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_第1頁
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_第2頁
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_第3頁
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_第4頁
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豐街道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排水工程設計說明1.項目概述臨河街西段(北星大道至利民路)新建工程(以下簡稱臨河街)位于新都區(qū)大豐街道。道路起點與北星大道平面相交,中間與天云路平面相交,終點與利民路平面相交。路線呈東西走向,道路全長782.18m,道路規(guī)劃紅線寬為20m,為新建城市支路標準,設計時速20km/h,雙向兩車道。2.主要編制依據(jù)和相關的規(guī)范標準1、主要設計依據(jù)(1)合同規(guī)定的內容和要求;(2)甲方提供的規(guī)劃用地紅線圖(1:1000地形圖);2、主要規(guī)范及規(guī)程(1)《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2)《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69-2002)(3)《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2002)(4)《給水排水工程埋地預制混凝土圓形管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程》(CECS143:2002)(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6)《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32-2003)(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城鎮(zhèn)給水排水技術規(guī)范》(GB50788-2012)(9)《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以及其它相關現(xiàn)行各種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圖集和相關道路設計圖。3.設計內容概述本工程暫無雨水管網規(guī)劃,雨水管網按現(xiàn)狀以及結合周邊管網布設,主要收集周邊地塊雨水,將雨水集中收集后分別排入東西兩側側利民路和北星大道既有雨水管網,最終流入北側既有溝渠九道堰。本工程暫無污水管網規(guī)劃,污水管網按現(xiàn)狀以及結合周邊管網布設,主要收集周邊地塊污水,將污水集中收集后分別排入東西兩側側利民路和北星大道既有污水管網。本工程沿線適當預留支管,供周邊地塊雨污水接入,涉及沿線地塊雨污水管均能確保接入設計排水管道。4.工程設計4.1、設計范圍和原則1、根據(jù)環(huán)境保護要求、城市排水規(guī)劃、道路兩側地形條件和排水現(xiàn)狀,排水系統(tǒng)采用雨污分流制,以利于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保護區(qū)域水環(huán)境。2、充分結合相關規(guī)劃,依照道路走向、周圍功能區(qū)規(guī)劃及地理環(huán)境情況,雨水、污水管道沿規(guī)劃道路設置,盡可能在管線較短和埋深較小的情況下,讓最大區(qū)域的污水能重力流排放,以保證排水順暢與節(jié)省工程投資。3、根據(jù)道路規(guī)劃和周圍地理環(huán)境情況,雨水管道就近排入規(guī)劃溝渠、現(xiàn)狀雨水井,避免長距離輸送,以減小管徑與埋深,節(jié)省工程費用。5、雨水管道盡可能避免穿越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礙物,最大限度減少對交通的妨礙,并與其它管線取得優(yōu)化布置。6、盡量布置管線在人行道和控制綠帶內,減少在車行道布置管線,避免井蓋對行車的影響。4.2設計標準及參數(shù)4.2.1設計方法按成都市暴雨強度公式和流域匯水面積計算,根據(jù)地塊和道路設計的情況選用適當?shù)谋┯曛噩F(xiàn)期P和徑流系數(shù)ψ。(1)雨水設計采用成都地區(qū)暴雨強度公式進行計算(綜合徑流系數(shù)取0.65):(mm/min)其中:設計重現(xiàn)期(年)取3.0年, 降雨歷時t=t1+t2t1——地面集水時間(min)取12mint2——管道內雨水流行時間(min)t2——管道內雨水流行時間(min)(3)污水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本工程污水系統(tǒng)計算采用比流量法,污水量計算公式:Q=Axq其中:Q——服務面積內污水量(L/s)A——服務面積(ha)q——面積比流量q=1.2L/s·ha4.2.2基本設計參數(shù)最大設計流速:鋼筋混凝土管道Vmax=5.0m/s;玻璃鋼夾砂管、塑料管Vmax=8.0m/s。