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業(yè)、住宅、文化聚落(圖書館、文化館、劇場)、地下公共機動車停車位及配套設施方案設計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說明目錄1設計依據 1.1國家/地方規(guī)范、標準、技術導則 1.2上位規(guī)劃/政策 2項目概況 2.1工程區(qū)位 2.2工程概述 2.3項目基本情況 3項目區(qū)域自然條件 3.1地質條件 3.1.1區(qū)域地質、地貌 3.1.2場地地形地貌 3.1.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 3.2水文氣象條件 3.2.1氣候特征 3.2.2雨水資源 3.3小結 4項目上位規(guī)劃及相關要求 5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本底分析 5.1項目下墊面情況及徑流系數(shù) 5.2項目建筑布局及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可用建設場地情況 5.3項目豎向設計及場地排水系統(tǒng) 5.4場地污染源分析 6海綿設計說明書 6.1設計原則 6.2需求分析 6.3設計目標 6.4匯水區(qū)域劃分 6.5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組合方案 6.5.1透水鋪裝 6.5.2下凹綠地 6.5.3雨水花園 6.6植物設計 6.7雨水回用系統(tǒng)設計 6.7.1雨水控制和利用系統(tǒng)設置 6.7.2雨水回用系統(tǒng)設計 6.8LID設施維護與監(jiān)測 7海綿城市設計計算成果 7.1設計調蓄容積 7.2LID設施調蓄計算 7.2.1下凹式綠地 7.2.2透水鋪裝 7.2.3景觀水體調蓄 7.2.4雨水花園調蓄 7.2.5雨水收集回用設施 7.2.6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指標核算 7.3指標計算 7.4設計成果計算表 8工程圖紙 海綿城市專項設計說明書設計依據國家/地方規(guī)范、標準、技術導則(1)《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2)《建筑與小區(qū)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16)(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4)《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5)《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420-2010)(6)《建筑給水排水與節(jié)水通用規(guī)范》GB55020-2021;(7)《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318-2017)(8)《城鎮(zhèn)內澇防止技術規(guī)范》(GB51222-2017)(9)《城鎮(zhèn)雨水調蓄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1174-2017)(10)《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8)(11)《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12)(13)《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55-2013)(1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35-2009)(15)《透水瀝青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99-2012)(16)《透水磚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88-2012)(17)《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CJJ82-2012)(18)《成都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技術規(guī)定》(試行)(19)《成都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編制規(guī)定及審查要點》(試行)(20)《四川省低影響開發(fā)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DBJ51/T084-2017)(21)《四川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試行)(22)《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試行)(23)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海綿城市建設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24)國家現(xiàn)行的其它給水、排水、衛(wèi)生和消防等工程設計規(guī)范上位規(guī)劃/政策(1)審查批準該項目方案設計文件;(2)建設條件通知書;
