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下】2024屆山東省泰安市多校高三三模聯(lián)考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考場號、座位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
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
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
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2023年的央視中秋晚會上,首演的原創(chuàng)作品《九州》以“流行+戲腔”的跨界融合手法收獲關注與好
評。該作品將流行音樂元素,戲曲腔調(diào)與傳統(tǒng)川劇巧妙融合,傳遞出中華兒女同宗同源、血脈相承的愛
國情懷,不僅在藝術層面實現(xiàn)了再突破,更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方面樹立了新的典范。
近年來,國風音樂深受大眾喜愛,以《萬疆》為代表,“流行+戲腔”掀起潮流。該曲推出當年即被媒體
評選為“年度十大BGM”,被相關平臺評選為“年度歌曲”。作品發(fā)行至今持續(xù)保持著極高的傳唱度,
在各大音樂平臺,乃至在不少基層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中,已經(jīng)成為曝光率最高的經(jīng)典曲目之一,
尤其在學生之間廣泛傳唱,可謂影響廣泛。
“流行+戲腔”的風靡,一方面反映了在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大眾審美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獨特的
東方美學重新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音樂人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傳承和弘揚中
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越來越多音樂人的創(chuàng)作自覺。雖然深受西方音樂理論,創(chuàng)作技法的影響,但是現(xiàn)
當代中國音樂人積極求變,不斷突破,積極挖掘創(chuàng)編素材,跨越中國傳統(tǒng),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音樂的界限,
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探索中國作曲體系的現(xiàn)代化路徑,“流行+戲腔”應運而生。
流行與戲腔通過跨界融合,提升了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價值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面向當今時
代音樂審美的適應性和可塑性,這一轉型為音樂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視角?!傲餍?戲腔”自20世紀90年
代就悄然走進大眾視野,《前門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等紅遍大街小巷。新世紀以來,《故鄉(xiāng)是北
京》《霍元甲》《梨花頌》《新貴妃醉酒》《北京一夜》等陸續(xù)推出,通過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地方衛(wèi)
視的跨年演唱會等大型演出活動走向大眾,逐漸成為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一藝術現(xiàn)象的興起離不開中國音樂人對作曲技法的突破,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挖掘。中國戲曲
文化作為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之一,為作曲家們提供了深厚的養(yǎng)分。通過現(xiàn)代化的作曲技法以及唱腔設
計,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使受眾得以情感共鳴,作品傳唱度較高。戲曲藝術原本蘊含著廣泛綜合的藝術
要素,包括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具備綜合性與包容性的主要藝術特征。
其音樂素材源自民間,融聚了代代相傳的共同記憶與集體智慧,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正因為如此,戲
曲即便流傳千百年,仍能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融合,衍生出“流行+戲腔”這一獨具特色的復合性新型藝
術范式。這種戲與歌的融合迥異于通俗的流行歌曲,超越了“口水歌”的局限,突顯了其藝術性。
中國傳統(tǒng)美學理念認為,人聲歌唱比器樂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喚起受眾的理解與共鳴,以歌詞
為載體,既能“傳情”也可“達意”?!傲餍?戲腔”通過創(chuàng)新唱腔設計,充分發(fā)揮了聲樂演唱中的發(fā)
聲、咬字、氣息'裝飾音等技術技巧,栩栩如生地刻畫音樂形象;在演唱中注重字與聲、聲與情的相互
關系,清晰準確地傳達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使得高雅音樂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連。同時,作曲家以“旋
律美”為價值歸宿,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把控適于傳唱的音域,使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時也具有易于傳唱的特
點,從而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推廣效果。這使得受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學唱并傳唱。
“流行+戲腔”的創(chuàng)新傳承不僅激活了國民內(nèi)心的民族文化基因,也為傳統(tǒng)戲曲文化融入現(xiàn)代生活注入
了新的活力。此類題材的作品不僅具備高雅音樂領域的藝術水準,也在大眾娛樂領域具備了廣泛的傳播
價值。此外,在美育教育方面,這類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前門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故
鄉(xiāng)是北京》《梨花頌》等作品已被納入中小學音樂教材,成為課程內(nèi)容。通過音樂教育的熏陶,可以引
導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領略中華傳統(tǒng)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融合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文
化的自信和認同。
“流行+戲腔”音樂作品的涌現(xiàn)與風靡,標志著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一種新潮流。這種音樂形式將傳統(tǒng)戲腔
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彌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凸顯東方音樂美學思想,多維度呈現(xiàn)了國風音樂“守正創(chuàng)新”
