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_第1頁
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_第2頁
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_第3頁
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_第4頁
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戲力養(yǎng)育指南目錄\hPART1親密的親子關系是養(yǎng)育的第一原則\hNO.1/親密的親子關系是養(yǎng)育的基石\hNO.2/為人父母與孩子長大成人同樣充滿挑戰(zhàn)\hNO.3/游戲力養(yǎng)育讓父母和孩子同時擁有愛與自由\hPART2游戲力養(yǎng)育的第一步\hNO.1/聯結:像食物和水一樣不可缺少\hNO.2/向內看:變化從這里開始\hNO.3/輕推:呵護孩子的積極成長\hPART3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hNO.1/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安全感\(zhòng)hNO.2/孩子是一點點長大的\hNO.3/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hPART4終身成長的父母\hNO.1/搭建支持系統\hNO.2/經營屬于你自己的養(yǎng)育團隊\hNO.3/愛與智慧的傳承\(zhòng)hPART5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hNO.1/給孩子能做主的特殊時光\hNO.2/三種最高質量的陪伴\hNO.3/陪伴孩子的六個基本原則\hNO.4/父親的陪伴從小事開始\hNO.5/多子女家庭的親子陪伴\hPART6玩耍是最嚴肅的教育\hNO.1/放棄成為完美的父母\hNO.2/養(yǎng)育路上并非孤立無援\h游戲清單成為父親后,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我開始再次學習依戀理論(AttachmentTheory)、兒童發(fā)展、游戲的意義等。然而,真正的學習來自和女兒的相處以及后來和兒子的相伴。成為父親為我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令我更加理解生而為人的意義。之后,我的第一本書出版了,生活再次發(fā)生變化。我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演講,和更多的父母交流,傳播游戲力養(yǎng)育(PlayfulParenting)的理念。很多父母從中受益,變得更有耐心,吼叫少了,責罵也少了。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更善于合作?,F在是另一個變化,我已經成為祖父,同時也有了這本新書。距離第一本書完成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中我深入接觸了數以千計的父母和孩子,更新和完善了游戲力養(yǎng)育的體系和內容。這本書將會回答很多反復被父母問到的問題,以及一些從未被提及的問題。比如,我被問過無數遍:“怎么做才能讓我的孩子耐下性子寫作業(yè)?”但從來沒有人問過:“從兒童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要求對孩子來說是合理的嗎?”我還經常被問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好好聽話?”但從來沒有人問過:“怎樣做才能更理解孩子?”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讓孩子乖乖刷牙?”但從來沒有人問過:“怎樣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令他更愿意配合日常安排呢?”NO.1/親密的親子關系是養(yǎng)育的基石和很多養(yǎng)育體系不同,游戲力養(yǎng)育不是糾正孩子的行為或告訴父母哪里做得不對,而是強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中的其他重要關系,如夫妻關系、祖孫關系等。良好的親子關系不僅能讓孩子獲得當下的快樂,更能為他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而游戲力養(yǎng)育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這種健康的親子關系。安全感(SenseofSecurity)并不獨立存在于兒童心中,是兒童和主要養(yǎng)育者之間關系品質的一種展現,建立在美好穩(wěn)定的關系之上。在成長過程中,兒童將這種安全感內化,并帶入以后所有的生活關系中,包括長大成人后的婚姻關系以及與子女的關系等。同樣道理,很多家庭問題其實也是關系斷裂的結果,解決問題的第一要務是恢復關系。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或冷漠拒絕,這樣只會造成更嚴重的關系斷裂;父母需要的也不是指責或糾正,而是傾聽與理解,這樣才能真正支持孩子。游戲力養(yǎng)育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輕松建立這種關系。游戲力(Playfulness)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放松快樂,而不是一直處于嚴肅緊張的狀態(tài)。游戲也是兒童的母語。為了與孩子建立最深入穩(wěn)固的關系,父母要用孩子的方式與他們溝通,重新發(fā)現自己身上的游戲力。游戲力養(yǎng)育是這樣看待兒童的:他們自帶智慧,天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有愛心,可愛,友好,樂于合作,具有體會深層快樂的能力。我猜你一定會說:“我的孩子并不總是這樣呀!連我自己也不是?!焙⒆哟_實會經常干傻事,有時搗蛋不“聽話”,不看著就不好好學習;寧愿玩電子游戲,也不愿意干點有用的事;早上不愿意起床,好不容易起來了,碰到一點不如意就大鬧一場;有的孩子還脫口而出“我討厭你”,而不是“我愛你”。很多父母喜歡看孩子睡覺的樣子,借此提醒自己:這個有時煩人的“搗蛋鬼”,其實是一個珍貴的小可愛。同樣,成人也總是陷入這樣的狀態(tài):做不到有愛又可愛,智慧又合作,安于當下、享受生活;也會互相吼叫,熱衷于爭對錯,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吵;面對悲傷、生氣或害怕的孩子,還可能會轉身離去;也有不想起床的時候,有時甚至陷入迷茫,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地活著;也會抱怨,寧愿保持糟糕的現狀,也不愿努力改變。那些美好的天性到哪里去了?為什么孩子和成人都做不到呢?想象一朵花,它的自然狀態(tài)就是成長盛開,但這個過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可能是陽光不夠、雨水不足、土壤不夠松軟,也可能被踩踏或被雜草覆蓋。同樣的道理,人類世界的成人和孩子也會受傷,天性無法得到充分綻放,可能是沒得到充分的愛和關注,也可能是受到過多的責備批評。孩子對傷害尤為敏感,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情緒上的。就像看護花朵的園丁,父母、祖父母、老師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最適宜的環(huán)境,使孩子得到充分發(fā)展并最終綻放。環(huán)境不僅指物質環(huán)境,也包括親子關系、互動方式等軟性環(huán)境,孩子需要和他的養(yǎng)育者建立溫暖親密的關系,這樣才能充分展現人類的基本天性,游戲則是建立親密關系的最佳方式。1蓄滿“愛之杯”除了智慧、愛、合作和快樂的品質外,游戲力養(yǎng)育還關注人類的另外兩個重要特質。我用兩個比喻來幫助大家理解:“愛之杯”(TheLoveCup)和“情緒之桶”(TheFeelingsBucket)。孩子內心好像天生自帶一個杯子,需要不斷用愛和關心來注滿。成人通過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他蓄杯(FilltheCup):你餓了,我喂你吃的;你冷了,我給你溫暖;你傷心了,我安慰你。孩子再長大一點,成人依然可以通過表達愛、回應需求、和他們一起玩,來為他們蓄杯。學齡階段的兒童,成人可以通過傾聽、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來為他們蓄杯。整個童年期間,每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想做的事情、取得成功、獲得成就、感到與他人親近時,他們的杯子都會被蓄滿。在大多數家庭里,只要大人不是過于嚴肅、嘮叨不停、頻繁責備,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就能蓄滿他們的杯子。其實,哪怕是拒絕孩子的要求,只要讓他感到被傾聽、被理解了,他的杯子依然可以被蓄滿。比如,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說:“我知道,你希望我能答應你。我說‘不’的時候,你很難過。”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或拒絕合作時,父母往往會覺得他們是“壞孩子”,習慣用嚴厲的方式糾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通常會產生孤獨、壓力、緊張、被誤解的感受,“愛之杯”空了。如果此時采用懲罰和責罵的方式,只會加速空杯,并無法改善不良行為。游戲力養(yǎng)育認為:孩子這些“問題行為”是“愛之杯”空了的信號,因為他們還沒有能力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困難;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先給孩子蓄杯。好消息是,杯子空了還能蓄滿。