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但是防守對方的是發(fā)發(fā)發(fā)發(fā)發(fā)發(fā)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時、分、秒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guān)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2.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重點難點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1秒,1分的時間觀念教具鐘表及模型。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填空)1、鐘面上有()個大格,有()個小格。2、時針走1個大格是()時。3、分針走1個小格是()分,走1個大格是()分。4、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圈,是()分5、1時=()分二、導入新課。1.仔細觀察課本情景圖,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做什么?學生觀察后匯報。2.我們一起學著喊一次。3.師說明:人們倒計時喊的“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問:誰知道剛才倒計時用的是什么時間單位?介紹說明每個數(shù)字之間經(jīng)歷的時間大約是一秒。4.師總結(jié):我們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時、分,而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問:你知道有關(guān)秒的什么知識?5.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如跑步,神舟5號上天,計算脈搏跳動次數(shù),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shù)相等)。揭示課題:秒的認識。(二)學習新知。1.觀察課本情景圖。師:像“秒”這樣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問:圖中有些什么樣的表?電子表、手表、鐘表、秒表。2.師出示一個有秒針的鐘表,學生觀察后匯報所得的信息。匯報:鐘面上有時針、分針、秒針,有12個數(shù)字,有12個大格,還有一些小格。揭示:a、同學們說得很正確,有些鐘面上又細又長,走的最快的針就是秒針。b、問:鐘面上秒針是怎么計時的?(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c、師在模型鐘面上演示一秒。3.體會1秒的長短。a、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一聽,鐘表發(fā)出“滴答”的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b、拍手練習,每秒拍一下。4、體驗1秒的價值(教材63頁3題)師可做適當補充。(師板書在小黑板上)5、.認識幾秒。a、問:秒針從12走到1走了幾秒?秒針從2走到4走了幾秒?b、你還能說一說,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就是幾秒?6、.教學1分=60秒。a、教具(用真實鐘)演示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分針走多少是幾分?(將學生分成兩組,男生觀察分針,女生觀察秒針,然后再交換觀察一次)b、板書:1分=60秒7.做游戲,體驗1分鐘能做些什么?a、做口算b、數(shù)數(shù)C、寫字(生匯報自己1分鐘做了些什么事?)8、1秒鐘能做什么?教育學生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失,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三)練習設(shè)計。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EQ\o\ac(○,1)小學生每天大約睡9()。EQ\o\ac(○,2)煮飯大約需要25()。EQ\o\ac(○,3)小新跑60米要12()。EQ\o\ac(○,4)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EQ\o\ac(○,5)飛機飛行500米要2()。EQ\o\ac(○,6)從上海坐火車到北京要17()。2.完成練習十四1、2題。(四)課堂小結(jié)。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時間的計算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會根據(jù)1時=60分,1分=60秒進行簡單的時間換算。2.會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3.使學生會合理的安排時間、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重點難點1.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方法:2.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課前準備。1.填空(1)鐘表上面有()個大格,一共有()個小格,每兩個數(shù)之間有()個小格。(2)時針從上一個數(shù)走到下一個數(shù)是()時;分針從上一個數(shù)走到下一個數(shù)是()分(3)1時=()分1分=()秒(介紹時間之間的進率)寫出下面鐘面上所指的時刻。a、出示鐘面讓學生寫。EQ\o\ac(○,1)3:00(3時)EQ\o\ac(○,2)4:30(4時30分)EQ\o\ac(○,3)6:50(6時50分)④10:05(10時5分)b、小結(jié)認識方法,回憶兩種寫法。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和時間有關(guān)的數(shù)學知識——時間的計算。二、學習新知。1、出示例1:2時=()分(1)獨立思考:2時等于多少分?(2)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3)班級匯報:(因為1時是60分,2時是2個60分,也就是60分+60分=120分。所以2時等于120分。)板書:2時=120分(4)抽個別說。(5)及時練習:(P62做一做1題)3時=()分4分=()秒獨立完成,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出示例2:(1)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搜集信息。學生匯報:小明7:30離家,7:45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將你的想法與同桌交流。(3)班級匯報:EQ\o\ac(○,1)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EQ\o\ac(○,2)45-30=15分。③7:45-7:30=15(分)或7時45分-7時30分=15分(4)如果是7:45離家8:05到校,那么小明從家到學校用去多少時間?獨立思考后交流:EQ\o\ac(○,1)分針從9走到1走了4個大格,每個大格5分鐘,所以一共是20分。EQ\o\ac(○,2)8:05-7:45=20分。著重講第二種方法。(說明:時間的進率是60,從8時中拿出1時也就是60分加上5分得65分,65-45=20分。)小結(jié):結(jié)束時刻—開始時刻=經(jīng)過的時間三、練習設(shè)計。1.課本62頁做一做2題。(說出是怎樣想的)2.指導完成4題。3.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7、9題。4、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四、課外作業(yè):練習十四第7、9題五、課堂小結(jié):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對本單元知識進行復習。上課時間教學目標使學生熟練的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會進行一些較復雜的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重點難點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基本練習。1、4時=()分6時=()分3分=()秒1時30分=()分1分50秒=()秒70分=()時()分150秒=()分()秒2.在○里填上“>”“<”或“=”。40秒○1分3時○300分180秒○3分2時30分○150分1時○52分1分12秒○80秒3.請在()填上合適的單位。(1)一列火車從北京到天津大約需要2()。(2)劉翔跑110米欄所用的時間大約是13((3)張杰做80道口算題用的時間是3()。(4)人呼吸一次大約是1()。4.我會判斷。(1)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10大格。()(2)分針走一圈經(jīng)過的時間是60秒。()(3)時針走一圈經(jīng)過的時間是12小時。()(4)秒針從1個數(shù)字走到下1個數(shù)字是1秒。()(5)媽媽早上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個小時。()加深練習。1、復習練:明明學校8:30上課,他7:50到校,離上課時間還有多長?2、對比練:一汽車本應(yīng)12:00到站,由于路上堵車,結(jié)果晚點了20分鐘。它實際什么時候到站?一列火車本應(yīng)9:40到站。如果提前12分鐘進站,那么這列火車實際什么時間到站?學校組織100米短跑比賽,小明用了22秒,小麗用了26爸爸從家到單位要走25分鐘,他要在7:35到達單位。爸爸最遲要幾時從家里出發(fā)?5、王叔叔從早上8:30開始從A地出發(fā),經(jīng)過了2小時50分鐘到達B地。王叔叔到B地的時間是幾時幾分?6、豆豆從1樓到2樓用9秒,照這樣,他到5樓需要多少時間?