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真題模擬練(一)真題訓練1.(2023·遼寧鞍山·中考真題)下面對杜甫的《望岳》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開篇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都能望見,表現出了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B.三、四句中的“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C.五、六句中“蕩胸”和“決眥”將詩人目不轉睛、極目遠望的神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D.七、八句表現詩人的登臨決心和豪邁氣概,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體現。2.(2023·廣西梧州·中考真題)古詩詞鑒賞。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起句緊扣詩題,點明登臨地點,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應天塔的高峻。B.承句從傳說入手,寫“雞鳴”就能“見日升”,直接點出了詩人立足點之高。C.轉句使用典故來抒發(fā)情感,表現了詩人的遠大抱負,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氣。D.合句以理入詩,意蘊豐富,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3.(2023·湖南益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的“莫笑”表現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足”字寫出了農家待客的盛情。B.頸聯將擊鼓吹簫祭神的熱鬧與農民的“衣冠簡樸”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春社的不滿。C.因山水迷人,風俗古樸,農民淳厚,所以詩人說“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D.本詩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然而處處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盡。(2)《唐詩鑒賞辭典》評價本詩頷聯“寫景中寓含哲理”,請描繪該聯的畫面并說說你從該聯中獲得的啟示。(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陰陽割昏曉”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023·廣西賀州·中考真題)按要求回答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6.請結合詩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談談你對“莫笑”和“足”字的理解。7.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景中蘊含著哲理,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請問你在哪種情境下可能會想到這一佳句?為什么?(2023·海南·中考真題)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兩幅實景,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9.品讀詩文,補全下表中的批注內容。歸類摘抄批注詩句修辭內容主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已亥雜詩》)(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對偶青山接著青山,水路往復回環(huán),小路曲折,對偶像是陷入絕境,卻忽然在轉彎處看到另一個美妙去處。表達作者對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蘊含著“人處于困境中,只要堅持不懈,就有可能絕處逢生”的哲理。10.(2023·云南昆明·中考真題)閱讀【甲】【乙】兩首詩,完成題目?!炯住匡嬀疲ㄆ湮澹┨諟Y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朱光潛說:“情趣不同則景象雖似而實不同。”【甲】【乙】兩詩都寫到了飛鳥歸林的景象,但詩人借此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2023·河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1.請解釋《赤壁》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12.閱讀《登幽州臺歌》,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描繪你體會到的作品情境。(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聯是(
)A.本詩既是一首記游抒情詩,又是一首七言律詩。B.首聯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傾其所有的盛情。C.頸聯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現民風的淳樸可愛,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D.本詩筆調低沉、抒情,全詩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游興十足,游意不盡。14.如果陸游有微信,他寫完此詩后發(fā)布到朋友圖。一位朋友點贊并留言:“放翁此詩,頷聯最佳——寓哲理于寫景,讓人豁然開朗。”你覺得頷聯蘊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網友點贊?(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古代詩歌鑒賞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B.頸聯寫出了山西村的鄉(xiāng)俗民事,“簡樸”二字寫出了這里的人們生活艱難,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靈的保佑。C.熱情的主人,變幻的美景,淳樸的民風,都使詩人流連忘返。尾聯寫出了作者對山西村的戀戀不舍之情。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合,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卻處處切中“游”字。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請根據提示寫出你的感悟。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只要再堅持一下,你也能欣賞到別樣的風景。同樣,在人生的道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擬訓練1.(2023·遼寧沈陽·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題目。A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B西村陸游亂山深處小桃源①,往歲求漿②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茂林風送幽禽③語,壞壁苔侵醉墨痕④。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⑤黃昏。【注釋】①桃源:紹興鄉(xiāng)下的一個山村。②漿(jiāng):茶水。③幽禽:鳴聲出雅的禽鳥。④醉墨痕:酒后題詩留下的字跡。⑤耿(gěng):發(fā)光照耀。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A、B兩詩的首聯分別用“豐年留客足雞豚”和“叩門求漿”表現了山村淳樸的民風。B.AB兩詩用“山重水復”和“亂山深處”表現了山村地理位置的偏遠,B詩頷聯的“簇”、“自”描繪了西村渾然天成的風光。C.兩詩的頸聯均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A詩頸聯突出春社的熱鬧和古樸的民風,B詩頸聯渲染了西村幽靜的氛圍。D.兩首詩的尾聯均寫到了乘著月色再次到山村農家造訪的心愿。2.(2023·吉林延邊·二模)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奏上去,想摘一朵。一一(宗璞《紫藤蘿瀑布》)(1)加點字“忍俊不禁”的“禁”注音應該是_____________(2)語段方框處應填的標點符號是____________(3)語段劃線部分有一處錯別字,_______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4)找出修辭方法不同的一項是()A.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這時的黃河像是一張極大的石床,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松軟。(梁衡《壺口瀑布》)B.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魯迅《社戲》)C.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毛澤東《沁園春·雪》)D.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柳宗元《小石潭記》)(2023·山東·東平縣實驗中學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淳樸的農民朋友邀請詩人到家里作客,他對詩人說,請別嫌棄農家的酒有些渾濁,今年農作物豐收了,家里有豐足的雞和豬款待您。B.在前往農家的路上,詩人越過一重重山,蹚過一道道水,正疑惑無路可行之時,忽見柳林濃綠,花叢艷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一路走來,詩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尋找到出路,到達目的地。C.春社祭日已臨近,村民們穿著布衣,帶著素帽,你吹著簫,我擊著鼓,一起快樂地慶祝豐收——村子里仍然保存著古樸濃厚的鄉(xiāng)俗民風。D.熱情的主人,變換的美景,淳樸的民風,都使詩人不但流連忘返,還與村民相約:雖然自己年老體弱,即使拄著拐杖,即使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隨時再來登門拜訪。4.與這首詩頷聯表達的意思差別最大的一項是(
