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根據患者病情進行HbA1c目標的
個體化管理?糖尿病個體化管理趨勢已勢不可擋1HbA1c控制目標的個體化治療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管理3目錄全球糖尿病患者超過3.8億,中國已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圖.2014update中國印度美國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德國埃及日本百萬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1800’s1922195519591970197619771990s2035研究者首次通過化學方法證實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有糖存在糖尿病被分為1型(胰島素依賴)和2型(非胰島素依賴)2種口服降糖藥出現首個血糖檢測儀被發(fā)明研究者發(fā)現動物胰島素(豬/牛胰島素)研究者首次基因合成人胰島素HbA1c
檢測出現胰島素類似物出現,并不斷更新FDA批準的第一個重組DNA人胰島素類似物19962005-20062013FDA批準新型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預計全球糖尿病患病率2035年將超過5.9億美國FDA批準新型降糖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DPP-IV抑制劑現代糖尿病診療持續(xù)進步,帶來了管理糖尿病的有效策略2014年全球糖尿病死亡人數高達490萬,且逐漸低齡化患有糖尿病的人壽命仍低于一般人群約15年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圖.2014update死亡率<60歲2013年60歲以下糖尿病死亡比例然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RECORD(N=5447)PROactive(N=5238)20052007PioglitazoneRosiglitazone特定的藥物能否降低大血管并發(fā)癥?1970199020002010UGDP(N=600)1970首次探討“控制血糖能否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DCCT(N=1441)1993控制血糖可減少1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fā)癥UKPDS(N=5012)1998控制血糖可減少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ACCORD(N=10251)VADT(N=1791)2008設定具體血糖控制目標,能否降低大血管并發(fā)癥?ADVANCE(N=11140)特定降糖藥,特定血糖目標是否降低大血管并發(fā)癥?2016明確特定藥物治療能否降低糖耐量降低病人心血管相關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NAVIGATOR(N=9306)2010ACE(N=7500?)2016眾多臨床研究探討血糖控制與并發(fā)癥之間的關系……事實上,如果從公共衛(wèi)生和整個社會的立場來看糖尿病的話,過去200年對于攻克該疾病幾乎沒有取得進展,并且如今我們的情況可能比1812年更糟糕……KennethS.Polonsky,NEnglJMed2012;367:1332-40.糖尿病治療措施之惑優(yōu)化的血糖管理策略應該
何去何從?2014年201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2012年ADA/EASD聯合聲明2013年2013版加拿大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4版ADA指南更新進一步承認和強調個體化診療2012年2010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2013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Diabetes
Care.2012Oct;35(10):e70;authorreplye72-3.CanJDiabetes37(2013)S4eS7EndocrPract.2013
Mar-Apr;19(2):327-36.權威指南的推薦均顯示出對糖尿病患者個體化診療的趨勢個體化糖尿病治療策略的發(fā)展新方向:
個體化血糖管理策略降糖治療和血糖控制目標必須遵循個體化原則最終,多數患者需采用胰島素單藥或聯合其他降糖藥物才能維持血糖的良好控制DiabetesCare.2012;35(6):
1364-79.2012ADA/EASD血糖管理聲明:
——特別強調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性HbA1c控制目標必須個體化降糖措施選擇必須個體化Endocr
Pract.