的理念。這一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在音樂界取得了顯著成就,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開辟了新的路徑,使
得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在國際音樂舞臺上有了更加自信的表達方式。
(摘編自陳凱《“流行+戲腔”讓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更自信》)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流行+戲腔”是將流行音樂元素與戲曲元素巧妙融合而產(chǎn)生的新型歌曲,它與通俗的流行歌曲相比,
具有更強的藝術性。
B.為建設文化強國,中國音樂人積極探索歌曲新唱法,終于從戲曲藝術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了《萬疆》
《九州》等優(yōu)秀音樂作品。
C.戲曲藝術具有綜合性和包容性,其綜合、包容了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許多藝術的元素,自然
能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融合。
D.《說唱臉譜》《梨花頌》等作品被納入中小學音樂教材,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流行+戲
腔”這種藝術表達方式。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疆》成功在前,《九州》轟動于后,使“流行+戲腔”類作品風靡,日漸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
主流,并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開辟了新途徑。
B.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價值內(nèi)涵得以提升,得益于音樂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傳承和弘揚以及將流
行與戲腔跨界融合的藝術范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
C.為了使“流行+戲腔”作品易于傳唱,從而取得深入人心的效果,音樂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定要控制
好音域,不使過難的唱腔出現(xiàn)在音樂當中。
D.“流行+戲腔”的音樂形式,能凸顯東方音樂美學思想,已經(jīng)取得顯著成就,故而可以作為中國原創(chuàng)
音樂在國際音樂舞臺上的自信的表達方式。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五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有的歌手沒有鉆研過戲曲唱法,毫無戲曲功底,卻以戲曲腔調(diào)去唱流行歌曲,還冠冕堂皇地將其冠
以“國風”的標簽。
B.近期流傳的《定軍山》可謂流行+戲腔”的杰作,歌手對其內(nèi)容的詮釋十分到位,讓聽眾產(chǎn)生了英
姿颯爽之感。
C.李政寬創(chuàng)作的《武家坡2021》,不僅使流行與戲腔巧妙融合,而且改寫了傳統(tǒng)戲主題,在一定程度
上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意義。
D.《好姐姐》一曲,以從頭到尾貫穿著的現(xiàn)代的流行鼓點感,與昆曲的婉轉細膩相結合,既典雅又易
唱,讓人聽了心醉神迷。
4.下列對“流行+戲腔”風靡的原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流行+戲腔”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著相當好的受眾基礎。
B.“流行+戲腔”契合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的大眾審美觀,深受聽眾喜歡。
C.“流行+戲腔”的作品是中國音樂人精心創(chuàng)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
D.“流行+戲腔”的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時,又有著非常易于傳唱的特點。
5.請簡要分析本文與魯迅的《拿來主義》在文體、主要的論證方式和論證方法上的不同。
(-)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霜華柏木鋪
左中美
“歸路苦悠悠,行人欲白頭。泉聲偏聒枕,蟲語自鳴秋。金盡囊余被,孤燈月滿樓。壯心搔不著,時起
問更籌?!边@是清乾隆年間貢生、保山人氏寧毓賢的《柏木鋪旅舍》詩。柏木鋪位于漾潺縣城隔江對面
的飛鳳山東側,是古西南絲綢之路上的一處古驛村莊,離城約只三里,但因有飛鳳山東翼相隔,不聞城
中市聲。
依詩中“歸路苦悠悠”之嘆,詩人想是從遠方歸來,沿著古道一路西行,意欲回去保山故里。一日長路
之后,走到了古驛柏木鋪,當夜便在此間歇息。本來,一日長路的辛勞應會讓詩人在古驛的旅店中酣然
入眠,犬吠不覺,而事實上詩人卻不能入眠,且因不能入眠而嫌村下泉聲聒枕,怪秋蟲夜鳴唧唧。這一
切的因由,近看或是那一句“金盡囊余被”的窘澀;若是放遠了看,漫泅在整首詩中的深濃愁緒,皆起
因于“壯心搔不著”。一個讀書人,總不免躊躇滿志,卻怎奈世事多艱。這是一趟失意的歸程,夜里幽
幽的泉聲和蟲聲讓人覺得聒噪,窗外的滿目月華,卻盡顯室內(nèi)孤燈之清冷。①長夜難寐,詩人于是一次
次起來問更。歸路還遠,待天亮起程,還要繼續(xù)踏上新一天的漫漫路途。
或許是經(jīng)了一夜歇息,精力恢復;又或許是清晨時光,看日出東方,萬山清明;當然,更或許是因為人
生得意,意氣風發(fā),與《柏木鋪旅舍》的幽苦氣息不同,同是清代人的騰沖舉人尹藝的《發(fā)柏木鋪》則
顯得氣勢開闊,意緒昂揚:“戎旦征人早,橋頭日已紅。點蒼千嶺雪,漾潺一江風。隔岸炊煙合,前村
野水通。數(shù)聲何處雁?飛入五云中?!?/p>
②想著那也是一個秋天,只是時令應該是暮秋了。早起的詩人從古騷出發(fā),卻發(fā)現(xiàn)日頭比他這趕路的人
還要早,已然照到了村下小河的橋上。蒼山眾峰高處此時已披上了白衣,村下沿著峽谷間的漾潺江吹來
的秋風帶來點點涼意。隔著小河的對岸村中,炊煙裊裊,絲絲縷縷。不知何處有數(shù)聲雁鳴傳來,待細覓
身影,卻早已飛入了高處的層層云彩間。
③朝陽,炊煙,雁陣,云彩,更加上點蒼千嶺雪。從這里早發(fā)柏木鋪的詩人尹藝,看其自譽為“征人”,
應當是一次離家遠行,且極有可能是一次赴考。由詩中早起趕路所見的開闊、清朗的風景畫面里,見出
的是詩人的萬里意氣、滿懷壯志。那飛入五云中的雁陣,更是詩人對自己未來人生的憧憬。詩書作有憑,
來日望登高;愿作大鵬游,一飛沖霄漢。
在《徐霞客游記》中,徐霞客過柏木鋪后,“循南坡而西向上……有寺東向,當坡嘴中懸,是為舍茶寺,
就而飯?!睋?jù)記,這舍茶寺便是后來多見于詩文的大覺寺,一個“懸”字,顯出其所處地勢之險陡。寺
在秀嶺坡上,有門樓名為“放雪樓”,歷代以來過往此處的文人士子常多有題詩。曾任云南提督學政的
清人吳自肅有《登放雪樓》詩:“柏木高懸一孤寺,登樓遙望客躊躇。虛心竹許栽千個,礙眼松須伐數(shù)
株。自有云光供吐納,莫教雪影起模糊。當前面目還他好,擬作廬山笑腐儒?!?/p>
詩中一個“懸”字,一個“孤”字,再一次見出此山之陡、此道之艱、此寺之險。想那時,提督學政大
人沿著徐霞客走過的古道一路行來。以其當日之身份,前日里想是住在漾潺古城作了一兩日的巡察停留,
夜間住在古城臨江的客舍里。次日離城早行,經(jīng)柏木鋪,上秀嶺坡,辛苦行至大坡高處的大覺寺,登樓
放眼遠望,不禁滿懷躊躇。虛心竹和礙眼松是近前的所見,云光和雪影是遠處的風景,而眼前所見所感,
莫不是作者內(nèi)心之照、人生之境。
據(jù)說上世紀30年代末為抗戰(zhàn)修筑滇緬公路時,大覺寺因修路的需要挪了一個位置。有了公路后,古道
上的人馬行客漸漸往公路而去,大覺寺由此慢慢淡出了行人的視野。山下的柏木鋪亦如是。隔著村下的
石月亮河,滇緬公路從相隔數(shù)百米的對面斜斜向上而去。在兩株并排而生、枝柯相連的數(shù)百年的古榕樹