項目概況工程區(qū)位本工程地處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西側為子星路,北側為綠八一路,南側為茶店子路。場地較為平整,無不良地質。本工程為商業(yè)、住宅、文化聚落(圖書館、文化館、劇場)、地下公共機動車停車位及配套設施項目,包含1~7#樓及地下室。項目用地市政雨水、污水管網,供水、供電、電信等配套設施齊全,滿足本項目的開發(fā)建設。工程概述(1)工程名稱:商業(yè)、住宅、文化聚落(圖書館、文化館、劇場)、地下公共機動車停車位及配套設施(2)建設單位:(3)建設內容:本項目規(guī)劃建設凈用地面積約為31333.99m2,總建筑面積約163201.8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01209.16m2,地下室建筑面積約:61992.65m2。本項目由1棟二類高層住宅,4棟一類高層住宅,1棟一類高層公共建筑以及三層地下室組成。(4)建設目標:按照公共建筑用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80%,對應設計降雨量為32.7mm。項目基本情況表2-SEQ表\*ARABIC1項目基本情況(規(guī)劃指標)項目區(qū)域自然條件場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成都市金牛區(qū)茶店子街道八一路與子星路交匯處,交通十分方便。地塊內部分為居住組團與文化建筑組團。擬建場地地貌單元屬岷江水系Ⅰ級階地,場地為原建筑拆遷后廢棄場地,場地內存在廢棄雨污水管道、道路以及原建筑基礎。地形大部分較平坦,局部因建渣堆填原因有一定高差,勘察期間測得勘探點孔口地面標高504.66m~508.95m左右,最大高差4.29m。場地地理位置圖區(qū)域地質概況該區(qū)域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東側,處于北東走向的龍門山褶斷帶和龍泉山褶斷帶之間(見圖3.2)。由于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造成東西兩側尤以西部龍門山區(qū)域大規(guī)模劇烈隆升并伴隨強烈斷裂活動,而夾持在東西兩側隆起的地帶則相對坳陷、沉降,堆積了大量不等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積層和沖、洪積層,并迭覆于下伏白堊統(tǒng)之上,構成現(xiàn)今地殼穩(wěn)定、呈N-NE向平行展布的川西成都平原景觀。依據國家地震單位及四川省相關地質、地震單位多年對構造地震活動監(jiān)測及研究證實:現(xiàn)今地震活動強烈的華夏系龍門山褶斷帶內的松(潘)平(武)、青川、蘆山、茂縣、迭溪、北川、汶川一帶極強烈的地震均波及至川西成都平原,所波及的地震烈度一般在5-6級以下。同時,成都平原下伏基巖內存在北東走向的蒲江-新津斷裂和新都磨盤山斷裂及其他次生斷裂,但除蒲江-新津斷裂在第四紀以來有間隙性活動外,其他隱伏斷裂近期無明顯活動表征。根據《中國地震統(tǒng)計年表》和《四川地震資料匯編》顯示,從明代到現(xiàn)在,四川破壞性地震有19次,成都只是有震感,并沒有形成災害。成都地區(qū)有史以來發(fā)生的最大地震在1970年2月24日大邑縣雙河鄉(xiāng)6.2級地震,也沒有對成都城區(qū)產生大的破壞。2008年汶川8.0級特大地震對市區(qū)造成一定影響,但仍未產生破壞性震害,而2013年雅安蘆山、2018年九寨溝7.0級強烈地震比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對成都市區(qū)的影響更小??傮w而言,該區(qū)屬揚子地臺,區(qū)域地質構造穩(wěn)定,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已考慮龍門山地震帶影響,屬相對穩(wěn)定地塊。3.2場地地層根據現(xiàn)場鉆探揭露,勘探深度內場地地層由上而下分布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4ml)及第四系全新統(tǒng)(Q4al+pl)粉土、砂卵石層。本次勘察主要揭露地層特征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Q4ml)①雜填土①:色雜,松散,干燥~稍濕,結構雜亂,極不均勻,主要以原場地建筑拆遷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填為主,混粘性土,局部地段表層為原拆遷房屋基礎,鉆進較困難。該層在場地內無序堆積,均勻性差,強度低,壓縮性高,欠固結,具有一定濕陷性,該層在場地內均有分布,層厚0.80~5.60m,堆積年限約3~8年,為新近填土。2.