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新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1/38/wKhkGWaYmaqAGkO9AAJtrnhhAxA595.jpg)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新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1/38/wKhkGWaYmaqAGkO9AAJtrnhhAxA5952.jpg)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新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1/38/wKhkGWaYmaqAGkO9AAJtrnhhAxA5953.jpg)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新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1/38/wKhkGWaYmaqAGkO9AAJtrnhhAxA5954.jpg)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新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1/38/wKhkGWaYmaqAGkO9AAJtrnhhAxA59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新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朝時期蔡襄《荔枝譜》:“福州種植荔枝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處,一家之有,至于萬株?!表n彥直《橘桔錄》:“種橘大姓,不復計樹若干,但云有幾畝?!庇纱丝芍?,宋朝A.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漸瓦解 B.農產品開始出現商品化趨勢C.農業(yè)出現規(guī)?;彤a業(yè)化趨勢 D.已經實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2.下表為1933—1939年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人數及其所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的統(tǒng)計表。對表中變化趨勢解讀正確的是,美國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數(萬)11714711278.918868117比重(%)6.37.25.23.17.22.83.5A.國家干預經濟取得成效 B.階級矛盾十分尖銳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貧富差距逐步擴大3.19世紀50年代,咸豐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興辦團練,允許地方征收厘金、辦理捐輸以補軍費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導致了A.軍閥割據局面形成B.地方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C.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D.中央集權體制出現嚴重危機4.“到1947年,西歐各經濟體就已經接近在各自戰(zhàn)前的生產水平。然而美國的援助仍然是必需的,因為西歐只有靠美援才能繼續(xù)購買所需的食品、燃料、原材料以及恢復經濟必需的工業(yè)設備?!睘榇?,美國A.出臺杜魯門主義B.實施馬歇爾計劃C.建立經互會D.建立北約5.有人稱俾斯麥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發(fā)起人,恩格斯則稱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歐洲力量的均衡B.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C.改變德意志落后狀態(tài)D.調整德國與法國關系6.有學者認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時期的史實,最能支持該論斷的是A.婦女對城邦事務沒有表決權B.居民中奴隸數量多于自由民C.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D.有不少功勛卓著的公民經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國外7.1926年,毛澤東發(fā)文指出,都市的工人、學生、中小商人應該起來猛擊買辦階級,并直接對付帝國主義,然若無農民從鄉(xiāng)村中奮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階級之特權,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總不會根本倒塌。這說明毛澤東A.堅持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強調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C.主張各階級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D.反帝反封建必須實現工農聯(lián)盟8.1953年我國對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模式制度化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00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重點提及運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針,兩年后,廢除了兩千多年的農業(yè)稅。上述政策發(fā)生轉變的主要目的是A.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 B.增強國有企業(yè)經濟活力C.優(yōu)先發(fā)展我國的重工業(yè) D.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9.以下思維導圖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A.帝國主義世界范圍的統(tǒng)治秩序B.世界格局穩(wěn)定、經濟文化繁榮C.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共同發(fā)展D.世界現代史從繁榮走向了動蕩10.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傳統(tǒng)行業(yè)出現“異化”狀況,如棉紡織業(yè)、造船業(yè)日益衰落,而制茶、繅絲等傳統(tǒng)行業(yè)卻獲得較快發(fā)展。這一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商品物美價廉B.傳統(tǒng)手工藝創(chuàng)新能力強C.自然經濟頑強抵抗D.世界市場的差異性需求11.