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第二中學高考歷史倒計時模擬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反映清代長期實行閉關政策根源的觀點是A.“恐西洋教傳入,有亂中國固有道統”B.“將所有船只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C.“南夷之通商……貪而不親,求而無厭D.“天朝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2.公元前516年,齊國上空出現了彗星,按當時的說法,彗星出現是災禍的象征。齊景公準備舉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災禍。大臣晏嬰認為,如果國君有好的德政,還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國君像夏桀、商紂那樣暴虐,違命亂德,那么即使祈禱又有什么用處?這反映出當時A.君權神授觀念受到徹底批判B.形成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C.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D.出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3."下表是不同文獻對唐宋時期江南經濟狀況的記述。據此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是A.長安地區(qū)物資嚴重缺乏 B.江淮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C.揚州成為最富庶的城市 D.江南經濟社會影響力上升4.據記載,1935—1942年間,陜西共設立大小新式工廠150余家,平均每年建廠19個;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有59家,100萬元以上的有13家,資本總額5202萬元,為民國前期新式工業(yè)資本總額的28倍。這表明抗戰(zhàn)時期A.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突出B.抗日根據地建設效果明顯C.西部地區(qū)近代化取得成就D.政府加大中西部發(fā)展投入5.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張,人就應該公開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只要能實現幸福的目標,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都無所謂。這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義成為社會主流B.是歐洲人文主義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價值和欲望D.促進了理性主義的傳播6.從蒸汽機的發(fā)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帶來的后果看,下列不屬于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是A.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 B.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因此改變C.人類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D.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出現7.創(chuàng)作下面漫畫所依據的歷史史實是A.一球兩制 B.美蘇爭霸 C.美蘇結盟 D.柏林危機8.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制瓷技藝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銷往海外市場B.許多瓷器為國際市場需要而生產C.清朝政府采取鼓勵瓷器出口政策D.官營手工業(yè)規(guī)模大且占主導地位9.晚清以來“青年”的發(fā)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清末時“革命青年”,“五四時期”是“新青年”,后來則是“進步青年”。其中,“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導致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B.十月革命和一戰(zhàn)的影響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10.1902年,清政府官員鐵良檢閱安徽武備練軍,"見其“多系舉人、廩貢、秀オ之優(yōu)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報》報道,有舉人,秀才30多人“充當兵勇”。由上述現象可知A.社變動引發(fā)了價值觀念變化 B.維新變法解放了知識分子的思想C.西學傳播開啟了軍隊近代化 D.科舉制廢除加速了社會階層流動11.唐代宮廷的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都有多部外來樂,有來自西域的龜茲、高昌、疏勒等樂,有來自印度、天竺、康國、安國等樂,以及來自高麗、日本、扶南等樂。促成當時音樂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唐朝軍事實力的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xù)C.加強現實統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12.“以中國文法英國字音拼合而成,為上海特別之英語”是19世紀60年代上海等地在買辦、商人中逐漸形成“洋涇浜”英語。下列關于這一現象的歷史認識正確的是英語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洋涇浜英語三明治啤酒德律風引擎詞義夾肉面包麥制酒電話發(fā)動機A.讀音雖不準但能促進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B.它伴隨資本主義經濟入侵而出現C.雖豐富了漢語詞匯但不利于英語規(guī)范學習D.它正是中國留學生引入的舶來品13.朱熹認為,家庭、家族的“冠婚喪祭儀章度數”隱含著“名分之守”“愛敬之實”。他據此將古禮中繁瑣的婚禮“六禮”簡化為便于實行的“三禮”。他這樣做旨在A.推廣儒家禮儀 B.實現儒學生活化C.重塑儒家倫理規(guī)范 D.鞏固儒學主導地位14.希臘發(fā)現了古埃及紙草,中國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鮮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讀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義 B.文化傳播 C.軍事征服 D.宗教擴張15.1956年以前,英國已基本撤出遠東,但不打算放棄非洲。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中,美國在聯合國譴責侵略,并要求以色列?;穑⒎ㄊジ缮娼杩?,不得不撤軍,這成為英國殖民史的轉折點。