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Q4al+pl)②粉土②1:褐黃色、褐灰色,中密,濕,局部受場地內廢棄污水管道滲水影響,濕度為很濕。搖振反應中等,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底,含鐵錳質、氧化物及少量云母粉。該層在場地內普遍分布,底部局部變相為粉砂,分界線不明,層厚0.80m~3.60m。細砂②2:褐灰色,松散,稍濕。以長石、石英為主組成,含少量云母片、暗色礦物,該層主要分布于場地卵石層之上,厚度0.50m~1.50m。3.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Q4al+pl)③中砂③1:青灰色,松散~中密,飽和。以長石、石英為主組成,含少量云母片、暗色礦物,主要以透鏡體狀分布于卵石層中,最大層厚約1.0m。卵石:褐灰、青灰色,飽和。主要以花崗巖等巖漿巖組成,微~中等風化,一般粒徑2cm~10cm,大者可達15cm以上,局部地段夾少量漂石,隙間充填砂粒為主,局部地段充填少量黏性土。卵石層頂板埋深-3.0~-6.0m,對應頂板絕對高程499.20m~502.40m,頂板埋深最大高差3.20m,場地內卵石埋深整體平緩,局部因砂層較厚卵石層埋藏較深。根據N120擊數(shù):可分為松散、稍密、中密、密實四個亞層:松散卵石③2:石間充填中砂、圓礫。大于2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0~55%;其中:20mm<d<5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d>5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0%,大部分不接觸;稍密卵石③3:石間充填中砂和圓礫。大于2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5~60%;其中:20mm<d<5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10%;d>50mm的顆粒質量約占總質量的50~55%,部分接觸;中密卵石③4:卵石間充填中砂和圓礫,粒徑一般30~150mm;大于20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60~70%;其中20mm<d<50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10%;d>50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5~60%,大部分接觸;密實卵石③5:卵石粒徑多為6~15cm,最大粒徑大于20cm,卵石骨架含量大于70%,呈交錯排列,連續(xù)接觸。3.3氣象與水文據收集氣象水文資料,該場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其氣候特征如下:(1)氣溫:年平均氣溫16.3°C,極端最高氣溫39.5°C,極端最低氣溫-5.9°C,晝夜溫差最大12°C;(2)降雨量:降水量豐富,雨季集中在7~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825.8~1417mm,最大日降雨量306.0mm,最大時降雨量28.1mm;(3)蒸發(fā)量:多年平均為1025.5mm;(4)積雪量:最大積雪厚度40mm。(5)潮濕系數(shù)0.97,多年年均相對濕度19%;(6)風向、風速:多年平均風速為1.35m/s,最大風速(10分鐘平均最大風速)為14.8m/s,瞬間極大風速為27.4m/s,全年主導風向為NNE風,出現(xiàn)頻率為11%。3.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地表水根據擬建場地內及相鄰區(qū)域的水文地質調查,場地內僅局部地勢低洼地段降雨后積大量地表水,水深0.5m~1.0m,水量變化較大,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2)地下水勘察區(qū)主要位于平原區(qū)水文地質單元,其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分布廣、厚度大。根據成都地區(qū)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和已建工程水文地質勘察資料,按地下水含水介質巖類和含水空隙特征,場地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填土層、黏土層中的上層滯水和卵石層中的孔隙水。1)上層滯水上層滯水主要分布于填土和黏性土中,無統(tǒng)一地下水位,水量不豐富,容易明排疏干,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及周邊臨時建筑污水暫時性流水滲漏為其主要補給源。水量、水位變化大,且不穩(wěn)定,無統(tǒng)一地下水位線,水量小,對基坑影響較小。據現(xiàn)場調查以及相鄰工程經驗,本場地上層滯水水位埋深一般埋深1.0m左右,年變化幅度約1.0m左右,填土層平均滲透系數(shù)K建議值為2.0m/d。