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 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XXXXX—XXXX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本文件規(guī)定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總則、邊界及排放源識別、溫室氣體種類確定、項目及基準線情景確定、減排量計算、監(jiān)測及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減排量評估報告編制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在我國境內開展且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與標準規(guī)范要求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主要目標領域為低速動力、儲能、基站備電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工作,其他的梯次利用領域可參照本文件執(zhí)行。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2150工業(yè)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GB/T33760-2017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guī)范通用要求GB/T34015.4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4部分:梯次利用產品標識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溫室氣體greenhousegas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fā)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tài)成分。[來源:GB/T32150—2015,3.1]3.2溫室氣體源greenhousegassource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的單元或過程。[來源:GB/T33760—2017,3.2]3.3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gasemission在特定時段內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以質量單位計算)。[來源:GB/T32150—2015,3.6]3.4溫室氣體減排量greenhousegasemissionreduction經計算得到的一定時期內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基準線情景的排放量相比較的減少量。[來源:GB/T33760—2017,3.5]3.5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表征單位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系數(shù)。2GB/TXXXXX—XXXX[來源:GB/T32150—2015,3.13]3.6全球變暖潛勢globalwarmingpotential將單位質量的某種溫室氣體在給定時間段內輻射強迫的影響與等量二氧化碳輻射強度影響相關聯(lián)的系數(shù)。[來源:GB/T32150-2015,3.15]3.7二氧化碳當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在輻射強迫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shù)亩趸嫉牧?。注:二氧化碳當量等于給定氣體的質量乘以它的全球變暖潛勢值。[來源:GB/T32150-2015,3.16]3.8活動數(shù)據(jù)activitydata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表征值。注:如各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購入的電量、購入的熱量等。[來源:GB/T32150—2015,3.12]3.9梯次利用echelonuse車用動力電池退役后,整體經過拆解、分類、檢測、重組與裝配等相關工藝,能夠以電池包或模塊或單體的形式再次應用到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備電、儲能、低速動力等相關目標領域的過程。[來源:GB/T34015.4-2021,3.1]3.10檢測testing對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外觀、一致性、剩余壽命、性能狀態(tài)等系列檢測以確定電池性能的過程。3.11重組recombing將通過性能檢測并適于梯次利用的電池進行成組、均衡管理、電池監(jiān)測管理、安全檢測、系統(tǒng)集成等,使其達到梯次利用標準的處理過程。3.12基準線情景baselinescenario用來提供參照的,在不實施項目的情景下可能發(fā)生的假定情景。[來源:GB/T33760—2017,3.4]3.13項目業(yè)主projectowner對項目進行全面控制并負責的組織或個人。[來源:GB/T33760-2017,3.10]4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4.1概述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內容主要包括:a)項目邊界及排放源識別;b)項目及基準線情景確定;3GB/TXXXXX—XXXXc)減排量計算;d)監(jiān)測及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e)減排量評估報告編制。4.2邊界及排放源識別4.2.1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的系統(tǒng)邊界包括與動力電池經拆解后的電池檢測、合格電池重組、梯次電池使用等活動相關的設備、設施(系統(tǒng))或組織等?;鶞示€情景的系統(tǒng)邊界包括與替代電池生產相關的原材料獲取、加工及制造、電池使用等相關的設備、設施(系統(tǒng))或組織等。4.2.2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的排放源包括邊界內相關活動所消耗電力能源、化石能源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基準線排放源包括邊界內相關活動所消耗資源、電力能源、化石能源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4.2.3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和基準線情景碳排放核算邊界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圖1項目情景碳排放核算邊界圖圖2基準線情景碳排放核算邊界圖4.3溫室氣體種類確定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核算邊界范圍內的所有溫室氣體種類均應進行核算。4.4項目及基準線情景確定表1給出了項目及基準線情景,基準線情景下的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低速動力、儲能、基站備電等領域的市場占比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鶞示€情景下的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低速動力、儲能、基站備電等領域的市場占比相關參數(shù)見附錄A中表A.1。注:如基準線情景不適用,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另行設定并充分說明理由表1項目情景與基準線情景4GB/TXXXXX—XXXX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按市場占比應用于通信基站備電4.5減排量計算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基準線情景下的排放量計算式詳見附錄B中表B.1。