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歷年閱讀真題(解析版)_第1頁
《大道之行也》歷年閱讀真題(解析版)_第2頁
《大道之行也》歷年閱讀真題(解析版)_第3頁
《大道之行也》歷年閱讀真題(解析版)_第4頁
《大道之行也》歷年閱讀真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道之行也》歷年中考閱讀真題及答案解析【2020·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段古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薄都鎼邸?.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培養(yǎng))B.不獨親其親,不獨于其子。(父母親人)C.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D.家之與家之相篡。(掠奪)2.翻譯下列句子。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②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3.甲文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其中對人才的選拔有什么標(biāo)準(zhǔn)?4.根據(jù)甲乙兩文的描寫,你對“大同”社會有怎樣的認識?【答案】1.B2.①施行大道的時候,天下是公共的。②讓老年人有終老的保障,年輕人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夠順利成長。3.有德行、有才能、講信用、能和人和睦相處。(答“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也可)4.人人能得到社會關(guān)愛;人人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社會穩(wěn)定;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等。【解析】1.B.句意:不僅僅只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僅僅疼愛自己的子女。親:以……為親。故選B。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1)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之:用在主謂之間,不譯。行:施行;為:是。(2)有所終:有終老的保障。有所用: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長:撫養(yǎng)。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甲文中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表明對人才的選拔標(biāo)準(zhǔn),即選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能夠講信用、能和人和睦相處的人來管理社會。4.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比較閱讀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甲文中“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可概括為:人人能得到社會關(guān)愛。根據(jù)“男有分,女有歸”概括為:人人能安居樂業(yè)。根據(jù)“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可以概括為: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根據(jù)乙文中的“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概括出“天下之利”的內(nèi)容為:沒有戰(zhàn)爭,社會穩(wěn)定,人們能安居樂業(yè);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等?!咀g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yǎng),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xiàn)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乙:墨子說:“仁人處理事務(wù)的原則,一定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以此原則來處理事務(wù)?!奔热蝗绱耍敲刺煜碌睦鞘裁茨??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說:“現(xiàn)在如果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之間相互劫奪,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君臣之間不施惠、效忠,父子之間不慈愛、孝敬,兄弟之間不融洽、協(xié)調(diào),這些都是天下之害。”二、【2019年貴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選賢與能(___________________)(2)不獨子其子(_______________)(3)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____)(4)尋病終(_________________)2.翻譯下面的句子。(1)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構(gòu)想的大同社會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4.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聽了之后為什么“皆嘆惋”?5.(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之處?兩文各自側(cè)重于哪種表達方式?【答案】1.同“舉”,選拔以……為子整齊的樣子隨即,不久2.(1)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3.①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4.桃源外的世界依舊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5.兩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對理想(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jù)【甲】文“大同”社會的體制構(gòu)想出來的(或:“世外桃源”是對“大同”社會生活風(fēng)貌的藝術(shù)再現(xiàn))【甲】文側(cè)重于議論【乙】文側(cè)重于記敘(或描寫)【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1)“與”(jǔ)是通假字,“與”同“舉”,選拔;(2)“子”是意動用法,解釋為“以……為子”;(3)“儼然”指“整齊的樣子”;(4)“尋”是古今異義詞,古義為“隨即,不久”。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翻譯時遵循“信、達、雅”的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可具體運用“留、補、刪、換、調(diào)”五種方法;同時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第(1)句“貨惡其棄于地也”中的“貨”是名詞活用作狀語,理解為“對于貨物”,“惡”是“憎惡”的意思;第(2)句“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中的“乃”意思是“竟然”,“無論”是古今異義詞,理解為“不用說,更不必說”。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中“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講的是大同社會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男有分,女有歸”講的是大同社會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講的是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所以大同社會包含了上述三方面的內(nèi)容。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閱讀文章可知,桃源人的生活安定、和平、幸福,所以當(dāng)聽漁人講述了外面世界的情況之后,桃源人既為桃源外的世界依舊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嘆惋。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比較閱讀分析的能力。第1小問:《大道之行也》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先總體闡釋了大同社會的特征,后面再進行具體闡述;《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就是對大同社會生活風(fēng)貌的藝術(shù)再現(xiàn);所以兩文都反映了古人對理想(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第2小問:《大道之行也》以闡述大同社會的特點為主,表達方式側(cè)重于議論;《桃花源記》主要記敘了漁人的所見所聞,表達方式側(cè)重于記敘(或描寫)?!