下,徐霞客和眾多曾行經(jīng)此地的詩人早已融入村莊的往事,千年來行經(jīng)此地的叮咚馬幫化作了村莊的記
憶。村中那座“繡嶺連云”石坊是重建的,坊下十余米的古榕樹下,石板古道上還留有舊年的印跡。
④想是因為村口那兩株遮天蔽日的古榕樹,因為樹下那行過千年馬幫的石板古道,古驛村莊柏木鋪有著
一種端然且幽然的氣息。明明距縣城那樣近,卻完全隔絕了外界的嚷嚷聲息,就連隔河對面滇緬公路上
每天往來不息的車流,似乎也不能影響到它的靜寧。而另一方面,明明是這樣古老、清寧的村莊,近切
地守著一方原初的山水,它卻又并不自塞,榕樹下的古道向著兩端遠遠伸開,便連接起絲路千年的悠悠
往事,連通向星漢燦爛的大地遠方。
以一條古道為筆,記錄下它的久遠往事;以一方山水作紙,書寫著它的四季輪回。被東側的石月亮河和
西側的飛鳳山河從兩側輕輕環(huán)抱的古村柏木鋪,數(shù)十戶人家倚坡而居。村莊高處有武侯祠,村莊腳下二
河相匯處有文昌閣。古村柏木鋪安靜清幽,小橋流水,古道人家;馬幫遠去,古樹依然。在兩株古榕樹
下不遠處,有人家像舊時那樣靠路旁經(jīng)營著小賣店。人進了村,沿著古道一路走到樹下,看眼前石坊流
水、馬幫行客,千年的往事伴著山風,撲面而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柏木鋪因離城三里且有飛鳳山東翼的遮蔽,所以悠然靜謐,不受城市喧鬧干擾。
B.作者設想寧毓賢回鄉(xiāng)途中在柏木鋪住了一夜,這一夜他想到自己經(jīng)歷,愁苦難眠。
C.從《徐霞客游記》可知,大覺寺地勢險陡,這種地勢使提督學政吳自肅深有感觸。
D.柏木鋪曾讓許多文人騷客感懷不已,但因抗戰(zhàn)時道路改線不得不淡出人們的視野。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一次次起來問更”和《歸去來兮辭》中"問征夫以前路”異曲同工,都在細節(jié)描寫中寄
寓了相同的情感。
B.句子②語義上將《柏木鋪旅舍》和《發(fā)柏木鋪》兩首詩聯(lián)結起來,能引發(fā)人們將兩首詩的意境及情
感進行深度的比較。
C.句子③鋪敘景物,畫面感十分強,開闊、清朗的畫面里充溢了詩人的萬里意氣和滿懷壯志,寄寓了
詩人的人生憧憬。
D.句子④中“想是”是作者對柏木鋪具有端然且幽然氣息原因探尋,凸顯了古榕樹和石板古道所獨有
的歷史韻味。
8.如今的柏木鋪給讀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簡要概括。
9.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單元學習任務”中提到寫景抒情散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眼中的自
然美,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霜華柏木鋪》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
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明
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惠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鬃于叧觯哉Z子貢。
子貢日:“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
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
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
之謂孝,之謂貞也。”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駢月氐,以養(yǎng)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由志之,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
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童,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
孝之名也?”
(節(jié)選自《荀子?子道》)
材料二:
夫執(zhí)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
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戰(zhàn)陳無勇,
非孝也。五行不遂,災及乎親,敢不敬乎?”樂正子春下堂而傷足爆而數(shù)月不出猶有憂色門人問之,日:
“敢問其故?”樂正子春日:“善乎而問之!吾聞之,不虧其身,不損其形,可謂孝矣。君子無行咫步
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憂。”故曰,身者非其私有也,嚴親之遺躬也。父母既沒,敬行其身,無遺父
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強者,
強此者也。樂自順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孝行》)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樂正子春A下堂而傷B足C疼而數(shù)月D不出E猶有憂色F門人G問之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弟,即“悌”,敬愛兄長,與《促織》中“手裁舉”的“裁”都是通假字。
B.修飾,在文中是動詞,指有道德修養(yǎng),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修飾”意思不同。
C.章,通“彰”,顯著,與《離騷》中“芳菲菲其彌章”的“章”意思相同。
D.蒞,本義是“到、來臨”,在文中意為“面對”,“蒞官”指在官員面前。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沒有回答魯哀公關于孝、貞的問話,子貢認為聽從就是孝'貞,所以不用回答;孔子告訴他,
評價孝與貞要弄清楚服從的原因,要敢于諫錚。
B.從子路與孔子的對話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想擁有孝的名聲,不僅要勤勉勞動,盡心盡力贍養(yǎng)父母,
還要做到在家行為敦厚,在外結交賢人。
C.曾子所認為的“孝”有豐富的內(nèi)涵,就連侍奉君主忠誠、做官兢兢業(yè)業(yè)、交友誠實、作戰(zhàn)勇敢而不
畏懼死亡,也被稱為孝,這對今人有很大的啟發(fā)。
D.《呂氏春秋》的作者認為,行孝就是仁、禮、義、信、強,而人的快樂是因行孝產(chǎn)生的;樂正子春
之所以面有憂色,是因其自感虧身損形、忘記孝道。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
(2)父母既沒,敬行其身,無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
14.荀子和樂正子春對行孝的認識有怎樣的不同?請簡要概括。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夜作
李昌符①
數(shù)畝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
跡避險帽翻失路,心歸閑淡不因僧。
既逢上國②陳詩日,長守林泉亦未能。
[注]①李昌符:晚唐詩人,仕途坎坷。②上國:京城。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照應了題目“秋夜”,點明了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引出了后面的內(nèi)容。
B.從芙蓉葉上傳來的蕭蕭雨聲,作者知道這秋夜之雨下了足有三個時辰。
C.第五句隱約透露出作者的境遇:因為躲避某種危險而迷失了前進的道路。
D.本詩通過清淡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以景引情,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感慨。