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為Vmin=0.6m/s。雨水管道按滿流設計;污水按非滿流設計。4.3管道設計4.3.1排水管道設計1、雨水排水設計根據(jù)前期批復方案設計本項目沿設計道路新建一根d600~d1000的雨水管道,位于機動車道下規(guī)中南5.0m。根據(jù)周邊地塊雨水及雨水管道服務范圍,該管道主要用于路面及周邊地塊雨水,匯流收集后分段排入東西兩側北星大道和利民路側既有市政雨水管網。污水管網設計沿設計道路新建一根d500的污水管道,位于機動車道下,規(guī)中北5.0m。本工程污水管網按批復方案布設,主要收集周邊地塊污水,匯流收集后分段排入東西兩側北星大道和利民路側既有市政污水管網。4.3.2預留支管設計為了利于用地開發(fā)和便于地塊內雨污水收集,在工程沿線適當位置設置雨污水預埋支管,預埋管位置詳見排水平面設計圖。4.3.3排水管材本工程雨污水管采用鋼筋砼承插管(GB/T11836-2009),彈性密封橡膠圈承插連接,接口作法詳06MS201-1-23。采用鋼筋砼承插管,橡膠圈柔性接口。當管頂覆土0.7m≤H≤4.5m時,采用Ⅱ級管;管頂覆土4.5m<H≤7.0m時,采用Ⅲ級管。4.3.4地基基礎(1)地基處理管道及構筑物地基承載力不小于0.12Mpa。溝槽在填方地段或溝槽超挖的,管道基礎以下必須分層夯實回填,密實度不小于道路同標準壓實度。對于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如淤泥、雜填土等,必須進行換填。具體采用材料及換填深由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2)管道基礎排水管道基礎根據(jù)覆土深度采用180°砂石基礎,做法參照06MS201-1P11。雨水口聯(lián)絡管、覆土深度未達到700mm的主管均采用滿包砼加固,每隔20~25m設置一道柔性接口,接口為現(xiàn)澆混凝土內套彈性密封圈柔性接口,作法詳見國標圖集06MS201-1第32~37頁(管道定貨時應向供貨商注明道路車輛荷載等級、管道覆土厚度、管道級別等),其柔性接口處混凝土基礎分縫,縫內填2cm厚瀝青木板。(3)溝槽回填管道及構筑物溝槽回填必須在混凝土及砂漿達到80%以上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靥钜蠓謱訅簩崱ΨQ均勻回填,相關密實度詳見溝槽開挖回填圖。回填材料詳見大樣圖;在道路范圍內,壓實度應達到道路路基密實度要求,同時必須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相關規(guī)定。管區(qū)(溝槽底至管頂以上1.0m范圍內)禁止采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回填。管頂嚴禁使用重錘夯實。本工程溝槽回填參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1中要求進行?;靥畈牧霞皦簩嵍葢獓栏駡?zhí)行本設計相關圖集要求,同時必須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設計規(guī)范》(GB50268-2008)相關規(guī)定。4.4附屬構筑物4.4.1檢查井1、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檢查井。滿足GB50014-2006(2016年版)表4.4.2的要求。2、檢查井井蓋按照“成城發(fā)〔2012〕241號”文要求,井蓋荷載等級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檢查井蓋GB/T23858-2009》,車行道采用D400級,其他采用C250級。若檢查井位于非機動道或車行道上,井蓋面與設計地面齊平;若檢查井位于綠化帶內,井蓋面應高出地面0.2m。排水檢查井井蓋均為Φ680,井蓋面應分別有“雨”“污”標志,不得蓋錯,須符合《檢查井蓋》(GB/T23858-2009)、《成都市城市道路各類地下管線檢查井、井圈、井蓋設計施工補充規(guī)定(2012年版)》(成建委【2012】600號文)、《成都市道路橋梁檢查井蓋監(jiān)督管理技術規(guī)定》(成城發(fā)[2012]241號文)、《球墨鑄鐵可調試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的要求。1)車行道上檢查井采用D400級“五防”擴盤式球墨鑄鐵井蓋井座,外翻180度開啟,并應符合《球墨鑄鐵件》(GB/T1348-2009)和《球墨鑄鐵可調試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的相關要求。圖1球墨鑄鐵五防井蓋2)排水檢查井采用Φ1000、Φ1250、Φ1850、2000*1700混凝土檢查井,作法詳20S515~P29,30,80其安裝應與路面齊平,井面標高可根據(jù)現(xiàn)場路面作相應調整。