三、作業(yè):填一填1、填空:5時=()分4分=()秒180分=()時90分=()時()分2、數(shù)學書第5題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yīng)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重點難點重點、難點: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自學(一)基本練習1、口算:(全體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得數(shù),再抽生口答集體訂正)8+7=7+6=8+3=7+5=8+5=5+6=9+6=5+5=6+8=8+6+1=8+2+1=6+5+1=2、筆算36+62=48+37=3648(抽生板演,教師巡視)+62+37(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講評,說一說48+37的筆算過程)3、同桌交流一下計算筆算加法時應(yīng)注意什么?(抽生匯報)教師強調(diào):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二)設(shè)疑自探1、設(shè)疑激趣(1)出示四張動物圖片仔細觀察這四幅圖,你知道它們都屬于哪類動物嗎?(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2)出示教材15頁的統(tǒng)計表請看統(tǒng)計表,從這張表里你能收集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你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生獨立思考后,抽生匯報)(3)小黑板出示:老師想知道中國特有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能解決嗎?(學生嘗試獨立列式,抽生匯報,師板書:98+25=)(引導學生觀察數(shù)字特點,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連續(xù)進位加)2、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提的問題進行評價,整理。3、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探。(1)估一估98+25大約是多少?你是怎樣估的?(2)那準確的得數(shù)是多少呢?你們會計算嗎?你認為選擇什么方法比較合適,試試看,如果遇到問題,與你的同桌一起討論一下。(學生嘗試進行計算,再小組討論)(3)交流算法:你是怎樣計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4)如果你用豎式計算的,你認為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三)解疑合探,1、抽生匯報估算結(jié)果和方法。2、選擇豎式計算的同學匯報算法:先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個位8+5=1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寫3,十位9+2=11,再加上進的1就是12,十位滿十再向百位進1,十位寫3百位寫1,算出來是123,所以,98+25=123。98+25為什么十位的9+2=11寫的卻是12?123(抽生復述計算過程。)3、筆算時哪些應(yīng)引起我們的注意?(1)列豎式計算時要把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這里的個位8+5)(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先寫進位的1,再在個位寫3)(2)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1,不要忘記加進的1(9+2=11還得加上進來的1得12.)(3)橫式上不要忘記寫答案。二、導學1、教師小結(jié):筆算加法應(yīng)注意的問題: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1;橫式上不要忘記寫答案。2、強調(diào)用豎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和格式。三、運用1、筆算:81+19=47+96=25+89=(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2)抽生板演,集體講評,以47+96為例抽生口述計算過程。。(3)學生及時改錯。2、練習四第三題。主題圖,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找出數(shù)學信息:養(yǎng)殖場有小雞85只,公雞59只,母雞77只。)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1),(2)要求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再解答。(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說出算式和算法;糾錯)四、全課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重點難點重點、難點: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自學(一)基本練習1、口算:8+5=7+5=4+9=7+8+1=5+9+1=6+8+1=2、列豎式計算: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抽生板演。59+74=83+68=76+84=集體講評,重點以一題為例口述計算過程。及時改錯,同桌檢查。提問: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生答師小結(jié)后強調(diào)1、忘記加上進位的1。2、兩次進位的書寫格式)(二)設(shè)疑自探1、設(shè)疑激趣,導入新課。出示:書18頁例2統(tǒng)計表,誰能根據(jù)題中的信息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板書學生列式:376+284=請同學們觀察兩個加數(shù)的特點,揭示課題板書。2、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教師評價整理。3、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探。(1)估一估376+284的和大約是多少?(2)如果要想知道準確的得數(shù),你會計算嗎?你認為該選擇什么方法?試一試。(3)選擇筆算時,應(yīng)注意什么?(三)解疑合探。1抽生匯報估算情況。教師小結(jié):在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估算時,一般把加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計和的范圍。2、選擇筆算方法匯報,師板書:376個位上6+4=10,向十位進1,個位寫0。+284十位上7+8+1=16,向百位進1,十位寫0。為什么百位上是3+2=5寫的是6呢?6603、在列豎式計算時,應(yīng)該注意什么呢?(1)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不要忘記寫加號。(2)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強調(diào)先寫進位,再寫本位避免在計算過程中忘記了。)(3)不能忘記加進位1。二、導學1、師小結(jié)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筆算時應(yīng)注意什么。2、強調(diào)書寫格式,提醒學生注意檢查。三、運用1、P18做一做。先獨立做兩題選一題抽生口述計算過程,講評后再做后兩題。2、專家門診。(出示第20頁第7題)135427162+69+543+959――――――――――――――――――――8259601011(1)仔細觀察,找出問題。(2)抽生口述錯在哪里,1小題相同數(shù)位未齊,2小題個位相加滿十未進位,3小題十位百位都沒有加進上來的1。(3)動筆改正,強調(diào)改錯方法和格式。3、提高練。出示:甲+甲乙乙丙生獨立完成,抽生匯報,講評交給學生思考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十位和個位說明甲+1=乙且甲+乙進位了那么甲可以是5、6、7、8,乙可以是6、7、8、9,丙則是1、3、5、7。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應(yīng)注意哪些地方?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練習課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yīng)用法則準確地計算。2、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重點難點重點難點: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教具算式卡片和得數(shù)卡片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課前復習1、口算500+900=140+50=1300+700=400+3700=38+40=70+80=960+500=69+8=60+20=1100+300=24+30=190+30=5+9+1=6+7+1=9+8=1=4+8+1=8+7+1=7+9+1=(1)生在練習本上直接寫出得數(shù)(2)抽生匯報,集體訂正2、先估后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368+459=680+492=986+114=(1)抽生估算。(2)用豎式計算,抽生板演。(3)組織學生集體評議,以1題為例抽生口述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4)強調(diào):筆算加法時應(yīng)注意什么?(數(shù)位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的1,橫式上不要忘記寫答案。)二、基本練習1、處理練習五第5題。419+506=683+279=239+79=365+461=148+630=549+225=(1)生獨立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邊計算,邊檢查。(2)進行集體交流。(3)學生改錯。2、學生游戲中處理書上6題。三、綜合練習