當我們帶著關愛、熱情、尊重和耐心去陪伴孩子時,就是在為他們蓄杯。理解游戲力養(yǎng)育的另一個方式是,這是一種不斷給孩子蓄杯的方法,讓孩子生活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合作、友善和快樂的內在天性,使他們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父母游戲力工作坊帶領者培訓班里有位學員,描述了自己小時候是如何感受到愛的,這是個關于蓄杯的很好的例子,她說:我爸爸總會擁抱我,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爸爸抱著我時那種溫暖的感覺。下雨天,我躲在他的雨衣下,緊緊依偎著他,那么溫暖、那么甜蜜。媽媽讓我去學習的時候,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讓我感覺很舒服。哥哥和姐姐經常和我玩,他們的笑聲令我至今難忘,時至今日,我依然可以體會到兄弟姐妹之間滿滿的愛?,F在,我也會這樣擁抱我兒子,用充滿愛意的眼神看著他微笑,對他說:“我好愛好愛你?!笨吹贸鰜恚@位學員的媽媽非常重視親子關系和如何養(yǎng)育孩子,這得益于她的童年經歷。你有類似的甜蜜的童年回憶嗎?如果有,那就太好了!如果沒有,也沒關系。小時候沒有得到過這種愛和溫暖,可能很難自然而然地對孩子產生這種感覺,這就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練習。可以找一個這樣的榜樣,比如,小時候認識的家庭中,有沒有這樣的父母?從書或電影中找一個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對某個心愛的寵物或玩具的愛。此外還可以運用想象,我的一位朋友曾對我說:“生活中,我沒有一個溫柔慈愛的奶奶,但在想象中,我有。我想象著她的模樣,聞著她做的美味食物,感受著她懷抱我的感覺。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感到很安心、很溫暖?!睆默F在開始行動,你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后,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回憶。成年人內心也有一個“愛之杯”,迫于生活壓力、工作挑戰(zhàn)、對孩子未來的擔憂,或長輩的要求,杯子也會空掉。有些父母對孩子百分之百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忽視自身需求,杯子也會空掉,因為這樣的做法會在短時間內燃盡自己的能量,容易導致焦慮和痛苦。他們需要一些方法來給自己蓄杯,只有自己的杯子滿了,才有能力給孩子蓄杯。這也是游戲力養(yǎng)育所倡導的。和朋友坐著聊聊天兒,寫寫日記,靜思冥想,與愛人重溫浪漫,培養(yǎng)一個興趣愛好,都可以為自己蓄杯,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找個安靜的時間,思考下面幾個問題,有助于找到屬于你和孩子的蓄杯方式:游戲力養(yǎng)育思維練習孩子的杯子空了,是什么樣子?你自己的杯子空了,是什么樣子?你通常怎么給孩子蓄杯?做哪些事情會讓你感覺被蓄杯?當你和孩子兩個人同時空杯時,誰來為你們蓄杯?2傾空“情緒之桶”除了“愛之杯”,每個人心中還有另一個東西,我稱之為“滿溢的情緒之桶”。這是一個比喻,用來描述無法承受情緒所帶來的痛苦感受,比如悲傷、恐懼、憤怒、嫉妒、沮喪、羞愧等?!扒榫w之桶”需要定期傾倒。孩子哭鬧、發(fā)脾氣、害怕地發(fā)抖、放聲大哭,都是在傾倒情緒之桶,是健康的情緒行為,能夠幫助他們恢復情緒平衡,保持最佳狀態(tài)。不幸的是,孩子傾倒“情緒之桶”時,會遭到很多成年人的誤解:“別哭了,這點小事也哭?!薄皝韥韥?,看看這個新玩具,還閃閃發(fā)亮呢?!薄澳阋窃龠@樣,我就走了,你自己在這兒鬧吧。”“這有什么好害怕的呀,你還是男子漢呢!”“你嚷什么,不許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NO.2/為人父母與孩子長大成人同樣充滿挑戰(zhàn)養(yǎng)兒育女是一件快樂且值得的事,同時也可能充滿憂慮和挑戰(zhàn)。父母也許會擔心:我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后,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呢?會有他的一席之地嗎?對未來的焦慮并不是讓父母感到壓力的唯一來源,現在,有可能已經因為孩子的吃飯、睡覺、規(guī)則、家庭作業(yè)和兄弟姐妹之間的沖突而焦頭爛額了。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父母向我透露了他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我是一個好父母嗎?我能勝任父母這個工作嗎?我的孩子正常嗎?我的孩子是不是正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如果父母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極端嚴格的要求、巨大的壓力、經常被責罵甚至被打,這些焦慮就會更加明顯。每當成年人感到有壓力時,童年經歷就會再次浮現出來,影響他們養(yǎng)育兒女的方式。除了自己的感受,在生活中,父母還會發(fā)現很多方面無法掌控,壓力巨大:?我的丈夫、公婆和我的養(yǎng)育理念不同,也不支持我;?我太太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根本顧不上關心我;?老師通知我,孩子在學校又闖禍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雖然讀了很多育兒書籍,但還是無法把學到的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有些父母經常對我說:我知道不應該吼孩子、打孩子,也不應該嚴厲地責罵他,但是忍不住??!還有很多父母知道自己太嚴肅了,想變得更有趣一點,讓家庭生活更歡樂、家人更親密,但感覺自己好像被困在了這種嚴肅和焦慮之中,無法放松。遇到這些困難的人并非少數。養(yǎng)育兒女雖然責任重大,但應該充滿快樂。未來的世界要求孩子既有好奇心,又有內驅力,游戲力養(yǎng)育會幫助父母保護和發(fā)展孩子的這些品質,也會幫助父母跟隨孩子的天性,發(fā)現并喚醒孩子身上獨特的內在天賦。在很多方面,全世界的父母所面對的掙扎與挑戰(zhàn)都是一樣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更加合作,如何減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緊張。在中國,由于父母特別重視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和好性格的培養(yǎng),某些挑戰(zhàn)顯得尤為突出。中國父母往往對孩子期待很高,期待高本不是壞事,但可能引發(fā)緊張過度和壓力過大的問題,造成過多的沖突和痛苦。有時候壓力確實能帶來學業(yè)和經濟上的成功,但是以犧牲情緒健康為巨大代價的。有時候,壓力過大甚至會妨礙獲得最佳成就。另外一個挑戰(zhàn)是隔代養(yǎng)育。當代父母的生活已與父輩的生活截然不同,也會和出生于21世紀的孩子的未來生活很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養(yǎng)育方式自然也會不同于父輩的風格。然而,越來越多的祖父母希望參與孫輩的養(yǎng)育,一起建立一個有效的育兒團隊,這就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和矛盾,但卻是值得的。我本人就是一位祖父,我深知祖孫關系是多么珍貴。NO.3/游戲力養(yǎng)育讓父母和孩子同時擁有愛與自由我知道,養(yǎng)育書籍的讀者多半是媽媽,但在這里,我有幾句話想特別送給爸爸們:歡迎加入游戲力養(yǎng)育的世界!你對孩子的人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不只是一部提款機而已。爸爸比媽媽更善于和孩子玩游戲,尤其是身體類游戲,不過,通常爸爸承受的壓力更大:沉重的經濟負擔,長時間工作,過度疲勞,也許不太會面對情緒,這些都會給爸爸參與養(yǎng)育帶來挑戰(zhàn)。本書會專門談到爸爸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我由衷地欽佩所有父母,因為養(yǎng)育孩子是天底下最重要的工作,做這份工作完完全全是出于愛。我遇到過很多父母,讓我受益匪淺,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對他們心懷感激。我希望能夠與父母一起實現一個美好的愿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被愛、被尊重、被傾聽、被接納、被珍視。要實現這個愿景,還要達到另一個目標——讓每一位父母都能夠得到支持。幫助父母實現這個目標,也是本書的一個初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身為父母的你更有耐心、更加輕松、更為自信。游戲力養(yǎng)育不但會使孩子受益,也會給父母帶來好處。你會發(fā)現和孩子一起玩能夠有效地緩解焦慮、壓力,并感受到來自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而非恐懼和怨恨。父母的內心會因此變得充實,用自己的愛蓄滿很多“愛之杯”,這反過來也會讓父母感覺收獲滿滿。正如一位母親所說:“現在我有了孩子,我更加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美好、多么珍貴。我的內心充滿愛,我變得更加勇敢、堅定和強大?!庇螒蛄︷B(yǎng)育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積極改變。許多父母使用游戲力養(yǎng)育,在一代人之內就完成了深刻的轉變: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極端嚴格的要求、威脅和責罵,但對自己的下一代卻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溫暖親密的親子關系。