下表可以用來說明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B.農奴制存在阻礙俄國經濟發(fā)展C.英國喪失了貿易的優(yōu)勢地位 D.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發(fā)展趨勢12.“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毕铝惺窌c之相符的是A. B.C. D.13.193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下發(fā)了第一個懲治腐敗的第二十六號訓令。訓令規(guī)定,凡蘇維埃機關、國營企業(yè)及公共團體工作人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處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監(jiān)禁。該訓令A.鞏固和擴大了中央革命根據地B.利于根據地打破日軍的經濟封鎖C.體現了紅色政權推崇法律至上D.使中央蘇區(qū)的反腐斗爭有法可依14.下圖為一幅農民壁畫,繪制于1958年。圖中文字為:“稻子玉米搭彩門,悟空說是南天門,社員高坐哈哈笑,這是俺的幸福門?!北诋嬻w現了:A.農民的美好夢想 B.農業(yè)的巨大成就C.“左”傾的虛幻激情 D.社會宣傳需要15.唐政府在851年曾經頒布法令,要求各地恢復原來的宮設市場,在過去不設官市的地方取締所有市場。這一法令只實行了兩年就停止了。這反映出當時A.中央集權制度走向沒落 B.坊市制度徹底打破C.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 D.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16.有學者指出,從1688年光榮革命到19世紀前期,以上院貴族為核心的土地貴族始終控制著英國國家政權。從中央到地方,從樞密院、內閣、議會兩院到軍隊,把持權力的主要是各級貴族和他們的子弟。這反映了,英國當時A.封建色彩異常濃厚B.現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D.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17.下圖是《全球通史》中“新興西方的世界(1763年)”插圖,出現圖中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英國殖民帝國的崛起C.工業(yè)革命D.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8.如圖為1919年日本對華進出口貿易分區(qū)示意圖。其中甲地區(qū)對應的是A.華中地區(qū) B.華北地區(qū) C.華南地區(qū) D.東北地區(qū)19.西晉文人傅咸曾作賦贊美一物“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貞。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此新”。此物A.在《韓非子》中曾有所提及 B.經阿拉伯人傳往歐洲C.是資產階級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D.為遠洋航行提供條件20.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fā)出《關于使用人民幣及限期禁用偽金圓券的規(guī)定》宣稱國民政府發(fā)行的金圓券自即日起為非法貨幣。但在6月5日前,暫準在市面流通,并由中國人民銀行以人民幣按牌價收兌金圓券,1元人民幣折合金圓券10萬元。人民政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可能是()A.防止物價飛漲 B.打擊官僚資本C.減輕百姓困難 D.增加人民幣的流通性21.據《尚書》記載,禹曾向皋陶請教如何做到誠信。皋陶說:“謹慎自身,思慮深遠。依次與九族親戚敦厚,使眾賢臣勉力輔佐,由近及遠,還要知人善任,使民眾安居樂業(yè)?!庇戆葜x認同。這一記載表明A.儒家文化形成于上古時期 B.禹的成功緣于他知人善任C.誠信蘊含濃厚的家國觀念 D.私學是貴族主要求學途徑22.閱讀表格,圖表內容反映出的共同歷史背景是有關國家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時間表宣布廢除奴隸貿易法律生效日期宣布廢除奴隸制英國18071808.1.11833法國1792;181818181848美國18081865葡萄牙18361858;18691878西班牙18201878——鄭家馨《殖民主義史:非洲卷》A.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B(yǎng).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C.工業(yè)革命的深入開展D.民族解放運動的大發(fā)展23.奧古斯都允許外出當兵的兒子,對他在服役期間取得的財物享有合法權利,如果該兒子在未立遺囑的情況下死亡,其財產將轉歸其父。后來,這一原則也適用于在其他各種公務部門服務時獲取的財物。此外,對不是來源于父親的財產,同樣也允許兒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說明在羅馬帝國時期A.積極鼓勵兒子離家外出當兵B.父親的利益是執(zhí)法的唯一標準C.用法律來協(xié)調財產權的矛盾D.父子關系是法律關注的核心24.齊國原是姜氏的封國。公元前481年后,齊國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漸控制國政,以至于自立為國君,并由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姜齊遂變?yōu)樘稞R,史稱“田氏代齊”。該材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時A.分封制的破壞B.已經進入戰(zhàn)國時期C.郡縣制的出現D.出現了大一統(tǒng)局面25.關于下列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貨幣圖,最準確的解讀是A.青銅器物鑄造以貨幣為主 B.錢文上鐫刻的書法以隸書為主C.貨幣經濟占據了主要地位 D.貨幣的發(fā)行流通趨向相對統(tǒng)一26.1877年,時任法國總統(tǒng)麥克馬洪在逼迫共和派內閣下臺之后,任命布羅伊再度組成君主派內閣。面對君主派的反撲,控制眾議院的共和派議員以驚人的一致對布羅伊內閣投了不信任票。根據當時的憲法,麥克馬洪接下來可以A.直接任命內閣 B.直接修改法律C.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 D.經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議會27.宋朝中樞機構中“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的兩個機構是A.中書門下和三衙 B.中書門下和樞密院C.制置三司條例司和樞密院 D.樞密院和三衙28.下列體現司馬遷治史抱負的是A.“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B.“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C.“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D.“文章經世之業(yè),立言亦期有補于世”29.1932年羅斯福發(fā)表《論“新政”》一文,提出:“不同時讓勞工享受更多合法的繁榮成果,資本也不能達到真正的繁榮?!