錯題門診:出示:135427163+69+543+9568259601011(1)獨立思考,檢查三道豎式,作出判斷(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斷(3)抽生匯報錯在那里,怎樣改正,強調(diào)改正格式。(4)我們在今后的計算中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四、提高練習1、下面哪兩個數(shù)相加得1000呢?生仔細觀察思考,(提醒觀察每一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把你的答案和同桌交流。出示:536、915、351、85、464、208、649、873、127、792(1)抽生匯報:(536和464,915和85,351和649,127和873)仔細觀察,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組一起討論討論!交流規(guī)律:我發(fā)現(xiàn)他們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是十;十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相加都九師小結(jié):相加是1000的兩個數(shù),都是個位相加剛好滿十,十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相加都是9.五、練習作業(yè)365+461=978+92=683+279=283+79=536+464=846+655=338+751=456+687=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測量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重點難點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自學(一)口答: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用手勢比一比1米,12、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一般是怎樣測的?(一般從0刻度起,將直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在在直尺的什么位置。)(二)引入新課1、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⑴、分小組測量:請同學們觀察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你是怎樣估算的?)然后把估測的結(jié)果填入下表?(分小組活動,組長記錄,看誰估得準)估計測量估計值測量結(jié)果數(shù)學書的長:數(shù)學書的寬:數(shù)學書的厚:⑵、匯報估測結(jié)果,并說說估測的方法。生: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5厘米、厚大約有師:你是怎么估的?生:因為1厘米大約有一個指甲蓋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就有20個指甲蓋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寬有15個指甲蓋那么長,數(shù)學書的厚有1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⑴、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⑵、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發(fā)現(xiàn)測量時所遇到的問題。(數(shù)學書的厚度還不到1厘米(3)板書揭題問:當測量的結(jié)果不夠整厘米數(shù)時怎么辦?(要用到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師:生活中只有米厘米是遠遠不夠的,要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得有比厘米更小的單位―――毫米。(板書:毫米的認識)(三)設(shè)疑自探1、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毫米的那些知識?2、出示自學提綱,生自主學習課本P1——3①在直尺上1厘米的長度里有幾個小格?每個小格表示多少?請在練習本上畫出1,厘米和1毫米。②厘米和毫米是什么關(guān)系?③用直尺再次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將測量的結(jié)果填在數(shù)學書第1頁。二、解疑合探,師導學(建立1毫米1、抽生回答自學提綱①,介紹自己找的毫米。教師結(jié)合刻度尺向?qū)W生介紹1毫米,并數(shù)一數(shù)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2、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讓學生在直尺上指出5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和15毫米(同桌檢查)3、數(shù)一數(shù)0—1,1—2之間有多少毫米,比一比1厘米和10毫米,(觀察直尺)問:你發(fā)現(xiàn)了1厘米和10毫米有什么關(guān)系?(你是怎樣知道的?)板書:1厘米=10毫米(4、及時練:2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50毫米=()厘米30毫米=()毫米(抽生說說是怎樣想的)5、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毫米。(1分硬幣的厚度,銀行卡的厚度,10頁紙的厚度等)6、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一般用“毫米”作單位?(較短的物體和需要比較準確的結(jié)果時,如測量釘子的長度、墨水盒的高度、橡皮檫的厚度等。7、準確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抽生匯報,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師再小結(jié)怎樣認識的。
三、鞏固運用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抽生說①小題為什么是1厘米4毫米。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其中第二題教師先幫助學生理解“用毫米作單位”的意思,學生再獨立完成,最后組織全班交流。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橡皮的厚度、文具盒的長、寬。)四、全課總結(jié)1、今后我們在量比較短的物體長度或要求比較精確時,就可以用毫米作單位。2、這節(jié)課你還收獲了那些知識?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重點難點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具教師準備米尺、學生每人準備一根20厘米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自學(一)基本練習:學生比一比,說一說1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長?(學生比,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你能給這些單位按照大小排隊嗎?(1米>1厘米>1毫米)這些單位間有什么關(guān)系?(抽生說,師板書:1米=100厘米填一填:1米=()厘米1厘米=()毫米400厘米=()米27毫米=()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抽生板演,其余學生練習本上完成,再集體訂正。)設(shè)疑自探(一)設(shè)疑激趣,導入新課1、學生動手測量課桌桌面的長、寬。師:昨天同學們和聰聰已經(jīng)量出了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今天老師還想知道桌面的長度你們會量嗎?學生動手操作:(1)兩人為一組測量的長。(生測量,教師巡視,及時指導。)(2)全班交流,問:你們都用什么作單位來測量的?怎樣測的?(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師:有時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很大、不方便,需要學習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板書揭題:分米的認識)2、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問:根據(jù)課題,你想知道分米的那些知識?3、出示自學提綱,生自學P4(1)分米和厘米有什么關(guān)系?在直尺上1厘米1厘米(2)如果將厘米、米、分米排大小,應(yīng)怎樣安排?三、解疑合探,師導學(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1、抽生回答問題①,結(jié)合刻度尺講解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1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齊讀3及時練:2分米=()厘米4分米=()厘米50厘米=()分米30厘米=()分米2、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用你的拇指按在0刻度處,另一只手的食指按在10刻度處,感受一下1分米有多長。