16.怎樣理解詩人所說的“心歸閑淡”?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作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所說的“”,作為“十思”之一,是在勸諫太宗游
玩要有度;后面的句子“”與此句形成了照應。
(2)黃庭堅《登快閣》中的“,”兩句,描繪了作者登上快閣后看到
的壯闊之景,這同時也是作者寬廣胸襟和雅潔情懷的生動寫照。
(3)小明用舉例的方法給小麗講什么是擬人修辭手法,他說:宋代詩詞中有較多的把鳥擬成人的
句子,例如“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長久地、仔細地看過河水的流動,并不是①的,而是彎彎繞繞不斷打著旋兒,將浮萍、草芥、
枯木,甚至房屋卷進去又吐出來,也將日光、月光卷進去又吐出來,動作如此柔曼,如此篤定,我經(jīng)常
看得入迷。
一條河流的源頭,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內(nèi)地。從無到有,從細小到闊大,
有可能擠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鎮(zhèn),漸漸為眾人所知。一條河從源頭起步,可能流不多遠就干涸了,那
便銷聲匿跡了,或者融入別的河流,更加顯赫,然而,也從此失去自己的軌跡。一條河只有納入眾多河
流,才能不斷壯大,才能行之久遠。一條河只有經(jīng)過大起大伏,才能獲取能量,才能激流勇進。一條大
河,②也好,受到關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淌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甚至不須在意對人
有沒有用,有沒有用不是它該考慮的,它只用考慮流淌,盡情地流淌,并壯大,并奔騰。在它成就自己
的時候,自然也會成就別人。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一條河流的源頭,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內(nèi)地?!北磉_效
果有什么不同?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們的頸椎很多肌肉包裹,低頭的姿勢會造成使頸椎后方的肌肉被拉伸,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直,處于
緊繃的狀態(tài)。如果長期處于低頭的姿勢,一①導致肌肉勞損,出現(xiàn)頸部疼痛。長此以往會引起頸
部肌肉力量下降,頸椎受力的增加導致頸椎病的高發(fā)。
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長時間伏案工作,或者是長時間低頭玩游戲,導致肌肉勞損,網(wǎng)上也流傳著各
種方法來緩解頸部的不適,比如說有人熱衷的“吊”脖子。?,因為“吊”脖子模擬的是臨床中
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牽引,并不適用于治療肌肉勞損。
還有不少人認為,既然前面提到了,頸椎出問題,是因為長時間低頭,那么我只要“反向操作",__
③,是不是就可以保護頸椎了呢?這種做法也是不科學的。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論是低頭看手
機或者是仰頭看手機,都可能會帶來肌肉勞損。
20.下列句子中的“我”和“那么我只要‘反向操作'”中的“我”,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所以你們不要事事都針對我。
B.張明一回到家就對媽媽說:“媽,我要不要買點菜?”
C.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這樣說,我不為國奉獻,誰為國奉獻!
D.校長經(jīng)常用“我明年一定要考上理想大學”來鼓勵同學們。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2個字。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
意。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50年,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倫?圖靈的定義: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
其機器身份,那么稱這臺機器具有“深度學習”的能力。1997年5月110,電腦依靠“深度學習”的
方式首次擊敗了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人們驚呼科技的神奇。2023年3月20日,百度官宣“文
心一言”將在三月份完成內(nèi)測,面向公眾開放。“文心一言”有文學創(chuàng)作、商業(yè)文案創(chuàng)作、數(shù)理邏輯推
算、中文理解、多模態(tài)生成等五大能力。人們在驚呼科技發(fā)展的同時有了許多擔憂。
其實,在解決特定領域復雜問題時人工智能的效率千百倍甚至億萬倍于人類。但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立
足于程序,而人類的深度學習立足于人類的思想、想象和智慧,這些是技術永遠無法觸達的。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4屆山東省泰安市多校高三三模聯(lián)考
語文試題
(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考場號'座位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
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
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
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2023年的央視中秋晚會上,首演的原創(chuàng)作品《九州》以“流行+戲腔”的跨界融合手法收獲關注與好
評。該作品將流行音樂元素,戲曲腔調(diào)與傳統(tǒng)川劇巧妙融合,傳遞出中華兒女同宗同源、血脈相承的愛
國情懷,不僅在藝術層面實現(xiàn)了再突破,更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方面樹立了新的典范。
近年來,國風音樂深受大眾喜愛,以《萬疆》為代表,“流行+戲腔”掀起潮流。該曲推出當年即被媒體
評選為“年度十大BGM”,被相關平臺評選為“年度歌曲”。作品發(fā)行至今持續(xù)保持著極高的傳唱度,
在各大音樂平臺,乃至在不少基層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中,已經(jīng)成為曝光率最高的經(jīng)典曲目之一,
尤其在學生之間廣泛傳唱,可謂影響廣泛。
“流行+戲腔”的風靡,一方面反映了在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大眾審美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獨特的
東方美學重新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音樂人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傳承和弘揚中
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越來越多音樂人的創(chuàng)作自覺。雖然深受西方音樂理論,創(chuàng)作技法的影響,但是現(xiàn)
當代中國音樂人積極求變,不斷突破,積極挖掘創(chuàng)編素材,跨越中國傳統(tǒng),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音樂的界限,