沒有任何理由擔心這種親密,親密不會讓孩子變得軟弱,反而會讓孩子得到一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力量比嚴厲養(yǎng)育中的“強硬”更加強大。親密的親子關系會帶來好的行為,不會寵壞孩子??鞓返拇螋[游戲、嬉戲追逐、互相陪伴,都是建立親密感的好辦法。不要總想著教孩子一些技巧或督促他去學習,把重點放在和孩子“在一起”上就可以了。家長可以選擇的養(yǎng)育理論有很多,有現代的,也有傳統的。游戲力養(yǎng)育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深刻地理解親密關系、游戲態(tài)度和共情之心(EmpathicHeart)的重要性,這才是既能滿足孩子當下需求,又能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的有效途徑。共情(Empathy)指了解對方內心深處的感受,有時可能無法用語言表達,只停留在心理層面。當父母敞開共情之心,向孩子表達共情時,就是蹲下來陪在他們身邊,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理解他們,支持他們,分擔痛苦,共享喜悅。父母也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把重心放在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上,而不是批評糾正他;尊重孩子,讓他的天性綻放,而不是要求他單方面尊重長輩,順從家長的指令。父母會驚喜地發(fā)現自己竟然變得平靜、有耐心,甚至有趣,而不是急不可耐、壓力山大。游戲力養(yǎng)育核心詞匯依戀理論(AttachmentTheory)游戲力養(yǎng)育(PlayfulParenting)安全感(SenseofSecurity)游戲力(Playfulness)愛之杯(TheLoveCup)情緒之桶(TheFeelingsBucket)蓄杯(FilltheCup)共情之心(EmpathicHeart)共情(Empathy)Theneedforconnectionisasprimalastheneedforair,food,orwater.DeanOrnish(Americanphysician)聯結就像空氣、食物和水一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隙鳌W尼什(美國醫(yī)生)游戲力養(yǎng)育最核心的三個元素是聯結、向內看和輕推,每一個都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聯結(Connection):和自己、和孩子建立深入的情感聯結。向內看(LookWithin):向內看自己、看孩子內心的需求。輕推(GentlePush):輕推自己、輕推孩子。NO.1/聯結:像食物和水一樣不可缺少聯結就像空氣、食物和水一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1聯結我們先從聯結開始。聯結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積極關系,能被彼此感受到的情感紐帶,比如信任、接納、愛、欣賞,甚至是真誠的道歉,可以是共享快樂和歡笑的時刻,也可以是分擔煩惱和痛苦的瞬間。在最近一次父母游戲力工作坊活動中,我問大家:聯結,對你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大家的回答令我非常感動:?兩個人之間的感同身受,彼此理解。?聯結剛剛發(fā)生:我正感到難過,一位朋友輕輕地握住了我的手,沒有用力,卻帶著溫暖,我從中獲得了力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陪孩子玩的那個瞬間,我忘掉了工作。除此以外,聯結還包括:當孩子遇到困難、感到痛苦時,你共情他、支持他、理解他。聯結也是一種持久的親密關系和彼此信任。這兩天,我不得不要求小孫女吃藥,她很討厭我。雖然在吃藥的那個瞬間,我們的聯結斷了,但因為一直都有很好的親密關系,所以很容易再恢復到積極的狀態(tài)。任何兩個人之間的聯結,都無法和孕育生命所產生的聯結相媲美。孩子出生后,哺育延續(xù)著這種深刻的聯結。安慰哭鬧的小寶寶,抱著他哄他睡覺,和他一起歡笑,這些行為都有同樣的作用。孩子大一點之后,父母和他玩、跟他開玩笑、享受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聊天暢談,也都是在建立親子聯結。聯結就像一座堅實的塔,塔頂上一起站著父母和孩子,無比幸福。溫暖而牢固的親子關系對于孩子人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學業(yè)成績到人際交往,從工作事業(yè)到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等方方面面。與孩子聯結,和懂孩子一脈相承。你和孩子聯結得越深,你們就越懂彼此;越懂彼此,就聯結得越深。真實地看到每個孩子原本的樣子,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父母不僅需要和孩子聯結,也需要和自己聯結。一位中學生的媽媽對我說:“我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總盯著他的學習成績,要求他不斷進步??墒俏覍⒆記]什么耐心,很容易發(fā)火。后來我突然意識到,是我太累了,從來沒有好好照顧過自己?!边@位媽媽和內在的自己進行了聯結,理解到自己的需求。這讓她進一步看到,正因為總是忽略自己,自己的杯子都空了,所以才容易對孩子發(fā)火,總是批評孩子。當她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就能夠后退一步,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如其所是地看到孩子,抑制住想要控制和改變孩子的急迫想法。如果孩子真的需要進步,那么增強母子之間的聯結及和自己的聯結,更有可能讓孩子發(fā)自內心地想要成長和進步。2聯結斷裂聯結不會一直都在,常常被現實生活所打斷:?新生兒出生,第一次分離隨之而來。?父母因為工作或者其他重要原因與孩子暫時分開。?大人和孩子相互生氣,無法理解彼此。?大人想安靜一會兒,孩子卻興奮地上躥下跳。?孩子傷心哭鬧,大人被惹得心煩意亂斥責道:“別哭了!”?孩子小時候,父母忙得無暇陪伴。幾年后孩子長大了,父母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卻說出了類似當年父母說過的話:“我忙著寫作業(yè)呢,別煩我?!甭摻Y斷裂(Disconnection)不是說聯結消失了,而是一段重要關系遭到破壞,造成了痛苦,沒有人感覺良好,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fā)生。遺憾的是,當聯結斷裂時,父母通常的做法是大喊大叫或轉身離開,孩子常見的反應是調皮搗蛋,結果只會加劇聯結斷裂,聯結之塔轟然倒塌,變成一地碎石。一位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和一個剛認識的小女孩兒一起玩,她們一個是孩子、一個是大人,兩人一起畫畫。過了一會兒,小女孩兒的媽媽走過來,讓孩子在完成的畫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來顯示她會寫字。但是小女孩不愿意,生氣地走開了。這就是聯結斷裂。媽媽顯然沒有意識到,女兒正在和新朋友一起玩,正在建立親密感,她提出這個要求打擾了這個過程,中斷了孩子的樂趣和想象力。我朋友向這位媽媽建議說,這個時候應該支持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而不是要求她炫耀自己的本領。這位媽媽懂了,于是兩個朋友繼續(xù)游戲、繼續(xù)聯結。慢慢地,在畫畫過程中,孩子主動向新朋友展示寫名字,而且還多寫了幾個字,其實這都是她們游戲的一部分。由此可見,聯結可以產生快樂,同時也能促進學習,而聯結斷裂則會破壞快樂,阻礙學習。3重建聯結幸運的是,重建聯結(Reconnection)永遠都有可能。就像孩子的“愛之杯”空了給他蓄杯一樣,更多的關注、愛、關心都能重建聯結。如果是父母導致了聯結斷裂,可以真誠地向孩子道歉;如果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父母也要大度接受,放下怨氣,主動重新開始,把建立聯結放在首位。重建聯結,永遠都不嫌早,也永遠都不晚。當聯結重建時,一地碎石會慢慢變成一座橋。橋的比喻很貼切,重建聯結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狀態(tài),需要有人行動,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動邁出第一步。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fā)現,有時候,孩子已經準備好重建聯結了,而大人還沒有;有時候,聯結是由大人發(fā)起的。其實,不管誰主動都可以這么說:“一起玩會兒吧?!薄拔覀兞牧奶彀??!薄拔覑勰?!”或“對不起!”通常,游戲力養(yǎng)育中的重建聯結鼓勵橋上的兩個人都走向對方。一位媽媽說:我兒子脾氣很大,很容易大發(fā)雷霆。以前,我的回應方式就是吼他或懲罰他。這半年以來,我一直堅持多陪他玩,和他建立聯結?,F在,當他生氣的時候,他會說:“不許動!我們來擁抱一下吧!”用游戲的方法來重建聯結太管用了!如果把“聯結”“聯結斷裂”“重建聯結”這些詞語教給孩子,這就成了你們之間的“秘密語言”。你可以說:“最近,我們之間的聯結有點斷裂了,你有什么好主意能重建聯結嗎?”當孩子表面看起來調皮搗蛋、喜歡控制人,或總是要求關注時,也許他只是想告訴你,他想重建聯結了,他還無法用清晰的方式直接表達。這種情況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見,不知如何表達。你通常用什么方式讓自己的配偶或好朋友知道你感覺到聯結斷裂,想重建聯結呢?會友好地說出來,還是會莫名其妙地找碴兒吵架、抱怨或生悶氣?養(yǎng)育的目標不是避免聯結斷裂——這是不可能的——而是盡早發(fā)現聯結斷裂,盡快重建聯結。正如父母游戲力工作坊中一位學員所說:“學習游戲力養(yǎng)育不是為了永遠處于聯結之中,而是對聯結斷裂更有覺察、更加敏銳地抓住機會恢復聯結。最美妙的瞬間莫過于重建聯結的那一刻?!