2013;
19(2):
327-36.2013年AACE指南建議:
——降糖目標和措施選擇必須個體化2014ADA指南綜合了最新的研究進展與專家共識,較2013版指南在部分章節(jié)有所變化
就糖尿病管理角度而言,今年的指南并未重大變化依靠循證證據制訂診療推薦,承認和強調個體戶診療以高水平證據為依據的推薦替代專家意見性推薦2014ADA指南:
——承認和強調了個體化診療的重要性<6.5%?<7.0%?<8.0%?所有糖尿病患者是否都應該將血糖降至同樣的目標值?ClinicalDiabetes?Volume30,Number2,2012降糖目標:不能搞“一刀切”!科學評估尋找較為合理的平衡風險(risk)益處(benefit)成本(cost)有效性(effectiveness)可行性(feasibility)防范嚴重低血糖的發(fā)生必須放在首位從病情因素考慮,大致將患者分為以下6類控制目標應該遵循個體化的原則糖尿病個體化管理趨勢已勢不可擋1HbA1c控制目標的個體化治療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管理3目錄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4):73-77根據病情分層和社會因素差異一般控制目標:HbA1c<6.5%對于年輕、病程較短、治療后無低血糖或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值應該盡量使HbA1c<6%??诜堤撬幬催_標加用或改用胰島素的患者:HbA1c<7%以減少低血糖和體重增加這兩大副作用生活方式干預患者:
HbA1c<6%目前勿需使用降糖藥物的患者,即經過一定時間的降糖治療后已經停用降糖藥物,僅使用生活方式干預血糖控制很好,其目標值應該更嚴格(一)無糖尿病并發(fā)癥和嚴重伴發(fā)疾病的非老年(<65歲)患者目標較嚴格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21%心臟病14%截肢或致命性外周血管疾病43%14%全因死亡HbA1c1%微血管并發(fā)癥,如腎病和失明37%Ref:StrattonIM,etal.UKPDS35.BMJ.2000;321:405-12.UKPDS:早期積極降糖,減少并發(fā)癥Ref:NathanDM,etal.NEnglJMed.2005;353(25):2643-53相對危險降低42%P=0.02入選時間(年)任一預設的心血管終點累積發(fā)生率常規(guī)治療強化治療0135791113151719210.120.100.080.060.040.020.00DCCT/EDIC:
早期強化治療,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病風險時間(確診后年數)12345678910111213141516HbA1C(%)?????建立了“不良”的代謝記憶提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9.59.08.58.07.57.06.56.0DCCT/EDICStudyResearchGroup,
NEnglJMed2005,353;2643-53DuckworthWforVADT.NEnglJMed2009;360:129-39DCCTEDICDCCT強化組后期隨訪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事件發(fā)生率下降42%(P=0.02);初次發(fā)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中風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降低57%(P=0.02)VADTA1C沒有盡早達標,就可能建立不良的代謝記憶糖尿病病史長,已患CVD或CVD極高危:HbA1c≤7.5%因為他們發(fā)生或再次發(fā)生CVD風險明顯增加,低血糖風險較高,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HbA1c控制在7%以下對大血管的益處ACCORDStudyGroup.NEnglJMed,2010,1575-1585
(二)已有CVD或CVD極高?;颊?/p>
適當放寬目標臟器功能和認知能力良好、預期生存期>15年:嚴格控制HbA1c<7%
合并其他疾病、預期生存期5-15年,可適當放寬:HbA1c<8%
既往有嚴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嚴重疾病、預期生存期<5年:HbA1c<9%
HbA1c較高者應避免發(fā)生高血糖癥狀和急性代謝紊亂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目標放寬生活能自理7.0%-7.5%7.0%-8.0%8.5%行動不便者身體較弱和伴癡呆癥終末期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是避免癥狀性高血糖1.魏倩,等.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現代觀點[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2;6(5):1098-1100.2.2013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IDF指南建議
根據老年功能狀態(tài)制定個體化HbA1c降糖目標在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血糖控制目標時,需考慮患者的功能狀態(tài)、合并癥情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以及低血糖風險和微血管并發(fā)癥對于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通??崭寡悄繕藶椋?.0mmol/L(140mg/dl),餐后血糖目標為<10.0mmol/L(180mg/dl),臨終患者血糖監(jiān)測頻率為每天2次-3天1次,血糖控制在9-15mmol/L(160-270mg/dl)即可GLU/2015/SL12V1ValiduntilJul.20162013IDF老年糖尿病管理指南:
根據老年患者功能狀態(tài)制定個體化血糖很難設定其HbA1c的靶目標,最重要的是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也許HbA1c控制在7%-9%是可以接受的糖尿病病程>15年、有無感知低血糖病史、有嚴重伴發(fā)病如肝腎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動較大并反復出現低血糖癥狀的患者RodbardHW,JellingerPS,DavidsonJA,etal.AACE/ACEConsensusStatement.EndocrParct,2009,15:540-559.DelPratoS,LaSalleJ,MatthaeiS,etal.IntJClinPract,2010,64:295-304.(四)低血糖高危險人群
-盡力避免低血糖發(fā)生妊娠期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前糖尿病)妊娠期發(fā)現的糖尿?。╫vertdiabetes,指妊娠期HbA1c或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妊娠糖尿?。℅DM)DiabetesCare,2010,33:676-682.(五)妊娠期高血糖計劃妊娠:HbA1c<6.5%如應用胰島素可適當放寬HbA1c<7%以防止低血糖發(fā)生。不建議HbA1c>8%的患者妊娠,這些患者應首先應控制血糖,因為高血糖會明顯增加早期流產和胎兒畸形風險。孕期血糖控制:HbA1c<6%;毛細血管血糖餐前、睡前及夜間不高于5.4mmol/L;餐后峰值不高于7.1mmol/L。GDM毛細血管血糖餐前<5.3mmol/L,餐后1小時<7.8mmol/L或2小時<6.7mmol/L