緟⒖甲g文】《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讓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長的地方,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短一ㄔ从洝罚簴|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shè)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biāo)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biāo)記,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三、【2020·廣西河池市·九年級二模】(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節(jié)選自《禮記》)(乙)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又嘗謂侍臣曰:“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堂褚苑罹q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縱欲也?!保ü?jié)選自《資治通鑒》)【注釋】:①上:皇上,此處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處含有微諷之意。③不暇顧:顧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5.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貨惡其棄于地也君依于國 B.則自不為盜不必為己C.大道之行也朕常以此思之 D.故外戶而不閉君富而國亡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古今異義相同的一項是()A.大道之行也 B.女有歸 C.費廣則賦重 D.上又嘗謂侍臣曰7.下列選項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選自《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乙)文選自《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B.(甲)文反映的是古人對理想(大同)社會的向往與追求,(乙)文闡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C.“鰥寡孤獨、夜不閉戶”這兩個成語出自其中(甲)文,(乙)文唐太宗認為,老白姓偷盜是因為沒有廉恥觀。D.(乙)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是: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8.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9.實現(xiàn)大同社會是每個人的愿望。請你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談?wù)勅绾尾拍軐崿F(xiàn)大同社會?【答案】5.D6.C7.C8.所以國君的憂患,不從外界來,常常從自身生出。9.言之有理即可【分析】5.A.于:在/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不必譯出;B.為:做/為了;C.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D.而:表承接;故選D。6.A.大道:古義,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義,寬廣的道理;B.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歸去,回去;C.費:古今義都指費用;D.嘗:古義,曾經(jīng);今義,品嘗;故選C。7.C.有誤?!疤铺谡J為,老白姓偷盜是因為沒有廉恥觀”錯誤?!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意思是因為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的貪得無厭,老百姓吃穿等切身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8.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故,所以;患,憂患;自,從;身,自身。9.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及個性化閱讀能力。本題作答時,可圍繞著[甲]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和[乙]文的“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等方面來談。示例:要實現(xiàn)大同社會,當(dāng)政者要去掉奢侈的花費,節(jié)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選拔德才兼?zhèn)涞娜?,一心為公的人。全社會要行動起?都能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做到人人都能誠信做事,和睦相處,相互寬容?!緟⒖甲g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yǎng),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xiàn)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乙: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的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禁止他們?;噬衔⑿χf:“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應(yīng)當(dāng)去掉奢侈的花費,節(jié)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讓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怎么能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后,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起來據(jù)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guān),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太宗李世民曾對身邊的大臣說:“君主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依靠剝削民眾來奉養(yǎng)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而身死,君主富裕國家就滅亡。所以,君主的憂患,不是來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興盛,費用就會增大;費用增大,賦役就會繁重;賦役繁重,民眾就會愁苦;民眾愁苦,國家就會危急;國家危急,君主就會喪失政權(quán)。朕常常思考這些,所以就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望?!薄?020·哈爾濱市第一五六中學(xué)校九年級一?!块喿x下面兩則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10.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交通:________________(2)悉:________________(3)親:________________(4)分:________________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12.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fēng)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請參照示例,從兩段選文中再找出一例,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社會環(huán)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敬鸢浮?0.交錯相通全,都以……為親職分,指職業(yè)、職守11.(1)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12.①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生活極為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或“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分析】1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本題中,“交通”,古今異義詞,交錯相通;“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分”(fèn):職分,指職業(yè)、職守。1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本題關(guān)鍵詞:(1)平:平坦。曠:空闊;寬闊。屋舍:房屋。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2)與:通“舉”,選舉,推舉。信:誠信。修:培養(yǎng)。1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分析概括作答?!短一ㄔ从洝分?,作者虛構(gòu)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大道之行也》中,作者指出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前景。兩文的相似之處,如“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寫出了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安寧和樂、自由平等;“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寫出了這里的人們?nèi)巳硕寄苁艿缴鐣P(guān)愛,安居樂業(yè),且各盡所能?!