蔽液推拮欲惼澒餐瑤ьI的父母游戲力工作坊中,我們讓參與者兩兩組合,用身體活動體驗聯結、聯結斷裂和重建聯結這三種狀態(tài)。每組伙伴先花一點時間簡單地建立聯結,比如握握手、擁抱一下、相互微笑或說幾句貼心的話。然后,兩個人同時轉過身,背對背,這時,聯結就斷裂了。即使背對背的時間很短,依然讓人感覺漫長和不安。最后,兩個人再轉回來,面對面,重建聯結。體驗結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大多數人表示,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秒鐘,但在這三種狀態(tài)中,產生了強烈的情緒反應。聯結使人快樂,聯結斷裂令人痛苦,重建聯結則讓人如釋重負。這個練習也顯示了聯結斷裂的影響有多強烈。有人說:“建立聯結要花很長時間,而聯結斷裂只在轉瞬之間?!币灿腥苏f:“我意識到,不必那么害怕聯結斷裂,因為重建聯結總是有可能的。”可以和朋友嘗試一下這個活動,如果覺得孩子能夠承受聯結假裝斷裂的話,不妨和孩子一起試試。孩子一般都做不到直接用語言說“我想和你聯結”。如果他感到開心,想和父母聯結,通常會邀請父母和他一起玩;如果他感到難過,需要和父母聯結,可能只會哭,向父母張開雙臂,要求緊緊地擁抱。成人沒有意識到他們是想要建立聯結,常會誤解孩子的意圖。孩子興奮地喊叫,而父母只想讓他安靜,殊不知他是在向大人展示自己的新發(fā)現,分享他覺得重要的事情。有時候,孩子晚上不上床睡覺,父母以為他是不遵守約定的睡覺時間,不聽話,還擔心他睡不好影響健康。表面看來的確如此,但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可能只是因為離開媽媽一整天了,想與媽媽重建聯結。你能辨識出孩子其實是在邀請你建立聯結嗎?對孩子的很多行為不要一下子就得出結論,保持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4游戲和情緒理解與孩子建立聯結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游戲,兒童生活在游戲之中,游戲是兒童的世界;第二種是情緒理解(EmotionalUnderstanding)。這兩種方式同樣重要,但為什么要叫“游戲力養(yǎng)育”呢?因為大多數成年人已經忘記了如何玩,不理解游戲的價值了。游戲可以解決問題、緩解沖突,讓家庭更歡樂、更輕松。推廣游戲力養(yǎng)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育兒方式太嚴肅了,過于依賴成人世界的方法,比如說教、邏輯和控制等。大多數成年人已經忘了如何輕松地建立聯結,尤其是通過游戲的方式。每次父母游戲力工作坊第一天活動結束時,我們會給家長留一項作業(yè):回家和孩子玩起來!我看到,只要給一些簡單的建議,許多父母很快就能掌握建立聯結的方法。有一個媽媽在做了這項作業(yè)之后,反饋說她和女兒玩得特別開心,但是她感覺“我們沒做什么特別的,就是扔枕頭啊,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啊,一起哈哈大笑”。麗茲回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特別呀!你在她生活的地方,一個狂野的游戲世界里和她相遇了?!绷硪粋€媽媽說:“以前我總覺得孩子看動畫片是浪費時間,他只要一看,我就覺得緊張,我們經常因此鬧得不愉快。有一次,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坐在他身邊一起看,我們用身體互動,像動畫片里演的那樣互相戳對方。太好玩了,太開心了!我開始懂他了?!币稽c點游戲力養(yǎng)育式的聯結甚至可以改變長期的聯結斷裂模式。一位媽媽說,她的女兒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刷牙,經常因此大鬧一場。當她決定先和孩子聯結,而不是斗爭時,改變出現了?!霸∈依镉幸幻婧艽蟮溺R子,我們就在鏡子前做鬼臉,她特別開心。我根本就沒有提刷牙這回事兒,但讓我吃驚的是,她反而主動提議去刷牙,因為這樣能做更多的鬼臉?!闭堄涀。河螒虻哪康氖墙⒙摻Y,而不是哄騙或控制孩子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情。那不是真正的游戲。另一對母女發(fā)現,關注聯結先是讓她們更快樂了,然后女兒變得更加合作。放學后,我沒有立刻催女兒去做作業(yè),而是和她一起玩游戲。我們從來沒有感到過這么親密和放松。我們先玩了“一、二、三不許動”的游戲,然后玩了“石頭剪刀布”。她總是出剪刀,以前我常會覺得很沮喪,為什么她就不能更有點競爭意識呢?她怎么就不明白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呢?但是這次,我選擇了每次都出“布”,這樣她總能贏我,我還表現得很吃驚。她特別開心,不停地笑。之后,她的表現令我意想不到,沒等我嘮叨就去寫作業(yè)了,還特別希望幫我做事,這種效果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早上。平時我催她去上學,她總會發(fā)脾氣??墒沁@次,她開心又合作。我繼續(xù)用游戲力養(yǎng)育的方法,說:“我要用魔法幫你穿衣服。”她興奮地說:“魔法起作用了!”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早晨,我們從來沒有如此輕松過。重建聯結是解決日常挑戰(zhàn)的重要基礎。一位媽媽用游戲建立聯結,解決了自己的養(yǎng)育難題。我女兒不愿意去練琴。通常,我會運用在別的養(yǎng)育課程里學到的方法來解決,比如談話、講道理、分析彼此的需求。接觸游戲力養(yǎng)育后,我意識到交談并沒有重建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聯結?!罢f”的方式對我來說很容易,但對這么小的孩子來說是無效的,游戲更容易讓我們產生聯結。這次,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女兒早就過了爬的年紀,一天,卻開始在地上爬,我也不明白她為什么要裝成小寶寶,不過我理解與否并不重要,只要和她一起玩就好了。于是,我也趴下來跟她一起爬——這是我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孩子越來越開心,我也越來越高興。真的很好玩!也很簡單!過了一會兒,她自己就興致勃勃地去練鋼琴了。當孩子真正感受到聯結和親密時,“愛之杯”就會被蓄滿,也更容易展現出自主學習、樂于合作的天性。很多時候說教的方式不管用,是因為太專注于技巧,而忽略了聯結。養(yǎng)育孩子不會時時刻刻都在玩游戲,那是不現實的。有時,放松的玩笑和游戲之外,孩子還需要安慰和共情??梢杂煤唵斡辛Φ恼Z言說:“我看到你非常生氣。”“我明白你怎么了。”也可以用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來,讓他知道你理解他。這就是情緒理解,是除游戲之外,建立聯結的另一種方式。當父母看到并認可孩子的感受,表示出傾聽、接納和理解后,孩子就會覺得和父母很親近,父母也會有同樣的感受。一位媽媽分享說:我和兒子經常在睡覺前因為洗澡的事情爭吵,鬧得很不愉快。這次,我多抱了他一會兒,然后說,該去洗澡了,他說他不想去,我放松且嚴肅地說:“我知道你不想?!辈恢罏槭裁次覀z都笑了,也許是因為我這個反應和平時太不一樣,以前我總是嘮叨他,講一堆為什么要洗澡的道理。隨后,我又邀請他說:“我們一起去吧,我陪你?!彼茏匀坏乩业氖秩ハ丛枇恕;貞洰敃r,我發(fā)現當我用這樣的方式真實地說出他的想法時,我的內心深處并沒有擔心他會拒絕洗澡,那一刻只是深深地理解他,也相信事情一定會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聯結的基本原則:成人的任務是時刻記得聯結的重要性,而具體方式由孩子來選擇。有一次,我在波士頓給父母們演講。第二天,一位媽媽打電話給我,她聽起來非常擔憂地說:“我聽了您關于聯結的演講,但是我的兒子不會聯結?!蔽胰グ菰L這家人,結果發(fā)現并非如此。我對她的兒子說,我們可以握個手、開個玩笑、互相鞠個躬,或者擊個掌,如果我用“聯結”這個詞,孩子會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這是成人的語言。孩子沒有直接回應我,走到一箱樂高旁邊,撿起兩個樂高小人兒,給了我一個。我不太確定他想干什么,但還是跟隨了他。他把他的小人兒的胳膊伸開,我也把我的小人兒的胳膊伸開,他把他的小人兒靠近我,我也把我的小人兒靠近他,然后,我倆的小人兒握了握手。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可愛的聯結方式,既建立了聯結,又在我倆之間保持了一點距離。我能理解他為什么選擇這種方式,因為我看到了他的媽媽有多緊張。然后,我邀請他去和媽媽聯結。他走到遠處,然后背朝媽媽,后退著向媽媽走去,嘴里還發(fā)出“嗶嗶嗶”的聲音,就像一輛卡車在倒車。最后他退到媽媽身邊,背對著媽媽坐在她腿上。我再次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聯結方式,比熱情的擁抱更好玩、更委婉。這時,他媽媽對我說:“你看到了吧?他不會聯結!”我突然理解到,原來對于她來說,聯結意味著兩個人坐在桌子旁促膝長談,推心置腹地聊一聊這一天都發(fā)生了什么,談談彼此的感受。我對她說:“確實有些孩子喜歡你說的這種聯結方式,但非常少。你的兒子才七歲,你需要用孩子的方式去和他聯結,比如用樂高、卡車,以及其他不那么直接的方式。”推手游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練習與孩子聯結的方式。這個游戲分為幾個步驟。第一步,你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兩人之間間隔半米。如果你比孩子高得多,可以跪下來或者坐著。伸開雙臂,胳膊肘彎曲,和孩子掌心相對,你們的手掌幾乎挨在一起,但不要真的碰到,保持一英寸左右(兩三厘米)的距離。是否能夠感受到你們的手之間有一種力場?有人說,是一種溫暖的感覺或輕微的刺痛感。這是調頻(TuneIn)的第一個階段:感受兩個人之間的能量場。有些孩子太著急,沒有耐性做第一步,那就直接進入第二步:和孩子的手掌接觸相互推。慢慢地增加力度,但是始終和對方保持力量均衡。到最后,兩個人都用盡全力,因為兩邊的力量是對等的,所以誰都不會移動——這就進入了調頻的第二個階段。第三步要加入一點競爭因素。嘗試把對方推得失去平衡,或者讓對方后退。