3、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4、同桌互相比劃1分米的長度。5、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鋼筆的長,電燈開關(guān)盒。)6、解決問題②,在直尺上10厘米10厘米的數(shù),數(shù)到50厘米,問:50厘米是幾分米?7、出示米尺,學生1分米1分米的數(shù),問:米尺有幾分米?(生答師板書)1米=10分米)及時練:3米=()分米6米=()分米20分米=()米40分米=()米8、練:用分米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估的,然后再測量)四、運用發(fā)展1、練習一的第三題(教師指導完成,先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方法估計的,再動手測量)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一條褲子長9分米()(2)一張床長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出示題后,同桌討論完成,然后在全班訂正,并把錯的改正。3、填空:1分米=()厘米=()毫米5分米=()厘米=()毫米30厘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抽生說第⑴題,其余3個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全班交流。4、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文具盒長2()跳繩長2()蠟筆長6()曲別針長27()課桌高7()鐵釘長28()粉筆長約75()語文書厚8()5、按從大到小給毫米、分米、厘米、米排隊。6、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四題和第五題,再集體訂正。五、全課總結(jié):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用手勢邊比劃邊回憶所學的長度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抽生說,師板書: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問:我們可以看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你知道在長度單位中還有沒有比米更大的單位呢?(引出課題:千米)二、認識千米1、說說你了解的有關(guān)千米的知識有哪些?2、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抽生匯報從圖中觀察到什么,引導學生理解路標的含義,理解到葉鎮(zhèn)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3、小結(jié):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三、建立1千米師:你知道1千米1、課前實踐:①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00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2個100米有多遠,3個100③如果我們要走1000米,應(yīng)走多少個100米?(④學生分成4個大組,一組一組的走,按平時的速度走??匆豢醋咄?千米2、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①問:你平時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大約走了今天這么多時間?(學生說)②教師舉例介紹:從北轉(zhuǎn)盤到皇冠燈大約就是1千米東山門到紅綠燈大約1千米學校操場的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3、問:1千米有多少米?用米尺量多少次是1千米板書:1千米=4、問: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千米作單位?小組交流,再全班匯報。(鐵路長、城市間的距離、汽車的速度······)5、教師告訴學生射洪到金華20千米,到綿陽大約120千米。(到成都四、運用發(fā)展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指導學生先觀察出行的方式,了解誰快、誰慢,再動手連線2、第4題(結(jié)合第1題做)3、指導完成第2題(生獨立完成,再讀一讀)4、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大樹高約10()火車每小時行120()馬拉松跑全場42()飛機每小時飛行800()大橋長約27()雙人床長2()一顆發(fā)夾長50()小明身高13()5、完成練習二第5題五、全課總結(jié):千米是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常用來表示長的路程。,如兩地之間的距離或者各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等等。(具體舉例)1千米=問:這節(jié)課你還學到了什么?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單位換算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記住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形成知識網(wǎng)絡(luò)。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知識鏈接。1、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進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強調(diào):(在米以內(nèi)的長度單位中,兩個相鄰的單位進率是10,只有米與千米的進率是1000.)(出示板書后,讀一讀,閉眼想一想)2、填一填(開火車答題,其余學生判斷)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新知講授。1、出示:3千米=(①提示或抽生說:1千米3千米里有幾個13千米②師小結(jié):因為1千米=1000米,3千米有3個1千米,就是3個1000米,1000×3=③學生說一說過程。2、練:8千米=()米6千米=(3、出示5000米=(提示:多少米是1千米?(10005000里有多少個1000?5000里有幾個千米?小結(jié):因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個1000米,也就是5千米。4、練4000米=(5、完成P8的做一做6、小結(jié):無論是高級單位千米換算成低級的米,還是把低級單位米換算成高級的千米,都必須根據(jù)米和千米之間的進率去想,所以要記住1千米=三、鞏固練習。1、獨立完成練習二第3題①3500米=()千米()米(引導學生想:因為1000米=1千米,3500米里面有3個1000米還剩500米,所以3500米=3千米500米練:2600米=()千米()米②4千米600米=()米(想:1千米=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再加600米是4600米練:3千米20米③7千米—5000米=()米(想:因為得數(shù)的單位是米,所以先把7千米換成練:8千米-2000米=()千米④4000米+6000米=(四、課堂總結(jié):單位的換算過程是根據(jù)什么來換算的?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例五及練習二的第三題、第五題、第六題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記住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形成知識網(wǎng)絡(luò)。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回憶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閉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你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抽生說,師板書。)你能說一說這些長度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嗎?先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再齊讀2遍。教師用手形圖記憶長度單位:千米是老大,米在后面跑,分米緊跟隨,厘米使勁追,毫米落在后。填一填。4千米=()米300厘米=(8厘米=()毫米40毫米=()厘米6000米=()千米5分米=((先獨立完成,再抽生匯報,說說你是怎樣想的)6000米+4000米=()千米7千米—2000米用適當?shù)拈L度單位填空。一塊木板長約3()一把尺子長20()一棟教學樓高約20()一輛汽車每小時行80()一只長頸鹿高約6()小剛身高約125()飛機每小時飛行952()一個文具盒厚約3()(同桌口頭填,然后全班交流。)課桌寬4()比大小。6厘米()6毫米100毫米()10厘米3厘米()65毫米180分米()14000米()4千米9分米()(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說一說怎樣想的?)4、5、6題每個題處理后教師都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解決這類題的方法。7、媽媽有1米長的絲帶,裝飾衣服用了40厘米,裝飾裙子又用了52 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2、學會換算質(zhì)量單位。