边@一觀點A.揭示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本原因 B.從財富分配角度解釋經濟危機原因C.意在為工業(yè)復興法的通過造勢 D.主張干預資本主義企業(yè)的經營活動30.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著手創(chuàng)辦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該學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為教師提供世界水準的豐厚工資和福利保障。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建A.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B.有助于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C.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D.改善了中國社會的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結局”和“起點”有學者說,“蓋秦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后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惟秦雖有經營統(tǒng)一之功,而未能盡行其規(guī)劃一統(tǒng)之策。”。問題:(1)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述的“結局”和“起點”?(2)結合史實加以說明“秦未能盡行”的原因。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日本、印度、德國和巴西“四國集團”爭取加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努力遭到“全球抵制”,強烈支持這一主張的國家僅為決議草案所需票數的一半左右;四國集團“入?!迸υ俣仁艽?,實際上是當前舉步維艱的聯(lián)合國改革的一個縮影。60多年來,聯(lián)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然而,聯(lián)合國畢竟是二戰(zhàn)后各主要大國和國際力量博弈的產物,雖然多年來一直在進行“修修補補”,但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聯(lián)合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21世紀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出現大量“治理赤字”,勢必進行改革。聯(lián)合國改革與國際體系的變革密切相關,后冷戰(zhàn)時代國際秩序重塑的復雜性,決定了聯(lián)合國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聯(lián)合國大多數成員對于具體的改革方案尚未形成普遍共識,尤其是對安理會的改革爭議更大,通過耐心協(xié)商來消除分歧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聯(lián)合國內部的改革動力依舊不足,決策程序強調協(xié)商一致,也制約著改革的步伐。——摘編自江濤《聯(lián)合國改革難度有多大》(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聯(lián)合國成立后的活動。(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今聯(lián)合國改革艱辛的原因。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不可思議的是,開啟人類這一歷史大幕的,并不是當時(指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國圖志》中有如下記載:“昔惟意大利亞足以綱紀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為數國,教雖存而富強不兢,手是佛郎機(法蘭西)英吉利代興?!辈牧隙?975年5月,鄧小平訪問法國。法國總理希拉克在談到這次會談成果時說:“法國人和中國人都拒絕接受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我們都希望有一個更團結一致、更富饒和更有組織的歐洲”。2012年2月,習近平在訪問愛爾蘭期間談到中歐關系時表示:中國作為歐盟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一直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支持歐洲在國際上發(fā)揮更大作用。一個團結、穩(wěn)定、繁榮的歐洲,必將為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xù)、平衡增長作出寶貴貢獻?;卮穑?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哪一地區(qū)?說明你判斷的理由。葡萄牙和西班牙揭開了一場怎樣的“歷史大幕”?英、法取代意大利而興盛與這一場“歷史大幕"又有什么關系?(2)根據材料二,不同時代的中法兩國領導人對歐洲有什么共同的期待?結合兩個時代不同的國際形勢分析其出發(fā)點的變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反映出當時福州等地有專門種植荔枝、桔子的大戶,體現了農業(yè)出現規(guī)?;彤a業(yè)化趨勢,C正確;A項是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B項“開始”表述錯誤,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南移,排除D。2、A【解析】
表格數據反映了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依據羅斯福新政可知,羅斯福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發(fā)展手段減緩了階級矛盾,意味著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A正確;表格數據反映了階級矛盾稍有減緩,B錯誤;但從罷工人數所占比例不能反映其政治制度的完善,C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國的貧富差距的變化,D錯誤。故選A。3、D【解析】
本題考查清朝政局變動和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歷史解釋素養(yǎng)。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50年代,面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打擊,八旗兵和綠營兵不堪一擊,咸豐帝被迫倚重漢族官僚,導致地方擁有軍事和財政大權,使得中央集權體制出現嚴重危機,故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軍閥割據局面形成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A項錯誤;地方勢力發(fā)展,并不意味著其能與朝廷分庭抗禮,B項錯誤;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發(fā)生在武昌起義之后,十幾個省脫離清朝統(tǒng)治而獨立,C項錯誤。4、B【解析】