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探索中國作曲體系的現(xiàn)代化路徑,“流行+戲腔”應運而生。
流行與戲腔通過跨界融合,提升了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價值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面向當今時
代音樂審美的適應性和可塑性,這一轉型為音樂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視角?!傲餍?戲腔”自20世紀90年
代就悄然走進大眾視野,《前門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等紅遍大街小巷。新世紀以來,《故鄉(xiāng)是北
京》《霍元甲》《梨花頌》《新貴妃醉酒》《北京一夜》等陸續(xù)推出,通過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地方衛(wèi)
視的跨年演唱會等大型演出活動走向大眾,逐漸成為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一藝術現(xiàn)象的興起離不開中國音樂人對作曲技法的突破,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挖掘。中國戲曲
文化作為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之一,為作曲家們提供了深厚的養(yǎng)分。通過現(xiàn)代化的作曲技法以及唱腔設
計,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使受眾得以情感共鳴,作品傳唱度較高。戲曲藝術原本蘊含著廣泛綜合的藝術
要素,包括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具備綜合性與包容性的主要藝術特征。
其音樂素材源自民間,融聚了代代相傳的共同記憶與集體智慧,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正因為如此,戲
曲即便流傳千百年,仍能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融合,衍生出“流行+戲腔”這一獨具特色的復合性新型藝
術范式。這種戲與歌的融合迥異于通俗的流行歌曲,超越了“口水歌”的局限,突顯了其藝術性。
中國傳統(tǒng)美學理念認為,人聲歌唱比器樂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喚起受眾的理解與共鳴,以歌詞
為載體,既能“傳情”也可“達意”?!傲餍?戲腔”通過創(chuàng)新唱腔設計,充分發(fā)揮了聲樂演唱中的發(fā)
聲、咬字、氣息'裝飾音等技術技巧,栩栩如生地刻畫音樂形象;在演唱中注重字與聲、聲與情的相互
關系,清晰準確地傳達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使得高雅音樂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連。同時,作曲家以“旋
律美”為價值歸宿,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把控適于傳唱的音域,使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時也具有易于傳唱的特
點,從而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推廣效果。這使得受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學唱并傳唱。
“流行+戲腔”的創(chuàng)新傳承不僅激活了國民內(nèi)心的民族文化基因,也為傳統(tǒng)戲曲文化融入現(xiàn)代生活注入
了新的活力。此類題材的作品不僅具備高雅音樂領域的藝術水準,也在大眾娛樂領域具備了廣泛的傳播
價值。此外,在美育教育方面,這類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肚伴T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故
鄉(xiāng)是北京》《梨花頌》等作品已被納入中小學音樂教材,成為課程內(nèi)容。通過音樂教育的熏陶,可以引
導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領略中華傳統(tǒng)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融合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文
化的自信和認同。
“流行+戲腔”音樂作品的涌現(xiàn)與風靡,標志著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一種新潮流。這種音樂形式將傳統(tǒng)戲腔
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彌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凸顯東方音樂美學思想,多維度呈現(xiàn)了國風音樂“守正創(chuàng)新”
的理念。這一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在音樂界取得了顯著成就,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開辟了新的路徑,使
得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在國際音樂舞臺上有了更加自信的表達方式。
(摘編自陳凱《“流行+戲腔”讓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更自信》)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流行+戲腔”是將流行音樂元素與戲曲元素巧妙融合而產(chǎn)生的新型歌曲,它與通俗的流行歌曲相比,
具有更強的藝術性。
B.為建設文化強國,中國音樂人積極探索歌曲新唱法,終于從戲曲藝術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了《萬疆》
《九州》等優(yōu)秀音樂作品。
C.戲曲藝術具有綜合性和包容性,其綜合、包容了文學、舞蹈、美術、雜技等許多藝術的元素,自然
能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相融合。
D.《說唱臉譜》《梨花頌》等作品被納入中小學音樂教材,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流行+戲
腔”這種藝術表達方式。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疆》成功在前,《九州》轟動于后,使“流行+戲腔”類作品風靡,日漸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
主流,并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開辟了新途徑。
B.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的價值內(nèi)涵得以提升,得益于音樂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傳承和弘揚以及將流
行與戲腔跨界融合的藝術范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
C.為了使“流行+戲腔”作品易于傳唱,從而取得深入人心的效果,音樂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定要控制
好音域,不使過難的唱腔出現(xiàn)在音樂當中。
