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背誦(中考復習必背)_第1頁
2024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背誦(中考復習必背)_第2頁
2024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背誦(中考復習必背)_第3頁
2024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背誦(中考復習必背)_第4頁
2024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背誦(中考復習必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知識清單

古詩文默寫:七上

一、通過誦讀,形成語感,加強背

誦。

(一)要據意辨析同音異義詞

(二)要辨形關注同音異形詞

五、觀察句式,利用整齊相似的句

(三)要留心語句順序

式,加強背誦

(四)要強化記憶生僻字

知識磕理

壹;解題技巧

古詩文默寫的應考策略

1.辨明名句(篇)的特征,抓住復習重點

一般能成為名句(篇)的文句,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

(1)巧用修辭,意蘊深刻。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寓含哲理,令人深思。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情景交融,意味深長。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情感積極,警策勵志。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凡是有以上特點之一的名句(篇)均是中考復習的重點。

2.反復誦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對于學生學習詩詞來說,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通過反復誦讀,理解句意,理

解文意。反過來能“見義知句”。

3.歸納積累

就是將相關的詩文名句按照不同的類別歸類整理。如“送別類、懷鄉(xiāng)類、愛國類、理想類、描寫類(花

鳥樹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并把它們做成卡片,便于比較記憶。

4.聯(lián)想積累

借助類比、聯(lián)想的方式積累名句。要求大腦中有“名句意識”:看到一個派別就聯(lián)想到相應作家的名句;

看到某個作家,就聯(lián)想到他寫過的名句;看到某篇文章、某首詩詞的題目,就聯(lián)想到里面的名句;看到一個名

句,就聯(lián)想到和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句。例如:由范仲淹就能想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看見《游山西村》就能想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造句積累

自己平時可以仿照中考題“理解型默寫”的要求設置情境,運用名句寫一個文段,把與內容、情感、思

想相關的名句組織進去,這樣既形成了系統(tǒng),又靈活運用了知識。

一、《觀滄海》(曹操)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

2、水何澹澹,山島辣峙。

3、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5、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

6.《觀滄海》中統(tǒng)領全篇,點明地點和觀察對象的句子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J

7.《觀滄?!分忻鑼懘蠛邮?、山島高聳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8.《觀滄海)中描繪草木生機勃勃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9.《觀滄?!分惺惆l(fā)氣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

鷺。

10.曹操的《觀滄?!芬辉娪洈⒌谋磉_方式交代地點和事件的詩句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1.《觀滄?!芬辉娭忻鑼懥耸幯暮Kc聳立的山島,兩者動靜結合,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

與威嚴的詩句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2.《觀滄海》一詩中描寫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3.《觀滄?!芬辉娭性敿殞懺娙艘姷降木跋蟮木渥邮牵簶淠緩呐?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14.《觀滄?!分?,描寫詩人奇特想象(虛寫),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遠大抱負(抒發(fā)詩人雄心壯

志)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15.《觀滄?!芬辉娭校鑼懖菽揪吧木渥邮牵簶淠緩纳?百草豐茂。

16.《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動蕩,山島高聳突兀(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

峙。

17.《觀滄?!芬辉娭校哂絮r明的季節(jié)特征,描繪了大海壯闊的景象的詩句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p>

18.曹操《觀滄?!分性娋洹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以奇特想象創(chuàng)造出大海渾

涵萬物、氣宇蓋世的藝術境界。

19.《觀滄?!分?,寫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寫大海神奇壯觀的語句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20.曹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廣闊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在《觀滄?!分兴谩叭招侵?

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詩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雄偉景象。

21.《觀滄?!分忻鑼懘蠛P蹅验煹脑娋涫牵呵镲L蕭瑟,洪波涌起。

22.盛夏時節(jié),美麗的景區(qū)吸引了眾多游客??吹胶呉黄粲羰[蔥,人們不禁想起曹操《觀滄?!分?/p>

“樹木從生,百草豐茂”這兩句詩。

23.曹操《觀滄?!分幸辉娭信c毛澤東詞《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蕭瑟秋風今又是意思相近

的詩句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24.《觀滄?!分械摹八五e?山島竦峙”,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山水相連景象。

25.曹操在《觀滄海》中描寫海島草木茂盛,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的詩句是: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26.曹操《觀滄?!分性娋洹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笔惆l(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

3

業(yè)的宏偉抱負。

27.曹操《觀滄海》中“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兩句抒寫了鮮明的季節(jié)特征,描繪了大海壯闊的景象。

