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式驅動橋設計15000字(論文)】_第1頁
【貫通式驅動橋設計15000字(論文)】_第2頁
【貫通式驅動橋設計15000字(論文)】_第3頁
【貫通式驅動橋設計15000字(論文)】_第4頁
【貫通式驅動橋設計15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貫通式驅動橋設計TOC\o"1-2"\h\u31386摘要 c依據(jù)日常平均使用轉矩,計算萬向傳動軸的計算負載:由前面得上述式子中,取所以作用在十字軸軸頸中央的力是r—合力F作用線至十字軸中心的最短距離,取60mm;—主、從動叉軸的最大交角,在此取18°—十字軸軸頸直徑,取30mm;—十字軸油道口部直徑,在此取9mm;s—合力F作用點到軸頸根部的直線長度,取15mm是彎曲應力許用值,為250~350MPa之間;是切應力許用值,在80~120MPa,故該十字軸符合強度要求計算。要使得十字滾針軸承中的滾針不被外力壓破,它的直徑一般應該大于或等于,在此取。此外,尺寸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還可能會嚴重加劇滾動時的載荷在兩個滾針之間的平衡和分配下的不均衡性,因此將其限制于之內(nèi)。當滾針與軸承之間的徑向空隙太大時,所以承受重力的滾針數(shù)目增加或減少,將有機會造成滾針被卡??;當間隙太小時,將會造成其因受熱而卡住,所以需要將徑向間隙限制于之內(nèi)。為了大大提高對于滾針的承載力,又不會因為滾針時間太久導致應力過大集中,滾針長度應小于軸頸長度,在此取其長度為。滾針工作長度因此,十字軸滾針軸承的接觸應力計算為式中:—每個滾針F作用下承受的最大負載;i、Z—滾針列數(shù)、每列滾針數(shù),在此取3和18在連接滾針和滾動十字軸的連接軸頸上該部件在其表面的整體硬度不足或低于的前提下,許用應力,所以,此滾針符合接觸應力要求。h=120mm查《汽車設計》表4—3得k=0.208。萬向節(jié)交叉和十字軸可以構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連接式支承,由于合力f的作用,會產(chǎn)生一個支承的相反作用力。在和十字軸軸孔的中心線相交角度為45°的橫截面上,萬向節(jié)交叉同時起到了承受彎矩和扭矩的功能,所以產(chǎn)生相應的應力。、分別指的是抗彎截面點和線處的底部抗彎轉扭截面強度指數(shù)和點處抗彎轉扭抗彎截面強度指數(shù),為一個橢圓形抗彎截面。b=30mm,e=65mm,a=35mm彎曲應力許用值在50~80MPa,扭應力許用值在70~160MPa,而且這兩者都大于以上結果。因此,此萬向節(jié)叉和十字軸符合強度。

結論通過這次的學習,更加熟悉了之前學過的本專業(yè)的知識,掌握了貫通式驅動橋的基本工作原理,從而完成了貫通式驅動橋的設計。先進行了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傳動軸的設計,再進行了相關的強度校核,然后運用軟件solidworks繪制出了各個零部件的三維圖和總裝圖。本設計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jù)給定的設計參數(shù),查閱相關書籍和文獻,進行整理分析,依照原有的設計方法,然后確定此貫通式驅動橋的總參數(shù);2、再根據(jù)總體參數(shù)選取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3、設計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的主要結構尺寸,并對其進行強度校核;4、畫三維的零件圖和總裝圖;本貫通式驅動橋設計結構合理,且符合實際的應用,驅動橋總成及零部件的設計能盡量滿足零件的標準化、部件的通用化要求,修理、保養(yǎng)方便,機件工藝性好,制造容易。但此設計過程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設計結構尺寸時有些設計參數(shù)是根據(jù)往常經(jīng)驗得出的,從而產(chǎn)生一些誤差;總的來說,整個設計仍需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1]王望予.汽車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2]陳家瑞.汽車構造[M].北京:人民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3]濮良貴.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余志生.汽車理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5]申永勝.機械原理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6]洪家娣,李明,黃興元.機械設計指導[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7]劉惟信.汽車車橋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8]王文斌.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9]涂曉斌.鐘紅生,習俊梅,楊中芳.機械制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