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難點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難點: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zhì)量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自學(一)回憶舊知我們學過哪些質(zhì)量單位?回憶1克,1千克各有多重?(板書1千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zhì)量用克或千克作單位?(1個2分硬幣約重1克,2袋鹽重1千克)(二)引入:今天我們學習比千克更大的質(zhì)量單位——克(板書:噸)(三)設(shè)疑自探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2、出示自學提綱,生自學P11——12(1)噸和千克有什么關(guān)系?(2)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zhì)量合起來大約是1噸?二、解疑合探,師導學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zhì)量概念師:1噸里有1000個1千克,也就是1000個兩袋鹽重1噸。如果一個同學體重大約25千克,那么4個同學的體重合起來是多少?402、同桌同學匯報體重,互相背一背,閉眼想象40個同學合起來的重量是1噸。3、問:噸是用來表示哪些物體的重量的質(zhì)量單位?噸和千克有什么關(guān)系?(生回答,師小結(jié):(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zhì)量單位。(2)1噸=10004、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可以用噸來表示?(計量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質(zhì)量用噸作單位)5、回顧質(zhì)量單位進率,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6、判斷:(1)相鄰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進率是1000(2)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進率是1000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解決問題(討論過橋方案)1、看書P11,理解圖意師:一天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分別是小熊,小馬,小牛,小鹿要到河對岸去玩耍,來到小河邊它們能同時過這座小橋嗎?為什么?(學生看書,理解圖意,并完整敘述圖意)2、理解限重1噸的意思問:(1)小動物要過橋,看見“限重1噸”的牌子。誰能說“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2)1噸到底有多重,從圖中找一找,說說哪些動物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3、討論過橋方案,選擇最優(yōu)策略師: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1)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2)問:他們可以怎樣過橋?(一個一個的;兩個兩個的;三個三個的)(3)思考: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既節(jié)省時間,又不超重?(4)問:三個三個的過,可以哪三個小動物一起過橋?(生在練習本上用算式表示)(5)全班交流匯報4、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及時練:7噸=()千克10噸=()千克9000千克=()噸4000千克=()噸(2)匯報,同桌互相說出換算過程。四、運用發(fā)展1、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獨立完成,抽生回報。)2、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生獨立做題,集體訂正,師強調(diào)格式)3、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同桌說說可以怎樣裝車,再全班交流,師板書)五、全課總結(jié):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zhì)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2、能聯(lián)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shù)學知識。3、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重點難點能聯(lián)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shù)學。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1、復習長度單位:(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生說師板書)(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3)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出示后,齊讀兩遍)2、復習質(zhì)量單位(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zhì)量單位。(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3)克,千克,噸,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師板書,生齊讀)二、聯(lián)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nèi)容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nèi)容。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二)學生匯報社會調(diào)查情況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zhì)量知識。三、基本練習1、填空:(先獨立做再評講,抽生匯報后面3道題的計算過程)7噸=()千克8000千克=()噸9000千克+1噸=()噸1500千克—500千克=()噸1噸—700千克=()千克2400千克+1600千克=()噸5噸—900千克=()噸()千克4噸28千克=()千克2噸800千克=()千克3450千克=()噸()千克2045千克=()噸()千克(小結(jié):單位不一樣的不能直接比較,必須先化統(tǒng)一才能相加減。)2、填上合適的單位。一輛貨車載重量8()一個雞蛋重60()一個小朋友重30()一袋大米重20()一個梨約重30()一艘輪船的載重量80()2、在括號里填上>,<或=。(先同桌互說比較的過程,再抽生匯報)2噸()1000千克200千克()1噸4噸()400千克9000克()9千克1噸()1000克8000克()5400千克3、判斷。(出示題后,生思考,然后一個題一個題手勢判斷,再抽生匯報)(1)爸爸的體重時65噸。()(2)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60千克。()(3)一只母雞重3000克。()(4)一個提包重2000千克。()(5)小明每分鐘走3千米。()(6)京九鐵路長2536米。()(7)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4、一輛載重4噸的貨車,裝有6臺重700千克的機器,它超載了嗎?)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萬以內(nèi)數(shù)連續(xù)退位減法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guān)的應(yīng)用題。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難點重點、難點: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自學(一)、基本練習1、口算:13—517—815—614—914—812—712—611—310—415—713—916—82、筆算:51—3467—48(1)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抽生板演。(2)集體講評,重點以一題為例口述計算過程。(3)及時改錯,同桌檢查。(二)設(shè)疑自探1、設(shè)疑激趣(1)、出示教材第22頁的情境圖。抽生講解圖意,反饋信息,找出問題。(2)、師結(jié)合線段圖來分析。348千米348千米大理?千米昆明麗江517千米(3)抽生口述算式517-348(板書課題)2、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提問評價整理。3、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探(1)估一估結(jié)果是多少?(2)那你能計算出準確結(jié)果嗎?試一試(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3)計算的過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問題,同桌之間交流一下。(4)你認為在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三)解疑合探(1)抽生匯報估算結(jié)果(2)抽生匯報算法。(3)教師引導,突破重點。為什么十位上的得數(shù)是6,百位是1?集體討論,(學生個人、集體口述過程)517-517-348169(4)抽生匯報:在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時,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再減,十位上不夠減,再從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數(shù)加起來減。二、導學(1)師小結(jié)筆算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2)集訓:(抽生板演后教師針對講評,選一題抽生口述計算過程。)745-679=612-349=459-78=三應(yīng)用:731—645538—69923—895617—37補充:1口算12-5=11-7=10-6=17-9=13-4=15-7=12-5=14-7=12-6=15-6=2筆算594-129=6743-57=745-679=829-287=3、引導學生完成例題2現(xiàn)在把367改成3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307-189=在計算時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小結(jié):0上有點當9用。)抽生反復說計算過程,鞏固算理。及時練習:402-367=503-238=應(yīng)用1、獨立完成25頁第1、4題2、判斷對錯:32162873241582