不要使太大勁兒,一下就贏了孩子,要讓他為了獲勝而全力以赴,并最終取得勝利。你可以表演得很夸張,吹噓說自己更強壯,不可能被打敗,要求重來,然后,當孩子把你推到墻角或推到另一個房間時,你裝作特別吃驚的樣子,這會讓孩子笑起來的。這個游戲還有一個變形,兩個人都拿著枕頭互相推。這兩個游戲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但感覺會截然不同,你可以試試。NO.2/向內看:變化從這里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1養(yǎng)育價值觀關于聯結,我們已經說了很多。即使已經意識到聯結有多么重要,做起來也不容易。所以,游戲力養(yǎng)育強調向內看。向內看能幫助自己輕松地與自己、與孩子建立聯結,這也是游戲力養(yǎng)育模型的第二個元素。向內看意味著通過反思(Reflect)和自我覺察(Self-aware),發(fā)現最深層的養(yǎng)育價值觀,通過暫停避免沖動反應,找到內心深處更安靜的聲音。向內看也意味著看向孩子的內心,看到他表面行為下的感受和需求。孩子的行為背后總有深層的內涵??梢酝ㄟ^這樣的思考開始向內看:游戲力養(yǎng)育思維練習我現在的感受是什么?此刻,孩子有什么感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會怎么想?回答這些問題會讓你更了解自己和孩子,能建立更深層的聯結。如果一開始覺得向內看很困難,不要擔心,多練習就好了。在養(yǎng)育中,有兩種類型的知識:一種是外在知識(OuterKnowledge),基于研究和理論;另一種是內在知識(InnerKnowledge),源自深層的自我理解與反思——向內看,兩者同樣重要。我將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簡述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外在知識),也會帶領大家探索每個人的內在知識,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想象一下,你趕時間,孩子卻磨磨蹭蹭。這時不要立刻做出反應,停下來向內看,體會一下自己的內心發(fā)生了什么,也許是羞恥感:如果遲到了,別人會怎么想?老師會不會覺得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我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才養(yǎng)了這么個小冤家?也許還會發(fā)現一些舊時記憶:媽媽曾用嚴厲的方式催促過你。也許還有點郁悶:懷念以前沒有孩子的日子,懷念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的美好感覺。向內看,探索這些想法、感受和記憶可能是痛苦的,但直面真相最終會讓你成為一個更有耐心、更能共情的父母。繼續(xù)向內看,看看那個磨蹭的孩子有什么需求,他是想在上學之前多玩一會兒嗎?還是因為父母平時都很忙,他想和爸媽多待一會兒?還是羨慕嫉妒家里的弟弟妹妹可以和媽媽一直在一起?還是被催促出門時,希望媽媽溫和地邀請,而不是嚴厲地指責?如果滿足了這些行為背后的需求,孩子會怎樣呢?通常來說,會更加合作,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親密。父母可能永遠都無法準確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但通過向內看,至少能猜到一些。這種猜測會產生兩個積極的效果:一個是更容易平靜下來,理解孩子,因為看到了孩子表面行為之下的深層感受,而不只是那些困擾父母的行為;一個是會更明白該如何回應,因為更清晰地知道了面對的困難到底是什么。向內看可能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直面自己的感受,甚至是曾經所犯的錯誤,會引發(fā)強烈的內疚感。我們都犯過錯,我也是,千萬別讓這種內疚感阻礙向內看。不愿意向內看的另一個原因是,之前也總有人告訴你,要把問題和情緒放在心里。但是不和人分享就會避免看向自己的內心,很難了解自己的內在感受。這就是為什么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更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緒。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和他說說養(yǎng)育中的掙扎和喜悅,這樣才能成長和提升。和他人分享深藏心底的恐懼和擔憂會讓每個人都受益——我是不是一個好父母?我的孩子有沒有問題?為什么只有我的孩子在哭?你會敞開心扉去和別的父母談論這種深層的問題嗎?2傾聽伙伴如何向內看?我了解的最好用的工具是傾聽伙伴(ListeningPartnership)。這是一個有效的向內看的方式,簡單卻強大,能幫父母消除內心的愧疚和孤獨,分擔養(yǎng)育的痛苦重擔,提升自我反思能力。這個方法是從“手拉手做父母”(HandinHandParenting)的創(chuàng)始人帕蒂·惠芙樂那里學到的,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他們的網站上了解更多信息。傾聽伙伴,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傾聽時間的交換。你傾聽我,然后我傾聽你,不同于一般的談話聊天,需要遵守一些規(guī)則。兩位父母或兩位朋友約定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彼此傾聽,可以每人五分鐘、十分鐘,也可以半小時、一小時。首先,一個人做傾聽者,另一個人做傾訴者,然后角色交換??梢允褂糜嫊r器,保證雙方的說話時間一樣長。傾聽者要做什么呢?傾聽者要關注傾訴者,在適當的時候點頭、微笑,保持眼神接觸,不需要說太多話,甚至可以不說話,允許傾訴者自由表達。傾聽者不打斷、不批評、不問太多問題、不講自己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不要給建議。再重復一遍,因為這個非常重要。不打斷、不批評、不評判、不建議、不說“我也經歷過這種事兒”。傾聽者要完全關注傾訴者,不用想接下來自己要說什么。當傾訴者被傾聽、得到放松的關注后,有時候會釋放出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強烈情緒,可能會哭泣、大笑或者因恐懼而顫抖。作為傾聽者,要接納所有情緒。這個簡單的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給配偶、朋友或同事也會很有幫助。找一個傾聽伙伴很簡單,只需要說:“打擾一下,你能不能傾聽我五分鐘,好讓我一邊說一邊思考?我不需要任何建議,只需要一個友好的傾聽者就行了?!比绻?,你就說上五分鐘。一開始,他可能會在你說話的過程中打斷你,傾聽做得并不完美,沒關系,通過練習,他會做得更好。不管進行得如何,都要向他表達感謝,然后問一下你是否可以傾聽他五分鐘。他可能會說不用了,如果這樣的話,你可以微笑或點點頭,他很可能會繼續(xù)說下去。五分鐘后,你可以說:“太棒了!能傾聽你,我感到很享受,也感謝你對我的傾聽。你想不想以后繼續(xù)傾聽?”如果他同意,你就有了一個傾聽伙伴!可以通過電話、視頻或者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傾聽,每天五到十分鐘,或者一周一次,每次時間長一點。如果選擇和配偶做傾聽伙伴的話,要很小心,因為這時候彼此經常會忍不住贊同、反對、指責或給對方提建議,而不僅僅是單純地傾聽。除了輪流進行和深度傾聽,傾聽伙伴并沒有太多規(guī)則,但有一些可以讓傾聽更加順利的建議:?約定一個保密原則。在傾聽過程中的所有內容都需要保密,這樣才能保證雙方自由表達。隨著對彼此了解的逐漸深入,信任就建立起來了。?緊急情況下,可以允許只有一個人說,另一個人傾聽,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要平均分配傾聽時間。如果傾訴者實在沒什么可說的,也不要跳過去或早早結束,可以靜靜地坐著,在剩下的時間里,享受傾聽者給予的溫暖而全然的關注。?每次傾聽可以先從生活中積極的事情說起,說說生活中那些讓人莞爾一笑的小事。這會提醒傾聽的雙方,生活中不只有這些遇到的問題。?在傾聽結束時,互相表達謝意,感謝對方給自己帶來的這份傾聽禮物。在一輪傾聽結束時,如果仍然沉浸在強烈的情緒中,可以請傾聽伙伴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如“環(huán)顧四周,你能看到哪三個綠色的東西?”這些與所談話題不相關的問題,有助于他從強烈的情緒中恢復過來。?作為傾聽者,如果對方沒有說出什么深刻或重要的事情,也不要擔心。這樣的傾聽仍然是有價值的,不對傾聽伙伴所說的內容做任何評判,就是在幫他建立一種安全感。?聽的時候可能會走神,這很正常。覺察到自己的思緒飛走了,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傾聽伙伴身上就可以了。世界各地有很多父母在實踐傾聽伙伴,他們都發(fā)現,良好的傾聽有助于清晰地思考,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找到解決困難的新方法,還有助于減輕痛苦的感受,提升自信心。剛開始練習時,大部分人會忍不住給出建議。如果能遵循傾聽的原則,只傾聽,不給建議,很快就會發(fā)現,雙方都將變得更加相信自己,更容易依靠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比其他人給予的任何方法都更有力量、更有效。傾聽者也會受益良多。全然地傾聽另一位父母,不僅能夠幫助自己用更好的視角看待生活,也能為另一個家庭做出重要貢獻。正如一位媽媽在練習了傾聽之后說的:傾聽練習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從未表達過的想法和感受是可以表達出來的,原來有人能夠理解我的所有感受,而且不評價、不批評。一開始嘗試傾聽伙伴的時候,我有點猶豫,很擔心因為自己做得這么不好,會被伙伴立刻拒絕。但是,當她看著我的眼睛時,我的心里話就一股腦兒地涌了出來。我和她分享了我的痛苦、內疚和困惑,甚至是我覺得最羞恥的事情。后來,我感到前所未有地輕松,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的心得到了滋養(yǎng),變得充實,不再像以前那樣干枯了。