。ADA.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0.DiabetesCare,2010,33(Suppl.1):S11-61.IDF.GuidelineonPregencyandDiabetes.2009,http://www./webdata/docs/Pregnancy_EN_RTP.pdf妊娠期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標伴有其他疾病的T2DM:HbA1c<9%與T2DM并存的其他疾病比較多,這些情況下血糖控制目標目前缺乏相應的循證醫(yī)學證據和共識如惡性腫瘤、老年癡呆癥、癲癇等主要防止血糖過高引起的癥狀、急性代謝紊亂和低血糖的發(fā)生(六)其他情況HbA1c水平
適用人群<6.0%新診斷、年輕、無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降糖治療無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等副作用;勿需降糖藥物干預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新發(fā)現的糖尿病<6.5%<65歲無糖尿病并發(fā)癥和嚴重伴發(fā)疾??;糖尿病計劃妊娠<7.0%<65歲口服降糖藥物不能達標合用或改用胰島素治療;≥65歲,無低血糖風險,臟器功能良好,預期生存期>15年;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計劃妊娠≤7.5%已有心血管疾?。–VD)或CVD極高危<8.0%≥65歲,預期生存期5-15年<9.0%≥65歲或惡性腫瘤預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執(zhí)行治療方案困難者如精神或智力或視力障礙等;醫(yī)療等條件太差注:達標的前提是安全可行;HbA1c較高者應防止高血糖癥狀和急性代謝紊亂。HbA1c的監(jiān)測可依據病情每3-6個月進行一次。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HbA1c目標值建議小結糖尿病個體化管理趨勢已勢不可擋1HbA1c控制目標的個體化治療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管理3目錄2007-2008年全國糖尿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且6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20.4%1。1.YangW,etal.NEnglJMed.2010Mar25;362(12):1090-101.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注: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指年齡≥60歲(WHO界定>65歲)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歲以前診斷和60歲以后診斷的糖尿病患者2。年齡(歲)我國老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較高*達標值:HbA1c<6.5%中華糖尿病雜志,2012,4:397-401患者比例2009(143123例)、2010年(172199例)連續(xù)2年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點醫(yī)院門診就診的單純口服藥或口服藥聯合胰島素治療的中老年T2DM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不高1.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2.陸菊明.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階段-老年人群5年隨訪觀察《老年糖尿病診療專家共識》1指出:老年人群5年隨訪觀察2結果顯示:與餐后血糖相比,空腹血糖診斷老年糖尿病的漏診率高達85%中國老年糖尿病以餐后血糖升高為多見老年人群中40-70%的人患有高血壓病,30-50%的人患有血脂紊亂同時合并糖代謝紊亂、高血壓、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癥(代謝綜合征)的老年人高達30-40%,而無上述各項者不到10%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患者比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除此之外,老年綜合癥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組合,包括智能、體能的缺陷,自傷和他傷防護能力的下降,跌倒和骨折風險的增加,認知障礙和抑郁,尿失禁,疼痛,用藥過多等The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2013)126,925.e11-925.e22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并發(fā)癥1.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2013年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病程長、β細胞功能衰竭糖代謝異常特點: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動大、低血糖風險高并發(fā)癥和伴隨疾病多、多器官功能減退、多重用藥認知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從性差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老年糖尿病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應該有對患者情況綜合評估的基礎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了解患者自身糖調節(jié)能力評估患者CV風險指標,肝腎功能等早期篩查患者是否具有糖尿病并發(fā)癥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Inserttexthere治療方案的制定應基于綜合評估結果《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ABCDE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了解患者自身糖調節(jié)能力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評估患者其它代謝異常查糖尿病并發(fā)癥及臟器功能總體水平HbA1c血糖波動情況血糖變化的特點影響血糖控制因素低血糖發(fā)生風險糖尿病分型糖尿病病程胰島素分泌水平胰島素抵抗因素有無高血壓有無血脂異常有無肥胖(類型)有無高尿酸血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血管合并癥微血管合并癥影響壽命的疾病心腦腎臟器功能營養(yǎng)狀況智能水平(理解,認知能力,精神測評)體能狀況(運動平衡能力,視力,聽力)財力(醫(yī)療支持)綜合評估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個體化的多因素控制生活方式干預、及時開始降糖藥物治療和適時開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級預防早達標早治療早診斷早預防聯合空腹、糖化和OGTT篩查“四早”原則:早預防、早診斷、