28.曹操《觀滄?!分凶钅鼙磉_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p>

29.《觀滄海》以吞吐日月的氣象引發(fā)了曹操氣壯山河的豪情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遙有此寄》)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點明了時令又表達了漂泊之感和落

寞之情的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p>

4.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

(將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離愁)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楊花

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運用豐富想象和擬人手法,借月亮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

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是

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中以景襯情,并寫朋友被貶之地偏遠的句子是: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使本來無知無情地明月

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寫景兼點時令,含有漂泊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guī)

啼,而“聞道龍標過五溪”句寫聞訊,暗含悲痛之意,表現(xiàn)旅途艱難。

10.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選取兩種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

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側的氣氛的兩句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1.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再扣詩題中“遙有此寄”四字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

且,隨君直到夜郎西”。

12.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融情入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楊花落

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3.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借月亮,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

4

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p>

1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既點明了時令又表達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楊花落

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句子是:“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p>

16.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將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離愁的詩句是:我寄愁心

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的句子是:“我寄愁

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眱删溥x取兩種富有季節(jié)

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側的氣氛。

19.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的詩句,李白在《聞王昌齡左

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與之類似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0.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借景抒情,既點

明時令,又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

三、《次北固山下》(王灣)

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2、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6.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

段?!?/p>

7.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把江水浩淼平闊,輕風柔和,波平浪靜的景色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的句子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p>

8.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深切眷戀的句子是: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9.王灣在《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兩句中,借大雁抒發(fā)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10.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xiàn)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蘊涵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

5

解體之時的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1.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現(xiàn)因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海日生殘

夜,江春入舊年。

12.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對仗工整表現(xiàn)時序交替,蘊含哲理,對未來憧憬,寄寓希望的句子:是: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p>

13.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采用“以小景傳大景之神”的寫法,寫出

了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景色。

14.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

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5.思親之情,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吟詠的永恒主題,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

陽邊就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深切眷戀。

16.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

帆懸。

17.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以小景與大景相互映襯,寫出

江面開闊景象)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8..《次北固山下》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富有哲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見于言外”,

留傳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9.談起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我們會想到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對偶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0.《次北固山下》中描寫平野開闊、波平浪靜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1.《次北固山下》中表現(xiàn)舊事物中孕育著新事物給人以積極樂觀鼓舞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

舊年。

22.《次北固山下》中,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

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3.用雁兒送信,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的句子是:“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p>

24.王灣《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誦出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積極向上的富有藝術魅

力的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5.《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兒送信,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的句子:“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p>

26.鄉(xiāng)愁,是縈繞在詩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愫。王灣行舟江上,把鄉(xiāng)愁寄予遠飛的大雁,輕吟:“鄉(xiāng)書

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保ā洞伪惫躺较隆罚?/p>

6

27.《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寫景逼真,蘊含著一種自然理趣,同時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

力量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8.聯(lián)歡會上,班主任引用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表達辭舊迎新之意,并以

此勉勵大家以積極樂觀心態(tài)面向未來。

29.我們要堅持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早日把我市建設成如王灣在《次北固山下》

中所描繪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一樣的生態(tài)家園。.

四、《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天凈沙?秋思》中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羈旅漂泊的游子

形象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用白描的手法勾畫

漂泊羈旅圖。

7.秋風落日,飛鳥歸林,往往能夠引起離家漂泊游子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這種亙古不變的愁情,是聯(lián)系

家與遠方的紐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敝笔阈匾?,抒發(fā)了倦于漂泊

的孤寂凄苦之情。

8.用一幅清雅、安適的畫面反襯出天涯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小橋流水人家。

9.《天凈沙?秋思》中點明豐旨的名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天凈沙?秋思》中點明特定時間,渲染悲涼氣氛,表達羈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

涯。

11.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寫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2.該曲的主旨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將不同景物組接在一起,從正反兩反面拱托出羈旅

游子內心的凄楚與悲愴(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繪了一幅秋原黃昏行旅圖)。

7

14.《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與白樸的《天凈沙?秋

思》中“抓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兩句寫法相同,意境相似。

15.在我國古典詩歌中,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來抒寫思念之烈或離別之苦,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下

五、《〈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一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二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一《學而》

21.與人交往,我們應該有君子風范。即使不被別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論語》十二章》

中所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

欲,不逾矩?!币灰弧稙檎?/p>

4、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一《為政》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一一

《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灰弧队阂病?/p>

22.缺少思考的學習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學習則常常陷入疑惑。這個意思用《(論語〉十二章》中