3、雨水篦子采用“五防”球墨鑄鐵篦子,其荷載等級為D400。圖2五防”球墨鑄鐵篦子4、排水檢查井井口處一律設防墜安全網,滿足GB50014-2006(2016年版)4.4.7A條要求,作法詳設計圖。圖3防墜安全網5、車行道上檢查井應采用檢查井井周加強,井周80cm范圍內采用5%水穩(wěn)碎石回填,作法詳設計圖。6、車行道上檢查井井圈應采用擴盤式井圈座,擴盤頂面帶齒狀物,增強與瀝青層的摩擦系數(shù)。擴盤預留3×120°孔洞,井筒澆注時預埋相應的螺栓,井圈座與井筒頂面之間采用螺栓連接。井圈座與井筒頂面連接處的螺栓強度應符合要求,并緊密固定,井蓋與井座應保證配套。井圈與井蓋之間設厚度為1cm的防震響橡膠墊圈,墊圈上下面均應有凹凸紋,避免噪音和位移,防震響橡膠墊圈應確保在10年內不脫落、不老化失效。井蓋需滿足《球墨鑄鐵可調試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的要求。7、在井蓋四周拉四條十字交叉線,仔細調整井蓋頂面標高,調出井蓋的縱坡和橫坡,使其與路面保持一致,調整到位后用螺栓固定。8、檢查井與管道連接處的下部120°范圍采用大坍落度的C20砼振搗充填,長度2m。9、檢查井的回填必須在檢查井混凝土強度達到75%(填方路段達到85%)時,方能進行井周回填。。4.4.2雨水口1、本工程雨水口采用預制混凝土裝配式偏溝式單箅和雙箅雨水口,雨水口深度為0.94m,水篦子采用球墨鑄鐵篦子,本工程雨水口、井圈、水篦等做法參照16S518圖集P42,P43,P60。雨水篦子采用“五防”球墨鑄鐵篦子,其荷載等級為D400。2、雨水口連接管管徑為d300mm,均以1%的坡度接入臨近雨水檢查井。3、雨水口位置要安裝正確,不得超前或退后。雨水口的篦面標高應比周圍路面標高底3cm~5cm,并且嚴格按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要求:與設計路面均勻順接,以利進水。若因道路縱坡調整、或者設豎曲線、彎道超高等原因致使道路最低點發(fā)生變化,雨水口必須隨之調整至新的最低點或者在最低點增設雨水口。4、在道路凹曲線段布置雨水口時必須設在最低處,施工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調整。4.4.3可調式防沉降井蓋“五防”井蓋、雨水篦子1球墨鑄鐵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的球墨鑄鐵應使用不低于QT500-7的牌號,應符合GB/T1348的規(guī)定,球化率應不小于80%,球化等級不低于三級。2橡膠條(橡膠塊)硫化氯丁橡膠,橡膠條應符合GB/T23661中E類的要求。拉伸強度≥12Mpa,拉斷伸長率≥175%,壓縮永久變形(100℃×22h)≤35%,硬度(紹爾A型)≥75,耐臭氧(200x10-8,40℃,預拉伸20%,100h)表面不龜裂。3不銹鋼(鉸鏈)不銹鋼(鉸鏈)材質應符合GB/T20878-2007中S30408(新牌號06Crl9Nil0)的要求。4外觀要求1)井蓋的外表面應完整、光潔,花紋、標記及字標清晰無缺損,無毛刺、鋒利邊緣、翹曲變形、龜裂,材質應均勻,不得有裂紋和影響產品性能的冷隔、鼓包、砂眼等缺陷,不得有補焊。2)蓋座保持頂平,井蓋上表面不得有拱度。井蓋與井座的接觸面應平整、光滑。井蓋與井座應采用同一材質。3)與井座接觸的井蓋底面及井座支承面應進行機械加工,井蓋與井座的裝配尺寸、公差等級應不低于GB/T6414-1999中CT10的規(guī)定,保證井蓋與井座接觸平穩(wěn)。4)井蓋關閉后,井蓋與井座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5mm。5)彈性緩沖減震膠墊宜鑲嵌在井座支承面上,膠墊宜采用墊圈。井座支承面上設“梯形”凹槽,嵌入深度為8mm(見圖6);橡膠墊圈頂面寬12mm,底面寬14mm,高度10mm,形狀為梯形;井蓋閉合時與井座支承面金屬間的距離為1mm~2mm(見圖7)。若采用塊狀膠墊時,墊塊在井座支承面上應均勻分布,間距允許誤差不得超過3mm,嵌入井座支承面應穩(wěn)固,高出井座支承面1mm~2mm6)雨水箅子的過水縫隙應勻勻分布,過水縫隙面積不得少于雨水口總面積的40%5結構尺寸1)檢查井蓋上表面應有防滑花紋,C250高度為2mm~6mm;D400、E600高度為3mm~8mm,凹凸部分面積與整個面積相比應不小于30%,且不大于70%。2)鉸接井蓋的仰角應不小于100°。3)檢查井蓋的斜度e以1:10為宜。4)嵌入深度不低于25mm5)井座支承面寬度應不小于24mm6井蓋1)井蓋厚度最薄部分(不含防滑花紋高度)不低于8mm。2)井蓋與井座接觸面寬度不小于20mm井蓋與井座接觸面寬度示意圖承載等級D400、E600的檢查井蓋應設置三條剛性的彈性鎖定裝置,當井蓋閉合時可使之與支座卡口緊扣,防止井蓋脫離支座,彈性鎖定裝置應采用整體鑄造的生產工藝彈性鎖定裝置、限位凸塊示意圖6井座井座高度:C250井座高度宜不小于120mm,D400、E600的井座高度宜不小于190mm。2)對于D400、E600的井蓋設施,井座承載面徑向寬度應不小于80mm,最薄部分(不含防滑花紋高度)厚度不小于8mm。