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教案_第1頁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教案_第2頁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教案_第3頁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教案_第4頁
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12/61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2019/12/62心理應激,又稱為心理壓力,精神應激,或者精神壓力。人是社會動物,不能離群獨處。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可以存在各種精神刺激事件,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作為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如戰(zhàn)爭、洪水、地震、空難、海難、車禍,恐怖襲擊,尤其是從未見過的可怕新的傳染性疾病,更容易引起人們強烈的急性精神創(chuàng)傷。一、什么是心理應激?2019/12/63為了說明較強烈的刺激,易引起身體內穩(wěn)態(tài)的變化。有了心理刺激,就會有心理反應。弱刺激引起弱反應,強刺激引起強反應,呈現正相關,當刺激強度增加到某種程度,反應強度即達到了最高值,超過這個界限的刺激度稱為超強刺激,此時身體出現反應的強度不再增加,甚至反而下降。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也有此種現象,例如小的損失引起輕度不愉快,大的損失引起極度悲痛,而極大的損失卻可引起情感麻木狀態(tài),而不是更強烈的情緒反應。心理應激是最早由著名生理學家塞里提出2019/12/64動物實驗表明,當面臨新異的、不規(guī)則出現的、不能控制不能預測的、非常強烈的、不符合個體需要的厭惡刺激時,容易出現較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2019/12/65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受試者皮膚接觸蕁麻葉時,立即出現蕁麻疹,接觸楓葉時不出現蕁麻疹。令被試掩蓋雙目,皮膚上真正接觸的是楓葉,但告訴他接觸的是蕁麻葉,結果局部出現了蕁麻疹。這個例子說明言語刺激的作用勝過了物理刺激的作用,同時也證實了語言刺激可以直接引起身體生理反應。2019/12/66我國古代中醫(yī)學對“心身關系”的精辟論述《內經》提出五臟常因情志大過而傷,引發(fā)疾病;而五臟虛實病變也可累及情志,導致心神失調。“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喜怒不節(jié)則傷臟”則明確提出情志過極會傷及內臟?!端貑枴肪唧w說明各種情志變化對相應臟器的影響,“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悲傷心胞,恐傷腎,驚傷膽”,便是情緒致病的佐證??梢娢覈鴤鹘y(tǒng)中醫(yī)藥也強調精神緊張傷腎的說法,而腎功能的損害可以進一步破壞人體內臟的平衡,引發(fā)多種疾病。2019/12/67評估和測量個體所遭遇的精神刺激事件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1967年美國兩位心理學家通過多年多方面研究,找出美國常見的43個生活事件,他們用生活變化單位來反映心理應激的強度。如配偶死亡為100,離婚73,近親死亡63,本人患病受傷53,家庭成員患病44等。只要受試者填寫記錄一年內遭遇生活事件的項目與次數,即可按評分累加,獲得個人的生活變化計量單位總值。2019/12/68研究發(fā)現,如一年內生活變化單位累積超過300,則85%的人在今后兩年內有重大疾病發(fā)生;一年累分在150~300,第二年有50%患病人;<150,第二年可能平安無事,身體健康。如果總值超過300,說明受試者處于高度心理應激狀態(tài),即易感染各種疾病,易在生活或運動中受傷,心肌梗塞,心臟病發(fā)作機率增高。2019/12/69(二)心理應激反應模式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動物在應激狀態(tài)下的行為有多種表現,常見的有:①戰(zhàn)斗與逃跑。無論是前者或后者,都是維持個體生存的積極適應方式;②保守與退縮。動物并不離開現場,或在多方企圖逃跑無效之后,出現蜷縮、不動、木僵、假死;③出現轉換動作、刻板動作及一些古怪動作。比如儀式性吸氣動作,咬傷自己,玩弄自身排泄物的動作等。在被拘束與活動受限的情況下,刻板動作(如來回踱步)是反抗掙扎無效,逃跑受阻到順從少動的過渡階段的行為表現。