有些人擔心這太像心理治療,害怕傾聽會讓人釋放出真實的情緒,或者出現無法掌控的局面。這可以理解,因為大多數成年人并不曾有用輕松的方式“清空情緒之桶”的經歷。其實不用擔心,如果把溫暖、尊重的傾聽當作一個普通的活動,就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對話方式,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傾聽伙伴練習讓雙方都感到作為父母沒那么孤獨無助。所以,去找一個傾聽伙伴吧,開始第一次傾聽練習并堅持下去。向內看的另一個積極效果是,更加相信自己,更加真實,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有時候,父母會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那些無效的育兒方式,就算知道沒有用,也無力改變。這就需要向內看。練習之初,作為父母的直覺也許會不太好,但隨著時間推移,會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從書中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甚至包括這個結論。本書會用很多例子來說明父母是如何運用傾聽伙伴來練習向內看的,但這不是唯一的方式,還可以寫日記、靜坐冥想等。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通過寫日記逐漸相信自己的例子。這位媽媽有兩個兒子,一個11歲,一個7歲。從大兒子兩歲起,我就開始熱衷于學習各種養(yǎng)育知識,相信所有的事情一定有一個唯一的正確方法,嚴格按照書中的標準要求自己和家人,包括喂養(yǎng)方式、睡眠訓練、健康管理、情緒認知等,還經常評判、糾正自己。但后來我發(fā)現,學習得越多,焦慮就越多;看得越多,害怕就越多,直到遇到游戲力養(yǎng)育,我才開始用自我覺察的方式為自己蓄杯、向內看。慢慢地,我看到了自己的緊張狀態(tài),也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關注點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糾結于行為的對錯,整個人都陷入了害怕犯錯的恐懼中。我開始每天寫十分鐘日記,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感受。又過了一段時間,我開始學會放松、理解自己、相信自己,也能夠真正看見孩子,把關注點放在了和孩子的關系上,并且感受到了這一切所帶來的神奇力量。生活中依然會碰到問題,但我能夠通過向內看找到力量和解決方案,不再總是自我批評、自我懷疑,也不再那么害怕犯錯,愿意去嘗試新的方法。我變得穩(wěn)定、強大,孩子們也變得放松、自在了。有時候并不需要任何技巧也能迅速理解孩子。在下面這個案例中,媽媽通過對兒女的了解,及時改變了溝通方向,順利地解決了問題。有一天,我筋疲力盡,所以想帶孩子去美發(fā)店洗頭,同時自己也可以做個頭部按摩,放松一下??伤辉敢馊?,還大發(fā)脾氣。我覺得她簡直不可理喻,也生氣了,本來不想理她,但又不想讓她覺得我不在乎她,所以問她為什么不想去?!拔揖褪遣幌肴??!薄澳闶呛ε旅腊l(fā)店里的人,還是只是想和媽媽作對?”“我要和你作對。”“你知道我想讓你去美發(fā)店洗頭是出于對你的關心嗎?其他的小孩,我根本不在乎,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保ㄎ疫@樣夸張地表達是因為有時候她會嫉妒我對其他小孩好。)她瞥了我一眼,什么都沒說,我們正常吃著晚餐。后來,我再次提議去美發(fā)店洗頭,她就高興地同意了。第二天,我去幼兒園接她,她認真地問我:“媽媽,你真的看都不看其他的小孩嗎?”“不看!”我看著她,認真地回答?!皨寢?,你這樣做不對。其他的小孩你還是要看一眼的,他們都是我的朋友。”“好的,我明白了。我最愛你,但是,偶爾我也應該對其他小孩好一點?!薄笆堑模 彼α?,像一匹快樂的小馬一樣跑開了。這位媽媽透過表面看到孩子的深層感受,向內看理解了自己的反應和模式,當她表達出對女兒的感受和愿望的深刻理解時,大家都放松,高興了。當父母感到被某個養(yǎng)育問題所困擾,總也得不到解決時,向內看會有所幫助。如果父母把精力放在糾正問題、改變孩子的行為上,他們是無法看到更深層次原因的。這樣的努力往往會失敗,之后還會感到越發(fā)地沮喪和無助。與其如此,不如思考一些基本問題,幫助自己向內看。游戲力養(yǎng)育思維練習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有什么感受?這是不是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是否應該先深呼吸,平靜下來,再決定怎么做?孩子現在的感受是什么?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能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有沒有別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不管情況多糟糕,我能不能先關愛一下自己?NO.3/輕推:呵護孩子的積極成長不同于拔苗助長,輕推指的是松松土、澆澆水,往你和孩子共同期待的方向扶一扶,引導孩子。1為什么要輕推輕推是游戲力養(yǎng)育模型的第三個元素,指推動孩子或父母向前取得進步,但力度不要太大。這種方式既堅定又有愛,既有指引又沒壓力,是在過度放任和嚴厲逼迫之間找到一條中間道路?!澳阆胱鍪裁炊夹小笔歉尽安煌啤?;“你只能聽我的,按照我說的做”是“不輕”。有些孩子在面對新事物、困難和恐懼時,會逃避、僵住,嚇得情緒崩潰,輕推對于這樣的孩子尤其適用,是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各種猶豫和恐懼的基礎。孩子需要被推,因為合適的風險和挑戰(zhàn)有利于培養(yǎng)抗挫力。但這個推力一定要輕,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無法承受,才不會破壞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這種輕推會給孩子提供最合適的成長條件。成熟和成功需要挑戰(zhàn),但這種挑戰(zhàn)必須有愛作為支持,難易程度是孩子可以接受的。輕推同樣適用于成人。如果不愿意向內看,就很難在養(yǎng)育中得到必需的改變;如果向內看之后的感受只有內疚和自責,也很難產生改變。所以,要輕推自己向內看,但對自己溫柔一點。很多父母需要的另一個輕推是,重新看待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如果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如其所是地看到真實的孩子——就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獨特的天賦。2輕推的關鍵點輕推的關鍵點是把孩子帶到情緒臨界點(EmotionalEdge)。臨界點是一個心理位置,在這個點上,有能力面對恐懼,雖然感到害怕,但還能有所行動,至少應再往前邁一小步。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心理位置。當孩子有一些情緒,但還沒被情緒完全吞沒時,就說明他正處在情緒臨界點上。孩子的表現可能是大笑、緊張地顫抖、語速變快,但情緒并不像洪水決堤一樣無法控制。如果孩子大聲尖叫或者完全安靜,像一個關機的機器人那樣,說明已經越過了情緒臨界點,需要往后退一點。如果孩子只是逃避現狀,情緒良好,說明還沒有達到情緒臨界點,需要輕推。一位媽媽在學習了情緒臨界點之后,意識到這就是她一直在尋找的那個概念。她的大女兒因為害怕水或洗發(fā)液迷眼睛,所以一直很討厭洗澡。過去,我會強迫她,希望用壓力讓她努力克服恐懼,卻沒有意識到已經把她推過臨界點了。于是,上周我嘗試了不同的方式——輕推。我告訴她,我會陪著她洗澡,在這個過程中,由她來決定一切,包括水溫、出水量、什么時候洗頭發(fā)等。她同意了,但仍然很緊張。我溫柔而有力地握著她的手去試水溫,密切地關注她的情緒狀態(tài)。這一次,她洗得非常順利,我也意識到之前自己太著急了。輕推讓我學會了放松,我和孩子的關系也不那么緊張了。我覺得輕推就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看起來很輕柔,實則非常強大。如果孩子驚恐萬分怎么辦?這說明那個時候不需要輕推,因為他已經越過情緒臨界點了。這個時候需要把他輕輕地拉回臨界點,可以用肢體接觸來表達愛意和安撫,比如擁抱,這樣做效果最好。父母的關心是安全的來源。當孩子不那么緊張時,還可以讓他用數字從1~10評估一下自己的恐懼程度,描述身體有什么感受,比如是否胸口發(fā)緊或胃里不舒服。讓他慢慢地深呼吸,看看房間四周,或者看著你的眼睛。所有這些動作都會溫和地引導孩子向內看,幫助他把原本不可觸摸的恐懼感變得可操作、可處理。有時候,成人也需要一點輕推。幾年前,我成功地幫助我姐姐克服了恐高癥。以前,我不知道她有恐高癥,直到有一次她帶我去看瀑布。她在離瀑布還有50英尺(約15米)的地方就停了下來,讓我自己走過去。我提議用輕推的方法幫她克服恐懼,她本來同意了,可馬上又變卦了,打退堂鼓要離開。我請她輕輕地轉過身來面對瀑布,向她保證,她不做好準備,我們就不會向瀑布走一步。我站在她身邊,問她是否準備好往前走一小步了。其實,我們離瀑布還很遠,這第一步雖然小,但對她來說是情感上的一大步。她的身體開始顫抖,緊張地大笑。我們還沒有接近懸崖邊,但她已經到了情緒的臨界點。你可能會感到奇怪,我的姐姐在整個過程中都在大笑,怎么會已經到了情緒的臨界點呢?其實,當人處在情緒臨界點時,會表現出很多情緒,可能是大笑來釋放緊張感,也可能是大哭,或者喋喋不休地解釋各種讓她感到害怕的原因。輕推的人要歡迎和接受所有這些情緒。在不斷接近瀑布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輕推她。當她想放棄時,我說:“如果現在就回家,你肯定覺得很安全,但是待在這里也很安全啊。我們在這兒停幾分鐘,等你準備好了,再往前走一步?!庇袔状危覀兩踔列枰笸藥撞?,因為她實在太緊張了。我沒有讓她完全逃避現狀,但也沒有給她太大壓力,把她逼得情緒崩潰或者不知所措。既要推,又要力度溫和,這是輕推最關鍵的兩點。最終,她成功地走到了瀑布邊,從此以后再也不恐高了。有一天,她甚至說想要去跳傘!輕推可以解決任何恐懼:“我們一起朝那條大狗走一步吧?!奔炔灰频锰昧Γ膊灰惚芸謶?,只要輕推就好。一起向前邁一步,然后再邁一步。