2)第四系孔隙水孔隙潛水是本場地主要的地下水類型,其水位埋藏較淺,水量豐富,砂、卵石層為主要含水層。第四系孔隙潛水略具承壓性,補給源主要是地下徑流及大氣降水。根據成都地區(qū)水文地質及相關工程資料,場地范圍內卵石土層滲透系數(shù)K取25~30m/d,為強透水層;砂層滲透系數(shù)K取值3~8m/d,為中等透水層。孔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少量接受上覆地層下滲補給,局部接受側向補給。該層地下水對基坑工程影響較大。(3)地下水埋深及水位變化幅度地下水位隨季節(jié)變化,年變化幅度約1.0~3.0m左右。勘察期間處于平水期,勘察期間受周邊建筑降水影響本次勘察鉆孔內測得地下水位6.5~9.6m,對應于絕對高程約497.83~498.33m左右,據收集資料,該場地最高水位埋深為場地自然地面下1.0m左右,標高約503.00m左右,該區(qū)域卵石層滲透系數(shù)K=25m/d左右。3.5小結本項目場地地貌單一,地形平坦,未發(fā)現(xiàn)埋藏的暗河、墓穴、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無其它特殊不良地質作用,建筑環(huán)境良好,場地及地基整體穩(wěn)定,適宜建筑。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場地土等效剪切波速度范圍值277~306m/s,覆蓋層厚度≥5m,屬Ⅱ類建筑場地。場地雜填土屬軟弱土,細砂屬液化土,屬抗震不利地段,但根據設計資料,場地雜填土、細砂均處于開挖范圍,故挖除后場地屬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場地土壤主要以粉土、中砂和卵石等為主,土壤滲透系數(shù)較高;勘察期間處于平水期,勘察期間受周邊建筑降水影響本次勘察鉆孔內測得地下水位6.5~9.6m,標高約497.83~498.33m左右。項目所在地全年雨量較大,具有較高的資源化利用價值。總體本項目具有海綿城市建設的有利性及必要性。項目上位規(guī)劃及相關要求本項目所在區(qū)域沒有專門的海綿城市規(guī)劃指標,根據《成都市海綿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技術規(guī)定(試行)》的要求,本項目其用地性質為公共建筑用地,屬新建項目,公共建筑用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0%(對應設計降雨量為32.7mm)。
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本底分析項目下墊面情況及徑流系數(shù)本項目在進行海綿城市專項設計前下墊面類型主要為:硬質屋面、綠色屋面、硬質鋪裝、透水鋪裝、綠化等,其徑流系數(shù)分別為0.9、0.35、0.85、0.35、0.15。表5-1用地下墊面分析序號項目面積(m2)徑流系數(shù)綜合徑流系數(shù)1硬質屋面10818.680.90.692綠色屋面16850.353硬質鋪裝11985.380.854透水鋪裝21000.355綠化44280.156水面3171項目建筑布局及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可用建設場地情況本項目建筑場地硬質路面多采用鋪砌方式,這些情況均有利用項目的海綿城市設計。住宅場地內的大中庭綠地及建筑周邊綠地多作為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建設用場地,可以用于下凹綠地。此外,項目內鋪裝在不影響景觀效果及結構的情況下使用透水鋪裝。項目豎向設計及場地排水系統(tǒng)場地豎向設計原則:在需要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室外場地排水條件及與周邊道路的標高相協(xié)調,結合現(xiàn)狀地形,控制場地的填挖土方量。場地整體設計較為平整,項目場地與市政道路接駁口標高均略高于市政道路標高,降低了場地內澇的風險。項目場地周邊均為配建道路,基地周邊已完成市政道路和管網規(guī)劃設計,布置有城市雨、污水管網接口。場地詳建筑豎向設計圖。場地污染源分析本項目為商業(yè)、住宅、文化聚落(圖書館、文化館、劇場)、地下公共機動車停車位及配套設施項目,除了常規(guī)的生活垃圾及污水外,無其它污染源。生活垃圾有專門的垃圾堆放點,污水有專門的管網收集。污水經格柵池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海綿設計說明書設計原則本工程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海綿城市相關設計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基本原則是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因地制宜、生態(tài)優(yōu)先、景觀協(xié)調,盡量減少項目開發(fā)對原有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達到低影響開發(fā)的目的。