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長慶高中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光緒朝東華錄》載清末頒布的一份懿旨稱:“嗣后鄉(xiāng)試會試及歲考科考等,悉照舊制,仍以四書文試帖經文策問等項分別考試。經濟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罷?!迸c這一懿旨的頒布有直接關系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C.清末新政 D.預備立憲2.輪船進入中國是與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通商口岸的開放相聯系的;鐵路的開通是與晚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喪失路權相始終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稱為“國中之國”的租界出現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近代中國人主動向西方學習 B.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已經傳入中國C.中西交通運輸存在巨大差別 D.晚清中國交通發(fā)展喪失獨立性3.公元前113年,漢武帝下令禁止郡國鑄錢,并把全國各地私鑄的錢幣運到京師銷毀。這種做法A.阻礙了商品的正常交換 B.貫徹了重農抑商政策C.改變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D.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4.武昌起義后,立憲派掌握了多數省的政權,促使湖北軍政府參加南北和談,推進了國內統(tǒng)一;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立憲派向革命派進攻,迫使革命黨人接受和談條件,推選袁世凱建立北京政府,中國實現暫時的穩(wěn)定與統(tǒng)一。由此可知立憲派A.由資產階級維新派轉化而來B.意在建立民主以實現君主立憲C.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fā)展D.客觀上有利于推動中國近代化5.下列古羅馬(前753年—476年)政體演變圖中①②最合適的內容是A.貴族寡頭政治、元首政治 B.君主制、貴族寡頭政治C.貴族寡頭政治、民主政治 D.君主制、元首政治6.“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边@段話最早有可能發(fā)表于A.《時務報》 B.《國聞報》C.《民報》 D.《新青年》7.如圖是我國境內距今約7000一5000年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陶器,又有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的玉器。并且還出現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這體現出中華文明的主要特點是A.靠近水源分布廣泛 B.多元一體中原核心C.歷史悠久世界領先 D.定居為主農業(yè)發(fā)達8.16-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興起,被稱為“科學革命”,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fā)現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這有助于進步史觀的形成和唯物論與辯證法思想的發(fā)展。由此可知,科學革命()A.有利于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B.促進了文藝復興的興起C.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興起 D.促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9.邁爾斯教授說:“伯里克利向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薪水,以及大規(guī)模的向公民發(fā)放贈品和賞金制度……這些惡習使勞動變成一種不體面的行為。破壞了節(jié)儉,助長了懶惰”材料表明伯里克利的此項改革A.擴大了雅典公民參政的機遇 B.助長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狹隘性C.影響了雅典城邦財富的積累 D.削弱了雅典民主的美徳和力量10.下圖所示紙幣中體現當代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是A. B. C. D.11.陸九淵說:“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他認為做學問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對古代經書的追根究底。這表明陸九淵A.強調自身的修習與領悟B.贊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主張自由闡釋儒家經典D.否定傳統(tǒng)儒學的權威地位12.蘇聯解體后,美國改變了之前相對克制的中東戰(zhàn)略,除繼續(xù)扶持以色列以制衡阿拉伯國家外,也積極采取措施插手中東事務,宣傳和輸出美國模式。對此可以用來說明A.美國放棄對中東的霸權主義政策B.多極化形成使美國調整對外政策C.美國插手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D.兩極格局瓦解加劇中東緊張局勢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中華民族”——從自在發(fā)展到自覺聯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時期齊、魯、晉、鄭等文化先進的中原諸侯自稱為“中國”、“諸華”或“華夏”,居住在中原外緣的秦、楚、吳、越乃至于燕等,則被稱或自稱為“夷狄”。隨著秦、楚、吳、越等參與中原的爭霸,不斷交融,至戰(zhàn)國,七雄并稱“諸夏”,同列“中國”。與春秋時代以前“夏夷之防”、華夷貴賤尊卑的的觀念不同,當梁襄王問孟子何以安定天下時,孟子答曰:“定于一”。荀子也提出“四海之內若一家”?!妒酚洝贰疤熳臃Q本紀,諸侯曰世家”,“十二本紀”記載的是從五帝(黃帝——華夏始祖、顓頊、帝嚳、堯、舜)夏商周秦到漢武帝。司馬遷將原屬戎狄之秦納入“本紀”,讓蠻夷之楚、吳、越進入“世家”,為蠻夷之“匈奴”、“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等立傳。《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薄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靶倥湎茸嫦暮笫现缫嵋?,曰淳維?!辈牧隙孜鐟?zhàn)后,華夏中心主義衰落。維新派號召保國、保種、保教,主張“滿漢平等”,“合舉國之民心”;立憲派主張“合族救國”。1902年,梁啟超首次引入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一詞,提出了“中華民族”這一現代觀念,指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國成立后,孫中山將“驅除韃虜”轉變?yōu)椤懊褡迤降?,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堅民族的?guī)模,把漢、滿、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個‘中華民族’,組成一個民族的國家”“使世界強國不敢輕視中國”。中國國民黨“一大”宣言指出:“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之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940年,毛澤東提出“對外求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對內求中國各民族間的平等”。(1)依據材料一,概括司馬遷“華夷觀”的內容,分析其“華夷觀”形成的背景。(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概括近代中國民族主義形成的特點。14.(20分)歸納法和比較分析是學習、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試運用這兩種方法解答以下問題:材料一