-93()-473()-2538()-847()
2381454786675(學生獨立思考,用手勢判斷再改錯,強調(diào)該錯格式,師再一次強調(diào)筆算注意事項)作業(yè):425-257=604-285=701-246=806-587=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難點被減數(shù)中間和末尾都是0的連續(xù)退位的減法。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舊引新1、口算(開火車):13-8=80-3=100-10=1000-200=600-30=410-40=12—510—4100—5513—715—9100—282、計算:367-189=(獨立完成,全班講評,抽生口述退位的過程。)強調(diào)筆算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提醒學生注意檢查。二、探究新知1、出示:500-185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你能用什么方法計算這道題呢?先自己仔細思考一下,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1)抽生匯報算法(2)請用豎式計算的學生板演板演:500-185=315500-185為什么十位的0-8=1?315(體會0上有點當作9的意義。)(3)抽生口述計算過程。(先算個位,0-5不夠減,向十位退1,十位是0向百位退1,在十位做10個十,退1個十給個位做10個一,10-5=5.十位10退1剩9,9-8=1.百位5退1剩4,4-1=3)(全班學生齊說計算過程,體會被減數(shù)末尾是0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2、練習:計算400-264=2000-784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抽生板演并口述計算過程觀察思考:在計算中,被減數(shù)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0退位后,計算時要用9減)三、鞏固練習:計算下面各題605-289=800-521=1000-876=710-408=(1)抽生板演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2)全班統(tǒng)一評講,選擇1000-876為例,口述計算過程(個位0減6不夠,向十位退位1,十位沒有向百位退1,百位沒有向千位退1,個位10-6=4,十位9-7=2,百位9-8=1,千位退1后為0不寫。),讓學生體會為什么“0”退位后作9減。四、課堂小結(jié):(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2)計算中應(yīng)注意什么?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法練習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鞏固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2、增強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1、口算26-18=76-64=340-70=550-25=45-27=127-18=290-190=600-140=13-8=24-9=15-7=12-4=300-20=700-50=(1)學生先自己獨立口答(2)抽生口答,全班判斷,自覺糾錯。2、筆算246473400710-168-279-165-607(1)抽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2)全班講評,以400-165為例抽生口述計算過程(為什么十位上的0-6=3?強調(diào)0上有點當9用。)(3)提問:在計算筆算減法時應(yīng)注意什么?抽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二、基本練習1、計算下面各題,比一比,誰的計算最認真。914-876=600-497=507-436=652-237=900-678=801-254=(1)分男生、女生比賽完成,男生做第一排,女生做第二排,提醒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查。(2)抽生匯報,集體講評(3)各抽一人以600-497,801-254為例說計算方法。師強調(diào):哪一位不夠減就向前一位退1作十再減2、解決問題。(1)小明的媽媽要買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給售貨員500元,應(yīng)該找回多少元?學生讀題2遍,收集信息問題。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講評,提醒解題書寫格式,完整解答(2)停車場原來停車206輛,開走了128輛,還剩多少輛?又開來47輛,這時停車場有車多少輛?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強調(diào)解答連續(xù)兩問應(yīng)用題的解題格式。三、提高練習出示:小明家、小紅家和學校在同一條路上。小紅:我家到學校有312米小明:我家到學校只有155米引導:小明家到小紅家有多遠?他們兩家和學校的位置有幾種情況?(1)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2)抽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在學校兩側(cè)和在學校同一側(cè)都抽學生演示。師板書,并畫出線段圖小明在學校的左邊,小紅在學校的右邊,算式是312+155=467(米)小紅和小明都在學校的一邊,算式是312-155=157(米)師小結(jié):小明小紅家和學校的位置有兩種情況,當他們在學校的兩邊時,用加法計算,當他們在學校的同一邊時用減法計算。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通過創(chuàng)設(shè)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重點難點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知識再現(xiàn)。1、根據(jù)137+254=391,寫出一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2、抽生匯報:391-137=254391-254=137(師根據(jù)學生書寫的算式引導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匯報小結(jié))(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和減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師小結(jié):加減法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今天我們就要運用他們的聯(lián)系來解決問題。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昨天老師在超市時買了一套135元的衣服和一雙48元的鞋,一共要花多少錢呢?(1)生獨自在練習本上列式并計算(2)抽生匯報板書:135+48=183(元)
1
3
5+
4
8
1
8
3是不是183元呢?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算的對不對呢?就是要驗算,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究加法的驗算方法。板書:加法的驗算三、探究學習
