?!盎疖囆煨靻樱蚁铝塑?,望著她的影子逐漸離我而去。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再也不會見面了”,那個同小婁一起奮斗在帝都、蝸居在崇文門能聽到隔壁情侶“大到爭吵拌嘴,小到吃飯接吻和愛愛”的讓人難為情的聲音的逼仄隔斷間的李蕾要離開了,他們的愛情終沒敵過現(xiàn)實的鋒刃。在無數(shù)次的爭吵中,兩人選擇用兩具互懷敵意的身體碰撞在一起,發(fā)出和解的聲音。在這里,身體又有了它的新作用:化解矛盾,成為一種工具。小婁同小烏之間的愛情也多以身體來呈現(xiàn)。小婁在原始森林中,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就是與小烏的身體接觸。這里身體的符號價值進一步放大。而在得知小烏懷孕之后,小婁不得不離開他這片奮斗卻失敗連連的“世外桃源”,他又一次要回到現(xiàn)實中,面對現(xiàn)實的一切。道出了現(xiàn)代年輕人的生存現(xiàn)狀,可以說是一種“與其逃離,不如歸來”的真諦。

懸疑式推進,這種創(chuàng)作模式在近來的諸多作品中屢見不鮮。無獨有偶,朱個的《秘密》開篇提出懸念,以懸案或秘密的方式綁架讀者的興趣。文本通篇由幾個秘密相互推進而成,左輝在與黑衣姑娘只有一面之緣的情況下,就去開房,那一晚他們雖然沒有發(fā)生什么,但是透過窗簾背后鬼鬼祟祟的光,她贏弱的身軀成為左輝視覺下凝視的對象。在左輝不斷地對黑衣姑娘的拍照過程中,兩人性欲都有蔓延,這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紐帶。然而張廣生在結(jié)婚前一天晚上在莽叢酒吧的廁所間里與黑衣姑娘發(fā)生了關系,這里的肢體接觸,只是一種孤獨遇到另一種孤獨之間的碰撞,是彼此之間對于婚姻秩序的一種破壞,而這種破壞是永遠見不了光的。

如果說《秘密》中是兩個孤獨軀體的相互吸引,那么于一爽的《每個混蛋都很悲傷》則是赤裸裸的身體快感的體驗,同時做愛也成為雙方釋放壓力的方式。文本中張綱和情人郭培相處的方式只有做愛,他們之間似乎只有性的存在。兩個人對于彼此的情況并非清楚,張綱對于郭培的了解止于郭培本人。文本里多次呈現(xiàn)出身體描寫。在兩人相處的一年時間中,差不多見面幾十次,兩人從來沒有關心過雙方是否有愛情,但真真假假兩人都不會在乎?!叭颂颖苡姆绞讲粦撌菨M足欲望嗎?”這一語道破了兩人之間的關系。在這里身體成為一種現(xiàn)代性的結(jié)果,只是雙方主體自發(fā)的各取所需,體現(xiàn)出身體的交換價值。文本是張綱在郭培死后的回憶,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懷念,他們倆都是玩世不恭的“混蛋”,但當對方生命消失了,“混蛋”對“混蛋”的懷念和追尋,居然帶著些許悲傷和傷感。

如果說上述文本多體現(xiàn)的是身體所蘊含的交換價值和符號意義,那么山西作家孫頻的《不速之客》關注的則是社會最底層的女性——妓女,將身體書寫的價值大放光彩。紀米萍很早就開始在社會上“混”,沒有謀生技能,不得已只能去賣皮肉聊以為生,男人們把她當玩物或商品。長期的底層生活吞噬著她的肉體和靈魂,可是她在這個逼仄的精神世界中還渴望著尊嚴。那么對一個妓女來說什么是尊嚴呢,她臆想著男人們白睡覺,不收錢,把身體獻給他們,來換取她所在乎的尊嚴。所以就有了她無恥得近乎天真地吟誦著那支兒歌“我就不是一只雞,你們就不能把我當一只雞”。話語背后是一個底層女人對這個世界的冷暖感知與自我救贖的吶喊。她其實是一開始就被自己所謂的尊嚴固定在了一副十字架上,赤身裸體供人觀賞,然而就是在這巨大的羞恥之上她卻為自己營造出了一種神奇的尊嚴光環(huán),這點尊嚴如一束熹微的陽光籠罩著她。所以,她一次次去看蘇小軍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不是為愛的問題了,她只想對他好,不顧一切地把自己像盤肉一樣向他祭獻過去,為的卻不過是他能知道她的重要。紀米萍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是具有某種交換價值的事物,但這種交換價值卻在蘇小軍之處沒有得到同等的價值:蘇小軍只想讓她遠遠離開自己,因為在她對他的獻祭中他所體會到的其實是一種酷刑,這就是現(xiàn)實的悖論。在紀米萍臆想中的尊嚴和愛,在這種交換中為蘇小軍套上了精神枷鎖。

除此之外,在《啞然記》中也涉及了魯西和幻雅在新婚之夜探討最私密的房事;《跛人》中十七歲的“我”和女朋友之間也有肌膚之親;第5期《動物形狀的煙火》中過氣的畫家林沛在參加前買家宋禹的派對中,回憶與三個女人的愛恨糾葛;雙性戀的《夜陽》,同性戀的《人生規(guī)劃》,《秋天的聲音》中編造的愛情以及長于心理捕捉、寫初戀的小女子情態(tài)的《請你掀我裙擺》,這些作品都滲透著性行為的書面化、私密部位的展示等身體書寫。

足以見得,身體書寫在當今文學創(chuàng)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抡J為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zhuǎn)變的過程中,身體被外在的強力所規(guī)訓和重塑。從后現(xiàn)代思想來說,身體只是現(xiàn)象,無本質(zhì)可言,可以被任意地拆解和重組。在不同于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看來,身體的塑造,不是對肉體的懲罰,而是對身體的規(guī)訓,現(xiàn)代身體不應是一個肉體型身體,而是一個心智型身體,因此,身體規(guī)訓包含思想的強制與灌輸?,F(xiàn)代社會的統(tǒng)治以一整套知識型為基礎而進行身體規(guī)訓以達到權力控制。即使社會不對人產(chǎn)生制約,人也會自由地理性地面對復雜的社會,主動地選擇著自己的身體塑形。在后現(xiàn)代思想的氛圍中,身體從本體論上是未完成的,需進入社會方可形成,強調(diào)實踐、活動、參與的重要性,強調(diào)一切向資本的轉(zhuǎn)化,符號可以形成符號資本,身體也可以形成身體資本。

身體書寫中很多都透露出性描寫,這是無法回避的,不寫就不夠真實,甚至是虛假的。當然要是寫得過多了,把性描寫當成主體,那就是色情,而不是文學了。如果想表達真實,就不要去忌諱些什么,而性本身就是個真實的東西,不需要營造“純情”之感覺而摒棄它,也不能因為迎合低下而使其泛濫;真實的內(nèi)容用文學的內(nèi)涵表達出來,都是會被接受的,并且也會成為經(jīng)典。

①②[法]讓·波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24年版,第137頁,第178頁。

參考文獻:

[1]【法]讓·波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M].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