如果孩子太害怕不能繼續(xù),就暫停下來,等他放松下來之后,再繼續(xù)前進。最近,我的妻子麗茲體驗了一次很好的輕推。那天,我們在公園里散步,看見一個3歲的小男孩騎著自行車,他的媽媽跟在后面。麗茲對小男孩說:“我喜歡你的自行車?!毙∧泻蹲×?,連忙回頭看看媽媽還在不在。麗茲退后了幾步,說:“對不起,我嚇了你一跳。我可以站遠一點欣賞你的自行車嗎?”小男孩笑著點點頭。麗茲又退遠了一點,說:“好漂亮的自行車??!”男孩再次回頭看看媽媽,但這回顯得自信多了。他回頭看向麗茲,麗茲問他:“我應該走得更遠一點還是更近一點?”他說:“遠一點?!庇谑躯惼澯滞笸肆艘稽c。這時,小男孩竟然朝麗茲騎過來,他來到麗茲身邊,開始主動和她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次小小的互動是如何體現輕推的精髓的。麗茲認識到小男孩很害羞,嚇了一跳,她能夠接納孩子的感受,后退了一步,讓小男孩來控制他們之間的距離。她沒有走開,讓孩子免于經歷這種情緒,這不會對他有所幫助;也沒有因為孩子有情緒而不再理他,也不會幫到孩子。在這次輕推中,麗茲始終和小男孩保持著溫暖的聯結。一直和小男孩互動,這是“推”;始終很有耐心,保持著緩慢的節(jié)奏,這是“輕”。我對很多孩子都用過輕推的方法,包括害怕蟲子和蜘蛛的、不想進游泳池的、拒絕上學的,還有在醫(yī)生診室里大哭大叫、不使勁兒按著就打不了針的。我也幫助過很多成人克服了各種各樣的恐懼。輕推需要的是時間、耐心,以及愿意待在情緒臨界點上,逃避只會讓恐懼變得更加強烈。輕推,是用力過猛和逃避問題之外的新選擇。找到孩子需要被輕推的一個方面,每一步都陪他一起走,放慢腳步,就好像你們擁有一生的時光來做這件事情。經常暫停,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后退,但永遠不要放棄。仔細觀察孩子,覺察他到達情緒臨界點的跡象,幫他待在臨界點上。每走一步、每一次暫停,都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就算輕推的過程看起來緩慢,也不用擔心,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3輕推的五個重要原則一位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孩子學游泳的故事。她的兒子答應去上游泳課,卻怕得不敢進泳池,這讓她非常生氣。她自己是被爸爸扔進深水池里才學會游泳的,所以,她不想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她告訴我:“雖然我學會了游泳,但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真正相信過我的父親。”她不想破壞兒子對她的信任,但也不想讓兒子待在家里躲避游泳。這位媽媽認識到,盡管不想把兒子扔進游泳池里,可是在第一次上游泳課的時候,她還是把孩子推過了情緒臨界點,孩子從稍微有點難過變成了極度痛苦。那天,他們走到游泳館門口時,孩子開始尖叫,使勁要掙脫她。她一邊訓兒子,一邊把他拽到了游泳館里面。孩子的恐懼和緊張情緒迅速達到頂峰,情緒完全失控,這是“越過了臨界點”。但如果待在家里,就是在回避臨界點。訣竅是要找到情緒臨界點,并保持在此,幫助孩子承受一些情緒,但又不至于被情緒淹沒。不要大喊大叫地吼孩子,為逃避懲罰或指責,孩子可能會選擇退縮或隱藏情緒。共情孩子,幫他把情緒表達出來,會幫助他維持在臨界點之上,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如果父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就能更好地接納自己的情緒。這位媽媽學習了輕推以后,第二節(jié)游泳課,他們早早來到游泳館,停在門口沒有著急進去,媽媽開始傾聽孩子的感受,然后才走進去。這次她觀察到,孩子還沒走到游泳池邊,情緒就已經到達了臨界點。她對孩子說,可以慢慢地走向游泳池,想走多慢就走多慢,還不斷告訴孩子,會永遠保證他的安全。他們一起走,中途停下來四五次。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也發(fā)現,陪孩子一起慢慢走能幫助她更好地觀察和理解孩子,容易知道孩子什么時候到達情緒臨界點。后來,他們又一起上了兩次課,經歷了好幾次一起慢慢走向游泳池的過程,孩子才感到足夠安全,才敢下水。從那以后,他在水里簡直如魚得水,對自己在游泳課上取得的成績也特別自豪。這完全不同于媽媽自己的經歷,被父親強行扔進水里,一點也談不上溫和。這次學游泳的輕推經歷也使母子關系更加親密。借這個例子,我們總結一下輕推的五個重要原則:?始終陪伴。每一步都要一起走。?速度要慢。只有成人拿出這種“我們擁有世界上所有時間”的態(tài)度,輕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感受的轉變急不得,需要慢慢來。?經常暫停,永不放棄。第一次上游泳課的時候,十五分鐘都已經過去了,他們還沒走到泳池邊,于是媽媽說:“今天就到這里吧?!钡诙紊险n的時候,她繼續(xù)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輕推里的“輕”,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不要做過頭。?保持在情緒臨界點上。如果進行得順利,就往前走一兩步;如果進行得費勁,就暫?;蛲笸艘稽c。?始終給予情感支持。每走一步、每次暫停,都要向孩子表達愛和關注。這位媽媽沒有羞辱孩子,而是輕聲細語地和孩子說話,在向前平穩(wěn)推進的過程中,始終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支持。輕推五原則始終陪伴。速度要慢。經常暫停,永不放棄。保持在情緒臨界點上。始終給予情感支持。輕推不是用蠻力把孩子從情緒里拽出來,而是溫和地幫助他從情緒的暴風雨中走出來,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需要的是耐心、共情、歡迎所有的情緒、溫柔地陪伴,最后和孩子一起走進新的情緒狀態(tài)。輕推過程中的“輕”,可以用游戲和輕松的方式來實現。比如,孩子不想上學,情緒沮喪。如果父母嚴肅地說教,往往會雪上加霜。如果玩上學游戲,氣氛就會輕松起來,孩子會在笑聲中釋放痛苦的情緒。父母可以在孩子情緒平穩(wěn)的時候說:“我們來玩上學的游戲吧!你想演什么?”通常,孩子會想扮演老師,讓家長扮演學生,或讓所有的玩偶和布娃娃當學生。不要試圖在游戲里給孩子講道理,相反,要表演得夸張搞笑,讓孩子咯咯笑甚至哈哈大笑,從而達到傾倒“情緒之桶”的目的。這也是輕推,既沒有回避“孩子不愿意上學”這個煩心話題,也沒有用力過猛,要求孩子端正態(tài)度,只是用游戲的方式把學校里的麻煩演出來。就算你說的是孩子不想聽的話題,溫和的聲音也可以讓輕推更有效。需要拒絕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要么就避免說“不”,要么就總是用惡狠狠的語氣說“不”。其實,用溫和一點的聲音說“不”通常更有效。你會輕推自己變得滑稽而傻氣嗎?對于很多成人來說,這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想和孩子聯結的話,這是一個很好用的方法??梢元氉哉驹阽R子前練習做鬼臉,做的時候要帶著覺察,注意一下,就算沒人看著你,你是不是也會感到尷尬?輕推自己,不要放棄。還可以配一點傻里傻氣的聲音,繼續(xù)嘗試各種不同的鬼臉。這個練習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我知道非常管用。當年,我意識到自己太嚴肅,不能成為我想成為的那種父親時,就是從這里開始改變的。很多父母通過輕推讓自己變得好玩有趣起來,然后發(fā)現和孩子的親密感立刻增加了。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兒子總想讓她去做一個假文身,但她總是拒絕,不光拒絕,還很生氣:“為什么他總是提這樣的要求呢?”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烈的反應。有一天,經不住孩子的一再請求,她就逼自己紋了一個文身。事實上,感覺也沒那么糟糕,孩子還特別開心。他們一起度過了一段非常親密的時光。孩子明白,媽媽這么做都是為了他。當媽媽驕傲地把假文身展示給老公看時,全家人都笑成了一團。還有很多父母,盡管覺得無聊和疲倦,還是會輕推自己,打起精神和孩子玩打鬧游戲,玩那些會弄得亂七八糟的游戲。這么做了以后,他們發(fā)現和孩子的親密感與聯結感都大大提升了。4輕推的游戲這里有幾個游戲,是利用輕推來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其中一個游戲叫作“停走?!?,玩法是,當孩子面對令他恐懼的場景時,讓他指揮父母“?!被颉白摺?,這樣會讓他有一種掌控感。有一位媽媽講了這樣一個例子:我的女兒需要滴眼藥水,但是她特別害怕。幾個月以來,每次滴眼藥水都是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后來,我知道了“停走停游戲”,就在家里玩了起來。我手里拿著眼藥水,從離房間很遠的地方開始,用非常慢的速度向她走近,由她決定我什么時候向前走,什么時候停下來。每次我停下來的時候,她都會開心地大笑。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因為以前她只要看到我拿著眼藥水,就會驚慌失措。當我走到她身邊的時候,我說:“我滴一滴在你的鼻子上,怎么樣?”她同意了。眼藥水滴在鼻子上有點癢,她咯咯地笑起來。然后,她讓我在她的兩只眼里都滴了眼藥水。這太讓人高興了!對于那些總喜歡黏在父母身邊的孩子來說,還有另外兩種游戲可以幫助他們。一個是繩子游戲。準備一根繩子或者毛線,讓孩子拿著繩子的一端,大人拿著另一端,慢慢移動,讓繩子在兩個人之間逐漸展開。孩子可以后退,大人也可以后退,兩個人還可以一起往后退。不管怎么動,都讓孩子來掌控雙方走多遠。在這個游戲里,繩子象征著聯結,孩子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就能更好地處理和父母的分離。另一個提升獨立性的游戲叫作“秘密任務”。假裝孩子是一個被派去執(zhí)行任務的秘密特工,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再派他去更遠的地方完成另一個任務。比如,可以派他去隔壁房間看看小寶寶是否還在睡覺,或者派他去一個遠處的柜子里找一個特別的玩具。每當勝利完成一個任務,大家就一起慶祝一下,然后計劃下一個更難的任務。