因地制宜:根據當?shù)刈匀坏乩項l件、水文地質特點、水資源狀況、降雨規(guī)律、水環(huán)境保護與內澇防治要求等,科學布局和選用透水鋪裝、多功能調蓄等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及其組合系統(tǒng)。生態(tài)優(yōu)先:優(yōu)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tǒng)與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實現(xiàn)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和可持續(xù)水循環(huán),提高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然修復能力,維護周邊環(huán)境良好的生態(tài)功能。景觀協(xié)調:LID設施和景觀布置緊密協(xié)調,在選用適宜當?shù)厣L的植物基礎上,既發(fā)揮出LID設施的功能作用,又實現(xiàn)景觀效果的最優(yōu)化。需求分析低影響開發(fā)(LID)是以保持場地原始的水文特征為目標,通過分散的、小型的雨水技術措施進行場地源頭控制,和景觀的高度結合。不但控制了雨水徑流量,使得水文過程與自然相似,還可以控制徑流污染及凈化水質,且對場地無干擾或較低干擾,較高的保護了自然資源。而傳統(tǒng)的項目中雨水管理方式是以將場地徑流以最快速度排走為目標,通過雨水管網直接排入河流中,自然水文過程遭到破壞,而且還加重了徑流污染。低影響開發(fā)措施以軟質工程為主,傳統(tǒng)項目中雨水管理技術以硬質工程為主。設計目標公共建筑用地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包括: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0%,對應設計降雨量32.7mm。匯水區(qū)域劃分本項目設計主入口的標高比城市道路略高,防止道路地面水對基地的侵蝕。道路豎向設計為盡量減少初平土方量,道路設向院內的緩坡,室外地表雨水排水設計采用地面找緩坡收集。室外道路設置雨水管網,設計重現(xiàn)期為3年。匯水區(qū)域綜合考慮根據地形和雨量因素,匯水不分區(qū)。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組合方案對于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的選擇基于便于指標化、實施難度適中、造價適度的原則進行選擇,采用小型的、分散的低影響開發(fā)設施消納場地雨水,包括下凹綠地、雨水花園、透水鋪裝、雨水回用水池等。表6-1各項低影響開發(fā)設施作用影響如下表:單項設施功能控制目標處置方式經濟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景觀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削減峰值流量凈化雨水轉輸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徑流污染分散相對集中建造費用維護費用透水磚鋪裝○●◎◎○●◎◎√—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瀝青混凝土○○◎◎○◎◎◎√—高中80-90—綠色屋頂○○◎◎○●◎◎√—高中70-80好下沉式綠地○●◎◎○●◎◎√—低低—一般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低低—好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中低70-95好滲透塘○●◎◎○●◎◎—√中中70-80一般滲井○●◎◎○●◎◎√√低低——濕塘●○●◎○●●◎—√高中50-80好雨水濕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調節(jié)塘○○●◎○○●◎—√高中—一般調節(jié)池○○●○○○●○—√高中——轉輸型植草溝◎○○◎●◎○◎√—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溝○●○◎●●○◎√—低低35-90好濕式植草溝○○○●●○○●√—中低—好滲管/渠○◎○○●◎○◎√—中中35-70—植被緩沖帶○○○●—○○●√—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滲濾●○○●—○○◎—√高中75-95好注:1●——強◎——較強○——弱或很小;2SS去除率數(shù)據來自美國流域保護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研究數(shù)據。本項目海綿城市設計流程為:圖6-2海綿城市設計流程路面和屋面徑流雨水優(yōu)先經過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等,雨水在此過程中進行過濾、沉淀等處理,待綠地雨水吸收飽和后多余雨水通過高于綠地的溢流雨水口進入雨水管網中;溢流進入蓄水池的雨水一部分經處理后進入清水池用于澆灑道路和綠化等,一部分錯峰排放。