這一變化A.造成了英美盟友關系終結 B.加劇了東西方的冷戰(zhàn)對峙C.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D.加快了英殖民帝國的瓦解16.1912年元旦,發(fā)表在上海《申報》的《新祝詞》寫道:“我四萬萬同胞如新嬰兒新出于母胎,從今日起為新國民,道德一新、學術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種種新事業(yè),胥吾新國民之新責任也?!庇纱丝芍?,辛亥革命A.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追求 B.維護了社會道德的底線C.促進了學術研究的進步 D.轉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念17.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詔實行“班祿制”,規(guī)定朝廷所有大小官員按級別高低和業(yè)績大小,領取厚薄不同的俸祿,每三個月發(fā)放一次。這一規(guī)定A.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B.影響了北魏社會的穩(wěn)定C.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礎 D.促進了拓跋政權的封建化18.為確保公民自由,羅馬通過民眾大會、元老院、保民官之間的權力分立和相互牽制的安排形成權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憲政意義非常獨特:保民官既無立法權又無行政權,但擁有的否決權,不僅可以否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決議的法律效力,為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據此分析,保民官的設置A.推動了羅馬法的進步和完善 B.緩解了羅馬帝國的社會矛盾C.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 D.加快了羅馬憲政實施的步伐19.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產美元能夠購買的商品,而美國則負責生產美元……以印刷品的價格換取石油。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B.世界銀行的成立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20.下列材料描繪的內容與所指對象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西周以前所傳的,只有后世認為共主之國一個國家的歷史……東周以后則不然,斯時所傳者,以各強國和文化較發(fā)達的地方的事跡為多,所謂天子之國,轉若在無足重輕之列?!边@一變化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趨向衰落 B.周王室力量弱化C.諸侯國力量強大 D.確立了貴族世襲特權22.要獲取西周時期貴族活動信息,下列材料中可信度較高的是①甲骨文②神話傳說③青銅器銘文④《詩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下表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國在世界制造業(yè)產量中的相對份額,其比例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包括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32.8%
29.8%
19.7%
6.2%
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②近代民族工業(yè)不斷萎縮③西方列強在華設廠④歐美國家工業(yè)發(fā)展迅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4.新中國成立后,針對與周邊國家之間遺留的邊界問題,確立了以“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礎上加以解決”為原則,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在解決之前,維持現狀”的基本政策。與緬甸、尼泊爾、阿富汗、蒙古、朝鮮等國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新中國外交上的這些做法A.推動了亞非各國的反帝反殖斗爭B.成為新中國順利進行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C.體現出“一邊倒”的外交戰(zhàn)略方針D.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特點25.1952年,劉少奇致信斯大林闡述中國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如表為信中關于各階段工業(yè)生產總值(不包括手工業(yè))的占比情況。由此可見,該設想A.有利于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 B.超越了當時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C.體現了毛澤東思想的新發(fā)展 D.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模式26.1928年的《井岡山土地法》規(guī)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1929年的《興國土地法》調整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調整A.有力地回擊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B.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逐步成熟C.反映了“左”傾錯誤逐步泛濫D.表明中共的右傾錯誤得到清算27.朱熹說:“釋氏便只說是空,老氏便只說是無,卻不知道莫關于理。”“又謂老佛之學乃致知而離乎物者,此尤非是,夫格物可以致知猶食所以為飽也,今不格物而自謂有知,則其知者妄也?!睋丝芍?,朱熹意在A.說明理學植根于佛、道思想B.強調理學在內容和形式上發(fā)展了儒學C.維護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D.指出理學以構建哲學體系為終極目的28.西方的民主制,也是西方古代希臘、羅馬制度的繼承和發(fā)展,執(zhí)政官變成了總統,元老院(Senate)變成了參議院(美國的參議院至今仍稱Senate),民眾大會變成了代議制的眾議院。這說明A.西方各國政治制度具有無差異同源性B.美國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臘民主制的再現C.“分權與制衡”的政治構架得到承襲D.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29.1963年第18屆聯大討論召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問題,會上75個發(fā)展中國家發(fā)表聯合宣言。