如果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父母和孩子可能都需要輕推。父母輕推自己的時候可以說:“孩子只不過是哭鬧而已,我不需要把他拽進幼兒園,也不需要吼他或要求他別哭了,我能理解他的情緒感受,我愿意帶著共情和力量,平靜而耐心地應對這個情況?!陛p推孩子的時候可以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去上幼兒園,不愿意和媽媽分開。我也會想你的,送到幼兒園之后,我會給你一個大大的、緊緊的擁抱,然后說‘再見’。下午接你的時候,我還會給你一個大大的、緊緊的擁抱。”我認識一位幼兒園老師,她非常擅長輕推。有一次,她發(fā)現一個孩子不愿和媽媽說“再見”,媽媽也不愿意離開,于是她抱起孩子說:“我們玩碰碰車游戲和媽媽說‘再見’吧?!比缓?,她像跳舞一樣,一邊扭動身體,一邊用孩子的屁股撞媽媽,笑著退進了教室里面。在孩子傾倒“情緒之桶”時,父母也需要輕推自己一把,允許孩子的情緒流淌。在你自己成長的家庭中,如果情緒是受到壓抑的,你就更需要輕推自己。當你忍不住想吼孩子、責罵孩子時,也需要輕推自己換個方式蓄滿孩子的“愛之杯”。有時候,輕推就是要做一些自己不曾做過的事情。游戲力養(yǎng)育模型的三大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通過向內看,會明白何時需要輕推,輕推帶來更深刻的聯結。聯結斷裂會喚起痛苦的回憶,需要向內看,但必須借助輕推,才有能力面對強烈的心理波動。和孩子聯結斷裂時,不要沖孩子大吼大叫,也不要苛責自己。向內看,想想你和孩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如果嘗試輕推沒有成功,就試著聯結或向內看,是不是你已經情緒超載了,所以沒辦法耐心地對待孩子?是不是有時候,盡管輕推已經很溫和了,孩子還是抗拒?當他感覺不到足夠的聯結時,哪怕只是一丁點兒壓力,也不會接受。父母不夠平靜放松,孩子就不會覺得這是輕推。這時,父母需要用更多的共情、擁抱和關愛來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聯結。當然,也可以用游戲建立聯結,最好用的就是角色置換游戲,讓孩子假裝比父母更有力量,比如,孩子假裝是一只可怕的大狗,父母夸張滑稽地假裝很害怕;或者父母假裝害怕床底下的怪物,讓孩子當英雄來拯救他們。和孩子嘻嘻哈哈地玩幾個星期之后,就可以準備再次嘗試輕推了。傾聽伙伴是踐行游戲力養(yǎng)育模型三要素的完美解釋。這個方法主要是為向內看設計的,但也會幫助傾聽者和傾訴者之間建立聯結,同時讓傾訴者和內在的自己進行更深刻的聯結。即使是面對一個優(yōu)秀的傾聽者,或者寫私人日記,往往也需要輕推自己才能袒露心扉。被傾聽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更好地覺察自己,明白下一步如何輕推自己;二是更有能力和孩子聯結,更有能力輕推,而不是氣急敗壞地逼迫孩子。游戲力養(yǎng)育核心詞匯聯結(Connection)向內看(LookWithin)輕推(GentlePush)聯結斷裂(Disconnection)重建聯結(Reconnection)情緒理解(EmotionalUnderstanding)調頻(TuneIn)反思(Reflect)自我覺察(Self-aware)外在知識(OuterKnowledge)內在知識(InnerKnowledge)傾聽伙伴(ListeningPartnership)手拉手做父母(HandinHandParenting)情緒臨界點(EmotionalEdge)Whenyouholdaninfant,holdhimnotjustwithyourbody,butwithyourmindandheart.MagdaGerber(Hungarian-Americaneducator)當你懷抱嬰兒時,不僅要用身體去擁抱他,還要用思想和心靈去擁抱他?!敻襁_·嘉寶(美籍匈牙利裔教育家)嬰兒剛出生時是什么樣子的?很可愛,也很脆弱,依賴人,也很暖心,天真無邪。大多數成年人在面對新生兒時,都會自然地產生溫暖的感覺和保護欲。我剛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的那個年代,新生兒被認為是一個棉花團——大腦里沒有太多東西。但是,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Gopnik)和其他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發(fā)現:嬰兒的大腦是非常神奇的,出生時就已充滿了人類智慧!也許表面看起來并非如此,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機會去使用智慧,沒有學會語言交流和邏輯思維。新生兒就像小科學家,每時每刻都在探索,他們的學習速度比其他任何人生階段都快。他們充滿好奇,熱愛學習!好奇心,是嬰兒健康快樂的標志,玩耍是他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出生,嬰兒就做好了去愛和被愛的準備,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已經準備好去信任周圍的成人以及這個世界,期待被好好對待,甚至被看護人當作全宇宙的中心——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對于不友好的態(tài)度、嚴厲的語言,以及身體上的侵犯,他們會感到吃驚和困惑。其實我們成人也不喜歡被這樣對待,可悲的是,我們已經學會了接納它為生活的一部分。人類的另一個天性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沒有經歷過極端痛苦的孩子,每天都會呈現出這種愉悅的狀態(tài),當然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這樣。孩子會有強烈的情緒,比如悲傷、憤怒、恐懼、嫉妒等,但這些情緒早晚都會過去,大多數孩子能夠恢復到興奮和生機勃勃的狀態(tài)。當然,有些孩子就因為過于享受生活,晚上舍不得上床睡覺,確實讓人煩惱。NO.1/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安全感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的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呢?安全依戀(SecureAttachment)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安全依戀是一種關系狀態(tài)。處于安全關系中的兒童感到安全、有保護,知道可以從養(yǎng)育者那里得到安慰,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滿足,非常安心。這讓他們勇于探索,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處于安全關系中的養(yǎng)育者能夠辨識出兒童的需求并做出回應,保護兒童,給他安全,傳遞出的總體感覺是:“我在這里陪著你?!卑踩缿偈墙嘏H密的親子關系的基礎,這也是為什么游戲力養(yǎng)育的著力點在于建立安全依戀關系的原因。雖然安全依戀關系形成于嬰兒時期,但請不要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就跳過這部分,建立安全依戀,改善親子關系永遠都不晚。安全依戀理論始于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和哈里·哈洛(HarryHarlow)的研究,并在過去幾十年中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其中一個被反復驗證的結論是:人的專注能力、合作能力、友誼滿足、學業(yè)成功、婚姻幸福、工作成功等各方面,都與安全依戀關系息息相關。1建立安全依戀我們可以把安全依戀理解為一個循環(huán),始于孩子的需要:?需要食物或溫暖。?危險時需要被救助。?恐懼或焦慮時需要被安慰。?需要蓄滿“愛之杯”。?需要“清空情緒之桶”?!@個循環(huán)的下一步是,當嬰兒用痛哭或抽泣來表達某項需求時,作為回應,養(yǎng)育者要滿足嬰兒的需要:?我在這里,我來喂你。?我會保護你。?我會一直抱著你,直到你再次感到平靜和安全。?我會照顧你,在這里陪著你。一旦需求得到滿足,孩子就會放松下來,養(yǎng)育者也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完成了一次安全循環(huán)(SecurityCycle)。下次需求再出現時,循環(huán)就會再次重復。當孩子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得到滿足,成千上萬次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需求是會被滿足的。他還沒有清晰的思路,也無法用語言表達,如果可以的話,他可能會這么說:“每當我叫喊的時候,很快就會有人過來?!别B(yǎng)育者的回應不一定要非常完美或特別迅速,只要足夠好,能讓孩子得到這樣的基本信息就可以:我的需要很重要,有人正在關注我,我可以放松了。需求—需求滿足—需求—需求滿足,這個模式的一遍遍重復讓嬰兒認識到,這個世界基本上是安全的。在每次互動中——每次喂養(yǎng)、每次擁抱、每次安慰、每次一起歡笑中——嬰兒的安全感都會有所增強。與養(yǎng)育者分開時,有安全感的嬰兒可能會有一點悲傷,但他已經從安全循環(huán)中學到,雖然媽媽現在離開了,可很快就會回來,這會讓孩子感到安全。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全循環(huán)逐漸內化為一種信念:我可以處理這種分離,因為你在我的心中。安全依戀的形成有了安全的依戀關系,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HomeBase),這是孩子的休息點,也是加油站。這很像第一章中說到的蓄滿“愛之杯”。有安全基地的孩子會把養(yǎng)育者當作愛、關心和支持的源泉。從安全基地出發(fā),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世界。有安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