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0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A組考點專練考點一:從新思潮的萌發(fā)到維新思想1.如表所列的是鴉片戰(zhàn)爭前后向國人介紹西方的書籍概況。如表表明當時書名主要編纂者成書背景《四洲志》林則徐任職廣東期間組織搜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摘譯而成《海國圖志》魏源以《四洲志》為基礎增補、整理而成《瀛寰志略》徐繼畬任福建布政使期間組織人員搜集、編譯資料而成A.閩粵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B.政府大力推動學習西方C.士人群體廣泛關注外部世界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A【詳解】《四洲志》是林則徐在任職廣東期間編著的,《海國圖志》是以《四洲志》為基礎增補整理而成,《瀛環(huán)志略》是徐繼畬任職福建期間編著的,由此廣東和福建是當時士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故選A;這些書籍不是政府推動編著的,排除B;“廣泛關注”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C;這些書籍是中國士人向西方學習的表現(xiàn),沒有體現(xiàn)中外交流,排除D。2.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沖擊與回應》一書中談到:中國17世紀學者的傳統(tǒng)一度中斷,并沒有被晚清學者直接繼承。相反,他們中的一些人幾乎被遺忘,直到中西交通之后,尤其在19世紀末,他們的思想才大放異彩。其中“大放異彩”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業(yè)初步發(fā)展 B.民族危機空前加強C.學者主張經世致用 D.中國需要思想啟蒙B【詳解】19世紀末,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我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中國學者發(fā)揚“中國17世紀學者的傳統(tǒng)”即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故選B;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項是民族危機加深的影響,不是中國17世紀學者傳統(tǒng)“大放異彩”的主要原因,排除。3.1909年,陸士諤創(chuàng)作了翻新小說《新三國》,描述了魏、蜀、吳相繼進行改革,蜀國因措施得當、抓住立憲的實質而導致國力大增,最終逼東吳簽訂屈服條約、遠征魏國成功,統(tǒng)一了天下。該小說的創(chuàng)作A.寄托了作者政治改革的主張 B.深受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影響C.掀起了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的革命 D.體現(xiàn)出立憲成為國民共識A【詳解】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三國》的創(chuàng)作明顯彰顯出作者的政治取向,即以政治改革比較成功的蜀國來寄托個人的政治主張,A項正確;材料的主旨在于通過描述蜀國之所以成功在于立憲改革,B項表述與材料主旨無關;C項表述與材料主旨無關;立憲在當時并非國民共識,D項表述明顯不符合史實。4.1922年梁啟超曾對當時的社會風潮進行了評價,"大抵最流行的莫過于講政治上、經濟上這樣主義那樣主義,我替他起個名字,叫做西裝的治國平天下大經綸;次流行的莫過于講哲學上、文學上這種精神那種精神,我也替他起個名字,叫做西裝的超凡人圣大本領?!边@表明當時的中國A.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主流 B.多元思想的共同存在C.思想文化界漸趨于理性化 D.批判西方文化成時尚B【詳解】根據(jù)材料“大抵最流行的莫過于講政治上、經濟上這樣主義那樣主義”“莫過于講哲學上、文學上這種精神那種精神”等信息可知,梁啟超認為當時社會風潮莫過于政治上、經濟上、哲學上、文學上的各種主義和精神,體現(xiàn)了這時期多元思想的共同存在,B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無法得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主流的結論,A項錯誤;題干中梁啟超的評價是存在一定的貶義,指明社會過于追求西方的文化,將西方文化理想化,思想文化界并非理性化而是理想化,C項錯誤;材料內容只是體現(xiàn)了梁啟超對當時社會風潮的評價,不能表明整個中國的問題,無法得出批判西方文化成時尚的結論,D項錯誤。5.19世紀末,嚴復在翻譯赫胥黎著作《進化論與倫理學》時,選擇該書的前半部分進行翻譯,且將“進化”意譯為“天演”,略去“倫理”一詞及相關內容,強調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物競天擇,適則生存。嚴復的譯書A.進一步發(fā)展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B.適應了當時救亡圖存的需要C.打通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界限 D.為反清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B【詳解】根據(jù)“嚴復在翻譯赫胥黎著作《進化論與倫理學》時,選擇該書的前半部分進行翻譯……”可得出,面對當時的民族危機,嚴復試圖通過宣揚進化的思想,說明變革的重要性,符合當時救亡的圖存在的要求,故B項正確;嚴復并沒有發(fā)展進化的思想,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通,排除C;嚴復是維新派,排除D??键c二: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民國初年,教育部下令將各地孔廟學田歸公,有人悲憤地質問“不謂今之毀孔者,……或罷其祀,或欲廢其經,或欲拆其廟,或欲奪其產……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這說明當時A.重建人們價值觀的迫切性B.孔教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障礙C.無政府主義思想日益盛行D.