據材料可知,美國對歐洲的援助是臨時和不系統(tǒng)的,歐洲需要美國持久和全面的經濟援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經濟的恢復,故B項正確;杜魯門主義是政治方面的對抗,故A項排除;C項是以蘇聯(lián)為首的,排除;D項是軍事對抗,排除。5、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戰(zhàn)爭的目的。德意志統(tǒng)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不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戰(zhàn)爭,可以結合長期分裂的政治狀態(tài),進而可以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統(tǒng)一的國內市場。B項正確。6、C【解析】
根據材料“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的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民主范圍僅局限在成年男性公民,因此C選項最能支持該論斷,符合題意;婦女對城邦事務沒有表決權、居民中奴隸數量多于自由民屬于雅典民主范圍局限性的表現之一,不符合最能支持該論斷的條件,AB選項排除;陶片放逐法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時期確立的,當時雅典民主政治尚未進入黃金時期,D選項排除。7、B【解析】
由“若無農民……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總不會根本倒塌”,可知毛澤東強調了農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的重要性,B項正確;堅持城市領導農村的道路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項錯誤;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1924年已建立,C項錯誤;材料雖提到了工人階級與農民,但未提及建立“工農聯(lián)盟”,D項錯誤。8、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農業(yè)由計劃經濟到“多予、少取、放活”,乃至廢除農業(yè)稅的轉變,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村和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yè)發(fā)展,進而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故A正確;材料信息不涉及國有企業(yè)和重工業(yè),故BC錯誤;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不是主要目的,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錯誤。9、C【解析】
根據“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摸式”“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等信息可知,導圖反映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共同發(fā)展,故C正確;A無法體現“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摸式”,排除;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世界格局并不穩(wěn)定,B錯誤;思維導圖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歷史,從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無法體現從繁榮走向了動蕩,D錯誤。10、D【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憑借攫取的在華特權,對華傾銷商品,從而沖擊了中國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導致其紛紛破產,故棉紡織業(yè)和制針等傳統(tǒng)行業(yè)日益衰落,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但是列強對華經濟侵略又擴大了對原料的需求,因此推動了中國制茶、縹絲等傳統(tǒng)行業(yè)的發(fā)展,故D項符合題意。A項,西方商品物美價廉對中國傳統(tǒng)行業(yè)造成了沖擊,但不能說明制茶、縹絲等傳統(tǒng)行業(yè)的較快發(fā)展,排除。B項,題干不能體現傳統(tǒng)手工藝的創(chuàng)新能力,排除。C項,制茶、縹絲等傳統(tǒng)行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說明中國成為西方原料產地,不能體現自然經濟對西方經濟的頑強抵抗能力,排除。11、D【解析】
根據材料數據結合所學可知,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英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減少,而美國、德國等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上升,推動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發(fā)展趨勢,D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出現是在新航路開辟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初步形成,A項錯誤;俄國于1861年已經進行改革,廢除了俄國農奴制,B項錯誤;英國在這時期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雖然減少,但依然占主導地位,沒有喪失貿易優(yōu)勢地位,C項錯誤。12、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指的是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故A正確;《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北宋的司馬光,《史通》是唐代劉知幾著作的中國首部系統(tǒng)性的史學理論專著,《文史通義》是清代學者章學誠創(chuàng)作的一部史學理論作品,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D錯誤。13、D【解析】
材料所述的第二十六號訓令為中共中央頒發(fā)的第一個懲治腐敗的法令,為中央蘇區(qū)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法律依據。故答案為D項。A項拔高了第二十六號訓令的作用,排除;B項1933年12月,日本并未對中央蘇區(qū)進行經濟封鎖,排除;C項一條法令的頒布不能說明紅色政權就推崇法律至上的理念,排除。14、C【解析】