3)井座的制造應當確保井蓋與井座的適配性,應通過對接觸表面機械加工,保證同型號井座可互換,通過防噪音的橡膠墊圈(或采用橡膠墊塊的多點設計)以確保無噪音。4)井座外邊緣須有3個及以上限位凸塊(見圖10),限位凸塊與瀝青層緊密接觸,防止井蓋晃動。5)井座凈開孔設計應切實滿足相關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一般人孔井座凈開孔直徑應不小于600mm,其尺寸偏差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尺寸偏差井蓋與井座應采用內置式結構或其它可靠設計進行防盜。采用鉸接方式的,鉸鏈軸、銷宜采用同材質球墨鑄鐵或新牌號為06Crl9Nil0的不銹鋼,直徑不小于14mm其余未盡事嚴格按照《球墨鑄鐵可調試防沉降檢查井蓋》DB510100/T203-2016的要求4.4.4基坑降水根據(jù)地勘報告,地下水水位較高,本次設計的排水管道位于地下水位范圍內,管道溝槽開挖較深,結合本項目水文地質條件及項目規(guī)模等情況,本次采用管井井點降水。

(1)降水總體工藝

在布設的井點管底部設置濾管插入透水層,上部接軟管與集水總管進行連接,集水總管采用φ200鋼管,周身設置與井點管間距相同的φ40吸水管口,然后通過真空吸水泵將集水管內水抽出并集中排入周邊溝渠或就近市政雨水管網,從而達到降低場地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

(2)井點布置

本次降水井布置于西側路基外2m,沿道路路線每隔30m成直線布置一孔。

(3)井管結構

降水井直徑500,內放置直徑300的混凝土條孔管,井管部分打孔,并用玻纖絲包裹。井管下入用4~8mm粒料對井管外的井孔進行回填。管井穿基礎底板處用鋼管代替。用鋼板焊制止水片。深井停止施工后,底板范圍內孔洞用比底板混凝土高一級標號的微膨脹混凝土澆搗密實,然后用8mm鋼板與鋼管焊接封口。

(4)其他

本次管井井點降水實施工藝,應在施工階段由施工單位進行編制具體的施工組織方案。

在項目實施完成后,應采用砂礫石對廢棄的降水井進行回填。5.施工注意事項5.1施工準備1、施工放線圖中管線定位,根據(jù)道路樁號及《綜合管網標準橫斷面圖》中管線與路中線距離進行定位;特殊節(jié)點及道路交叉口節(jié)點根據(jù)坐標定位。為了避免截斷管材和浪費,檢查井井位可沿道路縱向移動前后調整不超過1.5m,但不允許將檢查井調整至道路輪胎軌跡下。2、施工復核施工前應首先核對與本工程相交(或相接)的外部道路排水管平面位置與高程,確保管線銜接平順。施工前應了解、探測清楚現(xiàn)狀管線位置,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避免施工時對其它已有管線產生破壞。施工前應實測既有管道位置及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后方可施工。下管前必須按管材產品標準逐節(jié)進行外觀檢驗,不合格者嚴禁下管敷設。下管方式應根據(jù)管徑大小、溝槽形式和施工機具裝備情況確定人工或機械將管材放入溝槽。下管時必須采用可靠吊具,平穩(wěn)下溝,不得與溝壁、槽底碰撞,吊裝時應設兩個吊點,嚴禁穿心吊裝。5.2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邊坡系數(shù)按照1:2開挖,具體溝槽開挖邊坡系數(shù)m視地質情況、開挖深度而定。除執(zhí)行地勘報告建議值外,還需要按《四川省市政工程計價定額》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排水管道基底標高位于路床標高之上時,應在溝槽區(qū)域寬度范圍內先回填至管頂標高以上0.5m再開挖;位于路床標高以下時,則應先開挖溝槽,再進行回填。5.3開挖支護根據(jù)

《四川省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實施細則》的通知(川建行規(guī)【2018】3號)文件要求,本工程挖管基槽開挖深度超過3m,以及局部需采用起重吊裝安裝構件,定義為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根據(jù)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基坑開挖及支護設計應由施工單位,根據(jù)地質情況進行專項設計,并報監(jiān)理組織相應安全專項審查后方可施工,專項設計不屬于本圖設計范圍,本次設計僅做必要的文字說明,清單編制應考慮相應的施工措施費用。根據(jù)本項目情況,建議采用直接放坡開挖施工。根據(jù)本項目情況,擬定采用直接放坡開挖的方式挖管基槽。對于部分管段溝槽開挖不能滿足放坡要求,溝槽開挖需采用支護。溝槽深度在5m以內,由施工單位根據(jù)自身技術力量采用支撐措施,建議采用鋼板樁支護。溝槽深度在5m以上,施工單位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支護方案。5.4管道敷設1、地基條件:管道及檢查井基礎應置于密實的原狀土層上,要求地基承載能力R≥120Kpa,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基礎(中粗砂)。