2019/12/610人類在焦慮、驚恐、期待與受挫狀態(tài)下有類似的行為表現,比如此次“非典”事件,一些人沒有被非典打倒,卻被恐懼和焦慮困擾;聽見別人咳嗽,打噴嚏就心驚肉跳,惟恐避之不及;盲目地亂服中藥,搶購食品;聽風就是雨,聽信和傳播小道消息;不敢進商店購物,不敢乘坐公共汽車和地鐵;不敢接觸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諱疾忌醫(yī),有病也不敢到醫(yī)院去看等等心理應激反應表現,這也是“非典”大環(huán)境下的典型心理行為表現。2019/12/611醫(yī)學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發(fā)現一般性應激反應可以分為三類:[1]軀體性應激反應[2]心理性應激反應[3]行為性應激反應2019/12/612[1]軀體性應激反應

塞里與一般適應綜合征當個體遇到意外或突發(fā)事件時,出現軀體性應激反應,如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出汗,稍后還有全身發(fā)抖,特別是手臂與腿部肌肉,這也稱為“搏斗或逃跑”綜合征。一旦危險過去,搏斗或逃跑反應就消失。但如果心理應激源持續(xù)作用下,可出現長期軀體反應,塞里稱之為一般適應綜合征,分為三個階段:2019/12/613第一階段:警戒期當個體察覺威脅時,激活交感神經系統(tǒng),以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也激活兒茶酚胺。引起的搏斗或逃跑反應,可出現休克時相與抗休克時相。嚴重者,可致急性驟死。2019/12/614第二階段:抵抗期警戒期的反應消失,機體處在應激源作長期抗衡的狀態(tài),在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的協(xié)調下,各系統(tǒng)均處于動員狀態(tài)。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適應能量儲備,這些能量儲備具有心身基礎,用于應付各類應激。在此期,腎上腺、胸腺、肝、腎等都釋放有關生物活性物質,以升高血壓、抵抗炎癥、增強肌肉緊張、升高血糖,并促進各種對抗應激源的軀體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釋放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及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等生化物質。2019/12/615第三階段:耗竭期在此期間,用來對抗應激的生理、心理能量已被耗竭,機體需要得到休息與能量補充。2019/12/616[2]心理性應激反應面臨重大緊張性生活事件時,個體不僅出現生理性應激狀態(tài),而且更多地會出現心理應激狀態(tài)。人們在應激時對憤怒、焦慮、挫折的體驗多于對心跳、血壓的感知。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喜歡用思維或情感來描述自己的應激體驗。這些情緒與認知的改變應構成了應激反應中的又一大類:心理應激反應。2019/12/617舉例“非典”應激源引起的軀體反應總伴有情緒變化。當遇到疑似或“非典”緊急情況時,無疑會體驗到上面所論述的一般適應綜合征的警戒反應,而且也會有某種強烈的情緒感受——極度恐懼、害怕、焦慮、憤怒。大多數情況下,當應激源撤除后反應就消失,若應激源長期存在或不斷發(fā)生則反應也可持續(xù),后果更嚴重。當沒有機會恢復自己的情緒平衡或持續(xù)對抗應激源時,就會時時感到緊張和焦慮。強度增加,也可出現疲勞,抑郁及無助。2019/12/618一般來說,形成心理應激狀態(tài)的原因,一是不希望發(fā)生的生活事件發(fā)生了,比如這場突如其來的的“非典”災害。二是希望發(fā)生的生活事件沒有出現。由然而生“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無奈。2019/12/619心理應激狀態(tài)下,個體有思維的單一化,出現刻板性行為與強迫性思維,輕率作出決定與處理問題,而不能冷靜分析與多頭思考,情緒反應強烈,出現嚎啕痛哭,悲哀絕望,或怒不可遏,氣勢洶洶,或焦慮不安,慌張恐懼,或欣喜若狂,忘乎所以。2019/12/620心理應激狀態(tài)下還有如下一些心理方面的表現:(1)通常有意識覺醒程度升高,特別警覺與敏感,普通聲響也引起驚跳反應;(2)注意辦分散而難于集中,工作中差錯增加,容易發(fā)生工傷與交通事故;(3)思維單一化、刻板化,輕率決定問題,或思維雜亂,茫然無頭緒;(4)易激惹,易哭泣,任性,易與人爭吵,焦慮,神色慌張,無名恐懼,亦可出現悲觀抑郁或欣喜若狂。2019/12/621(5)坐立不安,手發(fā)抖,小動作多、口吃、不愿與人接觸。(6)食欲減退,睡眠障礙,心驚肉跳,口干,尿頻;(7)頭昏無力,易疲倦,全身慢性疼痛;(8)性功能障礙或性欲減退,月經不調或停止,停止泌乳;(9)煙、酒、鎮(zhèn)靜劑用量增加。