)A.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B.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023·河北河北·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已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5.請解釋《登飛來峰》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6.你認為《己亥雜詩》最后兩句蘊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2023·河北唐山·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甲】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疽摇坑紊轿鞔尻懹斡⑿r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7.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寫秋日晚景,敘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B.【甲】詩首句寫鬧中取靜的閑適之美,到尾句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迷惘。C.【乙】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一個“游”字,描繪了一幅江南風光圖。D.【乙】詩中“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的盛情,“疑”字寫出了曲折多變的景色。8.請從兩首詩①②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簡要賞析。(2023·湖北黃岡·一模)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題。【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乙】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9.結合具體詩句,說說甲、乙兩首詩如何分別寫出泰山之高和飛來峰的塔之高。10.甲、乙兩首詩的最后兩句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點?都蘊含著怎樣的哲理?(2023·河北唐山·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1.請分析“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在詩中的作用。12.你會在哪些情境下運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佳句?13.(2023·貴州黔東南·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各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詩題“望岳”中的“岳”的意思是________。(2)請你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所展現的畫面。(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作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請簡要說明他所蘊含的哲理。(2023·河北保定·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4.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以明快、抒情的筆調,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農村風光圖。B.首聯的“莫笑”表達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美;“足”字則表現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C.頸聯生動傳神地描摹了農人歡天喜地地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表達了農民豐收之后的喜悅。D.尾聯中“無時”即隨時,表現了詩人與農民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情誼,也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與向往。15.本詩頷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說明理由。(2023·河北保定·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6.請解釋《泊秦淮》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17.說說你對《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的理解。(2023·河南開封·二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8.“念天地之悠悠”這句詩營造了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19.“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兩個“不見”,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20.(2023·云南昆明·三模)品讀下面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斛,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無題李商隱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兩首詩雖然作者和朝代不同,但畫線句子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感情都有相同之處,請結合兩詩內容作簡要分析。(2023·福建廈門·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康怯闹菖_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乙】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21.下面對這兩首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通過“前”“后”兩個字的對比,貌似平淡無奇,卻表示時間流逝,一去不返。B.甲詩所寫的滄桑易變的古今人事和浩渺寬廣的宇宙天地,奠定了悲涼孤寂的情感基調。C.乙詞詞人寫“閑登小閣”,“憶”字開篇,勾連往事舊友,浮現眼前,表情達意真切感人。D.乙詞“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眲屿o結合,形象生動,描繪與朋友盡興游樂的情形。22.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登高抒懷之舉?!炯住吭姷摹暗桥_”,【乙】詩的“登閣”,各抒發(fā)了什么情感?(2023·廣西貴港·三模)【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是日更定
斯是陋室(《陋室銘》)B.仿佛若有光
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C.更有癡似相公者
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2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B.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D.天子為動(《周亞夫軍細柳》)2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芳草鮮美
鮮美:_________(2)擁毳衣爐火