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李鴻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張,但遭到冷遇。孫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無可復施”。材料二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將印度教派的仁愛、不殺生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甘地主義”的思想?!陨蟽蓜t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孫中山和甘地是“亞洲覺醒”中的兩位先驅,他們分別被譽為“中國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燈塔與向導”,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二者為何能夠贏得這樣的盛譽?(2)孫中山和甘地在領導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導思想)上有何不同?依據上述兩段材料比較分析影響兩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光緒年間科舉制改革后,仍然按照原有制度和方式進行考試,結合所學可知這種變化與廢除戊戌變法中關于科舉考試的改革措施有關,故選B;洋務運動中沒有改革科舉制,排除A;清末新政廢除了科舉制,排除C;預備立憲在廢除科舉之后,排除D。故選B。2、D【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意在強調輪船、鐵路、公路等晚清中國交通不是獨立自主發(fā)展的,即晚清中國交通發(fā)展喪失獨立性,D正確;近代中國的交通與列強入侵相關,并非主動向西方學習的結果,排除A;B與題干無關,排除;材料未對中西交通運輸對比,排除C。3、D【解析】

漢武帝收繳郡國鑄幣權,且銷毀地方私鑄的錢幣,這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D項正確;漢武帝的這些舉措有利于商品正常交換,A項錯誤;貨幣官鑄是加強中央集權,并非是對重農抑商政策的貫徹,排除B;漢武帝時期并未出現諸侯割據局面,排除C。4、D【解析】

根據材料主旨推斷材料主要強調了立憲派在“推進了國內統(tǒng)一”的作用,并未闡明立憲派的來源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錯誤;材料只是強調立憲派推動國家統(tǒng)一,而非闡述立憲派的政治要求,故B選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材料中立憲派并非革命派,特別是迫使革命黨接受袁世凱主張非但沒有推動革命形勢的迅速發(fā)展,反而使革命逐漸走向失敗,故C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立憲派推動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在推動的過程中客觀上推動了清朝的滅亡,有利于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傳播,故D選項符合題意正確。5、A【解析】

公元前509年建立的羅馬共和國實行貴族寡頭政治,公元前27年建立的羅馬帝國實行元首政治,故答案為A項;共和時代羅馬沒有實行君主制,排除B、D項;帝國時代羅馬沒有實行民主政治,排除C項。6、C【解析】

題干中的言論是關于三民主義的,最早在《民報》發(fā)表,選項C正確;《時務報》《國聞報》均屬于維新派報刊,而三民主義是革命派主張,因此三民主義不可能刊登在這兩份報刊上,選項A、B排除;選項D與題干中“最早”不符,排除。7、B【解析】