的句子表達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一一《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一《述而?/p>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币灰弧蹲雍薄?/p>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23.《(論語)十二章》中表達了要樂于學習,沉浸于學習,充分感受學習樂趣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币灰弧蹲訌垺?/p>

13.《(論語)十二章》中強調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學習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句子是: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

14.《〈論語〉十二則》中,論述學習的三個層次的語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5.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孔子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6.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來表達“只學習、不思考,

就會迷惘;只思考、不學習,思考也會陷入困境”的觀點;引用《論語》中的“三人行,

必有我?guī)熝伞!眮肀磉_“與眾人相處,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的觀點。

17.曾子每天從哪三個方面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8.《(論語)十二章》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歡迎。

19.臨近畢業(yè),小李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的話“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鼓勵同學們堅守志向,

迎接挑戰(zhàn)。

20.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樂。

21.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

在其中。

22.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孔子教導我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二章》)

23.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正如孔子所說的“堂

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4.《論語》中說既要廣博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又要切合實際地多想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的句子

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5.《(論語)十二章》中感嘆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26.孔子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7.哪怕是個普通人必須有志向而不可輕易改變(勸誡我們不要玩物喪志的句子):三軍可奪帥也,匹

夫不可奪志也。.

28.《(論語)十二章》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歡迎。

29.與人交往,我們應該有君子風范。即使不被別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論語》十二章》

中所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0.缺少思考的學習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學習則常常陷入疑惑。這個意思用《(論語〉十二章》中

的句子表達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1.《(論語)十二章》中表達了要樂于學習,沉浸于學習,充分感受學習樂趣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

32.《(論語)十二章》中感嘆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4.《論語》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提醒自己不要惱怒焦慮,應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

35.《論語》中“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人們,時常復習,獨立思考,將知識融會貫通,才

能獲得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

六、《峨眉山月歌》(李白)

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峨眉山月歌》點明遠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之情的句子是: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7.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8.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寫月光柔柔,水面波光粼粼,月影輕盈流動的美景的句子是:峨眉山月半輪

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9.《峨眉山月歌》中李白連用三個地名寄托也無法釋懷的心緒: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0.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接著明寫月映清江美景,

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o

1L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

不見下渝州。

12.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所寫的外出遠行闖蕩,漸離友人的思念一一“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

下渝州”。

1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點明遠游時令,描寫青山吐月、江映山影的詩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14.《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

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之妙。

15.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利用山、月、江水等的融合變幻,

襯托出詩人即將離開故鄉(xiāng)時的復雜情感。

10

七《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1.《江南逢李龜年》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

節(jié)又逢君。

2.《江南逢李龜年》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詩句是:岐王

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

量,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4.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言過去之盛,為下文做鋪墊的兩句是: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5.很多詩歌看似尋常,卻一語雙關,意在言外,李白詩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煙

花三月”既點明時間,又把對朋友的羨慕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請你找出《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一語雙

關的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6.《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兩句是: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7.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

花時節(jié)又逢君。

8.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既暗示時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兩人潦倒處境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9.《江南逢李龜年》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明對開元盛世的無限眷戀,且為下文做了鋪墊的

兩句是: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10.《江南逢李龜年》中暗寫現(xiàn)實之衰,流露詩人無限滄桑之感;隱寫“風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

時難的景況,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1.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含蓄透露出個人身世之悲以及對

一個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

12.《江南逢李龜年》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

節(jié)又逢君。

13.《江南逢李龜年》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念的詩句是:岐王

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11

14.《江南逢李龜年》中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表達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

國運衰微的現(xiàn)實的無限感慨,對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5.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里借“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這一具有鮮明季節(jié)特征的詩

句寄寓了對國勢凋零的憂國情懷。

八、《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1.思念親朋好友是古詩中常見的主題之一。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遙憐故園菊,應

傍戰(zhàn)場開”借家鄉(xiāng)的菊花寄托對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

2.《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用菊花來寄托對飽經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遙憐故園菊,應

傍戰(zhàn)場開”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寫詩人自己對飽受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等渴望的

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4.《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也寫旅況的凄涼蕭瑟,無酒可飲,更無

菊可賞,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huán)境的句子: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5.思念是詩詞中永恒的主題,它是《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不負秋陽,競相綻放的秋菊:“遙憐故園

萄,應傍戰(zhàn)場開

6.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寫自己對飽受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等渴望

的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7.《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也寫旅況的凄涼蕭瑟,無酒可飲,更無