當遇到強降雨時,超過雨水收集系統(tǒng)收集規(guī)模的雨水經市政雨水管網排走。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設計詳圖見LID設施總平面布置圖及平剖面圖。透水鋪裝根據《建筑與小區(qū)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16)要求及相關環(huán)保部門要求,綠地雨水可就地入滲,人行道、非機動車通行的硬質地面、廣場、停車場等宜采用透水地面。本項目考慮將部分人行道路、非機動車通行的硬質地面設置成透水鋪裝,加強雨水入滲,減少雨水的地表徑流。透水鋪裝地面應設透水面層、找平層和透水墊層。透水面層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面磚、草坪磚等;透水地面面層的滲透系數(shù)均應大于l×l0-4(m/s),找平層和墊層的滲透系數(shù)必須大于面層;面層厚度宜根據不同材料、使用場地確定,孔隙率不宜小于20%;找平層厚度宜為20-50mm,透水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50mm,孔隙率不應小于30%;鋪裝地面應滿足相應的承載能力。透水鋪裝地面的透水能力會由于透水磚空隙的堵塞而減弱,原則上每年至少清掃一次,以恢復其滲透功能。下凹綠地根據《建筑與小區(qū)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16)要求,綠地雨水可就地入滲,同時可設置綠地為下凹式綠地,受納客體(道路及屋面)雨水,對客體雨水進行入滲。下凹式綠地周圍道路高出綠地100-200mm,使綠地形成貯存容積,截留貯存較多的雨水,擔負對雨水進行入滲的功能。當路面和綠地之間有隔離物時,應留有水道使雨水排向綠地。當綠地標髙低于道路標高時,雨水口宜設置在道路兩邊的綠地內,其頂面標高應高于綠地50mm的距離,這樣保證了雨水口表面高度比路面低,即保證了雨水的儲存容積,又能使大于重現(xiàn)期的降雨及時排走至雨水管網,避免綠地及項目區(qū)內出現(xiàn)淹積水的情況。雨水花園雨水花園一般做法自上而下依次為蓄水層、種植土層、中砂過濾層、透水土工布、過濾介質層(改良種植土濾料)、礫石排水層(含集水盲管)、砂土層、素土夯實層、原土層。其中蓄水層為300mm,內部設置雨水溢流設施;種植土層為300mm,種植土一般為腐殖土:沙土:原土=1:2:3,其滲透系數(shù)應大于5×10-5m/s,可根據滲透系數(shù)調整具體各項比例;透水土工布規(guī)格要求大于200g/m2;礫石層為200mm,礫石孔隙率應為35%~45%,有效粒徑>80%,礫石層內敷設集水盲管,盲管采用PE軟管材質,且盲管周圍應包裹一層透水土工布,規(guī)格200g/m2,透水盲管的開孔率宜為5%左右,孔徑宜根據盲管管徑確定。圖6-3大綜合型雨水花園大樣3)平面布置雨水花園利用景觀綠化,結合設計地形進行布置。4)豎向設計a.雨水花園最小深度:H=H1+H2+H3+H4+H5+H6:式中:H1—設計持水層高度,mm;H2—種植土厚度,為滿足灌木生長需求,mm;H3—礫石層厚度,mm;H4—厚砂土層厚度,mm;H5—過濾介質層厚度,mm;H6—中砂過濾層厚度,mm。b.縱向坡度設計本次設計的雨水花園結合匯水分區(qū)分散布置,單個雨水花園體量較小,無縱向坡度。植物設計植物是影響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功能發(fā)揮的關鍵因素,植物在LID設施中有雨水滯留、滲透和蒸騰作用,污染物攔截、固體顆粒沉降、生態(tài)修復、穩(wěn)固土壤、審美等重要作用。植物的合理選擇與配置對長期維持LID設施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除了考慮植物的美學、生態(tài)原則,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LID設施環(huán)境中的生長狀況及發(fā)揮的功能。LID植物的選擇宜遵循以下幾種原則:(1)科學性原則、美學原則、功能性原則。LID設施中的植物種類的選擇與種植地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適應是LID設施中植物存活的基本保障,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宜以本土植物為主,本土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長勢較好,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能力強,種植效果快,短期內有利于生態(tài)群落的穩(wěn)定,也能節(jié)約LID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成本。