若遇流砂、污泥、松散雜填土及回填土等軟弱地基時,應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采取連砂石換填或其他加固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能力。2、管道基礎條件不良將導致管道和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一般會造成局部積水,嚴重時會出現(xiàn)管道斷裂或接口開裂。預留措施如下:①認真按設計要求施工,確保管道基礎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當?shù)鼗刭|水文條件不良時,應進行換土改良處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載力。②如果槽底土壤被擾動或受水浸泡,應先挖除松軟土層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穩(wěn)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實。③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土方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確保干槽開挖,必要時可在槽坑底預留20cm厚土層,待后續(xù)工序施工時隨挖隨封閉。5.5溝槽回填1、密實度要求:胸腔及管頂回填土應在管座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上才可進行;溝槽兩側應同時回填,兩側高差不得超過30cm。管頂50cm以上直至道路墊層底部范圍內應逐層整平夯實及碾壓,回填材料應對稱運入槽內,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管道回填土壓實度詳設計圖。2、回填材料:一般情況下,采用開挖料回填;當遇到軟土地層時,則采用連砂石換填?;靥畈牧现胁坏煤杏袡C物、淤泥、樹根、草皮及其腐植物、玻璃瓶以及直徑大于20mm的硬物。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shù)大于26的細粒土不能直接作為溝槽回填材料,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0%;當土的含水量過高時,應采取晾曬或摻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行處治。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須先排水再分層隨填隨壓密實;杜絕帶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在雨季施工、工期緊張、降水困難時,設計建議采用連砂石回填,但須由業(yè)主、監(jiān)理等各方現(xiàn)場確定。3、回填作業(yè)規(guī)定: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分開始到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管頂500mm以上部位,可采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200mm。5.6閉水試驗除雨水連接管外,雨水和污水管道均要求在回填之前帶井作閉水試驗,合格后方可回填。無壓管道閉水試驗方法及允許滲水量詳《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5.7抗震要求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15),場地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基本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為工程抗震有利地段。1、雨水管道按一般抗震設防,污水管道按重點抗震設防,并應符合《室外給水排水和煤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求,排水管道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2、當?shù)鼗芰臃秶鷥却嬖谝夯粱蜍浫跬翆訒r,應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載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勻沉降導致構筑物或管網結構損壞;3、同一結構單元的構筑物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當不可避免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導致結構損害,可加設墊褥等方法;4、當構筑物基底受力層內存在液化、軟弱黏性或嚴重不均勻土層時,雖經地基處理,仍應采取措施加強基礎的整體性和剛度;5、管道與構筑物、設備的連接處,應配置柔性構造措施;6、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使用年限為50年。