菊可賞,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huán)境的句子是: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o

8.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借花思鄉(xiāng),寄托了對飽經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同情的詩句是: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zhàn)場開。

9.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殘垣斷壁間的菊花寄托了詩人對和平

的渴望。

10.《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境相近,表達作者對繁華落盡、物是

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九、《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1.《夜上受降城聞笛》中描寫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的詩句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2

2.《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xiàn)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是: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

盡望鄉(xiāng)。

3.《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xiàn)邊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4.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中“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繪了大漠似雪、月華如霜的

凄寒景象。

5.《夜上受降城聞笛》中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表現(xiàn)邊塞荒寒凄冷,觸發(fā)征人鄉(xiāng)思的典型環(huán)境的

詩句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6.《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由聽覺形象寫情感,表現(xiàn)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是:丕

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7.“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行軍將士的鄉(xiāng)愁通過夜半的笛聲

恣意蔓延。

8.李益夜上受降城,以一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描繪夜風送來凄涼幽怨的笛聲,徒

然喚醒“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通過蘆管的聲音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

盡望鄉(xiāng)。

10.讀《夜上受降城聞笛》,我們從“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中體會到征人滿懷愁緒的思

鄉(xiāng)之情。

十、《誡子書》諸葛亮

1.諸葛亮在《誠子書》中一要鬧述的觀點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誠子書》中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誠子書》中鬧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誠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人修身養(yǎng)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

不能治性。

5.《誡子書》中,反映諸葛亮靜觀萬物、靜心思考和冷靜處世的思想及其心態(tài)的句子: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6.諸葛亮在《誠子書》中主要闡述的觀點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7.《誠子書》中鬧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8.《誠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人修身養(yǎng)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

13

不能治性。

9.諸葛亮《誡子書》中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

學。

10.闡述“學”“志”“才”之間關系的句子是: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韭

志無以成學。.

十一、《狼》浦松齡

1.《狼》中點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狼》中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狼》中直接寫狼,間接寫人,充滿對狼的蔑視和朝諷,對人的機智勇敢的贊美的句子是:狼亦

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5.《狼》中屠戶再投給狼骨頭,狼的反應是: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6.《狼》中表現(xiàn)狼的貪婪本性的句子是: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十二、《秋詞》(劉禹錫)

1.劉禹錫的《秋詞(其一)》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的詩句是自古逢秋悲

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2.《秋詞(其一)》中能夠表現(xiàn)詩人昂揚奮發(fā)的創(chuàng)作精神的句子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秋詞(其一))中體現(xiàn)詩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獨創(chuàng)視角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

日勝春朝。

4.《秋詞(其一))中運用鮮明的對比來表現(xiàn)作者觀點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5.《秋詞(其一)》中表達詩人豪邁樂觀、抒發(fā)志向的詩句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白居易有詩云:”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斷腸是秋天。”極言秋之悲涼《秋詞(其一))中與之情調相反

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7.《秋詞(其一)》中能夠表現(xiàn)作者推陳出新,賦予秋天新內涵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

春朝。

14

8.劉禹錫《秋詞》(其一)中集寫景、議論、抒情與一身,表達詩人樂觀豁達、奮發(fā)進取的豪情的佳句

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9.劉禹錫在《秋詞》中借白鶴形象抒發(fā)豪邁樂觀之情的一句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0.《秋詞(其一)》中能夠表現(xiàn)詩人昂揚奮發(fā)的創(chuàng)作精神的句子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1.《秋詞(其一))中體現(xiàn)詩人一反前人的技秋之作而具有獨創(chuàng)視角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

日勝春朝。

12.白居易有詩云:”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斷腸是秋天?!睒O言秋之悲涼《秋詞(其一))中與之情調相反

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13.《秋詞(其一)》中能夠表現(xiàn)作者推陳出新,賦予秋天新內涵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勝春朝。

14.劉禹錫在《秋詞(其一)》中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展露了自己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詩

情的句子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5.劉禹錫《秋詞(其一)》借鶴鳥臨空引出豪邁詩情,表達出愈挫愈奮的豪壯情懷的詩句是:晴空一

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十三、《夜雨寄北》(李商隱)

1.《夜雨寄北》中想象將來與親友團聚、靜燭夜話的詩句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夜雨寄北》中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沉離情的句子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夜雨寄北》中蘊含宦途失意、羈旅他鄉(xiāng)、思鄉(xiāng)不得歸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涼蕭瑟

的景色之中的詩句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4.《夜雨寄北》中想象將來與親友團聚、剪燭夜話的詩句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5.《夜