1964年,七十五國集團擴大為77個國家和地區(qū),削弱了發(fā)達國家在貿易中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資源掠奪。1980年該集團成員國達119個這主要反映了A.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加深B.聯合國是實現多邊合作的重要舞臺C.經濟區(qū)域集團突破地域限制D.新興國家努力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30.下列是一組國際組織的標志。其中主要宗旨是向成員國提供貸款以促進該國經濟恢復與發(fā)展的是A. B.C. 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皮埃爾·德·顧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從小對體育具有廣泛的興趣,并積極涉獵古希臘文化。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奧運會遺址不斷被考古工作者發(fā)掘出來,他關注于此,并希望奧運會“神圣休戰(zhàn)”傳統能得到傳承。留學英國期間,顧拜旦對當地的教育和體育事業(yè)十分贊賞,認為要讓籠罩在戰(zhàn)敗陰影下的法國復興,就應該“用體育喚醒法國”。19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體操聯合會等一批國際性單項體育組織相繼成立。顧拜旦敏銳地察覺到近代體育的發(fā)展正走向國際化,但同時各體育組織之間也充滿了矛盾和混亂。1892年11月,他發(fā)表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演說,第一次正式提出創(chuàng)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經過顧拜旦及其同事們的不懈努力,“復原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于1894年6月召開。會議確定了現代奧運會的宗旨,宣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1896年至1925年,顧拜旦一直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任職期間,國際奧委會成員也由14個發(fā)展到40個。1913年,顧拜旦設計了國際奧委會會旗,它象征著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幾运硒P英《“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顧拜旦創(chuàng)辦現代奧運會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顧拜旦對于現代體育事業(yè)的貢獻。32.閱讀下列材料作答:材料一清朝前期,煤已經成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開采煤礦。后來洋務派官僚李鴻章、張之洞認識到煤的重要性,指出今日萬事根本,惟在于煤,煤源一斷,機器立停,百舉俱廢,煤作為日用必需之物,采煤得法,銷路必暢,利源自開,其余利,且可養(yǎng)船練兵。清政府于是允許試辦機器采煤業(yè),民族資本創(chuàng)辦了70家較大煤礦。著名的開平煤礦產量為4萬噸,后增至78萬噸,產品暢銷天津、上海、福州。材料二1890年中國人開始創(chuàng)辦自己的電廠,但直至1911年,全國的電廠銷量極少,只能供照明用電。民國時期,中國的電力工業(yè)仍較落后。(1)概括李鴻章、張之洞對采煤業(yè)的認識。(2)清政府對采煤業(yè)的政策有何變化,效果怎樣。33.閱讀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宋代的筆記文)(成書于1095年)有一則笑話:頃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無不從。一日御宴,教坊雜劇為小商,自稱姓趙名氏,負以瓦瓿,賣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誤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彈指嘆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語以王姓為“甜采”。材料二《馬可·波羅行紀》,亨利·玉爾的輯譯記載:“在這座城市歸屬大汗之前當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們只是習慣于把蔗漿熬煮并澄取精華,冷卻后,即變成黑稠糊。”材料三元代官修《農桑輯要》甘蔗一節(jié)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編了詳細的“煎熬法”,是將甘蔗“壓擠取汁”之后,“即用銅鍋,內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鍋隔墻安置,墻外燒火,無令煙火近鍋。專令一人看視,熬至稠粘,似黑棗合色。用瓦盆一個,底上鉆箸頭大竅眼一個;盆下,用甕承接。將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內。極好者澄于盆;流于甕內者,止可調渴水飲用?!薄陨暇浴蹲x書》2019.9(1)以上三則材料可以用來研究什么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2)你認為上述關于沙糖的敘述是否真實?請以三則史料的價值為依據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閉關政策實施根源是由于封建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影響,讓統治者認為“天朝無所不有…”,故D正確;“恐西洋教傳入,有亂中國道統”是目的,不是實行此政策的根源,排除A;B項是閉關鎖國實施的具體政策,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C體現的是對南夷的看法,說它貪得無厭,排除C。故選D。2、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晏嬰認為國君如果德政比祈禱更重要,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選項D正確;君權神授觀念是董仲舒提倡的,選項A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春秋時期尚未形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選項B排除;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選項C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军c睛】解題關鍵在于把握晏嬰言論中對鬼神的態(tài)度,其強調人的作用,以此思路解答即可。3、D【解析】
三則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區(qū)物產豐富和經濟的發(fā)達,說明江南經濟社會影響力上升,故D正確;材料一雖體現了長安有很多南方物品,但不能說明長安物資缺乏,排除A;材料二雖反映了江淮地區(qū)經濟的發(fā)達,但不能說明江淮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排除B;材料三并沒有反映揚州的富庶,而是江南地區(qū)成為京師的物資供應地,排除C。故選D。4、C【解析】