2019/12/622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應激狀態(tài)比界是,高中生參加高考,運動員決賽準備狀態(tài)與競爭過程,嚴重交通事故發(fā)生片刻等。當然,應激反應的強度不僅與外界應激源的強度相關,而且與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以往生活經驗與當時機能狀態(tài)有關。2019/12/623小結:應激的心理行為反應(1)應激的情緒反應焦慮、恐懼、抑郁、憤怒(2)應激的行為反應逃避與回避、退化與依賴、敵對與攻擊無助與自憐、物質濫用2019/12/624應激的生理反應及其中介機制涉及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1]心理-神經中介機制: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軸[2]心理-神經-內分泌中介機制:下丘腦-腺垂體-靶腺軸[3]心理-神經-免疫機制:免疫系統(tǒng)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進行雙向性調節(jié)2019/12/625心理應激的生理反應以神經解剖學為基礎,最終可涉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和器官。在應激條件下,有大腦皮質,特別是前額區(qū)“認知腦”,邊緣系統(tǒng)“情緒腦”及下丘腦的積極參與。各種心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經沖動,通過腦干的感覺通路傳遞到丘腦和網狀結構,而后繼續(xù)傳遞到涉及生理功能調節(jié)的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的下丘腦以及涉及心理活動的“認知腦”區(qū)和“情緒腦”區(qū)。心理應激的生理反應以及最終影響心身健康的心身中介機制涉及到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2019/12/626一方面應激使大腦中樞的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活動增強,迅速釋放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繼而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一般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改變免疫功能,通常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心理應激過程中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它們對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血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和尿酸含量均有升高,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2019/12/627在憤怒與恐懼情緒狀態(tài)下,整個交感神經系統(tǒng)被動員起來,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高,稱為交感—去甲腎上腺素效應,因為絕大多數交感神經末梢的神經介質為去甲腎上腺素。許多學者研究引起焦慮與抑郁情緒的場合,有充足的證據說明此時體內交感神經活動增強。伴隨疼痛的情緒反應中,可引起心跳緩慢。2019/12/628在急性恐懼狀態(tài)下,血壓與心跳可突然下降,暈厥為恐懼癥的常見伴發(fā)癥狀,暈厥時自主神經系統(tǒng)仍為雙向反應。即開始有短暫的交感興奮,繼而副交感興奮占絕對優(yōu)勢,血壓脈搏下降,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出現短暫意識障礙。原有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的病人,情緒刺激可導致暈厥,心律不齊,心跳停搏與猝死。嚴重殘疾和行動受阻的病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戰(zhàn)斗與逃跑反應完全受到抑制,容易出現無望與無助感,運動抑制,表現為副交感反應優(yōu)勢現象。2019/12/629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互相制約與互相對抗不是絕對的。例如強烈恐懼,既引起交感興奮,表現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與此同時也引起副交感興奮,出現大小便的排空活動而不能自控,大汗淋漓。