擁:________2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霧凇沉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27.從【乙】文看,作者的“癡”表現在哪些方面?28.【丙】詩中的畫線句體現了青年杜甫英姿勃發(fā)的情懷,讀了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想?29.【甲】文中的桃源人與“鏈接材料”中的泰山婦人都不愿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請結合【甲】文和“鏈接材料”,分別概括出他們不愿意離開各自生活的地方的原因?(用自己的話回答)【鏈接材料】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憂者?!倍唬骸叭唬∥粽呶峋刷鬯烙诨?,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訂枺骸昂螢椴蝗ヒ??”曰:“無苛政?!狈蜃釉唬骸靶∽英茏R之,苛政猛于虎也。”(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下》)【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第五單元真題模擬練(一)真題訓練1.(2023·遼寧鞍山·中考真題)下面對杜甫的《望岳》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開篇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都能望見,表現出了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B.三、四句中的“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C.五、六句中“蕩胸”和“決眥”將詩人目不轉睛、極目遠望的神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D.七、八句表現詩人的登臨決心和豪邁氣概,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體現。答案:C解析:C.有誤,“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意思是:望著那升騰的層層云氣,心胸搖蕩;睜大眼睛遠望歸鳥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皼Q眥”將詩人極目仰望時的神態(tài)描寫得活靈活現;“蕩胸”指的是詩人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不是神態(tài)描寫。故選C。2.(2023·廣西梧州·中考真題)古詩詞鑒賞。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起句緊扣詩題,點明登臨地點,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應天塔的高峻。B.承句從傳說入手,寫“雞鳴”就能“見日升”,直接點出了詩人立足點之高。C.轉句使用典故來抒發(fā)情感,表現了詩人的遠大抱負,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氣。D.合句以理入詩,意蘊豐富,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答案:B解析:“聞說雞鳴見日升”的意思是: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這是間接地點出了詩人立足點之高,不是“直接”。故選B。3.(2023·湖南益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的“莫笑”表現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足”字寫出了農家待客的盛情。B.頸聯將擊鼓吹簫祭神的熱鬧與農民的“衣冠簡樸”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春社的不滿。C.因山水迷人,風俗古樸,農民淳厚,所以詩人說“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D.本詩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然而處處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盡。(2)《唐詩鑒賞辭典》評價本詩頷聯“寫景中寓含哲理”,請描繪該聯的畫面并說說你從該聯中獲得的啟示。答案:(1)B(2)畫面: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啟示:只要我們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fā)奮前進,那么,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解析:(1)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詩句“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表達了詩人對農村風俗的熱愛之情。故B項“表達了作者對春社的不滿”的理解是錯誤的。故選B。(2)考查對詩文內容的理解。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描繪畫面時要抓住“山”“水”“柳”“花”“小路”“村落”幾個意象,展開合理的想像,描繪詩人街在山野村落間的情形作答。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若能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fā)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fā),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告訴人們:人們在困境中不要悲觀失望,要樂觀地去面對,就會有新的轉機出現。據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陰陽割昏曉”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4.山的南面陽光燦爛,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繪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麗畫面。5.詩人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解析:4.此題考查的是描述畫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畫面要符合詩歌的內容,語言要生動形象。注意詩句中精彩的字詞,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陽光燦爛,山的北面幽暗昏黑,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描繪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麗畫面。5.此題考查結合重點詩句把握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題,仔細品讀詩歌內容,抓住詩中意象,體會詩歌意境,揣摩詩人情感,并結合整首詩歌來分析?!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將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凌絕頂”表露詩人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2023·廣西賀州·中考真題)按要求回答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6.請結合詩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談談你對“莫笑”和“足”字的理解。7.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景中蘊含著哲理,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請問你在哪種情境下可能會想到這一佳句?為什么?答案:6.“莫笑”二字道出了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白恪弊质亲銐颉⒊渥愕囊馑?,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盡其所有的盛情。這一聯呈現了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7.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會想到這一佳句。因為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豁然開朗的轉變,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解析:6.本題考查分析和理解中重要詞語的能力。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意思是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此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澳Α钡囊馑际遣灰Γ莱隽藢r村淳樸民風的贊賞。“足”是足夠,豐盛的意思?!白汶u豚”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一“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7.本題考查拓展延伸和運用詩句的能力。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此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讀過此聯后,人們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這句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2023·海南·中考真題)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兩幅實景,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9.品讀詩文,補全下表中的批注內容。歸類摘抄批注詩句修辭內容主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已亥雜詩》)(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對偶青山接著青山,水路往復回環(huán),小路曲折,對偶像是陷入絕境,卻忽然在轉彎處看到另一個美妙去處。表達作者對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蘊含著“人處于困境中,只要堅持不懈,就有可能絕處逢生”的哲理。答案:8.