(2)根據LID設施的結構、立地條件應與所選植物種類相適應,不同LID設施根據設施的功能需求選擇適宜的植物種類,如下凹式綠地的植物選擇宜考慮耐澇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較強的植物種類,其他的則根據前文所述的項目所在場地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具體的種植種類,植物的選擇要適應LID設施雨水滯留和雨水凈化的功能??傮w來說,植物的功能性應具有耐污染、抗污染能力、凈化能力、周期性耐澇耐旱,同時也宜多年生植物優(yōu)先選擇則,滿足LID長期或永久作用的功能。植物在搭配上要結合景觀的設計需求進行搭配,使其能和項目的景觀相輔相成,具有形式、意境、空間上的美感。本項目的植物優(yōu)選了本土適宜的植物,其植物搭配如下表所示,植物配置詳景觀專業(yè)LID設施種植設計圖。雨水回用系統(tǒng)設計雨水控制和利用系統(tǒng)設置雨水利用系統(tǒng)作為項目配套設施進入建筑小區(qū)和室內。安全措施十分重要,回用水是非飲用水,必須嚴格限制其使用范圍,根據不同的用水標準要求,用于不同的使用目標,保證使用安全,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嚴禁雨水管道與生活飲用水管道以任何方式連接,避免發(fā)生誤接、誤用。雨水利用系統(tǒng)包括:雨水入滲、雨水收集回用等。本項目采用以上方法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在雨水收集回用方面,本項目的雨水回用途徑包括:綠化澆灑、道路廣場澆灑、車庫沖洗等。雨水回用系統(tǒng)設計(1)水質標準雨水回用水質標準執(zhí)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的規(guī)定(2)雨水收集方式項目內建筑屋面采用傳統(tǒng)重力式屋面排水系統(tǒng),雨水立管通過斷接方式先進入雨水花園或下凹式綠地入滲,溢流雨水通過溢流口和雨水管網排入蓄水池中,在水池前端設置雨水預處理系統(tǒng),經棄流后雨水進入雨水蓄水池,后經雨水深度凈化系統(tǒng)凈化殺菌后貯存于清水池中,用于綠化、道路沖洗等用途,棄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3)雨水回用工藝流程雨水回用工藝流程見下圖。下雨時,雨水通過雨水管網,進入預處理系統(tǒng);由提升泵輸送至雨水蓄水系統(tǒng),再通過絮凝、過濾和消毒處理后,進入清水池;再按不同水質,由變頻供水設備,將清水池內雨水提升至各用水場所。圖6-4雨水回用工藝流程整套雨水調蓄回用工藝完整、合理、科學,兼顧了雨水的預處理、儲存、凈化、回用、節(jié)能等各個方面。系統(tǒng)控制方面,采用獨特的雨水控制系統(tǒng)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控制,可以做到對各水池液位進行監(jiān)控,對水泵及凈化設備的控制。同時監(jiān)控供水、排水、補水等情況。(4)雨水設計用量W5W式中:qi——第i種用水戶的日用水定額(m3/d),根據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和《建筑中水設計規(guī)范》GB50336ni——第ity——用水時間,宜取3.0d(5)雨水處理機房設計雨水處理機房設在地下室內,主要功能包括雨水過濾、消毒、清水儲存和變頻供水設備等。機房內設置基本的照明及通風,機房排污排至機房外排污井內。機房內電控柜對整個雨水收集系統(tǒng)及回收系統(tǒng)主要設備進行監(jiān)控,并實現(xiàn)整個系統(tǒng)的工藝處理過程。電控柜可選配人機界面,能結合現(xiàn)場情況進行系統(tǒng)控制設定,確保系統(tǒng)出水水質。電控柜顯示齊全有各用電設備運行、停止、高低液位等。清水池補水管的管口應有足夠的空氣隔斷時,自來水補水管可在倒流防止器的上游接出。雨水回用系統(tǒng)及機房設置在地下室內,雨水調蓄池及水處理機房大樣圖均在海綿城市專篇內表達。LID設施維護與監(jiān)測低影響開發(fā)(LID)設計較傳統(tǒng)設施來說維護費用較低,但維護的技術要求卻比較高。培養(yǎng)一支專業(yè)的雨水設施維護和監(jiān)測的團隊對于設施成功有效地運作至關重要?;疽螅?)應加強低影響開發(fā)設施數(shù)據庫的建立與信息技術應用,通過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科學規(guī)劃、設計,并為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建設與運行提供科學支撐。LID設施維護LID1)每年定期添加天然硬木材作為土壤覆蓋層抑制雜草和保持水分。2)每過幾年檢查土壤覆蓋層的厚度,如過厚則需移除多余覆蓋材料。3)與任何花園維護一樣,這些雨水設施需要定期除雜草。4)根據不同的設施要求,按需要定期剪草。7)強徑流可能造成設施土層的侵蝕,這需要及時對侵蝕的部位進行修理或補救措施,以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fā)生。8)定期清理雨水設施上累積的垃圾和碎屑,檢查溢流裝置是否阻塞。