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考點精析選擇性必修3第2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第5課正確運用判斷考點1判斷及簡單判斷_第1頁
2025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考點精析選擇性必修3第2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第5課正確運用判斷考點1判斷及簡單判斷_第2頁
2025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考點精析選擇性必修3第2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第5課正確運用判斷考點1判斷及簡單判斷_第3頁
2025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考點精析選擇性必修3第2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第5課正確運用判斷考點1判斷及簡單判斷_第4頁
2025版高考政治一輪總復習考點精析選擇性必修3第2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第5課正確運用判斷考點1判斷及簡單判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推斷及簡潔推斷基礎梳理一、推斷的概述1.推斷的含義:推斷就是對相識對象有所①斷定的思維形式。2.推斷的基本特征(1)對相識對象有所②斷定,是推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③確定,二是④否定。(2)推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⑤真假之分。符合實際的推斷就是真推斷,不符合實際的推斷就是假推斷。3.推斷來源于人們的⑥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jīng)受⑦社會實踐的檢驗。4.推斷是通過⑧語句表達的。推斷是語句的思想內(nèi)容,語句是推斷的語言形式。5.推斷的分類(1)依據(jù)推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推斷,推斷分為⑨簡潔推斷和⑩復合推斷。(2)簡潔推斷包括性質推斷和關系推斷。復合推斷包括聯(lián)言推斷、選言推斷和假言推斷等。二、正確運用簡潔推斷1.性質推斷(1)含義:斷定相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潔推斷。性質推斷又稱為①直言推斷。(2)結構:性質推斷一般由②量項、主項、聯(lián)項、謂項組成。(3)種類①依據(jù)推斷的質,即推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確定還是否定的,性質推斷分為③確定推斷和④否定推斷兩種。②依據(jù)推斷的⑤量,即推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性質推斷分為全稱推斷、特稱推斷和單稱推斷三種。③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性質推斷有六種基本的推斷形式:全稱確定推斷、全稱否定推斷、特稱確定推斷、特稱否定推斷、單稱確定推斷、單稱否定推斷。(4)要求①不能缺少⑥主項和謂項,否則推斷就不完整。②避開主項與謂項協(xié)作不當,否則不能照實地反映事物狀況,簡潔造成誤會。③要精確地運用量項和聯(lián)項,以保證推斷的“質”與“量”都精確無誤。2.關系推斷(1)含義:斷定相識對象之間⑦關系的推斷,叫作關系推斷。(2)結構:關系推斷一般由⑧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3)意義:相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重點突破1.運用性質推斷常見的錯誤(1)缺少主項和謂項。例如:“通過學習,進步很快”。這個推斷缺少主項,使人不知道推斷的對象是誰,因而推斷不完整。(2)主謂失合。例如,“中學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這個推斷的主項“中學生”指的是人,而謂項“階段”指的是時間、時期。二者不是同一個范疇,外延上不行能有任何聯(lián)系。這樣的錯誤叫作主謂失合。(3)斷定過量。例如,“全部的金屬都是固體”,這個推斷運用了全稱量詞,是全稱推斷。事實上,并不是每一種金屬都是固體,如水銀就不是固體。這個推斷的錯誤是量項對主項的限定過大,這種錯誤叫作“斷定過量”。在運用性質推斷的時候,確定要留意“慎用全稱”。當我們不能確定是否主項中的全部對象都具有某種性質時,就應當運用特稱推斷。即使客觀上主項中的全部對象都具有某種性質,用特稱推斷表達也沒有錯誤。例如,一個人并不知道是不是全部的金屬都是導體的時候,用了“有些金屬是導體”這樣一個特稱推斷,盡管客觀上每一種金屬都是導體,這個特稱推斷也沒有錯。(4)誤用多重否定。最簡潔的確定或否定一般不會用錯。有時,為了表達猛烈的語氣,往往用雙重否定,或者為了特殊的表達意圖,運用三重否定,這時候就應當特殊當心。例如,“沒有誰不情愿看到自己的國家擔憂定”,這句話等于“誰都情愿看到自己的國家擔憂定”。這或許與說話者的本意正好相反。2.關系推斷的種類關系推斷可以分為對稱性關系和傳遞性關系兩種。其中,從是否具有對稱性看,對稱性關系可分為對稱關系、反對稱關系和非對稱關系;從是否具有傳遞性看,傳遞性關系可分為傳遞關系、反傳遞關系和非傳遞關系。(1)對稱性關系:關系含義舉例常見詞語對稱關系①1小時等于60分鐘②Lily和Lucy是雙胞胎“摯友”“同學”“交叉”“對立”等反對稱關系地球大于月球(月球確定小于地球)“大于”“晚于”“多于”“高于”“在……之上”等非對稱關系張三佩服李四(當張三佩服李四時,李四可能佩服張三,也可能不佩服)“相識”“敬重”“重視”“寵愛”“信任”“幫助”等(2)傳遞性關系:關系含義舉例常見詞語傳遞關系甲比乙長得高,乙比丙長得高(這里“……比……長得高”關系是傳遞關系,甲確定比丙長得高)“大于”“小于”“等于”“高于”“包含”“重于”“在……后”等反傳遞關系甲是乙的兒子,乙是丙的兒子(這里的“……是……的兒子”關系是反傳遞關系,甲必不是丙的兒子)“重……斤”“大……歲”“是……父親”等非傳遞關系甲相識乙,乙相識丙(這里的“相識”關系是非傳遞關系,甲不確定相識丙)“敬重”“寵愛”“交叉”“幫助”等3.關系推斷和性質推斷(1)都是簡潔推斷,二者在結構上有許多相像點。(2)有嚴格的區(qū)分①性質推斷的主項是一項,而關系推斷的主項是多項,而且經(jīng)常分布在推斷中的不同位置。②性質推斷中的謂項是主項自身所具有的性質,而關系推斷中的關系項不是某一主項自身所具有的性質,它是存在于幾個主項之中的關系。