例如許多人在考試前總要去上廁所就是同樣的道理。同時交感神經系統(tǒng)有神經末梢到達脾臟、胸腺、骨髓等淋巴細胞制造與儲存中心,交感神經興奮對免疫功能產生抑制。中國地鼠慢性應激實驗2019/12/631總之,精神應激狀態(tài)下,體內出現皮質激素釋放與交感神經興奮,抑制體內炎癥與免疫功能,抑制消化與營養(yǎng)功能,因而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瘦等表現。2019/12/632(三)應激對人體的保護作用人類每天都會面臨社會生活中各種日常刺激因素,不斷進行分析與綜合,并結合以往同類因素的應付經驗,認知與評估其意義,據此而產生喜怒哀樂情緒,采取忙忙碌碌的適應行為。緊張而活潑的工作與生活節(jié)律,有益于身心健康。2019/12/633維持大腦的覺醒度與興奮性,需要有不斷傳入的外環(huán)境和內環(huán)境的刺激。缺少外界新異刺激,缺乏學習、勞動和社會活動,閉得無聊,精神不振,也使人感到單調,寂寞和壓抑。輕度的精神緊張狀態(tài),機體處于輕度應激狀態(tài),可以提高注意力,記憶活躍,精力充沛,思維靈活而集中,心理活動效率高,行為敏捷,操作速度,準確性和耐力均有提高,情緒活躍愉快。對面臨的任務與挑戰(zhàn),采取積極主動,躍躍欲試試的姿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無疑有益于個體潛能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2019/12/634以往生活經歷可以降低當前同類事件引起的心理應激水平因為“我以前經歷過”,“后果自負對我無所謂”,“萬事在預料之中,有把握去對付”,“這難不倒我,我知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茖W家觀察過在直升飛機上搶救傷員的醫(yī)務人員,反復在戰(zhàn)場飛行雖有隨時被擊落的危險,但他們尿中腎上腺皮質含量保持于正確水平,因為他們對戰(zhàn)地搶救工作已養(yǎng)成良好心理適應能力,“曾經滄海難為水”,處變不驚,臨危不懼。2019/12/6352019/12/636由此,我們看到個體對心理應激源的認知與評估至關重要。機體對外來各種刺激,首先對其性質辨認,同時對它與機體的關系進行評估,劃分有關的、無關的與有害的刺激,據此出現情緒反應與行為反應。對有利的刺激出現正性情緒與趨向行為,對有害的刺激出現負性情緒與回避行為,利害關系越大,則情緒與行為反應越強烈,反之亦然。2019/12/637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一般都是趨勢而避害的,但有少數外情況,如有些鳥類中有報警鳥,發(fā)現天敵后首先鳴叫,而不是悄悄躲避,這樣便使自己暴露于無敵面前,對個體生存不利但對種族保存有利。人類作出自我犧牲保衛(wèi)整體利益的行為更為多見,為了革命理想或宗教信仰而獻身的事例屢見不鮮。2019/12/638小結適度刺激對維持人體心身健康是有利的,適度應激可提高人的注意,記憶力,增強思維靈活性,行為敏捷,有利于調動潛能,增強應付能力。2019/12/639(四)恐慌的由來什么叫恐慌?人們在議論的“非典恐懼綜合征”,究竟是什么?在現實生活中,何事易致恐慌?何時易致恐慌?何人易恐慌?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2019/12/640恐慌又稱恐懼,現代心理學把人類警覺心理狀態(tài)分五類,一類叫懷疑,一類是擔心,一類害怕,一類是恐慌、恐懼,再往上走就是恐怖。這是從低到高的五個等級。怎么來理解這五個等級呢?2019/12/641舉例:一位同事被感染上非典,此時最低的層次是懷疑,自己會不會被感染?接下來警覺狀態(tài)就是擔心,自己有點像染上“非典”;害怕表現就嚴重了,自己好象今天有點發(fā)熱,好象有37度5,等一會兒,咳嗽也出現了,此時心跳加快,胸悶,越想越像,這就是害怕心理。如果出現恐懼,就會大汗淋離,晚上睡不著覺,飯也吃不下,說話也是一種顫抖的音調,坐立不安??謶忠院?,整天就表現心慌意亂,注意力在心慌上,而不關注心慌的事情上。最嚴重的是恐怖,回避有關“非典”的事、新聞,也不敢去大街購買東西,談非色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突發(fā)事件情況,人們都會有心理上的反映,比如戰(zhàn)爭恐懼感,瘋牛病恐懼感、SARS恐懼感、艾滋病恐懼感等都是人類對于突發(fā)事件的一種最原始的本能行為。2019/12/642恐懼是企圖擺脫已經明確的,有特定危險會受到傷害或生命受威脅的情景時的一種基本情緒狀態(tài),通常采取逃避或防御的反應??謶职橛薪桓猩窠浥d奮,腎上腺髓質分泌增加,全身動員,如沒有信心和能力戰(zhàn)勝危險,只有回避或逃跑,過度或持久的恐懼對人產生不利影響。2019/12/643恐懼是人類甚至動物維持生存與安定的基本情緒,與生理反應有直接聯(lián)系,會引起身體系統(tǒng)隨之紊亂,功能失常,影響機體的抵御能力??謶址磻膶ο笫翘囟ǖ?,明確的,如SARS。