白日斜
吟鞭東指9.
比喻
紛紛飄落的花并不是沒有感情的,它即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
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國家命運,不忘報國之志的堅定信念及其無私奉獻的精神。解析:8.本題考查對寫作手法的理解。實景是作者所看到的、親目所見之景。在“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中,描寫了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前兩句中西斜的落日和揚鞭向東揮去,是作者親眼所見、所做動作,故答案①為白日斜,答案②為吟鞭東指。9.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概括。①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將自己比作落紅,將國家比作花。故答案為比喻。②根據表格對照可知,答案應是詩句的翻譯。在翻譯時注意“落紅”是指飄落的花。③從“化作春泥更護花”可知,詩人雖然猶如花落般離開官場,但他時刻心系國家,并非從此袖手旁觀,而是想要像春泥一樣,用另一種方式繼續(xù)報國,體現出他把自己全身心都奉獻的堅定信念和無私的精神。10.(2023·云南昆明·中考真題)閱讀【甲】【乙】兩首詩,完成題目。【甲】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疽摇客蓝鸥︶纷诜蛉绾危魁R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朱光潛說:“情趣不同則景象雖似而實不同?!薄炯住俊疽摇績稍姸紝懙搅孙w鳥歸林的景象,但詩人借此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答案:示例:甲詩,山林中的霧靄在夕陽下升騰,若有若無,繚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相伴飛回巢,歸隱山林。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景中流露出詩人歸隱后怡然自得的情懷。乙詩,“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表達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解析:考查對詩歌的分析比較。甲詩,“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意思是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歸遠山的懷抱。詩人以飛鳥自喻,借倦鳥歸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的景物,表達出詩人棄官歸隱的情懷。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表達歸隱后的愜意與自得。乙詩,“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意思是望著那升騰的層層云氣,心胸搖蕩;睜大眼睛遠望歸鳥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詩人看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決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說明已是薄暮時分作者還未曾離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2023·河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1.請解釋《赤壁》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12.閱讀《登幽州臺歌》,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描繪你體會到的作品情境。答案:11.折斷的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銷蝕。自己拿起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前朝遺物。12.詩人自己登樓遠眺,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榨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解析:11.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抓住詩中的關鍵詞,解釋其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描述時要忠實于原句。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銷,銷蝕;將,拿起;磨洗,磨光洗凈;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根據這些詞的理解描述,如,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后發(fā)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留之物。12.考查對詩歌的賞析。結合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情感,發(fā)揮聯想和想象,體會作品情境。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杰,未來英杰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前兩句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郁不平之氣;后兩句表現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3.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聯是(
)A.本詩既是一首記游抒情詩,又是一首七言律詩。B.首聯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傾其所有的盛情。C.頸聯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現民風的淳樸可愛,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D.本詩筆調低沉、抒情,全詩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游興十足,游意不盡。14.如果陸游有微信,他寫完此詩后發(fā)布到朋友圖。一位朋友點贊并留言:“放翁此詩,頷聯最佳——寓哲理于寫景,讓人豁然開朗?!蹦阌X得頷聯蘊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網友點贊?答案:13.D14.示例一: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豁然開朗的轉變,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示例二: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出現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解析:13.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D.有誤。這首詩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tǒng)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全詩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選項“筆調低沉”說法有誤。故選D。14.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這句詩歌原意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然后圍繞意思來描繪畫面即可。詩句中從“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從“疑無路”到“又一村”,既寫出了山西村山巒重疊、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現出詩人由最初的緊張急迫到愉悅驚喜的心情,感到無路可走時,眼前卻豁然開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來的衍生義: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fā)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fā),啟發(fā)人們困難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豁然開朗的轉變,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道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出現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古代詩歌鑒賞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B.