根據“1958年”和圖片及文字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大躍進時期的“左”傾錯誤造成的“浮夸風”,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15、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唐代晚期頒布恢復各地專門為皇家采購服務的“宮市”的法令,但僅實行兩年,反映了中央政令在地方實行受阻,中央集權走向衰落,A項正確;坊市制度徹底打破于宋代,排除B項;題干不直接涉及皇權權威,排除C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唐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A。16、C【解析】
根據材料“從1689年光榮革命到19世紀前期,以上院貴族為核心的土地貴族始終控制著英國國家政權”可知英國的政權被土地貴族把持,說明英國的民主改革需要深化,C選項符合題意。光榮革命后英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A選項排除?!稒嗬ò浮奉C布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了現代民主制度,B選項排除。材料與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無關,D選項排除。17、A【解析】
根據圖示可見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貿易,此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開辟,選項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國際貿易往來,未反映出英國殖民帝國相關信息,選項B排除;材料時間1763年,工業(yè)革命尚未開始,選項C排除;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是在19世紀中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選項D排除?!军c睛】解題關鍵準確提取圖片信息和主旨,即圖片描述國際貿易,然后結合時間1763年基本可以解答出正確答案。18、D【解析】
依據圖示可知,甲地區(qū)日本進口貿易最高,出口貿易比例也高于丙和丁地區(qū)。依據材料時間,結合所學可知,當時處于一戰(zhàn)后,一戰(zhàn)后日本加緊對中國東北地區(qū)經濟侵略,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的地區(qū),排除。19、B【解析】
從“章蘊藻,實好斯文”可以看出,此物與書寫文章有關,結合所學可知,造紙術在漢代就已經發(fā)明,因此此物是造紙術,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往歐洲,故B符合題意;《韓非子》是戰(zhàn)國韓非子的作品,不可能提及造紙術,排除A;C表述太絕對,錯誤,排除;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用指南針,12世紀,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指南針不可能被西晉文人贊美,排除D。20、B【解析】
通過宣布金圓券為非法貨幣,暫準在市面流通的這一做法,打擊了官僚資本的掠奪,故B符合題意;ACD項都不要主要目的,排除。21、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皋陶誠信行為的做法由自身推及到國家和社會,說明誠信蘊含著濃厚的家國觀念,C正確;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時期,A排除;B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私學的興起是在春秋時期,D排除。故選C。22、C【解析】
從“有關國家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時間表”中可以看出,19世紀西方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是為了適應工業(yè)革命發(fā)展需要大量自由勞動力的要求,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15世紀,故A項排除;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興起于17、18世紀,故B項排除;民族解放運動是20世紀60至90年代,故D項排除。2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從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可以解決財產權上的矛盾。所以答案選C??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羅馬人的法律·羅馬法的目的【名師點睛】羅馬法的本質及影響:(1)羅馬法的實質:維護羅馬統(tǒng)治者的利益,保護除奴隸以外的自由民的權利,是奴隸制的法制體系。恩格斯說:“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代私有制的法律”。(2)世界性的法律影響:近代歐洲都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了本國的法律制度,如《德國民法典》、《拿破侖法典》等都以羅馬法為法律藍本?,F在世上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原則都淵源于羅馬法。世上公認的法學理論、法制民主原則也均發(fā)端于羅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也成了法治建設永恒的價值觀了。24、A【解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貴族統(tǒng)治階層內部森嚴的等級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壞,材料中齊國大夫田氏取代國君控制國政,實際也反映了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破壞,A正確;中國歷史進入戰(zhàn)國時期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81年,處于春秋時期,B錯誤;C材料無法體現,排除;秦朝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的分裂割據,出現了大一統(tǒng)局面,D錯誤。25、D【解析】