材料表述的是抗戰(zhàn)時期陜西的工廠數量及資本總額較民國前期有較大發(fā)展,陜西位于西部地區(qū),因此能說明西部地區(qū)近代化建設的成就。故C項正確。材料僅記載了抗日時期陜西的工業(yè)情況,無法比較區(qū)琙經濟發(fā)展的平衡性。故A錯誤??谷崭鶕?,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主要在農村,而工業(yè)主要在城市,因此工業(yè)的發(fā)展不能說明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故B項錯誤。材料表述的是陜西工業(yè)的發(fā)展,未體現政府的舉措。故D項錯誤。5、C【解析】
“人就應該公開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說明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價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人文主義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故A項錯誤;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中心,但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故D項錯誤。6、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束縛,不屬于科技進步的影響,D項符合題意;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推動生產力的提高,促進社會經構和世界形勢的改變,使人類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ABC三項不符合題意。7、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蘇兩國指點全球,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漫畫,其歷史依據是美蘇爭霸,B選項符合題意;一球兩制沒有準確揭露美蘇兩國外交活動的本質,且沒有這個說法,A選項錯誤;二戰(zhàn)時期美蘇結盟是為了戰(zhàn)勝法西斯侵略,與圖中美蘇操控全球不符,C選項錯誤;柏林危機是冷戰(zhàn)在歐洲的表現,不是美蘇對全球領導權的爭奪,D選項錯誤。8、B【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瓷器與絲綢一起成為對外出口的大宗產品,因而許多瓷器為國際市場需要而生產,故B答案符合題意;A答案錯誤,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是在宋朝時期,故排除;C答案錯誤,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排除;D答案錯誤,明朝時期私營手工業(yè)取代官營手工業(yè),占據主導地位,排除。故該題正確答案為B。9、D【解析】
由材料結合史實可知“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是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結果,“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強調社會解放的結果,故選D項;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推動新文化運動的傳播,這僅與“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有影響,排除A項;十月革命與一戰(zhàn)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而推動“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但B項不是導致材料中轉變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以后民族矛盾就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不是導致材料中轉變的原因,排除C項。10、A【解析】
據材料見其“1902年,……多系舉人、廩貢、秀オ之優(yōu)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報》報道,有舉人,秀才30多人“充當兵勇”可見,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軍隊里已有許多舉人、廩貢、秀オ,這說明隨著列強侵略的加劇,民族危機加深,人們的價值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A正確;維新變法運動是資產階級上層的思想文化運動,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識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軍隊里已有許多舉人、廩貢、秀オ,當時科舉制內容是儒家經典選拔人才,與軍隊近代化無關,C錯誤;據所學可知,1905年9月才廢除科舉制,而與材料“1902年,……多系舉人、廩貢、秀オ之優(yōu)秀分子”不符,D錯誤。11、D【解析】
根據材料“有來自西域的龜茲、高昌、疏勒等樂,有來自印度、天竺、康國、安國等樂,以及來自高麗、日本、扶南等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代是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上的繁盛時代,由于統治集團實行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營造了相對寬松的文化氛圍,逐漸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麗等不同文化風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當時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選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代強大的軍事實力與音樂呈現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風格的特征沒有直接關系,故A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統一全國后,百家爭鳴的局面逐漸結束,故B選項錯誤;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代音樂呈現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風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當時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強現實統治的需要,故C選項錯誤12、A【解析】