頸聯寫出了山西村的鄉(xiāng)俗民事,“簡樸”二字寫出了這里的人們生活艱難,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靈的保佑。C.熱情的主人,變幻的美景,淳樸的民風,都使詩人流連忘返。尾聯寫出了作者對山西村的戀戀不舍之情。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合,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卻處處切中“游”字。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請根據提示寫出你的感悟。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只要再堅持一下,你也能欣賞到別樣的風景。同樣,在人生的道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B16.示例:不管前路多么難行難辨,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解析:15.B.有誤?!耙鹿诤啒愎棚L存”的意思“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陸游在這里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故選B。16.本題考查閱讀感悟。根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分析,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表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與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其哲理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第一,任何目標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對任何目標的追求都要堅持和執(zhí)著;第三,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逆境的后面往往蘊含希望和機會。據此根據提示寫出感悟即可。模擬訓練1.(2023·遼寧沈陽·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題目。A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B西村陸游亂山深處小桃源①,往歲求漿②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茂林風送幽禽③語,壞壁苔侵醉墨痕④。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⑤黃昏?!咀⑨尅竣偬以矗航B興鄉(xiāng)下的一個山村。②漿(jiāng):茶水。③幽禽:鳴聲出雅的禽鳥。④醉墨痕:酒后題詩留下的字跡。⑤耿(gěng):發(fā)光照耀。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A、B兩詩的首聯分別用“豐年留客足雞豚”和“叩門求漿”表現了山村淳樸的民風。B.AB兩詩用“山重水復”和“亂山深處”表現了山村地理位置的偏遠,B詩頷聯的“簇”、“自”描繪了西村渾然天成的風光。C.兩詩的頸聯均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A詩頸聯突出春社的熱鬧和古樸的民風,B詩頸聯渲染了西村幽靜的氛圍。D.兩首詩的尾聯均寫到了乘著月色再次到山村農家造訪的心愿。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賞析。D.《西村》的尾聯的含義是:我要寫下一首清麗的小詩,記住這難忘的時光,幾縷微云,一鉤新月,點綴著山里人的夢鄉(xiāng)。由此可見,詩人只是想寫一首詩作紀念,而并沒有表示想再次到農家造訪。所以“兩首詩尾聯均寫詩人想乘著月色再次到山村農家造訪的心愿”表述有誤。故選D。2.(2023·吉林延邊·二模)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奏上去,想摘一朵。一一(宗璞《紫藤蘿瀑布》)(1)加點字“忍俊不禁”的“禁”注音應該是_____________(2)語段方框處應填的標點符號是____________(3)語段劃線部分有一處錯別字,_______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4)找出修辭方法不同的一項是()A.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這時的黃河像是一張極大的石床,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松軟。(梁衡《壺口瀑布》)B.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魯迅《社戲》)C.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毛澤東《沁園春·雪》)D.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柳宗元《小石潭記》)答案:
jīn
。
奏
湊
B解析:(1)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要發(fā)笑。(2)“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這一句是一個完整的表達,是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船艙”,故結尾用句號。(3)“湊”的意思是接近?!白唷钡囊馑际茄葑?、取得和發(fā)生的意思?!拔覝惿先ァ钡囊馑际恰拔医咏?,故應該把“奏”改成“湊”。(4)修辭判斷。A.比喻句,把黃河比成石床;B.這是一個描寫句,從聽覺和嗅覺角度描寫;C.比喻句,把山比成舞動的蛇,把原野比成奔馳的白象;D.比喻句,把聽到的水聲比成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故選B。(2023·山東·東平縣實驗中學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淳樸的農民朋友邀請詩人到家里作客,他對詩人說,請別嫌棄農家的酒有些渾濁,今年農作物豐收了,家里有豐足的雞和豬款待您。B.在前往農家的路上,詩人越過一重重山,蹚過一道道水,正疑惑無路可行之時,忽見柳林濃綠,花叢艷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一路走來,詩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尋找到出路,到達目的地。C.春社祭日已臨近,村民們穿著布衣,帶著素帽,你吹著簫,我擊著鼓,一起快樂地慶祝豐收——村子里仍然保存著古樸濃厚的鄉(xiāng)俗民風。D.熱情的主人,變換的美景,淳樸的民風,都使詩人不但流連忘返,還與村民相約:雖然自己年老體弱,即使拄著拐杖,即使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隨時再來登門拜訪。4.與這首詩頷聯表達的意思差別最大的一項是(
)A.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B.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答案:3.C4.B解析:3.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詩歌內容。C.有誤,春社是春天時期祭祀土地神的活動,不是慶祝豐收。故選C。4.本題考查詩句的感情理解。A.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這兩句詩歌出自王安石的《江上》,意思為大江北面,秋天濃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風撕開;含著濃濃雨意的云,緩慢地移動著。詩句表達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豁達的胸襟。B.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兩句詩歌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意思為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詩句表達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兩句詩歌出自李白的《行路難》,意思為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詩句表達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豁達的胸襟。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意思為沉舟既沒,側畔還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已死,前方依舊萬木爭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詩句表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豁達的胸襟。故選B。