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的常規(guī)維護頻次及時間要求:表6-2低影響開發(fā)安設施常規(guī)維護頻率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維護頻率備注透水鋪裝檢修、疏通透水能力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下沉式綠地檢修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植物生長季節(jié)修剪1次/月指俠義的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檢修、植物養(yǎng)護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植物栽種初期適當增加澆灌次數(shù);不定期的清理植物殘體和其他垃圾蓄水池檢修、清淤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每次暴雨之前預留調蓄空間海綿城市設計計算成果設計調蓄容積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設計、施工,要結合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遵循建設工程地面硬化后不增加建設區(qū)域內雨水徑流量和外排水總量的原則,嚴格按照《建筑與小區(qū)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16和國家及地方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雨水收集利用的設計規(guī)模一般采用容積法進行計算,根據設計降雨量厚度,并結合工程項目內所有匯水面積,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W=10HαF式中:——設計調蓄容積,(m3);α——綜合雨量徑流系數(shù),按表5-1各種下墊面加權平均計算;H——設計日降雨量(mm),公建用地取32.7mm;——匯水面積(hm2),31333.99m2;由上可知本項目用地W=706.26m3,由計算結果可知項目雨水收集設計規(guī)模不應小于706.26m3。LID設施調蓄計算下凹式綠地下凹式綠地雨水處理規(guī)模:建設項目內綠地面積為4428m2,主要沿著道路及建筑邊沿設計下凹式綠地,以便收集利用屋面與路面徑流雨水,下凹綠地設計面積約為1192.5m2。綠地內雨水口高于綠地200mm,即有效存水深度取200mm。綠地中雨水存水厚度高于溢流雨水口時,雨水從綠地雨水口排走進入雨水管網。則下凹式綠地雨水處理規(guī)模W1為:W1=S下凹綠地×H有效水深=1192.5*0.20=238.5m3透水鋪裝用地設有透水鋪裝,透水鋪裝面積為3364m2,透水鋪裝地面的徑流系數(shù)根據《建筑與小區(qū)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取0.35,設計降雨量32.7mm,透水鋪裝雨水處理規(guī)模W2為:W2=S透水鋪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施工項目部《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復產》工作專項方案 (3份)
-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你知道嗎-加法交換律和交換律》知識要點
-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錯題集練習試題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
-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加減法練習題
- 揚州會議高考語文閱讀理解
- 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語句銜接
- 人力資源管理在酒店行業(yè)的應用
- 金融投資行業(yè)顧問心得分享
- 在變化中尋找機遇的方法計劃
- 班主任工作培訓總結加強教學管理及學科指導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安全注射》
- 變、配電室門禁管理制度
- 11304+《管理案例分析》紙考2023.12
- 《淺談跳繩體育游戲的實踐研究》 論文
- 《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參考課件
- 小學體育期末檢測方案
- 手術室交接班制度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qū)中山中學、九中聯(lián)考九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接觸網設備故障應急處理
- 2022年1月自考00850廣告設計基礎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娛樂演藝居間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