一定時期內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由式(1)計算:ER=BE?PE……………式中:ER——一定時期內的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BE——一定時期內的基準線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PE——一定時期內的項目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kgCO2e)。注:對于非CO類溫室氣體,應根據(jù)GWP潛值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4.6監(jiān)測及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4.6.1溫室氣體減排量活動數(shù)據(jù)應從已實施并穩(wěn)定運行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獲得,項目業(yè)主應選擇或建立相關的準則和程序,對與項目有關的和受項目影響的溫室氣體源進行定期監(jiān)測或估算,對于選擇不進行定期監(jiān)測的溫室氣體源,應說明其理由。應測量和記錄動力電池篩選、重組等過程的電力能源、化石能源等消耗量。4.6.2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監(jiān)測程序制定應按照GB/T33760—2017中5.10執(zhí)行。需要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及要求詳見附錄B中表B.2。4.6.3在項目實施中,項目業(yè)主應按規(guī)范實施監(jiān)測準則和程序,通過各類測量儀器或儀表的監(jiān)測獲得溫室氣體排放數(shù)據(jù),記錄、匯編和分析有關數(shù)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存檔,保證測量管理體系符合質量和規(guī)范要4.6.4在進行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測量前應確保測量儀器或儀表精度滿足相關要求,定期檢定和校準,檢定和校準機構應具有測量儀器/表檢定資質,檢定和校準相關要求應依照國家相關計量檢定規(guī)程執(zhí)行。4.6.5應建立全過程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程序,對與項目和基準線情景有關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進行管理,在對溫室氣體減排量進行計算時,宜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4.6.6電力排放因子及化石能源熱值應采用國家最新公布的或主管部門認可的相關數(shù)據(jù),參見附錄A中表A.4的內容。4.6.7其他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要求按照GB/T33760的要求執(zhí)行。4.7減排量評估報告的編制減排量評估報告編制要求和內容按照GB/T33760的要求執(zhí)行。5GB/TXXXXX—XXXX相關參數(shù)推薦值基準線情景中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市場占比參數(shù)見表A.1。表A.1基準線情景中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占比情況市場占比x0市場占比x1注:數(shù)據(jù)來源于行業(yè)調研報告[2-4]。替代電池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使用過程的相關參數(shù)見表A.2。表A.2替代電池生產及使用過程的相關參數(shù)MEi(kgCO2e/kWh)替代電池平均充放電次數(shù)ni(次)注:數(shù)據(jù)來源于調研與行業(yè)報告[45]。我國區(qū)域電力平均CO2排放因子數(shù)值參見表A.3。表A.32021年我國區(qū)域電力平均CO2排放因子6GB/TXXXXX—XXXX常用化石能源使用過程中的平均CO2當量排放因子數(shù)值參見表A.4。表A.4主要化石能源平均CO2排放因子7GB/TXXXXX—XXXX(規(guī)范性)計算方法項目和基準線情景排放量計算見表B.1。表B.1項目和基準線情景排放量計算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項目情景下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退役動力電池經回收拆解后的檢測、重組、梯次電池使用等過程的排放量,由PE——一定時期內,項目情景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PEt——一定時期內,退役動力電池為開展梯次利用而進行的檢測活動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PEa——一定時期內,退役動力電池為開展梯次利用而進行的重組活動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PEu——梯次利用電池使用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退役動力電池檢測、重組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PEt、PEa——一定時期內,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電池檢測、重組過程溫室);Ee——一定時期內,電池檢測、重組過程所消耗電力能源,單位為千瓦時););Fe——電網排放因子(采用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發(fā)布的最新值,或根據(jù)梯次利用電池使用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由PEu——一定時期內,梯次利用電池使用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Fe——電網排放因子(采用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發(fā)布的最新值,或根據(jù)CMS-002-V01相關方法確定),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kgCO2e/β——梯次利用電池平均充電轉化率;8GB/TXXXXX—XXXX基準線排放量基準線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替代同等容量電池(鉛酸蓄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生產與使用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同時考慮不BMm——替代電池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MEi——單位容量替代電池i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千克二氧化);n——梯次利用電池使用過程的充放電次數(shù);Fe——電網排放因子(采用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發(fā)布的最新值,或根據(jù)CMS-002-V01相關方法確定),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kgCO2e/);γ——梯次利用電池的替代系數(shù);γ——梯次利用電池的替代系數(shù);ni——替代電池i使用過程的充放電次數(sh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和要求見表B.2中的內容。表B.2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和要求EeEfQnβ組過程中所消耗的組過程中所消耗的/%9GB/TXXXXX—XXXX參考文獻[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