(2023·河北河北·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已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5.請解釋《登飛來峰》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6.你認為《己亥雜詩》最后兩句蘊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答案:5.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是因為我站得最高。6.多借指甘愿犧牲自我的無私奉獻精神。解析:5.考查對詩句的理解。詩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意思是: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詩句巧妙地虛寫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6.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意思是: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這兩句詩以擬人化手法將落花寫成有感情的,說是即使化作了春泥還要護花,用以比喻詩人雖辭官離京,仍要像落花變春泥再護花一樣,對社會,對國家還要竭盡全力。比喻新穎,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熾熱的愛國熱情。另外也蘊含了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甘愿犧牲、無私奉獻精神。(2023·河北唐山·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匡嬀疲ㄆ湮澹┨諟Y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疽摇坑紊轿鞔尻懹斡⑿r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7.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寫秋日晚景,敘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B.【甲】詩首句寫鬧中取靜的閑適之美,到尾句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迷惘。C.【乙】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一個“游”字,描繪了一幅江南風光圖。D.【乙】詩中“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的盛情,“疑”字寫出了曲折多變的景色。8.請從兩首詩①②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簡要賞析。答案:7.B8.示例:【甲】“悠然”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逍遙?!耙姟笔菬o意中的偶見的隨意和自然,整句詩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物我兩忘的自由與愜意,這種追求人與自然一體和諧的哲學觀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疽摇窟@句詩通過聽覺、視覺,描寫了農人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時喜慶、隆重的場面,表達了詩人對古老淳樸的鄉(xiāng)土風俗和熱情好客的鄉(xiāng)民的贊美。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到尾句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迷惘”錯。詩末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了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內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炯住吭娭小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思是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安删諙|籬下”既表現了田園之美,又表達了隱逸之樂;既表現了閑適之情,又表達了自勵之志?!坝迫灰娔仙健敝械摹坝迫弧睂懗隽嗽娙诉h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逍遙?!耙姟弊?,十分傳神地表現了詩人在采菊之時漫不經心地偶然抬頭見山的情狀,與全詩順其自然的情調和諧一致?!坝迫弧倍钟玫妹睿娙怂娝?,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整句詩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物我兩忘的自由與愜意,這種追求人與自然一體和諧的哲學觀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疽摇吭娭小昂嵐淖冯S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意思是社日將近,一路上迎神的蕭鼓聲隨處可聞,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聽視結合,描寫了農人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時喜慶、隆重的場面,表達了詩人對古老淳樸的鄉(xiāng)土風俗和熱情好客的鄉(xiāng)民的贊美。(2023·湖北黃岡·一模)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題?!炯住客繹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乙】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9.結合具體詩句,說說甲、乙兩首詩如何分別寫出泰山之高和飛來峰的塔之高。10.甲、乙兩首詩的最后兩句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點?都蘊含著怎樣的哲理?答案:9.甲詩“陰陽割昏曉”中一個“割”字,描繪了泰山將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曉分明的畫面,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乙詩“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兩句,“千尋塔”以夸張手法,極言塔的高峻;“聞說雞鳴見日升”借助傳說,烘托塔的高峻。10.兩首詩的最后兩句都抒發(fā)了詩人志存高遠、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它們蘊含著相同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解析:9.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炯住吭娭羞\用多種寫作手法來表現泰山之高:一是“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泰山蒼翠的山色掩映著齊魯大平原,借齊魯兩地烘托泰山參天聳立的形象;二是“陰陽割昏曉”,寫泰山橫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陰一陽,一昏一曉,實寫泰山雄偉高大;三是“蕩胸生曾云”,寫細望泰山山腰間的團團云氣,凸顯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覽眾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一個個都顯得那么小,虛寫泰山之高。【乙】詩中“飛來峰上千尋塔”,詩人用“千尋”這一夸張的詞語,寫峰上古塔之高?!奥務f雞鳴見日升”中,詩人說在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用虛寫的方式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來襯托塔的高。據此作答即可。10.本題考查理解詩人情感和詩中蘊含的哲理?!炯住吭娮髡咔嗄暧螌W時寫的,作者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詩人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表達了自己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是: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才能俯視一切,才能欣賞到絕美的風光?!疽摇吭娭小安晃犯≡普谕?,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意思是: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用“不畏”來表達自己積極進取、昂揚向上、勇于攀登的樂觀精神,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蘊含的哲理是:只要站得高,就得看得遠,就能穿透層層的迷霧,看到光明的前途,就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結合分析概括答題即可。