D.“流行+戲腔”的音樂形式,能凸顯東方音樂美學思想,已經(jīng)取得顯著成就,故而可以作為中國原創(chuàng)
音樂在國際音樂舞臺上的自信的表達方式。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五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有的歌手沒有鉆研過戲曲唱法,毫無戲曲功底,卻以戲曲腔調(diào)去唱流行歌曲,還冠冕堂皇地將其冠
以“國風”的標簽。
B.近期流傳的《定軍山》可謂流行+戲腔”的杰作,歌手對其內(nèi)容的詮釋十分到位,讓聽眾產(chǎn)生了英
姿颯爽之感。
C.李政寬創(chuàng)作的《武家坡2021》,不僅使流行與戲腔巧妙融合,而且改寫了傳統(tǒng)戲主題,在一定程度
上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意義。
D.《好姐姐》一曲,以從頭到尾貫穿著的現(xiàn)代的流行鼓點感,與昆曲的婉轉細膩相結合,既典雅又易
唱,讓人聽了心醉神迷。
4.下列對“流行+戲腔”風靡的原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流行+戲腔”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著相當好的受眾基礎。
B.“流行+戲腔”契合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的大眾審美觀,深受聽眾喜歡。
C.“流行+戲腔”的作品是中國音樂人精心創(chuàng)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
D.“流行+戲腔”的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時,又有著非常易于傳唱的特點。
5.請簡要分析本文與魯迅的《拿來主義》在文體、主要的論證方式和論證方法上的不同。
【答案】1.B2.A
3.D4.0
5.文體:本文是典型的時評,是通過評述時事發(fā)表觀點的文體;而《拿來主義》則是雜文,是針對社
會現(xiàn)象發(fā)表看法的文藝性議論文。
主要論證方式和論證方法:①本文是立論,從《九州》受關注談起,論述“流行+戲腔”風靡的本質(zhì)、
價值、原因、意義;而《拿來主義》則是駁立結合,先駁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再立拿來主
義。②本文大量運用例證法,舉了《萬疆》《梨花頌》等多個事例;而《拿來主義》主要運用了比喻論
證,魯迅用“大宅子”“魚翅”“鴉片”等作喻,形象地闡明了對待外國文化(中外文化遺產(chǎn))應有的
態(tài)度。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為建設文化強國,中國音樂人積極探索歌曲新唱法”“終于從戲曲藝術中獲得靈感”錯誤,文中相
關內(nèi)容為“'流行+戲腔'的風靡,一方面反映了在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大眾審美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顯著變
化……現(xiàn)當代中國音樂人積極求變,不斷突破,積極挖掘創(chuàng)編素材,跨越中國傳統(tǒng),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音
樂的界限,拓寬創(chuàng)作思路,探索中國作曲體系的現(xiàn)代化路徑,'流行+戲腔'應運而生”,沒有涉及選
項內(nèi)容,選項說法于文無據(jù)。
故選B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強加因果。流行音樂的風靡,是因為在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大眾審美的改變和音樂人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
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另:“日漸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張冠李戴,原文為“獨特的東方美學重新成
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主流”,“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主流”的是東方美學,不是“流行+戲腔”類作品。
故選Ao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第五段的主要觀點是“流行十戲腔”現(xiàn)象的興起“離不開中國音樂人對作曲技法的突破,對中華優(yōu)秀傳
統(tǒng)文化基因的挖掘”,是就作曲而言的。
AB兩項分別是對歌手的批評和贊許;
C.重點在于改寫傳統(tǒng)戲的主題,都不符合第五段的觀點。
D.講的是對傳統(tǒng)作曲技法的突破及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昆曲)的挖掘。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C."是中國音樂人精心創(chuàng)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錯誤,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未必就能風靡,所以本
項不能成為“流行+戲腔”風靡的原因。
故選Co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比分析文章體裁、論證方式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文章體裁要結合主要表達方式和具體內(nèi)容分析。本文從2023年的央視中秋晚會節(jié)目《九州》入手,引
出“流行+戲腔”的形式,后文圍繞這一形式展開評述,是通過評述時事發(fā)表觀點的時評?!赌脕碇髁x》
針對當時對待外來文化的各種亂想提出自己的觀點,語言生動犀利,批判性強,屬于雜文,具有文學性,
是文藝性的議論文。
論證方式即提出論點進行論證的方法,需要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本文作者由現(xiàn)象引出論題,直接論述自
己的觀點,是立論,可結合具體分論點分析。而《拿來主義》開篇先破,破立結合,先駁閉關主義誤國
、送去主義賣國、送來主義害國,再提出“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論證方法上,分析文本可知,本文是時評,必然要大量舉例,所以主要運用了例證法;而《拿來主義》
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魯迅用“大宅子”“魚翅”“鴉片”“姨太太”等作喻,分別比喻文化遺產(chǎn)、文
化中的精華、文化中的糟粕等,形象地闡明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霜華柏木鋪
左中美
“歸路苦悠悠,行人欲白頭。泉聲偏聒枕,蟲語自鳴秋。金盡囊余被,孤燈月滿樓。壯心搔不著,時起
問更籌。”這是清乾隆年間貢生、保山人氏寧毓賢的《柏木鋪旅舍》詩。柏木鋪位于漾潺縣城隔江對面
的飛鳳山東側,是古西南絲綢之路上的一處古驛村莊,離城約只三里,但因有飛鳳山東翼相隔,不聞城
中市聲。
依詩中“歸路苦悠悠”之嘆,詩人想是從遠方歸來,沿著古道一路西行,意欲回去保山故里。一日長路
之后,走到了古驛柏木鋪,當夜便在此間歇息。本來,一日長路的辛勞應會讓詩人在古驛的旅店中酣然
入眠,犬吠不覺,而事實上詩人卻不能入眠,且因不能入眠而嫌村下泉聲聒枕,怪秋蟲夜鳴唧唧。這一
切的因由,近看或是那一句“金盡囊余被”的窘澀;若是放遠了看,漫泅在整首詩中的深濃愁緒,皆起
因于“壯心搔不著”。一個讀書人,總不免躊躇滿志,卻怎奈世事多艱。這是一趟失意的歸程,夜里幽
幽的泉聲和蟲聲讓人覺得聒噪,窗外的滿目月華,卻盡顯室內(nèi)孤燈之清冷。①長夜難寐,詩人于是一次
次起來問更。歸路還遠,待天亮起程,還要繼續(xù)踏上新一天的漫漫路途。