早治療、早達標ADA當選主席,科學和醫(yī)學主管RichardM.Bergenstal"Unlikemanychronicdiseases,type2diabetesactuallycanbeprevented,aslongaslifestylechangesaremadewhilebloodglucoselevelsarestillinthepre-diabetesrange."“與許多其他慢性病不同,2型糖尿病是能夠被預防的,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將血糖水平保持在糖尿病前期的范圍內”/news/new-clinical-practice-recommendations-promote-a1c-diagnostic-test-diabetes2型糖尿病:可以預防的慢性病NEnglJMed2010;362:1090-101患病率(%)年齡(歲)2007-2008年全國14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數
遠高于中青年人群在不能改變遺傳現狀的情況下,鼓勵高?;颊叨ㄆ诓轶w和作糖尿病篩查,聯合FPG、隨機或餐后2小時血糖和HbA1c,或采用OGTT)進行糖尿病篩查,有助于減少漏診率。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家族史腹型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胰島素血癥高危人群應定期查體和做糖尿病篩查Lancet.2010375(9723):1365-74篩查策略一項研究建立了325000例30歲非糖尿病人群模型,采用阿基米德模型對8種篩查策略與不篩查對照組的成本效益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對于篩查時間來講,30歲每3-5年進行一次篩查成本效益最高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低成本,高收益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百分比(%)隨訪時間(年)對照干預6年干預風險的危險比:0.49(95%CI0.33-0.73)20年隨訪的危險比:0.57(95%CI0.41-0.81)0246810121416182010090807060504030201092.8%一項對IGT確診人群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的隨機對照試驗Lancet.2008;371:1783–89.大慶研究20年隨訪:
IGT如不干預93%的患者進展為T2DMDiabetesCare2014;37:39–43DCCT研究納入了1441例T1DM患者,隨機分為強化干預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平均隨訪時間為6.5年。EDIC是DCCT后期觀察性隊列研究,從1994年隨訪至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常規(guī)治療組強化干預組隨訪時間DCCT/EDIC30年隨訪:
早期嚴格控制血糖改善T1DM患者預后NEnglJMed.2008;359:1577-89早期嚴格控制血糖的患者,在UKPDS研究后續(xù)隨訪中,其大血管(心肌梗死),微血管并發(fā)癥,全因死亡率較常規(guī)治療組顯著降低任何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下降比例(%)13%9%P=0.007P=0.04磺脲類-胰島素組vs常規(guī)組15%24%P=0.01P=0.001糖尿病相關終點任何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微血管疾病27%21%P=0.013P=0.3133%16%P=0.002P=0.005二甲雙胍組vs常規(guī)組糖尿病相關終點任何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微血管疾病UKPDS后續(xù)隨訪研究:
早期嚴格血糖控制,改善T2DM患者預后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體重飲食習慣吸煙其他血壓血脂血糖早達標的含義:不僅僅是血糖DiabetesCare.2006Aug;29(8):1963-72.ADA指出,基于減少并發(fā)癥的原因,HbA1c的一般控制目標應<7.0%HbA1c<7.0%為強化控制目標
有遠期獲益的結果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375-380對于中國人群來講,HbA1c≥6.5%的診斷特異性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同院校組(n=1064):中青年人群;社區(qū)組(n=1671):老年人群HbA1c≥6.5%時,高血糖對人體損害確實,可作為診斷標準上海交大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寧光教授等對992例T2DM進行橫斷面調查,總DR患病率10.3%。當HbA1C水平達到6.5%時,DR的患病率急劇升高(見右圖)HbA1c每升高1%,DR風險增加30%。糖尿病病程每增加1年;DR患病風險增加1.51倍。
DR的患病率與糖尿病病程有關,病程越長HbA1c的DR患病界點越低。DiabetesResClinPract2011,91(3):401-5.項目DM病程(年)≤55-10>10年齡標化DR患病率(%)3.67.321.0與DR患病率驟增相關的HbA1c值(%)8.16.15.6HbA1c我國對T2DM與DR相關性的研究DiabetesCare.2010Jan;33Suppl1:S11-61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借鑒“2010ADA指南”中推薦在制定個體化HbA1c控制標準時需對患者的預期壽命、降糖藥治療風險(?細胞功能、低血糖發(fā)生、體重增加)、治療獲益程度(已有合并癥、臟器功能異常程度)、患者承受治療能力(自我管理水平、醫(yī)療條件)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個體化治療標準前需對患者進行評估1、對新診斷、相對年輕、預期生存期>10年、無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降糖治療無低血糖風險,不需要降糖藥物或僅用單種非胰島素促分泌劑降糖藥、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可考慮將HbA1c控制到接近正常人水平。2、HbA1c<7.0%:適用于預期壽命長于10年、低血糖風險小、預計治療獲益大、有較好醫(yī)療支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應FPG<7.0mmol/L和2hPPG<10.0mmol/L。3、HbA1c<7.5%:適用于預期生存期>10年、較輕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風險,應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藥物或以胰島素治療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4、HbA1c<8.0%:適用于預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有低血糖風險,應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藥物或以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如有預期壽命<5年、完全喪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況,HbA1c的控制標準可放寬在8.5%,尚需避免嚴重高血糖(>16.7mmol/L)引發(fā)的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和難治性感染等情況發(fā)生,影響患者的有效生存期。