(2023·河北唐山·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1.請分析“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在詩中的作用。12.你會在哪些情境下運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佳句?答案:11.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宮使的仗勢欺人、粗暴蠻橫。間接地表現了賣炭翁在強權面前的無奈、無助,表達了對統(tǒng)治階級罪惡的控訴?;颍簩Φ讓觿趧尤嗣竦耐?。(意對即可。)12.面對困境時;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事情有了轉機時(意對即可。)解析:11.本題考查詩句在文中的作用?!笆职盐臅诜Q敕,回車叱牛牽向北”這兩句的意思是:他們手里高舉皇帝頒布的文告,口稱皇帝的命令,不由分說,強行扭轉車頭,驅趕著老牛向皇宮方向走去?!笆职选薄翱诜Q”可見宮使的仗勢欺人、專橫跋扈;“回”“叱”“牽”這一連串的動作,刻畫出宮使蠻不講理、霸道兇殘的面目,也間接地表現了賣炭老人的悲苦無奈。宮使得粗暴蠻橫、強取豪奪正是造成賣炭老人悲慘遭遇的原因,以官員的行為影射表現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表達了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悲慘生活、被統(tǒng)治者不斷掠奪剝削的深切同情。12.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賞析?!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條條的水,好像前方沒有道路。但卻過一座的山頭,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現了一座村莊。這句詩描寫了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又蘊含了哲理——當人生陷入某種困境時如能鍥而不舍,繼續(xù)前進,往往會豁然開朗發(fā)現一片新天地。據此可知:在面對困境時或事情有了轉機時可用這兩句詩,因為這兩句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另外描繪與贊美山水美景時可用這兩句詩,因為它描寫了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13.(2023·貴州黔東南·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各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詩題“望岳”中的“岳”的意思是________。(2)請你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所展現的畫面。(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作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請簡要說明他所蘊含的哲理。答案:(1)泰山(2)示例:山上云霧繚繞,縹緲猶如仙境,詩人的心也為之激蕩,詩人睜大了眼睛,看著那些歸巢的鳥兒,目不轉睛,生怕錯過了這大自然的美景。(3)示例:只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才能俯視一切,傲視群雄。解析:(1)本題考查字詞解釋?!霸馈笔侵柑┥?,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2)本題考查描繪意象與畫面。作答此類題目,需要在正確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與聯想,然后用生動的語言再現畫面即可?!笆幮厣鷮釉?,決眥入歸鳥”的意思是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示例: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3)本題考查賞析詩句及其哲理?!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誓要攀登人生頂峰,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雄心和氣概。蘊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意思對即可)(2023·河北保定·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4.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以明快、抒情的筆調,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農村風光圖。B.首聯的“莫笑”表達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美;“足”字則表現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C.頸聯生動傳神地描摹了農人歡天喜地地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表達了農民豐收之后的喜悅。D.尾聯中“無時”即隨時,表現了詩人與農民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情誼,也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與向往。15.本詩頷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說明理由。答案:14.C15.示例一:一方面寫出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的景象;另一方面又蘊含哲理,面對現實中的困難,不畏懼,勇于奮進,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示例二:運用反襯手法,以“疑無路”襯托“又一村”,構成鮮明對比,詩人表達了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究會出現豁然開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解析:分析:14.C.“春社”是祭祀土神,以祈豐收,不是“慶賀”“表達了農民豐收之后的喜悅”。故選C。15.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頷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寫景方面?!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绱肆鲿辰k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哲理方面。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fā)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fā),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此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于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2023·河北保定·一模)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6.請解釋《泊秦淮》這首詩中加橫線的句子。17.說說你對《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的理解。答案:16.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和白沙,夜晚船停泊在秦淮河邊上,靠近岸上的酒家。17.這兩句詩既是寫眼前實景,又是借景抒情議論,突出表現了詩人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表達了詩人高瞻遠矚的氣概。解析:16.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秦淮:即秦淮河,歷代均為繁華的游賞之地。煙:煙霧?;\:籠罩。泊:停泊。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迷離的月色下,輕煙籠罩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邊靠近岸上的酒家。17.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2023·河南開封·二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8.“念天地之悠悠”這句詩營造了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19.“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兩個“不見”,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答案:18.