現(xiàn)在請孩子們和小組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該怎樣進行加法的驗算?(1)學生小組活動,探究驗算方法并作好記錄。(2)組織學生進行匯報,說出為什么要這樣檢驗?師板書:(1)用183-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48。(2)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次,看得數(shù)是不是183。(3)用183-48,看得數(shù)是不是135。(如果學生說出重加一遍的方法也應(yīng)當肯定,要向?qū)W生說明這樣可能受第一次計算錯誤的影響。)教師小結(jié):在驗算加法時,我們可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次,看結(jié)果是否相同,根據(jù)這個方法可以利用豎式從下向上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減一個加數(shù),看結(jié)果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驗算時喜歡哪種方法就可以用哪種!四、鞏固測評1、用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本上完成書上27頁做一做?。?)抽2人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完成(2)集體評議教師板書不同的驗算方法,提醒學生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法驗算即可,并強調(diào)驗算的書寫格式。(3)學生自覺糾錯2、出示:在下面括號里填上相同的數(shù)字,使算式成立。()()()+()()()1332師:相信聰明的孩子一定會很快完成的,認真開動腦筋哦!生獨立嘗試,再抽生匯報,師小結(jié)此類題目的思考方法。四、全課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減法的驗算。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3、培養(yǎng)學生檢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重點難點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自學(一)、基本練習1、計算并驗算:254+5302、依據(jù)487—226=261寫出一個加法算式、一個減法算式3、抽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書寫的算式讓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匯報小結(jié)。板書: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生獨立寫出算式。抽生匯報,師板書。(二)、設(shè)疑自探1、設(shè)疑激趣,導入新課一雙鞋和一套衣服需要183元,老師付給200元,售貨員阿姨該找給老師多少錢呢?200-183=17(元)我們要如何檢驗減法計算的是不是正確呢?今天我們學習減法的驗算。2、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師評議整理。3、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探。(1)你能用哪些方法來驗算減法呢?把你想到的方法記錄下來。(2)通過驗算,你能小結(jié)減法的驗算的方法嗎?(三)解疑合探抽生匯報交流1、(200—17是否等于183;2、17+183是否等于200;)3、引導學生小結(jié)(板書: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二、導學教師小結(jié):1、我們在進行減法的驗算時,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用被減數(shù)減去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shù),另一種是用減數(shù)加差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shù)。(如果不等于就說明算錯了。)2、強調(diào)驗算的書寫格式3、強調(diào)橫式上得數(shù)的書寫。三、運用1、完成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1)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并驗算(2)集體交流,改正錯誤
2、錯題門診。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2
2
3
1
2
9
7
3
9
2
41(1)生自己找出錯誤,提問學生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錯誤的,能用驗算的方法找錯嗎?請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找錯的,如1小題可用147-129看得數(shù)是否是28,或者用129+28看得數(shù)是否是147.并獨立改正(2)抽生匯報。(3)這些題可以提醒我們什么?(4)向?qū)W生說明計算時要求驗算的寫出驗算,沒有要求驗算的要在練習本上驗算,養(yǎng)成驗算的良好習慣。3、用0,1,2,……9這十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你可以嗎?+四、全課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整理和復習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結(jié)合實際問題加強計算。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基礎(chǔ)練習1、口算(簡單的加減法練習)43+27=51+18=26+34=68+12=15+17=70-31=170-90=450-70=84-48=210-50=880-500=700+300=60+260=410-90=720-40=(1)學生自己先獨立口算各題,在練習本上只寫得數(shù)。(2)找一列同學開火車口答各題,其余同學判斷并糾錯小結(jié):在做口算時,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2、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定時作業(yè)前兩小題要驗算)
274+138=
207-168=245+155=500-326=(1)抽生板演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中計算。(2)全班統(tǒng)一評講,選擇274+138強調(diào)連續(xù)進位加法應(yīng)注意的問題,500-326為例強調(diào)被減數(shù)有0的減法計算(3)筆算加減法要注意什么?(4)改錯。二、綜合練習1、出示書32頁2題的情境圖。仔細觀察情境圖,從圖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上層126本,中層157本,下層95本。)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學生在小組內(nèi)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小組匯報,集體講評教師板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問題1、上層和中層一共有多少本書?(126+157=283本)問題2、中層比下層少多少本?(157-95=58本)問題3、上層、中層和下層一共有多少本?(126+157+95=378本)師:在提問時,你用了有幾個信息呢?小結(jié):我們在編寫應(yīng)用題時至少要有兩個信息。2、練習:果園有蘋果樹287棵,有桃樹394棵,梨樹405棵。(1)請根據(jù)告訴的信息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2)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3)抽生匯報,講評糾錯。三、提高練習出示書33頁2題情境圖1、從圖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用900個雞蛋孵小雞,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2、引導解決第一問: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雞?要求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雞必須知道哪些信息?(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小雞)該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生獨立列式)337+118=455(只)3、生獨立完成余下問題。4、抽生匯報,說一說解決的問題是根據(jù)的哪些信息,集體講評。四、作業(yè)1、完成課本練習八的第1題,獨立完成在書上,提醒學生注意檢查,再集體訂正。2、列豎式計算:345-114709-573600-395254+367725+538359+471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2、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3、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重點難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鋪墊。1、聽算練習:6×49×35×79×78×37×54×86×82、組織學生進行口答練習,集體訂正。(以填空的形式出現(xiàn))①6個十是()12個十是()②8個百是()10個百是()二、實踐探究。1.教學主題圖。①出示第68頁主題圖。仔細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指名匯報,師板書出完整的應(yīng)用題)②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想好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說說怎樣列式,解決你提出的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后指名匯報。③哪些算式是你會計算的?把你會計算的算出來。學生計算出會算的算式的結(jié)果,觀察不會計算的算式。④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兩遍。你想知道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哪些知識?自學提綱:A,為什么這樣列式?B.怎么計算?C.為什么這樣計算2.引導學生學習10乘一位數(shù)。①出示例1中的圖(1)及題(1)。從圖和題中你了解除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抽生匯報,你能列式解答這兩個問題嗎?你是怎樣計算出結(jié)果的?把你的算法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指名匯報。