依據“‘以中國文法英國字音拼合而成,為上海特別之英語’是19世紀60年代上海等地在買辦、商人中逐漸形成‘洋涇浜’英語”和表格中的英語、洋涇浜英語以及詞義可以看出,讀音雖不準,但能促進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選A;洋涇浜英語是伴隨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入侵而出現,排除B;洋涇浜英語的出現豐富了漢語詞匯,有利于英語規(guī)范學習,排除C;依據“19世紀60年代上海等地在買辦、商人中逐漸形成‘洋涇浜’英語”可知,洋涇浜英語的出現是在買辦、商人的流行,排除D。13、D【解析】
朱熹簡化儒式婚禮目的在于鞏固儒學的主導地位,D正確。據材料沒有體現其推廣儒家禮儀,只是由繁瑣走向簡化,A錯誤;生活化屬于手段,不是其目的,題目考查的是行為背后的目的,B不正確;據材料“他據此將古禮中繁瑣的婚禮‘六禮’簡化為便于實行的‘三禮’”可知,朱熹沒有重塑儒家倫理規(guī)范,C錯誤;故選D.14、B【解析】
希臘發(fā)現了古埃及紙草,中國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鮮出土了唐三彩,說明不同地區(qū)之間有經濟文化交流,B正確;古埃及和希臘、中國和拜占庭之間不存在殖民主義、軍事征服以及宗教擴展,排除A、C、D。15、D【解析】
據材料“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軍,這成為英國殖民史的轉折點”可知,體現了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即加快了英殖民帝國的瓦解,D項正確;二戰(zhàn)后英美盟友關系沒有終結,A項錯誤;英國對殖民地控制力的下降與東西方的冷戰(zhàn)對峙,B項錯誤;材料體現了英國殖民地帝國的瓦解,不能推動經濟全球化,C項錯誤。16、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新祝詞》提出不但要革新道德、學術,而且也要革新服飾風格,這表明辛亥革命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追求,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辛亥革命改變了人們的道德觀念,在此之前道德底線并未被突破;C、D兩項都被包含在A選項中,不能全面的概括材料信息。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7、D【解析】
孝文帝的“班祿制”是學習漢族政權的措施,有利于拓跋政權的封建化,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班祿制”,而不是稅收,排除A項;“班祿制”的推行主要是針對官員,并不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排除B項;材料與隋唐盛世無關,排除C項。18、C【解析】
材料信息是,保民官的設置實現了對行政機關和元老院的制衡,其目的是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由此可知,保民官的設置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故C正確;題干中并沒有提到羅馬法,排除A項;保民官的設置有利于保護人民對抗政府,社會矛盾緩和的結論并不準確,B項錯誤;羅馬沒有成為憲政意義上的國家,D項錯誤。19、A【解析】
從“全世界都在努力生產美元能夠購買的商品,美國負責生產美元”可知,這種以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項所說事實;世界銀行以長期貸款推進經濟的恢復和開發(fā)B項與題意不符;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促進貿易的自由化,與美元等同黃金的國際金融秩序無關,C項錯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法西斯與反法西斯進行的較量,與材料中的經濟關系無關,D項錯誤。20、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所說的“燒生鐵精以重柔鋌”,“以柔鐵為刀脊”,對應的是將生熟鐵一起冶鑄的灌鋼法,B項正確;①欄中“江南水輪不假人”“一輪十筒挹且注”,相對的是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車,而非翻車,③欄中“越窯”、“翠色”指的是青瓷而非白瓷,④欄中“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描繪的是陸上絲綢之路,不是海上絲綢之路,ACD三項錯誤。21、A【解析】
據材料可知,由西周時期的“天下共主”的歷史,轉為東周以后的“天子之國無足重輕”,這體現了周天子勢力衰落,諸侯國強大,反映了分封宗法制趨向衰落,A正確;據材料“……東周以后則不然,斯時所傳者,以各強國和文化較發(fā)達的地方的事跡為多,所謂天子之國,轉若在無足重輕之列?!笨芍?,材料不僅反映了周王室力量弱化,還體現了東周時期諸侯國強大及文化的發(fā)達,B、C不是材料主旨;確立了貴族世襲特權是在西周時期分封制就已確立,D錯誤。22、C【解析】
第一手史料指親歷者直按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等原始資料,第二手史料指非當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資料,是間接史料。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屬于第一手史料,比較可信,故①③符合題意;神話傳說可能包含有一些歷史的影子,而《詩經》作為文學作品,里面的信息也要仔細甄別,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23、C【解析】試題分析: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國制造業(yè)占世界制造業(yè)的比例在近代逐年減少。近代以來,外來商品的入侵和中國近代工業(yè)發(fā)展使得中國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同時傳統手工業(yè)也收到沖擊,所以①正確。同時歐美各國開始工業(yè)革命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近代工業(yè)發(fā)展,工業(yè)產品數量逐漸增加,所以④正確。②時間不符合,中國民族工業(yè)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開始萎縮的,③項錯誤,西方列強在華設廠是在1895年以后。所以本題選C。考點:近代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比重點評:近代中國的經濟在世界上的比重呈現出不斷降低的趨勢。工業(yè)革命前,中國的產品在世界上的比重相對較高,但是工業(yè)革命后,西方采用大機器生產,生產效率提高,中國還是固守在傳統的小農經濟的范疇之下,以至于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24、B【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本著“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的目的,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較快地與周邊國家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國內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經濟建設提供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故B項正確;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為目的,排除A項;“一邊倒”針對的是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故D項錯誤。25、C【解析】