或許是經(jīng)了一夜歇息,精力恢復;又或許是清晨時光,看日出東方,萬山清明;當然,更或許是因為人
生得意,意氣風發(fā),與《柏木鋪旅舍》的幽苦氣息不同,同是清代人的騰沖舉人尹藝的《發(fā)柏木鋪》則
顯得氣勢開闊,意緒昂揚:“戎旦征人早,橋頭日已紅。點蒼千嶺雪,漾潺一江風。隔岸炊煙合,前村
野水通。數(shù)聲何處雁?飛入五云中。”
②想著那也是一個秋天,只是時令應該是暮秋了。早越的詩人從古騷出發(fā),卻發(fā)現(xiàn)日頭比他這趕路的人
還要早,已然照到了村下小河的橋上。蒼山眾峰高處此時已披上了白衣,村下沿著峽谷間的漾潺江吹來
的秋風帶來點點涼意。隔著小河的對岸村中,炊煙裊裊,絲絲縷縷。不知何處有數(shù)聲雁鳴傳來,待細覓
身影,卻早已飛入了高處的層層云彩間。
③朝陽,炊煙,雁陣,云彩,更加上點蒼千嶺雪。從這里早發(fā)柏木鋪的詩人尹藝,看其自譽為“征人”,
應當是一次離家遠行,且極有可能是一次赴考。由詩中早起趕路所見的開闊、清朗的風景畫面里,見出
的是詩人的萬里意氣、滿懷壯志。那飛入五云中的雁陣,更是詩人對自己未來人生的憧憬。詩書作有憑,
來日望登高;愿作大鵬游,一飛沖霄漢。
在《徐霞客游記》中,徐霞客過柏木鋪后,“循南坡而西向上……有寺東向,當坡嘴中懸,是為舍茶寺,
就而飯?!睋?jù)記,這舍茶寺便是后來多見于詩文的大覺寺,一個“懸”字,顯出其所處地勢之險陡。寺
在秀嶺坡上,有門樓名為“放雪樓”,歷代以來過往此處的文人士子常多有題詩。曾任云南提督學政的
清人吳自肅有《登放雪樓》詩:“柏木高懸一孤寺,登樓遙望客躊躇。虛心竹許栽千個,礙眼松須伐數(shù)
株。自有云光供吐納,莫教雪影起模糊。當前面目還他好,擬作廬山笑腐儒?!?/p>
詩中一個“懸”字,一個“孤”字,再一次見出此山之陡、此道之艱、此寺之險。想那時,提督學政大
人沿著徐霞客走過的古道一路行來。以其當日之身份,前日里想是住在漾潺古城作了一兩日的巡察停留,
夜間住在古城臨江的客舍里。次日離城早行,經(jīng)柏木鋪,上秀嶺坡,辛苦行至大坡高處的大覺寺,登樓
放眼遠望,不禁滿懷躊躇。虛心竹和礙眼松是近前的所見,云光和雪影是遠處的風景,而眼前所見所感,
莫不是作者內(nèi)心之照、人生之境。
據(jù)說上世紀30年代末為抗戰(zhàn)修筑滇緬公路時,大覺寺因修路的需要挪了一個位置。有了公路后,古道
上的人馬行客漸漸往公路而去,大覺寺由此慢慢淡出了行人的視野。山下的柏木鋪亦如是。隔著村下的
石月亮河,滇緬公路從相隔數(shù)百米的對面斜斜向上而去。在兩株并排而生、枝柯相連的數(shù)百年的古榕樹
下,徐霞客和眾多曾行經(jīng)此地的詩人早已融入村莊的往事,千年來行經(jīng)此地的叮咚馬幫化作了村莊的記
憶。村中那座“繡嶺連云”石坊是重建的,坊下十余米的古榕樹下,石板古道上還留有舊年的印跡。
④想是因為村口那兩株遮天蔽日的古榕樹,因為樹下那行過千年馬幫的石板古道,古驛村莊柏木鋪有著
一種端然且幽然的氣息。明明距縣城那樣近,卻完全隔絕了外界的嚷嚷聲息,就連隔河對面滇緬公路上
每天往來不息的車流,似乎也不能影響到它的靜寧。而另一方面,明明是這樣古老、清寧的村莊,近切
地守著一方原初的山水,它卻又并不自塞,榕樹下的古道向著兩端遠遠伸開,便連接起絲路千年的悠悠
往事,連通向星漢燦爛的大地遠方。
以一條古道為筆,記錄下它的久遠往事;以一方山水作紙,書寫著它的四季輪回。被東側的石月亮河和
西側的飛鳳山河從兩側輕輕環(huán)抱的古村柏木鋪,數(shù)十戶人家倚坡而居。村莊高處有武侯祠,村莊腳下二
河相匯處有文昌閣。古村柏木鋪安靜清幽,小橋流水,古道人家;馬幫遠去,古樹依然。在兩株古榕樹
下不遠處,有人家像舊時那樣靠路旁經(jīng)營著小賣店。人進了村,沿著古道一路走到樹下,看眼前石坊流
水、馬幫行客,千年的往事伴著山風,撲面而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柏木鋪因離城三里且有飛鳳山東翼的遮蔽,所以悠然靜謐,不受城市喧鬧干擾。
B.作者設想寧毓賢回鄉(xiāng)途中在柏木鋪住了一夜,這一夜他想到自己經(jīng)歷,愁苦難眠。
C.從《徐霞客游記》可知,大覺寺地勢險陡,這種地勢使提督學政吳自肅深有感觸。
D.柏木鋪曾讓許多文人騷客感懷不已,但因抗戰(zhàn)時道路改線不得不淡出人們的視野。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一次次起來問更”和《歸去來兮辭》中"問征夫以前路”異曲同工,都在細節(jié)描寫中寄
寓了相同的情感。
B.句子②語義上將《柏木鋪旅舍》和《發(fā)柏木鋪》兩首詩聯(lián)結起來,能引發(fā)人們將兩首詩的意境及情
感進行深度的比較。
C.句子③鋪敘景物,畫面感十分強,開闊、清朗的畫面里充溢了詩人的萬里意氣和滿懷壯志,寄寓了
詩人的人生憧憬。
D.句子④中“想是”是作者對柏木鋪具有端然且幽然氣息原因探尋,凸顯了古榕樹和石板古道所獨有
的歷史韻味。
8.如今的柏木鋪給讀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簡要概括。
9.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單元學習任務”中提到寫景抒情散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眼中的自
然美,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霜華柏木鋪》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答案】6.A7.A
8.①古老、清寧,保持原初的風貌,卻并不閉塞。②有著悠久、顯赫的歷史卻并不喧囂和張揚。
9.①作者既直接描寫了眼中柏木鋪美景,也借助幾首詩歌展開豐富的想象,虛寫了柏木鋪的景象,多
角度展現(xiàn)了柏木鋪的自然美。
②作者在引用詩句時大多分析了詩人的人生境遇,表達了對他們?nèi)松饩w、情懷、境界的理解,借以表
達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作者記述了柏木鋪的文化遺跡、歷史變遷和如今風貌,在此基礎上表達了
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所以悠然靜謐,不受城市喧鬧干擾”錯誤。原文“離城約只三里”,說明距離不遠,但并沒有提到
這個距離和柏木鋪不受城市干擾有關聯(lián)?!八浴睆娂右蚬?。
故選Ac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異曲同工,都在細節(jié)描寫中寄寓了相同的情感”錯誤。兩者暗含的情感是明顯不同的,這篇文章的
情感是失意之人急切想要回家的情感,而《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的情感則是急切要回家的喜悅之情。
故選A。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
根據(jù)原文“明明距縣城那樣近,卻完全隔絕了外界的嚷嚷聲息,就連隔河對面滇緬公路上每天往來不息
的車流,似乎也不能影響到它的靜寧。而另一方面,明明是這樣古老、清寧的村莊,近切地守著一方原
初的山水,它卻又并不自塞,榕樹下的古道向著兩端遠遠伸開,便連接起絲路千年的悠悠往事,連通向
星漢燦爛的大地遠方”,可知如今的柏木鋪是古老、清寧的村莊,隔絕了外界的嚷嚷聲息,守著一方原
初的山水,保持原貌,卻又并不自塞。
根據(jù)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以古道、古樹、武侯祠、文昌閣等表現(xiàn)此處悠久、顯赫的歷史文化,用“安靜
清幽”和人們到此處的感受,表現(xiàn)了此處靜謐和含蓄,體現(xiàn)了如今的柏木鋪歷史悠久、顯赫卻并不喧囂
和張揚。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文中引用清代騰沖舉人尹藝的《發(fā)柏木鋪》《徐霞客游記》云南提督學政清人吳自肅的《登放雪樓》等
文學作品中對柏木鋪的描寫,借助想象描繪了朝陽,炊煙,雁陣,云彩,點蒼千嶺雪等景物,體現(xiàn)了其
風景之美。文章最后兩段描寫如今的柏木鋪的景色,體現(xiàn)了其古老、清寧,保持原初的風貌,卻并不閉
塞;歷史悠久、顯赫卻并不喧囂和張揚的特點。虛實結合,多角度展現(xiàn)了柏木鋪的自然美。
根據(jù)原文”與《柏木鋪旅舍》的幽苦氣息不同,同是清代人的騰沖舉人尹藝的《發(fā)柏木鋪》則顯得氣勢