人們對突然降臨的SARS感到“太可怕”,因而出現“逃避”或者“防御”的反應。據研究,最易引起成年人恐怖的7種刺激,分別為蛇、高空、暴風雨、醫(yī)生、疾病、受傷和死亡,其中有四種同醫(yī)療環(huán)境有關。兒童的恐懼常常同與父母分離、陌生人與環(huán)境、黑暗以及疼痛刺激有關??謶殖3е禄乇芎吞颖苄袨椋瑥娏业目謶职殡S著產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和體征。2019/12/6451、何事易致恐慌?人的恐懼發(fā)生是有兩個前提的。第一個前提,就是它的預期,期望,希望被破壞了。這時候他會出現恐懼。生是人類的希望,當生的希望被破壞了,就會出現恐懼。第二種就是他的習慣被破壞了。2019/12/6462、何時易致恐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的需要可劃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與自我實現的需要。低級需要的基本獲得滿足,是相繼出現高級需要的前提。馬斯洛認為低級的需要,是個體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因而具有個體性、本能性。需要不能獲得滿足,行為動機受到挫折,便會引起精神緊張,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反應與挫折后的行為反應。2019/12/647動物行為除了覓食之外,無時無刻不在防范無故的突然襲擊。直接威脅生命安全的處境,使食欲、性欲都受到明顯的抑制。動物的甲殼與巢壘,人類的衣著與住所,安全需要占據相當的比重,并且人類對健康以及生命的關注遠遠超過衣著與住所。防御行為是動物與人類普遍具備的本能,過分警惕的人終生誠恐,杞人憂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尤其是社會動蕩,匪盜橫行,顛沛流離之際,人身安全失去保障時,對安全的需要尤為強烈。在和平環(huán)境下生活的人們在突如其來的疫病面前,擔心生命安全是可以理解與關心。2019/12/6483、何人易恐慌?引起個人精神緊張,內心沖突,甚至發(fā)生心理挫折或精神創(chuàng)傷的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客觀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社會因素,另一方面是主觀心理因素,如需要、動機、興趣、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2019/12/649一個人出現精神創(chuàng)傷甚至精神障礙之后,在致病原因的追溯中,一種觀點強調外部原因,即遭遇了過多的緊張生活事件,天災人禍,命運多桀,是不良外部環(huán)境條件所造成的;另一種觀點強調內部原因,即由于本人性格不良,適應環(huán)境能力差,動機不純,野心太大,情緒反應不當,自我克制能力差等內在原因所致。2019/12/650一般來說,先有外部環(huán)境變化,然后才引起內部心理變化。但確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沒有任何環(huán)境刺激因素,仍出現精神緊張的局面。例如,具有敏感多疑性格的人,別人丟了錢包,生怕別人懷疑自己偷了(疑心別人多疑),而惶惶不安,自受虛驚。一個健康的人生怕自己患了癌癥,經常求醫(yī)而痛苦不堪。2019/12/651“非典”危機易發(fā)生恐慌心理的幾類人:(1)身處“非典”疫區(qū)的人群(2)非疫區(qū)人群(3)親臨醫(yī)療搶救一線的醫(yī)護人員(4)醫(yī)護人員的家屬(5)從疫區(qū)歸來的人員在當地醫(yī)學隔離觀察(6)已經染上“非典”的病人(7)“非典”病人的家屬2019/12/6524、個性在恐慌發(fā)生中有很重要作用一個具有開朗、樂觀性格的人對人坦率、親熱、話多、愛活動、思想感情容易交流,樂于助人也因此容易獲得別人幫助,愿意理解另人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在人際關系中誤會與矛盾較少也容易獲得解決。這種人外向、追求刺激、挑戰(zhàn),好勝,困難能激發(fā)斗志,在心理應激過程中對挫折表現出較強的耐受性。2019/12/653與此相反,一個比較拘謹,抑郁性格的人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含蓄隱秘,對人心存疑懼戒備,不太關心別人,別人對他避免刺激,在困難面前感到無能為力,容易悲觀喪氣,由于膽小怕事,意志薄弱,對心理應激的耐受能力較差,杯弓蛇影,最易患神經癥,心身疾病,酒精與藥物依賴以及精神障礙。在遭遇緊張性生活事件后,他們自許生活變化計量單位時,計分也前一種性格的人為高。不良性格特點是“非典”恐懼的促發(fā)因素,對恐慌心態(tài)起無限放大的作用。2019/12/654(五)持續(xù)恐慌的后果1、恐慌影響自身免疫系統(tǒng)實驗:A.一個死刑犯的故事