5.8施工驗收施工中各分項、分部及單項工程均應采用《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及時檢查驗收。上道工序、分部工程未按有關標準驗收合格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或相關分部工程的施工。5.9安全措施1)、施工方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安全設施到位,文明施工,隨時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2)、污水管道的檢修、維護、疏浚清掏等操作過程,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程序,操作人員應培訓上崗,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規(guī)定進行操作,強化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工作,防止異常情況及誤操作而造成危害,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3)、污水管道檢查井蓋的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嚴格把關,使人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對設備、材料質量和施工安裝質量嚴格把關,使人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5.10 營運期排水設施維修及養(yǎng)護1、對排水管道、檢查井、雨水口等排水設施應定期維護、清淤。2、排水設施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應加強日常養(yǎng)護工作,使系統(tǒng)排水通暢、狀況良好。發(fā)現(xiàn)非正常情況后應急時通知主管部門以便及時處理。5.11 頂管施工1、本項目雨污水管道接入利民路雨污水采用頂管施工,頂管所用管道需采用專用頂管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時需滿足《頂管施工技術及驗收規(guī)范》,并隨時監(jiān)測;2、本項目頂管管道穿越利民路,考慮到此段道路車流量較大,對此段道路采用路基壓漿加固處理,頂管施工時管道頂路面加鋪鋼板。6、其他注意事項圖中標注的雨水管線長度均為理論平面長度,施工時應以實測為準。管道縱斷面中所示的檢查井設計路面標高若與道路標高不吻合,以道路標設計高為準。溝槽開挖邊坡放坡坡率應根據(jù)地質實際情況按照本工程大樣圖取值。施工前應校測已建各種管道的斷面、高程、位置和現(xiàn)狀使用情況,確保滿足接入條件后方可施工。若開挖中發(fā)現(xiàn)圖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應通知業(yè)主和監(jiān)理,并聯(lián)系設計人員共同研究解決。管內底標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據(jù),檢查井面標高應根據(jù)實際路面標高合理調整,保持與完成后路面齊平。當井面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進行復核。預留支管應盡量設預留檢查井。當無條件設置預留檢查井時,預留管管端應采用磚塊封堵,并作好隱蔽記錄,以利起用。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需與其它綜合管線施工密切配合,確保所有管線平面和豎向布置合理。本工程施工應嚴格遵循現(xiàn)行有關施工驗收規(guī)范和技術規(guī)程辦理。其余未盡事宜按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和標準執(zhí)行。7、海綿城市設計7.1設計依據(jù)1、《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50318-2017);2、《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4、《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41-2008);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2016);6、《城鎮(zhèn)給水排水技術規(guī)范》(GB50788-2012);7、《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2014.