開闊,意緒昂揚”,可知作者在引用詩句表現(xiàn)了古人對柏木鋪的不同感悟。引用寧毓賢的詩,作者想到
“一個讀書人,總不免躊躇滿志,卻怎奈世事多艱。這是一趟失意的歸程,夜里幽幽的泉聲和蟲聲讓人
覺得聒噪,窗外的滿目月華,卻盡顯室內(nèi)孤燈之清冷。長夜難寐,詩人于是一次次起來問更。歸路還遠,
待天亮起程,還要繼續(xù)踏上新一天的漫漫路途”,從中體會到失意之人急切想要回家的感慨。引用尹藝
的詩,“由詩中早起趕路所見的開闊、清朗的風景畫面里,見出的是詩人的萬里意氣、滿懷壯志”,從
“朝陽,炊煙,雁陣,云彩,更加上點蒼千嶺雪”中體會到詩人的萬里意氣和滿懷壯志,寄寓了作者對
人生的憧憬。
“放雪樓”“大覺寺”等文化遺跡讓作者感悟到此地悠久的歷史文化,“大覺寺由此慢慢淡出了行人的
視野。山下的柏木鋪亦如是”“徐霞客和眾多曾行經(jīng)此地的詩人早已融入村莊的往事,千年來行經(jīng)此地
的叮咚馬幫化作了村莊的記憶。村中那座‘繡嶺連云’石坊是重建的,坊下十余米的古榕樹下,石板古
道上還留有舊年的印跡”,柏木鋪的變化讓作者感悟到歷史的變遷。如今的柏木鋪讓讀者感悟到此地文
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
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做整。明
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惠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鬃于叧?,以語子貢。
子貢日:“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
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
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
之謂孝,之謂貞也。”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駢月氏,以養(yǎng)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由志之,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
勢不可也。故人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童,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
孝之名也?”
(節(jié)選自《荀子?子道》)
材料二:
夫執(zhí)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
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戰(zhàn)陳無勇,
非孝也。五行不遂,災及乎親,敢不敬乎?”樂正子春下堂而傷足爆而數(shù)月不出猶有憂色門人問之,日:
“敢問其故?”樂正子春日:“善乎而問之!吾聞之,不虧其身,不損其形,可謂孝矣。君子無行咫步
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憂?!惫试?,身者非其私有也,嚴親之遺躬也。父母既沒,敬行其身,無遺父
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強者,
強此者也。樂自順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孝行》)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樂正子春A下堂而傷B足C瘞而數(shù)月D不出E猶有憂色F門人G問之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弟,即“悌”,敬愛兄長,與《促織》中“手裁舉”的“裁”都是通假字。
B.修飾,在文中是動詞,指有道德修養(yǎng),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修飾”意思不同。
C.章,通“彰”,顯著,與《離騷》中“芳菲菲其彌章”的“章”意思相同。
D.蒞,本義是“到、來臨”,在文中意為“面對”,“蒞官”指在官員面前。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沒有回答魯哀公關于孝、貞的問話,子貢認為聽從就是孝'貞,所以不用回答;孔子告訴他,
評價孝與貞要弄清楚服從的原因,要敢于諫錚。
B.從子路與孔子的對話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想擁有孝的名聲,不僅要勤勉勞動,盡心盡力贍養(yǎng)父母,
還要做到在家行為敦厚,在外結交賢人。
C.曾子所認為的“孝”有豐富的內(nèi)涵,就連侍奉君主忠誠、做官兢兢業(yè)業(yè)、交友誠實、作戰(zhàn)勇敢而不
畏懼死亡,也被稱為孝,這對今人有很大的啟發(fā)。
D.《呂氏春秋》的作者認為,行孝就是仁、禮、義、信、強,而人的快樂是因行孝產(chǎn)生的;樂正子春
之所以面有憂色,是因其自感虧身損形、忘記孝道。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
(2)父母既沒,敬行其身,無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
14.荀子和樂正子春對行孝的認識有怎樣的不同?請簡要概括。
【答案】10.CEF
11.D12.D
13.(1)估計是他自己態(tài)度不恭敬吧?言語不謙遜吧?臉色不溫順吧?
(2)父母去世之后,自己行為要謹慎,不能留給父母壞的名聲,這就可以叫作善始善終了。
14.①荀子認為行孝要明白聽從與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6 Unit 1 You have got a letter from New York(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5年高性能傳輸線纜項目合作計劃書
- 滄州學校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 第三單元 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24)標簽標題
- 五年級下冊語文要素歸納
- Unit1 Whats he like(教學設計)五年級英語上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PEP版·2024
- 2025年錢包、座套相關皮革制品項目合作計劃書
- 三年級數(shù)學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自我檢測模擬題
- 三年級數(shù)學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計算題過關測試模擬題帶答案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1a ~ pronunciation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數(shù)學史簡介課件
- 八年級 下冊《黃河兩岸的歌(1)》課件
- 春季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T-CIAPS 0035-2024 儲能電池液冷散熱器
- 《ZN真空斷路器》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特種作業(yè)證考試題庫模擬考試及答案
- 《山東修繕交底培訓》課件
- 2024.8.1十七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值得借鑒)
- 幼兒園大班音樂《歌唱春天》課件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電影《白日夢想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