B.兩只羊應激試驗可見心理應激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目前科學家意識到這些心身中介機制是心理—神經—免疫機制,即確認心理應激對免疫功能有顯著影響。2019/12/6552.恐慌易致心身疾病情緒與內科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鞍状笠戮C合征”現象:在醫(yī)院里測量病人的血壓往往要比在家里測得的數值高??茖W家曾做過“作抉擇的猴子”實驗。2019/12/656經典心身疾病

美國科學家亞歷山大1950年創(chuàng)建了美國心身醫(yī)學學會,他最早提出的七種心身疾病,被稱為“神圣七病”。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甲狀腺機能亢進局限性腸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原發(fā)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2019/12/657隨著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及多因素發(fā)病理論的發(fā)展,心身疾病從狹義的心理社會因素引起軀體疾病,擴大到廣義的凡是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康復各環(huán)節(jié)有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者,都屬心身疾病。因此,心理生理障礙、神經癥、急性與延遲性應激障礙、心身疾病、酒精與藥物依賴、社會適應不良行為、人格異常發(fā)展與人格障礙,均在不同程度上與心理應激密切相關,或呈現互為因果的關系,將它們列為應激相關疾病,即與心理應激關系密切,是有充分根據的。由于應激通常降低機體免疫功能,使機體對各種其他病因(如腫瘤、傳染病、SARS)所致疾病,出現了易感性,降低了抵抗力,影響病程和預后。2019/12/658強烈的心理應激,必然同時引起體內生理應激反應,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活動增強,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增高,血糖與游離脂肪酸增高,腎上腺皮質激素與甲狀腺素水平升高等。與此同時,出現腸胃蠕動節(jié)律的變化,消化腺體分泌的變化,泌尿排尿功能的變化,月經,泌乳,性功能的復化,代謝與營養(yǎng)功能的變化,睡眠節(jié)律的變化,即出現機體內環(huán)境平衡的失調。但這些功能性的失調是可逆性的變化,通常為一過性的,大多數人預后良好,機體有免疫功能,有自我調節(jié)與適應功能,使內部環(huán)境恢復平衡。嚴重的急性應激反應多數也可在3個月內恢復健康。少數易感的,耐受性差的,情緒不穩(wěn)定的,自主神經功能不穩(wěn)的,強烈的或持續(xù)的心理應激所引起的心理生理障礙遷延不愈。2019/12/659一方面有持續(xù)的軀體方面的功能性不適癥狀,表現在循環(huán)、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和神經肌肉各系統(tǒng),但各種器官功能檢查與化驗結果正常,這部分患者約占各科門診20%左右;另一方面有持續(xù)的睡眠障礙,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勞,慢性疼痛癥狀,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惹,有抑郁、焦慮、恐懼心境,出現強迫觀念,疑病觀念,非現實感,意識分離癥狀,而診斷為各種類型的神經癥。2019/12/660受植物神經支配的系統(tǒng)與器官,都容易發(fā)生心身疾病國外調查發(fā)現人群心身疾病的患病率為10%—60%;國內醫(yī)學心理學專家對大型綜合性醫(yī)院門診病人1108例的調查表明,368人為心身疾?。?2.2%),心身疾病在各科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依次為:內分泌科75.4%,心血管???0.3%,呼吸科55.6%,普通內科30.8%,皮膚科26.6%。2019/12/661常見心身疾?。?)消化系統(tǒng):如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激惹綜合征等疾?。唬?)心血管系統(tǒng):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不齊等疾??;(3)內分泌系統(tǒng):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神經性厭食、肥胖病、婦科疾患等疾??;(4)皮膚疾?。吼W癥、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銀尿病、斑禿、痤瘡等疾病;(5)呼吸系統(tǒng):如支氣管哮喘等疾??;(6)其他:如慢性疼痛、頭痛、偏頭痛、緊張性頭痛、血管性頭痛、慢性腰背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雷諾氏病等疾病。2019/12/662專題:

心理社會因素與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共識:①某些負性生活事件與癌癥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②具有某些情緒和個性行為特征的人其癌癥發(fā)病率較高;③癌癥病人的不良的情緒反應和應對方式可通過影響機體的內分泌和免疫功能,進而影響癌癥的發(fā)展和轉歸;④采用支持性和行為干預等心理治療方法,可使癌癥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長;2019/12/663⑤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的結果是促進還是抑制癌癥則取決于:心理社會因素的性質強度和作用時間心理社會因素的可預測性和可控制性心理社會因素的作用與生物源性病理性刺激的間隔時間個體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心理與生理耐受性。2019/12/664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癌癥的發(fā)生和轉歸的生物學機制目前研究提示,心理社會因素主要導致個體心理應激,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免疫系統(tǒng)等中介機制,影響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特別是從心理神經免疫學這一前沿研究領域所取得的證據。2019/12/665癌癥的臨床心理問題癌癥病人常見的心理變化1.休克-恐懼期2.否認-懷疑期3.憤怒-沮喪期4.接受-適應期2019/12/666癌癥病人心理問題的干預1.告訴癌癥病人真實信息盡管目前國內與國外許多醫(yī)師在此問題上做法不同,但大多數學者,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均主張在恰當的時機給癌癥病人提供診斷和治療計劃真實的信息。2.處理病人的情緒問題支持性疏泄性心理指導、利用轉移機制、認知療法、放松技術、音樂療法、氣功等。對于伴有嚴重焦慮恐懼的病人,可適當使用抗焦慮劑。使用抗抑郁劑對嚴重抑郁病人是有必要的。2019/12/667專題:

手術的心理問題手術前焦慮反應特征:最常見的有手術焦慮、恐懼和睡眠障礙。焦慮恐懼表現為對手術緊張、擔心、緊張不安、害怕,乏力疲倦等,似有大禍臨頭之感。身體上亦表現有相應的一些癥狀,如心慌、手發(fā)抖、坐立不安,出汗等。睡眠障礙的病人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惡夢等。病人入院24小時內焦慮程度最高,然后適應住院環(huán)境和病人角色后逐漸減輕。情緒不穩(wěn)定的病人,其焦慮程度高,持續(xù)時間長,一般需要5天或更長時間才能適應手術前各種應激刺激。2019/12/668手術前焦慮與手術結果的關系術前焦慮程度與術后效果存在著倒“U”字型的函數關系,即術前焦慮水平很高或很低者,術后心身反應大而且恢復緩慢,預后不佳;術前焦慮水平適中者,術后結果最好。2019/12/669手術前病人心理問題干預一般心理支持與指導

1.晤談與評估2.提供有關手術信息:主觀信息比客觀信息效果好,提供信息的心理準備法對于信息敏感者更有效。3.加強病人的社會支持

4.手術室環(huán)境2019/12/670行為控制技術1.情緒松弛訓練法:放松(生物反饋療法)、腹式深呼吸以及咳嗽練習能夠有效地對抗焦慮,是減輕術前焦慮和術中痛苦感的簡便、常用方法。2.分散注意法3.示范法4.刺激暴露法5.認知行為療法6.催眠暗示法2019/12/671術后病人心理反應特點術前焦慮水平高的病人,一般術后仍維持較高的心身反應。由于重大手術均有可能引起部分生理功能喪失和體象改變,容易導致許多心理問題如憤怒、自卑、焦慮、人際關系障礙等。反復手術而久治不愈者術后心理反應強烈,有的患者可能因術后一時不能生活自理,長期臥床、難以工作、孤獨等原因,也可繼發(fā)嚴重的心理障礙。2019/12/672常見術后嚴重心理障礙術后意識障礙:常在手術后2~5天出現,表現為意識混亂,一般在1~3周消失;術后精神疾病復發(fā):常因心理壓力過重所致;手術后抑郁狀態(tài):表現為悲觀失望,自我感覺欠佳,睡眠障礙,對日常生活不感興趣,活動減少,自責自罪,有自殺念頭,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2019/12/673手術后病人的心理指導原則術后病人心理指導應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和心理反應,靈活采取心理支持及行為控制技術,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及時反饋手術完成情況;②正確處理術后疼痛;③幫助病人克服消極情緒;④幫助病人做好出院的心理準備。