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第一部分微專題小練習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1頁
2025版高考政治第一部分微專題小練習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2頁
2025版高考政治第一部分微專題小練習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3頁
2025版高考政治第一部分微專題小練習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1.[2024·湖南卷]雪景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一個獨特門類。宋代畫家范寬的《雪山蕭寺圖》,寒山緊密相連,以一種堅不行摧、無以撼動的姿態(tài)見證著人世滄桑。當代畫家傅抱石與關山月合繪的《江山如此多嬌》,將“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闊場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彰顯出民族激昂的活力。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A.藝術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B.對冰雪世界的鐘愛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源泉C.中華文化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恒久而鮮活D.藝術形式的多樣性規(guī)定著作品的時代內涵2.[2024·北京卷]一碗媽媽做的炸醬面,是揮之不去的兒時記憶;一碗豆花,融溢著對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饃,沉淀著濃濃的鄉(xiāng)愁……食物暖和了胃,也暖和了心;味蕾會戀上食物,心會記起那個人。這說明()A.食物所承載的文化是不斷發(fā)展的B.情感與思念是飲食文化發(fā)展的源泉C.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相互溝通,不斷融合D.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食物承載著家的溫溫煦家鄉(xiāng)情懷3.[2024·甘肅蘭州一中檢測]甲骨文是我國發(fā)覺最早的文獻記錄,它與敦煌南北朝至唐宋時期紙質寫本文書、西域漢晉簡牘、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一起,被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四大新發(fā)覺”,影響廣泛而深遠。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7年公布的《世界記憶名錄》中,甲骨文勝利入選。這()①標記著世界對甲骨文重要文化價值及歷史意義的認可②對呈現(xiàn)中華文化優(yōu)越性、探討中華文明演進有重要意義③有利于向世界呈現(xiàn)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④是中華文化的集中展示,增進了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4·陜西渭南尚德中學月考]2024年1月23日,央視文化節(jié)目《中國地名大會》其次季正式回來。該節(jié)目以地名學問為載體,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角度呈現(xiàn)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解讀地名背后隱藏的深厚的人文底蘊。該節(jié)目的文化意義主要在于()①呈現(xiàn)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優(yōu)越性,增加文化自信③弘揚民族文化,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驕傲感④推動中外文化溝通,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天上西藏文化遺產數(shù)字藝術展”將接連在五個國家進行溝通展示,藝術展充分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增加現(xiàn)實技術、全息技術介紹西藏地區(qū),讓觀眾體驗西藏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色,感受世界屋脊的魅力。該展覽的可取之處在于()①發(fā)揮了科技在藏域文化對外傳播中的作用②增加了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③以濃重手法書寫了中華文化的新輝煌④在海外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我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茶俗。蒙古族的奶茶、維吾爾族的奶茶和香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主要追求的是用茶作食,茶食相融;土家族的打油茶、納西族的“龍虎斗”,主要追求的是強身健體,以茶養(yǎng)生;白族的三道茶,主要追求的是借茶喻世,飽含人生哲理……這表明()①我國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具有相同的歷史傳統(tǒng)②我國不同民族的茶文化異彩紛呈③我國茶文化博大精深④我國不同民族的茶文化既有特色,又漸漸融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24·四川巴中零診]2024年3月20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fā)覺與探討取得階段性成果。新發(fā)覺的六個祭祀坑中,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金箔、青銅神樹、象牙、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現(xiàn)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宏大的考古發(fā)覺之一。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①以現(xiàn)代科技還原了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場景②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fā)展模式的重要實物例證③呈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宏大的文化創(chuàng)建力和優(yōu)越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8.潛山彈腔,又名老徽調。彈腔音樂唱腔中融匯了大量民歌小調,吸取了青陽腔以及民間音樂的多重養(yǎng)分,唱念字韻,沿用“中州韻”,并滲入大量“徽音”,產生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調。這體現(xiàn)了()①中華文化具有極大的包涵性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文化創(chuàng)新必需堅持博采眾長④不同區(qū)域文化漸趨融合為一體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專練45我們的中華文化1.C民族文化自信根基是有深厚的歷史依據(jù)、有堅實的現(xiàn)實基礎、有穩(wěn)定的制度性保證的,而不在藝術的生命力,我們的文化自信,來自對時代發(fā)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實踐的深刻把握,A說法錯誤。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社會實踐,對冰雪世界的鐘愛屬于主觀意識范疇,不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泉,B說法錯誤?!堆┥绞捤聢D》《江山如此多嬌》等中華文化,盡顯出民族激昂的活力,表明中華文化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恒久而鮮活,C符合題意。作品是一個時代的反映和體現(xiàn),這個時代的客觀現(xiàn)實規(guī)定著作品的時代內涵,而不在于藝術形式的多樣性,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D材料不涉及文化的發(fā)展,A與題意不符。社會實踐是飲食文化發(fā)展的源泉,B錯誤。材料不涉及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的溝通與融合,C與題意不符。炸醬面、豆花、羊肉泡饃都承載著家的溫溫煦家鄉(xiāng)情懷,說明D符合題意。3.B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甲骨文是我國發(fā)覺最早的文獻記錄,它于201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記著世界對其重要文化價值及歷史意義的認可,也有利于向世界呈現(xiàn)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①③正確;我們要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則,②中“中華文化優(yōu)越性”的說法錯誤,解除;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且各國是敬重中華文化,而非認同,④解除。4.A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征。以地名學問為載體的《中國地名大會》,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角度呈現(xiàn)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解讀了地名背后隱藏的深厚的人文底蘊?!吨袊孛髸敷w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利于增加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驕傲感,①③符合題意。我們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則,承認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但不存在優(yōu)劣,②錯誤。材料中的節(jié)目內容和播出都未涉及中外文化溝通,④不符合題意。5.B該展覽利用現(xiàn)代技術在海外展示西藏文化,發(fā)揮了科技在藏域文化對外傳播中的作用,也展示了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④正確,B入選;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對中華民族而言的,②錯誤;③夸大了該藝術展的作用。6.C我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茶俗,這既說明我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也說明不同民族的茶文化異彩紛呈,②③符合題意。材料側重于強調不同民族茶文化的特性,沒有強調相同的歷史傳統(tǒng)和不同民族茶文化的融合,①④解除。7.B本題考查文化遺產、中華文化的特征。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體現(xiàn)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三星堆遺址用文物證明白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模式,②符合題意。古蜀文明、長江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呈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③符合題意。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三星堆考古成果,未涉及以現(xiàn)代科技還原了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場景,①不選。優(yōu)越性說法錯誤,④解除。8.C本題考查文化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的特征。“彈腔音樂唱腔中融匯了大量民歌小調,吸取了青陽腔以及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