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兩面性A【詳解】材料表明民國初年,有人不能接受“各地孔廟學田歸公”,要求政府收回成命,說明解放思想、重建人們價值觀的迫切性,故A正確;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孔教成為社會進步的障礙,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一些人不能接受民國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措施,無法體現(xiàn)無政府主義思想日益盛行,排除C;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兩面性指革命性和妥協(xié)性,材料信息沒有涉及資產階級妥協(xié)性問題,排除D。2.某大學歷史系教授湯奇學認為,新文化運動期間國語(白話文)取得決定性勝利對提升全民族文化程度,輸入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等具有重要意義。國語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A.社會變革的需要 B.文言文晦澀難懂C.白話文通俗易懂 D.市民經濟的發(fā)展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國語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是因為它適應了新文化運動期間社會變革的需要,故選A項;文言文晦澀難懂不是國語運動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排除B項;白話文通俗易懂是國語運動取得勝利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C項;市民經濟的發(fā)展與材料無直接關系,排除D項。3.自五四運動以來,進步的革新派認為,孔子是保守勢力的精神支柱,必須“打倒孔家店”,中國才能自救。進步的革新派認識存在的問題是A.混淆了先秦孔子和漢代以后的孔子B.把中西古今之爭從深人到精神層面C.對中華民族復興之路進行了錯誤的反思D.沒有找到中華民族不斷沉淪的文化因素A【詳解】成為中國正統(tǒng)思想的儒學是漢代董仲舒改造過的新儒學,而非孔子創(chuàng)立的先秦儒學,所以革新派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混淆了先秦孔子和漢代以后的孔子之間的界限,故選A;“打倒孔家店”不屬于中西古今之爭,排除B;CD項說法過于夸張,排除。4.對《新青年》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在十月革命的當時乃至以后幾年,這一革命被提及的次數(shù)也很少,只是在1920年下半年開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對十月革命的提及才出現(xiàn)爆炸式增長。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道路符合中國的國情B.蘇俄對華外交越來越友善和平等C.國人認為蘇俄的新社會模式可以救中國D.蘇俄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起了重要作用C【詳解】材料“尤其在1921年后對十月革命的提及才出現(xiàn)爆炸式增長”體現(xiàn)的是國人對蘇俄暴力革命道路的認可,C正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符合國情,蘇俄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不符合國情,A排除;材料未涉及蘇俄對華外交政策問題,B排除;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是在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之后,D排除。故選C。5.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成立,以搜集、編譯馬克思主義文獻著作和分組研究專題理論為主要活動內容,并關注國內大事,發(fā)展工人入會,指導和推動工人群眾開展斗爭。這說明該研究會A.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共產主義小組 B.注重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C.最先向國人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 D.找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B【詳解】根據(jù)材料內容可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搜集、編譯馬克思文獻并關注國內大事,指導和推動工人群眾開始斗爭,反映北大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把理論與工人運動的革命實踐相結合,故選B項;中國最早成立的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排除A項;最早向國人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是李大釗,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一系列文章,最早在中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排除C項;找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是在國共對峙時期,排除D項??键c三: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與新時期的理論探索1.1916年孫中山針對民國社會亂象,憤概不已地說道“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shù)強盜之專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孫中山意在說明當時A.民族革命尚未成功 B.軍閥割據(jù)社會動蕩C.社會革命任重道遠 D.聯(lián)俄聯(lián)共勢在必行B【詳解】從材料中的“轉生出無數(shù)強盜之專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等信息可以看出,孫中山意在說明當時軍閥割據(jù)導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故答案為B項;孫中山的“民族革命”是推翻清政府,已經實現(xiàn),排除A項;孫中山的社會革命是平均地權,材料沒有涉及,排除C項;1916年俄國十月革命尚未爆發(fā),中國共產黨尚未成立,排除D項。2.十月革命的消息傳到中國,孫中山在《民國日報》發(fā)表文章“吾人對此近鄰的大改變,不勝其希望也”,并提出“以俄為師”的口號。