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三種算法:A、2×9=18(元),想9個2的和是18,2×10=20(元),想9個2再加1個2就是10個2,18+2=20;B、10個2相加是20;C、可以把2×10看成2個10,2個10相加等于20.eq\o\ac(○,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一行。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3、學習幾十乘一位數(shù)。①出示例1中的圖(2)及題(2),指導學生理解題意。誰能列式解答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想好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計算,指名匯報算法。②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二行。4.小結(jié)。怎樣計算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怎樣計算?引導學生歸納算法:計算時可以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中零前面的數(shù)與一位數(shù)相乘,計算出積后,再看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三、鞏固練習。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三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計算方法。2、指導學生完成第69頁“做一做”。巡視,指導,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3、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2、3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怎樣列式解答?做完后和同桌交流解答方法。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上課時間教學目標1、能結(jié)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體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掌握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估算。2、體會估算的優(yōu)點,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重點難點1、結(jié)合具體情景,體驗估算過程,了解估算方法。2、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具教學過程旁批1旁批2旁批3一、復習鋪墊。1、口算:6×300=7×40=800×4=500×2=600×7=800×5=3×90=9×6002.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37212496613、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你是怎樣想的?294896104510397二、實踐探究。1.出示例2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同桌交流。你能根據(jù)編出用乘法計算的題目嗎?抽生匯報編的題目。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你想知道哪些知識?怎么估算?自學提綱:
a.哪一個因數(shù)不變?B。估算哪一個因數(shù)?c。這個因數(shù)怎么估算?看書,自學,教師巡視匯報,交流。師生解疑合探2.教學例2。eq\o\ac(○,1)出示例2:大約用多少元?(帶250元買門票夠嗎?)你是怎樣想的?和小組的同學討論一下。eq\o\ac(○,2)引導學生計算29乘8,看所得的積是否在250以內(nèi)。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后匯報。eq\o\ac(○,3)不直接計算怎么知道29×8大約得多少呢?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怎樣用我們過去學過的算法得出最接近的結(jié)果?引導學生從估算方面想:把哪個因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我們就會算了?eq\o\ac(○,4)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想好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有困難的可以看書P20,小精靈怎么說的?集體反饋,匯報算法:29接近30,30×8=240,29×8大約得240,可以用約等號“≈”來表示。板書:29×8≈240(元)⑤250元夠買門票嗎?為什么?⑥及時訓練:估算:52×7≈6×78≈296×6≈504×4≈373×5≈258×9≈435×6≈2、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0頁“做一做”。讓學生做完后思考:①在估算過程中,什么變了?是怎樣變的?什么沒變?②和同桌說說這幾道題的估算過程。3.小結(jié)。我們是怎樣進行估算的?估算時怎樣把一個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橫式中的算式和結(jié)果用什么符號連接?引導學生歸納估算方法??偨Y(jié):可以把多位數(shù)看成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數(shù),再用這個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與一位數(shù)相乘,就能得出估算的結(jié)果。三、鞏固練習。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指名匯報,讓學生說說是怎樣估算的。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5~7題。怎樣列式解答?算完后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四、作業(yè):82×5≈47×8≈397×6≈715×9≈課后心得(1)課后心得(2)課后心得(3)進度第章(單元)第節(jié)(課)第課時課型備課時間課題(內(nèi)容)倍的認識上課時間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倍”的概念,建立有關(guān)“倍”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重點難點認識“倍”.教具電腦及教學軟件、圖片、投影片.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師范大學《酒水與酒吧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大學《管理研究方法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工業(yè)大學《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體育職業(yè)學院《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及應(yīng)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現(xiàn)場總線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忻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戰(zhàn)略與公司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呼倫貝爾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鄉(xiāng)土中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作辦學合同的請示-文書模板
- 云南藝術(shù)學院文華學院《數(shù)字交互設(shè)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冀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知識點歸納復習針對練習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專題17 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綜合題-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
- 語文學習任務(wù)群的解讀及設(shè)計要領(lǐng)
- 2024年山東省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光伏發(fā)電站項目安全技術(shù)交底資料
- 富血小板血漿(PRP)臨床實踐與病例分享課件
- 光伏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護理科研》課件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級上冊物理《開啟科學探索之旅》教學設(shè)計
- 年產(chǎn)1萬噸的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全流程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拿地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作業(yè)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