根據材料“這些文化遺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為代表的陶器,又有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的玉器。并且還出現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笨芍袊糯霈F過彩陶、玉器、還有宗教觀念等傳播為標志的文化整合過程,主要核心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qū),即形成了以中原為核心的多元一體格局,故選B;材料不能體現靠近水源,A錯誤;材料只有中國,沒有對比項,不能說明當時世界領先,C錯誤;D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8、A【解析】

依據材料“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fā)現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這有助于進步史觀的形成和唯物論與辯證法思想的發(fā)展”可以看出科學革命有利于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故A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自然科學誕生在文藝復興時期,因此是文藝復興推動自然科學的產生,而不是自然科學推動文藝復興興起,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資產階級革命,排除C;馬克思主義誕生在184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9、D【解析】

材料是對伯里克利的公職津貼制的批判,認為這種行為會主張懶惰,削弱了雅典民主的美德和力量,D正確;ABC與材料無關,未涉及,排除。10、B【解析】

歐元是歐盟成員國發(fā)行統(tǒng)一貨幣,體現出經濟一體化組織發(fā)展趨勢,B正確;A是美元;C是日元;D是英鎊,都不符合經濟區(qū)域一體化組織。11、A【解析】

根據“他認為做學問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對古代經書的追根究底”可知,陸九淵強調自身的修習與領悟,反對拘泥于古人經書,故A正確;陸九淵強調自身的修習與領悟,反對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B錯誤;陸九淵主張自身的修習與領悟,并非主張自由闡釋儒家經典,排除C;陸九淵的心學思想仍然屬于傳統(tǒng)儒家思想,D錯誤。12、D【解析】

蘇聯解體后美國在中東地區(qū)的干預力度明顯上升,宣傳和輸出美國模式,這無疑加劇了中東緊張局勢,D正確;A明顯與題干主旨相反,排除;尚未形成多極化,排除B;蘇聯解體使得美國更加積極的干預中東,因此是蘇聯解體促使中東政治格局發(fā)生改變,C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內容:華夷同等地位,視華夷各族為中國歷史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華夷共祖,有共同血緣。背景:從春秋到戰(zhàn)國,戎狄蠻夷已經逐漸融入華夏族,認同于華夏民族。戰(zhàn)國時期,原先“夷夏”對立觀念逐漸消失,天下一家、四海如一的“大一統(tǒng)觀念”形成。華夷一家、華夷共祖同源的觀念適應了漢武帝時期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2)特點:受傳統(tǒng)文化與西學共同影響;與救亡圖存相結合(面對外來侵略時自覺形成);內涵不斷豐富【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華夷觀念。(1)第一小問內容:根據材料中的“同列‘中國’……‘四海之內若一家’”等處信息可知司馬遷的觀點是華夷同等地位,視華夷各族為中國歷史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華夷共祖,有共同血緣。第二小問背景:可以從材料一中提到的史實中去羅列,例如從春秋到戰(zhàn)國,戎狄蠻夷已經逐漸融入華夏族,認同于華夏民族。戰(zhàn)國時期,原先“夷夏”對立觀念逐漸消失,天下一家、四海如一的“大一統(tǒng)觀念”形成等等。(2)根據材料二中的“甲午戰(zhàn)后,華夏中心主義衰落……滿漢平等……合族救國……中華民族……對外求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對內求中國各民族間的平等”等處信息可知,近代民族主義的特點主要有:受傳統(tǒng)文化與西學共同影響;與救亡圖存相結合(面對外來侵略時自覺形成);內涵不斷豐富等。14、(1)孫中山:創(chuàng)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臨時約法》、積極捍衛(wèi)民主共和、促成國共合作等。甘地:提出甘地主義思想、發(fā)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英國殖民統(tǒng)治、為印度民族獨立開辟了道路。(2)道路(思想):孫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成因:孫中山改良道路受阻;甘地受到“仁愛”、宗教思想的影響較深。【解析】

(1)“原因”,依據所學知識從創(chuàng)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積極捍衛(wèi)民主共和、促成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