雨寄北》中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沉離情的句子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夜雨寄北》中蘊含宦途失意、羈旅他鄉(xiāng)、思鄉(xiāng)不得歸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涼蕭瑟

的景色之中的詩句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7.《夜雨寄北》中詩人把眼前的凄苦兌換成未來團聚的歡樂,想象回家團圓,共話今宵情景的詩句是: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8.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借“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表達自己仕途失意,羈旅他鄉(xiāng),

無從答復妻子所寄家書的悲痛。

9.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借“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北磉_自己仕途失意,羈旅他鄉(xiāng),

15

無從答復妻子所寄家書的悲痛。

10.《夜雨寄北》一詩中“何當共剪西窗燭”和“卻話巴山夜雨時”兩句體現(xiàn)了詩人李商隱對與“君”

未來團聚情景的想象。

十四、《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1.陸游的詩從“位卑未敢忘憂國”到“但悲不見九州同",無不流露了詩人堅定的報國之志和難以平復

的哀愁。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表達相同情感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

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直接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體弱但仍想守衛(wèi)邊疆報效祖國的心愿的

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

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觸景生情把現(xiàn)實與夢想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以抒發(fā)強烈感情的詩句是: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寫詩人雖年老體衰,仍愿守衛(wèi)邊疆保家衛(wèi)國的句子: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作者直抒人閑志不閑,壯志不移愛國激情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成輪臺;將現(xiàn)實與想象結合起來的詩句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五、《潼關》譚嗣同

1.《潼關》中表現(xiàn)作者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句子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漳關

不解平。

2.譚嗣同《潼關》中寫關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見,異峰突起,令人神往的句子是:終古高云簇此城,秋

風吹散馬蹄聲。

3.表現(xiàn)作者渴望沖決落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4.《潼關》中表現(xiàn)作者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句子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

不解平。

5.譚嗣同在《潼關》中表現(xiàn)他通往直前、借景抒懷言志的詩句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6.在《潼關》中譚嗣同“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漳關不解平”的詩句激蕩著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氣。

7.譚嗣同《潼關》一詩中“終古高云簇此城”,點明了地點;“秋風吹散馬蹄聲”點明了時間。

8.譚嗣同的《潼關》中“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漳關不解平?!钡膲验煹暮恿骱臀《胄劬纳矫}。

16

十六、綜合

1.根據語境,在橫線上填入最恰當的古文名句。

一輪明月,曾激蕩起詩人心中多少的情懷:一輪明月,醞釀出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借半輪秋月

抒發(fā)遠行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①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益借一輪明月繪就一幅大漠蒼涼的受

降城月夜圖:②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詩文是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體的作品。請你將空缺的古詩文原句書寫在橫線上。

關鍵

詩句梳理

(1)曹操《觀滄?!分械摹靶菨h燦爛,若出其里”,展現(xiàn)了其博大的胸襟和遠大的

情感

抱負;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借花傳達個人身世

花之悲和對一個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行軍力舊思長安故園》),

岑參借花寄托思鄉(xiāng)之情、憂民之意。

意象

(3)“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大漠似雪,月

月華如霜,邊塞一派凄清景象;“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青山高峻,明月有情,仿佛和流水一起陪伴著詩人遠行。

3.根據內容理解,在的橫線上,準確默寫出相應的句子。

詩詞之美,美在詩意,更美在詩心。李商隱借《夜雨寄北》中①“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表達了苦澀與無奈的心境;陸游不以衰老自棄,②“尚思為國戍輪臺”內心燃燒著為國戍邊的堅定信念(《十

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譚嗣同以③“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潼關》)抒發(fā)了渴望沖

決羅網、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氣;李白以⑷“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點明遠游

路線,抒發(fā)了依依惜別之情;劉禹錫運用對比的寫法,以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

其一)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觀點,抒發(fā)了樂觀豁達的心境;馬致遠的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

凈沙?秋思》)用凄美的夕陽背景點綴,完美地抒發(fā)了天涯游子的愁思。

4.同樣面對秋天,文人卻有著不同的心境。李白《峨眉山月歌》的“①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

17

水流”流露出詩人即將外出闖蕩的憧憬與喜悅;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

家,古道西風瘦馬”借蕭瑟秋景烘托游子內心的悲愴凄楚;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的“遙憐故園菊,

③應傍戰(zhàn)場開”表達了對飽經戰(zhàn)亂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對和平的渴望;劉禹錫《秋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