③性質推斷的量項只能有一個,而關系推斷中的量項可以有多個。④性質推斷中往往有明顯的聯(lián)項,如“是”“不是”之類,而且表示“具有或不具有……性質”的意思。而關系推斷表達確定內(nèi)容時往往不用聯(lián)項,表達否定內(nèi)容時往往用“不”“沒有”之類的聯(lián)項;盡管有時也用“是”或“不是”充當確定聯(lián)項或否定聯(lián)項,但它們表示“具有或不具有……關系”的意思。命題探究考向一正確運用性質推斷1.青色是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無論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還是“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保只蚴恰拔汲浅隂泡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都為我們描繪了一抹令人悅目舒心的色調(diào)。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青色是“萬物生之色”。追溯中國人對“青綠”色調(diào)情有獨鐘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一條青色文化寓意變遷的軌跡,這條軌跡告知我們,青色,或許正是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色調(diào)密碼。對于這段文字的介紹,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①“青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是全稱確定推斷②“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是種差③“青色是‘萬物生之色'”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④“青色,或許正是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色調(diào)密碼”屬于相容選言推斷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青色,是大自然的顏色”這里的“青色”是綠色和藍色之間的全部顏色,是全稱確定推斷,①符合題意;青色是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其中“青色”是被定義項,“是”是定義聯(lián)項,“在可見光譜中介于綠色和藍色之間”是種差,“顏色”是屬概念,②符合題意;“青色是‘萬物生之色'”沒有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是下定義,③不符合題意;“青色,或許正是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色調(diào)密碼”屬于簡潔推斷中的性質推斷,不是復合推斷,④不符合題意?!沧兪接柧?〕人們相識事物,首先要明確推斷它們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對事物的性質作出“有”(是)或者“無”(不是)的斷定,而不會產(chǎn)生歧義,這就須要運用性質推斷。下列正確運用性質推斷的是(A)①有的簡潔推斷就不是關系推斷②世上的事物都不是沒有沖突的③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④上海來了二十多個醫(yī)院的醫(yī)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性質推斷是斷定相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潔推斷。“有的簡潔推斷就不是關系推斷”“世上的事物都不是沒有沖突的”正確運用了性質推斷,①②符合題意;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斷,③不符合題意;“二十多個醫(yī)院的醫(yī)生”有歧義,沒有正確運用性質推斷,④不符合題意??枷蚨_運用關系推斷2.事物具有多種多樣的關系,“關系的性質”也分為不同的類型。下列關系推斷正確的是(B)①期末考試,小明的語文成果比小華的語文成果高5分反對稱關系②小麗相識華坪女子中學校長時代楷模張桂梅對稱關系③孔子早于孟子,孟子早于荀子,所以,孔子早于荀子傳遞關系④張三寵愛李四;李四寵愛王五,所以張三寵愛王五反傳遞關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小明的語文成果比小華的語文成果高5分”表明小明的語文成果和小華的語文成果相比具有高5分的關系,但小華的語文成果和小明的語文成果相比不具有高5分的關系,這屬于反對稱關系,①正確;張桂梅可能相識小麗,也可能不相識小麗,②屬于非對稱關系,不選;傳遞關系是指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第三個對象也具有那種關系,該對象與第三個對象之間還具有那種關系,③正確;張三可能寵愛王五,也可能不寵愛王五,④為非傳遞關系,不選。〔變式訓練2〕“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一不靠斗爭,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奪。服務少數(shù)國家、少數(shù)人不是現(xiàn)代化,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不是現(xiàn)代化,精神空虛、失德失序也不是現(xiàn)代化”。從邏輯與思維的角度看,關于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闡述(D)①所包含的推斷都是關系推斷,明確了中國與西方現(xiàn)代化的根本區(qū)分②對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行多向思索,為世界展示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③明確了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科學揭示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本質屬性④以反推正,彰顯中國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勇辟新路的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