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19.相同點:兩個“不見”都表達了作者感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不同點:前一個“不見”是感懷歷史;后一個“不見”是惋惜未來,由古及今,悲愴之情的遞進。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澳钐斓刂朴啤钡囊馑际牵合氲街挥心巧n茫天地悠悠無限。詩人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在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作者不禁感到自己渺小、孤寂。于是有了下句的悲從中來,愴然流淚。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人情感的能力?!扒安灰姽湃耍蟛灰妬碚摺钡囊馑际牵和安灰姽糯Y賢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前一個“不見”是感懷歷史,后一個“不見”是惋惜未來。這是一聲人生短暫的感喟。詩人縱觀古往今來,放眼于歷史的長河,他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他;他看不見未來英杰,未來英杰同樣看不見他。他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他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所以兩個“不見”都表達了詩人感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20.(2023·云南昆明·三模)品讀下面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斛,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無題李商隱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兩首詩雖然作者和朝代不同,但畫線句子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感情都有相同之處,請結合兩詩內容作簡要分析。答案:兩句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都是詩人自比,《己亥雜詩》中借“落花”自比,《無題》中用“春蠶”“蠟炬”自比;現在都用來贊美無私奉獻、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比較閱讀。兩個畫線句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詩人以“落紅”自比,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更是生動,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兩句詩都是來來贊美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精神。所以兩者的感情也有相同之處。(2023·福建廈門·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康怯闹菖_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乙】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21.下面對這兩首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通過“前”“后”兩個字的對比,貌似平淡無奇,卻表示時間流逝,一去不返。B.甲詩所寫的滄桑易變的古今人事和浩渺寬廣的宇宙天地,奠定了悲涼孤寂的情感基調。C.乙詞詞人寫“閑登小閣”,“憶”字開篇,勾連往事舊友,浮現眼前,表情達意真切感人。D.乙詞“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眲屿o結合,形象生動,描繪與朋友盡興游樂的情形。22.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登高抒懷之舉。【甲】詩的“登臺”,【乙】詩的“登閣”,各抒發(fā)了什么情感?答案:21.D22.示例:甲詩抒發(fā)了詩人壯志難酬,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惆悵,乙詞體現了詞人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將國家淪陷、國破家亡的悲痛(轉為曠達之情)。解析:21.本題考查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與分析。D.“描繪與朋友盡興游樂的情形”錯誤,應是寄托了詞人對往事的無限懷念。故選D。2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主旨情感。【甲】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全詩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結構緊湊連貫,又留有充分的空間:前二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漫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時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讀來酣暢淋漓又余音繚繞?!疽摇吭娛亲髡咄砟暌沟切¢w,追憶洛中朋友和舊游而作的。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xiāng)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曠達的襟懷。據此回答即可。(2023·廣西貴港·三模)【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丙】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是日更定
斯是陋室(《陋室銘》)B.仿佛若有光
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C.更有癡似相公者
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2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B.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D.天子為動(《周亞夫軍細柳》)2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芳草鮮美
鮮美:_________(2)擁毳衣爐火
擁:________2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霧凇沉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27.從【乙】文看,作者的“癡”表現在哪些方面?28.【丙】詩中的畫線句體現了青年杜甫英姿勃發(fā)的情懷,讀了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想?29.【甲】文中的桃源人與“鏈接材料”中的泰山婦人都不愿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請結合【甲】文和“鏈接材料”,分別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變更公司合同范本
- 上海品質營銷咨詢合同范本
- 公司租農田合同范本
- 養(yǎng)兔場建設合同范本
- 第四章 光現象第4節(jié) 光的折射(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 2024年中牧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業(yè)績獎勵合同范本
- 分期按揭合同范本
- 北京房屋租賃合同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一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2
- 九年級主題班會課件:遇見最好的自己(開學第一課)
- 2025版股權投資基金股份收購與退出機制協(xié)議3篇
- 2025年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護苗行動安全教育課件
- 生物-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2024-2025學年度202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和答案
- 油品庫房管理規(guī)定(2篇)
- 2025年小學督導工作計劃
- 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練習題(含答案)
- 礦山工程安全培訓課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評級體系實現機制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