依據圖片并結合先秦時期的商業(yè)來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貨幣形狀各異,隨著秦朝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發(fā)展,貨幣統(tǒng)一成圓形方孔錢。D正確;當時青銅器主要以樂器和兵器為主,A排除;錢文上篆刻的是小篆,而非隸書,B排除;古代中國是小農經濟為主,而非貨幣經濟,C排除。故選D。26、C【解析】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經過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過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因此當眾議院議員和總統(tǒng)發(fā)生沖突時,麥克馬洪可以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C正確,D錯誤;法國總統(tǒng)任命內閣需要經過眾議院同意,A排除;直接修改法律明顯不符合民主政治的特征,B排除;27、B【解析】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并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三司指鹽鐵、度支、戶部;三衙是宋代掌管禁軍的機構,有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侍衛(wèi)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它不屬于中樞機構。故答案選B。28、C【解析】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魯迅先生對司馬遷《史記》的評價,體現司馬遷治史抱負,故C正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司馬遷總括自己修《史記》的目的和意義,不是司馬遷的治史抱負,排除A;“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語出《資治通鑒》,即以歷代興亡的歷史作為鏡子,來考察當今的利弊得失,不符合題意,排除B;“文章經世之業(yè),立言亦期有補于世”出自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即學問必須與社會人事相結合,必須為社會人事問題服務,不符合題意,排除D。29、B【解析】
羅斯福在文中提出“資本真正的繁榮就必須讓勞工享受更多合法的勞動成果”,分析指出國民財富分配懸殊是消費不振,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B正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生產資料私有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羅斯福并未揭露這一根源,排除A;此文發(fā)表于1932年,羅斯福尚未正式就任美國總統(tǒng),新政還未全面推行,排除C;這一觀點并不直接針對企業(yè)經營活動進行干預,排除D。30、C【解析】
材料體現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建是“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為教師提供世界水準的豐厚工資和福利保障”,故C符合題意;A、B與材料無關;D說法絕對?!军c睛】材料中的關鍵詞是“該學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考查的是學生讀取材料的能力。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秦的統(tǒng)一,結束了東周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了從封邦建國到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轉變,實為“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同時,秦始皇開創(chuàng)了皇帝制與中央集權體制,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
帝國最高統(tǒng)治者為皇帝,中央政府設立三公九卿制度,分管各項事務;
地方實施郡縣制度。
這一中央集權體制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亦為后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2)秦統(tǒng)一后,百姓渴望安寧,但是統(tǒng)治者在群雄角逐中積累的經驗并不完全適合統(tǒng)一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其濫用民力,秦律繁苛,統(tǒng)治者的橫征暴斂已遠超社會所承受的限度。
秦統(tǒng)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一味重功利,侍酷法,最終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短命而亡。
此為“秦未能盡行”的原因矣?!窘馕觥?/p>
本題考查秦朝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主要考查學生論述說明歷史問題的能力。(1)根據材料中的“蓋秦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后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可知,材料所述的“結局”和“起點”是指秦朝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聯(lián)系所學可知,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確立,完成了從封邦建國到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轉變,這是此前政治制度的“結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建立后,成為我國歷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藍本,即“亦為后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2)說明“秦未能盡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協(xié)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安全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出國勞務中介服務及安全保障合同4篇
- 2025年度合同履行與國際租賃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人力資源管理軟件二次開發(fā)與升級合同3篇
- 2025年度刮大白施工安全教育與應急演練合同
- 2025年度跨境農產品貿易合同框架模板
- 2025年度國際郵輪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綠植租擺與酒店客房環(huán)境改善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臨街商鋪精簡租賃合同樣本3篇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8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估處2025年教學質量監(jiān)控督導工作計劃
- 金字塔原理與結構化思維考核試題及答案
- 基礎護理學導尿操作
- 標牌加工風險防范方案
- 2015-2024北京中考真題英語匯編:閱讀單選CD篇
- 臨床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