緟⒖甲g文】:甲: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乙: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單敬愛、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疼愛、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終老的保障,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厭惡財物被拋棄在地上的現(xiàn)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一定要據(jù)為已有;也厭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作亂害人,家家戶戶都只是把門從外面帶上而不是從里面閂上。這就叫作“大同”社會?!?020·廣東陽江市·九年級一?!看蟮乐幸泊蟮乐幸?,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⑴講信修睦(________)⑵男有分(________)⑶女有歸(________)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⑴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⑵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15.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社會制度、社會公德兩方面說明了“大同”社會的優(yōu)越性。B.文章設(shè)想大同社會的福利保障體系就是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C.文章直接揭示了當(dāng)時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D.文章善用對偶句式,排比修辭,使得文章顯得整齊而有氣勢?!敬鸢浮?3.修(培養(yǎng))分(職分,職守。)歸(女子出嫁)14.⑴所以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⑵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15.C【分析】13.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xué)會遷移運用。修,一詞多義,培養(yǎng)。分,一詞多義,職分,職守。歸,一詞多義,女子出嫁。做題時要結(jié)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1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1)故,所以。第一個“親”,以……為親。第二個“親”,父母。第一個“子”,以……為子。第二個“子”,指子女。(2)是故,因此。興,興起。亂賊,做亂害人。作,興起。15.C.本文直接描繪了大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側(cè)面提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真實現(xiàn)狀,“直接揭示了當(dāng)時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賞析有誤。故選C?!咀g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反對把財物棄置于地的浪費行為,但并非據(jù)為己有;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六、【2020·北京密云區(qū)·九年級二?!块喿x《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題。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6.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選賢與能呼爾而與之與時俱進無與倫比B.是謂大同由是感激各行其是自以為是C.不必為己為宮室之美舍己為人為五斗米折腰D.女有歸朝而往暮而歸完璧歸趙視死如歸17.對以下語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翻譯: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撫育自己的兒子。理解:這句話講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關(guān)愛親朋、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B.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翻譯:人們厭惡財物被棄置于地的浪費行為,但并非據(jù)為己有。理解:這句話由上文物質(zhì)生活轉(zhuǎn)入對人們思想觀念的闡述,表明人們珍惜勞動成果,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達到了貨盡其用的境界。18.《大道之行也》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概括下面兩則(鏈接材料)分別符合大同社會的哪些特征?這些特征在兩則(鏈接材料)中分別體現(xiàn)在何處?(鏈接材料一)堯曰:“嗟!四岳①,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②踐朕位?”眾皆言于堯曰:“鄙德忝③帝位。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吾其試哉?!蹦耸顾瓷骱臀宓洧?,五典能從。乃遍入⑤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fēng)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圣,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⑥,三年矣。女登帝位?!保ㄦ溄硬牧隙┳赢a(chǎn)者,鄭之大夫也。鄭昭君之時,以所愛徐摯為相,國亂,上下不親,父子不和。以子產(chǎn)為相,為相一年,豎子⑦不戲狎,斑白不提挈⑧,童子不犁畔⑨。二年,市不豫賈⑩。三年,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11),喪期不令而治。選自《史記》【注】①四岳:四方諸侯;或官員,掌管四時、方岳之事。②庸命:指順應(yīng)天命。③忝(tiǎn):有愧于,辱。④和:協(xié)調(diào)。五典:古代的五種倫理道德。⑤入:參與。⑥績:功績。⑦豎子:小子,對人的蔑稱,這里指青年人。狎:親近而不莊重。⑧挈:提著,提起。⑨畔:田界。⑩不豫賈:買賣公平。(11)士無尺籍:男子無須服兵役?!敬鸢浮?6.C17.B18.材料一符合大同社會“選賢與能”的特征;堯經(jīng)過大臣推薦和三年的考察,讓德才兼?zhèn)涞乃蠢^承帝位。材料二:①符合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特征;子產(chǎn)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童子不犁畔。②符合“講信修睦”的特征。為相二年,市不豫賈。③符合“盜竊亂賊而不作”的特征;四年,田器不歸?!痉治觥?6.這道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A.同“舉”,推舉/給/隨著/和;B.這/這/對的/對;C.為了;D.女子出嫁/回去/歸還/回家;故選C。17.這道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和理解。A.“不只是疼愛、撫育自己的兒子”表述有誤,應(yīng)該是“不只是疼愛、撫育自己的子女”。故選B。18.這道題考查對比閱讀的能力。從材料一的“眾皆言于堯曰:‘鄙德忝帝位。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可以看出,符合大同社會“選賢與能”的特征;堯經(jīng)過大臣推薦和三年的考察,讓德才兼?zhèn)涞乃蠢^承帝位。從材料二的“子產(chǎn)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童子不犁畔”可以看出,符合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特征;從材料二的“為相二年,市不豫賈”可以看出,符合“講信修睦”的特征;從材料二的“四年,田器不歸”可以看出,符合“盜竊亂賊而不作”的特征?!咀g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反對把財物棄置于地的浪費行為,但并非據(jù)為己有;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鏈接材料一譯文:堯說:“唉!四岳:我在位已經(jīng)七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yīng)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說;“我們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個單身漢流寓在民間,叫虞舜?!眻蛘f:“那我就試試他吧。”于是堯讓舜謹慎地理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人民都遵從不違。堯又讓他參與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變得有條不紊。讓他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四門處處和睦,從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恭恭敬敬。堯又派舜進入山野叢林大川草澤,遇上暴風(fēng)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認為舜很有道德,把他叫來說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密,說了的話就能做到?,F(xiàn)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鏈接材料二譯文:子產(chǎn),是鄭國的大夫。鄭昭君在位時,曾任用自己寵信的徐摯做國相,國政昏亂,官民不親和,父子不和睦。子產(chǎn)執(zhí)政一年,浪蕩子不再輕浮嬉戲,老年人不必手提負重,兒童也不用下田耕種。二年之后,市場上買賣公平,不預(yù)定高價了。三年過去,人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四年后,農(nóng)民收工不必把農(nóng)具帶回家。五年后,男子無需服兵役,遇有喪事則自覺敬執(zhí)喪葬之禮。