2019/12/6743.恐慌易致應激相關障礙一般來說,急性心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常在強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數分鐘至數小時起病,大多歷時短暫,可在幾天至一周內恢復,預后良好。近年來,心理學家發(fā)現,在自然災害如洪水、臺風、地震、或災難性事故,如火災、飛機失事及爆炸等威脅過去后數天或數月之后,部分受災者在事件后有焦慮、激惹、夜驚、記憶損害及內臟不適度等癥狀。這種反應現在被稱為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英文簡稱PTSD。這種災難性應激常引起個體極度恐懼、害怕、無助之感。這種延遲性應激反應也常見于被強暴的受害者,如戰(zhàn)俘以及被綁架的人質。2019/12/675根據美國“退伍軍人管理研究”報告目睹越南戰(zhàn)爭時嚴重轟炸的幸存者約1/3有PTSD,主要癥狀是夜驚及殊死戰(zhàn)斗場面的集中閃現,疲勞、焦慮、情緒爆發(fā),難與人相處,還有注意力不集中,情感麻木。2019/12/676據文獻報道,九十年代的海灣戰(zhàn)爭引起的“海灣戰(zhàn)爭綜合征”,部分軍人也是PTSD癥狀。2019/12/677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fā)生了恐怖襲擊之后,有42.2萬美國人患上了PTSD。2019/12/678中國唐山大地震2019/12/679中國唐山大地震破壞性極大,二十年后仍有2%幸存者存在PTSD癥狀,尤其是地震紀念日之前和紀念活動時,如電視、報紙消息都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產生“觸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激惹性增高,心驚肉跳,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蒼白,難于入睡或易驚醒,也極力避免參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憶的活動或場所,情感麻木,與人疏遠,社會性退縮,興趣愛好減少等。一般來講,PTSD大多數病人1年內恢復,少數病人持續(xù)多年不愈成為持久的心理障礙。2019/12/680適度的焦慮與恐怖可提高人的警覺性,調動人的防御機制,以應付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因此是有益的。然而過度的焦慮與恐怖是明顯有害的,因為它們可使人過于敏感、行為失控、過分關注自身狀況,要求過多,所伴隨的生理變化對病人的身體恢復也是不利的。在此,醫(yī)護人員應努力幫助SARS病人控制過度的焦慮與恐怖這兩種情緒,包括盡可能消除緊張源,提供必要的信息、科學的醫(yī)學知識以及情緒支持。2019/12/6814.持續(xù)恐慌是神經癥發(fā)生的土壤(1)什么是神經癥?(2)恐懼是神經癥的特征之一(3)隔離治療也是“感覺剝奪”,容易產生神經癥表現2019/12/682感覺剝奪會給個體帶來那些危害?感覺剝奪會對心身造成全面的影響當人被限制以后就會產生恐懼、害怕、緊張、孤獨、寂寞。雖然期望“有愛不孤獨”,然而僅僅有愛是不夠的。心理、身體不適反應會接種而來,由于失去感知周圍的世界,人的精神高度緊張,而且身體上還會出現心跳加速、頭暈、出汗、胸悶不適等癥狀,這反過來又會加重心理恐懼。在這樣心理刺激過程中,中樞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就會產生紊亂,神經內分泌激素釋放增加、免疫力下降、血糖升高等病理生理反應。2019/12/683隔離病房容易使人時間感覺錯位,嚴重影響生活節(jié)律和生物鐘的運行。實際上,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許多行業(yè)都存在完全或部分睡眠剝奪,如交通、醫(yī)務人員、電話員等等。睡眠剝奪作為一種強烈的心理刺激源,不僅對機體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如免疫力降低、學習記憶減退等,而且被剝奪睡眠的人心理和行為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2019/12/684科學家觀察到72小時以上持續(xù)不眠的受試者會出現錯覺,如墻壁、天花板似乎在晃動,誤將木柱當作人等;幻視與幻觸甚為常見,可有簡單內容的幻聽,如仿佛聽到狗叫聲、卡車聲等;走路如同醉漢,可有眼花與復視;睜著眼睛卻面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