國營企業(yè)在工業(yè)生產中占據優(yōu)勢的情況下,1952年中國共產黨提出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設想體現了毛澤東思想的新發(fā)展,C項正確;1952年時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基本完成,A項錯誤;國營經濟在工業(yè)中占主導的情況下,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設想,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生產力,不是對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超越,也不是在照搬蘇聯的建設模式,BD兩項錯誤。26、B【解析】
由“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到“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體現了中共的土地政策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而不斷調整,革命對象逐步明確,革命策略趨于靈活,這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逐步成熟,故B正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是在1927年,故A錯誤;材料和“左”傾錯誤無關,故C錯誤;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清算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故D錯誤。27、C【解析】
材料中朱熹批評了佛道否定現實世界客觀存在的理論實質和致知不格物的認識方法。這實質上體現出朱熹對肯定現實世界的儒家精神的弘揚,其目的是維護儒家的正統地位,故C項正確;理學只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已,故排除A項;材料體現不出理學在內容和形式上發(fā)展了儒學,故排除B項;朱熹發(fā)展改造儒學的終極目的是強化倫理道德以維護封建統治,故排除D項。28、D【解析】
材料通過西方的民主制和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對比來說明西方古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D正確;西方各國的政治制度有明顯的差異,如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A排除;B說法明顯錯誤,排除;材料未涉及“分權制衡”的政治框架,C排除。故選D。29、D【解析】
根據材料所述,從1963年開始聯合國大會召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有75個發(fā)展中國家發(fā)表宣言,組建七十五國集團,后來擴展到77個國家和地區(qū),到1980年成員國達到了119個,這種聯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發(fā)達國家在貿易中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資源掠奪,反映了發(fā)展中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共同愿望,故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A項錯誤;材料主旨不是強調聯合國的作用,B項錯誤;材料的七十五國集團不是經濟區(qū)域集團,C項錯誤。故選D。30、D【解析】
世界銀行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來幫助這些國家經濟恢復與發(fā)展,D項是世界銀行,故選D;A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B是東南亞國家聯盟,C項是歐盟,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對體育與古希臘文化具有濃厚興趣,希望通過開展體育活動實現法國復興,傳承古代奧運的“休戰(zhàn)傳統”以壯大和平力量,協調各國際體育組織,推進體育國際化。(2)貢獻:推動了現代奧運會的創(chuàng)辦:長期領導國際奧委會并親自設計了國際奧委會會旗;致力于消除體育領域的不良傾向;極大促進了體育活動的國際化;弘揚了公平競賽和“團結、友好、和平”的體育精神。【解析】
(1)原因:據材料“從小對體育具有廣泛的興趣,并積極涉獵古希臘文化”可知,其對體育與古希臘文化具有濃厚興趣;據材料“認為要讓籠罩在戰(zhàn)敗陰影下的法國復興,就應該‘用體育喚醒法國’”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度專業(yè)車庫租賃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與農業(yè)文化遺產保護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業(yè)流動資金授信借款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河道治理房屋拆遷補償合同
- 2025年度人才共享與借用項目合作協議
- 2025年度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與員工住房安置合同
- 2025年度公司銷售業(yè)務員協議書:人工智能賦能下的銷售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子女對父母贍養(yǎng)及社區(qū)互助保障協議
- 化妝品店裝修合同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運動(二)》試題(含答案)
-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 2025年交管12123駕駛證學法減分題庫與參考答案
- 2025下半年上海事業(yè)單位招考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天津市和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末質量調查物理試卷(含解析)
- 《呼吸》系列油畫創(chuàng)作中詩意建構的研究與實踐
- 客流統計系統施工方案
- 船舶制造設施安全生產培訓
- 全國駕駛員考試(科目一)考試題庫下載1500道題(中英文對照版本)
- TSG 07-2019電梯安裝修理維護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單一整套
- 設備損壞評估報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