七、【2019年安徽省中考模擬試題】(甲)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兌命》曰“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禮記?雖有佳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大道之行也》)1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2)學(xué)學(xué)半(3)講信修睦(4)不獨親其親20.翻譯下列句子。(1)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21.用原文中的詞句填空。(1)《雖有佳肴》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2)《大道之行也》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會的核心是:_________22.請根據(jù)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簡要概括兩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點。【答案】19.(1)味美(2)教導(dǎo)(3)培養(yǎng)(4)以……為親20.(1)所以學(xué)習(xí)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2)力氣,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21.(1)教學(xué)相長(2)天下為公22.兩篇短文多用整句,造成整齊、鋪排的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窘馕觥?9.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古今異義詞,旨:味美。學(xué)(xiào):教導(dǎo)。秀:培養(yǎng)。詞類活用詞,親:動詞作意動用法,以……為親。20.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惡:憎恨。21.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進而又從教與學(xué)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jié)到“教學(xué)相長”這個中心論點。乙文,本文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和(講信修睦),展示一個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會,體現(xiàn)儒家大同社會的核心理念“天下為公”。22.甲文,語言上使用較多的對偶句,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句式整齊,兩兩相對,給人美感。乙文,語言上多用對偶句、排比句。如排比句: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對偶句: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種句式在文章中普遍運用,使文章結(jié)構(gòu)整齊,語勢增強,有助于突出大同社會的美好境界。【譯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xué),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xué)習(xí)后就知道不足,教導(dǎo)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xué)是相互促進的?!秲睹飞险f:"教導(dǎo)別人占自己學(xué)習(xí)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疽摇浚涸诖蟮朗┬械臅r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wù),女子有歸宿。反對把財務(wù)棄置于地的浪費行為,但并非據(jù)為己有;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2020·北京九年級一?!块喿x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23.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A.不必為己嘆為觀止為富不仁碌碌無為B.幼有所長拔苗助長茁壯成長草長鶯飛C.講信修睦信以為真信口開河通風(fēng)報信D.廢疾者大聲疾呼疾風(fēng)勁草諱疾忌醫(yī)24.翻譯文中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的人都是替大家著想的。理解:這句話言簡意賅地闡明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以此為綱,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其具體表現(xiàn)。B.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翻譯:因此奸邪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不會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這就是所謂的理想社會。理解:這兩句是順承前文得出的結(jié)論,“大同”社會中,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現(xiàn)象不復(fù)存在,從而形成“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局面。25.從下面兩則鏈接材料中任選一則,找出材料所展現(xiàn)場景與上文相對應(yīng)的句子,判斷其形成原因是否與上文相近,并闡明理由。(鏈接材料一)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栽葡仁辣芮貢r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鏈接材料二)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節(jié)選自司馬光《唐太宗論止盜》)【答案】23.B24.B25.示例:【材料一】材料場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與原文對應(yīng)句子: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不相近。材料這種和諧、美好的場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桃花源的人為躲避戰(zhàn)亂,逃離到桃花源,長期與外面的世界間隔,沒有戰(zhàn)亂和賦稅徭役而形成的。而文中的這一場景是社會大道施行,天下大同造成的?!静牧隙坎牧蠄鼍埃汉?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與原文對應(yīng)句子: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有相近的地方。材料中唐太宗體察民情,以天下蒼生為重,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實現(xiàn)了和諧的社會。原文中也大同社會的形成也提到了要“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所以,他們的形成原因還是有相近的地方的。【分析】2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表示行為的對象,替/附于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后,加強語意/做,引伸為謀求/作為;B.成長,生長;C.信用/相信/隨意/信息;D.殘疾/猛烈/猛烈,疾速/疾??;故選B。24.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翻譯和理解。B.“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公共的。選項翻譯錯誤。故選B。25.本題考查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洞蟮乐幸病吩陉U明“大同”社會基本特征的基礎(chǔ)上,指出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前景。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會關(guān)愛,安居樂業(yè),且各盡所能,這里寄托著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短一ㄔ从洝访枥L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gòu)了人人勞作,沒有剝削,社會安定,民風(fēng)淳樸的理想社會,寄托了陶淵明的政治理想。《唐太宗論止盜》描述了唐太宗施行仁政,實現(xiàn)了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大同社會。材料一中的“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和“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相對應(yīng),但是材料一中的幸福生活來自長期的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亂,沒有剝削;原文中來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所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材料二中的“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和“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描述的畫面相符,材料二的和諧社會來自唐太宗的“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原文中也是來自“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所以有相近的的地方。【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