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5)75號);9、《城市道路與開放空間低影響開發(fā)雨水設施》15MR105;10、相關道路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1、《成都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編制規(guī)定及審查要點(試行)》2017.8;12、《成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2016-2030)》;13、《成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技術規(guī)定》(試行)7.2項目概況及現(xiàn)狀情況本項目所屬規(guī)劃區(qū)域為新都區(qū)大豐街道片區(qū),現(xiàn)狀周邊道路基本形成。1.場地條件據(jù)現(xiàn)場勘探資料,構成場地的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填土層(Q4ml)、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積層(Q4al)和白堊系上統(tǒng)灌口組(K2g)棕紅色砂質泥巖基底擬建道路南側約20m外見九道堰河自西向東流經,河道南側為條石護坡,北側(臨擬建道路側)為天然土坡,未襯底,河道寬約35.0~40.0m,深約5.0~7.0m,勘察期間河中水深約1.5m,流速0.05m/s,河中水與地下水呈互補關系。3.場地地下水場地內存在的地下水分為分布于填土層裂隙中的上層滯水和賦存于砂層、卵石層中的孔隙潛水兩類。上層滯水主要呈零星分布,涌水量變化不定,無統(tǒng)一的穩(wěn)定地下水位,主要受填土層孔隙分布影響,季節(jié)性較強特點,主要由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經地下徑流及地面蒸發(fā)排泄。勘察時未發(fā)現(xiàn)有該類型地下水出現(xiàn)。賦存于含水層(砂層、卵石層)中的孔隙潛水為該場地內的主要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及地表水和周邊含水層補給,經地下徑流及地面蒸發(fā)排泄。勘察時為平水期,實測潛水的初見水位在卵石層中,穩(wěn)定水位約在地面下4.1-6.0m,絕對標高約489.30m。由于場地北側的施工區(qū)正在施工降水,該水位為非正常水位,正常水位應在自然地表下2.0m。本區(qū)地下水位年變幅2.0~2.5m左右。據(jù)我公司在場地周邊長期觀測的水文資料,道路沿線歷年最高地下水靜止水位應在自然地表下0.5m。4.地基土的滲透性新都地區(qū)施工和收集的供水、降水井抽水試驗資料和土工試驗數(shù)據(jù)對照,位于不同空間或地質年代的同一類型巖土體的滲透性能差異不大,而組成巖土體的顆粒級配及結構構造亦是主要決定因素,故場地內各地基土層的滲透性與滲透系數(shù)(k)建議如下表:地基土層滲透性與滲透系數(shù)(k)建議值表名稱雜填土粉土中、細砂卵石K(m/d)50.16505、氣象條件成都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少冰雪。根據(jù)成都氣象臺觀測資料,成都地區(qū)的氣象指標如下:1)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40.0℃,極端最低氣溫-5.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間,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易形成暴雨天氣,最大日降水量為262.7mm。6~9月為豐水期,1~3月為枯水期,其余月份為平水期。6.排水情況:片區(qū)及周邊雨水主要排入現(xiàn)狀道路周邊九道堰溝渠。7.3上位規(guī)劃根據(jù)《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2014.10),成都市位于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第II分區(qū)(80%≤α≤85%)。我國大陸地區(q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分區(qū)圖根據(jù)實際雨量資料分析的出:成都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雨量的對應關系應按下表執(zhí)行。7.4海綿城市總體設計一、設計原則1.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5)75號)的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