1923年8月,孫中山派出由蔣介石率領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考察軍事、政治和黨務。這表明國民黨A.民主革命內涵不斷豐富 B.以實現(xiàn)人民民主專政為己任C.民主革俞群眾基礎深厚 D.革命指導思想發(fā)生根本轉變A【詳解】材料體現(xiàn)的是十月革命后,孫中山對蘇俄的學習,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這說明國民黨的民主革命內涵不斷豐富,A正確;B是共產黨的主張,排除;材料與革命基礎無關,C排除;國民黨的指導思想仍然三民主義,只不過有新舊區(qū)分,D排除。故選A3.毛澤東在1940年指出,中國革命有階段之分,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個革命,想在這兩個革命中間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階段是走不通的。這一論述A.豐富了中共二大的革命理論 B.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標志C.闡釋了對日持久作戰(zhàn)的方針 D.是對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的回應A【詳解】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有階段性,要完成前一個革命再去完成后一個革命,這與中共二大上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中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內容相符,說明豐富了中共二大的革命理論,故選A;中共走向成熟的標志是遵義會議的召開,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毛澤東對民主革命綱領和任務的闡述,不涉及對日的持久作戰(zhàn)和回應國民政府消極抗日,排除CD。4.1954年前后,毛澤東多次以瑞金時代“左”傾錯誤的教訓提醒全黨:“瑞金時代是最純潔、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時我們的事特別困難,結果是失敗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逼湟庠趶娬{A.繼續(xù)堅持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路線 B.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作用C.要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 D.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B【詳解】根據(jù)“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可知,其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的成分有具有多樣性,應該要擴大團結的范圍,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作用,B項正確;A項與主旨無關,CD項都是1956年提出的,排除。5.1978年9月,鄧小平在大慶、沈陽、天津等地發(fā)表談話,強調要"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搞建設""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史稱鄧小平"北方談話"。該談話A.標志著工作重心的轉移 B.打破了城市體制改革瓶頸C.已經觸及社會主義本質 D.標志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C【詳解】根據(jù)材料"一心一意搞建設""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所學知識可知,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實現(xiàn)共同富裕,C正確;A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排除;B與材料無關,排除;D是南方談話和十四大共同的影響,排除。故選C??键c四:近現(xiàn)代中國的科技、教育、文化1.1986年,錢學森回憶說:“中國過去沒有搞過大規(guī)??茖W技術研究,‘兩彈’才是大規(guī)模的科學技術研究,那要幾千人、上萬人的協(xié)作,中國過去沒有。組織是十分龐大的,形象地說,那時候我們每次搞試驗,全國的通訊線路將近一半要由我們占用,可見規(guī)模之大?!辈牧戏从承轮袊〉贸删偷母驹蚴茿.科技工作者團結協(xié)作精神 B.“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推動C.先進通訊方式的技術支持 D.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保障D【詳解】錢學森說“兩彈”“是大規(guī)模的科學技術研究,那要幾千人、上萬人的協(xié)作……那時候我們每次搞試驗,全國的通訊線路將近一半要由我們占用”。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保障,故D正確;科技工作者團結協(xié)作精神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A錯誤;“科教興國”戰(zhàn)略是改革開放后提出的,故B錯誤;當時中國沒有先進通訊方式,故C錯誤。2.1956年,中共中央借鑒蘇聯(lián)經驗實行“特定津貼”,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八百多名突出人才,囊括了當時中國“科、教、文、衛(wèi)”的大部分精英,保證每人每月工資達500元左右。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從此決定建立人民教育事業(yè) B.為適應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C.打破了西方對華的科技封鎖 D.國民經濟逐漸地恢復和發(fā)展B【詳解】1956年借鑒蘇聯(lián)經驗的“特定津貼”是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背景下開展的,故選B;A項指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排除;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1952年底國民經濟已經恢復,故D項錯誤。3.1956年1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