消除糖尿(血糖水平約為<200mg/dl或<11mmol/L)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的一個重要目標,有利于改善高血糖滲透性利尿(引起血容量減少,夜尿多等)和營養(yǎng)負平衡(尿糖排出)。《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2013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對治療目標的推薦2013年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了解患者自身糖調節(jié)能力評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高尿酸和肥胖通過眼底檢查等進行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早期篩查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年糖尿病的治療需綜合評估患者的整體功能狀態(tài)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HbA1c控制標準HbA1c<7.5%適用于預期生存期>10年、較輕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有一定低血糖風險,應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藥物或以胰島素治療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HbA1c<8.0%適用于預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發(fā)癥及伴發(fā)疾病,有低血糖風險,應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藥物或以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8.5%如有預期壽命<5年、完全喪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況,HbA1c的控制標準可放寬至<8.5%,尚需避免嚴重高血糖(>16.7mmol/L)引發(fā)的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和難治性感染等情況發(fā)生,同時消除糖尿(血糖水平<11.1mmol/L)2013年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4;53(3):243-251根據功能狀態(tài),控制目標需個體化降低血糖預防低血糖血糖管理老年糖尿病的治療:“在不出現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控制目標,達到適度的血糖控制”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糖尿病需保持降糖與預防低血糖二者的平衡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IDFGlobalGuidelineforManagingOlderPeoplewithType2Diabetes,20132.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1;30(1):82-84對于老年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貢獻要相對高于空腹血糖降低餐后血糖的藥物可能更有利于達到血糖控制目標,而不增加空腹低血糖風險2011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老年人糖尿病綜合管理和降糖藥物合理應用專家籌備會會議紀要老年期發(fā)病的T2DM患者:主要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治療上以降低餐后血糖和減少血糖波動為主中年期發(fā)病延續(xù)至老年的T2DM患者:表現為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升高,治療上要兼顧空腹和餐后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6人股東合作協議書模板
-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4 探索活動:三角形的面積(8)-北師大版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2 2和5的倍數的特征丨蘇教版
- 8-數學廣角-搭配(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單元測試卷(含答案和解析)-
- 《木蘭詩》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4年)
- Unit Six《 Lesson 17 Happy Chinese New Year to Our Family!》(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京版(2024)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4年磁粉離合器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個人與環(huán)??萍脊经h(huán)保項目提成合同
- 2025年度便利店加盟店合作協議
- 2025年度離職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保密協議書及保密承諾書
- 公司資產情況說明范文百度
- 醫(yī)療器械中有害殘留物檢驗技術
- 2015-2022年大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數學/英語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品過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單(示例)
- 兩篇古典英文版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中)13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學
- GB/T 14643.4-2009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測定平皿計數法
- DL-T 5190.1-2022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附條文說明)
- GA/T 914-2010聽力障礙的法醫(yī)學評定
- GA/T 642-2020道路交通事故車輛安全技術檢驗鑒定
- 建筑工地生活區(qū)管理制度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