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550-2017 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_第1頁
DB14∕T 1550-2017 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_第2頁
DB14∕T 1550-2017 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_第3頁
DB14∕T 1550-2017 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_第4頁
DB14∕T 1550-2017 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4山西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發(fā)布I 1 1 1 2 2 4 6 7 7本標準起草單位:山西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山西省1公路避險車道設計指南本標準適用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其它等級公路可參照24.1在連續(xù)長陡下坡路段,宜在路線右側(cè)、視4.2避險車道一般由引道、制動坡床、服務車道、交通安全設施、救援設施4.3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有條件時,宜在制4.4避險車道與相鄰互通、服務區(qū)等服務設施的出、入口間距一般不小于3km4.5避險車道不應設置在橋梁上,橋梁4.7避險車道段排水、防護工程應與主線結(jié)合考慮,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4.8高速公路避險車道應設置監(jiān)控、照明等機電設施,一級公路及其他等級公路可視條件設置。4.9路段監(jiān)控中心應具有控制和管理避險車道外場監(jiān)控設施的功能。35.1.2避險車道平面線形應為直線。5.1.3引道起點設置于主線最外側(cè)行車道中心,引道終點與制動坡床順接。偏曲線半徑不宜低于600m。避險車道與主線切線方向的夾角一般為2°~5°,條件受限時,最大不宜5.1.6當引道與主線夾角大于5o,且引道長度不足150m時,宜在主線外側(cè)設置應急車道,供避險車5.2.1避險車道引道起點與主線相連接的縱斷面線形應連續(xù),避免指標的突變。5.2.2引道與制動坡床間宜設置凹形豎5.2.3制動坡床宜采用單坡上坡,坡度不宜過大,一般為8%~15%,條件受限時5.3車道寬度5.3.1引道起點行車道寬度與公路主線外側(cè)行車道同寬。引道末端寬度與制動坡床同寬。5.3.2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制動坡床的寬度一般宜為7m~12m;5.3.4應急車道寬度應為3.5m,應急車道外側(cè)設置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寬5.4避險車道長度45.4.2制動坡床的長度應根據(jù)失控車輛的駛出速度、制動坡床縱坡及坡床材料的滾動阻力系數(shù)綜合確....................................V——駛?cè)胨俣龋╧m/h86.1.1避險車道路基的邊坡、邊溝、排水溝、截水溝、碎落臺、護坡道6.1.3避險車道和主線之間的邊坡坡率應56.2.1引道和應急車道的路面結(jié)構(gòu)應采用與主線相同的路66.3.1避險車道及引道的排水設置應符合JTGD30、b)制動坡床底部應設置一道橫向排水管,采用單一橫坡,坡度不小于5%,出水側(cè)應與縱向排水c)排水管管徑應按設計流量根據(jù)水力計算確定a)縱向排水溝溝底縱坡宜與避險車道b)縱向排水溝可采用淺碟形或矩形,橫斷面尺寸應根據(jù)水力計算確定。c)挖方段引道與主線邊溝交叉處應埋設縱向排水管順接主線邊溝,保證6.4.1避險車道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水文、地質(zhì)、地形等條件,采取工程防護和植物防護相結(jié)合的綜合6.4.2制動坡床末端位于填方或淺挖段時,宜在坡床末端設置重力式擋墻,擋墻前應設置減速消能設置救援信息標志。7.1.2版面設計:交通標志文字采用專用字體,版面采用中、英7.1.3支撐方式:預告標志和入口指示標志采用懸臂式,制動失效緩沖車道與服務車道指示標7.1.4材料要求:標志材料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和抗腐蝕能力,并應因地制宜地采77.5.1在避險車道引道與主線分流鼻端前應設置防撞桶或采用吸能式護欄7.5.2在制動坡床末端應設置減速消能設施,減速消能設施可采用集料堆、消能桶和廢舊在服務車道上應設置錨塊以固定拖車,錨塊應在制動坡床起點前方約30m處開始,沿著避險車道約9監(jiān)控和照明設施9.6避險車道宜選用中低桿照明設施,燈具安裝高度應不小于避險9.7避險車道照明燈具宜選用截光型LED燈具,路9.8避險車道照明燈具宜由時序或光敏控制元器件自動控制。9.9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